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人物相关的100个成语及答案
历史人物的四字成语

有关历史人物的四字成语
下面是一些有关历史人物的四字成语:
凿壁偷光、悬梁刺股、指鹿为马、纸上谈兵、初出茅庐、乐不思蜀、卧薪尝胆、背水一战、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望梅止渴、四面楚歌、卧薪尝胆、指鹿为马、三顾茅庐、一鼓作气、一字千金、一字之师、一饭千金、东山再起、图穷匕见、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卧薪尝胆、接竿而起、孺子可教、四面楚歌、老当益壮、投笔从戎、暴殄天物、暗渡陈仓、嗟来之食、怒发冲冠、手不释卷、韦编三绝、墨守成规、病入膏肓、高山流水、口蜜腹剑、风声鹤唳、破釜沉舟、东窗事发、程门立雪、司空见惯、梦笔生花、力透纸背、成竹在胸、赤膊上阵、马革裹尸、黄袍加身、洛阳纸贵、背水一战、闻鸡起舞、初出茅庐、完璧归赵、退避三舍、乐不思蜀、指鹿为马、画龙点睛、入木三分、讳疾忌医、鞠躬尽瘁。
成语中对应的100位历史人物

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望梅止渴(曹操)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项羽)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6.破釜沉舟(项羽)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卧薪尝胆(勾践)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纸上谈兵(赵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横行无忌(郭圯)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
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10.三顾茅庐(刘备)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1.东窗事发(秦桧)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
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
比喻阴谋已败露。
12.如鱼得水(刘备)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
也比喻有所依靠。
13.退避三舍(重耳)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4.初出茅庐(诸葛亮)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15.图穷匕见(荆轲)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6.草木皆兵(苻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成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7.围魏救赵(孙膑)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
很多成语往往来源于历史事件。
那么下面这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你都知道吗?1、一饭千金——韩信典故:韩信在未得志时生活困苦。
他常常回去钓鱼,运气不好的时候能够靠着皮切成的鱼果腹,运气高时就就可以饿着肚子。
在韩信钓鱼的地方有位洗衣服的老婆婆,她经常拎些饭菜给韩信,韩信非常感激她。
在韩信功成名就之后,想到了曾给与他救济的老婆婆,便掏出一千两黄金去投资回报她。
释义: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2、东山再起——谢安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是个十分有才干的人。
但他宁可隐居于东山,也不愿意做官。
有人曾举荐谢安做官,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不想干了。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又出来做官,出任要职。
释义:指隐退后再次担任公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再次失势。
3、纸上谈兵——赵括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到兵事去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任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可以按照兵书上的理论制订登陆作战计划,不懂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四面楚歌——项羽典故:汉高祖刘邦在攻打西楚霸王项羽时,将项羽的军队围困于垓下。
此时项羽的士兵已经很少了,粮食也没有了。
夜里四周围住项羽军队的汉兵唱起了楚国的民歌。
项羽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到楚地了么?为何他军队中的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羽打算突围逃走,最终在乌江畔自刎。
释义:比喻陷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5、投笔从戎——班超典故:东汉时期军事家、史学家班超年少时常常替官府抄书,以此去养家。
班超直面这样的生活曾丢下笔感慨:“我若没更好的志向,也必须像是傅介子、张骞立功封侯,怎能长期在笔砚间忙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
班超就对他们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封了侯。
释义:拿走笔回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6、暗渡陈仓——韩信典故:汉高祖刘邦从汉中发兵必须攻取项羽的时候,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蒙蔽对方,暗中取道截击陈仓,取得胜利。
【成语】必转收藏!100个成语中对应的100位历史人物(附解释)

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望梅止渴:(曹操)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项羽)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6.破釜沉舟:(项羽)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卧薪尝胆:(勾践)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纸上谈兵:(赵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指鹿为马:(赵高)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0.三顾茅庐:(刘备)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11.东窗事发:(秦桧)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12.如鱼得水:(刘备)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13.退避三舍:(重耳)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4.初出茅庐:(诸葛亮)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15.图穷匕见:(荆轲)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6.草木皆兵:(苻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7.围魏救赵:(孙膑)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8.毛遂自荐:(毛遂)毛遂自我推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19.一鼓作气:(曹刿)意思是曹刿作战的道理。
20.千金买骨:(郭隗)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
比喻求贤若渴。
21.讳疾忌医:(蔡桓公):讳:避忌;忌:怕,畏惧。
113个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

113个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望梅止渴:(曹操)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项羽)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6.破釜沉舟:(项羽)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卧薪尝胆:(勾践)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纸上谈兵:(赵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指鹿为马:(赵高)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0.三顾茅庐:(刘备)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11.东窗事发:(秦桧)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12.如鱼得水:(刘备)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13.退避三舍:(重耳)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4.初出茅庐:(诸葛亮)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15.图穷匕见:(荆轲)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6.草木皆兵:(苻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7.围魏救赵:(孙膑)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8.毛遂自荐:(毛遂)毛遂自我推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19.一鼓作气:(曹刿)意思是曹刿作战的道理。
20.千金买骨:(郭隗)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
比喻求贤若渴。
21.讳疾忌医:(蔡桓公)讳:避忌;忌:怕,畏惧。
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对应的成语

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对应的成语
1.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2. 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国将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孙膑主张引兵直攻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在中途大败魏军,赵国之围遂解。
3. 图穷匕见: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
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
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大惊,猛地挣脱。
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4. 四面楚歌: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
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这些成语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们不仅具有深刻的寓意,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多彩。
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100个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典故100个1、一鼓作气(曹刿)2、一字千金(吕不韦)3、一字之师(郑谷)4、一饭千金(韩信)5、东山再起(谢安)6、图穷匕见(荆轲)7、纸上谈兵(赵括)8、负荆请罪(廉颇)9、卧薪尝胆(勾践)10、接竿而起(陈胜、吴广)11、三顾茅庐(刘备)12、孺子可教(张良)13、四面楚歌(项羽)14、老当益壮(马援)15、投笔从戎(班超)16、暴殄天物(商纣王)17、暗渡陈仓(刘邦)18、嗟来之食(黔敖)19、怒发冲冠(蔺相如)20、手不释卷(刘秀、吕蒙)21、韦编三绝(孔子)22、墨守成规(墨子)23、病入膏肓(蔡桓公)24、鸡犬升天(刘安)25、高山流水(伯牙、子期)26、口蜜腹剑(李林甫)27、风声鹤唳(苻坚)28、泰山北斗(韩愈)29、破釜沉舟(项羽)30、东窗事发(秦桧)31、程门立雪(杨时)32、司空见惯(刘禹锡)33、梦笔生花(李白)34、力透纸背(颜真卿)35、成竹在胸(文与可,即文同)36、赤膊上阵(许褚)37、马革裹尸(马援)38、黄袍加身(赵匡胤)39、洛阳纸贵(左思)40、背水一战(韩信)41、闻鸡起舞(祖逖)42、初出茅庐(诸葛亮)43、完璧归赵(蔺相如)44、退避三舍(重耳)45、乐不思蜀(刘禅)46、指鹿为马(赵高)47、画龙点睛(张僧繇)48、入木三分(王羲之)49、讳疾忌医(蔡桓公)50、多多益善(韩信)51、秋毫无犯(岑彭)52、望梅止渴(曹操)53、鞠躬尽瘁(诸葛亮)54、约法三章(刘邦)55、请君入瓮(周兴)56、举一反三(孔子)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58、八斗之才(曹植)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61、悬梁刺股(苏秦、孙敬)62、沆瀣一气(崔沆、崔瀣)63、江郎才尽(江淹)64、七擒七纵(诸葛亮)65、毛遂自荐(毛遂)66、铁杵成针(李白)67、莫须有(秦桧)68、桃李满天下(狄仁杰)69、曲高与寡(宋玉)70、开卷有益(宋太宗)71、凿壁偷光(匡衡)72、刮目相看(吕蒙)73、围魏救赵(孙膑)74、一诺千金(季布)75、杀妻救将(吴起)76、前倨后恭(苏秦)77、不学无术(霍光)78、三令五申(孙武)79、呕心沥血(李贺)80、近水楼台先得月(苏麟)81、东施效颦(东施)82、老骥伏枥(曹操)83、有勇无谋(吕布)84、阮囊羞涩(阮孚)85、枕戈待旦(刘琨)86、奇货可居(吕不韦)87、拔山盖世(项羽)88、侧目而视(苏秦)89、庖丁解牛(庖丁)9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刘邦)91、相煎何急(曹丕、曹植)92、神机妙算(诸葛亮)93、笔下生花(李白)94、胯下之辱(韩信)95、家徒四壁(司马相如)96、焚书坑儒(秦始皇)97、囊萤映雪(车胤、孙康)98、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99、路人皆知(司马昭)100、百步穿杨(养由基)。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一)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一)成语故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1、一鼓作气[释义]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
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
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出]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辨形] 作;不能写作“做”。
[近义] 一气呵成趁热打铁[反义] 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用法] 含褒义。
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紧缩式。
[成语故事]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
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
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
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
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
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
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
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
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
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
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
曹刿阻止道:“等一等。
”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
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
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
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
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100个成语答案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
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谢安)
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
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10、揭竿而起(陈胜、吴广)11、三顾茅庐(刘备)12、孺子可教(张良)13、四面楚歌(项羽)14、老当益壮(马援)15、投笔从戎(班超)16、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商纣王)17、暗渡陈仓(刘邦)18、嗟来之食(黔敖)19、怒发冲冠(蔺相如)20、手不释卷(刘秀、吕蒙)21、韦编三绝(孔子)22、墨守成规(墨子)23、病入膏肓(晋景公)24、鸡犬升天(刘安)25、高山流水(俞伯牙)26、口蜜腹剑(李林甫)27、风声鹤唳(苻坚)28、泰山北斗(韩愈)29、破釜沉舟(项羽)30、东窗事发(秦桧)31、程门立雪(杨时)32、司空见惯(刘禹锡)33、梦笔生花(李白)34、力透纸背(颜真卿)35、胸有成竹(文同)36、赤膊上阵(许褚)37、马革裹尸(马援)38、黄袍加身(赵匡胤)39、洛阳纸贵(左思)40、背水一战(韩信)41、闻鸡起舞(祖逖)42、初出茅庐(诸葛亮)43、完璧归赵(蔺相如)44、退避三舍(重耳)45、乐不思蜀(刘禅)46、指鹿为马(赵高)47、画龙点睛(张僧繇)48、入木三分(王羲之)49、讳疾忌医(蔡桓公)50、多多益善(韩信)51、秋毫无犯(岑彭)52、望梅止渴(曹操)53、鞠躬尽瘁(诸葛亮)54、约法三章(刘邦)55、请君入瓮(周兴)56、举一反三(孔子)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58、八斗之才(曹植)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61、悬梁刺股(孙敬、苏秦)62、沆瀣一气(崔沆、崔瀣)63、江郎才尽(江淹)64、七擒七纵(诸葛亮)65、毛遂自荐(毛遂)66、铁杵成针(李白)67、莫须有(秦桧)68、桃李满天下(狄仁杰)
69、曲高和寡(宋玉)70、开卷有益(宋太宗)71、凿壁偷光(匡衡)72、刮目相看(吕蒙)73、围魏救赵(孙膑)74、一诺千金(季布)75、杀妻求将(吴起)76、前倨后恭(苏秦)77、不学无术(霍光)78、三令五申(孙武)79、呕心沥血(李贺)80、近水楼台先得月(苏麟)81、东施效颦(东施)82、老骥伏枥(曹操)83、有勇无谋(吕布)84、阮囊羞涩(阮孚)85、枕戈待旦(刘琨)86、奇货可居(吕不韦)87、拔山盖世(项羽)88、侧目而视(苏秦)89、庖丁解牛(庖丁)9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刘邦)91、相煎何急(曹丕、曹植)92、神机妙算(诸葛亮)93、笔下生花(李白)94、胯下之辱(韩信)95、家徒四壁(司马相如)96、焚书坑儒(秦始皇)97、囊萤映雪(车胤、孙康)98、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99、路人皆知(司马昭)100、百步穿杨(养由基)101.一箭之仇(齐桓公)102. 挂印封金(关羽)103.背水一战(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