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1.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操作技能。

(重点)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难点)5、关注生产、生活实际,勤于动手,尝试果酒的制作。

一、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发酵技术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果酒制作中需要用到酵母菌,酿造果醋需要用到醋酸菌。

1、果酒的制作原理(1)菌种: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①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代谢类型包括同化类型和异化类型,同化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异化类型包括厌氧型,需氧型和兼性厌氧型.)②繁殖方式: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

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

③温度:20℃左右(2)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反应式如下:①有氧条件下:C6H12O6+6O2+66H2O→6CO2+12H2O+能量。

②无氧条件下: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果酒制作条件:①氧气: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然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即前期需氧,后期无氧)②温度:最适繁殖温度为20 ℃左右,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

③时间:10-12天(4)菌种来源:自然发酵过程中,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5)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2、果醋的制作原理(1)菌种:醋酸菌,又名醋酸杆菌。

①繁殖方式:二分裂。

②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③温度:30℃-35℃(2)原理:①当氧气充足、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反应式为:C6H12O6+2O2→CH3COOH+2CO2+2H2O 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高中生物】生物: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生物: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1)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目标】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 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教学建议:教师在介绍传统发酵酿酒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理解发酵需要一定的条件,然后再介绍传统发酵方法,分析传统发酵技术中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发酵过程中,怎样才能保证发酵液不受污染、如何控制好温度。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酒变醋的原理;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3.制醋所利用的醋酸菌的来源。

教学建议: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由酒变醋的原理以及在制醋过程中醋酸菌的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制醋的流程、醋酸菌的生活特点、醋酸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以及使果酒变为果醋的方法等基础知识。

(三)、实验案例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建议将实验安排在秋季的9月或10月进行。

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有如下优点:(1)正值收获季节,葡萄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2)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3)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 取葡萄500 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装置参见教材图1-4b),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word教案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1、说明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2、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自主学习: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反应式为:。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⑶繁殖方式: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

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菌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进入休眠状态,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一、果醋制作的原理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异氧需氧型。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

好氧细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⑶繁殖方式:二分裂细菌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分子附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

2、果醋制作的原理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3、果醋制作时需控制的条件⑴环境条件:充足。

⑵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酒果醋四、发酵装置的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1、设计思路⑴因为果酒制作初期需要氧,果醋整个制作过程都需氧,所以需要带开关的充气口,以调控对气体的需求。

生物人教版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 Word版含答案

生物人教版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 Word版含答案

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一、课题目标1.知识目标a.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b.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2.能力目标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3.情感目标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三、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四教学流程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答案】C【方法点拨】酵母繁殖最适温度为250℃,而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为30~35 ℃,故制作果酒时,最适温度为18~25 ℃,而制作果醋时最适温度为30~35 ℃。

二、实验设计1.制作流程展示制作流程,让学生比较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完成比较表格。

(1)实验流程(2)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比较区别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微生物温度氧气联系酒精发酵为醋酸发酵提供____________。

2.发酵装置的设计让学生观察分析两位同学使用的发酵装置,回答问题。

演练、回答。

观察、分析、回答。

能够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根据图1可知,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必须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B.冲洗葡萄时不能次数过多,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C.图2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D.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打开排气口,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答案】A【方法点拨】1.醋酸菌也可以在糖源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直接利用糖类进行果醋发酵。

2.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生成酒精,要关闭充气口,而发酵过程中都会有二氧化碳产生,所以要打开排气口;醋酸菌属于需氧菌,所以要始终将充气口打开。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让学生分析讨论相关问题,加以评价。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设计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设计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用简约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已建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2.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二、【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三、【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俗语“无酒不成席”、“开门五件事、油盐酱醋茶”。

酒和醋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传统发酵产品。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以果酒、果醋等为例学习一些传统发酵技术。

(二)进行新课(阅读“果酒制作的原理”,引导考学生自学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1.1 果酒制作原理(1)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①有氧条件:②无氧条件:(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在20℃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阅读教材资料,师生讨论并完成思考1~4。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思考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到发酵液中。

人教版生物选修1: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教案设计

人教版生物选修1: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教案设计

课题: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2.能力目标:(1)学生根据果酒制作的原理设计果酒制作过程,体验制果酒的实践操作。

(2)在对果酒制作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果酒酿制历史的追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渗透STS教育。

【教学重难点】1.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2.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3.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教学过程】引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前列,酒也一样,有着它本身的光辉篇章。

在酒的记载中,有许多关于酒的有趣传说。

猿猴酿酒说——猿猴的主要食物就是含糖水果,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的水果在“石洼”中,一段时间后,就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流出,这就是最早的果酒。

在国内市场上,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果酒与生活——果酒中虽然含有酒精,但含量与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比起来非常低,一般为5到10度,最高的也只有14度。

因此,被很多成年人当作饭后或睡前的软饮料来喝。

果酒简单来说就是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营养而做成的酒,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有时候即使生吃水果也不能吸收的营养,通过果酒却可以吸收,因为营养成分已经完全溶解在果酒里了。

果酒里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中堆积的作用,使人不容易积累脂肪和赘肉。

此外,与其他酒类相比,果酒对于护理心脏、调节女性情绪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下面我们来学习果酒和果醋制作的相关知识。

一、基础知识1.果酒制作的原理。

阅读教材与投影补充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果酒的制作需要什么微生物?(2)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分布、种类及菌落?(3)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及其呼吸过程的反应式如何?(4)酵母菌的适宜温度是多少?(5)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葡萄酒呈红色?(6)什么叫发酵?发酵等同于无氧呼吸吗?酵母菌有何实际应用?2.师生共同归纳:(1)酵母菌形态、结构、分布、种类及菌落。

高中生物下学期第8周《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下学期第8周《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教案
环节4
结果分析与评价
学生课后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尝试制作腐乳。
学生积极动手制作,注意制作过程中的相关须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更好的掌握影响腐乳发酵的重要因素。
四、教学反思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难点
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反思
环节1
引入课题
放映关于腐乳功能的视频。
观看视频,注意力集中,对腐乳产生兴趣。
通过腐乳功能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入课堂
环节2
基础知识: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名称
选修一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科目
生物
年级
适用班级
AB部
选修二
专题1
1课〔节〕
教学时间
2018-4-2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能力目标:①学生根据果酒制作的原理设计果酒制作过程,体验制果酒的实践操作。
②在对果酒制作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果酒酿制历史的追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渗透STS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2、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难点
1、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是人教版2003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章课题1的内容。

选修1总的来说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的选修课程,本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检验结果等科学探究能力,而课题1果酒果醋的制作则更是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深有体会的一个课题,本课题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实验条件下制作传统的发酵食品,学习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并理解其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该课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兴趣较高,从学生的知识基础上来看,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已掌握得比较清楚,掌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基本操作方法比较容易。

从能力层面看,现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本节课的以问题为引领的教学有一定帮助。

大多数学生思维敏捷,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外知识丰富,并且积极主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容易展开。

对问题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由于学生知识容量有限,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应适时进行引导。

三、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析发酵菌种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科学思维比较制作果酒果醋的原理、流程、发酵条件等的异同3.科学探究能够使用简单的实验器具,基于给定的实验方案完成简单的发酵实验,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4.社会责任关注食品安全,倡导和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诱思探究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目标】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 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b5E2RGbCAP 教案建议:教师在介绍传统发酵酿酒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理解发酵需要一定的条件,然后再介绍传统发酵方法,分析传统发酵技术中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发酵过程中,怎样才能保证发酵液不受污染、如何控制好温度。

p1EanqFDPw<二)果醋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酒变醋的原理;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3.制醋所利用的醋酸菌的来源。

教案建议: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由酒变醋的原理以及在制醋过程中醋酸菌的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制醋的流程、醋酸菌的生活特点、醋酸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以及使果酒变为果醋的方法等基础知识。

DXDiTa9E3d<三)、实验案例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建议将实验安排在秋季的9月或10月进行。

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有如下优点:<1)正值收获季节,葡萄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2)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3)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RTCrpUDGiT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5PCzVD7HxA2. 取葡萄500 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装置参见教材图1-4b),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 mL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jLBHrnAILg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 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

xHAQX74J0X7. 10 d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

例如,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等工作。

LDAYtRyKfE8. 当果酒制成以后,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30~35 ℃的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如果找不到醋酸菌菌种或醋曲,可尝试自然接种,但效果不是很好。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口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等的污染。

Zzz6ZB2Ltk<四)、课题成果评价<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

dvzfvkwMI1<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rqyn14ZNXI【课本问题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EmxvxOtOco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SixE2yXPq5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二)[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6ewMyirQFL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kavU42VRUs <三)练习2.提示: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周详的考虑,如原料的来源与选择、菌种的培育与选择、发酵的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如何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等。

此外,无论是葡萄酒或葡萄醋,实验时所检测的发酵液,并非商品意义上的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沉淀过滤、灭菌装瓶等获得成品酒或醋。

葡萄酒还需在一定设施和条件下<如橡木桶和地窖)进行后续发酵,以获得特定的风味和色泽。

y6v3ALoS893.提示:需考虑厂房、设备投资、原材料采购、工人人数及工资、产品种类、生产周期、销售渠道、利润等问题。

M2ub6vSTnP 【导学诱思】1.果酒制作的原理<1)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它的代谢类型是,与异化作用有关的方程式有。

思考:果酒制作过程中,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前存在的生物关系如何?0YujCfmUCw <2)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

<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

<4)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

2.果醋的制作原理<1)果酒进一步发酵能获得果醋,酒变醋的原理是。

思考:变酸的酒表面有菌膜,菌膜是怎样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深层发酵?<2)果醋发酵时将温度控制在℃,原因是。

<3)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

3.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d左右,可通过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4)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d,并注意适时在充气。

思考: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生殖方式有什么不同?【疑难点拨】1、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eUts8ZQVRd分析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3、3、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sQsAEJkW5T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GMsIasNXkA【典例解读】例1.<03上海)生产果醋用的乳酸菌等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A.都是异养生物 B.仅在有水条件下繁殖C.仅在有氧条件下生长 D.生存温度都超过80℃解读:细菌的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其中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因细菌种类的不同,所需的种类也不一样,而水是所有微生物生长共同所需要的物质。

细菌按同化作用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种;按异化作用可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

TIrRGchYzg答案:B例2.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A.营养物质的消耗 B.微生物呼出的CO2 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 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解读: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可能造成酸碱物质消耗不均,从而引起pH的变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还会产生大量的CO2引起pH的变化;同时产物的种类也能引起pH的变化。

7EqZcWLZNX答案:C例3.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

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

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

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lzq7IGf02E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异化作用的特点是。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

<3)酒精主要是啤酒酵母菌进行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

<4)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

其余1.5%则用于。

<5)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

解读: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有氧时酵母菌能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增加很快,无氧时能分解糖类产生酒精,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发酵产物中,极少数用于自身生长发育。

zvpgeqJ1hk答案:<1)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2)出芽生殖 <3)无氧呼吸 <4)自身的生长繁殖<5)C12H22O11+H2O→2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能量【课堂演练】一、选择题1.能为发酵工程提供菌种的是A.植物体细胞杂交 B.目的基因转移C.动物细胞融合 D.聚乙二醇处理大肠杆菌2.具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A.噬菌体、细菌B.变形虫、草履虫C.蓝藻、酵母菌D.放线菌、圆褐固氮菌3.将乳酸菌接种到彻底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上,要使其正常生长必须给予的条件是A.充足的氧气B.隔绝氧气C.供给分子氮D.供给大分子蛋白质4.当环境温度超过最适生长温度以后,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会急剧下降,是由于细胞内哪些物质发物了不可逆的破坏NrpoJac3v1A.蛋白质和核酸B.蛋白质和磷脂C.核酸和核膜D.载体和DNA5.一般情况下不进行二分裂生殖的是A.草履虫、变形虫B.酵母菌、放线菌C.大肠杆菌、固氮菌D.乳酸菌、黄色短杆菌6.在微生物的细胞中,占细胞干重90%以上的化学元素为A.C、H、O、NB.C、H、O、N、P、SC.N、P、S、K、Ca、MgD.C、H、O7..微生物的代谢速度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快得多,下列哪项不是这一生命现象的原因A.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很大B.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迅速C.适宜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非常快D.微生物体内酶的种类比其他生物多8.下列哪项不是真菌所具有的特征A.多数真菌能够进行孢子生殖B.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C.真菌都属于异养生物D.真菌多为厌氧型或兼性厌氧型微生物9.酒厂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B.隔绝空气C.加缓冲液D.加新鲜培养基10.细胞结构是原核、生长繁殖过程绝对不需氧、体内不含有氧呼吸酶的微生物是A.乳酸菌B.酵母菌C.变形虫D.固氮菌二、选择题11、如图所示表示酵母菌细胞的构造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