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电气原理图的绘制(精)

合集下载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为了表达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等设计意图,便于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器元件及其连接线路用一定的图形表达出来,这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

用导线将电机、电器、仪表等元器件按一定的要求连接起来,并实现某种特定控制要求的电路。

画电气原理图的一般规律如下:画主电路绘制主电路时,应依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用粗实线画出主要控制、保护等用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变频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并依次标明相关的文字符号。

画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一般是由开关、按钮、信号指示、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无论简单或复杂的控制电路,一般均是由各种典型电路(如延时电路、联锁电路、顺控电路等)组合而成,用以控制主电路中受控设备的“起动”、“运行”、“停止”使主电路中的设备按设计工艺的要求正常工作。

对于简单的控制电路:只要依据主电路要实现的功能,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及设备动作的先、后顺序依次分析,仔细绘制。

对于复杂的控制电路,要按各部分所完成的功能,分割成若干个局部控制电路,然后与典型电路相对照,找出相同之处,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个画出每个局部环节,再找到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电气安装接线图规范一般情况下,电气安装图和原理图需配合起来使用。

绘制电气安装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

2、各电器元器件的位置、文字符号必须和电气原理图中的标注一致,同一个电器元件的各部件(如同一个接触器的触点、线圈等)必须画在一起,各电器元件的位置应与实际安装位置一致。

3、不在同一安装板或电气柜上的电器元件或信号的电气连接一般应通过端子排连接,并按照电气原理图中的接线编号连接。

4、走向相同、功能相同的多根导线可用单线或线束表示。

画连接线时,应标明导线的规格、型号、颜色、根数和穿线管的尺寸。

电器元件布置图规范电器元器件布置图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和绘制电器元件布置图。

画电气原理图教程

画电气原理图教程

画电气原理图教程
当我们需要绘制电气原理图时,通常需要使用一些基本的符号和线路连接来表示不同的电气元件和连接关系。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电气原理图绘制教程,帮助您快速上手。

1. 绘制电源:
使用一条直线表示电源,通常用两条平行的线,上面标注电源的正负极。

2. 绘制电阻:
使用一个波浪线表示电阻,同时标明电阻的阻值。

3. 绘制电容:
使用两条平行的直线表示电容,中间加上两个大于号(>>)来表示电容的极板。

4. 绘制电感:
使用一个半圆加上一个带箭头的直线表示电感,箭头表示电感的方向。

5. 绘制开关:
使用一个带弯曲线的直线表示开关,用来表示开关的打开或关闭状态。

6. 连接元件:
使用直线将不同的元件连接起来,线与线之间使用小弧线平滑连接。

7. 添加标记:
在电气原理图的适当位置上添加标记,用来标注元件的名称、编号等信息。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绘制出一个基本的电气原理图。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会涉及更多的电气元件和连接方式,但以上的基本教程可以帮助您快速上手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请注意,在绘制电气原理图时,确保元件的连接关系正确无误,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课件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课件
布线是否合理美观 检测、安装、调试的过程中工具、
仪表的使用是否合理、正确 是否正确执行安全文明操作规程
试运行是否达到控制要求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XXXXX XXXXX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工艺要求
(3)布线应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
应垂直转向。
(4)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5)布按线照顺序接一线般图以接触器为中心,由里向外, 进行编码 由低进至行高接,线先控制电路,后主电路的顺序 套管套装
进行,以不妨碍后续布线为原则。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实验、练习
(6)在每根剥去绝缘层导线的两端套上编码
套管。所有从线一个路接的线安端装子与(或调接试线桩)
到另一个接线端子(或接线桩)的导线
必须连续,中间无接头。
(7)导线与接线端子或接线桩连接时,不得
进行压绝线缘型层的、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 工艺要求 (8选)择同一及元测件量、同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
距离应保持一致。
(9)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
熟悉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一般安装 步骤和工艺要求。
认真识读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原理图, 明确线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根据电动机的规格选配低压电器、工具 及仪表。 检测低压电器及电动机的性能是否完 好可用。 画布置图及接线图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实验、练习
(1)断路器、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的
(2故)障况用。万检用测表与检排查线除路的通断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电试车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实验、练习

原理图的设计

原理图的设计
10.Polygon(敷铜) 对于抗干扰要求比较高的电 路板,常常需要在 PCB 上敷铜。敷铜可以有效地实现 电路板的信号屏蔽作用,提高印制电路板信号的抗电磁 干扰的能力。
9.1 印制电路板概述
9.1.2 元器件封装
在设计印制电路板时,一定会考虑到安装到该印制电 路板的元器件有多少个,这些元器件的形状和尺寸是怎样 的?
图 9.3 AXIAL-0.4 电阻封装
图 9.4 DIP-8 双列直插式集成 电路封装
9.1 印制电路板概述 (2)STM(表面粘贴式)元器件封装 STM(表面粘贴式)
元器件封装的焊盘只限于表面层,在其焊盘的属性对话框
中,Layer(层)属性必须为单一表面,如 TopLayer(顶层) 或 BottomLayer(底层)。
现在的计算机主板所用的印制电路板材料大多在 4 层以上。这些层因加工相对较难而大多用于设置走线 较为简单的 Ground Dever和 Power Dever(电源布线 层),并常用大面积填充的办法来布线(如Fill)。上下位 置的表面层与中间各层需要连通的地方用 Via(过孔)来 沟通。
9.1 印制电路板概述
9.1 印制电路板概述
1.元器件封装的分类
元器件的封装形式可以分成两大类,即针脚式元器 件封装和 STM(表面粘贴式)元器件封装。
(1)针脚式元器件封装 针脚式封装元器件焊接时 先要将元器件针脚插入焊盘导通孔,然后再焊锡。由于 针脚式元器件封装的焊盘导通孔贯穿整个电路板,所以 其 焊 盘 的 属 性 对 话 框 中 , PCB 的 层 属 性 必 须 为 MultiLayer(多层)。
9.Pad(焊盘) 焊盘是将元器件引脚与铜膜导线连 接的焊点。焊盘是 PCB 设计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选 择元器件的焊盘类型要综合考虑该元器件的形状、大小、 布置形式、振动和受热情况、受力方向等因素。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为了表达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等设计意图,便于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器元件及其连接线路用一定的图形表达出来,这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

用导线将电机、电器、仪表等元器件按一定的要求连接起来,并实现某种特定控制要求的电路。

画电气原理图的一般规律如下:画主电路绘制主电路时,应依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用粗实线画出主要控制、保护等用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变频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并依次标明相关的文字符号。

画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一般是由开关、按钮、信号指示、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无论简单或复杂的控制电路,一般均是由各种典型电路(如延时电路、联锁电路、顺控电路等)组合而成,用以控制主电路中受控设备的“起动”、“运行”、“停止”使主电路中的设备按设计工艺的要求正常工作。

对于简单的控制电路:只要依据主电路要实现的功能,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及设备动作的先、后顺序依次分析,仔细绘制。

对于复杂的控制电路,要按各部分所完成的功能,分割成若干个局部控制电路,然后与典型电路相对照,找出相同之处,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个画出每个局部环节,再找到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电气安装接线图规范一般情况下,电气安装图和原理图需配合起来使用。

绘制电气安装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

2、各电器元器件的位置、文字符号必须和电气原理图中的标注一致,同一个电器元件的各部件(如同一个接触器的触点、线圈等)必须画在一起,各电器元件的位置应与实际安装位置一致。

3、不在同一安装板或电气柜上的电器元件或信号的电气连接一般应通过端子排连接,并按照电气原理图中的接线编号连接。

4、走向相同、功能相同的多根导线可用单线或线束表示。

画连接线时,应标明导线的规格、型号、颜色、根数和穿线管的尺寸。

电器元件布置图规范电器元器件布置图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和绘制电器元件布置图。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步骤是:首先进行认真构思,对所要绘制的步骤及表达的内容和布局做的心中有数;然后对整个图面进行布局,把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不能遗漏),按其正确位置、主次及繁简划定实际所占画面大小;第三,确定基准线,包括水平基准线和垂直基准线;第四,按自左至右、自上而下、先主后次、先一次后二次、先图形后文字的顺序画底稿线(包括文字分行分格线);第五,经认真、详细检查,确认无误无漏后描深图形,注写文字;最后,认真、详细检查确认,在标题栏签字等。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注意事项是
1.电气控制线路根据电路通过的电流大小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主电路包括从电源到电动机的电路,是强电流通过的部分,用粗线条画在原理图的左边。

控制电路是通过弱电流的电路,一般由按钮、电器元件的线圈、接触器的辅助触点、继电器的触点等组成,用细线条画在原理图的右边。

2.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的图形、文字符号必须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

3.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图的画法。

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件可以不画在一起,但需用同一文字符号标出.若有多个同一种类的电器元件,可在文字符号后加上数字序号,如KM1和KM2等。

4.所有按钮、触点均按没有外力作用和没有通电时的原始状态画
出。

5.控制电路的分支线路,原则上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排列,两线交叉连接时的电气连接点需用黑点标出。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原则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原则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原则1.图面的布置原则(1)在原理图上将图分成若干图区,并标明该区电路的用途与作用;在继电器、接触器线圈下方列有触点表,以说明线圈和触点的从属关系。

(2)动力电路的电源电路绘成水平线,受电的动力装置(电动机)及其保护电器支路应与电源电路垂直。

(3)主电路、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应分开绘制。

主电路是设备的驱动电路,是从电源到电动机等大电流通过的路径。

控制电路用来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它是由接触器和继电器线圈、各种电器的触点组成的逻辑电路,实现所要求的控制功能。

辅助电路包括信号、照明、保护电路。

(4)当主电路、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绘制在一张图纸上时,主电路用垂直线绘制在图的左侧,控制电路用垂直线绘制在图的右侧,控制电路中的耗能(被控制)元件画在电路的最右端。

2.电气元件触点位置、工作状态和技术数据的绘制原则1)触点分类触点分为两类,一类为靠电磁力或人工操作的触点(接触器、电继电器、开关、按钮等);另一类为非电和非人工操作的触点(非电继电器、行程开关等的触点)。

2)触点表示(1)接触器、电继电器、开关、按钮等项目的触点符号,在同一电路中,在加电和受力后,各触点符号的动作方向应取向一致,在触点具有保持、闭锁和延时功能的情况下更应如此。

(2)对非电和非人工操作的触点,必须在其触点符号附近表明运行方式。

可用图形、操作器件符号及注释、标记和表格表示。

3)元件的工作状态的表示方法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各个电器的动作不同,触点时闭时开。

而在电气原理图中只能表示出一种情况。

因此,规定所有电器的触点均表示在原始情况下的位置,即元件、器件和设备的可动部分通常应表示在非激励(没有通电)或不工作(没有发生机械动作时)的状态或位置。

(1)继电器和接触器在非激励的状态,即线圈未通电,触点未动作时的位置。

例如,对热继电器来说,是在双金属片没有因受热使常闭触点打开时的位置;对于速度继电器,是指其主轴转速为零时的位置。

(2)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刀开关和组合开关在断开(尚未闭合)的位置。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二、电气原理图
按钮(常闭) SB1
交流接 触器 KM
7 电气原理图绘制原则
按钮(常开) SB
原则三 电器状态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 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 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 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 状态画出; 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 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热继电器,触点按未发生过 载动作时的状态画出。
二、电气原理图
主电路
7 电气原理图绘制原则
辅助电路
原则一 图面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 主电路在图面左侧;辅助电路 在图面右侧;耗能元件画在电路的 最下端。 电源电路绘成水平线,受电的 动力装置及其电器支路与电源电路 垂直。 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 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 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二、电气原理图
5 电气原理图标准
电气图绘制必须遵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最新电气制图标准。目前主要有: GB/GT4728—1996~2000《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GB7159— 1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定通则》 GB4026—1992《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 系统通则》 GB/T6988.3-1997《电气制图、接线图和接线表》 GB/T6988.1~4—2002《电气技术文件的编制》
《电气控制与PLC》
电气图样的绘制
一、电气控制系统图
1 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由许多电气元件按一定要求联接而成的系统。
2 电气控制系统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 为了便于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安 装、调整、使用和维修,需要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气元件及其 联接线路,用一定的图形表达出来,这种图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直接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不画黑圆点。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概述
如图所示为按
钮接触器星角启动
电气原理图。下面 通过绘制该原理图 来说明电气原理图 的绘制过程。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新图
在绘制一幅新图之前应根据所绘制图形大小,确定绘图比例和图形
尺寸,建立或调用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样板文件。绘图应尽量采用1:1
专业
专注
专心
电气制图及CAD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主讲:李军


1 2
概述 绘制新图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概述
电气原理图是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代表各种元
件,依据控制要求和各电器的动作原理,用线条代表导线连接起来。它
包括所有电气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不按电气元件的实际位置 来画,也不反映电气元件的尺寸及安装方式。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新图
对图中各元器件 添加文字标号, 如图所示。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新图
4)将“标题栏文字层”设
置为当前层。在标题栏中填
写原理图相关信息。最终完 成电气原理图如图所示。
谢谢大家!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新图
图层、颜色、线型设置
图层名 实体符号层 连接线层 颜色 蓝色 白色 线型 Continuous Continuous 线宽 默认 默认
文字层
白色
Continuous
默认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新图
(1)设置绘图环境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新建文件。选择菜单栏中的 【文件】|【新建】命令,系统 弹出“选择样本”对话框,如 图所示。
找到“电气原理图常用
块”文件,在该文件下 打开其块,选择所需图 块,拖动到绘图区。拖 动完成后如图所示。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新图
2)将“连接线层”设置为
当前层。使用【直线】命令
依次连接实体元件,完成效 果如图所示。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新图
3)将“文字层”设置为当 前层。在“文字样式”对 话框中设置“注释文字” 样式。如图所示。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新图
(2)图形的绘制
操作步骤如下:
1)将“实体元件层”设置为当前层。本实例已经提前完成了电气原理图 常用块的制作,在快速访问工具栏选择【显示菜单栏】命令,在弹出的 菜单中选择【工具】|【选项板】|【设计中心】命令,打开【设计中心】 选项板。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新图
在选项板中文件夹列表
必须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概述
(3)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图的画法。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分可以不画在一
起,但需用同一文字符号标出。若有多个同一种类的电器元件,可在文
字符号后加上数字序号,例如KM1、KM2。 (4)在原理图中,所有电器按自然状态画出。所有按钮、触点均按电器 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操作、触点没有动作的原始状态画出。 (5)在原理图中,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要用黑圆点表示。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新图
在以上对话框中选择需要的
样板文件,本例选用A3样本文件
,单击“打开”按钮后进入绘图 环境,如图所示。进入绘图环境 后,选择“文件---保存”保存文 件,在绘图过程中要养成随时存 盘的习惯。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新图
2)设置图层。选择菜
单栏中的【格式】|【图层】
命令,参照图层表新建3个 图层,如制电气原理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电气控制电路一般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辅助电路又可分为控制
电路、信号电路、照明电路和保护电路等。 主电路是指从电源到电动机的大电流通过的电路,其中电源电路用水平 线绘制,受电动力设备及其保护电器支路应垂直于电源电路画出。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概述
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及保护电路等应垂直地绘于两条水平电
源线之间。耗能元件的一端应直接连接在电位低的一端,控制触点连接
在上方水平线和耗能元件之间。 不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各元件一般应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 右依次排列,电路可以水平布置也可以垂直布置。 (2)在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的图形、文字符号、接线端子标记
比例,如需绘制其他比例图样,通常先按1:1比例绘制图形,然后使用比 例命令将所绘图形缩放到所需比例,再将缩放后图形移至样板图中。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新图
如果没有所需样板文件,则应先设置绘图环境。设置包括绘图界限、单
位、图层、颜色、线型、文字样式、尺寸样式等内容。
本例选择A3图纸,所选用样本文件中仅设置了单位、图框及标题栏, 故需自行设置图层、颜色和线型,具体设置如下页表所示,全局线型比例 1:1。本实例已提前完成了电气原理常用块的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