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知识目标:联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汇。

二、教学重点: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白求恩大夫所说的话。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阵地”,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体会:阵地是战士保卫祖国,消灭敌人的战斗的地方。

阵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丢失的。

解放军叔叔打仗时常常说“人在阵地在”。

)请再读课题,想一想:把哪儿当成了阵地?(手术台)“手术台”是专门用来干什么的地方?(医生抢救病人、为病人动手术的地方)当你读课题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呢?(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怎样战斗的呢……)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学习课文后就可以知道了。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1、课题是由谁的话演变而来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学生读文后,明白:“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是由白求恩大夫的原话“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演变而来的。

他是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不撤离时说出来的。

)2、简介白求恩。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

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从中提炼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进行思考和评判。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医生职业的神圣性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的主要内容介绍。

2.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分析。

3. 课文中的观点和主题思想的提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提问:大家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什么看法?手术台在医生眼中意味着什么?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 课堂讨论:a.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观点提炼:a.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和主题思想。

b.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班级讨论。

5. 总结与拓展:a. 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医生职业的神圣性和责任感。

b.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和评判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现实生活中的思考和评判。

3.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对人物形象和事件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文本。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手术台在医院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了解手术台的构造和功能。

3.学习手术台使用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手术台的定义和作用
2.手术台的构造和功能
3.手术台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手术台的定义和作用
1.引导学生思考手术台在医院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解释手术台是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主要工作区域,是手术的阵地。

第二步:手术台的构造和功能
1.介绍手术台的基本构造,包括桌面、操作面、侧边工具架等。

2.解释手术台的主要功能,如提供手术操作空间、固定手术器械和提供支撑等。

第三步:手术台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1.演示手术台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调整高度、角度等。

2.强调手术台的使用要求,如清洁、消毒等。

四、教学评价
1.设计小组讨论题目,考察学生对手术台作用和使用方法的理解。

2.开展小组活动,学生合作完成手术台的组装和调整任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实践,使学生深入理解手术台在医院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演示和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了手术台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并学会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通过小组讨论和活动,学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评价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教学反思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如引入实际案例,增加互动环节等。

总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手术台是医疗机构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承载着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任务。

手术台的合理布置和使用可以提高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对于医疗事业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有必要对手术台进行系统的阵地教案,以确保手术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教案一:手术台的布置1.确定手术台的位置:手术台应位于手术室的中央,方便医生和护士进行操作和观察,同时还要考虑到手术灯的照射和气流的流动。

2.注意手术台的高度:手术台的高度应根据医生的身高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以保证医生可以取得最佳的操作角度和力度,并减少手部疲劳和不适。

3.放置必需的器械和设备:根据手术类型和医生的要求,将必需的器械和设备放置在手术台附近,便于医生随时使用。

教案二:手术台的准备工作1.清洁手术台:手术前应对手术台进行彻底的清洁,以保证手术环境的卫生和无菌性。

2.检查手术台的稳定性:手术前,需要检查手术台的稳定性,确保手术台不晃动和不滑动,以防止手术中的不稳定情况。

教案三:手术台的使用技巧1.熟悉手术台的功能和调节方式:医生和护士应熟悉手术台的各项功能和调节方式,以便根据手术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2.调节手术台的角度和高度:根据手术类型和医生的要求,调节手术台的角度和高度,确保医生可以取得最佳的操作角度和力度,并减少手部疲劳和不适。

3.注意手术台的稳定性: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护士要时刻注意手术台的稳定性,避免手术台晃动或滑动,以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4.管理手术台的废弃物: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和护士要及时清理手术台上的废弃物,保持手术环境的整洁。

教案四:手术台的维护和保养1.定期检查手术台的功能和安全性: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手术台的各项功能和安全性,确保手术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清洁手术台:医疗机构应定期清洁手术台,保持手术台的卫生和无菌性。

3.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如果发现手术台有损坏的部件,应及时更换,以确保手术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总结:通过对手术台的阵地教案,可以提高手术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保障医疗事业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

《手术台就是阵地》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品质。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白求恩大夫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联系时事,引入话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现在有哪些援外医疗队吗?他们在国外做了哪些感人的事情?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句。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指导朗读。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巩固。

4.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1.深入阅读,体会情感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白求恩大夫精神的句子。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2.分析课文,理解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品质教师引导学生从白求恩大夫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分析他的精神品质。

3.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

4.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白求恩大夫的故事,感受国际主义精神。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学习白求恩大夫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国际主义精神的力量,激发了他们关爱他人、为他人付出的情感。

2.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让他们在讨论、分析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在朗读时感情表达不够充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4.作业布置注重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观看白求恩大夫的纪录片,深入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手术台就是阵地》 优质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 优质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优质教案三篇【导语】《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1939年春天,齐会战斗打响了,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了卫生部长恳请他撤离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当头一棒、敌人、激烈、陆续、淹没、仍然、吼叫、危险、形势、继续、迅速、争分夺秒等。

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

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

”这个外国医生是谁呢?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1.出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预习(1)指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3.简介白求恩(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段讲了什么?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2、3、4自然段。

教学步骤:(一)理解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思是怎样抢救伤员的?2.议答(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什么?(2)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3)朗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第1篇】一、设计理念《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下册选学课文中的一篇。

课文顺着战情的变化,设置了递进的三个层次来表现人物的崇高品德。

每个层次都抓住这样两个要点来构段:险恶的环境,白求恩大夫的表现(言行)。

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了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德。

教学时要紧紧抓住这个对比,来让学生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不甚了解,因为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所以很难体会到当时环境的危急,以及在这样危急情况下身为一个外国人的白求恩大夫仍然坚持做手术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高尚品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战争的视频,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较为容易的感受白求恩大夫这一品质。

三、教学目标1. 会认“斗”“棒”等13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白求恩大夫在危险中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的语句,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崇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语板书“手术台”,问同问们会想到什么?(医院)板书“阵地”,问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会想到什么?(打仗的地方),(转身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如果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同学们脑海里面可能会浮现出一连串的问号,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作者为何要这样说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去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直接用质疑课题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1.检查字词预习(多媒体出示下列词语)气焰嚣张当头一棒激烈淹没敏捷炮弹争分夺秒爆炸恳求危险战斗大夫(1)分小组朗读;(2)注意“大夫”的“大”的读音,“战斗”的“斗”的读音。

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手术台阵地,为伤员作手术的动人故事。

2. 引导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求恩大夫的品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描写白求恩大夫在危急情况下坚守手术台阵地的部分,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白求恩大夫的照片和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学习新课: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围绕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展开探讨。

教师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

3. 深入探究: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中的内容。

例如,可以问学生:“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要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手术台阵地?”、“他的行为表现了怎样的精神?”等等。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4. 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于白求恩大夫高尚品质的感受和思考。

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或者写作练习。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词句和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小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3. 问题引导: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课文中的内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堂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

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

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

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
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

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

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

(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

(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

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

“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

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

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继续出示投影练习1(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学生默读,思考。

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

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

)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

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

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

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

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

(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

(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

(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

(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