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关汉卿
第二章 关汉卿

三、关汉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品的内容
从思想内容看,关剧大致可分为三类:1.歌颂人 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 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如著名的 《窦娥冤》,此作品是其悲剧代表作,被列入世 界大悲剧之中,反映了人们的斗争精神,控诉社 会黑暗。
2.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以《单刀会》的成 就为最突出。剧中主角关羽的出场在第三折, 但第一、二折已通过乔国老和司马徽的口渲 染了他的英雄业绩和盖世威风,造成了强烈 的戏剧气氛。
4.关剧善于处理戏剧冲突还表现在它的过场戏 简洁,戏剧场面随步换形,富于变化。这在 《望江亭》、《拜月亭》、《单鞭夺槊》、 《哭存孝》诸剧尤为突出,如《哭存孝》剧中, 刘夫人到李克用处为李存孝说情,眼看李存孝 就要得救了,突然刘夫人出去看打围落马的亲 子,李存信乘机进谗,存孝随即被车裂。这样 处理戏剧场面,摇曳多姿,变化莫测,出观众 意想之外,又在人物情理之中,效果十分强烈。
五、关剧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娴熟地运用元代杂剧的形式,在塑造人物 形象、处理戏剧冲突、运用戏曲语言诸方面均有 杰出的成就。
1.尽快“入戏”,把塑造正面主人公放在首要的 地位 。《窦娥冤》自始至终把戏集中在窦娥身上, 先写她悲惨的身世,继之展开她和流氓地痞的冲 突,再集中写贪官污吏对她的压迫,最后写她的 复仇抗争。《单刀会》在公与司马徽烘托关羽的 英雄气概,使关羽虽未上场但已有先声夺人的强 烈效果。
六、关剧的语言特色: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语言 艺术大师,他汲取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 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 的语言风格。
1.关剧的本色语言风格首先表现在人物语言的性 格化上,曲白酷肖人物声口,符合人物身份。 2.关剧本色的语言风格还表现在作者不务新巧, 不事雕琢藻绘,创造了一种富有特色的通俗、流 畅、生动的语言风格。
第二章 关汉卿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 • • • • • 一、生平: 生平: 大都人,号已斋叟, 大都人,号已斋叟,曾任太医院尹 不伏老】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 创作: 二、创作: 文化冲突-文化选择 文化选择-重建价值体系 文化冲突 文化选择 重建价值体系 对传统文化的疏离 依附: 疏离与 对传统文化的疏离与依附:
• 周舍:我揭起轿帘一看,则见他精赤条条 周舍:我揭起轿帘一看, 在里面打筋斗。来到家中,我说: 的,在里面打筋斗。来到家中,我说: 你套一床被我盖。 我到房里, “你套一床被我盖。”我到房里,只见被 子倒高似床,我便叫; 那妇人在那里? 子倒高似床,我便叫;“那妇人在那里?” 则听的被子里答应道: 周舍, 则听的被子里答应道:“周舍,我在被子 里面哩。 我道: 在被子里面做甚么? 里面哩。”我道:“在被子里面做甚么?” 他道: 我套被子,把我翻在里头了。 我 他道:“我套被子,把我翻在里头了。"我 拿起棍来,恰待要打,他道: 周舍 周舍, 拿起棍来,恰待要打,他道:"周舍,打我 不打紧,休打了隔壁王婆婆。 我道 好 我道: 不打紧,休打了隔壁王婆婆。"我道:"好 把邻舍都翻在被里面! 也,把邻舍都翻在被里面!"
(四)价值取向
• 通过冲突展现一个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 • 倡导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道德理性精神 • 向观众实施伦理教化
第三节 其他杂剧
• • • • • • 一、平民喜剧 1、平民性 、 主人公的身份地位 价值取向与价值期待的一致性 2、喜剧冲突: 、喜剧冲突: 弱小个体-巨大的社会势力 弱小个体 巨大的社会势力
• (张驴儿)(做叫科,云)四邻八舍听着: 张驴儿)(做叫科, )(做叫科 四邻八舍听着: 窦娥药杀我家老子哩!(卜儿云)罢么, !(卜儿云 窦娥药杀我家老子哩!(卜儿云)罢么, 你不要大惊小怪的,吓杀我也!( !(张驴儿 你不要大惊小怪的,吓杀我也!(张驴儿 你可怕么?(卜儿云)可知怕哩。 ?(卜儿云 云)你可怕么?(卜儿云)可知怕哩。 张驴儿云)你要饶么?(卜儿云) ?(卜儿云 (张驴儿云)你要饶么?(卜儿云)可知 要饶哩。(张驴儿云)你教窦娥随顺了我, 。(张驴儿云 要饶哩。(张驴儿云)你教窦娥随顺了我, 叫我三声嫡嫡亲亲的丈夫,我便饶了他。 叫我三声嫡嫡亲亲的丈夫,我便饶了他。 卜儿云)孩儿也,你随顺了他罢。( 。(正 (卜儿云)孩儿也,你随顺了他罢。(正 旦云)婆婆,你怎说这般言语! 旦云)婆婆,你怎说这般言语!
第二章 关汉卿

三、历史剧
借历史题材呼唤英豪、悲叹英雄,表达作者对 现实社会的认知,对一个悲剧时代的深刻把握, 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代表作: 《单刀会》:对英雄业绩的赞颂与敬慕; 《哭存孝》:对英雄悲剧的同情与惋惜; 《西蜀梦》:对英雄末路的悲哀与消沉。 作者的心路历程: 呼唤英豪——英豪被害——谁救天下苍生
第 二 章 关 汉 卿
第一节 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 第二节 《窦娥冤》 一、题材来源 二、思想内容
三、窦娥形象分析 四、《窦娥冤》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一、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二、关汉卿的地位及影响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
一、关汉卿的生平 活动地点:大都、汴梁、临安、扬州。 交往:与艺人和戏剧家密切交往。既 是剧作家,又是有舞台经验的演员, 名震大都的梨园领袖 。 性格才能: 生活落拓而不肯仕进的书会(玉京书 会)才人 性格倔强而又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熊自得《析津志》:“高才风流”,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 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成功地渲染铺垫
他上阵处赤力力三绺美髯飘, 雄赳赳一丈虎躯摇, 恰便似六了神簇捧定一个活神道。 那敌军若是见了,唬的他七魄散、五魂消 (云)你若和他厮杀呵。 (唱)你则索多披上几副甲,剩穿上几层袍。 便有百万军,挡不住他不刺刺千里追风骑; 你便有千员将,闪不过明明偃月三停刀。 ——(第一折 【金盏儿】司马徽唱)
爱情婚姻剧的思想特点
写的是下层民众不堪凌辱、奋起自救的激 动人心的故事。颂赞了平凡者的不平凡, 张扬了弱小者战胜恶势力的信心和力量。 以明朗的笔触,泼辣的语言,揭露了压迫 者的丑态,描绘出被迫害者以弱胜强的场 景,让观众在笑声中体悟到不能低估自身 的力量、不能屈服于压迫者的淫威,相信 只要敢于斗争、善于应变,命运可以掌握 在自己手中。
003第二章 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

第二章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和作品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录鬼簿》说他是大都人,号己斋叟,曾任太医院尹(注:有的《录鬼簿》作“太医院户”,那是误刻。
因为《录鬼簿》一般只记载作家的官职,而元末熊自得的《析津志》(析津即元大都)也把关汉卿列入《名宦传》。
)。
朱经《青楼集序》:“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己斋辈,皆不屑仕进。
”白兰谷即白朴,金亡时才八岁,估计关汉卿的年代同他相去不远,他在太医院任官当在元灭南宋,即朱经说的“初并海宇”以前。
又清乾隆时修的《祁州志》说他是祁州伍仁村人。
祁州即今河北省安国县,地方上一直还流传着有关关汉卿的传说,可能他的原籍在祁州,因为在太医院任官和从事戏剧活动,才长期定居大都的。
他晚年到过杭州,写了一套散曲歌咏杭州的景物。
他还写过十首〈大德歌〉,可能是大德年间(1297—1307)流行的。
从这种种迹象推断,他的生年同白朴相去不远,约在金宣宗贞佑、元光之间(1213—1222),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注:有人根据王和卿卒于延佑七年推断,认为关汉卿卒年当在延佑七年(1320)以后,那是不可靠的。
因为卒于延佑七年的王和卿是汴人,这同关汉卿交好的大名王和卿不是一个人。
)。
关汉卿在一套带有自叙性质的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里,一面夸说他擅长围棋、蹴掬、打围、歌舞、吹弹、篆籀、吟诗、双陆等各种技艺;一面强调“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还要“向烟花路儿上走”。
这所谓“烟花路儿”实际就是“躬践排场、面敷粉墨……偶倡优而不辞”(臧懋循《元曲选序》)的书会才人的生活。
贾仲名《书录鬼簿后》说锺嗣成“载其前辈玉京书会燕赵才人……自金之解元董先生,并元初关汉卿己斋叟以下,前后凡百五十一人”。
就关汉卿杂剧创作的卓绝成就和深远影响看,他无疑是玉京书会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析津志》还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第二章 关汉卿

第二章关汉卿一、生平和作品(p211、p12)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戏剧家。
1、生平;A.籍贯:元代钟嗣成《录鬼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己斋叟”。
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安国)、解州(今山西运城)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通常以《录鬼簿》为据;B.生卒年:参考零星资料,可以大致地推断出他生于1220年左右,死于1300年左右。
C.经历:早年:大都,组织了“玉京书会”。
和杨显之、梁进之、王和卿以及女演员珠帘秀、顺时秀有密切来往。
高文秀“小汉卿”、沈和甫“蛮子汉卿。
中年:开封。
“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晚年:杭州。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满城中翠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
”D.个性:元熊自得《析津志》:“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关汉卿不仅是一个“风流浪子”而已。
他一方面主张及时享乐,同时(特别是在他的戏剧作品里)又表现出对社会的强烈关怀,对于社会中弱小的受压迫者的同情和赞颂,包含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切身感受,出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2、作品;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60余种,今存18种(p212。
现收入《关汉卿戏曲集》中。
二、题材内容1、公案剧。
多是悲剧。
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间疾苦,歌颂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
《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哭存孝》、《五侯宴》等。
(p221)2、婚姻爱情剧。
多是喜剧。
反映妇女命运和为改变命运所进行的反抗与斗争,歌颂她们的智慧与美德。
第六编第二章关汉卿

《救风尘》讲述了赵盼儿仗义拯救周舍 蹂躏的姐妹宋引章的故事。
关汉卿在《金线池》《谢天香》《玉镜台》 等具有喜剧色彩的作品中,也写到女主人公 们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里,曲折地反映 出封建时代女性地位的卑下及其受男性摆布 的命运。
第四节《 窦娥冤》与关汉卿的悲 剧创作
在关汉卿笔下, 《窦娥冤》 中女主人公的悲 剧命运是最具震撼力和典型意义的。
关汉卿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场面的冷热调剂,张弛交替。 善于设置悬念,是关汉卿注重剧场性的另 一个特点。他的剧作,具有引人入胜的魅 力。������ 解决悬念的方式往往出人意料之 外,又在情理之中。
关汉卿的戏剧语言,向以本色当行著称,正 是“曲尽人情,字字本色”。笔下的人物唱 词,在抒情中蕴含着鲜明的动作性,切合特 定的戏剧情境。
窦娥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人物。她的性格 是孝顺与抗争的对立统一。她的悲剧,是张 驴儿的蛮横行径与官府的颠倒黑白所造成的 ;她的悲剧性格,则是在与张驴儿等恶势力 的斗争中呈现出来的。
《窦娥冤》 的故事框架,与汉代以来一直流 传民间的“东海孝妇”故事颇为相似,但剧 本所反映的时代生活与人物遭遇,却以元代 冤狱繁多的社会现实为依据。
第五节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 艺术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剧场、演员与观众的戏剧 家,是梨园中的行家里手;有实际演出经验 。因此,他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 是适合演出的“场上之曲”。
关汉卿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 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关系 ,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主要的戏剧矛盾 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
部编版第二单元《窦娥冤》关汉卿

次上升的过程,是她斗争的矛头更加明确的过程。
《窦娥冤》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 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勤劳、孝顺 贤惠,同时又坚强刚烈,具有封建贞节观念, 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腐败的 封建社会,注定了悲剧结局。
第2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前 两桩应验。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 心弦,催人泪下。
读第一层的唱词,思考:《端正好》《滚绣球》 表达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愤恨,又表现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 希望刑场上人了解她的 望帝啼鹃 冤屈
第二桩 第三桩
六月飞雪 飞霜六月 因邹衍
亢旱三年
东海曾经 孝妇冤
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 在上天得到反应
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 得到证明,而且希Biblioteka 上 天能够惩治邪恶。不屈的窦娥
7、这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 么?
不能颠倒。 这三桩誓愿,从时间的延续上,一桩比一桩更
悲剧的制造者:
张驴儿父子:贪财好色、厚颜无耻,是无赖、地痞、流氓,是窦娥悲剧的直接责任者 楚州太守桃杌: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是贪官污吏的代表,是窦娥悲剧的主要责任者 赛卢医:欠债不还,且要勒杀蔡婆婆;张驴儿求取毒药,明知是拿去害人,但因把 柄在张驴儿手里,还是把药给了张驴儿,赛卢医既是造恶者,又是助恶者
附录:中国古代十大古典悲剧
01.《窦娥冤》元·关汉卿 02.《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03.《精忠旗》明·冯梦龙 04.《清忠谱》清·李玉 05.《桃花扇》清·孔尚任 06.《汉宫秋》元·马致远 07.《琵琶记》明·高则诚 08.《娇红记》明·孟称舜 09.《长生殿》清·洪昇 10.《雷峰塔》清·方成培
第二章 关汉卿

写实与写意,乃至与超现实笔法的交互为用, 合谐统一,是此剧艺术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女主人 公具有浓厚的贞孝观,但却成为她反抗恶霸凌辱, 维护人格尊严的有力武器;她最初的人生态度是任 命由天、与世无争,后来却走向斥天喝地,不屈不 挠地与命运、与现实拼死抗争。其性格的丰富复杂 与发展变化,是由真实生活的杂色调多样性逻辑制 约决定的。与写实手法结合,有些反面人物则采用 了漫画式的写意笔法。如楚州太守,是个贪污昏暴 的家伙,由净角扮演。他居然一见告状人就下跪, 说“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这种抓住本 质特征进行嘲讽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喜剧手法, 其实是借鉴了金院本净角的科诨表演体制。
三、主要艺术特征
首先是在悲剧创作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王国维《宋元 戏曲史》论元曲悲剧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 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 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 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所谓“主人翁之意志”,在此剧中应 包括三种互有关联的含义。一是指窦娥为了救护年迈的婆婆, 已经意识到死的危险仍毅然赴死,以自我牺牲去换取亲人的生 存;二是在窦娥生命肉体被毁灭的过程中,她的反抗意志和精 神力量却发展到了顶点。三是窦娥的反抗意志,反映或代表了 历史的时代的心理情绪和愿望,或者说女主人公的个人意志集 中凝结着广大人民群众反抗假恶丑,崇尚真善美的执着信念与 精神。正因为作者自觉地利用戏剧冲突,极力凸现个体意志与 主观精神,就使《窦娥冤》超越了自“东海孝妇”以后所有孝 妇受难题材的作品,达到了中国悲剧艺术的高峰。
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 苦,我已老,何惜馀年,久累少年。”遂自缢死。其 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 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 养姑十馀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 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自后郡中枯旱, 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 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祭孝妇冢,因表 其墓,天立雨,岁大熟。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 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 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 既而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而上标,又缘幡而下云。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东海孝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存散曲小令57首,套数14套,独具特色,也是研究 关汉卿生平重要资料。
❖ 第二节 《单刀会》和历史剧
❖ 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是写三国故事的历史剧。
❖ 末本,由乔公、司马徽、关羽主唱。
❖ 正末:乔 公(第1折)
❖
司马徽(第2折)
❖
关 羽(第3、4折)
❖ 《单刀会》剧情梗概:
汉家基业,则你这东吴的孙权,和俺刘家却是甚枝
叶?
(慷慨陈词)
❖ 4【驻马听】 见教材。
(深沉感慨)
❖ 4、语言刚劲有力,融化诗词。风格沉雄壮烈,具有 雄浑苍劲的意境。
❖ 【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 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 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 2、性格滑稽多智、狂傲倔强,以玩世不恭的生活态 度表示对现实黑暗的反抗
❖ 邾经《青楼集·序》说其“不屑仕进”,“嘲风弄月, 流连光景”。
❖ 三、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的领袖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 一生创作杂剧67种,今存18种: ❖ 《窦娥冤》、《救风尘》、《蝴蝶梦》、
《鲁斋郞》、《拜月亭》、《调风月》、 《望江亭》、《金线池》、《谢天香》、 《玉镜台》、《绯衣梦》、《单刀会》、 《西蜀梦》、《哭存孝》、《陈母教子》、 《裴度还带》、《五侯宴》、《单鞭夺槊》。
关汉卿杂剧分类
1、公案剧 《窦娥冤》、《蝴蝶梦》、《四春园》、《鲁斋郎》 2、妇女剧或婚姻爱情剧 ①表现弱者反抗恶势力:《救风尘》、《望江亭》 ②表现一般的婚姻爱情:《拜月亭》、《调风月》 3、历史剧
❖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 羔儿,乍向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 苍翎毛老野鸡,蹅踏得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 箭蜡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 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 【尾】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搥不匾、炒不爆、 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 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 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 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 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 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 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第二章 关汉卿
第一节 关汉卿生平创作
一、生平 关汉卿(1225?—1300?),字汉卿,号
已斋叟,大都人。其户籍属太医院户,一说任 职太医院尹。
钟嗣成《录鬼薄》:“大都人,太医院尹, 号已斋叟。”
❖ 二、思想性格—— “杂剧班头” ❖ 【南吕一枝花】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
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 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 世里眠花卧柳。
❖ 三国东吴鲁肃为索还荆州,设计邀请关羽过江赴 宴,准备在宴会上劫持关羽,要回荆州。关羽明知其
意却不肯示弱,单刀赴会,怒斥鲁肃,智退伏兵,安
然归去。
❖ 一、主题思想
❖ 通过蜀汉关羽单刀赴东吴鲁肃之会,宣扬 汉室为正统的观念,塑造关羽英武的民族英雄 的形象,,反映元代汉族人民要求扬眉吐气的 心声,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反抗元蒙统治者的民 族情绪。
❖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 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 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 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 是金钗客,歌金缕、珑又剔透,我
❖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 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 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带云)这也 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定单刀赴会。纵论古今。 ❖ 第四折:刀会。 ❖ 关羽单刀赴会。赴会途中,面对滔滔江水触景生情,袒露襟
怀。在宴席上威慑鲁肃,顺利返回。
3、人物形象塑造
(1)通过史料的改造突出关羽形象 (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前二折分别写乔公、司马徽; ❖ 乔公:对汉朝怀有浓厚感情,反对战争,渴望和
平,欣赏关羽的英武过人。 ❖ 司马徽:厌倦战乱,绝意功名,赞赏关羽的勇武。 ❖ 后二折正面表现关羽的英雄气概。
❖ 《三国志·关羽传》:
❖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 《三国志·鲁肃传》:
❖ 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 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 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 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 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 “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
❖ 二、艺术特点 ❖ 1、情节:改造史料,淡化对情节的细致再现,重在抒情,借
古讽今。 ❖ 2、戏剧结构独特,推迟主要人物的出场,反复铺垫,凸显题
旨。 ❖ 第一折:定计。 ❖ 鲁肃定下三条计策想索回荆州。乔公反对鲁肃裹胁关羽之计。 ❖ 第二折:劝阻。 ❖ 鲁肃拜访隐士司马徽请求帮忙,司马徽介绍关羽的勇武威猛。 ❖ 第三折:训子。 ❖ 鲁肃不听劝说,派人过江找关羽,关羽非常痛快地答应,决
❖ 1【鹊踏枝】他诛文丑骋粗燥,刺颜良显英豪,向百
万军中,将首级轻枭。那赤壁时相看的是好。今日
不比往常,他每怕不口和咱好说话,他每都喜孜孜
的笑里藏刀。
(英雄业绩)
❖ 1【金盏儿】那汉酒中火性显英豪,圪塔的腰间揝住 宝带,项上按着钢刀。
❖ 4【沉醉东风】俺汉高皇图王霸业,汉光武秉正除邪;
汉献帝将董卓诛,汉皇叔八温侯灭;俺哥哥合情受
❖ 关汉卿的人格特点
❖ 1、博学多才
❖ 熟读儒家经典,剧中常用《周易》、《尚书》等 典。不仅能写戏,而且能亲自 “面傅粉墨” 。
❖ 元·陶宗仪《辍耕录》:“高才风流” ❖ 元·熊自得《析津志》:“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
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 明•臧晋叔《元曲选序》:
❖ “关汉卿辈争挟长技自见,至躬践排场,面傅粉 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