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公司理财}个理财案例
公司理财案例分析-筹资管理

案例2:中南橱柜公司长期筹资决策
方案二:以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筹资48亿元。
鉴于目前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公司拟发行公司债券。设定债券年利率为4% ,期限为10年,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发行总额为 49亿元,其中预 计发行费用为 1000万元。
案例3:曙光公司长期资金筹资决策
曙光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改革的东风使公司的实力越来万元,总股本 为4 659万股,净利润为 1292万元。 2003年初,公司为进一步 扩大经营规模,决定再上一条生产线,经测算该条生产线需投 资2亿人民币。公司设计了三套筹资方案。
案例1:短期资金筹资决策
方案四:安排专人将250万元的应收款项催回。
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 =(当期必要现金支付总额-当期其它稳定可 靠现金流入总额)/当期应收账款合计*100% = (200-250*9%)/250*100% = 71%
案例1:短期资金筹资决策
总结
根据以上计算和分析结果, 可知方案2为最优方案
153927
52354
长期负债
15515
1748
3547
所有者权益(除资本公 积)
389354
396780
394539
资本公积
30008
0
0
主营业务收入
135402
165629
155951
主营业务利润
49114
59120
43583
利润总额
15783
52374
46494
净利润
12924
42947
38125
案例3:曙光公司长期资金筹资决策
曙光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贴现贷款实际利率 = 利息/(贷款余额-利息)*100% = 220*9%/(220-220*9%)*100% = 9.89%
财务管理案例题

财务管理分析案例一(一)案例资料:材料1:A公司是煤炭类上市公司,2008年1-8月,全国煤炭市场火爆,供不应求,焦煤价格一度突破2200元/吨,电煤价格一度突破1600元/吨,在这种市场形势下,煤炭类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利润均创新高,其每股收益远远高于其他行业,A公司也不例外。
但是2008年9月份以来,截止2009年初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游钢铁电力等行业出现萎缩,虽然煤价仍然较高,但是煤炭销售量急剧萎缩,秦皇岛港口一度出现大量煤炭积压,A公司为了减少产量被迫停产检修。
材料2:B公司为石油贸易类的上市公司,2008年下半年由于世界油价急剧下跌,由于该公司在高油价期间高价购入大量油料,存货成本太高,影响年终业绩。
因此公司决定到国外期货交易所进行石油期货业务,由于操作得当,该企业在新加坡原油期货交易所获利3亿美元,此项业务导致2008年利润表由亏损转为盈利。
材料3:C上市公司2009年1月预计2008年度盈利增长30%,但经注册会计师审计,C公司2008年年报中,存在重大舞弊行为,该企业采用收入提前入账,成本延后入账,伪造销售合同等手法,使当期利润虚高50%。
(二)问题分析讨论:如果你是一位财务分析师,面对以上情况,请思考:1、财务目标有哪几种提法,请简要加以说明。
答:①利润最大化,利润等于收入减成本和费用。
②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是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对比数。
③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并不等于账面资产的总价值。
2、结合ABC三个公司的情况,请说明会计利润存在的缺陷。
答:①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没有考虑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②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发生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③利润最大化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
这可能使财务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去追求最大的利润。
④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行为具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只顾片面追求利润的增加,而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
⑤会计利润的主观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缺陷。
财务知识的实际案例分享

财务知识的实际案例分享在当今社会,财务知识已经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
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了解财务知识来进行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的分享,向大家展示一些财务知识的应用和重要性。
案例一:个人理财小明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他发现自己的月余额总是不够用,经常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
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务。
通过学习财务知识,他了解到了预算的重要性。
于是,他便开始每个月制定自己的预算计划,明确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
在初期制定预算时,小明发现自己每个月的餐饮开销较大。
通过进一步分析,他发现自己经常外出用餐并且消费较高。
于是,他决定调整自己的餐饮开销,开始自己做饭并减少外出就餐的频率。
通过这一调整,小明成功地实现了每个月的节约,并且能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其他的支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个人理财中预算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合理的预算和优化开支,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
案例二:企业财务管理某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最近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的挑战。
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公司决定进行一次资本扩充,并且需要通过贷款来实现这一目标。
为了确保贷款的顺利进行,公司决定进行资产评估和负债管理。
首先,公司请来了专业的评估机构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并符合实际情况。
通过评估,公司获得了一定的资产估值,可以向银行申请相应的贷款额度。
接下来,公司着手进行负债管理。
通过对企业负债的分析,公司了解到自己的负债比例过高,财务风险较大。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公司决定通过优化资金运作来减少负债压力。
他们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还款计划,并与银行进行了积极的沟通,以争取更合理的还款期限和利率。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资产评估和负债管理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合理的资产评估和负债管理,企业才能够实现资本的有效利用和财务风险的控制。
结语:财务知识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
经典理财案例

经典理财案例在当今社会,理财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理财,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财务,增加财富积累,实现财务自由。
而要学习理财,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借鉴经典的理财案例。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经典的理财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第一则案例是关于投资股票的。
有一位投资者,他在20年前购买了一家知名公司的股票,当时的价格并不算高,但是他坚信这家公司有着巨大的潜力。
经过多年的坚持持有和定期投入,他的投资在20年后获得了数十倍的回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投资股票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不要被短期的波动所左右,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第二则案例是关于房地产投资的。
有一位年轻人,他在城市郊区购买了一处房产,当时的价格并不算低,但是他看中了这个地段的发展潜力。
经过多年的等待和耐心持有,他的房产价值大幅上涨,成为了他财富的重要来源。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房地产投资需要选择优质的地段和有潜力的项目,要有长期的眼光和耐心,不要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左右。
第三则案例是关于理财规划的。
有一位年轻人,他每个月都会按照固定的比例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理财,既包括定期存款,也包括股票、基金等投资品种。
他还会根据自己的生活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自己的理财计划能够长期稳健地发展。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理财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和长期的执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不要盲目跟风或者操之过急。
通过以上三个经典的理财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首先,理财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不能被短期的波动所左右;其次,投资需要选择优质的项目和有潜力的品种,要有耐心和等待;最后,理财规划需要有系统性和长期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之,经典的理财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希望大家在理财的道路上能够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财技能,实现财务自由,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10个经典的理财案例

10个经典的理财案例案例一:定投基金的阿强。
阿强是个普通上班族,工资不高但很稳定。
他听朋友说基金定投不错,就每个月拿出500元开始定投一只沪深300指数基金。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不太懂,就当是强制储蓄了。
有时候看着基金跌了,心里有点小难受,但他想着反正就这么点钱,长期投着呗。
没想到几年下来,平均成本被拉得很低,而且市场总体是向上的,他的基金账户里已经有好几万了。
这就像种树,每个月种一棵小树苗(500元投资),时间久了就成了一片小树林(可观的收益)。
案例二:买房出租的老王。
老王早些年手里有点闲钱,看着房价还算稳定且有上涨趋势。
他就在一个二线城市的繁华地段买了一套小户型房子,总价80万。
他付了30万首付,贷款50万。
然后简单装修了一下就把房子租出去了。
每个月租金能有2500元,除去还房贷2000元左右,还能剩几百块。
过了几年,房价涨到了150万。
老王不仅享受了租金收益,还在房产增值上赚了一大笔。
这就好比养了一只会下金蛋(租金)还会长大(房价增值)的金鸡。
案例三:股票投资的小李。
小李对股票特别感兴趣,他研究了很久后,发现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很有潜力。
这家公司虽然当时规模不大,但产品很有创新性。
小李咬咬牙把自己的5万块积蓄都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
刚开始的时候,股票波动很大,有时候一天能涨10%,有时候又跌8%。
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但就是看好公司的未来。
过了三年,这家公司发展越来越好,被一家大公司收购了,小李的股票价值一下子涨到了30万。
这就像是押宝,押对了就赚得盆满钵满。
案例四:储蓄达人张姐。
张姐是个非常保守的理财者。
她每个月工资一发下来,就先把30%存到一个定期账户里。
不管家里有什么突发情况,她都坚决不动这笔钱。
而且她特别会过日子,能省则省。
日积月累,她存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有一次家里人生病需要一大笔钱,她就轻松地拿出来了。
她的理财观念就像小松鼠囤坚果,一点一点存,关键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案例五:国债爱好者赵大爷。
公司理财案例分析

公司理财案例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司理财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理财策略可以帮助公司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以下是一个公司理财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来展示理财策略在实际中的应用。
案例背景:XYZ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面临利润下降和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为了改善财务状况,公司决定进行一系列理财改革。
1. 优化资本结构XYZ公司首先对资本结构进行了优化。
通过发行新的股票,公司成功筹集到了必要的资金,用于偿还高成本的债务。
这一举措降低了公司的财务杠杆,减少了财务风险,同时也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市场扩张。
2. 现金流管理公司加强了现金流管理,通过缩短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和延长应付账款支付周期,提高了现金流的稳定性。
此外,公司还通过与供应商协商,获得了更优惠的付款条件,进一步改善了现金流状况。
3. 成本控制为了降低成本,XYZ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
包括采购成本的优化,通过批量采购和长期合同谈判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同时,公司还对生产流程进行了优化,减少了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4. 投资决策在投资决策方面,公司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对于新的投资项目,公司进行了严格的财务分析和市场研究,确保投资的回报率能够达到预期。
此外,公司还对现有的投资组合进行了重新评估,出售了一些表现不佳的资产,以提高整体的投资效益。
5. 风险管理为了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XYZ公司加强了风险管理。
公司通过多元化投资,分散了投资风险。
同时,公司还购买了一些金融衍生品,如期货和期权,以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6. 财务报告和透明度公司提高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通过定期发布财务报告,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公司财务状况的详细信息。
这不仅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也有助于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好的融资条件。
通过上述理财策略的实施,XYZ公司成功地改善了财务状况,提高了盈利能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MBA公司理财案例

案例分析:案例1:自1995年成立以来,Day-Pro化学公司一直设法维持着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它成功的秘诀在于具有战略眼光的适时开发、生产和销售可供不同工业部门使用的创新型产品。
当前公司管理者正在考虑生产热固树脂作为电子产品的包装材料。
公司的研发小组提出了两套方案:一是环氧树脂,它的开发成本较低。
二是合成树脂,它的初始投资成本稍高,却具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
最初,两个方案小组的负责人都提交了他们的现金流量预测,并提供了足够的资料来支持他们各自的方案。
然而,这两个方案是互斥的,公司只能向一个方案提供资金。
为了解决这种两难困境,公司委派财务助理迈克·马修斯,一名刚刚从中西部一所知名的大学毕业的MBA,分析这两个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并向董事会提交他的分析结果。
迈克知道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因为并不是所有董事会成员都懂财务财务方面的知识。
过去董事会非常倾向于使用收益率作为决策的标准,有时也使用回收期法进行决策。
然而,迈克认为,净现值法缺陷最小,而且如果使用正确,将会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公司的财富。
在对每个方案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和计算之后,迈克意识到,这项工作比他原来设想的还要艰难。
当用不同的资本预算方法计算这两个方案的现金流时,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
净现值比较高的方案具有较长的回收期、较低的会计收益率和内含收益率。
迈克较劲脑汁,想搞清楚他如何才能使董事会相信内含收益率、会计收益率和回收期往往会引致不正确的决策。
合成树脂项目的现金流量项目第0年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净利润150 000 200 000 300 000 450 000 500 000 折旧(直线法)200 000 200 000 200 000 200 000 200 000 净现金流量-1 000 000 350 000 400 000 500 000 650 000 700 000环氧树脂项目的现金流量项目第0年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净利润440 000 240 000 140 000 40 000 40 000 折旧(直线法)160 000 160 000 160 000 160 000 160 000 净现金流量-800 000 600 000 400 000 300 000 200 000 200 000思考、讨论:(1)计算每个方案的投资回收期,并解释迈克应如何证明投资回收期法不适合本案例。
十大经典的财务案例

十大经典的财务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十大经典的财务案例。
就拿安然公司那件事儿来说吧,那可真是让人震惊啊!安然曾经可是风光无限,结果呢,最后一落千丈,这就好像一个巨人突然摔倒了,这多吓人啊!
再说说麦道夫的庞氏骗局吧,那简直就是把人们的钱财当儿戏啊!那么多人信任他,他却干出那种事,这得多可恶,多让人愤怒啊!他就像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把大家都骗得团团转。
还有那个通用汽车的破产重组,哇,那可真是如同一场风暴啊!一个曾经那么厉害的汽车巨头,居然也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这不就跟咱们人生一样嘛,起起落落的。
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价值大家都知道吧,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们在财务策略上的成功,真的值得好好研究,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财富之门,让大家看到了无限的可能。
苹果公司呢,他们的创新和财务模式配合得那叫一个完美,谁敢说这不是个奇迹呢?就像他们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样!
还有好多好多经典的案例呢,比如沃尔玛的成本控制,那真的是做到了极致,这不就跟咱们过日子要精打细算一个道理嘛!
哎,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财务这东西啊,真是不容小觑,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引发大问题。
但同时呢,也能从中吸取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在自己的财务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好。
所以啊,大家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些案例,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呢!对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公司理财}个理财案例一个理财案例陆芸,29岁,公司职员,工作稳定,但没有上海户口,公司帮助缴纳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和公积金。
丈夫是上海人,交四金,目前开一家广告公司,有一定的经营风险。
双方打算两年之内要孩子。
夫妻俩和男方的妈妈一起居住生活。
两人每月纯收入1.5万元左右,丈夫公司年底依照当年收益状况可能有分红。
平时双方比较节俭,家庭月支出在5000元左右。
家庭目前拥有一套自住房,市值240万元,其中10万元商业贷款尚未还清,预期16年付清,每个月偿还约1000元。
家庭存款60万元,全部为定存。
此外,两人还拥有30万元左右的基金、股票及现金。
上海有一套老房子待拆迁,但不知道拆迁要到何时。
理财不能一厢情愿陆女士在拼命赚钱、专心理财,当她满怀热情建设小家庭的时候,一些经济因素之外却可以严重影响到经济的问题,是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这就是家庭结构和家庭经济结构的问题。
以陆女士目前家庭情况看,貌似简单,实则复杂。
操持一个家,必然有主与辅关系,说白了就是“谁拿主意”。
目前的陆女士家庭,这个原则问题其实是含糊不清的。
陆女士夫妇和婆婆住在一起,是两代两个家庭的暂时组合,陆女士表现得很强势,筹划运作、里里外外一副热情,俨然家庭女主人。
在她的理财计划中,有对自己未来养老的规划,有对自己父母接来上海安置的计划,当然也有生孩子、买车子的计划,偏偏没有提到关于婆婆的内容,甚至关于丈夫的内容也找不到。
实际呢,丈夫经营公司,收入更为丰厚,且他是本地人,社会福利有保障,能力更强、更有条件操持家庭。
还有婆婆在他的身后(坚持和儿子住在一起,事事必然以儿子的角度考虑)。
从他们的角度看,妻子、媳妇的理财计划是不是过于“主观”、“片面”?在买房子、生孩子、买车子、安置双方老人的问题上,必然有不同角度和操作方式,一旦这些家庭大事摆在眼前,先满足谁、后满足谁就成了非常敏感的问题。
婆媳之间,虽可做到相敬如宾,但毕竟是两个女人、两个角度,夫妻关系与母子关系纠缠在一起,让做儿子、做丈夫的非常难处理。
所以,在这个家庭中,陆女士不该喧宾夺主,还是先充分征求丈夫的意见和看法,夫妻两个先取得共识,才能把一个涉及多方大家庭的经济问题处理好。
理财目标短期来看,现在的100平方米的房子对于3个人来说比较拥挤,夫妻俩希望能换一套200平米左右房子,且最好是比较好的小学学区房。
夫妇俩有两年内要孩子的打算,孩子准备未来的培育经费是必须考虑的一部分。
中长期来看,希望买一辆15万左右的汽车。
5-10年内,若条件允许,女方希望为其父母在上海买一套小户型并卖出老家大约20万左右的房子,将二老接到身边居住。
此外,陆芸还计划给自己准备养老金,以解除后顾之忧。
财务分析陆女士家庭目前的财务状况概括来说是:小资安稳、风险较低、收益不高。
夫妻俩年收入超过18万元,加上丈夫的公司分红及理财收入,是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
目前,夫妇收入能够轻松还贷,还有相当的结余,可抵御一般的突发性支出。
陆芸丈夫从事的是有一定经营风险的行业,但是家庭金融资产中仅有33%带有一定风险,因此总体来说,家庭财务风险不大。
但超过66%的金融资产定存于银行,影响了整个家庭资产的收益率与流动性。
展望未来,倘若丈夫公司运营顺利,将会有理想的收入和发展的空间。
但是,短期内夫妻俩要买一套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学学区房,以上海的房价水平来看,可能会超出两人能够承受的范围。
倘若不售出目前的房产,恐怕难以支付二套房50%的首付。
规划及建议选择住房莫贪大上海学区房均价按照地段等因素从单价15000元到45000元不等。
若以25000元/平方米中等水平计算,200平方米至少要500万元,按二套房50%的首付比率来看,至少需250万的首付。
除此以外,需要支付税费及其他各种费用大约15万元左右。
简易装修一下新房至少35万元,所以,购买新房至少需要一次性支出300万元。
该资金来源主要靠售出240万元的老房获得。
出售老房需要印花税、土地增值税、营业税、个人附加税等各种税费大约8万元。
这之后仍需添68万元才能覆盖新房支出,这部分钱需动用全部60万定期存款以及部分结余资金。
若双方用公积金贷款30年,每月也需还款近万元,这可能使家庭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中。
所以,对于陆女士这样的处于起步成长阶段的家庭来说,贪大急切的择房方式并不适合,不但会增加夫妇俩生活压力,成为“房奴”,且固定资产比例的加大会恶化资产结构,使得资产流动性和收益性变差。
其实,3人住100平方米的房子在上海已不算小,只要合理安排室内的布局,就算以后有了小孩,一家四口居住起来也能很舒适。
另外,由于夫妻俩还需要留出钱来为孩子准备未来的培育经费,建议夫妇俩延迟购房。
家庭理财重配置首先,陆女士将股票、基金与现金相互混杂的方式并不可取。
一般而言,家庭只需保留3到6个月支出水平的备用金既可,其余资金可充分理财达到最大的使用效率。
近两年,建议夫妇俩保留2万元左右的备用金。
两年后,陆女士进入怀孕哺育阶段,可扩充到4万元。
其次,陆女士家庭过于偏重定期存款比例,资金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一般而言,成长期家庭(30-35岁)的风险接受能力较高,对于金融资产的收益性也较迫切,比较合理的金融资产配比为货币:债券:股票=1:3:6,建议陆女士保留家庭金融资产的10%于定期存款,30%于债券型基金,60%于股票或股票性基金。
建议陆女士根据市场变动,主动管理自己的金融资产。
例如,在最近市场大幅震荡时,可以关注基金经理债券投资经验丰富、对债市波段把握能力较强的债券型基金,如:富国优化强债、华富收益强债等。
当短期整理过后股市长期向好时,我们建议陆女士可投资于如华商盛世成长、东吴行业轮动、信诚蓝筹盛世等具有一定抗跌性以及良好成长性的股票型基金,作为中长期投资。
此外,良好的定投习惯十分重要,是积攒财富的重要途径。
它具有定期投资,积少成多的特性,不用考虑投资时点的便捷,平均投资、分散风险的安全以及复利效果、长期可观的收益性。
建议陆女士家庭可以从结余中拿出一定比例进行定投(可投资于成长性较好的混合型基金或股票型基金),获取良好收益。
若每月定投3000元,以9%的年化收益率来计算,三年半该家庭便可购买15万元的家用轿车。
突发收支应调整成长期家庭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意外收支较多。
陆女士家庭较为典型:丈夫分红的不确定性、老房拆迁的不确定性、双方父母身体突发状况的不确定性等,都成为影响家庭财务状况的一部分。
一份科学完整的理财规划,应随着家庭情况、宏观经济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
建议陆女士能够定期对理财目标和理财规划重新评估,特别是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必须及时调整或咨询专业理财机构。
综上来看,陆女士家庭可这样规划未来的财务:建立在延后买房的基础上,短期家庭月收入15000元,除去夫妻、老人以及小孩8000元左右的生活费、1000元左右的保险费用预留,以及1000元房贷清偿支出外,建议将剩余的3000元基金定投,该部分资金本利未来可运用于购车及购房首付上。
家庭剩余的2000元/月的资金作为小孩的培育及教育基金存放于银行。
长期定投资金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可以适量增加,同时根据家庭收支变化不断调整理财结构,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及市场状况调整投资方式。
[理财师手记]成长期家庭理财锦囊●成长期家庭在购房上要有合理预期,既不“蜗居”,也不做“房奴”。
●现金与股票、基金要分开管理。
成长期家庭较为合理的配置比例为:货币:债券:股票=1:3:6(也可通过相应类型基金配置)。
同时,基金定投是成长期家庭积攒财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成长期家庭不能忽视商业保险的选择,但是收入的有限也使得成长期家庭在投保时必须抓住重点,根据收入状况各个击破。
目前情况下,需要重视给家庭带来稳定收入的陆女士的保障。
●成长期家庭理财应不断调整。
成长期家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财务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事实证明,主动管理和调整理财结构可以优化财务状况。
[保险规划]买保险也要因时而异如果你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而且每月收支平衡,你就不需要买养老险;如果你一生健康,或者生病了也有地方全额保险,你就不需要买健康险;如果你上无老下无小,一人吃饱全家吃饱,你也就不需要买人寿险。
以陆女士家庭,目前状态下,夫妻两人上不需赡养老人,下没有子女抚养,房贷几无压力,身体健康,现在的收入足够应付当下各项开销,所以不需要买什么保险。
但是,如果考虑要生宝宝,现在的资金或许不一定能够满足未来养育子女的各项费用了,就势必需要动用到未来的收入,这时就需要一份保险来保障未来的收入。
如果考虑要买房了,新增的贷款也是需要动用未来的收入来偿还,这时也需要一份保险来提供保障。
如果,考虑未来自己老了的时候要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这时还需要一份保险来进行强制储蓄。
所以,鉴于陆女士家庭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预期,推荐夫妻两人选择月均1000元的万能或投连产品。
给陆女士推荐的是万能型养老年金产品,交费计划暂定20年,基本保险金额20万元,附加10万重疾。
给先生推荐的是投连产品,交费计划也暂定20年,基本保险金额20万元,附加10万元重疾。
可以按照4:3:2:1的比例分别配置在货币投资账户、发展投资账户、基金投资账户和精选权益投资账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搞好自由决定各个账户的配置比例。
感谢阅读多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专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品管理方案,企业诊断方案,制度参考模板等欢迎您下载,均可自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