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高考常识之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

高考常识之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在每年的9-10月更新,以下是2023年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排名第1位:清华大学(世界排名第23位)。
中国排名第2位:北京大学(世界排名第39位)。
中国排名第3位:香港中文大学(世界排名第53位)。
中国排名第4位:香港大学(世界排名第55位)。
中国排名第5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排名第89位)。
中国排名第6位:浙江大学(世界排名第93位)。
中国排名第7位:香港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95位)。
中国排名第8位:香港理工大学(世界排名第100位)。
中国排名第9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排名第102位)。
中国排名第10位:华中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109位)。
中国排名第11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世界排名第112位)。
中国排名第12位:复旦大学(世界排名第116位)。
中国排名第13位:香港城市大学(世界排名第120位)。
中国排名第15位:中山大学(世界排名第129位)。
中国排名第16位:武汉大学(世界排名第150位)。
中国排名第17位:中国湖南大学(世界排名第168位)。
中国排名第18位:湖南大学(世界排名第168位)。
中国排名第19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世界排名第196位)。
中国排名第20位:同济大学(世界排名第196位)。
中国排名第21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世界排名第196位)。
中国排名第22位:台湾大学(世界排名第203位)。
中国排名第23位:中南大学(世界排名第209位)。
中国排名第24位:南方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213位)。
中国排名第25位:华南理工大学(世界排名第219位)。
中国排名第26位:西安交通大学(世界排名第219位)。
中国排名第27位:电子科技大学(世界排名第231位)。
中国排名第28位:东南大学(世界排名第234位)。
中国排名第29位:厦门大学(世界排名第247位)。
中国排名第30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世界排名第253位)。
2020年中国十大名校排行榜

2020年中国十大名校排行榜影响力和性的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1.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Es);2. 英国QS;3.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从以上三大世界排行榜的2020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两岸四地共有50多所高校跻身2020年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
其中,仅有19所高校全部跻身三大排名数据的世界500强,大陆高校有10所,香港高校有5所,台湾高校有4所。
另外,北京师范大学等16所高校入选其中2个排行榜,山东大学等18所高校入选其中1个排行榜。
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
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
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表

总得分
378.6 348.3 233.4 210.1 188.3 165.9 158.1 146.7 145.0 129.5 127.0
112.2 104.7
98.9 97.9 93.1 93.0 91.0 84.6 79.8 78.9 76.4 75.0 73.0 69.7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南华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吉首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长沙学院 湖南工商大学 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邵阳学院 湘南学院 怀化学院 湖南工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长沙师范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警察学院 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医药学院
* 排名相同 的学校按校 名拼音顺序 排列。
省市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湖南
学校类型
综合 综合 师范 综合 理工 农业 综合 林业 综合 理工 综合 医药 理工 理工 财经 师范 师范 综合 理工 综合 综合 理工 理工 综合 理工 师范 师范 财经 政法 语言 医药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榜)
2020排名 160 173 202 208 259 267 286 321 346 365 368 372 401 402 413 454 485 492 503 509 518 536 600+ 600+ 600+ 600+
2016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名单公布

2016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名单公布2016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序号学校名称所在地区全国排名 2016办学类型、等级和层次办学类型星级排名办学层次1 北京大学北京 1 中国研究型 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 清华大学北京 2 中国研究型 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 中国研究型 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4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 9 中国研究型 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5 香港大学香港 - 中国研究型 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6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 - 中国研究型 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7 台湾大学台湾 - 中国研究型 7星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8 复旦大学上海 3 中国研究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9 武汉大学湖北 4 中国研究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0 浙江大学浙江 5 中国研究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1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6 中国研究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2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7 中国研究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3 南京大学江苏 8 中国研究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12 中国研究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5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 - 中国研究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6 台湾成功大学台湾 - 中国研究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7 台湾交通大学台湾 - 中国研究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8 台湾清华大学台湾 - 中国研究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9 中央戏剧学院北京 - 专业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20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 - 专业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21 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 专业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22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 - 专业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23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 专业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24 台湾艺术大学台湾 - 专业型 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25 中山大学广东 10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6 吉林大学吉林 11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7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13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8 四川大学四川 14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9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5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0 南开大学天津 16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1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17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2 中南大学湖南 18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3 同济大学上海 19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4 天津大学天津 20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5 山东大学山东 21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6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21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7 厦门大学福建 23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8 东南大学江苏 24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25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40 东北大学辽宁 26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41 重庆大学重庆 27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42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8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43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29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44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30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45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32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46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37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47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 39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48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42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49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45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0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53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1 河海大学江苏 54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2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55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3 中国石油大学山东 60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4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64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5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66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6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 70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7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 71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8 第四军医大学陕西 73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9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89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0 台湾政治大学台湾 -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1 澳门大学澳门 -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2 台湾中央大学台湾 -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3 台北艺术大学台湾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4 台湾长庚大学台湾 -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5 台湾辅仁大学台湾 - 中国研究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6 香港演艺学院香港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7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8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9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70 上海戏剧学院上海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71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72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7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74 外交学院北京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75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76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77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 - 专业型 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
2020年中国大学世界QS排名(前500名)

69
国立台湾大学
410
国立中山大学
8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12
上海大学
91
香港理工大学
427国Biblioteka 中央大学120南京大学
429
天津大学
173
国立清华大学
436
北京理工大学
225
国立成功大学
451
厦门大学
227
国立交通大学
46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51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462
北京科技大学
257
武汉大学
世界排名
学校名称
世界排名
学校名称
16
清华大学
277
哈尔滨工业大学
22
北京大学
287
中山大学
25
香港大学
287
国立阳明大学
32
香港科技大学
307
西安交通大学
40
复旦大学
331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46
香港中文大学
368
南开大学
52
香港城市大学
379
台北医学大学
54
浙江大学
387
澳门大学
60
上海交通大学
400
468
山东大学
261
香港浸会大学
480
华南理工大学
265
同济大学
484
吉林大学
277
北京师范大学
484
长庚大学
2020年中国大学世界排名(前500名)
校友会2020中国省属大学排名(200强)

第3名 沈阳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西藏农牧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259
178
北华大学
259
181
南京财经大学
262
182
山西师范大学
263
18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64
183
长春工业大学
264
185
大连海洋大学
266
185
沈阳化工大学
266
187
武汉纺织大学
268
188
青海大学
269
189
北京建筑大学
270
189
浙江海洋大学
270
191
常州大学
272
192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47
166
南华大学
247
166
山西农业大学
247
166
内蒙古师范大学
247
170
新疆农业大学
251
170
景德镇陶瓷大学
251
172
山东理工大学
253
172
烟台大学
253
174
西安工程大学
255
175
宁夏大学
256
176
安徽理工大学
257
177
湖北文理学院
258
17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1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

2021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2021年1月12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202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最新公布2021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和中国最受外国政要青睐大学排行榜等榜单,这是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连续第13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雄居2021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连续八年蝉联第一;清华大学列第二,复旦大学居第三,武汉大学列第四,中国人民大学居第五。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和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名列独立学院排行榜前三名;西安外事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名列民办大学排行榜前三强。
值得关注的是,最新2021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显示,中国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凭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办学实力,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等两岸四地10所研究型大学共同入围中国六星级大学,跻身2021中国顶尖大学队列。
报告指出,北京大学最受外国政要青睐和认可,到访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达54人,雄居2021中国最受外国政要青睐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有35人次,屈居第二;北大清华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声望的大学,是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国外交之行的首选学府;外交学院名列第三;复旦大学位列第四;中国人民大位居第五;同济大学名列第六;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并列第七;四川大学名列第九;武汉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并列第十。
最引人关注的是,在到访中国高校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中,美国总统青睐清华大学,俄罗斯总统欣赏北京大学,法国政要垂青武汉大学,加拿大总督最喜欢四川大学,德国领导人最偏爱同济大学。
首次发布2021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引导中国高校提升国际化水平、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
结果显示,北京大学国际化水平最高,雄居2021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名列第二,北大清华是我国国际化水平最高、最具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学,是中国最受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青睐的大学,也是英国泰晤士报(THEs)、QS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等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榜排名最高的大学。
2020校友会澳门最好大学排名,澳门大学第一

2020校友会澳门最好大学排名,澳门大学第一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哪所大学综合实力最强,办学水平最高?哪些高校率先晋升2020世界一流大学(8★)、世界高水平大学(7★、6★)和中国一流大学(5★)行列?2020年1月6日,艾瑞深校友会网()编制完成、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2020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2020中国各地区最好大学排名和2020中国省属大学排名等榜单。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连续13年问鼎冠军,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榜首;清华大学第2,复旦大学第3,浙江大学第4,南京大学第5,天津大学首次跻身全国前10强,山东大学跃居至第13位。
北京、江苏和上海分别有21所、13所和9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雄居全国前3甲;全国36所省属高校跻身百强行列,南昌大学首次跻身前50强。
最引人关注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打破最近十年排名最高纪录,插队“华东五校”晋升全国前7强,堪称2020年中国大学最大黑马。
在全国省属高校中,辽宁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表现突出跻身全国百强行列,堪称最近几年中国发展最快的省属大学。
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和三亚学院位列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前5名。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名列2020中国独立学院排名前5强。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成都沈阳襄阳台州等城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支持,台州学院、沈阳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成都大学和五邑大学等高校晋升全国前300强,跻身中国地方同类高校第一方阵,争创全国地方双一流建设的新标杆。
报告显示,在最新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澳门大学荣膺2020中国五星级大学(5★),跻身世界知名大学、中国一流大学行列,雄居校友会2020澳门最好大学排名榜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更多
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上海软科正式发布了2017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这是该排
名自2011年问世以来第七次发布,排名展示了我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领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学。
三甲高校与去年保持不变,清华大学(北京)蝉联两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学高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台湾的清华大学(新竹)。
香港
中文大学跃升至第四名,浙江大学上升四位排在第五名。
其他排在
前十名的高校依次是香港大学(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上海交
通大学(8),复旦大学(9)和台湾大学(9)。
2017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结果
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对象是两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并且面向两岸四
地招生的大学。
2017年排名的对象有152所,其中内地103所、台
湾40所、香港7所、澳门2所。
与去年相比,大陆高校中,天津大学、苏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化工大学、华中师范
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今年均有超过10个
位次的排名提升,展示了内地高校强劲的发展势头。
中国矿业大学
首次入榜百强高校,今年排在86位。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和高雄医学
大学排名有显著提升。
香港各高校表现趋于稳定。
澳门地区上榜的
两所高校均位列50强,排名均有提升,澳门科技大学从去年的32
位上升到今年的28位,澳门大学上升三位排在42位。
两岸四地大学排名采用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质量和学校资源4大类13项指标的指标体系。
两岸四地上榜高校在具体指标表
现上也各具优势。
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
人才培养方面,“研究生比例”单指标表现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第一;“留学生比例”上,澳门科技大学居于首位,港澳高校
整体优势明显;“师生比”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得分最高。
“博士学
位授予数”上,北京大学名列榜首。
“校友获奖”上,北京师范大
学和台湾清华大学分别在总量和生均表现上脱颖而出。
科学研究方面,“科研经费”指标表现上,清华大学在总量上领先一众高校;香港大学在科研经费的师均值上居于首位。
“顶尖论文”指标总量得分以及师均得分最高的均为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论文”指标总量排名第一,台湾阳明大学在师均表现上得分
最高。
“国际专利”指标上,清华大学总量得分第一,台湾清华大
学师均得分第一。
师资质量方面,“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指标上,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和中正大学并列第一;“教师获奖”方面,香港中文大学仍是两岸
四地唯一有教师在本校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学。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成
为今年“高被引科学家”总量和师均表现最好的高校。
学校资源方面,清华大学在“办学经费”总量上居于两岸四地大学首位;香港中文大学在生均办学经费上名列榜首。
关于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排名的对象是中国大陆地区、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校中,以建设世界一流
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并且面向两岸四地招
生的大学。
排名全部使用具有国际可比性的评价指标,指标体系覆
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质量和学校资源等方面。
两岸四地大
学排名结果高度透明,排名除了提供各个学校的总得分以外,还提
供了每个单项指标的得分,允许他人了解、核实每所大学在单个具体指标上的表现和排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