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迁移

合集下载

1.3《人口迁移》(湘教版必修2)

1.3《人口迁移》(湘教版必修2)
国际

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
返回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变动: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1、概念:指人们变更居住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 按空间移动范围可分为: 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 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
由农村→城 市是发达国家 历史上和发展 中国家当前人
口迁移的主要
类型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 口迁移

王昭君,名嫱 (音强),是西汉元帝时(公元前一世纪 叶)的宫女。南郡秭归 (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以“良 子”被选入宫。她因出塞远嫁至漠北的匈奴,为匈 呼韩邪单于 (音蝉余,匈奴语最高首领的意思;邪音 稽侯珊之阏氏(音烟支,匈奴语妻的意思);对进一 发展和巩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作出 贡献,而名垂史册,留芳千古。因此,“昭君出塞 便成为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和各族共同发展的一段 话。
中国富豪移民原因为何?
课堂拓展:
中国富豪移民原因为何? 子女教育,发达国家人口迁移 政策,中国经济政策,经济发 展的差距 Nhomakorabea
气候
迁移,为了远离旱灾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 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 举家远离了这片灾难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 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 州。今天,我们把这种由生态环境条件恶化 而引起的移民,称为“生态移民”或“环境 移民”。

宁 夏 生 态 移 民
1、世界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有什么特征? 2、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概念
国际人口迁移
分类 国内人口迁移(四种) 人口迁移 影响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气候,土壤,水, 地形,环境,灾害) 经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3人口迁移 个人版(共43张PPT)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1.3人口迁移 个人版(共43张PPT)

迫害
方向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 发展中(贫穷)国家流 流向和平国家、能对其
达国家
向发达(富裕)国家
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人才 使发展中国家缓解就业 和经济上蒙受双重 压力赚取外汇 损失
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 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人口迁移
15-19世纪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
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建国到改革开放前
支援边疆建设有组织的人口迁移
小乔老师制图,未经允许不得它用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建国到改革开放前
特点 有计划 有组织
北大荒大开发初期的住所:“干打垒”
人群
政策移民
例如退伍军人、石油 等产业工人等
三线建设时期,大量产业工人背井离乡
时期 古代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影响 行政、战争、 计划经济体制、户 因素 自然条件 籍制度、开发工业
基地、边疆建设
政策、经济因素
特点 大规模
有组织、有计划
自发性【流量大增,流 向改变】
流向 迁往自然条 件和自然环 境较好的地 区
东部迁往东北和西 北
中西部流向东部经济发
达地区【内陆
沿
海】
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东南亚
欧洲
南美洲
北美
小乔老师制图,未经允许不得它用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迁移特点
特点
流向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永久性定居移民减少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迁移(共47张PPT)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迁移(共47张PPT)
注意:全球人口只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 率,但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人口迁移也是人口数量 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它能在短时间内使得人口数 量及其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2.人口迁移
• (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指 人们变更定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旅游、 出差、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 或两处以上居住地的人在不同住所间的流动等都不属 于人口迁移。
中国近代历史上三次人口迁徙
“走西口”(山西省居民迁到今内蒙古西部)、
“闯关东”(山东省河北省居民迁到东北地区)、 “下南洋”(东南沿海居民迁到东南亚一带)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人口数量变动的原因 • (1)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 与死亡率的数值大小。 • (2)人口机械增长,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
流向
意义
欧 洲 → 美 洲 、 开发了新大 大洋洲 陆,传播了 工业文明, 改变了人种 的空间分布
二战 后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欧 洲 由 迁 出 地 调 整 了 世 界 各地劳动力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 变为迁入地 动人口增多 拉 美 由 迁 入 地 的余缺 变为迁出 西亚、北非石 油输出国招募 大批外籍工人
城市 拉力因素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多 医疗与社会福利好 教育与升迁机会多 休闲机会多 现代建筑居住舒适 置业与致富机会多 社会地位高 人口密度大 失业率高 犯罪率高 建筑物密集 房地产价格高 交通拥挤 环境质量差 (推力)
人口迁移
二战前世界人口迁移路线图
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
欧洲殖民者到美洲,大洋 洲开发的线路
非洲黑奴迁移线路
近代中国人到东南 亚,美洲开发的人
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线路图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迁移 (共33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迁移 (共33张PPT)
与大家分享你心中的梦想——当你大学毕业后, 打算回家乡还是到外地发展?
(1)准备在家乡发展的同学,谈谈你留在家乡的理由? (2)打算到外地发展的同学,请你:
A.要告诉大家你选择迁移到哪里?(要说出具体的地名, 如北京、上海、拉萨、纽约等)
B.此地吸引你去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C.有哪些因素会制约你的迁移? D.从现在开始你要做好哪些准备?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和通信 经济布局变化 重大工程建设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经济 因素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政治 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宗教信仰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
口迁移的基本动因。
【课后交流】
(住所改变) ②时间较长;
②短期流动
(一般1年以上)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行政区变化)
下列人口移动是属于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 动?
1、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2、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3、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4、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三要素: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阅读P1引6 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变动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口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1.概念 们变更定居地
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
的空间流动行为。
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空间上发生位移
不同点
①必须改变定居地;
①没有改变定居地;
“阳光地带”迁移。 气候
②沙漠地区因缺水引起的人口外迁。 淡水

1.3人口迁移

1.3人口迁移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矿产资源
(5)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及其附 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灾难的土地。
自然灾害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5)深圳原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1980年5月,中共中 央和国务院正式将深圳定为“经济特区”。经过30年的高 速发展,2010年末,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035.79万。
政治因素

(10)中国历史上迁都引起的人口迁移。
政治中心的改变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1)高中毕业考入异地一所名牌大学。
文化教育
(12)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引起的人口迁移。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和婚姻
(13)印巴分治与人口迁移(阅读P21材料)。
宗教信仰
气候
矿产 自然 水源 资源 资源
三、人口迁移的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①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内人口迁移 类型 概 念 迁移范围 主要方式 是一个国家的居民 永久性移民、外籍 国际 进入另一个国家定 超越国界 工人流动、国际难 迁移 民定居 居的现象。
指一个国家内部的 国内 居民从一个行政区 超越行政 库区移民、招生、 迁移 进入另一个行政区 区边界 分配等 定居的现象。
课堂练习1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 BCD )(非单选题)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2、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C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长沙人到上海出差 C、南京市某同学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 D、省委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3、由青岛开往西安的火车上下列四位旅客的谈话 如下: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B A、甲说:“我此次去西安旅游观光” B、乙说:“我被西安交大录取,现在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西安为公司洽谈业务” D、丁说:“我去西安走亲戚”

湘教版必修二1.3人口迁移上课(共22张PPT)

湘教版必修二1.3人口迁移上课(共22张PPT)
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及通讯)
政治 (国家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
社会文化 宗教信仰)
学习目标
•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 2.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 3.能够正确应用人口迁移的因素解释相关
现象。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 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较小规模;有组织性 较大规模;自发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堂训练
见学案32页
课堂小结
概念 国际人口迁移
分类 国内人口迁移(四种)

自然生态环境 (气候,土壤,水源, 地形,环境,灾害)

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及通讯)
迁 影响因素

政治 (国家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我国人 口迁移
社会文化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 宗教信仰)
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迁移
南宫中学地理组
预习检测
1.学生板书提纲并讲解 2.引起某地人口数量变化的两个方面是 。 3. 人口迁移分为(迁移范围、迁移方向) 。
迁移方向:城市——城市、城市——农村、 农村——农村、农村——城市
4.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有

影响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 (气候,土壤,水源, 地形,环境,灾害)
出 出现现了了““雁雁南南飞飞””现现象象。。即即东东北北地地区区许许多多人人口口返 返乡乡回回迁迁。。
随堂随练
说出影响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①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迁向南方。 ②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③20世纪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④20世纪80年代,大量人口迁入深圳、珠海等。 ⑤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 ⑥李老师把年迈的父母带到嘉兴定居。 ⑦印巴分治与人口迁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迁移 (共19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迁移 (共19张PPT)

依据材料显示河北人口迁移的拉 力因素有哪些?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 河北人口迁移在 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 拉力大于推力 推拉理论中哪一 资源在中国都占有比较优越的地位。河北是中 作用力比较大? 国人口迁移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一个重 要人口迁入区。1954~1990年的37年中,人口 迁移总量达5900万人,迁入率为31‰。
案 例 知识 整理 提供
(四)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美国老人迁往阳光地带
体验成家庄
美国老人迁往阳光地带
在美国的迁移人口 中,老年人占有很 大的比例,其中不 少人退休后会选择 迁往“阳光地带” 如:弗罗里达州& 加利福尼亚州。
60年前,石家庄刚刚解放时, 市区人口仅有12万,而到2005年底, 市区人口跃升到了224万,60年间, 市区人口增加了将近20倍。据不完 全统计,市区半数以上为外迁人口。
直接促使几十万官兵迁移原因 是什么? (国家政策)
案例 提供
(四)
美国老人迁往阳光地带
在美国的迁移人口 中,老年人占有很 大的比例,其中不 少人退休后会选择 迁往“阳光地带” 如:弗罗里达州& 加利福尼亚州。
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人才库
据中科协2008年的数据,自1985年以 来,我国最好的人才培养基地清华大学高 科技专业的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大这 一比例为76%,他们出国继续深造。
婚姻、家庭对人口迁移有影响 吗?用身边事例分别说明。
家庭因素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迁移 中起重要作用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婚姻、家庭 战争 自然灾害 在美国的迁移人口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中,老年人占有很 政治中心变化 大的比例,其中不 少人退休后会选择 宗教 政治因素 迁往“阳光地带” 政策 如:弗罗里达州& 经济因素 生态环境 加利福尼亚州。 文化教育 社会文化因素 区域间经济差异 不同时期人口迁移主 自然资源 要因素不同: 大型建设项目布局 人类社会早期: 自然生态环境和战争 当今社会: 经济因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 人口迁移 课件(共30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  人口迁移 课件(共30张PPT)
利弊:民工的流动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 济的发展;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 服务业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 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起了重 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但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也带来了一 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对社 会治安和当地居民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其他社会问题还有:违反 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 就业压力,破坏环境等等。
特点 国家有组织移民
东北部流向西部、南部 东部流向东北、西北
五大湖区工业呈现“饱和”,
人口拥挤,地价昂贵 西部、南部资源丰富,阳光 充足,环境洁净优美,有利
城市化、开发内地建设 边疆,地区经济差异
新兴工业和与旅游业发展
自发迁移
有组织与自发迁移相结合
作用
促进国内 经济发展
促进西部、南部经济发展
调整人口分布、 开发资源,加 强边疆、内地 建设
(1)向内地移民:解放后为了使生产力布局向合理方向发展,在内地新 建了一大批工矿业基地、农业基地,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运输建设 。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从东部沿海人口密集地区抽调了大批工人 、干部、科技人员及其家属,支援重点开发地区和重点建设地区,人 数达几百万。迁入地区主要是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读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迁移图,完成以下要求:
(1)在图中地区间联线(虚线和实线)的一端,用箭头表 示出当时人口移动方向。
(2)当时人口迁出的大洲和国家主要是




洲。
洲 等国家和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引起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人生历程中,哪些现象是属于人口迁移?
① 从上海出生到江西上饶生活
②春节到县城叔叔家里拜年
③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到浙江读书
④大学某寒假期间去北京旅游
⑤从金华到杭州参加教师培训
1.3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人口 移动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流动
季节移动、短期旅行、出差
概念
人口迁移 “长期”或“永久性”跨 越行政区界线
完成课本21页的活动题
未来世界主要的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万人/年) 迁出国 中国 墨西哥 印度 菲律宾 印尼 数量 30.3 26.7 22.2 14.4 18.0 迁入国 美国 德国 加拿大 英国 澳大利亚 数量 110.0 21.1 17.3 13.6 8.3
1、世界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有什么特征? 2、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试再举一例。
经济因素
经济 发展
交通和通讯
经济因素
城市化——民工潮
经济 发展 经济布局的改变——深圳、珠海 大型建设项目——三峡工程
区域的大规模开发——西部大开发
交通和通讯
活动
阅读P19“我国流动人口已达 2.36亿”,思考:
(1) 与以往相比,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发生 了哪些变化?
(2) 为什么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幸福 感有所增强?
按迁移 方向分
农村 城市 城市
阅读: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分别找出人口从乡村到城市、从城 市到乡村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城市 乡村
人口迁移 城 市 化
拉力因素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多 医疗与社会福利好 教育与升迁机会多 休闲机会多 现代建筑居住舒适 置业与致富机会多 社会地位高 人口密度大 失业率高 犯罪率高 建筑物密集 房地产价格高 交通拥挤 环境质量差(推力)

(3) 2012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② 从城市流向农村 ③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④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4) 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因素
城市化——民工潮
经济 发展 经济布局的改变——深圳、珠海 大型建设项目——三峡工程
活动
阅读P19“我国流动人口已达 2.36亿”,思考:
(1) 与以往相比,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发生 了哪些变化?
——流动原因更趋多元化,开始由生存型 向发展型转变 (2) 为什么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幸福 感有所增强?
活动
阅读P19“我国流动人口已达 2.36亿”,思考:
(1) 与以往相比,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发生 了哪些变化?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参考答案: ⑴ 世界人口迁出国多为发展中国家, 世界人口迁入国多为发达国家。 ⑵ 发达国家经济、文化水平高, 但人口增长慢,劳动力较为短缺; 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低,人口 增长快,有大量劳动力过剩。
美国本土老 年人口向南 方阳光地带 的迁移 气候
判断
大庆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判断
大庆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矿产资源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开发北大荒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耕地
开发北大荒
阅读P18:迁移,为了远离旱灾
(1) 什么是“生态移民”、 “环境 移民”?
拉力
社会文化因素
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
推力
自然生态 环境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
淡水
土壤
矿产资源
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荒漠化与移民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淡水
荒漠化与移民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美国本土老 年人口向南 方阳光地带 的迁移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4.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
判断
下列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① 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② 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 难民;
③ 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
④ 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 口”“下江南”; ⑤ 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 ⑥ 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
A2
A1 B1
C
C1 C2
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 的空间 范围 国内人口迁移
分类
永久性移民
国际人口迁移 外籍工人流动 国际难民定居
按迁移 的空间 范围 国内人口迁移
分类
永久性移民
国际人口迁移 外籍工人流动 国际难民定居
按迁移 的空间 范围 国内人口迁移
省际
县际
分类
农村 农村 城市 城市 农村
人口 移动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 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季节移动、短期旅行、出差
判断
A
A、B、C是三个不同地区, 判断图中哪些情况属于人口迁移?
B
A2
A1 B1
C
C1 C2
判断
A
A、B、C是三个不同地区, 判断图中哪些情况属于人口迁移? A1→B1、C1→A2 B
活动
阅读P19“我国流动人口已达 2.36亿”,思考:

(3) 2012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② 从城市流向农村 ③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④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4) 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活动
阅读P19“我国流动人口已达 2.36亿”,思考:
推因素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不多 升学与升迁机会不多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老式房屋生活不便 社会地位低
人口过 于集中
郊 区 化
人口流失 人口总量少 劳动力老化 农业投资少 农业生产条件差 农田荒废
环境质量好 (拉力)
人口迁移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请阅读课本17-20页有关内容,整理后进 行交流讨论: 经济因素
区域的大规模开发——西部大开发
交通和通讯 ——影响人口迁移的距离和规模
政治因素
政 策 政治变革 战争
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 家庭婚姻 宗教信仰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环境恶化等 2.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 3.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
——流动原因更趋多元化,开始由生存型 向发展型转变 (2) 为什么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幸福 感有所增强?
——流动方式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 迁移转变
活动
阅读P19“我国流动人口已达 2.36亿”,思考:
(3) 2012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② 从城市流向农村 ③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④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4) 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