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教材语文(必修1~2介绍

合集下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介绍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介绍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介绍一、教科书的主要特点1.守正出新,突出“综合”型语文教科书的特点本套教科书坚持“守正出新”的编写理念,突出“综合型”语文教科书的特点,充分注意继承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编制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同时又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力求使本教科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扎实的基础性和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

本套教科书所说的“综合”,包括:(一)目标的综合,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二)内容的综合,包括语文学科内各种要素的综合,以及语文学科与跨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三)学习方法的综合,让学生了解多种学习方法,学习运用其中一种基本的方法或者能够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四)课程的实施与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综合,不是纯粹从一种概念出发而拘泥于某一种方式,也没有采用现时流行的“生活主题”“人文主题”,而是从学习高中语文所需的各方面要素来考虑构建教科书体系。

必修模块的设计尤其体现“综合性”,即密切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能力、初步的理性思维能力。

教科书内容,有阅读鉴赏性的,有积累性的,有活动性的,有问题探究性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继承的同时,我们又非常强调创新,努力体现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对高中语文的要求,注重当代高中学生的实际,使本教科书与时俱进,体现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适合当前在多数地区学生的实际需要。

2.按照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设计教科书结构本教科书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必修课教科书的五个模块,每个模块编为一册。

参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总目标”,本套教科书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切入,有利于更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方面的要素,也有利于体现本教科书对“综合型”的追求,从而更充分地展开各方面的目标。

3.沟通语文与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现开放式的教育理念本教科书努力体现开放性。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全) 第一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 2 诗两首雨巷………………………………………………………戴望舒6 再别康桥…………………………………………………徐志摩8 3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10 4 *中外短诗五首断章………………………………………………………卞之琳15 风雨………………………………………………………芦荻15 错误………………………………………………………郑愁予16 回旋舞………………………………………………保尔·福尔16 在一个地铁车站…………………………………………庞德17 第二单元5 兰亭集序………………………………………………………王羲之19 6 赤壁赋…………………………………………………………苏轼22 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25 8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7 第三单元9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31 10 小狗包弟……………………………………………………巴金36 1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40 12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42 第四单元13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47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49 14 包身工………………………………………………………夏衍52 15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孙德宏61 16 *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65 表达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70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73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76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79 朗诵…………………………………………………………………………82 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86 奇妙的对联…………………………………………………………………90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93 名著导读《论语》……………………………………………………………………96 《大卫·科波菲尔》………………………………………………………101 第二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荷塘月色………………………………………………………朱自清3 2 故都的秋………………………………………………………郁达夫7 3 *囚绿记………………………………………………………陆蠡11 4 *瓦尔登湖……………………………………………………梭罗14 第二单元5 《诗经》两首氓……………………………………………………………………21 采薇…………………………………………………………………22 6 离骚……………………………………………………………屈原24 7 孔雀东南飞并序……………………………………………………27 8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33 短歌行………………………………………………………曹操33 归国田居(其一)…………………………………………陶渊明34 第三单元9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6 10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38 11 鸿门宴………………………………………………………司马迁42 12 *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46 第四单元13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49 14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52 1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56 16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60 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66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69 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73 想像世界学习虚构………………………………………………………76 演讲…………………………………………………………………………78 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82 修辞无处不在………………………………………………………………85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88 名著导读《家》………………………………………………………………………92 《巴黎圣母院》……………………………………………………………95 第三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4 2 祝福……………………………………………………………鲁迅17 3 *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32 4 *老人与海……………………………………………………海明威39 第二单元5 蜀道难…………………………………………………………李白52 6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54 咏怀古迹(其三)……………………………………………………54 登高……………………………………………………………………55 7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56 8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59 马嵬(其二)…………………………………………………………59 第三单元9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62 10 劝学………………………………………………………《荀子》64 11 *过秦论………………………………………………………贾谊66 12 *师说…………………………………………………………韩愈70 第四单元13 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74 14 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79 15 *凤蝶外传……………………………………………………董纯才86 16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94 表达交流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101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104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学习论证………………………………………………………107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110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讨论………………………………………………………………………113 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117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120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122 名著导读《红楼梦》………………………………………………………………127 《高老头》………………………………………………………………132 第四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窦娥冤…………………………………………………………关汉卿4 2 雷雨……………………………………………………………曹禹18 3 *长亭送别……………………………………………………王实甫29 4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35 第二单元5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46 雨霖铃(寒蝉凄切)…………………………………………………47 6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49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50 7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3 8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55 声声慢(寻寻觅觅)…………………………………………………55 第三单元9 拿来主义………………………………………………………鲁迅58 10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61 11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周有光65 12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蒙田73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74 信条………………………………………………………富尔格姆75 第四单元13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78 14 苏武传………………………………………………………班固84 15 张衡传………………………………………………………范晔90 16 *李贺小传……………………………………………………李商隐93 表达交流学习横向展开议论……………………………………………97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100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104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107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辩论………………………………………………………………………110 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115 走近文学大师……………………………………………………………119 影视文化…………………………………………………………………121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127 《谈美》…………………………………………………………………132 第五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4 2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12 3 *边城…………………………………………………………沈从文18 4 *哦,香雪……………………………………………………铁凝30 第二单元5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42 6 滕王阁序………………………………………………………王勃46 7 *逍遥游………………………………………………………庄周51 8 *陈情表………………………………………………………李密54 第三单元9 咬文嚼字………………………………………………………朱光潜58 10 孟浩然………………………………………………………闻一多63 11 *说“木叶”…………………………………………………林庚68 12 *谈中国诗……………………………………………………钱钟书73 第四单元13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80 14 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86 15 *指印…………………………………………………………丹齐克91 16 *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99 表达交流学习写得深刻…………………………………………………109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学习写得充实…………………………………………………112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学习写得有文采………………………………………………116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学习写得新颖…………………………………………………121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访谈…………………………………………………………………………122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127 古代文化常识………………………………………………………………131 有趣的语言翻译……………………………………………………………136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41 《堂吉诃德》 (145)11 。

高中语文必修1、2课本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1、2课本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第一册:1.选自《左传·僖公十年》。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传》:《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

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代学都有重要影响。

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代地理、历法时令、古代代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代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

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

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称呼。

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教材语文(必修1~2介绍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教材语文(必修1~2介绍
32
4 稳中有变
1 每册教材设置四栏目: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写 作、口语交际)、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其中阅 读鉴赏、表达交流是最主要的。 2 阅读单元分类:主要按文体分类构成各个单元; 没有按时下较为流行的生活主题或人文主题来编 排。整套书又尽量依照着文学史的线索,由先秦 到两汉魏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 3 选文:秉承人教版初中教材特色——强调经典, 传统篇目较多,时文较少。有利于学生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教育。
为保障高中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加强课
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 现有课程资源。同时,大力加强校际之 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职 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资源 的共享。
21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努力
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注重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 和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农村地 区的高中学校要结合农村建设和发 展的实际开发课程资源。
选修 系列
诗 歌 与 散 文
小 说 与 戏 剧
新 闻 与用 传 记
语 言 文 字 应
文 化 论 著 研 读
26
五、课程目标
积累 感受 思考 应用 发现 整合 鉴赏 领悟 探究 创新
27
六、实施建议
着眼于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强调 选择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
23
二、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 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 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2教材能力脉络及单元教学建议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2教材能力脉络及单元教学建议课件
同《荷塘月 色》
在必修1、必修2中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 形成脉络——情景与技能
授课 顺序
7
课文篇目
《囚绿记 》
教材能 力要求
研练一
研练三
高考能力要求及 教材拓展要点
抓情语,梳理诗歌情感发展脉络
古典诗词中的“物”所寄寓的内涵,寄 情于物、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备注
借鉴为状物 诗的物象内 涵及作者借 此抒发的感 情
研练二 补充
高考能力要求及 教材拓展要点
备注
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通过写评注区分传记中“人”与 “评”
借鉴为传记阅读 角度——“人” (对人物的正侧 面描写)
通过人物所做事件表现人物特点 借鉴为传记阅读
预习:完全利用文本提供的信息为 刘和珍写一篇小评传。(通过写评 传形成区分传记中的“传”与“评”
兴,先言他物引出所咏之词。赋是直接 兴);
表现,比兴能够含蓄指出某个事实与所 表现手法,诗
要表达的观点和感情。)
歌语言
9 《采薇》 研练二 赋的体认,复杂情感的表达,对照、情 景交融、乐景哀情的表现手法
研练三 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10 《离骚》 研练二 赋的体认,抓直接抒情部分,梳理感情 发展脉络
研练四 比兴手法体认及作用
研练三 诗节整齐(排比及首尾重复)的表达效果 诗歌语言
补充 触景生情、抑扬、排比、反复、对照
艺术手法
2 《再别康 研练三 意象对表情达意的一般作用(指描述性意 写景抒情诗
桥》
象和比喻性意象)
解读:意象
补充
起承转合的结构情势与联想想象、虚实结 合的表现手法
解读,艺术 手法
研练三 回环往复的结构情势与语言的品味鉴赏 诗歌语言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沁园春·长沙1、给加点字注音:分泌.(. )沁.园春( )百舸.( )坎坷.( )拜谒.( )遏.制( )竭.力( )挥斥.( )干坼.( )遒.劲( )酋.长( )谩.骂( )散漫.( )花蔓.( )惆.怅( )稠.密( )绸.缪( )寥.廓( )峥嵘..(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文学常识: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1、给加点的字注音:寂寥.( )彷徨..( )颓圮.( )舷.梯( )娴.熟( )悬.崖勒.马( )..( )彳亍弦.外之音( )按捺.( )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 )静谧.( )猕.猴( )所向披靡.( )奢靡.( )矫.揉造作( )繁衍.( )挑衅.( )2、成语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再别康桥青荇.( )长篙.( )蒿.里行( )枯槁.( )浮藻.( )缫.丝( )漫溯.( )晦朔.( )斑斓.( )阑.干( )波澜.( )笙箫.( )萧.瑟( )大堰河—我的保姆1、字音大堰.河( ) 荆棘..( ) 火钵.( )忸怩..( )冰屑.( )凌侮.( )叱.骂( )团箕.( )给.予( )碾.了三番( )2、字形大堰河/偃旗息鼓凌侮/诲人不倦叱骂/诧异红漆/膝盖豆浆/船桨辗转/碾了三番3、词语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目录.docx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目录.docx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目录第一元1.沁园春沙⋯⋯⋯⋯⋯⋯⋯⋯⋯⋯⋯⋯⋯毛2.两首雨巷⋯⋯⋯⋯⋯⋯⋯⋯⋯⋯⋯⋯⋯⋯⋯⋯⋯戴望舒再康⋯⋯⋯⋯⋯⋯⋯⋯⋯⋯⋯⋯⋯⋯⋯徐志摩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第二元4.之武退秦⋯⋯⋯⋯⋯⋯⋯⋯⋯⋯⋯⋯⋯《左》5.刺秦王⋯⋯⋯⋯⋯⋯⋯⋯⋯⋯⋯⋯⋯⋯《国策》6.宴⋯⋯⋯⋯⋯⋯⋯⋯⋯⋯⋯⋯⋯⋯⋯⋯《司迁》第三元7.念刘和珍君⋯⋯⋯⋯⋯⋯⋯⋯⋯⋯⋯⋯⋯⋯迅8.小狗包第⋯⋯⋯⋯⋯⋯⋯⋯⋯⋯⋯⋯⋯⋯⋯⋯巴金9.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梁秋第四元10.短新两篇了 , “不列尼”⋯⋯⋯⋯⋯⋯⋯⋯⋯⋯⋯周婷奥斯辛没有什么新⋯⋯⋯⋯⋯⋯⋯⋯⋯⋯⋯森塔11.包身工⋯⋯⋯⋯⋯⋯⋯⋯⋯⋯⋯⋯⋯⋯⋯⋯⋯夏衍12.* 向太空的航程⋯⋯⋯⋯⋯⋯⋯⋯⋯永曹智白瑞雪表达交流心音共写触心灵的人和事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写人要凸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朗梳理探究美的字奇妙的新新与流行文化名著《》《大·科波菲》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目录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 .........................................朱自清2、故都的秋.........................................郁达夫3、* 囚绿记.........................................陆蠡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氓采薇5、离骚 .............................................屈原6、《孔雀东南飞》(并序)7、*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国田居(其一)....................................陶渊明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王羲之9、赤壁赋....................................苏轼10、*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第四单元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12、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像世界学习虚构演讲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家》《巴黎圣母院》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目录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2、祝福 ..........................................鲁迅3、* 老人与海....................................海明威第二单元4、蜀道难 ........................................李白5、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6、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7、*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9、劝学.........................................《荀子》10、* 过秦论 .......................................贾谊11、* 师说 .........................................韩愈第四单元12、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13、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表达交流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讨论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目录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窦娥冤 .........................................关汉卿2、雷雨...........................................曹禹3、*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5、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第三单元8、拿来主义 ........................................鲁迅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10、*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 ...........................................蒙田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信条 .............................................富尔格姆第四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12、苏武传13、张衡传........................................班固........................................范晔表达交流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辩论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谈美》附录中华文化精神 ........................................袁行霈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目录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2、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3、* 边城 ........................................沈从文4、* 哦,香雪 ....................................铁凝第二单元5.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6、滕王阁序 ......................................王勃7、 * 逍遥游 .....................................庄周8 、* 陈情表 .....................................李密第三单元9、咬文嚼字 ......................................朱光潜10、孟浩然 ......................................闻一多11、* 说“木叶” ..................................林庚12、* 谈中国诗 ....................................钱钟书第四单元13、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14、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15、* 指印 ........................................丹齐克16、* 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表达交流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访谈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堂吉诃德》。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全目录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全目录
11谏逐 客书/李 斯
与妻 书/林觉民
第六 单元
12祝福/鲁 迅
13林教头 风雪 山神 庙/施 耐庵
*装在 套子 里的 人/契诃夫
14促织/蒲松 龄
*变形 记( 节选 )/卡 夫卡
单元 学习 任务
整本 书阅 读
《红 楼梦 》
第七 单元
整本 书阅 读
《红 楼梦 》
第八 单元
15谏 太宗 十思 疏/魏征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 单元
1氓/《诗经·卫风》
离骚 (节 选)/屈原
2*孔雀东南飞 并序
3蜀 道难/李 白
*蜀相/杜 甫
4*望海 潮( 东南 形胜 )/柳永
*扬州 慢( 淮左 名都 )/姜夔
单元 学习 任务
第二 单元
5阿Q正传(节选 )/鲁迅*边城(节选)/沈从 文
6大堰 河 — — 我 的保 姆/艾 青*再别 康桥/徐志 摩
单元 研习 任务
第四 单元
12玩偶 之家 (节 选)/易卜生
13迷娘 (之 一)/歌 德
自己 之歌 (节 选)/惠特 曼
*“世 界上 不存 在没 有意 思的人⋯ ⋯”/叶夫 图申 科
*树和天空/思郎斯特 罗姆
单元 研习 任务
古诗 词诵 读
燕歌 行并 序/高 适
李凭 箜篌 引/李 贺
锦瑟/李商 隐
书愤/陆 游
人的 正确思想 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
6实 践是 检验 真理 的 唯一 标准/《光 明日 报》 特约 评论 员
7*修辞立其诚/张岱年
*怜悯 是人 的天 性/卢梭
8*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 图
单元 研习 任务
第三 单元
9屈 原列 传/司马 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4.
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 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学习领域
科 目


10
11
关于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
在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 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 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 学习单元;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
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开展教学研 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 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 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
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和指导网 络。
20
(4)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建 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18

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
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
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
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
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
面,选修更多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
的发展。
19
(3)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
为保障高中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加强课
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 现有课程资源。同时,大力加强校际之 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职 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资源 的共享。
12

5. 课程内容
(1)时代性
课程内容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 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 联系; 应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13
5. 课程内容
(2)基础性 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 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 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 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 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 的能力。
7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 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 献的志向与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 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 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社 会责任感;
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 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 以安排总复习。
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
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 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 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17
(2)建立选课指导制度

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 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 的盲目性。学校应在学生选课前及时提 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
为便于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减少学生并学 科目,保证学生集中有效地学习,学校将每学 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 1周复习考试。通常每个模块按周4学时安排, 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 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
16
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教材语文 (必修1~2)
1
第一章 课改及新课程标准
我们一直在课改(国家:从孔子的平民教 育到隋唐的科举到近代课程,到60年代重 政治,80年代重训练,90年代提人文,21 世纪谈素养;个人:年轻-中年-老年) 既不能头脑发热,也不能停步不前 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要固步自封
2
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介绍
5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 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方式,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 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 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6
3、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和 培养目标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 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 础。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 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 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
1.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2.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3.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 4. 课程结构 5. 课程内容
6. 课程实施与评价
3
1、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 定》; 体现素质教育要求,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立足我国 实际,注意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大力推进教 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 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 基础。
4
2、具体目标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 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 新与实践; 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 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 程结构; 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5. 课程内容
14
5. 课程内容 (3)选择性 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本方 案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 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 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 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 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15
6. 课程实施与评价
(1)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
8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 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 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 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 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 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 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