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历史人物

合集下载

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竞赛试题一、字词大闯关(44分)(一)某公司招聘经理用五个读音相同的“go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

(5分)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ong( )字;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ong( )字;书写漂亮突出一个gong( )字;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ong( )字;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ong( )字。

(二)成语大看台。

(补全词语,并仿写词语。

)(15分)口()心()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守株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自()自()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词语医疗室。

用横线画出并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9分)换然一新()别出心栽()原形必露()再接再励()谈笑风声()金壁辉煌()(四)在我们所学的四字词语中,有许多是按声调一、二、三、四声依次排列的,如“山明水秀“。

请你写出三个这样的词语。

(9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五)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历史人物(6分)例:多多益善(韩信)闻鸡起舞()三顾茅庐()负荆请罪()二、歇后语看台。

(6分)老虎的屁股——()徐庶进曹营——()小葱拌豆腐——()三、百科知识轻松过。

选择题。

(6分)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A、托尔斯泰B、培根C、高尔基D、莎士比亚2、“舌战群儒”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指的是( )。

A、赵括B、项羽C、诸葛亮D、关羽3、“头悬梁,锥刺股”说的是( )两个中国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A、孙康、苏秦B、孙敬、苏秦C、白衡、苏秦4、“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A、诗歌B、音乐C、小说D、散文5、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B、《杜工部集》C、《稼轩长短句》D、《临川先生文集》6、《一千零一夜》是( )的民间文学。

【国学知识】小学语文国学知识试题含答案 (2)

【国学知识】小学语文国学知识试题含答案 (2)

新部编版小升初语文专项拓展练习国学文学常识试题一二三总分一、国学选择1.下面哪个文学家被称为“太康之英”:()A.左思B.潘岳C.阮籍D.陆机2.在白门楼大呼“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的是()。

A.臧霸 B.张郃 C.高顺 D.张辽3.下列作品不属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写的是( )A.《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B.《竞选州长》C.《假如给我三天光明》4.“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此句出自哪一位诗人的作品?()A.《三衢道中》曾几B.《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C.《乡村四月》翁卷D.《村居》高鼎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作家——老舍——《北京的春节》B.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桃花心木》C.春秋末期——孔子——《论语》D.《学弈》——孟子——《列子·汤问》6.下列各句中不是谈学习态度的是:()精品原创A.学而不厌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有教无类7.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水浒传》B.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三国演义》C.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西游记》D.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梦》8.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有误的项是( )A.《草原》老舍B.《宿建德江》苏轼C.《花之歌》纪伯伦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9.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时不在来D.失不在来10.“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出自哪一位作者作品()A、孟子 B、司马迁 C、孔明 D、苏轼11.对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战略方针评价正确的是?()A.有利于蜀国攻战更多的城池B.利用诸葛亮的计策可使敌国将士伤亡使蜀国军事力量上升C.其六出祁山消耗大量军费,使蜀国伤亡过多,严重损伤其国力D.有利于蜀国的军事,政治的发展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苏轼B.苏辙C.苏洵13.中国小说的起源主要有()A.神话传说B.寓言故事C.史传D.志人小说14.我国古代文学名作《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

小学成语知识竞赛试题总结

小学成语知识竞赛试题总结

小学成语竞赛试卷一、填叠字成语(格式为:ABCC或AABC)众目睽睽无所事事忠心耿耿文质彬彬磨刀霍霍虎视眈眈信誓旦旦仪表堂堂神采奕奕丝丝入扣岌岌可危书声琅琅二、在下面()里填上某个数字,组成四字成语。

(一)刀两断(两)面三刀(三)足鼎立(四)通八达(五)彩缤纷(六)神无主(七)手八脚(八)仙过海(九)死一生(十)万火急(千)军(万)马垂涎(三)尺接二连(三)朝(三)暮四(三)六九等三、请在下面()里填上某动物名,组成四字成语。

(龙)(凤)呈祥(狼)(狈)为奸(鹬)(蚌)相争(豺)(狼)当道(蜻)(蜓)点水(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熊)心(豹)胆(虎)头(蛇)尾(凤)毛(麟)角(象)牙之塔(狗)仗(人)势(鱼)目混珠(虎)背(熊)腰指(鹿)为(马)四、在下面()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

(唇)枪(舌)剑袖(手)旁观孤(掌)难鸣屈(指)可数(胸)有成竹(口)蜜(腹)剑鼠(腹)鸡(肠)(腰)缠万贯得(心)应(手)(肺)(腑)之言鼠(肚)鸡(肠)牵(肠)挂(肚)接(蹱)而至促(膝)谈(心)(胆)大(心)细(背)水一战一(臂)之力五、将“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填进括号里,组成成语。

(上)行(下)效(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南)辕(北)辄(前)仆(后)继(南)腔(北)调(七)上(八)下(左)邻(右)舍六、请在下面空格中填上适当的颜色,组成四字成语。

素车(白)马(黄)袍加身灯(红)酒(绿)(白)纸(黑)字万古长(青)(紫)气东来(青)(黄)不接面(红)耳(赤)(黑)(白)分明姹(紫)嫣(红)七、一些成语由前后两个句子组成,前句和后句往往有相反或补充的意思。

如“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下面有四条这样的成语,你能补充完整吗?(1)前门(去)(虎),后门(进)(狼)(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八、填地名成语(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把填入的部分读一读,原来组成了我国的城市名,你知道这些城市吗?至高无上海底捞月人定胜天水落石出语重心长春暖花开金石为开封官许愿难能可贵阳春白雪人才济济南征北战五湖四海口诛笔伐声东击西安如泰山说东道西宁死不屈一步登天津津乐道九、唐人李白的《静夜思》家喻户晓,请你补出下面20个成语,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必须是《静夜思》中的一个字1、床:床下斗牛前:前仆后继明:明目张胆月:月朗星稀光:光彩夺目2、疑:疑神疑鬼是:是非曲直地:地久天长上:上行下效霜:霜风雪雨3、举:举目无亲头:头头是道望:望梅止渴明:明镜高悬月:月黑风高4、低:低眉垂眼头:头破血流思:思前想后故:故弄玄虚乡:乡亲父老成语知识竞赛试题1、成语接龙。

全国各地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常识(含答案)

全国各地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常识(含答案)

全国各地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化常识1.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汉字汉语和中国古代的许多作品中出现得十分频繁,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笼”、“珑”这些例字后,再写出以“龙”为偏旁的汉字4个。

答:笼、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望子成龙”、“龙马精神”两个成语后,再写出含有“龙”字的成语4个。

答:望子成龙、龙马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介绍名著《西游记》里与“龙”有关的一个故事。

(不超过50字)(2005年广东湛江中考试题)答案(1)例字:拢栊咙咙陇胧陇泷垅庞宠茏砻聋垄(2)“龙”成语:叶公好龙群龙无首车水马龙乘龙快婿乘龙佳婿画龙点睛活龙活现来龙去脉老态龙钟龙争虎斗虎斗龙争人中之龙生龙活虎攀龙附凤龙腾虎跃藏龙卧虎卧虎藏龙虎踞龙盘龙蟠虎踞虎穴龙潭二龙戏珠伏虎降龙降龙伏虎龙吟虎啸鱼龙混杂直捣黄龙痛饮黄龙屠龙之技龙蛇混杂风虎云龙龙潭虎穴龙行虎步成龙配套白龙鱼服暴腮龙门笔走龙蛇打凤捞龙得婿如龙伏龙凤雏龟龙鳞凤龟龙片甲虎卧龙跳骥子龙文云起龙骧蛟龙得水矫若惊龙麟凤龟龙龙肝豹胎龙肝风脑龙肝凤髓龙驹风雏龙鸣狮吼龙蟠凤逸云龙井蛙龙蛇飞动龙潭虎窟云龙凤虎龙跳虎卧龙骧虎步龙骧虎视元龙豪气龙血玄黄龙跃凤鸣龙章风姿盘龙之癖炮凤烹龙配套成龙烹龙炮凤乔龙画虎尸居龙见土龙刍狗匣里龙吟药店飞龙一龙一蛇一龙一猪一世龙门游云惊龙鱼龙曼衍元龙高卧蛇化为龙,不变其文神龙见首不见尾(3)如“哪吒闹海”、“东海龙王”、“小白龙”等故事2.成语接龙。

八面来风→风调雨顺→→→→(2004年广东河源中考试题)答案示例:顺藤摸瓜一瓜熟蒂落一落花流水一水落石出。

3.我国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

请写出与下面这则寓言故事相应的成语及故事寓意。

(提示:寓意可按原文的写,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新的见解。

)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

三年级语文知识题

三年级语文知识题

三年级语文知识题一、古诗词1、填写下列诗句,并写出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忽如一夜春风来,()(2)感时花溅泪,()(4),雄鸡一声天下白。

()(5)谁言寸草心,()(6),为有源头活水来。

()(7)飞流直下三千尺,。

()2、填鸟名。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洲。

(2)旧时王谢堂前(),飞入寻常百姓家。

3、填成语。

(1)九洲生气恃风雷,究可哀。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月明中。

4、填季节。

(1)忽如一夜春风来。

()(2)窗含西岭千秋雪。

()(3)可怜九月初三夜。

()(4)黑云翻墨未遮山。

()5、填植物。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出墙来。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满皇都。

(3)()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4)停车坐爱()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6、默写并把对应部分用线连接起来(1)(),思而不学则贻。

《过故人庄》(2)乱花浙欲迷人眼,()《游山西村》(3)山重水复疑无路,()《论语》(4)()两山排闼送青来。

《望岳》(5)()青山郭外斜。

《钱塘湖春行》(6)会当凌绝顶,()《书湖阴先生壁》7、写出含有花名的古诗。

(1)梨花:()(2)桃花:()(3)杏花:()(4)荷花:()(5)桂花:()(6)菊花:()(7)梅花:()8、写出这些诗句对应的古人名字。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二、修改下列病句。

(在原句上改)(1)刚上第一课,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2)王小萍总是积极地听取同学们对她的批评。

(3)现在我又看到了那熟悉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三、写出不同意思的关于手的成语。

(1)形容敏捷——()(2)形容聪颖——()(3)形容高兴——()(4)形容勤奋——()(5)形容凶狠——()(6)形容顺利——()(7)形容卑鄙——()(8)形容高明——()(9)形容利索——()(10)形容惊慌——()(11)形容冷漠——()(12)形容专横——()(13)形容无能——()(14)形容亲密——()四、照样子,写词语。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题与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题与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一、填空。

(10分)1、“岁寒三友”是指()、()、()2、“文房四宝”是指()、()、()、()3、“四大发明”是指()、()、()、()4、《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是指以下三个人:()、()、()5、在我国古代被称作“诗佛”的是王维,“诗仙”的是(),“诗圣”的是(),。

6、《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里的小故事,请分别写出一个:《》、《》、《》、《》。

二、成语,歇后语大比拼(30分)1、在括号里填上12生肖,组成12生肖歇后语。

(10分)()出洞——东张西望()王爷搬家——厉害()屁股——摸不得()拿耗子——多管闲事()拉车——连蹦带跳()吃辣椒——抓耳挠腮亡()补牢——为时已晚洞里的()——不知长短盲人骑瞎()——乱闯()八戒戴花——臭美2、在下面()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

(10分)()枪()剑袖()旁观孤()难鸣屈()可数()有成竹得()应()()()之言牵()挂()促()谈()一()之力3、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5分)例:粗茶淡饭(山珍海味)①流芳百世()A、遗臭万年B、曾今沧海C、千古绝唱D、天经地义②指鹿为马()A、千钧一发B、点石成金C、一诺千金D、一字千金③精雕细刻()A、粗制滥造B、藏污纳垢C、天昏地暗D、绝处逢春④雪中送炭()A、扶危济困B、落井下石C、锦上添花D、绝处逢春⑤伶牙利齿()A、能言善辩B、能说会道C、巧舌如簧D、笨嘴拙舌4、写出下列历史故事成语里的主要人物。

(5分)负荆请罪()纸上谈兵()背水一战()一字千金()破釜成舟()三、选择题(20分)1、下面故事出自《格林童话》的有(),出自《安徒生童话》的有()。

A、《皇帝的新装》B、《阿凡提》C、《白雪公主》D、《牛郎织女》2、《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是(),“醉打蒋门神”的人是()。

和下列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

和下列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

和下列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华独自留。

成语作为汉语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典故。

它们是历史长河中的明珠,记录了人们与时代的交错与碰撞。

在这些成语之中,隐藏着一个个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成语的世界,探索和下列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的故事。

1. 覆雨翻云:戚继光成语“覆雨翻云”形容在战争中的军事策略波澜壮阔,一方面令人叹为观止,另一方面则让人生畏。

而这个成语与历史人物戚继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戚继光是明代的一位状元,他在抵御倭寇的战斗中,采用了一系列变幻莫测的战术,频繁转换阵型,以虚实结合的战术,使得倭寇真正感受到了“覆雨翻云”的威力。

他的聪明才智与毅力让敌人感到胆寒,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战争经验。

2. 秋高气爽:李白成语“秋高气爽”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给人以宜人的感受。

这个成语与历史人物李白息息相关。

李白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中经常描写了秋天的美景,他以豪放的诗风,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他的诗句常常描绘如金风玉露、天高云淡等美景,使人感受到秋天的清新与明媚,让人们沐浴在秋天的阳光之下。

3. 卧薪尝胆:勾践成语“卧薪尝胆”形容一个人为了报仇雪恨而忍辱负重,隐藏实力,虚心修行。

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越王勾践。

勾践是东周时期越国的国君,他在越国遭受吴国的侵略后,带领越国人民卧薪尝胆,修整国家,最终成功夺回失地。

他的坚韧与智慧,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4. 掩耳盗铃:庄子成语“掩耳盗铃”形容自欺欺人,明知道真相却还是故意欺骗自己或他人。

这个成语的典故与历史人物庄子有关。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与哲学著作流传至今。

据说有一次,他路过一个井边,看见井里的倒影,以为是实物掉进了井里。

他走过去打算偷偷地掏出来,结果发现只有倒影而已。

这个典故让人们明白,有时候我们只看到表象,没有深入思考,容易被外界的假象所迷惑。

通过上述成语与历史人物的故事,我们不仅能够了解成语的背后历史典故,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部编版:七上历史《成语与历史事件专题》

部编版:七上历史《成语与历史事件专题》

部编版:七上历史《成语与历史事件专题》真题专练一、选择题1.(2018·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初一期中)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凝结了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成语故事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瑰宝。

以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有①卧薪尝胆②围魏救赵③纸上谈兵④退避三舍A.①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2019·湖南中考模拟)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很多,其中“纸上谈兵”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 ( )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3.(2018·内蒙古初一期末)许多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

与“投鞭断流”“草木皆兵”和“风声鹤唳”等成语故事有关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官渡之战4.(2017·山东中考模拟)成语故事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成语故事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深邃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魅力。

下列成语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的是A.纸上谈兵B.退避三舍C.朝秦暮楚D.围魏救赵5.(2018·泗洪育才实验学校初一期中)同学们平时都喜欢阅读、使用成语故事。

下列这些成语故事,按其反映故事情节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酒池肉林②约法三章③卧薪尝胆④陈桥兵变⑤房谋杜断A.①③②⑤④B.①②⑤③④C.③④⑤②①D.③①④②⑤二、列举题6.(2018·安徽初一期末)成语故事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写照。

请写出下列成语故事中的历史人物。

(1)尊王攘夷:(2)问鼎中原:(3)退避三舍:(4)卧薪尝胆:三、连线题7.(2017·全国初一课时练习)秦末农民战争期间产生了许多成语故事,请你将下面的人物或事件用线段相连。

8.(2019·福建初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七年级(1)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探究问题并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历史人物。

毛遂自荐()韦编三绝()
一去不返()一鼓作气()
入木三分()七步之才()
开诚布公()四面楚歌()
凿壁偷光()磨杵成针()
负荆请罪()老马识途()
围魏救赵()运筹帷幄()
七擒七纵()三顾茅庐()
一马当先()一言九鼎()
讳疾忌医()多多益善()
百步穿杨()完璧归赵()
单刀赴会()金屋藏娇()
抛砖引玉()投笔从戎()
按图索骥()高山流水()
破釜沉舟()焚书坑儒()
初出茅庐()图穷匕见()
刮目相看()卧薪尝胆()
手为释卷()风声鹤唳()
才高八斗()千金买笑()
闻鸡起舞()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弄假成真()
望梅止渴()精忠报国()
乐不思蜀()对症下药()
胯下之辱()胸有成竹()
草木皆兵()草船借箭()
洛阳纸贵()赴汤蹈火()
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里度陈仓()
一、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历史人物。

毛遂自荐()韦编三绝()
一去不返()一鼓作气()
入木三分()七步之才()
开诚布公()四面楚歌()
凿壁偷光()磨杵成针()
负荆请罪()老马识途()
围魏救赵()运筹帷幄()
七擒七纵()三顾茅庐()
一马当先()一言九鼎()
讳疾忌医()多多益善()
百步穿杨()完璧归赵()
单刀赴会()金屋藏娇()
抛砖引玉()投笔从戎()
按图索骥()高山流水()
破釜沉舟()焚书坑儒()
初出茅庐()图穷匕见()
刮目相看()卧薪尝胆()
手为释卷()风声鹤唳()
才高八斗()千金买笑()
闻鸡起舞()指鹿为马()
纸上谈兵()弄假成真()
望梅止渴()精忠报国()
乐不思蜀()对症下药()
胯下之辱()胸有成竹()
草木皆兵()草船借箭()
洛阳纸贵()赴汤蹈火()
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里度陈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