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中学20162017学年各级各类已开设的课题研究情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

15.室温时,向2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2所
示。在滴定过程中,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点时:c( CH3COOH)>c( Na+)>c( CH3COO-)
>c( H+)>c( OH -)
mol·L-1·s-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5 s内以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1·s-1
B.平衡时,B的浓度为1 mol·L-1
C.n值等于1
D.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
13.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与结论A同温时,等质量的锌粒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H2,氢气量:加胆矾=未加胆矾B向
B.b点时:c( Na+)=c( CH3COO-)>c(H+)=c( OH-)
C.c点时:c(OH-)=c(CH3COOH) +c(H+)
D.d点时:c(Na+)>c(CH3COO-)>c(OH-)>c(H+)
非选择题(共80分)
16.(16分)
Ⅰ、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扬州中学期中测试卷 高二化学(选修) 2017.04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K-39 Cu-64 I-127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做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符合的是 A.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B.推广碳捕集和储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C.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干电池的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D.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NH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显碱性,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可产生氢氧化银沉淀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可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 C.次氯酸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配制“84”消毒液 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可用铜罐代替铝罐贮运浓硝酸 3.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B.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 C.pH=6的某溶液D.c(H+)>c(OH-)的任意水溶液 4.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Na+、AlO、NO、CO B.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NH、SO、HCO、Cl- C.含有0.1 mol·L-1 HCO的溶液:Na+、Fe3+、NO、SCN- D.=0.1 mol·L-1的溶液:Na+、K+、CO、NO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L-1的氨水含有6.02×1022个OH- B.1L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6.02×1023 C.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6.02×1022 D.在电解精炼粗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32g铜时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 6.二甲醚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能源。图1是绿色电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b均为多孔性Pt电 极)。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电极为该电池负极 B.O2在b电极上得电子,被氧化 C.电池工作时,a电极反应式: CH3OCH3—12e-+3H2O→2CO2↑+12H+ D.电池工作时,燃料电池内部H+从a电极移向b电极 7.常温下,下列各溶液pH最小的是 A.pH=0的溶液 B.0.04 mol·L-1H2SO4 C.0.5 mol·L-1HCl D.0.05 mol·L-1CH3COOH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CO3-+H2OCO32-+H3O+ B.用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Cl2↑+H2↑+2OH- C.用白醋除铁锈:Fe2O3+6H+===3H2O + 2Fe3+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 数的2倍,W原子半径比X小,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B.元素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C.元素W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江苏省镇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学情调研(12月)语文 含答案byfen

江苏省镇江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学情调研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淡褪(tui)熨贴(yun)慰籍(ji)玉砌雕栏(qi )B。
炫耀(xuan)踌躇(chou)狙击(ju)烟熏火燎(liao)C.坍圮(pi)跌宕(dang)隽永(jun) 天理昭彰(zhao)D 苍桑(cang)寒喧(xuan )吝啬(se) 生活拮据(jie)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获得真正固若金汤的友涫并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请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却在这里以签字投降的方式重逢了。
同学毕业二十年聚会,大家都到了,唯有刘星群不紧不慢地走来,和二十年前一样,无怪乎有人说他是不速之客.长安街越变越宽,城市越变越大,也越来越没,现在的背景已经成为—个国际化大都市,相比于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面目全非。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手上。
日前,省物价部门表示,将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测,强化价格的监督检查,对突破国家规定的价格和变相涨价,要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影视明星吸毒案发布评论,文章称许多艺人甘愿自毁前程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有钱有名大任性所致。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尼采把梦和醉石做两种基本的艺术状态。
除梦之外,酒与艺术也有不解之缘。
那么,酒只是工具,只要能达于醉的状态,没有酒也可。
天下酒徒未必都是艺术家。
大艺术家往往无酒而长醉。
镇江巿教育科学十三五计划课题

本文主要是采用以下二种方法来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①文献分析法
课题组自费申请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的账号,通过文献分析法,对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分类、设计原则、实施过程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梳理,意识到开展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课题研究有重要意义。
②案例研究法
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根据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基本构成和设计原则,如火如荼地开展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出一批优秀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
5、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1)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论文发表 2018年2月
(2)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论文发表 2018年6月
(3)优秀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论文集2019年5月
三、评审意见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2016年10月9日
所在县(市)、区教科室(所)意见
③注重网络学习,借助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的“教学新时空”平台,观摩全省各地名师是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④设计出一些优秀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开发出符合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2)研究过程
①课题申报(2016年10月)
②开展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2017年3月),购买和下载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书籍和理论文章,认真研读。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组长: 组员: 指导老师:
成员分工:
活动时间、地点选择:
活动条件和可行性分析
3、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①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特性,形成比较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
②研究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类型有哪些?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的要求和原则有哪些?
江苏镇江中学16-17学年高一上学情调研(12月)--化学

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
A.①③B.③②C.③①D.①②③
19.把过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A.Na2SiOB.CaCl2C. NaOHD.饱和Na2CO3溶液
4.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要用到过滤、萃取实验操作,该两项操作不需要的仪器是
A.烧杯 B.烧瓶 C.玻璃棒 D.分液漏斗
5.物质的保存条件与物质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保存的方法和目的不正确的是
A.铝线隔绝空气保存,防止被氧气氧化
B.钠保存在煤油中,防止与空气中的氧气或水反应
C.向配置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防止Fe2+被氧化
22.(12分)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以及少量Fe2O2、SiO2等)提取纯AL2O3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可用以下流程图表示:
(1)写出步骤①中物质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写出滤液A中一种溶质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而进入滤液B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写出滤液B中通入过量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7.对下列物质用途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FeCl3溶液可用于蚀刻铜制电路板
B.在食品包装袋内放入生石灰可以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
C.过氧化钠可作潜水艇的供氧剂
D.Fe2O3常用于制造红色油漆和涂料
8.下列溶液中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Cu2+、Na+、NO3-、Cl-
B.强碱性溶液中:Na+、Ba2+、Cl-、NO3-
江苏省镇江中学2016〜2017学年匕学期学情调研
课题名称-江苏镇江第一中学

黄法祥、吴善亮
赵竹林、龚保庆
2001—
2004
省教育学会
已结题
13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应用研究
国家级
黄法祥、周晓宇、周慰
2006--2008
中央电教馆
在研
14
校本课程开发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
华东片
黄法祥、周晓宇、周慰
2006--2008
华东七省
教育学会
在研
15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省级
黄法祥、周晓宇
1997--2000
省教科所
已结题(市优秀成果一等奖)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高中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实验研究
省级
黄法祥、邓干成
王玲周慰
2000--2003
省教科所
已结题(镇江一中模式)
5
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省级
王长明、樊兆宁
1998--2001
省教研室
已结题
(市优秀成果奖)
6
CPFS结构对高中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市教科所
已结题
25
高中政治课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研究
市级
孙国瑾
2001.--
2006
市教研室
已结题
26
关于物理学科优秀人才培养方法的研究
市级
郭宾、何蜀娟
2001.—
2006
市教研室
已结题
27
高中化学读讲议评练综合教学模式的研究
市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须惠娟
2001.6-2006.9
市教研室
已结题
28
中学语文学生信息平台的构建与作用研究
开题论证书

(1)基于学校“涵养化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下的“丰润”课程总目标的研究。
(2)基于儿童精神陶冶和人文滋养的“文润”校园课程环境的营造研究。重点创设校园传统经典文化、故事文化、书香墨韵文化,形成“涵养化育”的校园文化场;尝试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学科教室,形成学科教室文化。
(3)基于学校核心素养涵化的学校“丰润”课程体系建构的研究。按照经典滋根、美德塑魂、故事励志、科学启智、艺术冶情、体育健身、实践炼能等基本思路,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开发并建构学校丰润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
一、课题研究具体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从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层次来看,当前,国内学校课程发展整体趋于向高层推进的阶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固定式向发展式、指定式向选择式、简约式向内涵式发展。近年来,各地区、各学校对教育的认识和投入均大幅提升,物质文化建设提高较快,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也逐步加强了引导、规范师生行为的规章制度建设。但从教育的本质规律和课程的价值取向来看,仍处于发展不均衡,甚至“揠苗助长”式发展的初级阶段。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和“整齐划一”,忽视了“人”的发展,忽视了课程文化对人的影响。课程文化应正确对待知识、技能和智慧,立志塑造人完善、自由的心灵,全面实现课程文化的育人价值,课程文化的最终价值是关注生命教育,体验生命的深度和理想的高度,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和而不同”。时代的发展已使课程文化的工具主义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而要终结这种工具主义化,就必须赋予课程自主、自律、自为等内在性的文化品质。“化成教育”正是基于学生的“和而不同”和课程的“和而不同”,使其具有自律性的、内在性的、独特性的文化属性与品质。
五、课题组成员与研究条件
1.研究人员及分工
姓名
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科目)化学试题缺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化 学 2017。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S :32 Na :23 Ca:40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本部分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太阳能电池为神舟十一号进入轨道后的运行提供了电能.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可以是A .碳B .铝合金C .硅D .钛合金2.放射性同位素钬 可用于治疗肝癌。
该原子的中子数是 A .67 B .99 C .166 D .2333.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铜器锈蚀B .碘的升华C .氨气液化D .石油分馏4.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一个名叫“福(氟)禄(氯)双全(醛)”的物质(结构简式如右下图)在化学人的朋友圈中火了起来。
该物质属于A .单质B .无机物C .有机物D .氧化物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乙酸的结构简式:C 2H 4O 2B .氨气的电子式:C .Mg 2+的结构示意图:D .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 2CO 3=2Na + + CO 32—6.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CO 2B .NaClC .N 2D .NH 4Cl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A .纯碱—NaOHB .小苏打——NaHCO 3C .绿矾-CuSO 4·5H 2OD .葡萄糖-C 12H 22O 118.在含有大量的Ba 2+、OH —、NO 3—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23题,共23题69分)、非选择题(第24题~第26题,共3题31分)共两部分。
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江苏省镇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江苏省镇江中学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试卷物理命题人:丁正和 审核人:吴好 时间:2015年10月9日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附近, 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 发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 ) A. 库仑 B. 安培 C. 奥斯特 D. 法拉第2. 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电动势E 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跟电源的体积和外电路均无关 B. 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C. 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 V ,这表示电路中每通过1 C 电荷量,电源把2 J 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1号干电池比7号干电池的体积大,但电动势相等3. 如图所示,M 1与M 2为两个小磁针,现将它们分别放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则被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作用后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M 1的左端为N 极,M 2的右端为N 极 B. M 1和M 2右端均为N 极C. M 1的右端为N 极,M 2的左端为N 极D. M 1和M 2的左端均为N 极4. 有一矩形线圈,面积为S ,将它置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且使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成θ角,则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为φ大小为 ( )A.sin BS θB.cos BS θC. sin BS θD. cos BSθ5. 在示波器的示波管中,当电子枪射出的电流达到5.6 μA 时,每秒钟内从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数目为: ( ) A. 3.5×1010 B. 3.5×1013 C. 3.5×1016 D. 3.5×10196. 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电阻为R 。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电阻丝均匀地拉长为原来的2倍,则其电阻变为( )A . R /2B . RC .2RD .4R7. 两个定值电阻R 1、R 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 稳定于12V 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远大于R 1、R 2的电压表接在R 1两端(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8V ,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 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 ) A .小于4V B .等于4VC .大于4V 而小于8VD .等于或大于8V8. 如图所示,同一未知电阻R x 用甲、乙两种测量电路测量,图甲中两表的读数分别为3V 、4mA ,图乙中两表的读数分别为4V 、3.9mA ,则 ( )A 、用甲电路测量误差小,Rx 的真实值比750Ω略小B 、用甲电路测量误差小,Rx 的真实值比750Ω略大C 、用乙电路测量误差小,Rx 的真实值比1000Ω略小D 、用乙电路测量误差小,Rx 的真实值比1000Ω略大二、多项选择: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镇江中学2016-2017学年各级各类已开设的课题研究情况汇总表序号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审批部门/批准号起讫时间鉴定时间负责人本校成员1基于imvt框架的高中理科深度学习研究徐杰董建勋等省教研室—2基于物理实验课程基地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研究徐杰丁正和等省规划办—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使用和教学研究张正平方文飞等省规划办—4基于智慧教室的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徐杰董建勋岳旻等省规划办—5基于“过程与方法”立意下的历史命题技术研究马巧高周照正等省规划办—6基于文本的高中数学文化教育的行动研究陆建根殷永霞徐春艳等省规划办—7基于课程领导的普通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研究袁鸿祥张元成等省规划办—8基于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李桂梅王澈等省教研室—9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朱莉白云霞仲淑娴等市教科所—10基于物理问题研究中的教师专业成长吴好李伟杨俊等市教科所—11高中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研究嵇云霞何丽君等市教科所—12基于有效教学理论下的高中地理“候课”模式研究李卫华许媛等市教科所—13减负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增效策略的研究徐伟国仲淑娴孙焱等镇江市教科所—14反思、高效、策略——对反思性教学的研究陆建根黄中华朱晶等市教研室—15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有效教学的研究吴好丁正和丁玉莉等市教研室—16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的反思研究李榆容夏旭云等市教研室—17高中语文阅读策略研究嵇云霞荆志强等市教研室—18创设“共生态”教研模式,实施优质有效备课组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殷永霞吴萍黄中华等市教研室—19语文教学:守护汉语的诗性蔡颖徐燕陈万丽等市教研室—20教师书面反馈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晋玫高妮娜曹立丽等市教研室—21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毛丹唐华忠等市教研室—22模型建构法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研究邹彤赵玉柱杭先平等市教研室—23高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现状研究及培养策略薛映霞王磊等市教研室—24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季一鸣曹立丽高军等市教研室—25新五步教学法之合作探究黄冬梅王涛王延平等市教研室—26化学五步教学法中探究情境创设的研究徐伟国仲淑娴杜娟等市教研室—27镇江中学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徐杰陆建根嵇云霞等市教研室—28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蒋萍董建勋等市教研室—29地理社团建设与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的研究夏旭云李榆容等市教研室—30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之研究艾晓晴方文慧高妮娜等市教研室—3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研究何丽君王燕等市教研室—32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特点及有效性策略研究陆建根蒋景景王国松等市教研室—33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批改与讲评的策略研究朱晶孙雪飞史娟等市教研室—34强化高中数学课本例题教学及拓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夏良娟吴萍等市教研室—35优化小组合作,创建高效课堂林玲王磊等市教研室—36基于物理实验基地的课标实验的拓展研究江燕严怀彬孙勇等市教研室—37运用“五步教学法”构建生物教学的高效课堂毛丹江婷等市教研室—38江苏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马晓云孙建孙建华等市教研室—39高中校本课程《现代物理实验》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索丁玉莉江燕等市教科所—40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研究陆建根徐春艳夏良娟等市教科所—41教育策划与学生成长嵇云霞杨帆等市教科所—42基于“有效教学”理论下的高中地理候课模式初探李卫华蒋萍等市教科所—43读图热下守护文字的诗性徐燕耿莹等市教科所—44计算机普及教育策略研究孔继红叶飞温泳等市教科所—45艺术教育与育人教育整合策略研究宋晓东巫炳冬朱杰赵蔚等市教科所—46微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讲授环节的应用王涛王延平方文慧曹立丽等市教研室—47高中语文文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姜洪根荆志强陈飞杨帆等市教研室—48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空间能力培养的研究许媛李卫华等市教科所—49高中课外时间“志愿导学”机制的研究陈蓬李建国王磊等市教科所—50高中数学“五步教学法”研究吴萍黄中华王小燕等市教科所—51高中地理课堂五部教学模式的研究王双肖娜等市教科所—52高中生物实验延伸探究的实践研究李桂梅江婷等市教科所—53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解芳陈飞等市教—有效策略研究科所54高中政治教学中教材深度开发的研究张岚许洪波等市教科所—55高中历史教科书资源优化的实践研究周照正徐丽蓉等市教科所—56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姜洪根杨帆耿莹等镇江中学—57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陈蓬岳旻王国松等镇江中学—58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姚根峰王言利等镇江中学—59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白云霞周芳等镇江中学—60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毛丹江婷等镇江中学—61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孙诣许洪波等镇江中学—62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巧高马晓云等镇江中学—63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徐燕江海健严倩等镇江中学—64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殷永霞蒋景景李海禄等镇江中学—65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艾晓晴高妮娜王涛等镇江中学—66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丁玉莉邵晓丹等镇江中学—67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李敏杜娟等镇江中学—68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刘敏杭先平等镇江中学—69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施小霞张岚等镇江中学—70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孙建华徐丽蓉等镇江中学—71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许媛王双等镇江中学—72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王文君王燕张鹤等镇江中学—73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王芳樊洪涛王小燕等镇江中学—74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朱先忠杨敏江薇等镇江中学—75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吴好周丽丽等镇江中学—76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仲淑娴朱莉等镇江中学—77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赵玉柱李桂梅等镇江中学—78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李冬梅童晓春等镇江中学—79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欣峰奚娟等镇江中学—80五步教学法课堂模式与学科整合应用理论与实践研究夏旭云肖娜等镇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