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区别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MCS-51 串行I/O接口的基本工作是:发送时,将CPU送来的并行数据转换成一定格式的串行数据,从引脚TXD上按规定的波特率逐位输出;接收时,要监视引脚 RXD,一旦出现起始位“0”,就将外围设备送来的一定格式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等待CPU读入。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 [] Biblioteka 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称为通信。基本的通信方法有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
一组信息(通常是字节)的各位数据被同时传送的通信方法称为并行通信。并行通信依靠并行I/O接口实现。并行通信速度快,但传输线根数多,只适用于近距离(相距数公尺)的通信。
一组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称为串行通信。串行通信可通过串行接口来实现。串行通信速度慢,但传输线少,适宜长距离通信。
2. 信息传送方向
根据信息的传送方向,串行通信可以进一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3种。信息只能单方向传送称为单工;信息能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双向传送称为半双工;能够同时双向传送则称为全双工。
MCS-5l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串行口。全双工的串行通信只需要一根输出线(TXD)和一根输入线(RXD)
波特率
微机第6章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3)异步传送:5~8位/字符,时钟速率为通信波 特率的1、16或64倍
(4)可自动产生、检测和处理终止字符, 可产生1、1.5或2位的停止位
(5)波特率在同步方式时为0~64Kbps, 异步方式时为0~19.2Kbps
(6)全双工、双缓冲器发送器和接收器
3. 信号传输方式(续)
常用的调制方式有三种: 调幅、调频和调相,分别如下图所示。
4. 调制解调器
• 调制(Modulating)
– 把数字信号转换为电话线路传送的模拟信号
• 解调(Demodulating)
– 将电话线路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 调制解调器MODEM
– 具有调制和解调功能的器件合制在一个装置
与并行相比串行通信的特点
将数据分解成二进制位用一条信号线, 既传送数据信息,又传送控制信息
要求数据格式固定,分为异步和同步数 据格式
串行通信中对信号的逻辑定义与TTL不 兼容,需进行逻辑关系和逻辑电平转换
串行传送信息的速率需要控制,要求双 方约定通信传输的波特率
6.4 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芯片8255A
3.端口C的使用较特殊,除工作在方式0作为数据端 口之外,当工作在方式1和方式2时,它的大部分 引脚被用作联络信号,端口C还可以进行按位置位 /复位操作
二.8255A的编程结构
8255A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见图 1.三个数据端口A,B,C 这三个端口均可看作是I/O 口,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也 稍有不同。 A口:是一个独立的8位I/O 口,它的内部有对数据
字符速率与波特率两者关系
字符速率:每秒钟传输的字符数。 波特率:指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数据的 位数。单位为:b/s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区别

1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区别 从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串行传输方式大有彻底取代并行传输方式的势头,USB 取代 IEEE 1284,SATA 取代 PATA,PCI Express 取代 PCI……从原理来看,并行 传输方式其实优于串行传输方式。通俗地讲,并行传输的通路犹如一条多车道的 宽阔大道,而串行传输则是仅能允 许一辆汽车通过的乡间公路。以古老而又典 型的标准并行口(Standard Parallel Port)和串行口(俗称 COM 口)为例,并行接 口有 8 根数据线, 数据传输率高; 而串行接口只有 1 根数据线, 数据传输速度低。 在串行口传送 1 位的时间内, 并行口可以传送一个字节。当并行口完成单词 “advanced”的传送任务时,串行口中仅传送了这个单词的首字母“a”。
本文由刘越4521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区别!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区别!(2009-05-07 19:40:17) 并行通信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发送设备将这些数据 位通过 对应的数据线传送给接收设备,还可附加一位数据校验位。接收设备可 同时接收到这些数据,不需要做任何变换就可直接使用。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 离通信。计算 机内的总线结构就是并行通信的例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传输速 度快,处理简单。
4
1
3
高, 而在 Serial ATA 2.0 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 300MB/s, 最终 SATA 将实现 600MB/s 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SATA 与 IDE 接口硬盘哪个更快? SATA 接口比同转速的 IDE 接口的传输速度要快,价格比较同容量同转速同 品牌的硬盘便宜 80-150 块钱左右,而且内置高速缓存通常都在 8M 以上,而普通 IDE 缓存都在 2M 左右,相差甚远; 更大的区别在于: 一、 (SATA 不依赖于系统总线的带宽, 而是内置时钟。 第一代 SATA 内置 1500MHz 时钟,可以达到 150M 字节/秒的接口带宽。由于不再依赖系统总线频率,每一代 SATA 升级带宽的增加都是成倍的:第二代 300M 字节/秒(即 SATA-II),并且支持 热插拔; 二、SATA 不再使用过时的并行总线接口,转用串行总线,整个风格完全改变。 SATA 与原来的 IDE 相比有很多优越性,最明显的就是数据线从 80 pin 变成了 7 pin, 而且 IDE 线的长度不能超过 0.4 米, SATA 线可以长达 1 米, 而 安装更方便, 利于机箱散热。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优点: (1)、一对一连接,没有主从盘的烦恼;而 IDE 一个接口只能接两个 IDE 设备, 而且还要分主从设备,如果一个接口接上两个 IDE 设备后就会共同分享这一带 宽,从而速度大幅度下降; (2)、每个设备都直接与主板相连,独享 150M 字节/秒带宽,设备间的速度不 会互相影响。 (3)、SATA 提高了错误检查的能力,除了对 CRC 对数据检错之外,还会对命令 和状态包进行检错,因此和并行 ATA 相比提高了接入的整体精确度,使串行 ATA 在企业 RAID 和外部存储应用中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4)、SATA 的信号电压最高只有 0.5 伏,低电压一方面能更好地适应新平台强 调 3.3 伏的电源趋势,另一方面有利于速度的提高。 (5)、SATA II 可以通过 Port Multiplier,让每一个 SATA 接口可以连接 4-8 个硬盘,即主板有 4 个 SATA 接口,可以连接最多 32 个硬盘。 (6)、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技术,叫 Dual host active fail over。它可以通 过 Port Selector 接口选择器,让两台主机同时接一个硬盘。这样,当一台主机 出现故障的时候,另一台备用机可以接管尚为完好的硬盘阵列和数据; (7)、SATA-II 在 SATA 的基础上加入 NCQ 原生指令排序、存储设备管理 (Enclosure Management)、底板互连、数据分散/集中这四项新特性。提高读 盘效率,减少磁头的内外圈来回摆动次数; (8)、SATA-I 代需要在安装操作系统前用 SATA 接口驱动程序软盘引导计算机, 然后安装,且 CMOS 设置较为复杂,而 SATA-II 的出现,在许多主板生产厂商的 支持下,已经不需要驱动软盘的引导可直接由主板识别,且 CMOS 设置也更为简 单,自动化程序提高。
通信协议简介及区别(串行、并行、双工、RS232等)

基本的通讯方式有并行通讯和串行通讯两种。
并行通讯: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同时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并行通讯。
并行通讯的特点是:各数据位同时传送,传送速度快、效率高,但有多少数据位就需多少根数据线,因此传送成本高,且只适用于近距离(相距数米)的通讯。
串行通讯: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讯。
串行通讯的特点是:数据位传送,传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成本低但送速度慢。
串行通讯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米。
根据信息的传送方向,串行通讯可以进一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
信息只能单向传送为单工;信息能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双向传送称为半双工;信息能够同时双向传送则称为全双工。
而按照串行数据的时钟控制方式,串行通信又可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两种方式。
异步通信:接收器和发送器有各自的时钟;同步通信:发送器和接收器由同一个时钟源控制。
1、异步串行方式的特点所谓异步通信,是指数据传送以字符为单位,字符与字符间的传送是完全异步的,位与位之间的传送基本上是同步的。
异步串行通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①以字符为单位传送信息。
②相邻两字符间的间隔是任意长。
③因为一个字符中的比特位长度有限,所以需要的接收时钟和发送时钟只要相近就可以,不需同步。
④异步方式特点简单的说就是:字符间异步,字符内部各位同步。
2、异步串行方式的数据格式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如图1所示,每个字符(每帧信息)由4个部分组成:①1位起始位,规定为低电0;②5~8位数据位,即要传送的有效信息;③1位奇偶校验位;④1~2位停止位,规定为高电平1。
3、同步串行方式的特点所谓同步通信,是指数据传送是以数据块(一组字符)为单位,字符与字符之间、字符内部的位与位之间都同步。
同步串行通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①以数据块为单位传送信息。
②在一个数据块(信息帧)内,字符与字符间无间隔。
③因为一次传输的数据块中包含的数据较多,所以接收时钟与发送进钟严格同步,通常要有同步时钟。
串行和并行通信的区别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图文解释:并行通信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
发送设备将这些数据位通过 对应的数据线传送给接收设备,还可附加一位数据校验位。
接收设备可同时接收到这些数据,不需要做任何变换就可直接使用。
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离通信。
计算 机内的总线结构就是并行通信的例子。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处理简单。
串行数据传输时,数据是一位一位地在通信线上传输的,先由具有几位总线的计算机内的发送设备,将几位并行数据经并--串转换硬件转换成串行方式,再逐位经 传输线到达接收站的设备中,并在接收端将数据从串行方式重新转换成并行方式,以供接收方使用。
串行数据传输的速度要比并行传输慢得多,但对于覆盖面极其广 阔的公用电话系统来说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区别:从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串行传输方式大有彻底取代并行传输方式的势头,USB 取代IEEE 1284,SATA取代PATA,PCI Express取代PCI……从原理来看,并行传输方式其实优于串行传输方式。
通俗地讲,并行传输的通路犹如一条多车道的宽阔大道,而串行传输则是仅能允 许一辆汽车通过的乡间公路。
以古老而又典型的标准并行口(Standard Parallel Port)和串行口(俗称COM口)为例,并行接口有8根数据线,数据传输率高;而串行接口只有1根数据线,数据传输速度低。
在串行口传送1位的时间内, 并行口可以传送一个字节。
当并行口完成单词“advanced”的传送任务时,串行口中仅传送了这个单词的首字母“a”。
根据组成字符的各个二进制位是否同时传输,字符编码在信源/信宿之间的传输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两种方式。
1、并行传输:字符编码的各位(比特)同时传输。
特点:(1)传输速度快:一位(比特)时间内可传输一个字符;(2)通信成本高:每位传输要求一个单独的信道支持;因此如果一个字符包含8个二进制位,则并行传输要求8个独立的信道的支持;(3)不支持长距离传输:由于信道之间的电容感应,远距离传输时,可靠性较低。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技术的比较分析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技术的比较分析一、引言在信息通信领域,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技术是两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
作为通信技术的基础,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二、串行通信技术串行通信指的是将数据按照顺序位逐个地传输,即一个位一个地进行传输的方式。
串行通信技术利用了线路稳定的优势,常用于远距离通信或者光纤通信中。
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简单可靠:串行通信只需要两根传输线路用于发送和接收,并且不会出现并发的现象,使得电路设计和调试相对简单。
此外,串行通信在传输时不会出现时序问题,更容易实现可靠性通信。
2. 传输速率相对较慢:由于串行通信是按位传输,它的传输速率相对较慢。
因此,当需要传输大量数据时,串行通信可能会显得效率较低。
3. 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串行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扩展传输线路的长度来实现长距离传输。
这使得串行通信在远距离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并行通信技术并行通信是指通过多条线路同时传输数据,即一次性传输多个位的数据。
与串行通信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1. 高传输速率:由于并行通信同时传输多个位的数据,因此它的传输速率较高。
这使得并行通信在需要快速传输大量数据的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
2. 复杂的设计和调试:并行通信涉及多条传输线路的设计和调试,因此其硬件实现相对复杂。
并且,在高速并行通信中,也需要处理时序和同步等问题,加大了设计的复杂度。
3. 信号传输受限:由于并行通信需要较多的传输线路,信号传输的质量可能受到限制。
长距离传输时,信号衰减和时序偏移等问题可能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四、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对比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各有优势。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可以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1. 数据传输量:当需要传输大量数据时,串行通信可能显得效率低下,而并行通信能够充分利用多条线路的传输能力,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
数据通信的类型及原理

数据通信的类型及原理
数据通信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串行通信:在串行通信中,数据在一个接口上一位一位地传输,即一次只发送/接收一位。
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包括RS-232、USB、SPI和I2C等。
2. 并行通信:在并行通信中,数据以多位同时传输。
每个接口上有对应的数据线,每条数据线承载一个位的数据。
并行通信的主要特点是传输速度快,但要求数据线的数量较多。
常见的并行通信接口包括并行打印口、IDE接口和系统总线接口等。
3.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是一种将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可以分为远距离无线通信和近距离无线通信。
远距离无线通信包括蜂窝网络通信(如4G、5G)、卫星通信等;近距离无线通信包括蓝牙、Wi-Fi、NFC等。
数据通信的原理是通过传输介质将数据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通过一个线路逐位传输,发送方将数据按位依次发送,接收方按照相同的顺序逐位接收。
在并行通信中,数据的各个位同时通过多条数据线传输。
在无线通信中,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以电磁信号的形式传输,发送方的电子设备将数据转换为电磁信号发送,接收方的电子设备接收并解码电磁信号重新获取数据。
无论是哪种通信方式,数据通信都需要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达成一致的通信协议,包括
数据格式、传输速率、错误检测和纠错等。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

串行通信
通信双方使用一根或两根数据信号线相连,同一 时刻,数据在一根数据信号线上一位一位地顺序 传送,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的优点是传输线少、 成本低、适合远距离传送及易于扩展.缺点是速 度慢、传输时间长等. 如计算机上常用的COM设备、USB设备和网络 通信等设备都采用串行通信.
17:18:24
并行通信
以字节Byte或字节的倍数为传输单位 一次传送一个或一个以上字节的数据,数据的各 位同时进行传送 适合于外部设备与微机之间进行近距离、大量 和快速的信息交换.计算机的各个总线传输数据 时就是以并行方式进行的. 并行通信的特点就是传输速度快,但当距离较远、 位数较多时,通信线路复杂且成本高.
半双工通信方式类似对讲机,某时刻A发送B接
收,另一时刻B发送A接收,双方不能同时进行发送
A 和接收.
B
A
K
K
a)单工通信b方 )半 式双工通
17:18:24
图c为全双工通信方式Full Duplex.在这种方式 中,分别用2根独立的传输线来连接发送方和接 收方,A、B既可同时发送,又可同时接收.
17:18:24
外同步
外同步通信的数据格式中没有同步字符,而是用 一条专用控制线来传送同步字符,使接收端及发 送端实现同步.当每一帧信息结束时均用两个字 节的循环控制码CRC为结束.
17:18:24
②面向比特型的数据格式 根据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规程SDLC,面向比特型 的数据每帧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开始标志7EH; 第二部分是一个字节的地址场; 第三部分是一个字节的控制场; 第四部分是需要传送的数据,数据都是位bit的集 合; 第五部分是两个字节的循环控制玛CRC; 最后部分又是7EH,作为结束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说的通信是指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8位二进制数,可以使用信号线传输,一种方案是使用一条数据线按照次序一个位一个位的传送,每传送完8位为一个字节,叫串行通信。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8条数据线分别传送8位,一次传送一个字节,叫并行通信。
实际传输有可能不是8位数据而是其它,但原理是相同的。
理论上并行速度比较快,但是串行口线间干扰小,稍远的距离速度不低于并行口。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区别分类:IT知识2006.8.21 17:22 作者:goldenkelly | 评论:3 | 阅读:5948并行通信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
发送设备将这些数据位通过对应的数据线传送给接收设备,还可附加一位数据校验位。
接收设备可同时接收到这些数据,不需要做任何变换就可直接使用。
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离通信。
计算机内的总线结构就是并行通信的例子。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处理简单。
串行数据传输时,数据是一位一位地在通信线上传输的,先由具有几位总线的计算机内的发送设备,将几位并行数据经并--串转换硬件转换成串行方式,再逐位经传输线到达接收站的设备中,并在接收端将数据从串行方式重新转换成并行方式,以供接收方使用。
串行数据传输的速度要比并行传输慢得多,但对于覆盖面极其广阔的公用电话系统来说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并行通信是把一个字符的各数位用几条线同时进行传输,传输速度快,信息率高。
但它比串行通信所用的电缆多,故常用在传输距离较短(几米至几十米)、数据传输率较高的场合。
实现并行通信的接口就是并行接口。
并行接口可设计为只作为输入/输出接口,也可设计为既作为输入又作为输出的接口。
它可以用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利用同一个接口中的两个通路,一个作输入通路,一个作输出通路;另一种使用同一个双向通路,既作为输入又作为输出。
连接设备接口有PS/2,PATA,LPT等串行通信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每一位数据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
其只要少数几条线就可以在系统间交换信息,特别适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远距离通信,连接设备接口有SATA,USB等lpt是并行通信接口,一般链接打印机。
com是串行通信接口,一般链接modem,串口鼠标一: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也称网络适配器,是电脑与局域网相互连接的接口。
无论是普通电脑还是高端服务器,只要连接到局域网,就都需要安装一块网卡。
如果有必要,一台电脑也可以同时安装两块或多块网卡。
电脑之间在进行相互通讯时,数据不是以流而是以帧的方式进行传输的。
我们可以把帧看做是一种数据包,在数据包中不仅包含有数据信息,而且还包含有数据的发送地、接收地信息和数据的校验信息。
网卡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电脑的数据封装为帧,并通过网线(对无线网络来说就是电磁波)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上去;二是接收网络上传过来的帧,并将帧重新组合成数据,发送到所在的电脑中。
网卡接收所有在网络上传输的信号,但只接受发送到该电脑的帧和广播帧,将其余的帧丢弃。
然后,传送到系统CPU 做进一步处理。
当电脑发送数据时,网卡等待合适的时间将分组插入到数据流中。
接收系统通知电脑消息是否完整地到达,如果出现问题,将要求对方重新发送。
网卡虽然有很多种,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每块网卡都有一个世界惟一的ID号,也叫做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
MAC地址被烧录于网卡的ROM中,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密码DNA一样,即使在全世界也绝对不会重复。
MAC地址用于在网络中标识电脑的身份,实现网络中不同电脑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
二,网卡和PC内部的能信是并行的,但网卡和网卡之间有通信是通过介质(双绞线,电缆,光纤)是串行的.三,当然是全双工的.同时可以上传和下载文件.电脑所接网线采用的是并行通信还是串行通信?提问者:kakashi555 - 试用期一级最佳答案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最小得8条线路,而网卡虽然有8条线,但通常百M网络只用4条(1.2.3.6),其余线闲置!千M网卡虽然也用到8条线,但还是串口!台试的网卡和手提的网卡有什么不同吗?提问者:kaikai123 - 见习魔法师二级最佳答案关于网卡名称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主机箱内插入一块网络接口板(或者是在笔记本电脑中插入一块PCMCIA卡)。
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或网络适配器(adapter)或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但是现在更多的人愿意使用更为简单的名称“网卡”。
网卡功能简述网卡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路组件,是局域网中连接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不仅能实现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还涉及帧的发送与接收、帧的封装与拆封、介质访问控制、数据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数据缓存的功能等。
网卡功能详解网卡上面装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包括RAM合ROM)。
网卡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电缆或双绞线以串行传输方式进行的。
而网卡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则是通过计算机主板上的I/O总线以并行传输方式进行。
因此,网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由于网络上的数据率合计算机总线上的数据率并不相同,因此在网卡中必须装有堆数据进行缓存的存储芯片。
在安装网卡时必须将管理网卡的设备驱动程序安装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中。
这个驱动程序以后就会告诉网卡,应当从存储器的什么位置上将局域网传送过来的数据块存储下来。
网卡还要能够实现以太网协议。
网卡并不是独立的自治单元,因为网卡本身不带电源而是必须使用所插入的计算机的电源,并受该计算机的控制。
因此网卡可看成为一个半自治的单元。
当网卡收到一个有差错的帧时,它就将这个帧丢弃而不必通知它所插入的计算机。
当网卡收到一个正确的帧时,它就使用中断来通知该计算机并交付给协议栈中的网络层。
当计算机要发送一个IP数据报时,它就由协议栈向下交给网卡组装成帧后发送到局域网。
随着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网卡上的芯片的个数不断的减少,虽然现在个厂家生产的网卡种类繁多,但其功能大同小异。
网卡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三个:1.数据的封装与解封:发送时将上一层交下来的数据加上首部和尾部,成为以太网的帧。
接收时将以太网的帧剥去首部和尾部,然后送交上一层;2.链路管理:主要是CSMA/CD协议的实现;3.编码与译码:即曼彻斯特编码与译码。
无线网卡无线网卡的工作原理是微波射频技术,笔记本目前有WIFI、GPRS、CDMA等几种无线数据传输模式来上网,后两者由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实现,前者电信或网通有所参与,但不多主要是自己拥有接入互联网的WIFI基站(其实就是WIFI路由器等)和笔记本用的WIFI网卡。
要说基本概念是差不多的,通过无线形式进行数据传输。
无线上网遵循802.1q标准,通过无线传输,有无线接入点发出信号,用无线网卡接受和发送数据。
按照IEEE802.11协议,无线局域网卡分为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和物理层(PHY Layer)在两者之间,还定义了一个媒体访问控制-物理(MAC-PHY)子层(Sublayers)。
MAC层提供主机与物理层之间的接口,并管理外部存储器,它与无线网卡硬件的NIC单元相对应。
物理层具体实现无线电信号的接收与发射,它与无线网卡硬件中的扩频通信机相对应。
物理层提供空闲信道估计CCA信息给MAC层,以便决定是否可以发送信号,通过MAC层的控制来实现无线网络的CCSMA/CA协议,而MAC-PHY子层主要实现数据的打包与拆包,把必要的控制信息放在数据包的前面。
IEEE802.11协议指出,物理层必须有至少一种提供空闲信道估计CCA信号的方法。
无线网卡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物理层接收到信号并确认无错后提交给MAC-PHY子层,经过拆包后把数据上交MAC层,然后判断是否是发给本网卡的数据,若是,则上交,否则,丢弃。
如果物理层接收到的发给本网卡的信号有错,则需要通知发送端重发此包信息。
当网卡有数据需要发送时,首先要判断信道是否空闲。
若空,随机退避一段时间后发送,否则,暂不发送。
由于网卡为时分双工工作,所以,发送时不能接收,接收时不能发。
双机使用并口互连通信问题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8-3-29 19:06如果双机使用并口互连来通信的话,线要怎么连,工作模式用哪种?线序是不是就这样好了,好要连其他的吗?2 153 134 125 106 1110 511 612 413 315 225 25提问者:william93wang - 试用期一级最佳答案串、并口连接:串口有9针和25针之分,并口是25针。
串口、并口对接线在市场上一般有成品卖,喜欢DIY的朋友喜欢购买电缆线和连接插头自己制作。
并口Parallel (PC)管脚说明:1 /STROBE 门2 D0 数据0位3 D1 数据1位4 D2 数据2位5 D3 数据3位6 D4 数据4位7 D5 数据5位8 D6 数据6位9 D7 数据7位10 /ACK 命令正确应答11 BUSY 忙12 PE 纸走完(Parer End)13 SEL 选择14 /AUTOFD Aoto Feed15 /ERROR 错误16 /INIT 初始化17 /SELIN Select In18-25 GND 接地脚除了准备足够长的电缆线和连接插头,还需要准备电烙铁、万用表等工具。
首先要弄清楚9针或者25针中每根线的作用,上面已经有说明,在9针串行口中第2、3分别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所以9针串口对9针串口的对连中,主要将第2与第3针的线路对调就可以了。
9针对9针A机9针B机9针第2针第3针第3针第2针第4针第6针第5针第5针第6针第4针第7针第8针第8针第7针25针对25针A机25针B机25针第2针第3针第3针第2针第4针第5针第5针第4针第6针第20针第7针第7针第20针第6针9针对25针A机9针B机25针第2针第2针第3针第3针第4针第6针第5针第7针第6针第20针第7针第5针第8针第4针测试使用工具,将两端的线按上表的顺序接好,用万用表测试一下,看看线路是否有断路、短路情况。
【注意】双机直接电缆连接时,用于交换的数据都是以数字方式传输的,但计算机的串、并口主要用于连接鼠标和打印机等外围设备,所以连接速度并不是太高。
双机互联只是借助于串、并口的通讯功能,所以在连接距离上有所限制,一般情况下串口连接的距离不能大于l0m,并口则在3m以下。
连接速度也要比使用网卡连接时慢,但比使用Modem时要快得多。
电缆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方法与安装鼠标或打印机时没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网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5-14 22:22要具体详解提问者:alang_0203 - 助理二级最佳答案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主机箱内插入一块网络接口板(或者是在笔记本电脑中插入一块PCMCIA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