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型肺癌介绍
肺癌的分类分型及治疗

肺癌的诊断及多学科治疗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
肺癌在城市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38.08%,女性的16%,均居首位。
肺癌的临床表现复杂,一般可归纳为原发肿块、胸内蔓延、远处播散及肺癌的肺外表现等症状。
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的首发症状和X线征可不同,其诊断应主要争取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这涉及到最有效治疗的选择。
从治疗角度出发,目前世界上均倾向于将两类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
但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亦十分重要。
肺癌的治疗效果多年来一直没有显著提高,总的治愈率仅为10%左右,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且多药耐药。
另一方面关键还在80%以上的肺癌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而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多学科治疗及预后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下面就将最近的部分成果汇报如下:肺癌的早期诊断:定期查体:胸透、胸片仍是目前肺癌早期诊断的最有效的方法。
现在尚无准确、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让肿瘤的早期诊断出现了新的转机,利用检测外周血及痰中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改变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早期诊断。
ras基因家族、erb-B族癌基因;p53抑癌基因;第3、6、9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位点。
英国的Ahrendt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检测K-ras基因、突变的p53基因以及15个敏感的微卫星位点,结果明显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美国的Sozzi等则报道了血浆中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43%的临床Ⅰ期及45%的肿瘤最大直径小于2cm的患者血浆微卫星不稳定性阳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NSCLC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总之,目前的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技术含量高、费用昂贵,难以普及。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原则:肿瘤多学科治疗的定义是: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理)和发展趋向,合理地、有计划地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11例肺炎型肺癌的误诊及其影像学特点分析

1.X线摄片 11例患 者入 院初 次拍摄 胸 片显示 肺段 或 肺叶的致密浸润 阴影或斑片状 、大 片状 阴影 ,其中双肺下叶云 絮状 浸 润 致 密 影 4例 (36.36%),右 肺 上 叶 致 密 影 2例 (18.18% ),右肺 中叶大 片阴影 2例 (18.18% ),左 肺 上 叶斑 片状 阴影 2例 (18.18% ),左肺舌叶致密影 1例(9.09% )。
PTCL误诊 的原 因主要是 临床表现 与局灶性肺炎 、肺结核 相似 ,而且 x线摄片和 cT扫描表现不典 型。PTCL影像学 表现为浸润致 密影 或大 片状 、斑 片状模 糊 阴影 ,原 因是病 变 早 、中期癌 组织在气 道内浸润发展 而未 阻塞肺段 支气 管 ,侵袭 至肺泡表面和支气管壁形成 ,因黏 膜表面 由高柱状 细胞构 成 ,分泌大量粘液导致粘液 性肺炎 。而局灶性肺 炎影像 学表 现 多为沿肺纹理分布 的致 密 阴影 ,慢 性炎症 易导致肺组 织纤 维化 ,X线表 现或 CT扫描极易 与 PTCL混淆 ,其病 理学表 现则为炎性细胞浸润 和纤 维细 胞增生所致 ,同时可并 发肺组 织纤维化和产生 肉芽 组织 。笔 者研 究 的 11例 PTCL患 者 临 床表现多为 咳嗽 、咳痰 ,与普通肺 炎的 临床 表现无 异 ,而且 胸 部 X线摄片 、cT扫描检查 为病 变部位 的致 密影或 大片状 、斑 片状 阴影 ,无肺 癌典型的毛刺征或不规则 阴影 ,不易与局灶性 肺炎相 区分 ,导致误诊。本文 2例 FFCL误 诊为肺 结核 ,主要 是与肺结核 的临床表现相似 ,特别 是浸 润性肺结 核 ,x线表现 和 cT扫描结果与 PTCL表现相似 。11例患者经治疗 后无 效 , 经进一步采用反复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纤 支镜 活检 、经皮 穿 刺肺组织活检等措施 ,均得以确诊 。
关于肺癌的临床类型你有多少了解

关于肺癌的临床类型你有多少了解肺癌的临床类型包括鳞形细胞癌、未分化癌、腺癌、肺泡细胞癌等。
它是在支气管粘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内者称为原位癌癌肿,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临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淋巴血行或经支气管转移扩散。
关于肺癌的临床类型你有多少了解呢。
肺癌的病发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增加,对于肺癌的相关知识完全需要人们深入了解,对肺癌能够做到加以防范。
肺癌的临床类型包括:1.鳞形细胞癌(又称鳞癌)在各种类型肺癌中最为常见,约占50%。
患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男性占多数。
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
虽然鳞癌的分化程度有所不同,但一般生长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病程较长。
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
首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鳞形细胞癌肺癌的临床类型之一。
2.未分化癌发病率仅次于鳞癌,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较轻,是肺癌的临床类型中常见的一种。
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
居中央型肺癌根据组织细胞形态又可分为燕麦细胞、小圆细胞和大细胞等几种类型,其中以燕麦细胞最为常见。
未分化癌恶性度高,生长快,而且较早地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在各型肺癌中预后最差。
3.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粘液腺。
发病率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
多数腺癌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为周围型肺癌。
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
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
淋巴转移则发生较晚。
4.肺泡细胞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又称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或细支气管腺癌,也作为肺癌的临床类型之一出现。
部位在肺野周围,在各型肺癌中发病率最低,女性比较多见。
一般分化程度较高,生长较慢。
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而不侵犯肺泡间隔。
淋巴和血行转移发生较晚,但可经支气管播散到其他肺叶或侵犯胸膜。
以上介绍的是有关晚期肺癌有何好的治疗办法,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吧,在肺癌的症状中,由于一部分肺组织因长有肿瘤而丧失呼吸功能,从而使正个呼吸功能受损而产生呼吸不适,这种不适感起初只在运动时产生,最终连休息时也可感觉到,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肺癌。
肺癌分型及诊断标准解析

肺癌分型及诊断标准解析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展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肺癌,医学界根据肺癌细胞的特征和扩散情况,将其分为多个不同的分型。
本文将对肺癌的分型及诊断标准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疾病。
1. 肺癌的分类肺癌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可细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
这些不同类型的肺癌在细胞形态、病理生理特征和治疗方法上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准确的分型对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 小细胞肺癌(SCLC)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该类型肺癌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和快速扩散的特点,常常在早期就已经发生远处转移。
根据国际肺癌研究组织(IASLC)的TNM分期系统,小细胞肺癌一般分为有限期和广泛期两种。
3. 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所有肺癌的85%。
该类型肺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常在早期局限于肺部,有一定的手术切除机会。
根据细胞类型和分化程度的不同,非小细胞肺癌又可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
4. 腺癌(Adenocarcinoma)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起源于肺组织中的腺体细胞。
腺癌多呈现为周边型生长的结节状病变,常具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并有较高的转移率。
对于腺癌的诊断,肺组织活检是最可靠的方法,可通过病理学检查确定其类型和分级。
5. 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鳞癌起源于气道上皮细胞,常见于大气道和中央气道,对吸烟者的发病风险较高。
鳞癌多呈现为中央型生长的肿块,且常具有早期症状,如咳嗽、咳痰和喉咙疼痛。
鳞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活检,且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其细胞来源。
6. 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大细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中较罕见的一种类型,其来源不明确或有多种来源。
它通常呈现为中央性或周边性的大型肿块,有时也可以呈现为类似腺癌或鳞癌的形态。
肺癌的分类

肺癌的分类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肺癌的病理分类(一)按解剖学部位分类1.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上至主支气管的肺癌称为中央型肺癌,约占3/4,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较多见。
2.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称为周围型肺癌,约占1/4,以腺癌较为多见。
(二)按组织学分类:根据各型肺癌的分化程度和形态特征,目前将肺癌分为两大类,即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后者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
1.小细胞未分化癌(简称小细胞癌):这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约占原发性肺癌的1/5。
患者年龄较轻,多在40~50岁左右,有吸烟史。
好发于肺门附近的大支气管,倾向于黏膜下生长,常侵犯支气管外肺实质,易与肺门、纵隔淋巴结融合成团块。
癌细胞生长快,侵袭力强,远处转移早,常转移至脑、肝、骨、肾上腺等脏器。
本型对放疗和化疗比较敏感。
癌细胞有多种形态,如淋巴样、燕麦样、梭形等,又分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复合型,免疫组化及特殊的肿瘤标志物,认为是属于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
2.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原发性肺癌的40%~50%,多见于老年男性,与吸烟关系非常密切。
以中央型肺癌多见,并有向管腔内生长的倾向,常早期引起支气管狭窄,导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癌组织易变性、坏死,形成空洞或癌性肺脓肿。
鳞癌生长缓慢,转移晚,手术切除的机会相对多,5年生存率较好,但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不如小细胞未分化癌敏感。
鳞癌细胞大,呈多形性,有角化倾向,细胞间桥多见,常呈鳞状上皮样排列。
电镜见癌细胞间有桥粒连接,张力微丝附着。
有时偶见鳞癌和腺癌混合存在称混合型肺癌(鳞腺癌),也有其他混合型。
3.腺癌:女性多见,与吸烟关系不大,多生长在肺边缘小支气管的黏液腺,因此,在周围型肺癌中以腺癌为最常见。
腺癌约占原发性肺癌的25%。
误诊为肺炎的肺癌患者一例

患 者 王某 ( 住院号 : 8 3 5 0 6 9 ) , 女, 5 3岁 , 农民, 因“ 咳嗽并 活 动 后 喘 累 6月 ” 于2 0 1 5年 8月 1 0 日到 我 院就 诊 。 既 往 无 吸烟 饮 酒 史 。 患者 于 2 0 1 5 年 2 月 不 慎 受 凉 后 出 现 阵 发 性 咳
1 7 贾 长伶 ,邱 海 叶 . 肺叶切除术后 患者心理状 况及生存 质量现状 [ J ] .中华 现 代 护 理 杂 志 , 2 0 1 3 ,1 9 ( 7 ) : 8 0 1 . 8 0 2 .
1 8 令 狐晓娟 ,康宏 春 , 赵和平 , 等. 癌症患者 自我管理效能感 与社 会 支持 现状 及 其 相关 性 分 析 [ J ] .中 国慢 性 病 预 防 与 控制 ,
2 0 1 4 , 2 2 ( 6 ) : 7 0 4 - 7 0 6 .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 d e i f n i n g s e l f m a n a g e me n t [ J ] .E u r J O n c o l N u r s ,
详) 后无缓 解。患者为行进一步诊治 到我院就诊 , 行胸 部 C T
胸部影像 学表 现 , 提示抗感染治疗后 一段时 间肺部 阴影可 明
显吸收。但 当影像 学上 致密 影无 明显变 化或增 多甚 至出 现 胸水 时 , 须考虑肺癌 的可 能性 , 对于 临床 可疑病 例尽 量给予
支气 管镜 检查 或 经 皮 肺 穿 刺 活 检 尽 早 明 确 病 理 。对 肺 炎 型
・
42 6・
2 0 1 7 年8 月
肺炎型肺癌的名词解释

肺炎型肺癌的名词解释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在肺癌的各种亚型中,肺炎型肺癌是一种较为特殊且罕见的亚型。
本文将对肺炎型肺癌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1. 肺炎型肺癌的定义与背景肺炎型肺癌,是指肺部出现类似肺炎表现的一种肺癌亚型。
这种亚型的肺癌具有独特的影像学表现,使其易被误诊为肺炎而延误治疗。
在过去,肺炎型肺癌的认识和了解相对较少,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其研究逐渐加深。
2. 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特征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特征与传统肺癌亚型有所不同。
病人常出现干咳、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与肺炎非常接近。
此外,病人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咯血或胸痛等症状,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肺炎型肺癌的诊断方法尽管肺炎型肺癌与肺炎的表现相似,但通过一些特定的诊断手段可以辅助鉴别。
例如,利用影像学技术进行胸部CT检查,可以观察到肺部深部结节或肿块,肺炎表现与炎性病灶有所不同。
此外,肺炎型肺癌也可通过痰液细胞学、肺活检、胸腔镜检查等方法进行确诊。
4. 肺炎型肺癌的治疗措施针对肺炎型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整体状况以及肿瘤的发展程度。
常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等。
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手术切除可能是首选治疗方式。
然而,由于肺炎型肺癌在临床诊断上较为困难,手术治疗可能较晚实施,从而降低了治愈率。
对于晚期或身体状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放化疗则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肺炎型肺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也备受关注。
例如,中草药融合于西药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外,一些肺炎型肺癌的患者也会尝试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以改善症状和增强免疫力。
5. 预防与健康提醒肺炎型肺癌的发生与一些因素相关,如长期吸烟、高污染环境下的居住、有害气体暴露等。
因此,为了预防肺炎型肺癌的发生,需要避免这些危险因素的暴露。
对于已经确诊为肺炎型肺癌的患者,积极治疗和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调整身体机能。
肺炎型肺癌1例报告

·病例报告·肺炎型肺癌1例报告One case of pneumonic type lung carcinoma黄娜李为民【关键词】肺肿瘤;肺炎型肺癌;报告中图法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肺炎型肺癌(pneumonic type lung carcinoma,PTLC)国内相关报道较少,其影像学表现酷似肺炎,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学。
现报告经病理证实的1例肺炎型肺癌,旨在总结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摄影师。
因“右侧胸痛2+月,加重伴咳嗽1周”于2011年6月1日入院。
2+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间断性右侧胸部、腋窝下、背部针刺样疼痛,无发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服药后症状稍缓解。
于我院门诊就诊,行胸部CT(2011年4月20日)检查示“右肺上叶斑片状影,双肺散在结节,纵隔淋巴结增大,胸膜下淋巴结显示多系慢性炎症急性发作,不排除其他可能”,诊断考虑“右上肺肺炎”(图1),予拜复乐抗炎治疗,服药15d仍感右侧胸部针刺样疼痛不适持续存在,伴盗汗,再次于我院门诊就诊,PPD皮试阳性(+),考虑“双肺继发型肺结核?”,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服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各3片/d,治疗1+月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
1周前患者受凉后,感胸部胀痛不适,伴咳嗽咳痰,痰少易咳出,为白色黏痰,伴痰中带血,4 5次/d,伴乏力,全身酸痛不适,活动后稍感气紧、心累,于我院门诊就诊,复查胸部CT(2011年5月30日)示双肺多发网格影、斑片影、结节影,双侧胸膜增厚,纵隔数枚肿大淋巴结,多系炎症,右侧第三肋致密影,陈旧性骨折,肝脏多发低密度影,囊肿可能(图2)。
遂入我科进一步诊治。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否认肝炎或其他传染病史,否认过敏史,否认手术史。
吸烟40+年,每日约10支,现戒烟2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学表现
女,76 岁。CT 表现为左肺上叶大片实变影,其内可见 支气管充气征(黄箭) ,增强扫描可见血管征( 红箭)
影像学表现
男,82 岁,细支气管肺泡癌。左肺上叶肺段影,前外缘 见多发斑点状影(红箭),同时见双侧胸腔积液(黄箭)
影像学表现
男性72 岁, 低热, 咳嗽1 月, 纤支镜检查3 次阴性, CT 示 右下叶实变, 斜叶间裂向前突出( 箭) 伴多发小囊状影
肺炎型肺癌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5年10月17日
罗光伟
汇报提纲
定义 临床特点 影像学表现
肺炎型肺癌与肺炎的CT征象对照
肺炎型肺癌与肺结核的CT征象对照
小结
定义
肺炎型肺癌是一类依据胸部影像学改变为主 要特征而命名的一种肺癌类型。它在胸部影 像学上多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模糊阴影,属 于周围型肺癌的一种形式
少结节堆聚性:
肺结核病灶以增殖病变为主时, 呈结节状, 往往是均匀分散在一定 的范围内, 密度均匀, 很少表现数个结节堆聚在一起
少增强性:
肺结核病变由于缺乏血供, 因而造影剂进入病灶中心量少, 故强化 不明显, 增强前后CT值差<30Hu
小 结
肺炎型肺癌的CT表现多样,可以有实变影、充气支气管征、磨玻 璃影、多发结节灶及多发囊状透亮影,其影像学表现类似肺炎 可以从以下方面诊断肺炎型肺癌: ①病程较长,有咳白色泡沫黏液痰病史 ②抗感染治疗无效 ③病变广泛,累及两肺多个肺叶,且多以肺下叶为主 ④实变区密度较低,增强后无明显强化 ⑤实变区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但充气的支气管僵直、管腔狭窄 ⑥实变区周围或远离实变区见磨玻璃影,且与正常肺组织边界清 晰 ⑦病变后期两肺常为多形式病灶混合,包括实变、磨玻璃、多发 结节及囊腔 ⑧随访复查病灶增大、增多,磨玻璃影及结节影融合,向实变影 发展
影像学表现
右肺磨玻璃结节,病灶密度较为混杂,可见胸膜凹陷征
肺炎型肺癌与肺炎CT征象对照
图A 图A肺炎型肺癌右肺上叶实 变(箭头示支气管充气征)
图B 图B大叶性肺炎右肺上叶实 变(箭头示支气管充气征)
肺炎型肺癌与肺炎CT征象对照
图A
图A肺炎型肺癌右肺下叶实变(黄箭 示叶间裂膨隆,红箭示支气管充气征, 绿箭示下肺及左肺多发小结节)
同一病例, 高分辨率CT 显 示病变内支气管充气影及 空泡征, 内见结节状簇集
影像学表现
图A
图B
男,50 岁,多中心性腺癌图A 图B 3 个月后复查显示病灶增 右上肺多发斑点状、小结节状影, 大、增多(箭) 聚集成簇,边缘尚清(箭)
影像学表现
肺叶、肺段的实变影
癌细胞及其分泌的粘液大部分或完全填 充肺泡并沿肺泡孔及细支气管播散蔓延、 病灶纤维组织增生
肺炎型肺癌与肺炎CT征象对照
图A 图A肺炎型肺癌左下肺实变, 其内见小捤状透亮影(红箭)
图B 图B大叶性肺炎左肺下叶实变 (红箭示小旗状透亮影,黄箭 示左侧胸腔积液)
肺炎型肺癌与肺炎CT征象对照
图A 图A肺炎患者,两下肺靠背部胸 膜下各见一球形病灶,呈宽基底, 可见明显晕征,周围血管增粗 (箭)( 局部充血征)
肺炎型肺癌与肺炎CT征象对照
肺炎的CT特征:
“局部充血征”。指肺门与病灶之间1支或几支增粗但柔和的 血管影,绕过病灶或仅达病灶边缘。肺炎性肺癌的“血管集中 征” 血管增粗僵直,向病灶牵拉聚拢,可伸入病灶内或穿过 病灶。但有时上述两种征象不易辨认 病灶内透亮影。此影包括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 、空腔, 在CT上不易区别。此征无特异性 病变的强化。良性结节平扫CT值低于恶性结节, 增强扫描结 核的CT值增加值<20 HU,炎症和癌肿均呈明显强化(20~70 HU或更高),不易区分。但后两者的动态CT扫描有所不同, 前 者时间-密度曲线呈双峰型, 后者呈单峰型, 且峰值低于前者。 病变的吸收和追查。发病后4周内炎症吸收为正常吸收,4~8周 为延迟吸收,8周后吸收为不完全吸收,此时鉴别诊断更困难
通过与病理对照发现其肺炎样改变是由于肿瘤 细胞的生长方式、纤维组织增生、合并出血感 染有关
影像学表现
单纯磨玻璃影
是由于癌细胞沿肺泡壁伏壁生长、分泌 粘液将肺泡部分充填
影像学表现
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箭)
影像学表现
右肺下叶背段磨玻璃影(箭)
影像学表现
磨玻璃影伴结节
毛玻璃样影与单纯毛玻璃样影相同,结 节为癌细胞或粘液在小叶中心腺泡完全 充填及癌细胞在间质内呈簇状生长
肺炎型肺癌与肺结核CT征象对照
图A 图A 肺结核多病灶和多种形态
图B
图B 肺癌粗大的滋养血管与 之相连
肺炎型肺癌与肺结核CT征象对照
图A 图A结核球, 病灶钙化, 增强 扫描无强化
图B 图B肺癌原发病灶明显强化, 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
肺炎型肺癌与肺结核CT征象对照
图A 图A肺结核类圆形空洞, 薄壁, 内壁光滑, 周围显示卫星病灶
影像学表现
患者女,67岁,右下肺弥漫性肺炎型肺癌。CT示实变影 内充气支气管僵直、狭窄、粗细不均,呈枯枝征(箭)
陈璧颖、关玉宝、李靖煦、等.肺炎型肺癌的CT表现与病理特征.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年第21卷第12期:911-914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影像学表现
右肺上叶后段单发片状实变(箭)。术后病理为腺癌
临床特点
常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闷、发热等 症状,与肺部炎症疾病类似 X线胸片及胸部CT缺乏常见的不规则块影,与 肺炎间质性肺病、肺结核等疾病相似 由于肺炎型肺癌缺乏特征性表现,在临床上常 被误诊为肺炎、间质性肺病以及肺结核等良性 病变
影像学表现
影像表现可分为局限型与弥漫型:两肺多发分 布、单叶分布、肺段分布
影像学表现
女,56岁,以咳嗽、咳痰半月入院,入院查胸部CT,误诊 为大叶性肺炎,正规抗感染治疗效果差,后行开胸肺活检 病理结果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影像学表现
右肺下叶细支气管肺泡癌平扫纵隔窗示右肺下叶实变,内 密度不均匀,可见一点状钙化灶,肺窗示右肺下叶实变周 围呈磨玻璃样改变;右侧斜裂向前膨隆
影像学表现
图B 图B癌性空洞壁厚, 内壁欠规 则, 偏心性, 周围无卫星灶
肺炎型肺癌与肺结核CT征象对照
图A 图A肺结核病灶为增殖病变, 呈结节状, 分散在上叶后段 区域, 无结节堆聚
图B 图B现肺癌病灶“空泡征” 和“短毛刺”
肺炎型肺癌与肺结核CT征象对照
男, 50岁,左肺下叶结核穿刺活检证实,呈磨玻璃结节影。 病灶呈类圆形,边缘少许磨玻璃密度,内见多发空泡征,细支 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
影像学表现
患者男,64岁,两肺弥漫性 肺炎型肺癌。CT示右下肺实 变影(黄箭)并两肺多发磨 玻璃、结节影(红箭)
6个月后CT复查示两肺磨玻 璃影及实变影增大,磨玻 璃影、结节影融合,向实 变影发展(红箭)
影像学表现
图A
患者男,40岁,右肺弥漫性肺炎 型肺癌。图A. CT平扫示右肺实 变区密度较低(箭),CT值约为 19~27 Hu
肺炎型肺癌与肺结核CT征象对照
肺结核的CT特征:“三多”、“三少”
多灶性:
以上叶为主, 其余肺叶肺段也出现斑点状、细结节状、索条状影, 这是因为干酪样物质进入支气管引起支气管播散所致
多态性:
在同一次CT片上可出现不同演变时期的多种形态:①渗出病变表现为 云雾状、棉絮状;②增殖病灶表现为结节状;③纤维化表现为索条状; ④干酪样坏死表现为空洞;⑤钙化表现为点状或斑块状致密影(CT值 100Hu以上);⑥播散病灶表现为粟粒状或细结节状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影像学表现
CT显示双肺磨玻璃阴影合并结节(红箭所示为结节)。ECT显 示脊柱及右侧髂骨多处转移(绿箭)
影像学表现
右肺上叶多发磨玻璃结节(红箭)及左肺 上叶实变(黄箭)
影像学表现
男,54 岁。CT 表现为左上肺磨玻璃( 箭) 及斑片状影
影像学表现
左肺上叶近胸膜区片状磨 玻璃影, 密度不均, 与胸 膜相连(箭)
影像学表现
右下肺见节段性实变伴空泡及蜂窝状影
影像学表现
患者男,53岁,两肺弥漫性 肺炎型肺癌。CT示右肺实变 影(黄箭)并两肺多发磨玻 璃、结节影(红箭)
2个月后CT复查示两肺磨玻璃 影、结节影融合,向实变影发 展(红箭);实变区内新增多 发囊腔(黄箭)
影像学表现
男,60 岁。CT 表现为右下肺片除肿块状癌组织外,在肿块周围的气腔大部分 或完全被癌细胞及其分泌的粘液填充并纤维组 织增生
影像学表现
右肺上叶肺炎样纤维化及肿块
胸膜凹陷征
肿瘤常位于胸膜下并纤维组织增生,沿小叶间 隔向外生长,病灶周围支气管轻度扩张,肿瘤 内瘢痕收缩致胸膜凹陷
影像学表现
女,50岁,右肺上叶见混合性磨玻璃样结节,可见空泡 征及胸膜凹陷征(箭)。术后证实为中-低分化腺癌
多钙化性:
钙化是结核病理演变过程中常见的结局之一, 病灶在转归过程中, 往往为渗出→增殖或纤维化→钙化这样的变化, 所以在肺结核病变 中,钙化是最为常见的一个特征, 往往表现多个钙化灶
肺炎型肺癌与肺结核CT征象对照
肺结核的CT特征:“三多”、“三少”
少肿块性:
在胸片上有时表现为肿块样改变,而CT横断扫描每一层所表现出的 病灶, 往往是斑片状、棉絮状、索条状或空洞, 每层形态各一, 不 能堆塑成肿块
图B 图B 左上肺见一血管影从肺门 区引流向肺结节,并见血管从 病灶区通过,病理诊断为肺腺 癌(箭)(血管集中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