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庆市科普基地能力提升项目拟支持项目清单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府办发〔2015〕185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府办发〔2015〕18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2月3日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提升区域科普能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重庆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庆市科普基地(以下简称科普基地)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有效平台,对全市科普工作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主要从事科学和技术知识传播、科普活动策划和组织、科普创作、科普培训、展教品研发等工作的机构或组织。
第三条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科委,负责科普基地的创建、命名、发展、管理及评估等工作。
第二章分类和条件第四条科普基地按照自身功能,分为场馆类、旅游景区类、教育培训类、传媒类、研发创作类等5个类别。
不同类别的科普基地,均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按类别申报和创建。
第五条申报科普基地的机构或组织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或注册的法人单位,或受法人单位正式委托,能独立开展科普活动的单位。
(二)在全市同行业中具有先进的科普展示水平、科学技术知识传播能力、科普创作能力、展品研发能力,并具有较强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委员会等关于命名重庆市科普基地的通知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委员会等关于命名重庆市科普基地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5.10
•【字号】渝科委发[2010]67号
•【施行日期】2010.05.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协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命名重庆市
科普基地的通知
(渝科委发〔2010〕67号)
各区县(自治县)科委(科技局)、宣传部、教委(教育局)、科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科普能力,根据《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暂行办法》,市科委、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科协、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了重庆市科普基地申报、评审工作。
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审定,命名重庆科技馆、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广电纪实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单位为重庆市科普基地。
希望各科普基地切实肩负起科普教育责任,发挥资源优势,认真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为增强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作出应有贡献。
特此通知。
附件:重庆市科普基地名单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日附件:。
科普基地提升项目方案

科普基地提升项目方案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科普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
科普基地作为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其作用更加凸显。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一些基地存在着设施陈旧、场馆布局混乱、展品陈列不够清晰等问题,导致参观者体验差、吸引力不足。
因此,对科普基地进行提升和升级已经成为当前必要的工作。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对科普基地的升级改造,提升其吸引力和互动性,使其能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科普教育的需求,达到以下目标:•优化设施、改善场馆布局,提升基地整体品质;•加强展品陈列的合理性与科普性,提高参观者的参与度;•扩大基地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和知晓度。
设施升级更新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科普基地观赏和参观的重要部分,其中包括音频、视觉、照明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高参观者的体验,我们将对硬件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包括音频设备、LED屏幕等。
优化场馆布局不同的展馆和展区之间的联系和协调是整个基地的核心。
我们将根据不同的主题和信息内容对基地进行调整、改变布局,并优化整体流程。
同时还将有意识地在展览和参观路径上引导参观者,使其对所展示的内容更加深入地了解。
实现人机互动为了提高参观者的参与度,我们将引入互动设备,使展品的展示更为立体、真实。
比如,将设备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引导参观者进行实验操作,以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重新设计展品陈列通过重新设计展品的陈列位置和布局,使得展品更具有代表性和连贯性,并按照不同的场馆主题进行布展。
制作高质量的展品为了照顾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我们会生动形象地制作各种各样的展品,比如3D展品、体验装置、视频展示等,以激发观众的兴趣和热情。
宣传推广扩大宣传我们将加强基地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宣传渠道,如广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与公众建立更好的联系。
制定消费政策我们将按照基地的改造和提升对参观者消费费用适当调整,同时,为了提高观众的品质感和体验感,我们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有意愿的观众参观。
《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2019)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渝科局发〔2019〕11号)各区县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在渝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有关单位:《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已经重庆市科学技术局2018年第5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2019年2月15日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庆市科研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利用市级财政科技发展资金资助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坚持“权责清晰、配置科学、管理透明、程序规范、监督有力”的原则,适用于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结题等组织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项目管理与实施主体第四条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由市科技局、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组成员、科技咨询专家、第三方机构共同完成。
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组成员和科技咨询专家应当在“重庆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科技管理系统)中注册备案,且达到社会信用等级和科研信用等级的相关要求。
申报项目的企业原则上应符合重庆市科技型企业标准,并在“重庆市科技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入库注册。
第五条市科技局负责统筹制定项目管理制度规范,统筹发布项目指南、配置项目经费和下达立项计划,统筹组织第三方机构的遴选、管理、监督,统筹实施项目经费的使用监督、绩效评价等项目管理重大事项,统筹推进科研诚信、科技报告、科学数据等项目综合监管体系建设。
第六条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或其他具有科研和科技服务能力的机构,分为项目牵头单位(含独立申报与实施项目的单位)和项目参与单位。
新时代加强重庆市农村科普工作的对策建议

科普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2002年6月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二十条明确“国家加强农村的科普工作”[1]。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2〕53号)提出“加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科普工作”[3]。
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身,总面积8.24万km 2,丘陵占15%,山地占76%,农业生产条件差。
2022年末常住人口为3213.34万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993万人。
重庆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主要聚居地之一,共居住着49个少数民族217万人,主要居住在经济和交通相对落后的山区,人们的科学素质相对较低[4-5]。
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中明确“加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科普工作”[6]。
因此,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大背景下,如何提高重庆市农村居民的科学素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并推动解决的现实问题。
1重庆市农村科普工作现状1.1城乡居民科学素质差距大近年来,重庆高度重视农村科普工作,除农村日常科普工作、科技宣传下乡活动外,各区县都开展了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等级认定、农民技能大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科普活动,在重点帮扶县选派国家三区科技人才,涉农区县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推动农村科普快速发展。
然而,重庆科普资源城乡分布不平衡,区域间差异明显,农村居民人口庞大,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科普难度相对较大。
2022年末全市乡村常住人口933万人,全市大专以下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为78.3%,小学及以下、初中阶段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分别为29.8%、29.6%[7]。
按照《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及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

场馆类
重庆三峡气象科普文化教育基地
云阳县气象局
云阳县望江大道954号
位于重庆云阳县龙脊岭文化公园内。该科普基地占地4000余平方米,由室外科普景观展区和室内科普馆两大部分组成,共有展品展项30项,由中国气象局、重庆市气象局和重庆云阳县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1、依山就势,与现代气象观测站有机融合,将气象文化、气象知识、防灾减灾知识、科普教育融为一体,寓教于乐,深受广大民众及青少年的喜爱。
公共安全教育馆总占地面积300㎡,各类设施器材非常齐全,主要设备有扩散式单一气体检测仪、泵吸式多种气体检测仪、逃生呼吸器、防爆充气箱、AUER滤毒罐、微型逃生呼吸器、安全帽、双腿反扣型吸震绳、救援头盔、多功能安全鞋、多功能自锁器、防护眼罩等。
公共安全教育馆有专职科普人员6人,兼职工作人员5人(其中教师1名,学生科普讲解人员5人),专职教师科普人员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并有相关教育背景,兼职为在职教师和学院部分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
场馆还拥有重庆首家民间独立研发中心,配备有常用的加工和测试设备,并有专业人员做技术指导和安全保障,为民间极客、创客和广大科学爱好者提供开放的科研平台。该研发中心可以同时接纳10-20人工作。
场馆拥有容纳能力近百人的学术报告厅和活动大厅。在大厅中可以开展科学讲座、科学报告、科学表演、科学挑战赛、科学聚会和科普展览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企业聘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其中博士1人,研究生3人,能够组织承担3000人以上的大型展览活动,现代农业高技术试验示范,特色农业研发与示范。
6
场馆类
重庆大学物理探索科技馆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物理学院
经2010年和2014年升级建设,以大学物理实验国家级示范中心现在拥有的仪器设备和已经开设的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涵盖了力、热、电、磁、光以及近现代等领域的60余个实验项目为基础,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第一实验楼一楼中庭,改造建设500m2左右,能够容纳这些科技体验设备的场馆。重庆大学物理科技探索馆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丰富校园文化和扩大重庆大学的社会影响。
重庆市科普基地名单-类别-位置

教育培训类
沙坪坝区中梁镇龙泉村
55
九龙坡区
重庆动物园
旅游景区类
九龙坡区杨家坪西郊一村1号
56
九龙坡区
重庆园林科普互动体验中心
场馆类
九龙坡区白市驿镇芳驿路8号
57
九龙坡区
重庆巴人博物馆
场馆类
九龙坡区九龙园区红狮大道6号
58
九龙坡区
重庆市社区科普培训中心
教育培训类
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科园一路9号
巴南区
重庆汽车科技博物馆
场馆类
巴南区红光大道69号
98
巴南区
云教育展示体验馆
场馆类
巴南区鱼洞街道金竹鸥鹏大道一号
99
璧山区
重庆市璧山区喜观昆虫王国科普基地
场馆类
璧山区七塘镇喜观昆虫王国
100
永川区
重庆市永川区集嫒医院
教育培训类
永川区文昌路
101
永川区
乐和乐都主题公园
旅游景区类
永川区卫星湖街道凤龙路999号
31
渝中区
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
教育培训类
渝中区枣子岚垭菜市巷5号
32
渝中区
夏布文化和产品科普基地
场馆类
渝中区朝天门街道长滨路芭蕉园1号
33
渝中区
重庆欢乐海底世界
场馆类
渝中区化龙桥企业天地2号楼LG层
34
沙坪坝区
陆军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
教育培训类
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35
沙坪坝区
重庆公众健康传播服务中心
场馆类
开州区汉丰街道安康路77号
141
垫江县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在渝院士牵头科技创新引导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渝科局发〔2019〕66号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在渝院士牵头科技创新引导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在渝院士牵头科技创新引导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渝科局发〔2019〕66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经研究,决定实施在渝院士牵头科技创新引导专项,现将《在渝院士牵头科技创新引导专项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2019年6月20日在渝院士牵头科技创新引导专项实施方案为认真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四次全会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培育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根据《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特制定本方案。
一、专项名称在渝院士牵头科技创新引导专项(以下简称“院士专项”),是指利用市级财政科技发展资金设立,面向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组织实施的支持在渝院士专家团队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活动。
二、资助对象本专项资助对象为全职在渝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以下简称“在渝院士”),申报对象为在渝院士所在单位或与在渝院士开展合作的市内企事业单位。
采取以项目为依托,以“人才+项目”的形式资助。
三、项目条件申报项目应为在渝院士牵头领衔的科研项目,分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两个类别,重点支持围绕“八项行动计划”“三大攻坚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
其中: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重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全市产业发展的基础前沿关键问题和优势学科发展方向,支持在渝院士及团队开展原始创新,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增强源头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儿童健康与疾病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医科大学
李秋
16
重庆图书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图书馆
朱晖
17
开州区科技教育中心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开州区临江中学
邓鑫
18
重庆市少年宫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少年宫
米红
19
重庆市心理卫生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余雪芹
20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2019年重庆市科普基地能力提升项目拟支持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项目负责人
1
重庆科技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与提升
重庆科技馆
高军
2
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西南大学
邹小红
3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唐昌伦
4
重庆园博园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园博园管理处
范庭兵
5
重庆友军生态园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35
垃圾发电科普中心能力提升
重庆科技学院
杨鲁
36
北碚区博物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北碚区博物馆
龚若凌
37
重庆视美动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少儿频道)科普基地能力提升
重庆视美动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黄天一
38
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渝中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基地
王勇
39
重庆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三峡学院
吕媛媛
45
玩大了成长营地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拓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陈静
46
重庆口腔健康科普基地能力提升项目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邓全富
47
重庆园林科普互动体验中心能力建设
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
陈浩
48
重庆市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及物种资源保护体验中心能力建设
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关媛媛
64
万盛科技馆科普基地能力提升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馆
田琼
李运福
26
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校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校
胡莉
27
重庆市肿瘤医院科普基地能力建设项目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程风敏
28
重庆市中医院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
伍淳操
29
重庆市永川区集嫒医院科普基地能力提升
重庆市永川区儿童医院(重庆市永川区集嫒医院)
杨兴旺
30
陆丽华
49
周君记火锅食品科普基地能力提升项目
重庆周君记火锅食品有限公司
王渝晋
50
DM浪尖智造工场科普基地能力提升
重庆浪尖渝力科技有限公司
乔万勇
51
金佛山药用植物博览园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任明波
52
重庆市低碳建筑科普体验中心能力提升
重庆中瑞鑫安实业有限公司
李长宝
53
北碚青少年科普实践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李诗佳
21
重庆享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享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
张炼红
22
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师范大学
刘春
23
重大物理探索科技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大学
刘辉
24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文化中心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医科大学
江杨岗
25
重庆耐德环保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彭凤英
40
《大学科普》杂志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会
靳萍
41
重庆药品安全科普中心能力建设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杨元娟
42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普基地能力提升项目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李东林
43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医科大学
黄益素
44
重庆三峡学院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分析仪器公众体验中心能力建设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方明
31
少年先锋报青少年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少年先锋报社
张华勇
32
重庆医科大学人类生命与健康博物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医科大学
欧荣
33
重庆公众健康传播服务中心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医科大学
汪洋
34
重庆市蚕业科博园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
王琦
重庆品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余家友
6
重庆自然博物馆科普基地能力提升
重庆自然博物馆
李小英
南山植物园科普基地能力建设项目
重庆市南山植物园管理处
鞠学勇
8
夏布文化和产品科普基地能力建设项目
重庆感懒树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杨青
9
科技探索体验中心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科技学院
陈震亚
10
重庆市动物园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动物园管理处
杨怡
11
中华文化动漫研发传播中心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工程学院
李静
12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基地能力提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重庆市植物园)
严合章
13
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普基地能力提升
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
李杰
14
课堂内外杂志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课堂内外杂志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寰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曾珍
54
大足石刻研究院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大足石刻研究院
刘贤高
55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科普基地能力提升
重庆师范大学
王剑
56
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科普基地能力提升项目
西南大学
李太华
57
重庆市中药博物馆科普基地能力提升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李紫微
58
重庆巴人博物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
唐国庆
59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张承伦
60
大渡口区博物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市大渡口区博物馆
李国洪
61
铜梁区爱农教育科普基地能力提升项目
铜梁区太平镇团碾小学
华家福
62
梁平知德文化体验馆科普基地能力建设
重庆知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张新权
63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科普基地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