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写字楼).doc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docx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docx 【文档1】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1. 引言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标2. 需求分析2.1 功能需求2.1.1 基础功能2.1.2 高级功能2.2 性能需求2.2.1 响应时间要求2.2.2 安全性要求3. 数据库设计3.1 数据库结构3.1.1 表1:信息3.1.2 表2:房屋信息3.2 数据库关系3.2.1 信息与房屋信息的关联3.2.2 房屋信息与其他模块的关联4. 系统架构设计4.1 模块划分与功能描述4.1.1 管理模块4.1.2 房屋信息管理模块4.2 系统通信设计4.2.1 前端与后端接口设计4.2.2 各模块之间的通信机制【附件】1. 原始需求文档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图3. 系统架构设计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著作权: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经济和非经济利益的权利。
2. 版权:指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权利。
3. 专利:指专利法所保护的技术发明或者创新设计。
4. 商标:指商标法所保护的对商品或服务具有识别能力的标识。
5. 侵权:指未经正当授权擅自使用他人享有权益的行为。
【文档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1. 项目背景1.1 项目背景介绍1.2 相关研究现状2. 课程目标与要求2.1 课程目标规定2.2 课程教学要求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3.1 教学内容3.1.1 建筑设计基础知识3.1.2 建筑结构设计3.1.3 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3.2 教学方法3.2.1 理论讲授3.2.2 实践操作4. 评价与考核方式4.1 课程评价指标4.1.1 课堂表现4.1.2 作业完成情况4.2 考核方式4.2.1 学生课堂参与度4.2.2 实践操作成果评估【附件】1. 教学大纲2. 课程PPT3. 课程作业【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专有技术:指专利法明确保护的具有技术含量的发明创造。
2. 知识产权:指知识的提供者对其知识所享有的权益。
3. 知识产权保护:指对知识产权享有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和维护。
办公楼课程设计

办公楼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办公楼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区域划分。
2. 学生掌握办公楼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建筑风格。
3. 学生了解办公楼建筑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办公楼建筑的设计图纸,识别各个功能区域。
2. 学生能够运用设计原则,对办公楼建筑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评价。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办公楼建筑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对办公楼建筑设计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团队中分享、交流、协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办公楼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建筑与环境保护领域,结合学生所在年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在建筑设计中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内容1. 办公楼基本概念与分类- 理解办公楼定义,区分不同类型的办公楼。
- 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办公楼概述。
2. 办公楼功能区域划分- 学习办公楼各功能区域的作用和布局。
- 教材第二章第二节:办公楼功能区域划分。
3. 办公楼建筑设计原则与风格- 掌握办公楼设计原则,了解不同建筑风格。
- 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办公楼设计原则与风格。
4. 办公楼与环境保护- 学习办公楼建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节能减排措施。
- 教材第二章第四节:办公楼与环境保护。
5. 办公楼设计实践- 分析设计图纸,进行办公楼设计和评价。
- 教材第二章第五节:办公楼设计实践。
6. 环保意识培养- 探讨办公楼建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创新措施。
办公大楼课程设计

办公大楼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办公大楼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
2. 学生能掌握办公大楼各功能区域的布局和规划要点。
3. 学生能了解办公大楼在节能、环保和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CAD等软件绘制办公大楼平面布局图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出合理、实用的办公大楼方案。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办公大楼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建筑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2. 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关注办公大楼设计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交流和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建筑设计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办公大楼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需引导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项目式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创新,培养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预期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办公大楼基本概念:介绍办公大楼的定义、分类及功能,使学生了解办公大楼的基本特点。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述》2. 办公大楼结构设计:讲解办公大楼的结构类型、承重体系及抗震设计原理。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建筑结构设计基础》3. 办公大楼平面布局设计:学习办公大楼各功能区域划分及规划要点,掌握平面布局设计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建筑平面布局设计》4. 办公大楼空间设计:探讨办公大楼内部空间设计原则,包括采光、通风、景观等方面。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建筑空间设计》5. 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介绍办公大楼在节能、环保和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应用。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绿色建筑与智能化技术》6. 办公大楼设计方案实践:分组进行项目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办公大楼设计方案。
办公楼的课程设计

办公楼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办公楼的基本设计原则和功能布局。
2. 学生能够掌握办公楼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及其特性。
3. 学生能够了解办公楼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办公楼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研究,提高观察、分析和创新设计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软件工具(如CAD、SketchUp等)进行办公楼平面图和立体图的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建筑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审美素养。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建筑设计学科,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办公楼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建筑设计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达到教学要求。
二、教学内容1. 办公楼设计原理:包括办公楼的功能布局、空间组织、交通流线、采光通风等基本原理的学习。
- 教材章节:第三章《建筑设计原理》- 内容:办公楼功能区域划分、动静分区、景观朝向、室内外环境设计等。
2. 办公楼建筑材料:学习常用的建筑材料及其特性,如混凝土、钢材、玻璃、石材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建筑材料》- 内容:各种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装饰性能及环保性能等。
3. 办公楼建筑与环境:探讨办公楼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以及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 教材章节:第七章《建筑与环境》- 内容:建筑与气候、地理、文化、景观等方面的关系。
4. 办公楼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经典办公楼设计案例,总结设计经验和启示。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办公楼设计二、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设计,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的建筑初步设计,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初步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三、工程概况1.办公楼位于校园内。
2.办公楼的建筑面积为1000m2左右,为三层,层高为3.3m,砖混结构。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水平平面面积的总和,也就是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总和。
)3.房间种类设置有普通办公室数间,领导办公室5间,会议室2间,面积尺寸由学生自定。
4.采用平屋顶有组织排水方案,檐口形式及屋面防水方案由学生自定。
四、设计内容及图纸要求:用仪器绘制A3图纸,完成下列内容:1.一到三层单元平面图比例1:100。
(1)确定各房间的形状、尺寸及位置,标注房间面积。
(2)确定门窗的大小、位置,表示门的开启方式和方向。
(3)表示出楼梯、阳台、贮藏空间等。
(4)标注三道外部尺寸(总尺寸和轴线尺寸和门窗尺寸)和必要的内部尺寸。
(5)标注剖切符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2.剖面图(楼梯间)比例1:200。
(1)确定各主要部分的高度和分层情况,以及主要构件的相互关系。
(2)表示出楼梯的踏步、平台以及固定设备。
(3)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屋面标高,标注两道外部尺寸(即建筑总高度及层层高)。
(4)注写图名和比例3.立面图比例1:100,主要立面及侧立面图(1)表示出门窗、阳台、雨篷等构配件的形式和位置。
(2)注写图名和比例。
4.屋顶平面图比例1:200(1)画出各坡面交线、檐沟或女儿墙和天沟、雨水口等,刚性屋面还应画出纵横分格缝。
(2)标注屋面和檐沟或天沟内的排水方向和坡度值,标注突出屋面部分的有关尺寸。
(3)标注各转角外的定位轴线和编号。
(4)外部标注两道尺寸(即轴线尺寸和雨水汇到邻近轴线的距离或雨水口的间距)。
(5)标注详图索引符号,注写图名和比例。
5.各部节点墙图比例1:20或1:106.主要技术指标五、参考资料1.《房屋建筑学》教材2.《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3.《建筑制图标准》(GBH1-86 )。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一、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设计文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房屋建筑设计和规划能力。
该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任务和评估方式。
二、课程目标主要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房屋建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理解房屋建筑的设计流程和规范。
3.学习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房屋建筑设计。
4.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房屋建筑设计项目。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基础知识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和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通过讲解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对建筑基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建筑设计原理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空间布局、立面设计、采光与通风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际案例和设计讨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建筑设计软件应用介绍常用的建筑设计软件,如AutoCAD、SketchUp、Revit等。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设计项目中。
4. 建筑设计项目实践学生将分组完成一个小型房屋建筑设计项目,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模型制作。
通过实践任务,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践任务本课程的实践任务是完成一个小型房屋建筑设计项目。
学生将分组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模型制作。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任务,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六、评估方式学生的评估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听课态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等。
2.实践任务: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践任务的质量和创新程度进行评估。
办公建筑课程设计

2020/12/23
17
办公建筑分类 表2
类别
一类 二类 三类
2020/12/23
设计使用年限
耐火等级
100年或50年
一级
50年
不低于二级
25年或50年
不低于二级
18
• 对外联系多、荷载大的房间置于底层,对 内联系多置于中间层,大房间置于顶层。
• 层数:≤3层,层高3.0、3.3、3.6m。 • 窗间墙尺寸符合抗震要求:≥1.0m • 门窗开启方式及材料:自定 • 装修:自定 • 屋面防水、保温:满足北方建筑要求
2020/12/23
16
(2) 高差不足两级踏步时,不应设置台阶, 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8。
根据办公建筑分类,办公室的净高应满足:
• 一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70m; • 二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60m; • 三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50m。 • 办公建筑的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 • 贮藏间净高不应低于2.00m。
2020/12/23
22
• 公用厕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外的公用厕所应设供残疾人使用的 专用设施;
(2) 距离最远工作点不应大于50m;
(3) 应设前室;公用厕所的门不宜直接开 向办公用房、门厅、电梯厅等主要公共空 间;
(4) 宜有天然采光、通风;条件不允许时, 应有机械通风措施;
2020/12/23
(2)正立面、侧立面图。 比例1:100
(3)含楼梯间处的剖面图。 比例 1:100
(4)主要外檐详图及节点详图。 比例 1:20
(5)建筑说明及门窗明细表。
2020/12/23
6
三、参考书及资料
⑴《房屋建筑学》教材 ⑵《建筑制图标准》 ⑶《建筑设计资料图集》 ⑷《98或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⑸《建筑防火规范》 ⑹《门窗图集》 (7) 其他:图书馆自借资料
课程设计四层办公楼

课程设计四层办公楼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四层办公楼的结构、功能和设计原则。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办公楼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对建筑物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办公楼概述掌握办公楼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第二章:办公楼结构掌握办公楼的结构体系、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3.第三章:办公楼设计原则掌握设计原则,如功能分区、空间布局、采光与通风等4.第四章:办公楼细部设计掌握办公楼的细部设计,如入口、楼梯、走廊等5.第五章:办公楼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办公楼的设计案例,了解设计理念和实施效果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案例分析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设计理念和心得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办公楼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评价4.实验法:实地考察办公楼,了解实际设计和施工情况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该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教材:《办公楼设计原理》2.参考书:《现代办公楼设计案例》3.多媒体资料:办公楼设计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模型、图纸等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问题等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占总评的30%。
2.作业:布置相关的设计练习和研究报告,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占总评的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筑课程设计七层写字楼专业学生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摘要本工程为写字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为七层。
设计部分包含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部分。
建筑设计中,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主要对结构的整体布局、建筑功能和构件形式进行设计,满足写字楼使用要求。
在确定框架布局和横向框架荷载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在计算出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后,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进行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整个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专业规范的要求,参考相关资料和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全面的科学性考虑。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荷载计算,内力计算,配筋计算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设计参考-----------------------------------------------------------------------------------1第二节房屋结构概况-----------------------------------------------------------------------------2第三节设计参数-----------------------------------------------------------------------------------3第二章截面设计 ---------------------------------5第一节构件截面尺寸-----------------------------------------------------------------------------5第二节刚度计算----------------------------------------------------------------------------- -----6第三章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8第一节重力荷载计算-------------------------------------------------------------------- -- -----8第二节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框架内力--------------------------------------- ---------------- 13第四章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20第一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20第二节D值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22第五章框架的内力组合 --------------------------29第一节梁控制截面内力与梁端负弯矩调幅------------------------------------------------29第二节底层边跨梁内力组合与截面计算---------------------------------------------------29第三节底层中跨梁内力组合与截面计算---------------------------------------------------32第四节底层柱内力组合与截面计算---------------------------------------------------------34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设计参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7.梁兴文、史庆轩主编,《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8.李必瑜主编,《房屋建筑学》,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9.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教程》(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10. 单建,吕令毅主编,《结构力学教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11. 熊丹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与实例》,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1月第二节房屋结构概况某七层办公楼为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结构,一层层高 5.4m,二至六楼层高3.3m,七层层高4m。
其平面柱网布置如图1-1,②—⑦轴线对应的框架立面如图1-2。
图1-1 柱网布置图图1-2 框架立面图第三节 设计参数1 结构层高一层高5.4m ,二至六楼层高3.3m ,七层高4m 。
如图1-2所示。
2 荷载楼面恒载:2m /kN 5.4,屋面恒载:2m /kN 0.5,楼面活载:2/0.2m kN 走廊活载:2/5.2m kN ,屋面活载:2m /kN 7.0 二三层横墙荷载:2m /kN 5.13 四至七层横墙荷载:2m /kN 5.15 二至七层外纵墙荷载:2m /kN 0.18 屋面以上外纵墙荷载:2m /kN 5.16 二至七层内纵墙荷载:2m /kN 0.13注:1)楼面层恒载中已计入楼屋面面层,结构层即楼屋面板及顶棚抹灰或吊顶重,但未计入梁自重。
2)内外纵墙荷载已计及门、窗及相关装饰、粉刷、贴面,且忽略结构层高差别的影响。
3)屋面以上外纵墙荷载为屋面女儿墙荷载。
4)一层墙对框架结构内力无影响,未列入。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A.1钢筋混凝土自重取3m /kN 25=γ。
3 钢筋种类梁、柱钢筋:HRB400,2/400mm N f yk =,2/360'mm N f f y y ==, 其他钢筋:HRB335,2/335mm N f yk =,2/300'mm N f f y y == 4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2/1.20mm N f ck =,2/01.2mm N f tk =,2/3.14mm N f c =,2/43.1mm N f t =。
混凝土弹性模量2/30000mm N E c =。
5 抗震设防烈度本设计抗震设防烈度设定为7.5度。
6 设计地震分组本设计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7 建筑场地类别本设计选定场地类别为:Ⅱ类。
8 其他由于本设计是抗震设防烈度为7.5度,高度为25.5m的框架结构,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1.2可知,本设计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本设计将④轴横向框架作为典型框架。
第二章 截面设计第一节 构件截面尺寸1 板厚由柱网布置图可知,本设计中的板为双向板,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最小板厚为80mm 。
考虑到本设计的荷载,以及模数要求,板厚取为100mm 。
2 梁截面设计框架梁截面高度h 可按计算跨度的151~101选取,且不小于400mm ,也不宜大于41净跨。
框架梁的宽度b 一般为梁截面高度h 的31~21,且不应小于200mm 。
考虑到实际承受的荷载大小、跨度、抗震设防烈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本设计选取梁的截面为:梁:mm 400mm 600⨯ 3 柱截面设计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一般由最小构造、模数、剪跨比、轴压比要求决定。
在本设计中剪跨比不起控制作用,可不考虑。
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3.5可知,柱截面的宽度和高度不宜小于400mm 。
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3.6可知,柱轴压比限值为0.65。
根据轴压比按下式估算截面尺寸:[]cN c f NA μ≥式中 c A ——柱所需截面面积;N ——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AGn N β=式中 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取1.3; A ——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载面积,本设计中为281.1895.48.3m m m =⨯; G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取2/16~12m kN ,本设计取2m /kN 12 n ——验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 c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N μ——框架柱轴压比限值。
本设计中起控制作用的是底层的中柱kN 052.205471281.183.1AGn N =⨯⨯⨯=β=截面尺寸:[]2cN c mm 61.2209843.1465.01000052.2054f NA =⨯⨯=μ≥选取截面尺寸为22mm 61.220984mm 250000mm 500mm 500>=⨯。
第二节 刚度计算1 梁的刚度计算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时,对于两侧有板的中间框架,横梁截面惯性矩可取梁矩形截面(包括板厚在内)惯性矩I 的2倍,对于仅有一侧有板的横梁,则取I 5.1。
梁的计算过程见表2.1。
表2.1 梁的刚度按D值法计算柱的刚度的计算过程见表2.2。
表2.2 柱的刚度第三章 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第一节 重力荷载计算1 恒载参数计算对于双向板,由板传到框架横梁上的荷载为对称的梯形或三角形分布,荷载传递简图如图3-1所示。
楼面:kN245.168.49.1212p A P 2111=⨯⨯⨯=⨯=kN9152.365.48.1)1.09.1(219.1212pA P 2221=⨯⎥⎦⎤⎢⎣⎡⨯+⨯+⨯⨯=⨯=屋面:kN05.180.59.1212p A P 2111=⨯⨯⨯=⨯=kN05.360.58.1)1.09.1(219.1212pA P 2221=⨯⎥⎦⎤⎢⎣⎡⨯+⨯+⨯⨯=⨯= 二至七层:kN 9.778.34.025.0258.30.18P 12=⨯⨯⨯+⨯=+=梁重纵墙荷载 kN 9.588.34.025.0258.30.13P 22=⨯⨯⨯+⨯=+=梁重纵墙荷载屋面以上:kN 2.728.34.025.0258.35.16P 12=⨯⨯⨯+⨯=+=梁重纵墙荷载图3-1 恒载传递简图kN 5.98.345.025.025P 22=⨯⨯⨯=+=梁重纵墙荷载横墙及横梁荷载集度: 二三层:m /kN 186.030.0255.13q 1=⨯⨯+=+=横梁荷载横墙荷载m /kN 66.04.025q 2=⨯⨯==横梁荷载四至七层:m /kN 5.216.04.0255.15q 1=⨯⨯+=+=横梁荷载横墙荷载 m /kN 5.24.025.025q 2=⨯⨯==横梁荷载屋面:m /kN 66.04.025q 1=⨯⨯==横梁荷载m /kN 5.24.025.025q 2=⨯⨯==横梁荷载板传递至框架的恒载集度最大值: 楼面:m /kN 1.178.35.4q max 1=⨯= m /kN 2.166.35.4q max 2=⨯=屋面:m /kN 198.30.5q max 1=⨯= m /kN 186.30.5q max 2=⨯=2 框架上的恒载框架上的恒载由上述所算出的各参数组合而成,分为二三层、四至七层、屋面三种情况,分别如图3-2、3-3、3-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