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设计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公路工程施工实践,详细阐述了高速公路沥青面层配合比设计,在试验的基础上确认其级配组成并进行验证,并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面层;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1引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不仅代表一个地区沥青路面的科研水平、施工水平和建设管理水平,同时也是一个地区重要的对外形象。

随着交通量和轮胎压力的不断增加及交通条件的日益复杂给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在当前繁重的建设任务情况下,推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赶超国际沥青路面先进水平,必须在学习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先进理念、先进方法的同时,关键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

2工程概况湖南某高速公路工程10标段,行车道及路缘带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即4cmac-16改性沥青砼面层+5cmac-20c沥青砼中面层+粘层+7cmac-25c沥青砼下面层+透层+20cm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16cm4%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

该路段段沥青路面面层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进行设计的,其中试验是根据《公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进行的。

3 高速公路沥青面层配合比设计3.1原材料1)集料对于中、下面层石灰岩集料,在现有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建议粗集料增加高温压碎值指标,以减少施工中的集料压碎现象,同时达到提高中、下面层抗车辙性能的目的。

对于细集料,目前检测指标尚少,建议增加坚固性试验,提高细集料的使用品质。

2)沥青沥青的品质是影响沥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的一个关键因素。

适宜的沥青不仅能延缓或阻止沥青路面因疲劳、低温产生开裂,还能防止沥青路面因重载和高温作用产生过深的车辙。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高速公路的路面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沥青路面是目前高速公路常见的路面类型,其施工技术对路面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本文将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 设计方案确认:在施工前,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确认路面的结构和材料要求,包括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厚度要求、施工工艺等内容。

2. 检查设备和材料:施工前需要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材料符合要求,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平整、清洁,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4. 安全措施:在施工前需要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明确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

二、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坚实。

对于新建路面,需要进行路基填筑、压实等工序;对于旧路面,需要进行修补、铣刨等工序。

2.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调试,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3. 摊铺:沥青混凝土摊铺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环节。

摊铺机的选用和调试、摊铺速度的控制、摊铺厚度的调整等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4. 平整和压实:摊铺完成后,需要进行路面的平整和压实工作。

平整机和压路机的选用和操作都对路面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5. 压实质量检测:对压实后的路面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6. 表面处理:对沥青路面进行表面处理,包括喷洒封层剂、撒布石子等工序,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和耐久性。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需要控制温度,包括原料温度、摊铺温度等,确保沥青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要求。

2. 施工速度:沥青混凝土的施工速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路面质量。

3. 施工质量检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摊铺厚度、压实质量等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通过本设计掌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计算方法。

2、设计题目(1)设计题目南京地区某高速公路,其中某段经调查路基为粉质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1.1m,路基填土高度0.5m。

近期混合交通量为25350 辆/日,交通组成和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分别如表1、表2 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8%。

该路沿线可开采砂砾、碎石,并有石灰、水泥、粉煤灰、沥青供应。

请设计合适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2)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邓学钧主编,2008.5《路基路面工程》,沙爱民主编,2011.33、设计方法与设计内容(1)根据自然区划、路基土类型和地下水位高度,确定土基回弹模量值;(2)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积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3)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合适的面层类型(包括面层材料级配类型);(4)拟定2 种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确定各结构层材料的计算参数;(5)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验算拟定的路面结构;4、设计要求(1)总体要求:根据设计资料,初步拟定2 种路面方案,并对这2 种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经济技术比较以初始修建费为依据,每种材料的单价见附录中表3 所示);(2)要求计算每种代表车型的轴载换算系数(共两种:一种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的轴载换算系数;另一种为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的轴载换算系数)。

(3)拟定的路面结构方案,应明确标示出每种材料的名称、厚度和设计时使用的模量值。

并列出路面结构验算过程。

5、附录(1)2015 年材料单价表表3 2015 年材料单价表一、确定车道数序号汽车型号日交通量小客车转换系数当量小客车(pcu/d)1 桑塔纳6228.495 1 6228.4952 五十铃10723.05 1.5 16084.583 解放CA10B 5587.14 2.5 13967.854 黄河JN150 2284.035 2.5 5710.0885 黄河JN162 479.115 2.5 1197.7886 交通SH361 45.63 4 182.52合计43371.32设计年限末交通量设计年限小时交通量为(其中 D=0.5,K=12.5%)服务水平等级v/C值设计速度(km/h)120 100 80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ln)]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ln)]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ln)]一v/C≤0.35 750 730 700 二0.35< v/C≤0.551200 1150 1100三0.55<v/C≤0.751650 1600 1500四0.75< v/C≤0.901980 1850 1800五0.90<v/C≤1.002200 2100 2000 六v/C >1.00 0~2100 0~2200 0~2000结论:高速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则车道数取双向六车道故采用八车道。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简述1.1.1概述某沥青路面建设工程,全长56.50米。

1.1.2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K0+000~K13+270段三级;K13+270~K54+500段四级;2、路基宽度: K0+000~K13+270段7.5米;K13+270~K54+500段6.5米;3、路面宽度: K0+000~K13+270段7米;K13+270~K54+500段6米;4、路面结构: K0+000~K13+270段;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0.6cm稀浆封层(ES-2型)+25cm级配碎石基层+12cm未筛碎石底基层;K13+270~K54+500段: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0.6cm稀浆封层(ES-2型)+20cm级配碎石基层+12cm未筛碎石底基层;5、设计荷载:公路-II级。

6、设计速度:K0+000~K13+270段30公里/小时;K13+270~K54+500段20公里/小时;1.2主要工程数量1.2.1 路基工程1、路基土石方工程路基开挖土方14670m3,挖石方2430m3;坍方清理10400 m3;路基利用方填筑11132 m3;2、特殊路基处理换填砂砾石840 m3;换填片石9912 m3;砂砾石路基补强层5641 m3;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322681 m2。

1.2.2 排水工程1、边沟M7.5浆砌片石边沟11148 m3。

2、盖板沟C25钢筋混凝土水沟盖板15m3、排水M7.5浆砌片石排水沟586 m3。

4、盲沟碎石盲沟(80cm×80cm)195m.1.2.3 防护工程M7.5浆挡土墙5564m3;M7.5浆砌护肩墙2129m3;M7.5浆砌上挡墙2530m3;M7.5浆砌片石消力槛204m3。

1.2.4 路面工程1、未筛分碎石底基层厚10未筛分碎石底基层353426 m2。

2、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级配碎石基层69016 m2;厚25cm级配碎石基层284410 m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设计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设计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设计探讨摘要:文章针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及沥青路面的施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国内的沥青路面普遍存在工程的耐久性和早期损坏两大突出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有设计方面的原因、施工方面的原因,如材料、机械、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沥青路面施工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生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1沥青混合料设计1.1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目前,国内外路面设计者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很多,纵观世界各国,现行用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主要有:马歇尔方法、维姆方法、superpave方法、gtm方法以及贝雷法等,但其中又以马歇尔法运用得最为广泛。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规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方法;同时规定,当采用其他方法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马歇尔试验及各项配合比检验,并报告不同设计方法的试验结果。

1.2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混合料级配设计原则,主要是依据规范规定取级配范围中值的方法,但发现细集料偏多,抗车辙能力较低。

另一方面由于现行规范级配要求易造成各种集料比例不当,容易导致沥青混合料离析,使路面质量不均匀。

“十五”初期,高速公路铺筑了大量的比对试验段,从而调整了级配设计原则。

这个原则的核心是:级配是通过试验做出来的,而不是通过查表或数学运算计算出来的。

一个优良的级配首先是目标配合比的各项体积性质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其次是这个级配施工操作方便,不易离析。

在此基础上,江苏省提出了改进型ac-25i和改进型ac-20i级配范围。

这两种级配在“十五”初期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效果良好。

1.3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质指标沥青混合料设计体积性质指标是沥青路面使用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性质不仅和原材料、级配、油石比有关,还与沥青混合料的试件成型方法、试验温度、击实(旋转压实)次数紧密联系。

毕业设计(论文)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研究专业:交通土建助学站点:湖南交通工程职院考籍号: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3 月附件(封首):学生姓名:考籍号:站点:湖南交通工程职院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1年3月浅述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和控制措施摘要目前,我国高等级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而且随着车流量不断增加及人们出行质量水平的提高,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

在保证沥青路面基本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要求我们在项目建设中,全面把握质量控制过程,有必要对高等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一步分析研究,优化控制方法。

本文针对施工现场管理与工艺控制两方面,从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实体工程,介绍了原材料、混合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实际质量控制,深入细节,对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

研究表明,从原材料质量控制开始,正确的加工方式、合理的机械配置、成熟的施工工艺,结合良好的管理模式,是构筑高等级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系统的必要元素。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施工工艺目录第一章绪论 (1)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状况 (1)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现状与前景 (1)三、工程概况 (2)四、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3)第二章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4)一、施工质量管理 (4)二、施工质量控制阶段分析 (4)(一)事前控制 (4)(二)事中控制 (4)(三)事后控制 (5)三、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控制对象 (5)(一)质量控制要点 (5)(二)质量控制对象 (6)四、质量保证体系 (6)第三章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因素 (7)一、影响本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7)(一)原材料及管理 (7)(二)沥青混合料 (11)(三)目标配合比设计 (12)(四)生产配合比设计 (12)(五)生产配合比验证 (13)(六)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控制 (13)(七)人员 (14)(八)工程实体检测 (14)二、本工程沥青路面主要施工工艺 (14)(一)沥青路面施工准备 (14)(二)施工放样 (15)(三)沥青混合料运输质量控制 (16)(四)沥青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17)第四章机械设备在本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一、摊铺设备 (31)(一)基本分类 (31)(二)关键技术和结构 (31)(三)摊铺机的选型 (32)(四)摊铺机及摊铺作业对平整度的影响 (32)二、碾压设备 (33)三、施工机械组合 (34)(一)拌和设备与摊铺机组合 (34)(二)摊铺机与压路机组合 (35)(三)机械组合实例 (35)第五章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36)一、一般要求 (36)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 (36)第六章结论 (38)参考文献 (39)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状况我国从1988年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到2007年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万多公里,短短20年走完了西方国家40年才走完的发展路程。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面层施工方案能够确保道路平整、耐久,提升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方案。

1. 材料准备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沥青 - 石子骨料 - 水泥- 路面基层 - 粘结剂2. 施工工艺(1)基层处理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首先要对路面基层进行处理。

这包括填补坑洞、修补损坏部位、清除杂物等,确保基层平整牢固。

(2)底层施工在基层处理完成后,进行底层施工。

首先铺设一层石子骨料,然后进行夯实,确保密实度符合要求。

之后再进行初步拉紧。

(3)中间层施工中间层施工是为了增加沥青混凝土表层的支撑力和抗压能力。

需在底层完成初步拉紧后,再铺设一层石子骨料进行夯实,然后再次进行拉紧。

(4)面层施工最后,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

首先将热拌沥青铺设在路面上,然后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平整度。

3.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施工现场要保持清洁,避免杂物杂质进入沥青混凝土里面。

- 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防水措施,避免雨水渗入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质量。

- 施工中避免过多的停车或急刹车,以免损坏新铺设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 施工完工后要进行养护管理,及时修补损坏部分,确保面层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4. 施工质量检测为确保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检测。

主要包括: - 施工后的密实度测定 - 骨料混合比例的检测 - 沥青温度的检测 - 施工后的厚度检测结语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

只有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和细节,才能打造出耐久、安全的高速公路路面,为行车提供良好环境。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是保障公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重要环节。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科学、高效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施工期间对行车的影响。

二、施工前准备1. 设备准备(1)确保施工设备齐全,包括沥青摊铺机、压路机、热再生设备等;(2)检查施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维护情况,确保正常运行;(3)配备充足的辅助设备和工具,包括清扫机、喷洒车等。

2. 原材料准备(1)采购优质的沥青材料,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2)备足矿粉、骨料等辅助材料;(3)组织沥青材料的试验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符合要求。

3. 动态交通管理(1)设立施工区域的临时交通标志,按照规定进行交通分流和限速措施,确保施工安全;(2)合理规划施工工期,尽量减少对车流的干扰和堵塞。

三、施工工艺及步骤1. 基层处理(1)清扫基层道路,确保无杂物和灰尘;(2)对损坏的路面进行修复和补强,确保路面稳固。

2. 沥青砼垫层施工(1)按照设计要求,混合沥青砼垫层所需的沥青、骨料和矿粉;(2)使用沥青摊铺机将砼垫层材料均匀摊铺,并通过压路机进行夯实。

3. 沥青面层施工(1)设置沥青面层施工的起始点和挂铅线,确保施工线路的准确性;(2)按照设计所需比例配制沥青料,确保浆体的质量和配比准确;(3)使用沥青摊铺机将沥青面层材料均匀摊铺,并通过压路机进行夯实。

四、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监控(1)设置监测点,对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厚度等进行实时监控;(2)记录施工数据,包括时间、温度、厚度、速度等,以供质量验收参考。

2. 施工质量验收(1)对沥青材料、厚度、压实度等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2)进行路面平整度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

五、环境保护与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1)对施工现场的粉尘进行科学治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2)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

2. 安全措施(1)施工期间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2)工人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设计探讨摘要:文章针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及沥青路面的施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施工
国内的沥青路面普遍存在工程的耐久性和早期损坏两大突出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有设计方面的原因、施工方面的原因,如材料、机械、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沥青路面施工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生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1沥青混合料设计1.1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目前,国内外路面设计者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很多,纵观世界各国,现行用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主要有:马歇尔方法、维姆方法、superpave方法、gtm方法以及贝雷法等,但其中又以马歇尔法运用得最为广泛。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方法;同时规定,当采用其他方法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马歇尔试验及各项配合比检验,并报告不同设计方法的试验结果。

1.2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混合料级配设计原则,主要是依据规范规定取级配范围中值的方法,但发现细集料偏多,抗车辙能力较低。

另一方面由于现行规范级配要求易造成各种集料比例不当,容易导致沥青混合料离析,使路面质量不均匀。

“十五”初期,高速公路铺筑了大量的比对试验段,从而调整了级
配设计原则。

这个原则的核心是:级配是通过试验做出来的,而不是通过查表或数学运算计算出来的。

一个优良的级配首先是目标配合比的各项体积性质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其次是这个级配施工操作方便,不易离析。

在此基础上,江苏省提出了改进型ac-25i和改进型ac-20i级配范围。

这两种级配在“十五”初期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效果良好。

1.3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质指标沥青混合料设计体积性质指标是沥青路面使用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性质不仅和原材料、级配、油石比有关,还与沥青混合料的试件成型方法、试验温度、击实(旋转压实)次数紧密联系。

美国superpave设计方法的体积性质指标是从马歇尔设计方法的体积指标移植过来的。

对重交通道路来说,采用0.6mpa压力,旋转压实100次的压实功大大高于马歇尔击实75次。

其结果是对于同一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设计方法的vma满足要求,而spuerpave设计方法得到的vma过小不满足要求。

因此目前完善了vma指标要求,规定了vma的最小值,同时也规定了vma的最大值。

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规范没有把vma作为一个强制性指标,事实上vma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品质最主要的体积性质指标。

建议今后诟咚俟ma作为沥青混合料设计的强制标准。

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质指标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空隙率,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对空隙率的定义要求都不够明确,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沥青路面技术的发展。

事实上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时,要说明最佳油石比对应的空隙率为设计
空隙率,对于具体的工程来说,它应该是一个定值。

每天拌和楼生产的混合料击实的马歇尔试件空隙率可有一个波动范围,比如说为设计空隙率±0.5%,在这个范围的空隙率是可以接受的。

而路面现场空隙率其波动范围可更大一些,比如空隙率为3~7%或4~8%。

在“十五”初期,江苏省高速公路明确了最佳油石比设计空隙率中、下面层为3~4.5%,上面层设计空隙率为3.5~5%,并要求每天拌和楼生产的马歇尔试验空隙率满足这些要求,沥青路面现场空隙率为3~7%。

沥青混合料饱和度指标是可以通过vma和空隙率计算出来的,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饱和度70~85%数值过大,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重交通沥青路面的混合料设计饱和度是65~75%。

江苏省“十五”初期铺筑的superpave沥青路面其饱和度大都满足此范围,一年多的使用表明这些路段明显好于饱和度为70
-85%的路段。

我国正在修订的沥青路面规范拟把重交通道路沥青路面饱和度改为65~75%,这个修正是合理的。

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2.1目标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主要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沥青、集料、矿粉和其他原材料,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或superpave设计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各种规格集料的比例、最佳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质和沥青混合料级配曲线。

需要强调的是原材料最好从沥青拌和场取样,不要从石料加工场取样,确保集料有较好的代表性。

2.2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是以目标配合比设计为依据,生产配合比的级配要尽可能同目标配合比一致,目前我国相应的规范没有说明这两个级配允许误差,
在这方面还需要做些工作。

目标配合比确定的各料堆比例是生产配合比进料的依据,这一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生产配合比设计另一个关键是混合料的体积性质指标要与目标配合比相接近。

3沥青路面施工适宜的原材料,正确的目标配合比仅是生产合格沥青路面的前提,只有精心组织沥青路面施工,才能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有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

3.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拌和站生产能力小,将影响摊铺速度,甚至造成频繁停机,加之温度不稳定,平整度根本无法保证。

如果拌和时间太短,生产出来的料不均匀,造成较大的离析,平整度也不能保证。

拌和时间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要根据不同的拌和设备确定较合适的拌和时间。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主要是根据生产配合比确定的集料、矿粉和沥青等原材料比例拌制沥青混合料。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和温度。

3.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确保沥青混合料不产生过大的温度离析和骨料离析。

防止骨料离析关键在于沥青混合料装入运输车时要严格注意装车顺序,在运输车卸料过程中要注意车身抬起的高度。

防止温度离析,关键要覆盖好沥青混合料。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避免沥青混合料的骨料和温度离析,采用中间拌和车。

对这种设备的作用我们有必要进行考察。

3.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沥青混合料摊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摊铺机宽度,合适的摊铺宽度以1个车道(3.75m)到2个车道(7.5m)宽为宜,过宽容易产生离析;摊铺机料位器高度以2/3为宜;尽量减少摊铺机收料斗拢料次数以
减少离析;保证摊铺机料斗车的料位高度不低于车厢深度的1/3。

3.4沥青路面的碾压沥青路面的碾压是沥青路面施工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工序,江苏高速公路指挥部在总结前期高速公路施工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到压实度对沥青路面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提高了路面压实度的标准,增加了压路机的压实功能,在碾压过程中严格控制压路机的速度,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3.5试拌和试铺试拌和试铺是决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是否使用的决定步骤。

为了确保试铺的成功,在试铺前一定要进行试拌。

试拌时要进行抽提试验,确定拌和楼沥青计量准确度,级配控制是否满足要求,试拌的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质是否满足要求。

试铺主要是检验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是否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充分做好试铺前的准备工作,确保试铺一次成功。

参考文献:
[1] jtj 014-9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2]章瑞文.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若干问题探讨[j].公路,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