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及排水设计

合集下载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是指公路工程中对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的相关规范。

下面是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
1.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排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能够快速、有效地排除降水和路面积水,确保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

2. 设计流量计算:根据所在地区的降水量和排水面积,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确定设计流量,确保排水系统具备足够的排水能力。

3. 排水管道的选材和布置:根据设计流量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排水管材,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合理布置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系统的连通性和排水效果。

4. 雨水收集、集中和排放:根据道路坡度和降水情况设置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确保雨水能够有效集中和排放,避免积水和冲刷。

5. 排水沟和明渠的设计:根据设计流量和地形条件设计排水沟和明渠,确保其横断面和纵坡满足排水要求。

排水沟和明渠的结构和施工应符合相关标准。

6. 排水井和检查井的设计:根据排水系统的布置和需要设置合适数量的排水井和检查井,以方便检修和清理排水设施。

7. 车辆穿越设计:对于需要横越排水系统的道路,需要设计合适的车辆穿越设施,以确保安全和畅通。

8. 排水系统的防冻设计:在冷地区,需要针对排水管道和井口等设施进行防冻设计,防止冻裂和堵塞。

9. 排水施工和验收:排水系统的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在竣工后,需要进行排水系统的验收,并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是确保公路工程排水系统功能良好、安全可靠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保障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公路工程中的路面排水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的路面排水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中的路面排水规范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也日益繁忙,为了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行和车辆行驶的安全,合理的路面排水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讨论公路工程中的路面排水规范要求,包括排水设计原则、排水设施种类及其功能、排水规范等内容。

一、排水设计原则在进行公路工程中的路面排水设计时,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设计应根据道路和周边地形、降雨量和频率、土壤性质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流量。

其次,排水设计应综合考虑道路截面、纵坡和横坡等因素,确保水流能够迅速排除。

此外,排水设计还应结合环境保护要求,选择适宜的排水设施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排水设施种类及其功能公路工程中的路面排水设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下面我们将对几种常见的排水设施进行简要介绍。

1. 排水沟:排水沟的作用是将路面上的雨水引导到指定地点排除。

它通常位于道路两侧或中央,采用开放式结构,便于水流的流动。

排水沟的设计应合理,能够快速排除雨水,避免积水。

2.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主要用于收集和运输雨水,它可以埋设在地下或设置在路面下方。

排水管道的设计应考虑到水流量的大小,管道材质的选择,以及管道的坡度和弯道等因素,确保排水畅通。

3. 水勺排水系统:水勺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排除雨水,它通常由横截面为梯形的水沟和一系列的水勺组成。

这种排水系统能够提高排水效率,并减少水流对路面的冲刷。

4. 排水井:排水井位于道路沿线,用于收集和分流路面上的雨水。

排水井一般设置在低洼地段和交叉口等位置,它通过管道将收集到的雨水排放到合适的地点,保持道路的干燥。

三、排水规范为了确保公路工程中的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满足安全要求,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排水规范。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排水规范要求。

1. 设计流量要求:设计流量是指在设计雨量下,排水设施必须能够有效收集和排除的水量。

对于不同类型的公路,设计流量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确定。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公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排水系统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降水量、地形、土壤类型和质量、交通量和交通流量等,以确保路基和路面的良好状态和安全性。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首先需要考虑路基的形状和坡度。

正确的路基坡度可以促进排水和流水,减少路面的积水和冰冻。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路面的宽度、纵向横坡、横向坡度和曲线半径等因素,以确保路面排水能力达到最佳状态。

路基的排水系统包括表面排水和内部排水两个方面。

表面排水是指表层水的流铺,为避免路面污泥积淀和积水,需要按照公路标准要求设计排水系统。

内部排水是指通过排水管将路基内部的水排放出去。

在设置排水管时,要考虑到交通流量、土壤类型和质量、降水量等因素,以确保排水管的直径和深度能够满足排水需要。

在设计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时,还要考虑道路的路段类型。

比如,平原区和丘陵区的路段设计要考虑到不同的地形条件和水文因素。

在平原区,水位高,排水系统需要好的排水能力,而在丘陵区,地势高差大,设计要考虑到坡度、水量、土壤膨胀等因素。

此外,在排水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

比如,在靠近河流或湖泊的路段,要考虑到水质保护问题。

在污水管道中,还要考虑到水质水量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确保排放的污水不会影响周围环境。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在公路的设计中,排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公路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雨天,排水系统不良就会导致路面积水、滑动、损坏,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公路路基和路面的排水设计也显得格外重要,它既与路面使用寿命密切相关,也与公路安全相关。

本文将从公路排水的概念、排水设计的目的、排水设计的要素、排水设计的模型等方面对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公路排水的概念公路排水是指将路面、路基上的雨水和融雪水排放到附近的水源或达到规定的排水标准,以保持路面的干燥,并保证行车安全的系统。

公路排水的目的是防止水渍在路面上降低车辆的抓地力,从而影响行车安全;防止水渍进入路基,破坏路基的稳定性,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公路排水还要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

二、排水设计的目的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以下目的:1、保护路基。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路基内的水压,防止路基的稳定性被破坏,从而保护公路的使用寿命。

此外,它也可以减少水渍对路面及基础设施的侵蚀。

2、减少路面损坏。

排水系统可以把水渍从路面中排走,从而减少路面的损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同时,它也可以防止路面积水,提高驾驶安全性。

3、保护环境。

排水系统可以将污染物排除,从而减少污染,保护水环境。

公路排水设计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雨量和降雨量每个地区的降雨量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设计排水的能力。

2、公路横坡和纵坡公路设计中的横坡和纵坡对于排水的影响很大,因此,排水系统应在设计时要考虑横纵坡的大小和形状。

3、沟渠沟渠是指在公路路基周围土地上开挖的一条沟渠,用于排水。

它的设计包括沟渠的形状、长度、宽度和深度等。

4、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包括雨水口、雨水井、排水管道等,它们的设计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放。

为了设计出最佳的排水系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计算,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1、流量计算流量计算是指计算出排水系统所需处理的水量,同时也用来确定排水设施的数量和排水能力。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摘要:公路的建设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需要加强重视,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在一些已建成的公路上经常出现因排水系统设计不完善而出现的路基浸水或边坡冲蚀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安全。

文章主要对公路排水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供大家在今后的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边沟;中分带引言公路工程目前得到快速发展,为确保公路正常运营,必须在设计阶段做好路基路面排水,采用合理可行的排水措施,保证排水效果,防止路基路面受到水的影响和破坏。

1公路路基排水设计1.1地面排水公路的路基路面一般通过边沟实现排水,通常设置梯形边沟,规格为0.6m×0.6m,其边坡按1:1控制,采用7.5号浆砌片石进行铺砌,在边沟中,纵坡通常在0.3%以上,长度不超过300m,边沟中的水必须引排至路基以外,进入周围自然水系或取土坑,但不可排入到鱼塘当中。

如果边沟和涵洞或通道有交叉现象,则需要将边沟中的水排至涵洞,也可在通道和灌溉涵等位置使边沟中的水由两侧排除,也可布置倒虹吸涵。

对于挖方地段,要布置梯形截水沟,其规格为0.4m×0.4m,同时在边坡顶部的外侧布置矩形截水沟,其规格为0.6m×0.6m,同于排除边坡表面的积水。

对于截水沟,都采用厚度为25cm的浆砌片石进行铺砌。

1.2地下排水区域地下水会带来严重危害,使路基发生坍塌与软化,对结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这一现象在平原区十分显著。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好地下排水方面的设计。

1.2.1软基处理段很多公路工程都分布大面积软土层,其地下水的实际含量相对较大,为确保软土段路基保持稳定,必须做好地下水的排水。

因此,需采用以下处理措施:布置塑料排水板,设置砂垫层,采用超载预压方法等。

通过实践可知,以上措施均能排除段落内的地下水。

公路改建工程--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公路改建工程--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1设计规范及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2、路基设计2.1路基设计标准本项目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5米。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中线路面顶标高,路面横坡采用2%双向坡。

2.2平曲线超高、加宽方式平曲线超高为行车道及路肩绕路中线(未加宽前)旋转。

平曲线半径小于90米时均应设置超高,平曲线半径小于250米均应设置加宽(按TG2U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四级公路II类加宽),平曲线超高、加宽缓和段长度等于平曲线缓和曲线长度。

2.3 2.1路基超高方式:路基超高方式采用绕路基中心线旋转,圆曲线半径小于90米均应设置超高,超高渐变率为1/100。

计算超高缓和段时最短应符合渐变率1:15且不小于IOm的要求。

允许将超高、加2.2.2按规范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路面均应加宽,相应路基也进行加宽。

在平曲线内侧进行加宽,加宽缓和段长度采用相应缓和曲线全长按其成比例增加。

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IOm的要求设置。

加宽为单侧(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过渡段不小于IOn1。

宽缓和段部分插入曲线内。

最大超高4圾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表3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路基压实度不小于85乐路堤填料为一般砂粘土(普通土),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3.1条要求并符合上表压实度及强度要求。

2.4.2路基边坡坡率(1)路堤:本设计段填方高度较小,边坡坡率均采用1:1.5,路基填料均利用路基开挖上石方以20:80的填料比例进行路基填筑。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论文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论文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浅析【摘要】水是危害路基路面的主要自然因素,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害,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就要注重加强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排水设计对路基路面的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直接影响着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所以只有做好路基路面排水,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结构性能和使用性能。

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都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水文计算并结合高速公路设计、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以便更好地为高速公路建设服务。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日益加快,因为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不当造成病害的工程也越来多,所以加强公路路基排水设计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这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稳定性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中的公路排水设计使用寿命有显著的影响。

公路排水设计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灌溉和排水对路基的稳定和强度的影响,通常被称为第一排水;二是考虑如何迅速排出路基路面的水,减少降雨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路面排水不良或道路路基的地表水下渗,路面结构和性能的损害,即排水第二型。

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

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cm厚的稳定层等。

采用这一系列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类排水设计一般包括:(1)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2)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3)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4)设计中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按照水力计算特点,跌水的基本构造可分为进水口、 消力池和出水口三个组成部分。如图5-13所示。各组成 部分的尺寸,由水力计算而定。
一般情况下,如果地质条件良好,地下水位较低,设计 流量小于1.0~2.0立方米/秒,跌水台阶(护墙)高度P,最 大不超过2米。常用的简易多级跌水,台高约0.4~0.5米,护 墙用石砌或混凝土结构,墙基埋置深度为水深 a的1.0~1.2 倍,并不小于1.0米,且应埋入冰冻线以下,石砌墙厚约0.25~ 0.3米。消力池起消能作用,要求坚固稳定,底部具有1%~2% 的纵坡,底厚约0.30~0.35米,壁高应比计算水深至少大0.2 米,壁厚与护墙厚度相仿。消力池末端设有消力槛,槛高 c 依计算而定,要求低于池内水深,约为护墙高度的1/5~1/4, 一般取c=15~20厘米。消力槛顶部厚约为0.3~0.4米,底部 预留孔径为5~10厘米的泄水孔,以利水流中断时排泄池内的 积水。
4.跌水与急流槽
跌水与急流槽是路基地面排水沟渠的特殊形式,用于陡 坡地段,沟底纵坡可达45°。
跌水的构造,有单级和多级之分,沟底有等宽和变宽之 别。 单级跌水适用于排水沟渠连接处,由于水位落差较大, 需要消能或改变水流方向。
较长陡坡地段的沟渠,为减缓水流速度,并予以消能, 可采用多级跌水。多级跌水底宽和每级长度,可以采用各自 相等的对称形,亦可根据实地需要,做成变宽或不等长度与 高度。
排水管可采用带槽孔的塑料管或水泥混凝土管。
管径按设计渗流量确定,但最小内径宜为15厘米(渗沟 长度不大于150米时)或20厘米(渗沟长度大于150米时)。
排水管周围回填透水性材料,管底回填料的厚度为15厘 米,管两侧的回填料宽度不宜少于30厘米。透水性回填料可 采用粒径5~40毫米的碎石或砾石,但粒径小于2.36毫米的 细粒含量不得大于5%。 在渗沟的迎水面沟壁处应设置反滤织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及排水设计
高速公路是现代化交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及排水设计是确保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和运营顺畅的关键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及排水设计的相关知识。

一、高速公路路面设计
高速公路路面是指公路车辆行驶所必须通过的道面结构,它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路面材料、结构类型、施工方式、落差、走向和坡度等。

不同因素对路面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设计路面时需要全面考虑。

1.路面材料选择
路面材料是决定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路面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路面设计速度、气温变化范围、降水量、路基土质、交通量等。

一般高速公路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这两种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压性能。

2.路面结构类型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类型包括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

刚性路面结构是指路面上加设钢筋混凝土或灰铸铁配重,以增加其耐久性,并防止因地面沉降引起路面变形。

柔性路面结构则采用
沥青混合料表面覆盖层和碎石底层,具有更好的弹性和减震能力。

3.落差、走向和坡度
高速公路落差是指公路相对水平面的高差,走向则是公路在平面上的方向,而坡度则是指公路在垂直方向上的倾斜程度。

这些因素的选择必须符合道路设计标准,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稳和安全。

二、高速公路排水设计
高速公路排水设计是指保证路面及附属设施在降雨天气下正常排水运营的系统和工程。

排水设计应综合考虑公路附近的河流、密集建筑区、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

1.排水系统类型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分为道路地下排水系统和路面运行排水系统。

道路地下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网、溢流口等。

路面运行排水系统包括表层排水系、横向纵向排水设施、积水井等。

2.排水设施的设计
设计排水设施是为了确保在降雨天气下,高速公路的排水系统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排水,以维护行车安全。

需要充分考虑到水文条件、周围环境、设施条件等方面。

为了达到良好的排水效果,排水设施的位置、数量、尺寸、排水能力要适当。

3.维护保养
关键环节是路面排水要定期巡查、检测和维修,以确保排水设施的畅通和运行顺畅。

当路面排水设施出现故障时,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以避免水流产生积水,导致车辆行驶不便,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总之,高速公路路面设计及排水设计是确保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和运营顺畅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不同因素的全面考虑,实现高速公路的优良结构和良好排水,减少车辆事故率和维护成本,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