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金融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原因对策

合集下载

金融领域腐败治理调研报告

金融领域腐败治理调研报告

金融领域腐败治理调研报告金融领域腐败治理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腐败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为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在金融领域,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更加凸显。

腐败不仅会损害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还会对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金融领域腐败治理进行调研,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调研结果分析:1. 腐败形式多样化:金融领域腐败不仅存在于贷款、投资等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包括信息泄露、内外勾结等多种形式。

且腐败行为愈发隐蔽和复杂化。

2. 监管不尽责:一些金融机构内部存在监管缺失、监管不力等问题。

监管体制过于官僚化,效率低下,监管手段滞后。

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勾结现象,导致监管失效。

3. 人才红利亏损:由于腐败现象的存在,精英人才的流失加剧。

一些中高层管理者频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导致人才红利亏损,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4. 社会舆论压力巨大:腐败行为在金融领域被严重批评。

社会大众对金融腐败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对金融机构的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

三、解决措施建议:1. 完善监管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提高监管效率和能力,加强监管手段的创新。

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提升金融监管的整体水平。

2. 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腐败防范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3. 建立有效的举报机制:鼓励和保障金融领域内部举报人的权益,加强对举报行为的奖励和保护措施,激发广大从业人员揭发腐败问题的积极性。

4. 提高金融治理透明度: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确保决策程序的透明和公正。

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要求,提高金融治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预期效果:如果能够有效实施上述建议,金融领域的腐败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将得到保障,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舆论对金融机构的负面影响将减弱。

金融领域腐败形成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金融领域腐败形成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于营 利性 活 动 , 至 用于 嫖娼 、 博等 非法 活 动 , 甚 赌 致
手 中权力 , 为企业 发 放贷 款 、 逃废 债 务等 提供 方便 . 例 如 , 对 融资 风险 把握 不 大或 者 明知风 险 较大 的 在 情 况下 向关 系方 提 供 利率 低 、 贷期 限长 、 宽额 还 放 度等 优惠 贷款 , 为企 业 和老板 牟取 非法 利益
理公 共 财 产的职 权 所形 成 的便 利条 件 , 通过 假借 执 行 职 务 , 吞 、 取 、 取 本 机构 的公 共 财 产 . 通 侵 窃 骗 或 过 非 规 范交 易 收受 经 营 者 以 手续 费 、 务 费 、 金 劳 佣 等 名义 给付 的现 金 或实 物 。有 的伪 造单 据 , 假借 户 头, 凭空 转汇 私吞 资 金透 支储 户存 款 、 息 , 利 收入 不 入账 , 污 、 贪 挪用 公 款 , 自己的 亲 属 、 友 经 商 办 为 朋
I NNER MONGOL A F NANC AL RES ARCH I I I E
22 作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豳爨鞠黼
21. 00 7 0
金融领域腐败形成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张 晓 海
f 国人 民银 行 赤 峰 市 中 心 支行 中 赤峰 0401 200
内容 摘 要 : 融 系 统发 生 的 腐败 问题 , 仅 使 国 家资 金 蒙 受 巨大 损 失 , 民群 众 根 本 利 益 受到 损 害 , 金 不 人 而 且 还 会 诱 发 经 济 和金 融风 险 , 会 危 害 尤其 严 重 。 因此 需 要 高 度 重视 金 融腐 败 问题 。在 我 国经 济 和 金 融体 社 制条 件 下 , 入 分 析 金 融 领 域 腐败 产 生的 机 理 特 点 , 研 究 防 治金 融 腐 败 的 对 策 极 具 现 实 意 义 。 深 对 关 键 词 : 融腐 败 金 机 理 特 点 内部 控 制 机 制 建设

治理金融领域腐败调研报告

治理金融领域腐败调研报告

治理金融领域腐败调研报告一、引言金融领域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金融机构的运营和管理直接影响着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和福利。

然而,近年来,金融领域腐败现象屡见不鲜,严重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了大量的财富流失和社会不公。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金融领域腐败现象及其治理情况,以期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推动我国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金融领域腐败现象的类型、原因和影响,并通过调查问卷、专访和参观调研等多种方法,了解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

三、研究结果1.腐败现象的类型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金融领域的腐败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行贿受贿:金融机构员工通过行贿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或者接受他人行贿以利用其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

(2)内部利益输送:金融机构内部的权力和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和不透明的现象,腐败分子通过利益输送获得财富。

(3)信息泄露:金融从业人员将客户的隐私和交易信息泄露给他人,以获取利益。

2.腐败的原因腐败现象在金融领域的出现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监管不完善: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手段不完善,监管不力导致了金融领域的腐败问题。

(2)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虚弱和空白,为腐败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3)激励机制缺失:一些金融机构未能实施合理的激励机制,员工缺乏动力和责任感,容易陷入腐败行为。

3.腐败的影响及治理措施腐败现象的存在对金融领域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腐败不仅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还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平等。

为了有效治理金融领域的腐败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果。

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监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2)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健全的金融领域腐败治理法律法规,明确腐败行为的定义和处罚标准,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分析与防范

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分析与防范

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分析与防范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金融系统中的腐败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金融系统腐败的现象不仅仅是个别个体的行为,而是系统性的问题。

因此,对于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分析和防范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将对其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金融系统腐败的现状金融系统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内部的人员贪污和渎职,例如银行柜员私自操作客户账户,为自己牟利;二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勾结和串谋,例如虚高股票价格,通过内部人员操作来获取暴利,给客户和整个市场造成严重的损失;三是金融借贷市场的腐败现象,例如利用贷款机会来进行腐败,承揽不合理的工程和工程建设,存在内部红包等行为。

不仅如此,金融系统腐败的现象还表现在金融监管机构内部,例如借助职权收受贿赂,对一些不法行为视而不见。

这种行为会给金融机构和整个市场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引发财务风险和金融危机。

金融系统的腐败现象有时甚至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二、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原因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益诱惑。

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的资金流动,很多人看到这些资金就会产生贪念,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利用自己的职权和权力进行腐败和渎职行为。

其次,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少缺陷和漏洞,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有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让腐败现象在金融系统中泛滥。

第三,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水平也是影响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因素之一。

当前,行业内部的职业技能和对道德伦理的认知水平还无法完全满足金融创新和生产经营所需。

一些金融业务员工的业务能力有限,很难对金融市场中的问题进行识别和处理。

三、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防范措施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防范需要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需要从根本上切实解决金融系统腐败现象。

以下是几方面的措施:一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表现、原因及对策金融系统,那本应是经济运行的血液输送管道,健康纯净才能让整个经济体茁壮成长。

可如今,这里面却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就像清澈的河流里混入了污水,实在让人糟心。

金融系统腐败现象的表现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有些金融机构里的人啊,就像守着粮仓的硕鼠,利用职务之便,在信贷发放上动手脚。

比如说,本来一些企业根本就不符合贷款的条件,就像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风险高得很。

可这些人呢,为了一己私利,硬是把钱贷给这些企业,这钱就像泼出去的水,最后很多都收不回来。

这不是拿着大家的钱在玩火吗?还有那些在金融交易里搞内幕操作的,就像是牌桌上作弊的人。

他们提前知道了某些股票或者金融产品的消息,然后偷偷地布局,等到消息一公布,普通老百姓还蒙在鼓里呢,他们就赚得盆满钵满。

这公平吗?这就好比是在赛跑的时候,有人偷偷坐了一段车,然后再接着跑,这不是把那些老老实实跑步的人当傻子吗?另外,金融监管中的腐败也不容忽视。

监管者本应是金融市场的守护者,可要是他们也被腐蚀了,那就像是站岗的士兵睡着了,那些不法分子还不就像老鼠进了米缸,肆意妄为。

那为啥金融系统会出现这些腐败现象呢?这里面的原因可复杂着呢。

一方面啊,巨大的利益诱惑就像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蛋糕,摆在那里。

有些人啊,意志不坚定,就被这蛋糕的香味给迷惑了。

这就好比一个饿了很久的人,突然看到一大桌美食,可能就顾不上什么规矩礼仪了。

而且啊,金融系统里的权力有时候过于集中,就像一个人掌握着巨大的宝库钥匙,却没有足够的监督。

这时候,人性的弱点就容易暴露出来,想要不伸手都难啊。

再加上一些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制度就像破了很多洞的渔网,漏洞百出,给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那咱们该怎么办呢?得像治理河流污染一样,从源头开始治理金融系统的腐败。

首先得加强内部的管理制度建设,把那些漏洞都给补上。

这就好比给房子重新加固,让那些老鼠钻不进来。

对于员工的教育也不能少啊,要让他们明白,在金融系统工作就像守护着大家的钱袋子,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金融反腐调研报告

金融反腐调研报告

金融反腐调研报告金融反腐调研报告一、引言金融领域的反腐败工作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为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其更容易发生腐败现象。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研究金融反腐斗争的现状,了解反腐工作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背景介绍金融反腐是指在金融行业中打击腐败现象,维护金融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提升金融行业发展环境的一系列活动。

金融领域的反腐斗争早在十年前就逐渐展开,尤其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反腐工作的成效在过去几年中,金融领域的反腐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加强了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打击和查处。

其次,建立了一系列反腐腐败的制度和机制,如反腐败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建立了信用评级制度等。

最后,加强了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其反腐意识和道德水平。

四、反腐工作的问题尽管反腐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金融腐败现象广泛存在,尤其是一些小微金融机构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中,腐败问题相对严重。

其次,金融领域还存在一些监管漏洞和制度缺失,容易引发腐败问题。

再次,一些金融从业人员的反腐意识不强,道德水平不高,容易成为腐败行为的参与者。

最后,金融领域的反腐败工作还存在着信息不透明、问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五、建议为了进一步加强金融反腐斗争,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完善金融反腐败的法律法规体系,严厉打击金融腐败行为。

其次,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反腐意识和道德水平。

再次,加强信息公开,完善问责机制,提高反腐败工作的透明度和效果。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金融领域反腐败的国际机制,共同打击跨国金融腐败行为。

六、结论金融反腐斗争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反腐工作,才能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虽然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建议,金融领域的反腐斗争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前金融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原因对策

前金融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原因对策

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原因及对策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金融腐败呈现出职务腐败居多、腐败手段越发隐蔽以及涉外性增强等新特征。

当实体经济步入减速期,经济繁荣时期被掩盖的金融腐败问题更容易浮出水面,值得高度警惕。

一、金融腐败的内容和危害金融腐败是指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经营管理及其他活动中,为谋取私利,利用掌握的资金资源及其他相关资源,违反国家法律及金融政策、规定,侵害国家、公众及本组织利益的行为或现象。

金融腐败的根源是对货币资金这种稀缺性资源的垄断性配置,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均对金融业实行特别的经营许可证制度,这为金融腐败提供了天然的生长土壤。

同时金融腐败这颗毒瘤所带来的破坏性比一般腐败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不仅仅是损害了社会规则的公平性、助长奢侈之风等等,而且金融腐败降低了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损害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剧金融风险,造成资本外逃等,这都会直接阻碍资本形成,抑制经济增长,可能引发大规模金融危机,并且导致国家财富流失,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二、金融腐败的新特点金融腐败的涉及范围极为广泛,涉及监管寻租与共谋、证券内幕交易、融资信息欺诈、信贷交易中索取额外收入等层面。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金融腐败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职务腐败居高不下。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在金融腐败案件中的职务犯罪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

在我国的金融系统中,不管是高级管理官员,还是一般员工,都拥有较大的权力和权力异化的便利。

据统计,国有商业基层机构的金融案件占总案件量的80%,具有普遍性。

与此同时,近年来金融高层核心人物中不断有人因为受贿、贪污、挪用公款、非法侵占等而落马。

第二、金融腐败手段隐蔽。

以往的金融腐败往往是简单的贪污、受贿、挪用、盗窃公款等,手段简单,现在的腐败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日趋隐蔽狡诈,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增多。

他们伪造银行凭证骗取公款,或盗取他人委托保管的电脑密码指令,偷取储户存款,或利用微机联网调取异地储户存款透支,或修改微机记录,或在微机上空增存款伺机取出等等。

浅议金融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浅议金融腐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败者 首次犯罪未被发 现 ,一方 面会 营管理 中 “ 、责 、利 ”的界线 , 权
■农 行 贵州省 分行 纪委 课题 组
最近 ,某商 行一 高管 人员 因亵 权 制 ,各 级 高 管 人 员 权 力 相 对 集 渎公权 侵害 国家和 群众利益 ,触 犯 中 ,党政 一身兼 ,极 易 出现 决策层
二 、金 融腐败 的成 因 1法 人 治理结 构 中缺 乏完 善 的 .
在 干部任 用 、集体 采购 、贷款 审批 与非 的临界状 态 。而业务 经营考 核 为腐 败提供 了便利 条件 。有 的对权 等 方面均 规定 了详 尽 的操作程 序 。
但 仍有个 别权力所 有者 ,借 助一定 性 ” ,使银行 违规 、腐败 问题侥 幸 让 以权谋 私 。之前 ,该 以行 长意 志为转 移 ,为行长 决策 中 权力管 理制度 ,权力 行使呈 现重业 高管 曾经是 经营业 绩突 出 、创利 能 的 “ 权力 寻租 ”或 “ 期权腐 败 ”创 务绩效 考评 ,轻道德 风 险防范 的现
力强 的 “ 进工作 者” ,由于 在荣 造 了条件 ,使其 腐败 行为极 具 隐蔽 象 。在 银行经 营单位 ,一旦 权力被 先 誉 和利 益面前 ,放松 了世界 观 的改 性 ,如有 的待调 离或 不任职 、甚至 独断专 行 、为 所欲 为的人掌握 ,就 造 ,让 贪婪之 心肆 意膨胀 ,最终 坠 退居 二线或 “ 安着 陆”后再 兑现 会 使经 营单位 变成其谋 取私利 的场 平 入腐败 的泥潭 。此类 金融腐 败 问题 利益 承诺 等 。
机 构在规 范权力 使用 、完善权 力制 意 “ 理 规 避 ” ,打 规 章 制 度 的 位在 业务 运作 中的过程 及结果 被权 合 约 等方 面出 台了大量 的规章 制度 , “ 擦边 球 ” ,使腐败 行为 游离 于是 力 者掌握 ,致使 决策信 息不对 称 , 的 刚 性 和相 对 违 规 问题 的 “ 理 力行 使缺少 强有力 的制 约和监督 , 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原因及对策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金融腐败呈现出职务腐败居多、腐败手段越发隐蔽以及涉外性增强等新特征。

当实体经济步入减速期,经济繁荣时期被掩盖的金融腐败问题更容易浮出水面,值得高度警惕。

一、金融腐败的内容和危害
金融腐败是指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经营管理及其他活动中,为谋取私利,利用掌握的资金资源及其他相关资源,违反国家法律及金融政策、规定,侵害国家、公众及本组织利益的行为或现象。

金融腐败的根源是对货币资金这种稀缺性资源的垄断性配置,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均对金融业实行特别的经营许可证制度,这为金融腐败提供了天然的生长土壤。

同时金融腐败这颗毒瘤所带来的破坏性比一般腐败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不仅仅是损害了社会规则的公平性、助长奢侈之风等等,而且金融腐败降低了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损害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剧金融风险,造成资本外逃等,这都会直接阻碍资本形成,抑制经济增长,可能引发大规模金融危机,并且导致国家财富流失,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二、金融腐败的新特点
金融腐败的涉及范围极为广泛,涉及监管寻租与共谋、
证券内幕交易、融资信息欺诈、信贷交易中索取额外收入等层面。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金融腐败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职务腐败居高不下。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在金融腐败案件中的职务犯罪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

在我国的金融系统中,不管是高级管理官员,还是一般员工,都拥有较大的权力和权力异化的便利。

据统计,国有商业基层机构的金融案件占总案件量的80%,具有普遍性。

与此同时,近年来金融高层核心人物中不断有人因为受贿、贪污、挪用公款、非法侵占等而落马。

第二、金融腐败手段隐蔽。

以往的金融腐败往往是简单的贪污、受贿、挪用、盗窃公款等,手段简单,现在的腐败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日趋隐蔽狡诈,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活动增多。

他们伪造银行凭证骗取公款,或盗取他人委托保管的电脑密码指令,偷取储户存款,或利用微机联网调取异地储户存款透支,或修改微机记录,或在微机上空增存款伺机取出等等。

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第三、金融腐败涉外性增强。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各金融机构纷纷在国外设立驻外机构。

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中,由于身处境外,监管不严,不少驻外金融机构违规涉足期货、地产等高风险业务,甚至违法经营,盲目担保、借贷,导致腐败案件频发。

同时,国内的金融腐败
行为实施者为了对抗惩处,他们还把案款事先转移到境外,办好护照,一旦案发立即畏罪潜逃,再利用境内外法律的不协调,对抗调查。

三、金融领域的腐败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针对金融腐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组织与制度规范体系,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抑制金融腐败的体系还存在若干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金融立法不足,特别是防范金融腐败的立法不足。

具体表现在金融机构立法和金融业务立法存在较大欠缺,立法的专业性不够,有关责任主体和范围的法律界定失之宽泛甚至基本缺位。

大量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律责任含混,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很大。

具体金融业务的经办人、经纪人或者决策人无形中就获得了闪转腾挪、上下其手的空间,一些不法分子更获得了钻空子的机会。

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小机构、分支机构大案要案频发的根源就在这里。

形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立法依循金融机构行政化管理的传统,偏重于管理立法,忽视机构特别是分支机构的立法。

二是金融活动的社会、市场环境存在严重缺陷,可能成为滋生金融腐败的温床。

我国的金融活动还存在一定的权力属性,突出表现是,在我国这种行政力量相当强大、行政审批还普遍存在的制度条件下,要想获得有限的金融资源,并
不完全依靠金融机构的市场活动,更不主要依靠市场竞争,在多数情况下要依靠权力关系或社会关系。

另一方面,虽然金融机构自身在不断地提高治理能力、风险管控水平和合规水平,但是,由于外部力量对于金融机构的渗透无所不在,致使大量的金融机构将这种外部力量作为外部资源延揽下来,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网和社会关系网,甚至形成了大量的行业“潜规则”。

四、防范金融腐败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用制度的约束力来防治金融腐败。

不管在什么经济环境下,要从根本上遏制金融腐败的产生,一要靠金融体制的完善和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有效执行,二要靠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科学运转。

因此,当前的金融体制改革应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合理划清政府和金融行业之间的界限,明确各方职责,破除政府行政权力对于金融行业正当竞争的不利影响。

同时,把政府与金融行业之间的合理关系用法律的方式确立下来,消除由于两种干预方式结合造成的腐败经济需求,给金融行业一个宽松公平的运作环境。

二是深化金融主体和业务方面的改革,实现金融主体和金融业务的多元化,拓宽微观经济主体的融资渠道,破除金融行业的垄断地位,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消除腐败产生的根源。

三是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环境,相关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要跟上金融业务创新的步伐,要分层次、有重点地制定相关金融法律法规。

(二)强化内部审计机制,完善金融行业内控体系。

要在金融行业内部构建一个自查自纠的内控体系,及时准确地发现金融行业存在的腐败现象,把腐败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腐败尤其是经济领域中的腐败现象总是与不正常的经济活动和不规范的经济行为相联系的,而任何活动都要通过资金往来和账目记录反映出来,因此,审计监督大有用武之地。

强化内部审计体制一方面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升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金融行业主管领导离任的审计,以加强对金融行业干部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堵住漏洞。

此外,还应加强对银行金融票据、凭证、资产等的安全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行业内部审查部门的构成和工作制度,构建金融行业内部的反腐败工作机制。

(三)建立科学顺畅的外部监管机制。

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蔓延,金融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切身利益,金融监管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

因此,建立科学顺畅的外部监管机制,是我们遏制金融腐败的重点。

这一方面需要金融监管机构建立一套顺畅的信息收集系统,及时处理各外部主体所反映的金融机构腐败信息。

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行政首长和上级指派独立监督人员相结合的信息处理机制,这是因为在当前的金融体系下,行政首长一般是承担腐败责任的首要责任人,
又是领导纪检监察工作的负责人。

如此,金融监管机构就能形成内外结合、高效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

尤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金融事务繁杂,对效率的要求比较高,实现监管主体的多元化、透明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行业内部的监管压力,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

同时,由于金融资源高度的流动性使监管难度加大,因此在监管体系的设计上要更加注重系统性,还要重视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所涉及的经营业务范围。

(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金融行业是融通资金的部门,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金融机构更是担负着为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而分配资金资源的任务,责任重,权力大。

因此,在金融行业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既是为金融业的从业人员营造一种廉洁的工作环境,也对他们起到一种警示作用。

当前在金融行业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强廉政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使从业人员知法、懂法、守法、守规。

二是要在行业内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比如说,目前我国的银行一直是采用行政式管理,行长由政府任命,薪酬机制比较传统和保守,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金融业激烈竞争的现实要求。

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改进管理和激励机制,尝试建立银行经理人市场,使银行管理人员进入经理人市场,通
过该市场的信息公开透明使相关人员的金融腐败成本最大化。

同时,应当规范国有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分配秩序,使薪酬必须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