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简介-1
landmark(蓝马)应用技术及实例(包含测井曲线处理)

Geoquest
Epos3
都是地震资料综合解释软件,功能都比较全,各有优点,因使 用习惯、思维差异,评价不一。 Landmark软件在叠后处理、地震属性提取、可视化解释等方面 更具优势,在油田公司范围内应用普及程度也比较高。
以Landmark为例对解释软件进行介绍
主 要 内 容
第一部分: LandMark一体化软件的内容介绍
成果
沿层波阻抗平面分布图
纯波 成果
结果表明,二者的波阻抗分布特征在细节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尽管二者在横向上的延伸趋势大致相同,但纯波数据的反演结果 更符合该区的实际地质情况,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对比
3 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对比
纯波
成果
由于成果数据和纯波数据的差别,在立体雕刻解释 时将直接影响到对储层形态的认识。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异常值
一条曲线分段记录
自然电位曲线泥岩基线漂移
新老曲线量纲不一致
曲线校正不准导致的问题
现象一
曲线只做简单编辑就投入使用,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SP曲线拼接简单
100
200
50
40
60
20
-0.8
-6.7
现象二
用带有异常值的声波做合成记录,影响了井震对比效果
现象三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的区别
3
频谱不同
滤波将会改变地震数据的频率,影响频谱的 形态,同时还会影响频谱能量的变化。
第一组 频谱对比 纯波 成果
第二组 频谱对比
整条线频谱对比 纯波 成果
目的层段1400ms-1800ms频谱对比 纯波 成果
经过修饰性处理,不论整条测线还是目的层段, 频谱形态都有明显的改变
LandMark模块介绍

LandMark 地震解释及油藏描述一体化方案兰德马克公司的地震解释及油藏描述一体化解决方案,是利用OpenWorks 数据平台,把大量丰富的地震数据,地球物理测井数据,研究地区的地质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共享于OpenWorks 数据平台上的各种应用软件,使各个领域的专家可灵活、方便地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实现多学科协同解释。
油田地处地质构造复杂、构造幅度变化大,岩性、岩相变化快,逆断层发育的柴达木盆地。
本着从油田勘探开发生产工作的实际出发,并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兰德马克公司提出了如下具有针对性的地震解释及油藏描述解决方案。
1. 针对油田地质构造复杂、构造幅度变化大的特点,如图所示通过LandMark 一体化系统的可视化技术不仅可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复杂的地质问题,而且与常规地震解释技术的结合,使传统层位的拾取方法得到了补充和完善,这种方法不受构造幅度变化的影响。
可视化技术除了利用常规地震数据之外,波阻抗反演等与地下地质体直接相关的数据体也是可视化技术常常采用的数据,用户可通过对不同数据体的交互解释来描述地下地质构造的共同特征.2. 对于油田复杂的断层的情况,如图所示通过LandMark 一体化系统综合应用相干体技术与可视化体解释技术不仅可以增加用户对各种类型断层的识别能力及提高解释精度,还可利用这两项技术并与一些辅助的迭后处理手段相接合,把断层数据和地震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对研究断层的平面组合、空间展布规律更加方便。
Y3H4H19marthCubeComplex Faulting Ex.3复杂断裂带相干体中的断层显示E arthCubeC om plex FaultingEx.3Surface visualization on ESP is used to trace fault plans复杂断裂带相干体中的自动断层追踪3. 对于复杂的岩性、岩相变化问题,如图所示通过LandMark 一体化系统可通过可视化技术浏览其岩性、岩相的空间变化规律,对这些有意义的研究对象进行自动体标识并对其标识结果进行层位转换输出;同时还可将标识好的目标体输出为*.3dv 文件,为井间小层对比提供岩性变化依据。
LandMark功能简介

兰德马克公司R2003版软件主要功能简介兰德马克公司R2003版软件是在一体化的勘探开发项目数据管理基础上,集地震解释与地质分析等各项研究工作于一体的应用软件环境,以二维、三维地震解释、地质分析和三维可视化等软件为主,结合属性分析等相关软件,组成的一个基本的一体化软件环境。
SeisWorks (地震资料解释)SeisWorks是用于二维、三维地震解释的比较完善的解释软件包。
由于它既支持时间域又支持深度域的地震解释,所以SeisWorks使深度域解释成为一种现实。
它的多测网合并能力允许用户轻松地将三维工区与二维工区结合起来,并可合并多个三维工区,而无需进行数据的重新格式化与数据的重新加载。
SeisWorks的seismicbalance功能使用户能够对测线之间的振幅、相位和频率上的差异进行校正。
SeisWorks的断层解释功能比较好,由于SeisWorks的断层是存储在OpenWorks数据库中,所以解释员在单个工区或多个工区内解释的断层信息均得以快速更新和即时存取。
SeisWorks率先支持压缩数据格式(cmp)和砖式数据格式(bri),使得大块数据的解释工作更加容易实现。
PostStack(迭后处理)该软件包源于地震处理软件ProMax的可靠算法,PostStack提供了极为方便使用的迭后处理功能,并为用户提供了管理地震数据的方法。
利用迭后处理,用户可优化其数据使之集中展示目标层段的特征,并实现迭后处理多种方案的比较。
迭后处理以其众多的快速、方便的处理方式为特色,用户无须对数据进行重新格式化或拷贝,并可交互地设计迭后处理流程以实现用户的不同需求。
与SeisWorks的一体化,极大地缩短了数据操作时间,使用户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数据分析。
PostStack ESP (数据体相干分析)相干体分析是帮助用户识别或解释由于断层、地层岩性变化而引起的地震层位不连续的有利工具。
该方法对于精确油藏描述和生产开发阶段的储层研究极为重要。
Landmark钻井软件的使用(技术员课件)

二、Compass坐标系统与定位
㈠ 坐标系—地理坐标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两极稍扁,中间略鼓。地球自转轴线与地球椭球体 的短轴相重合,并与地面相交于两点,这两点就是地球的两极,北极和 南极。
设椭球面上有一点 P(如左图),通过 P 点作椭球面的垂线,称之为过 P 点 的法线。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叫做 P 点的地理纬度(简称纬度),以字母φ 表示。纬度从赤道起算,在赤道上纬度 为 0 度,纬线离赤道愈远,纬度愈大 ,至极点纬度为 90 度。赤道以北叫北 纬、以南叫南纬。
正因为如此,不但在每个带中都存在相同的大地坐标值,而且在同一带 中的南北半球,也存在相同的大地坐标值。因此,在进行 UTM 投影计算时, 必须指定坐标所在投影带和南北半球,或者换个角度考虑,将南北半球也分 算为不同的投影带,全球就有 120 个 UTM 投影带。
二、Compass坐标系统与定位
㈢ 方位参考
在石油钻井工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如下定位描述方式:从 井口沿北偏东 48.6°水平距离 540 米的地方;平台中心位于东 经 89°23´25″北纬 89°04´42″;靶区的大地坐标 X:3262472.71m , Y:18603355.91m 等。这些定位方式都是 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坐标系所描述的。对于钻井工程的 设计人员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正确理解这些坐标系和定位的表 示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二、Compass坐标系统与定位
㈡ 地图投影方法—高斯-克吕格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在英美国家称为横轴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 影的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1,在 6 度带内最大长度变形不超过 0.14%,子 午线收敛角在±3 度内。美国所采用的全球横轴墨卡托投影(UTM)是横 轴墨卡托投影的一种变型。
landmark(蓝马)应用技术及实例(包含测井曲线处理)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对比
2 叠后反演技术的应用对比
波阻抗剖面对比图
纯波
使用完全相同的 参数,如声波曲线、 地质分层、合成记录 标定、建模参数、反 演参数等,得到了不 同的反演结果---波阻 抗值的动态范围、波 阻抗所反映的储层连 续性及厚度等有不同 程度的差别。说明地 震数据对反演结果的 影响是明显的。
(一) 异常值剔除
曲线的异常值也叫野值, 多数处于曲线的开头和 结尾, 少数处于曲线的中间,通常用极小值或极大 值表示,如“0.000” 或“-999.25” 等等。
有些异常点一目了然,而有的则需要与别的曲 线一起进行综合判断。
剔除异常值的方法有多种,如文件编辑、数据 加载、表格编辑、图形编辑。
(1)加载前通过文件编辑剔除异常值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对比
5 波形分类技术的应用对比
波形分类和地震相分析对比图
波形分类和地震相分类 结果都有差别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对比
6 相干技术的应用对比
沿层相干切片效果对比图 用成果数据得到的相干切片断点更清楚,断层更连续
纯波 成果
莫西—雁翎三维 t4 层相干切片
编辑前 编辑中 编辑后
加 载 后 用 图 形 编 辑 剔 除
EPS
编辑前
编辑中
编辑后
加 载 后 用 图 形 编 辑 剔 除
JASON
编辑前
编辑后
(二)
测井曲线的拼接
在实际生产中,一口井的所有曲线往往是 分段测得的,因为无法得到测井公司拼接好的 曲线,只能自己拼接。 拼接方法有多种,如文件编辑拼接法、表 格数据拼接法、图形拼接法、加载拼接法。
当曲线数据量小而且异常点少时,用此方法简单有效。
landmark(蓝马)应用技术及实例(包含测井曲线处理)

纯波
沿层均方根振幅平面图 成果
通过对多个工区的属性分析研究发现,一般的工区从两种不同数据提取的 属性都不影响宏观分布趋势,只是局部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但个别工区资料的 对比结果却有很大的不同,用纯波数据沿层提取的均方根振幅平面图中有一个 明显的突变界限,而成果数据提取的结果中却没有这一界限,该界限在剖面和层面上 都不明显,这一界限可能是连片处理工区的交界处,成果数据通过修饰性处理将这一界
地震相分析软件: Paradm公司 stratmagic 、 LandMark 中的
waveclass
其它相关软件:
Geosec(平衡剖面)、 VVA(地震属性解释) 、
Faps(断层封堵)、TEEC(相干技术)、Opendtect(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地质体识别系统)等
地震资料一体化综合解释软件
Landmark Geoquest
成果数据是在纯波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为 使地震剖面同相轴连续、波组特征清楚、能量 均衡、断层干脆、背景自然等等,做了大量的 修饰性处理得到的结果。所以处理流程的不同 使二者在振幅、频率、相位等方面存在着很大 的差别。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的区别
纯
常规处理
纯波数据
波
数
叠后修饰性处理
据
和
SCALE(振幅剪切) 滤波 动平衡
纯波数据与成果数据的区别
3 频谱不同
滤波将会改变地震数据的频率,影响频谱的 形态,同时还会影响频谱能量的变化。
纯波
第一组 频谱对比 成果
第二组 频谱对比
整条线频谱对比 纯波
成果
目的层段1400ms-1800ms频谱对比 纯波
成果
经过修饰性处理,不论整条测线还是目的层段, 频谱形态都有明显的改变
LandMark软件学习资料.docx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Landmark 解释系统操作入门、数据加载(GeoDataLoading)加载钻』嗷据的工作流程(一) 、建立投影系统我们将介绍建立投影系统的流程,以三种类型的投影系统为实例加以说明,• X 、Y 投影系统(Self- reference (Stand - alone)). • LTM 投屈系统(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 ).•TM 投影系统(Transverse Mercator)«, 定义投影系统嗷需要三种参数: •投影系统的坐标类型(Coord Sys Type)» •地质成标系统南类型(Basis Geog.CS)»・对应地员应标系统的参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臆:X 、Y 投影系蛇煽简轧它只需定义投影系统类型和暇座标系统类型,不需要合 数,但是它的械较底咽为它将地摘视为平面)。
建立投影系统⑴ 建立OpenWorks 敬据庠(2)加载钻井数据(3) 建立投影系垸(CR$)建如peNnrk 、麴B库()・-^Project^Project Create岫榔()■ ->[)8taTI ・poriT(XrOpenlorks(H —> Project -> Map Projection Editor选择一种救形系统输入加载钻井平面位尝利地质 岫芥数据Ow->Data —> Import- ->ASCII LoaderOw —> Data —> Import -今Curve Loader(二)、建立OpenWorks数据库LandMark地质、测井、地震和绘图等软件的解释成果均储存在npenMrk、数据库内。
它是各种软件解释成果互通讯的媒介=你应用Landmark^件做任何工作之前,必须首先建立”|心洲。
rks数据库。
Landmark钻井设计软件

兰德马克钻井设计软件组成
3、3D Drill View KM—知识管理 钻井施工完成后,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一般这些数据以完井报告等形式存放在
油田的档案管,有的油田还有各自的钻井数据库,对于这些历史数据进行归类,以 OpenWells 数据库为数据源,并在钻井三维可视环境下显示出来,以供设计和施工 人员使用。
特点: ✓ 交互式地进行单井设计,在 2D 或 3D 视图内选取地质目标;可视和交互地进 行轨迹设计;当在 2D 或 3D 视图内有任何操作时,会重新计算井轨迹并自动 更新。 ✓ 增进多学科的协作,不同专业人员所组成的项目组可利用同一个软件共同工 作,共同利用现有数据和现有基础设施进行油田开发的油井设计。 TracPlanner 将工程上的油井设计和地球科学结合在一起,增进了不同学科 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 提高生产率,通过与其他钻井软件的交互,提高多学科小组的生产率。在油 井资源管理器中还实现了拖放、拷贝粘贴的功能。
R03
R03
钻井力学基本模块(扭矩/摩阻) 工程计算器 卡钻分析 钻具临界转速分析 带弯接头分析 工程计算器 水力学分析 工程计算器 井控 波动压力分析 工程计算器 优化固井 工程计算器
工程数据库
地质地震数据库
兰德马克钻井设计软件组成
1、Presgraf—地层压力预测 Presgraf 是 Landmark 公司为钻井工程师、地质师、地球物理师、地层压力专家推出的一套新
特点: ✓ 极大地减少方案设计时间(数小时替代数周或数月),应用油藏工程师 提供的油藏模型,自动产生目标靶点与井眼轨迹,能产生多种设计方案 供比较和优选。 ✓ 对新开发油田计算平台数量,对老油田在设计中可利用现有的平台。快 速估算钻井方案费用,允许用户按成本对方案比较。 ✓ 在油田开发方案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应用已有的数据、 构造、油藏模型,在同一种软件环境下,完成方案的详细设计工作, AssetPlanner 加强了不同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功能简介一、概述Landmark综合解释软件(2003)除了对原有模块进行改进,提高一体化、自动化程度外,还推出了很多的新模块,帮助解释员更快更好的识别油气藏,这些技术对勘探开发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OpenWorks 是Landmark软件一体化的数据平台,所有应用程序产生的各类数据均存储于OpenWorks数据库中,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数据体,使得各个应用程序之间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
为了使Landmark软件一体化功能更加完善,OpenWorks 2003提供了统一的时-深转换工具。
在勘探开发应用软件的发展和使用历程中,Landmark公司的应用软件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结构及管理工具,一直是整个勘探开发领域的领头羊。
覆盖整个勘探开发研究过程中各种数据类型的一体化的数据模型,是集中数据管理、多学科数据共享的基础;丰富、全面、灵活的数据加载、输出和管理工具,为数据管理者提供了高效率的、全面的数据加载能力和数据质量控制手段;基于web技术的数据和查询工具,为各层次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数据浏览和查询手段。
二、软件功能简介1.SynTool 2003(合成地震记录制作)SynTool是一体化的层位标定工具,用以将地质分层、岩性与地震数据精确地联结起来,它提供了建立精确的合成地震记录所需的特征参数,并提供了强大的曲线编辑处理功能来帮助用户校正测井曲线和解决井眼问题。
特有的厚度编辑器和层段编辑器可帮助用户预测远离井的地方构造与油藏属性的变化。
还可以从井旁地震道计算地震子波,并对提取的子波在相位和时间延迟上进行处理,最后显示和应用它,推导出准确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储层标定。
2.SeisWorks 2003(2D/3D地震资料解释)SeisWorks是2D/3D地震解释与分析领域的工业技术领导者,拥有强大的层位、断层解释及图分析功能。
它的多测网合并能力允许用户轻松地将三维工区与二维工区结合起来,并可合并多个三维工区,而无需进行数据的重新格式化与数据的重新加载。
SeisWorks的断层解释功能在工业界也很出色,由于SeisWorks 的断层存储在OpenWorks数据库中,所以解释员在单个工区或多个工区内解释的断层信息均得以快速更新和即时存取。
SeisWorks率先支持压缩数据格式(cmp)和砖式数据格式(bri),使得海量数据的解释工作更加容易实现。
3.EarthCube 2003(三维体解释)EarthCube是一个三维可视化和体解释软件产品,它可以精确地透视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真三维解释。
最具特色的是用户可以自由地对数据进行操作,调整颜色、透明度对三维地质体直接识别、可视化显示和解释,并能与现有的SeisWorks/3D的任一项目以及与之有关的OpenWorks数据库一起应用,各种传统的和基于立体的显示手段使解释员能以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来观察数据体,反映构造和地层现象,为用户提供从剖面到三维体全方位认识、研究地质体的最佳手段。
EarthCube具备层面、断层和异常体解释的能力,它可以将三维体内有意义的地质体或某一目的层段定义显示出来,并且将它保存为特有的数据体Voxbody。
Voxbody具有面积和厚度,可以对其进行颜色和透明度的改变,以显示地层特征。
Voxbody根据客户定义振幅范围,以单种子点或多种子点的方式进行追踪(种子点可保存),或沿着某一目的层(层面、断面、井径)作雕刻,从主体中剥离出来。
EarthCube还充分考虑了多学科交叉的工作方式,使得项目组能够以正确的地质或地球物理资料为指导,交互地设计、修正或改变预定的并位,实现多种方案的展示、比较和评估。
4.PostStack/ PAL /ESP/ 2003(迭后处理、地震属性提取、相干分析)R2003版本的迭后处理模块(PostStack)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后处理功能,用户可以对输入的地震数据体进行处理,将其转换为20种属性体,或沿层提取多达50种的地震属性(PAL)。
属性的提取和解释已成为岩性解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可增强用户对油藏特征的综合理解。
这些属性数据都可以在SeisWorks、EarthCube进行显示和解释,还可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RAVE)寻找这些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干体分析(ESP)是帮助用户识别或解释由于断层、地层岩性变化而引起的地震层位不连续的有利工具。
该方法对于精细油藏描述和开发生产阶段的储层研究极为重要。
对地震数据本身进行相干体计算即可得到一个高分辨率、反映真实数据特征的成象数据体,这不仅简化了解释过程,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解释的准确性、可靠性。
提取的相干信息增加了3D地震数据的利用价值,可更好地用于精细油藏描述、井位设计、项目风险分析管理。
5.Spec Decomp 2003(分频解释技术)Spec Decomp(分频解释)技术是一项基于频率的储层解释技术,它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地震解释方法。
它是一种全新的地震储层研究方法,是以傅立叶变换、最大熵方法为核心的频谱分解技术,该方法在对三维地震资料时间厚度、地质不连续性成像和解释时,可在频率域内对每一个频率所对应的振幅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排除了时间域内不同频率成份的相互干扰,从而可得到高于传统分辨率的解释结果。
经过分频解释处理后呈现出来的是全新的储层成像,是进行储层厚度计算、确定储层边界,优化井位设计的先进技术。
Spec Decomp是采用BP、Apache石油公司的专利技术。
BP公司公开发表的文献可以追溯到1997年,1999年该技术趋于成熟,自2000年BP与Landmark 合作,至2002年该技术已经成为Landmark一体化环境下不可或缺的成员。
置于Landmark一体化环境下的Spec Decomp技术作为储层预测的有利工具,它能帮助解释人员精确描述储层,优化钻井决策,为油田的勘探开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6.DepthTeam Express 2003(三维变速速度模型)DepthTeam Express是特别为解释员设计的速度建模和时深转换模块,能够综合地震叠加速度、TD表、地震解释层位及钻井分层等多种数据来建立速度模型,并提供了多种速度质量控制和分析手段。
它综合了诸如地震速度、TD表、地震解释层位及钻井分层等多种数据,来建立速度模型,一体化的数据存取和三维可视化使得DepthTeam Express成为每个解释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得时深转换后的地震数据体、断层、层位与实际钻井情况更加吻合,这将大大减小钻探中的不确定性,并有利于作出更好的商业决策。
7. StratWorks 2003(多井地质综合解释)StratWorks是为地质家设计的多井地层对比和地质综合解释系统,用于全面掌握油藏特征、评价勘探开发前景及进行商业决策。
它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拓展了传统地质解释领域。
在一体化环境中,多学科项目组可以快速进行多井对比、小层划分及平面成图。
为多井地质评价此提供了充分且灵活的工具,可帮助用户更好地研究地下油藏特征。
8.Stratamodel 2003StrataModel集地质、地球物理、岩石物理、油藏工程为一身,用于评价复杂的油藏内部结构、储层参数场特征、储量计算、油藏动态模拟及井位设计,帮助用户更精确地进行油藏表征。
StrataModel具有最优秀的属性预测模型建模算法,包括非条件模拟和条件模拟(相控、地震属性控制)、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算法(RC2)。
9.Z-MAP Plus 2003Z-MAPPlus软件包是集成在OpenWorks一体化环境之下功能完善的层面成图和建模组件。
在一体化的环境下,它将地震、地质、岩石物理及三维地质模型等解释数据归纳综合起来,建立更加精确的储层模型。
可直接读取SeisWorks 中的层位和断层数据作图;同时,还可把Z-MAP创建的网格数据直接保存为SeisWorks中的层位文件,方便用户对照原始地震数据对比检查所作图件的质量和精度。
三、应用情况1.SynTool R2003对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改进:可以输入横波数据,制作具有不同入射角的有偏合成记录,以便模拟AVO 响应。
支持包括测井曲线、声阻抗及反射系数序列在内的多种类型数据输入。
通过追踪不同曲线族(相关联的曲线称为曲线族)及其产生合成记录的不同,可以分析对比影响合成记录的主要因素。
新增子波共享功能,在制作合成记录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子波不变(子波在不同合成记录中共享),而仅仅改变影响反射系数的因素来产生不同的合成记录。
SynTool 2003的测量系统与用户选定的OpenWorks测量系统始终保持一致,一旦重新设定OpenWorks测量系统,SynTool的测量系统也实时更新。
对于斜井和水平井,SynTool 2003可以结合地震数据,沿井轨迹提取子波制作斜井和水平井的合成记录。
2.SeisWorks 2003增加了诸多的新功能,软件性能得到全方位的完善。
层拉平R2003版本中实现了快速层拉平和还原功能,并且可以在层拉平后的剖面上进行各种对比和解释,最重要的是其解释结果为真实的时间数值;设计了专门的快捷键,便于用户方便地实现层拉平和还原剖面的交互对比解释。
共享数据R2003版本实现了多用户、多应用程序数据共享,并新增了专门的共享数据管理工具。
该工具可方便地实现将各种地震数据转为供ZAPIII、FZAP、EarthCube和SeisWorks共享的数据体,数据体管理更加简单方便。
时间切片层位解释新增在时间切片上进行层位自动追踪解释及断层解释功能,可提高构造解释的精度,缩短构造解释的工作周期;层位显示方面增加了透明度选项,改善了层位显示的视觉效果;增加了随显示层位的上下时间切片显示,随显示层位的指定振幅变化显示。
网格化成图层位作图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每个多边形上的控制点从252增加到10000个,每个层位图形的控制点从1500增加到100万个。
可以将ZGF的图片直接覆盖在层位图件及时间切片上,也可以将地震层位图件输出为ZGF文件。
断层多边形新增加的自动断层生成功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断层解释辅助方法,可以根据数据体的振幅限定,自动生成断层多边形,提高构造解释的效率和精度。
方便快捷的列表选择R2003对各种文件的管理采用了许多PC文件管理方法,层位、断层、井位、分层等文件均以列表方式管理,更方便用户实现多数据选择。
多地震剖面窗口情况下,还可实现指定窗口的参数锁定,方便用户直接进入特定的解释环境3.EarthCube 2003新功能主要包括:地质体自动识别及体积计算用户可根据标定的参数自动识别数据体中的地质目标—河道、扇体、三角洲等特殊的地质目标,并可将其标定结果(Voxbodys)很方便地转化成3dv数据文件,直接用于三维地质建模,并可计算出地质体(Voxbody)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