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金融腐败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的研究

合集下载

金融领域腐败治理调研报告

金融领域腐败治理调研报告

金融领域腐败治理调研报告金融领域腐败治理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腐败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为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在金融领域,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更加凸显。

腐败不仅会损害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还会对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金融领域腐败治理进行调研,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调研结果分析:1. 腐败形式多样化:金融领域腐败不仅存在于贷款、投资等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包括信息泄露、内外勾结等多种形式。

且腐败行为愈发隐蔽和复杂化。

2. 监管不尽责:一些金融机构内部存在监管缺失、监管不力等问题。

监管体制过于官僚化,效率低下,监管手段滞后。

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勾结现象,导致监管失效。

3. 人才红利亏损:由于腐败现象的存在,精英人才的流失加剧。

一些中高层管理者频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导致人才红利亏损,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4. 社会舆论压力巨大:腐败行为在金融领域被严重批评。

社会大众对金融腐败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对金融机构的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

三、解决措施建议:1. 完善监管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提高监管效率和能力,加强监管手段的创新。

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提升金融监管的整体水平。

2. 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腐败防范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3. 建立有效的举报机制:鼓励和保障金融领域内部举报人的权益,加强对举报行为的奖励和保护措施,激发广大从业人员揭发腐败问题的积极性。

4. 提高金融治理透明度: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确保决策程序的透明和公正。

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要求,提高金融治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预期效果:如果能够有效实施上述建议,金融领域的腐败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将得到保障,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舆论对金融机构的负面影响将减弱。

金融领域腐败形成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金融领域腐败形成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于营 利性 活 动 , 至 用于 嫖娼 、 博等 非法 活 动 , 甚 赌 致
手 中权力 , 为企业 发 放贷 款 、 逃废 债 务等 提供 方便 . 例 如 , 对 融资 风险 把握 不 大或 者 明知风 险 较大 的 在 情 况下 向关 系方 提 供 利率 低 、 贷期 限长 、 宽额 还 放 度等 优惠 贷款 , 为企 业 和老板 牟取 非法 利益
理公 共 财 产的职 权 所形 成 的便 利条 件 , 通过 假借 执 行 职 务 , 吞 、 取 、 取 本 机构 的公 共 财 产 . 通 侵 窃 骗 或 过 非 规 范交 易 收受 经 营 者 以 手续 费 、 务 费 、 金 劳 佣 等 名义 给付 的现 金 或实 物 。有 的伪 造单 据 , 假借 户 头, 凭空 转汇 私吞 资 金透 支储 户存 款 、 息 , 利 收入 不 入账 , 污 、 贪 挪用 公 款 , 自己的 亲 属 、 友 经 商 办 为 朋
I NNER MONGOL A F NANC AL RES ARCH I I I E
22 作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豳爨鞠黼
21. 00 7 0
金融领域腐败形成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张 晓 海
f 国人 民银 行 赤 峰 市 中 心 支行 中 赤峰 0401 200
内容 摘 要 : 融 系 统发 生 的 腐败 问题 , 仅 使 国 家资 金 蒙 受 巨大 损 失 , 民群 众 根 本 利 益 受到 损 害 , 金 不 人 而 且 还 会 诱 发 经 济 和金 融风 险 , 会 危 害 尤其 严 重 。 因此 需 要 高 度 重视 金 融腐 败 问题 。在 我 国经 济 和 金 融体 社 制条 件 下 , 入 分 析 金 融 领 域 腐败 产 生的 机 理 特 点 , 研 究 防 治金 融 腐 败 的 对 策 极 具 现 实 意 义 。 深 对 关 键 词 : 融腐 败 金 机 理 特 点 内部 控 制 机 制 建设

金融业中存在的行贿受贿问题及整治措施

金融业中存在的行贿受贿问题及整治措施

金融业中存在的行贿受贿问题及整治措施金融业是一个关键的经济领域,对于国家和个人的财富管理、投资和金融交易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金融业中存在着一些行贿受贿问题,这对于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金融业中存在的行贿受贿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一、行贿受贿问题在金融业存在的原因1. 利益驱动:由于金融业涉及大量资金流动和利润丰厚,很容易吸引不法分子通过行贿受贿手段获取不当利益。

例如,某些企业可能通过行贿来获取有利的银行贷款或投资机会。

2. 权力集中:在金融系统中,很多重要职位都拥有巨大权力,包括审批许可证、决策投资等。

这种权力集中容易导致滥用职权、收取回扣等不正当行为,并使得行贿受贿问题产生。

3. 法律监管不完善: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金融领域内部监管不足,监管规范和执法力度不够强大,给了行贿受贿分子可乘之机。

这也造成了金融业中行贿受贿问题的泛滥。

二、行贿受贿问题对金融业的影响1. 扭曲市场竞争:行贿受贿行为导致金融市场不公平竞争,使得优秀的企业难以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发展。

这会阻碍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和健康发展。

2. 损害公众信任:金融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信任的领域,而行贿受贿问题损害了社会对于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任度。

公众对于投资风险怀有疑虑,并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担忧。

3. 影响国家形象:行贿受贿问题在国际间传播时,容易损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

外资机构可能因为担心不公正竞争环境而撤出或削减投资,进一步限制经济增长。

三、整治措施1. 完善立法和司法制度: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金融业中行贿受贿的罪行和相应的处罚措施。

同时,加强司法系统监管力度,确保判决公正严厉,为整治行贿受贿问题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2.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更加严密有效的金融监管机构,并增加执法机构对于金融领域内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通过加大巡查和检查频率,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正当行为。

3.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通过加强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等手段,提高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他们意识到尊重职责和遵守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性。

金融腐败及其防范策略

金融腐败及其防范策略

金融腐败及其防范策略一、金融腐败的概念及表现形式金融腐败是指在金融领域中存在的一种腐败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为借贷欺诈、金融诈骗、内幕交易、贿赂受贿、行贿行贿等。

金融腐败不仅危害投资者、金融机构和社会利益,而且也会破坏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腐败的成因分析1、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针对金融市场行为,相关的政府监管机构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否则不良资产会得到很好的蔓延。

2、金融从业人员品德不行金融行业属于高收入行业,有些金融人员出于利益的诱惑进行腐败行为,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观念。

3、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私人行为很容易逃避检查和审查。

4、行业的不规范由于金融行业的信息交流非常复杂,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员和资源建立合适的监控机制,在发生恶意事件时,破坏就会发生,无法避免。

三、金融腐败防范策略1、制定完善的监管政策针对金融市场行为,相关的政府监管机构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包括多部门、多级别的监管机构,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2、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和自律行业规范的建设,重视监管机制的职业道德,增强员工逆境下的道德执行能力和道德意识,及时发现并纠正腐败行为。

3、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机制,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员配备及信息系统等方面,通过制度、管理、监测、审查等多方面保证行业的合法、公正和透明。

4、完善行业规范规范相关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提升行业伦理规范,完善企业信用体系,推进行业资源利益的均衡分配,规范行业的价格水平,限制腐败的来源和扩散。

四、金融腐败预防的意义通过严格的监管和内部控制机制,建立企业长效的警戒和惩罚机制,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从而避免腐败行为的发生,保障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所以,金融腐败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本篇文章由AI机器人自动生成,如有雷同或错误请您指出。

治理金融领域腐败调研报告

治理金融领域腐败调研报告

治理金融领域腐败调研报告一、引言金融领域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金融机构的运营和管理直接影响着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和福利。

然而,近年来,金融领域腐败现象屡见不鲜,严重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了大量的财富流失和社会不公。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金融领域腐败现象及其治理情况,以期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推动我国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金融领域腐败现象的类型、原因和影响,并通过调查问卷、专访和参观调研等多种方法,了解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

三、研究结果1.腐败现象的类型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金融领域的腐败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行贿受贿:金融机构员工通过行贿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或者接受他人行贿以利用其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

(2)内部利益输送:金融机构内部的权力和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和不透明的现象,腐败分子通过利益输送获得财富。

(3)信息泄露:金融从业人员将客户的隐私和交易信息泄露给他人,以获取利益。

2.腐败的原因腐败现象在金融领域的出现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监管不完善: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手段不完善,监管不力导致了金融领域的腐败问题。

(2)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虚弱和空白,为腐败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3)激励机制缺失:一些金融机构未能实施合理的激励机制,员工缺乏动力和责任感,容易陷入腐败行为。

3.腐败的影响及治理措施腐败现象的存在对金融领域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腐败不仅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还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平等。

为了有效治理金融领域的腐败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果。

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监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2)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健全的金融领域腐败治理法律法规,明确腐败行为的定义和处罚标准,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分析与防范

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分析与防范

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分析与防范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金融系统中的腐败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金融系统腐败的现象不仅仅是个别个体的行为,而是系统性的问题。

因此,对于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分析和防范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将对其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金融系统腐败的现状金融系统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内部的人员贪污和渎职,例如银行柜员私自操作客户账户,为自己牟利;二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勾结和串谋,例如虚高股票价格,通过内部人员操作来获取暴利,给客户和整个市场造成严重的损失;三是金融借贷市场的腐败现象,例如利用贷款机会来进行腐败,承揽不合理的工程和工程建设,存在内部红包等行为。

不仅如此,金融系统腐败的现象还表现在金融监管机构内部,例如借助职权收受贿赂,对一些不法行为视而不见。

这种行为会给金融机构和整个市场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引发财务风险和金融危机。

金融系统的腐败现象有时甚至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二、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原因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益诱惑。

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的资金流动,很多人看到这些资金就会产生贪念,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利用自己的职权和权力进行腐败和渎职行为。

其次,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少缺陷和漏洞,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有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让腐败现象在金融系统中泛滥。

第三,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水平也是影响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因素之一。

当前,行业内部的职业技能和对道德伦理的认知水平还无法完全满足金融创新和生产经营所需。

一些金融业务员工的业务能力有限,很难对金融市场中的问题进行识别和处理。

三、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防范措施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防范需要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需要从根本上切实解决金融系统腐败现象。

以下是几方面的措施:一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反腐调研报告

金融反腐调研报告

金融反腐调研报告金融反腐调研报告一、引言金融领域的反腐败工作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为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其更容易发生腐败现象。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研究金融反腐斗争的现状,了解反腐工作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背景介绍金融反腐是指在金融行业中打击腐败现象,维护金融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提升金融行业发展环境的一系列活动。

金融领域的反腐斗争早在十年前就逐渐展开,尤其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反腐工作的成效在过去几年中,金融领域的反腐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加强了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打击和查处。

其次,建立了一系列反腐腐败的制度和机制,如反腐败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建立了信用评级制度等。

最后,加强了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其反腐意识和道德水平。

四、反腐工作的问题尽管反腐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金融腐败现象广泛存在,尤其是一些小微金融机构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中,腐败问题相对严重。

其次,金融领域还存在一些监管漏洞和制度缺失,容易引发腐败问题。

再次,一些金融从业人员的反腐意识不强,道德水平不高,容易成为腐败行为的参与者。

最后,金融领域的反腐败工作还存在着信息不透明、问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五、建议为了进一步加强金融反腐斗争,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完善金融反腐败的法律法规体系,严厉打击金融腐败行为。

其次,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反腐意识和道德水平。

再次,加强信息公开,完善问责机制,提高反腐败工作的透明度和效果。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金融领域反腐败的国际机制,共同打击跨国金融腐败行为。

六、结论金融反腐斗争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反腐工作,才能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虽然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建议,金融领域的反腐斗争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浅议金融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浅议金融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败者 首次犯罪未被发 现 ,一方 面会 营管理 中 “ 、责 、利 ”的界线 , 权
■农 行 贵州省 分行 纪委 课题 组
最近 ,某商 行一 高管 人员 因亵 权 制 ,各 级 高 管 人 员 权 力 相 对 集 渎公权 侵害 国家和 群众利益 ,触 犯 中 ,党政 一身兼 ,极 易 出现 决策层
二 、金 融腐败 的成 因 1法 人 治理结 构 中缺 乏完 善 的 .
在 干部任 用 、集体 采购 、贷款 审批 与非 的临界状 态 。而业务 经营考 核 为腐 败提供 了便利 条件 。有 的对权 等 方面均 规定 了详 尽 的操作程 序 。
但 仍有个 别权力所 有者 ,借 助一定 性 ” ,使银行 违规 、腐败 问题侥 幸 让 以权谋 私 。之前 ,该 以行 长意 志为转 移 ,为行长 决策 中 权力管 理制度 ,权力 行使呈 现重业 高管 曾经是 经营业 绩突 出 、创利 能 的 “ 权力 寻租 ”或 “ 期权腐 败 ”创 务绩效 考评 ,轻道德 风 险防范 的现
力强 的 “ 进工作 者” ,由于 在荣 造 了条件 ,使其 腐败 行为极 具 隐蔽 象 。在 银行经 营单位 ,一旦 权力被 先 誉 和利 益面前 ,放松 了世界 观 的改 性 ,如有 的待调 离或 不任职 、甚至 独断专 行 、为 所欲 为的人掌握 ,就 造 ,让 贪婪之 心肆 意膨胀 ,最终 坠 退居 二线或 “ 安着 陆”后再 兑现 会 使经 营单位 变成其谋 取私利 的场 平 入腐败 的泥潭 。此类 金融腐 败 问题 利益 承诺 等 。
机 构在规 范权力 使用 、完善权 力制 意 “ 理 规 避 ” ,打 规 章 制 度 的 位在 业务 运作 中的过程 及结果 被权 合 约 等方 面出 台了大量 的规章 制度 , “ 擦边 球 ” ,使腐败 行为 游离 于是 力 者掌握 ,致使 决策信 息不对 称 , 的 刚 性 和相 对 违 规 问题 的 “ 理 力行 使缺少 强有力 的制 约和监督 , 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words:financial corruption; cause analysis;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s
一、我国金融腐败的现状1
(一)基本概述1
(二)我国金融腐败的类型1
1.滥用权力1
2.利用职务便利1
3.年龄趋于“年轻化”1
4.参与洗钱等犯罪活动1
5.灰色商业贿赂和单位犯罪多发2
日前,由中国人民银பைடு நூலகம்研究局主持的研究报告披露了中国金融腐败指数。调查显示,2002年至2007年度,中国金融腐败指数为5.42,其中银行业腐败指数为4.17,证券业腐败指数为7.26。其中指数越接近10,表明腐败越严重。金融腐败,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给中国金融业留下了阴影。总结金融腐败的类型有利于反思其成因、研究对策。
3.金融机构本身的内部监管和控制机制存在缺失
现今我国的的原有金融机构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由以前的国有企业变成了股份制企业,原有的内部监控和控制机制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原有工作人员初入市场环境,内部监管缺失,利用机制漏洞以权谋私,挪用国家和客户财产,由此产生的贿、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屡禁不止。由于金融管理体制和模式的滞后性,内部人员挪用金融客户的资金往往不易被人察觉,金融机构内部人员通常通过假账户挪用国家财产为自己谋私利或者公司人员假借公司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套取、挪用巨额资金。而内部监管不力,外部监管缺失使得金融机构和公司的内部人员在案发是不易被人察觉,存在隐蔽性,而被人察觉时资金已被挪出,造成巨大损失。
2.利用职务便利
一方面,准确而及时的信息从来都是金融市场上获利的重要资源,而作为转轨国家,我国对金融市场控制向来十分严格,因此核心机密对于某些掌权者来说就成为了获利的手段。为谋取个人收益,金融机构及监管机构内部员工可能将行使职权过程中所把握的核心机密通过种种不正常渠道泄露出去,而那些信息接受者在掌握到这些内部信息之后往往能料人先机,率先掌握市场动态获取巨额利润,而后想信息的卖出方支付大量好处费,实现“双赢”。另一方面,有些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及重要岗位人员利用职权所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假借执行职务,侵吞、窃取、骗取本机构的公共财产,或通过非规范交易收受经营者以手续费、劳务费、佣金等名义给付的现金或实物。有的伪造单据,假借户头,凭空转汇私吞资金,透支储户存款、利息,收入不入账,贪污、挪用公款,为自己的亲属、朋友经商办企业提供资金和财产上的便利等。一些负责结汇的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审核、分割结汇的职务便利,贪污挪用。《境内金融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等文件对金融机构担保的范围、条件等作了规定,因此,投资资金不足的外商往往通过其他渠道寻找融资担保。而近年来,腐败人员为了逃避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和查处,在位时往往并不直接向企业索取眼前的直接回馈,而是许诺在将来某时间或者退休,调职后再将其应得的好处兑现,这样往往加大了对滥用职权人员的查处难度。
(二)金融管理体制和模式的滞后性
1.体制转轨导致体制和模式的滞后
不管是纯粹的计划经济还是纯粹的市场经济,都不可能大范围产生金融腐败。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不健全的体制和人们落后的观念为金融腐败制造了条件。一方面,银行机构拥有庞大的、不完全受市场制约的分配货币资金的权力,另一方面,急需资金而又没有其他融资渠道的企业在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讨价还价中明显处于劣势,导致银行有关人员的“权力寻租”,从而出现金融腐败。
3.年龄趋于“年轻化”
往常金融腐败多发于50左右岁的人群,这些人多本着临退休捞一笔的心态。而现在,金融腐败越来越呈现“年轻化”,30左右的涉案人数占到80%以上,而且都是中层以上干部。
4.参与洗钱等金融犯罪活动
相关案例表明,境内外犯罪分子已经开始拉拢、腐蚀我国金融从业人员,已有银行工作人员参与协助国际洗钱活动。另外,驻外中资银行工作人员可能成为职务犯罪高发人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金融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犯罪分子借助计算机网络垮国境划转资金,使犯罪行为难以察觉;而且当犯罪分子在其犯罪目的达到或罪行即将败露时携款外逃居多,以躲避法律制裁。
(一)当前金融环境存在缺陷
1.金融立法不足,尤其是防范金融腐败的立法不足
具体表现在金融机构立法和金融业务立法存在较大欠缺,立法的专业性不够,有关责任主体和范围的法律界定失之宽泛甚至基本缺位。几年来金融系统的某些分支机构大案要案频发,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立法存在缺陷,受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制约,我国金融立法倾向于自上而下的管理立法,致使大量金融分支机构法律主体不明,法律责任含混,主要管理者往往具有巨大权力,这就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便利。由此出现的具体金融业务的经办人、经纪人或者决策者闪转腾挪、上下其手的案件屡禁不止,一些不法分子更获得了钻空子的机会。而金融监管立法模糊以及金融监管主体的混乱情况也较为突出,例如,哪些金融活动应当由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哪些金融活动只要符合一般的工商法律法规确定的框架便可展开并无明确的界定。由此出现的“一管大家都管,不管就大家都不管”的情况十分严重,监管重叠一方面为监管人员以权谋私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每当金融大案发生时监管人员将自身责任推的一干二净,无法确定监管责任。此类立法的模糊还使我们很难在金融违法违规活动与金融创新活动之间划分出合理、明确、稳定的界限,要么是危害社会利益的金融活动逍遥法外,要么是合理的金融创新难以展开,人们常常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立法不足,在相当大程度上还会制造表面的金融繁荣、掩盖金融犯罪,滋长体制性的金融腐败。
题目:关于我国金融腐败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的研究
关于我国金融腐败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的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金融腐败频发,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正是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期间出现的种种与金融相关的复杂经济现象,为我们研究中国金融腐败提供了丰富的土壤。金融腐败不仅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声誉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也损害了这些行业的长久发展。此外,金融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腐败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从我国金融腐败的现状,金融腐败产生的原因以及国内外金融腐败的差异进行分析,力求分析我国金融腐败的成因并得出防范对策。
2.金融违规处罚体制落后
国际上对于金融违规行为执法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是核心纠错机制的设计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我国不健全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法律法规使得金融违规处理无法做到一致性;其次,可预测性也不尽人意。金融机构内部以及行业为了避免发生大丑闻,维护自身形象,多不愿意姜金融欺诈公开化,而倾向于内部处理,使得犯案人员有机可乘,利用投机空间规避法律制裁,致使相关违法人员所受到的处理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金融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二、我国金融腐败产生的原因
金融腐败是权力异化的结果,其本质是以权谋私。金融腐败案件多发,较为集中的表现了我国金融监管存在漏洞,金融管理制度不合理,而金融腐败中某一个人或者个案的发生往往体现着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的漏洞。此外,金融腐败的发生也与金融行业本声的特点有关。金融行业作为社会资金的治理者,是配置资源的枢纽,手中权力巨大,因此其中的掌权人员常常受到外界诱惑,不坚定者沦为糖衣炮弹的俘虏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利用手中把握的分配资源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
二、我国金融腐败产生的原因2
(一)当前金融环境存在缺陷2
1.金融立法不足,尤其是防范金融腐败的立法不足2
2.金融活动的社会市场环境混乱2
(二)金融管理体制和模式的滞后性3
1.体制转轨导致的体制和模式的滞后3
2.金融违规处罚体制滞后3
3.金融机构本身的内部监管和控制存在缺失3
(三)受到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3
关键词:金融腐败;成因分析;治理对策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Corruption andThe Governance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Recent years, the financial corruption happens frequently in our country and also has a growing trend, just as the old sayings said”misfortune never come singly”. From the 1980s , Chinese economic system entered reform period , and appeared many complex economic phenomena. Financial corruption not only has a negative influence to the banking,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business, but also harms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se industries. In additio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s the bloo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financial corruption also can seriously affect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corruption and puts some countermeasures.
三、我国金融腐败和国外金融腐败的差异4
四、我国如何治理金融腐败4
(一)加强金融立法执法4
(二)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化管理结构改革,健全金融机构的管理体制5
(三)构建金融领域反腐败的长效机制5
(四)阻断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关系网5
(五)减少对金融机构的行政控制6
参考文献7
一 、我国金融腐败的现状
(一)基本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