22例肺炎型肺癌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肺癌的分类分型及治疗

肺癌的分类分型及治疗

肺癌的诊断及多学科治疗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

肺癌在城市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38.08%,女性的16%,均居首位。

肺癌的临床表现复杂,一般可归纳为原发肿块、胸内蔓延、远处播散及肺癌的肺外表现等症状。

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的首发症状和X线征可不同,其诊断应主要争取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这涉及到最有效治疗的选择。

从治疗角度出发,目前世界上均倾向于将两类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

但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亦十分重要。

肺癌的治疗效果多年来一直没有显著提高,总的治愈率仅为10%左右,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且多药耐药。

另一方面关键还在80%以上的肺癌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而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多学科治疗及预后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下面就将最近的部分成果汇报如下:肺癌的早期诊断:定期查体:胸透、胸片仍是目前肺癌早期诊断的最有效的方法。

现在尚无准确、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让肿瘤的早期诊断出现了新的转机,利用检测外周血及痰中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改变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早期诊断。

ras基因家族、erb-B族癌基因;p53抑癌基因;第3、6、9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位点。

英国的Ahrendt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检测K-ras基因、突变的p53基因以及15个敏感的微卫星位点,结果明显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美国的Sozzi等则报道了血浆中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43%的临床Ⅰ期及45%的肿瘤最大直径小于2cm的患者血浆微卫星不稳定性阳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NSCLC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总之,目前的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技术含量高、费用昂贵,难以普及。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原则:肿瘤多学科治疗的定义是: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理)和发展趋向,合理地、有计划地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支气管肺泡癌21例临床分析

支气管肺泡癌21例临床分析

3 . 3 . ) 胸痛 8例 , 闷 7例 , 7 5~ 7 8℃ , 胸 呼吸困难 7例 , 音嘶哑 声
2例 , 肺部 有湿性 哕音 2例 , 呼吸音粗糙 6例 , 有胸 膜炎体 征 3 例, 心音减弱 1 。颈部淋 巴结 肿 大 2例 , 窝淋 巴结 肿 大 1 例 腋 例,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1例。 12 胸部 X线和 C . T表现 : 单独 的肺部 大片状 阴影 2例 , 两肺
部 占位 性病 变 的 阳 性 率 J 弥 补 了纤 维 支 气 管 镜 检 查 的 ,
不 足 。肺 炎 型肺 泡 癌应 与 肺 炎 或浸 润 性 肺结 核 鉴 别 , 粒 粟 型肺 泡 癌应 与血 行 播 散 性 肺 结 核 鉴 别 。血 行 播 散 性 肺 结
核 是 结 核 菌所 致 的败 血 症 , 多 数 起 病 比较 急 , 明显 的 大 有 中毒 症 状 , 6 以 上 有 发 热 , 稽 留 热 或 驰 张 热 , 数 患 9% 呈 少 者 持 续 数周 或 数 月 。x线 多 数 呈粟 粒 样 , 小 、 度 、 布 大 密 分
增生 , 及 在 此 基 础 上 弥 漫 分 布 的 结 节 状 阴 影 ; 期 内 以 短
11 一般 资料 : . 本组 2 例 , 1 , 1 , l 男 0例 女 1例 年龄 2 0—6 , 3岁 平均 4 . 。病史 1— 15岁 8个月 , 平均 4 5个 月 。其 中有吸烟 史 . 4例 , 均为男性 。咳嗽 1 , 3例 咳痰 7例 , 痰量 较多 2例 , 中咳 其
弥漫 性 结 节 阴影 , 粟 粒或 结 节 大 小 、 度 、 6例 密 分布 比较 均
匀 ;3例 结 节 大 小 、 布 不 均 , 下 肺 野 病 灶 较 多 , 融 1 分 中 有

22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分析

22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分析

22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分析刘佳;吴泰华;翟文爽;孙旭【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is of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and imprve the diagnosi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22 cases of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mis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August 2005 and June 2016.Results Among the 22 patients, 14 were male(55%)and 10 were female(45%).Twelve patients (55%) were asymptomatic.6 patients (27%) had cough or sputum.4 patients had shortness of breath(18%),3 patients had chest pain(14%), 2 patients had bloody sputum(9%).The main manifestations of chest CT scan included pulmonary mass or nodule (16 cases,73%) and parenchymal consolidation (6 cases,27%).The majority of the lesions were unilateral (21 cases, 95%),especially in the lower lobe (13 cases, 59%).Twenty patients after surgery underwent thoracic surgery and the other two patients had transthoracic biopsy.Results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was confirmed in all of the 22 patients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ixteen patients did not receive antifungal treatment after surgery.Among them, 3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without recurrence.Four patients with surgery were treated by oral fluconazole (400 mg/d) for 3-6 months without recurrence.The lesions in 2 patients without surgery were obviously diminished or absorbed after taking oral fluconazole (400 mg/d) for 6-12 months.Conclusion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is lack of specific clinical and imaging findings and easilymisdiagnosed as peripheral lung cancer.The main imaging features are pulmonary mass or nodule.For patients with atypia lesions,transthoracic pathological biopsy is an effective,reliable and safe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PC)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2005年8月至2016年6月22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PC临床资料.22例PC患者中男12例(55%),女10例(45%);无症状12例(55%)、咳嗽或咳痰6例(27%)、胸闷和气短4例(18%)、胸痛3例(14%)、痰中带血2例(9%).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部肿块/结节型16例(73%);肺实变型6例(27%);单侧分布21例(95%),肺下叶13例(59%).20例行外科手术,2例经皮穿刺肺活检.结果 22例经病理证实为PC.16例术后未行抗真菌治疗,其中3例随诊未见复发.术后4例予氟康唑(400 mg/d,口服)治疗3~6个月,随诊未见复发.未手术2例予氟康唑(400 mg/d,口服)治疗6~12个月,复查病灶明显缩小、吸收.结论 PC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周围型肺癌.肺部多发或单发肿块/结节型是主要影像学特点,怀疑PC时应首先行经皮穿刺肺活检以取得病理诊断.【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9)004【总页数】5页(P349-353)【关键词】隐球菌病;肺癌;误诊;CT【作者】刘佳;吴泰华;翟文爽;孙旭【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辽宁大连 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9肺隐球菌病(PC)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

健康体检检出肺癌23例X线分析

健康体检检出肺癌23例X线分析

边 缘 清楚 1 ,
维普资讯
成 宁学 院学报 ( 学 版 )08年第 2 医 20 2卷第 3期 ( u aoXan g n ei(eilc cs] J r lf i i irtM d aS e) o n n n U v sy c
1 ) % 。其 中最 大 1 例肿 块直 径为 6 8m。 .c
2 2 2 病 灶边 缘 . .
同一部 位 的肺 炎 患 者 经 纤 支 镜 刷 片 找 到 了 癌 细 胞 。直 径 2 m 或 2m 以 下 的周 围型 肺 癌 为 早期 c c 肺 癌 , 形 态 多 为 结 节 状 , 缘 模糊 或 毛 糙 , 分 其 边 有
料 。其 中男 1 9例 , 4例 , 龄 3 6 女 年 9~ 2岁 , 均 平 4 。上 述 病 例 均 无 明显胸 痛 、 7岁 咳嗽 、 血 等 临 咯 床症 状 , 经手术 、 均 病理证 实 。
1 2 检查 方法 .
全组病 例均行 C T薄 层 扫描 或 螺旋 C T扫 描 。 结节 肿块影 病 变在 C T影 像 上 亦呈 分 叶 状 边 缘 , 8 例 可见小 泡征 。肿块 结节 病 变 内均未 见 钙化 。有 6例 C T显 示 支气 管 狭 窄 , 发现 纵 隔 内有 淋 巴 1例 结转 移 , 例显 示 支气 管 壁 局 部增 厚 , 纤 支 镜刷 1 经 片发 现癌 细 胞 。本 组 患 者 接 受 纤 支 镜 检 , 中 7 其 例有 阳性发 现 。2 均 接 受 外科 手 术 治 疗 , 3例 术后 标本 送检 均确诊 为肺 癌 。
3 讨 . 论
常规 采用影 像 增强 x线 电视 透 视 , 殊 工种 特 及人 员采 用拍摄 胸 片检 查 。 电视 透视 发 现肺 部 异 常 阴影者 立 即拍 摄点 片或正 侧 位胸 片 。初诊 发 现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肺炎案例分析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肺炎案例分析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肺炎案例分析近年来,肺癌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并且患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

细支气管肺泡癌是肺癌的一种类型,它通常被误诊为肺炎,这使得治疗时机推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本文通过一位患者的案例,来见证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肺炎的情况。

患者小李,男性,45岁。

他一直是个烟民,每天都有一包以上。

前段时间,他感觉自己有些咳嗽,咳出的痰有点黄色,便去当地的医院就诊。

医生给他做了X光胸片和CT检查,诊断出他患有右上肺肺炎。

医生给他开了抗生素,并建议他多休息,好好配合治疗。

小李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但是症状并没有好转。

他依然感到乏力,咳嗽也没有减轻。

于是他再次去医院就诊,医生又给他开了一些抗生素和止咳药,并没有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

这样来回不停的治疗几个月过去了,小李的症状并没有好转,他感到非常焦虑和不安。

终于有一天,小李决定去大医院看看。

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胸部CT、痰细胞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测。

结果显示:他患有右上肺细支气管肺泡癌,而不是一直被误诊为的肺炎。

肿瘤已经相当严重了,需要尽快手术和化疗治疗。

小李和家人对这个结果非常震惊和难以接受,他们觉得一直以来的治疗都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肺炎的情况并不少见。

其实这种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两者的症状非常相似,比如咳嗽、咳痰、发热等。

因此医生往往容易将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肺炎,导致了治疗的推迟。

如果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或许病情不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程度。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严格做好早期肺癌的筛查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对于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包括X光胸片、CT扫描和肺功能检测。

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要多加小心,不要因为症状相似而草率下结论。

除了常规的影像学检查,还应该进行痰细胞学检查或支气管镜检查等,以免将癌症误诊为其他疾病。

肺炎型肺癌的名词解释

肺炎型肺癌的名词解释

肺炎型肺癌的名词解释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在肺癌的各种亚型中,肺炎型肺癌是一种较为特殊且罕见的亚型。

本文将对肺炎型肺癌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1. 肺炎型肺癌的定义与背景肺炎型肺癌,是指肺部出现类似肺炎表现的一种肺癌亚型。

这种亚型的肺癌具有独特的影像学表现,使其易被误诊为肺炎而延误治疗。

在过去,肺炎型肺癌的认识和了解相对较少,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其研究逐渐加深。

2. 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特征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特征与传统肺癌亚型有所不同。

病人常出现干咳、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与肺炎非常接近。

此外,病人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咯血或胸痛等症状,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肺炎型肺癌的诊断方法尽管肺炎型肺癌与肺炎的表现相似,但通过一些特定的诊断手段可以辅助鉴别。

例如,利用影像学技术进行胸部CT检查,可以观察到肺部深部结节或肿块,肺炎表现与炎性病灶有所不同。

此外,肺炎型肺癌也可通过痰液细胞学、肺活检、胸腔镜检查等方法进行确诊。

4. 肺炎型肺癌的治疗措施针对肺炎型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整体状况以及肿瘤的发展程度。

常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等。

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手术切除可能是首选治疗方式。

然而,由于肺炎型肺癌在临床诊断上较为困难,手术治疗可能较晚实施,从而降低了治愈率。

对于晚期或身体状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放化疗则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肺炎型肺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也备受关注。

例如,中草药融合于西药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外,一些肺炎型肺癌的患者也会尝试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以改善症状和增强免疫力。

5. 预防与健康提醒肺炎型肺癌的发生与一些因素相关,如长期吸烟、高污染环境下的居住、有害气体暴露等。

因此,为了预防肺炎型肺癌的发生,需要避免这些危险因素的暴露。

对于已经确诊为肺炎型肺癌的患者,积极治疗和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调整身体机能。

尘肺合并肺癌22例临床分析

尘肺合并肺癌22例临床分析
虑 及 抑 郁 。因 此 重 视 那 些 精 神 紧张 的 产 妇 , 别 是 产 程 进 展 特
14 X 线 表 现 .
尘 肺 合 并 肺 癌 时 的 X 线 表 现 , 有 尘 肺 的 除
不 顺 利 及 剖 宫 产 术 中 麻 醉效 果 不佳 的产 妇 。 麻 醉 不 全 可 造 因 成 产 妇 肌 肉牵 扯 疼 痛 及情 绪 紧 张而 诱 发 子 痫 的发 生 。 对这 针 些 因 素 , 强 对 产 妇 的 心理 安慰 和 解 释 , 少 其 恐 惧 心 理 , 加 减 并 提倡 整个 产 程 充 满 热 情 、 关怀 和鼓 励 。
娩 过 程 认 识 不 足 , 括 对 产 时 疼 痛 、 儿 性 别 , 娩 时 医 护 人 包 胎 分
4 . 。 中肺 门和 纵 隔 淋 巴结 转 移 6 , 2 . , 骨 上 55 其 例 占 73 锁
淋 巴 结 移 2例 , 内转 移 2例 。 颅
员 的照 顾 程 度 , 儿 及 本 人 的 健 康 等 的 担 心 , 使 其 产 生 焦 胎 易
复 痰 中带 血 , 量 咯 血 1 小 2例 。其 中 7例误 诊 为 肺 结 核 , 痨 抗 效 果 不 好 , 2例 抗 痨 治 疗 2个 月 出现 大 量 血性 胸 水 并 迅 速 有
增 长 。 ( ) 癌 的 转 移 确 诊 时 已 发 生 癌 转 移 共 1 3肺 O例 占

2 2 焦 虑 与 抑郁 的 发 生 主 要 与 社 会 因 素有 关 [ 她 们 对 分 . 2 ]
主 要 表 现 如 弥 漫 的 类 圆形 阴影 和 ( ) 或 不规 则 小 阴 影 、 阴 影 大
( 肺 结 节 融 合 ) , 表 现肺 门 团 块 状 阴 影 , 尘 外 还 密度 不 均 , 缘 边

老年性肺部真菌感染22例CT诊断

老年性肺部真菌感染22例CT诊断

随着器 官 移 植 增 多、广 谱 抗 生 素、抗 肿 瘤 药 物、糖 皮 质 激 素、免疫抑制剂及留置插管等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机遇性真 菌感染发病率 明 显 上 升,而 肺 部 感 染 为 各 种 内 脏 真 菌 感 染 首 位〔1〕。因此,老年 性 肺 部 机 遇 性 真 菌 感 染 发 病 率 随 之 大 大 增 加。由于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特异,又常与其他肺内感染 合并存在,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死率增加。本文回顾 分析真菌性肺炎病例肺 CT 表现特点,旨在提高老年性真菌性 肺炎早期诊断能力。
老年性肺部真菌感染 22 例 CT 诊断分析
张丹木 高 鹏1 韩 梅1 张维权 黄 兴 毛海英 赵国营 姜 微 ( 吉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 真菌性肺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中图分类号〕 R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2) 21-4741-02;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21. 063
图 1 肺部真菌感染病例 CT 检查结果 2讨论
随着增龄,老年人易患肺慢性阻塞性疾病、肺间质纤维化、 肺结核、肺癌,肺外疾病还包括慢性心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 脑血管病、自身免 疫 性 疾 病 及 各 种 肿 瘤。 除 自 身 免 疫 力 低 下 外,老年人还成为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 抑制剂等药物的特殊人群,这些因素均可引发真菌感染,而肺 部是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靶器官之一,且绝大多数是条件致病性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008 年 2 月至 2010 年 12 月诊断为肺部 真菌感染病例 22 例,其中经穿刺活检、两次痰培养同一菌种或 纤维支气管检查确诊的肺部真菌感染病例 8 例; CT 影像确诊 典型曲菌球病 5 例; 根据临床易患因素、肺部 CT 表现诊断并抗 真菌治疗后病灶好转、吸收的肺部真菌感染病例 9 例。其中男 14 例,女 8 例,年龄 60 ~ 87( 平均 69) 岁。确诊的病例中肺曲霉 菌感染 10 例,肺毛霉菌感染 1 例,肺念珠菌感染 2 例。2 例在 MR 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6 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病理确诊,2 例痰检镜下见到菌丝,3 例痰培养曲霉菌阳性。原发病分别为 糖尿病 7 例( 合并肺结核 5 例) ; 肺结核 3 例; 慢性肺部疾病 6 例; 透析 2 例; 肿瘤 3 例; 外科术后 1 例。临床表现为发热、胸 痛、咳嗽、咳痰,2 例大量咯血,9 例口腔溃疡( 念珠菌感染) 。 1. 2 方法 患者均行胸部后前位 X 线摄片及 CT 检查,CT 机 为美国 GE16 层、64 层螺旋 CT 机,扫描条件: 16 层 CT 机管电 压 120 V,管电流 250 mA,扫描层厚 5 mm; 64 层 CT 机行自动毫 安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肺底,均行 1. 25 mm 高分辨薄层重建。 分别采取肺窗、纵隔窗观察。 1. 3 结果 CT 检查示病灶以两肺多发病变常见,主要分布于 双肺野中、外带及胸膜下。病灶大小、形态多变,同一病例可见 多种形式病灶。肺部 CT 表现为: ①空洞型 4 例,见图 1。空洞 形式不同,一类为两肺内多发结节、斑片样病灶内出现小透光 灶,壁较薄,边缘模糊; 另一类两肺内大片状不均匀实变影,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例肺炎型肺癌临床分析赵志刚,邱添,梁志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2例患者中咳嗽13例、咳痰10例、胸闷6例、发热3例。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10.0ˑ109/L 者7例,白细胞≤10.0ˑ109/L 且中性粒细胞>70%者3例,白细胞≤10.0ˑ109/L 且中性粒细胞≤70%者12例;C 反应蛋白升高者9例;肿瘤标记物异常者18例。

影像学检查发现,22例患者均表现为实变样、斑片样、磨玻样阴影,9例病灶中出现支气管充气征。

组织病理显示,肺腺癌21例、腺鳞癌1例。

化疗12例、分子靶向治疗8例、化疗后试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2例。

8例患者死亡。

结论肺炎型肺癌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感染指标不高或仅轻中度升高,肿瘤标记物多升高,影像学多表现为片影或斑片影,最终诊断需依据组织穿刺的病理结果,发现时多为晚期,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大多预后较差。

关键词:肺肿瘤;肺炎型肺癌;支气管充气征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6.11.030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2-266X (2016)11-0077-02通信作者:梁志欣(E-mail :liangzhixin301@163.com )肺炎型肺癌因胸部X 线或CT 表现为片状或斑片状实变阴影,与肺炎影像学表现酷似而得名。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 2014年12月收治的22例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肺炎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分析22例肺炎型肺癌的患者。

入选标准[1]:①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大片状或者斑片状浸润影,但除外因感染或气管、支气管阻塞引起阻塞性肺炎;②初始未明确诊断或者误诊,后来明确诊断为肺炎型肺癌,也包括外院未给予明确诊断或者误诊转入我院后而明确诊断者;③有确诊的病理学依据;④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通过查阅患者的病案记录,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确诊方法、治疗手段、生存状况等资料。

22例患者中男16例、女6例,年龄38 75(57.55ʃ10.94)岁,有吸烟史12例(5例既往吸烟,至发病时已戒烟1年以上),发病起初被误诊为肺炎20例、被误诊为肺结核2例,从第一次就诊到确诊时间为1 37个月。

22例患者中5例无明显症状,仅体检时发现肺部阴影,表现为咳嗽13例、咳痰10例(多为白色黏痰)、胸闷6例、发热(体温37 38ħ)3例。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10.0ˑ109/L者7例,白细胞≤10.0ˑ109/L 且中性粒细胞>70%者3例,白细胞≤10.0ˑ109/L 且中性粒细胞≤70%者12例;C 反应蛋白升高者9例;肿瘤标记物异常者18例。

影像学检查发现,22例患者中病灶位于两肺多个肺叶14例、右肺上叶4例、右肺下叶2例、右肺中叶1例、左肺上叶1例,均表现为实变样、斑片样、磨玻样阴影;9例病灶中出现支气管充气征;8例患者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合并胸水,其中1例出现心包积液。

22例患者最终诊断均依靠组织病理学结果(依据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11例、超声引导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术5例、支气管镜下黏膜活检术3例、开胸肺活检术2例、心包积液穿刺术1例),诊为肺腺癌21例、腺鳞癌1例。

本研究入选的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均已处于肿瘤的中晚期,已无手术治疗的指征,因此均接受了保守治疗,其中化疗12例、分子靶向治疗8例、化疗后试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2例。

截止到2015年8月,8例患者死亡(化疗4例、分子靶向治疗4例)。

2讨论WHO 公布的肺癌分类标准中并没有肺炎型肺癌的这一类型,但是WHO 在1999年和2004年的肺和胸膜组织分类中对细支气管肺泡癌进行了定义,即肿瘤细胞沿着肺泡壁生长,基质、胸膜和血管不受侵犯的肿瘤[2]。

患者就诊时多已失去了手术机会,依据穿刺活检以诊断,不能明确肿瘤是否侵犯了基质、血管或者胸膜,因此有学者将肺炎型肺癌归为含有细支气管肺泡癌成分的一种特殊类型[3,4]。

然而在2011年肺腺癌新分类中,弃用了细支气管肺泡癌77山东医药2016年第56卷第11期这个命名[5],根据新的定义,弥漫性肺炎型肺癌应为浸润性黏液腺癌的常见形式。

据文献[6]报道,肺炎型肺癌占原发性肺癌的0.48% 3.33%。

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升高[7],肺炎型肺癌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常见。

本研究中患者平均年龄为57.55岁,与既往报道相仿,但最小年龄为38岁,之前也有19岁患者的报告[8],因此对年轻的患者也要警惕该病发生的可能。

22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发病时也多表现为咳嗽、咳白痰、胸闷、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仅依据症状不足以做出明确诊断;有近半数患者感染指标出现异常,但仅仅表现为轻中度升高,肿瘤标记物指标出现异常的患者较多,且部分患者升高较明显。

这些特征与既往研究[9,10]相似。

在影像学上,肺癌多表现为结节影、肿块影等,并多伴有毛刺、分叶、血管集束征、空泡症等恶性征象,但肺炎型肺癌缺乏上述影像学表现。

本研究中患者的胸部CT多表现出片影或斑片影,与肺炎尤其是大叶性肺炎的表现极为相似,但二者病变发生的病理机制却截然不同[11]。

肺炎的病理机制主要为炎性渗出,而肺炎型肺癌是由于癌细胞被覆细支气管、肺泡壁,并做匍匐状浸润生长,晚期癌细胞可分泌大量黏液引起肺部实变[12],此时患者表现为咳大量白色泡沫痰,每日可超过600mL,称之为支气管黏液溢,支气管黏液溢为肺炎型肺癌的特征表现。

本研究22例患者中只有3例出现明显的支气管黏液溢的表现。

11例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明确了诊断,其中3例患者在穿刺前行气管镜检查,仅发现了支气管黏膜水肿、出血等征象,而未见肿瘤表现,这主要因为肺炎型肺癌多为周围型肺癌,早期一般不侵及大支气管;5例患者由于高龄、身体一般状况差等原因,经评估后不适合行肺穿刺活检,最后经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而明确了诊断。

肺炎型肺癌容易误诊的原因为:①临床或者影像科医生对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认识不足,对于X线或CT上表现为大片影的只简单考虑为肺炎,未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②肺炎型肺癌本身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仅依据症状难以与其他疾病鉴别;支气管黏液溢被认为是肺炎型肺癌的特征表现,但其发生率不高,限制了其诊断价值;③影像学和临床未紧密结合,患者虽然影像学表现为片影,但往往临床上感染指标不高或者感染症状不明显。

为了减少误诊,提高准确率,我们提出了以下措施:①加强对肺炎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虽然表现与肺炎类似,但肺炎型肺癌的CT影像上多出现支气管充气症[13],且支气管走行往往僵直,粗细不均,呈枯树枝状,对于此种影像表现的患者,要怀疑肺炎型肺癌的可能,需进一步穿刺活检以证实;②肺炎型肺癌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但可依据检验指标初步鉴别,通常患者感染指标不高或者仅轻中度升高,然而肿瘤标记物指标往往会升高;③若一时无法确诊,可经验抗感染2 3周后复查,若病灶较前不吸收或扩大,有必要行进一步检查,如穿刺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1]Wislez M,Massiani MA,Milleron B,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neumonic-type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J].Chest,2003,123(6):1868-1877.[2]Duruisseaux M,Antoine M,Rabbe N,et al.The impact of intra-cytoplasmic mucin in lung adenocarcinoma with pneumonic radio-logical presentation[J].Lung Cancer,2014,83(3):334-340.[3]Travis WD,Garg K,Franklin WA,et al.Evolving concepts in the patholog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of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J].J Clin Oncol,2005,23(14):3279-3287.[4]Brambilla E,Travis WD,Colby TV,et al.The new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lung tumours[J].EurResipir J,2001,18(6):1059-1068.[5]Travis WD,Brambilla E,Noguchi M,et al.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lassificationof lung adenocarcinoma:executive summary[J].Proc Am ThoracSoc,2011,8(5):381-385.[6]Volpino P,D'Andrea N,CangemiR,et al.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clinical,radiographic,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Surgicalresults[J].J Cardiovasc Surg(Tofino),2001,42(2):261-267.[7]崔瀚之,管静芝,廖国清,等.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晚期肺腺癌疗效观察[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36(4):326-328.[8]丁群力,王碧炯,张巧丽,等.肺炎型肺腺癌29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2):1908-1910.[9]李建东,孔晓梅.肺炎型肺癌1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444-1445.[10]Boffetta P,Jayaprakash V,Yang P,et al.Tobacco smoking as a risk factor of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of the lung:pooled anal-ysis of seven case-control stud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Lung CancerConsortium[J].Cancer Causes Control,2011,22(1):73-79.[11]王均仓,李兆芳,武杰.肺炎型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1):94-95.[12]Watanabe H,Saito H,Yokose T,et al.Relation between thin-sec-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clinical findings of mucinous adeno-carcinoma[J].Ann Thorac Surg,2015,99(3):975-981.[13]Algln O,Gokalp G,Topal U.Signs in chest imaging[J].Diagn IntervRadiol,2011,17(1):18-29.(收稿日期:2015-10-29)87山东医药2016年第56卷第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