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新生分班考试语文高一入学考试卷(一)(原卷word版)

合集下载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0-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统编版高一必修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0-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统编版高一必修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0-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含解析统编版高一必修上首师大附中2020——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分班考试高一试题语文2020.8一、综合运用(共50分)1.根据《劝学》的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练习(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__________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学不可以已(2).青(3).取之于蓝(4).而青于蓝(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锲而舍之(8).朽木不折(9).锲而不舍(10).金石可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已”“博”“省”“己”“知”“锲”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根据文章,完成下面练习管仲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高一入学考试试卷

高一入学考试试卷

高 2020 级 20 年秋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考试说明:本次考试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答第I卷使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方框涂黑,答第 II 卷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 I 卷(选择题48分)一、(30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liàng)迸溅( bèng)..B. 刹那( ch à)踌躇( chóu)..C. 笨拙(zhuō)亵渎( xi è)..D. 拮据( jié )执拗( ni 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震憾惆怅断壁残垣B. 噩梦廖廓冥思苦想C. 安祥阴霾受益匪浅D. 影碟辐射苍茫大地)颓唐( tu í).归省(x?ng).炽热( zhì).媲美( pì).)绿草如阴指手画脚无所是从骇人听闻忍俊不禁(j īn).长吁短叹( xū).气冲斗牛( dǒu).弦(xuán)外之音.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⑴ 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婀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__________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

⑵家庭的 __________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⑶ 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__________ 触犯了党纪国法, __________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A .精致熏陶只要就B.雅致熏陶只要就C. 精致熏染只有才 [ 来D.雅致熏染只有才4.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项是()A. 他品德高尚。

B.他的品德高尚。

C.品德高尚的就是他。

D. 他有高尚的品德。

5.下列对句子主干的提取正确的一项是()A.“天立学校的校园非常美丽。

”的主干是“天立学校美丽”。

01 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新高考)(一)(原卷版)

01 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新高考)(一)(原卷版)

2021年秋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一)(新高考)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厅中,四件巨型的玉石璞料静静地陈列其间,显得其貌不扬。

但在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眼中,这几块曾作为三星堆玉器制作原料的石块或许正是解开三星堆文明玉器工艺之谜的钥匙。

“上面发现了几种痕迹,其中一种据称是线切割造成的切割痕。

所谓线切割,即类似于一根线绳双手各执一头,左右横向拉动进行切割。

但是如果用这种方式切割,往往会在石料上产生一种半圆、上凸的曲线。

”刘卫东说,“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多件玉器都出现了呈下凹状的曲线痕迹,这种痕迹是‘线切割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玉石璞料质地坚硬,用线切割的方式很难攻透。

刘卫东认为古人的“片状轮式切割机”应该使用了质地坚硬的物质,线切割作为一种猜测是值得怀疑的。

“不仅如此,在这几块玉石璞料上还发现了多处巴掌大的镜面,其痕迹呈一条一条的弧状平行线。

这些弧线彼此之间相隔就一毫米左右,非常平整,相连紧密。

如此走过的痕迹,向我们揭示了制作这种镜面所使用工具的特点。

”而展出的青铜神树高达3.95米,这么大的器物究竟是如何铸造出来的?“我的解释是,铸造青铜器并非是简单地做一个模子再进行失(脱)蜡浇铸那样简单。

有些还需要锻打,再进行錾刻,此外还有焊的过程,最后,再通过锉和磨进行善后工作。

”刘卫东这样说:“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三星堆如此高大的青铜神树也不可能是一下子制作完成的。

”刘卫东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两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

其实可以解释为两河流域既孕育了中华文明,又统一了中华文明。

刘卫东认为,三星堆青铜器与商周青铜文化时间相仿。

但是公众需要知道的是,青铜是距今三四千年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材质的文化产品,使用几乎是全球性的。

世界各地的文明差不多都有青铜器,并非只有中华文明制作。

2020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试卷高中语文教和学

2020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试卷高中语文教和学

2020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试卷高中语文教和学2020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试卷(新高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

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

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

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

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

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

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

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

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

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

高一开学考试分班试卷

高一开学考试分班试卷

高一开学考试分班试卷一、语文(共50分)1. 阅读理解(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文章内容略)(1)请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5分)(2)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5分)(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0分)2. 古文翻译(10分)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古文内容略)3. 作文(20分)请以“我的高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二、数学(共50分)1. 选择题(10分)(1)-(5)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每题2分)2. 填空题(10分)(6)-(10)请在空白处填入正确答案。

3. 解答题(30分)(11)-(15)请根据题目要求,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

三、英语(共50分)1. 阅读理解(20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短文内容略)(1)-(5)请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或回答问题。

(每题4分)2. 完形填空(10分)(16)-(25)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词汇填入空白处。

3. 写作(20分)请以“My Hometown”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20词的短文。

四、物理(共50分)1. 选择题(10分)(1)-(5)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每题2分)2. 计算题(20分)(6)-(8)请根据题目要求,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和答案。

3. 实验题(20分)(9)-(10)请根据实验要求,描述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五、化学(共50分)1. 选择题(10分)(1)-(5)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每题2分)2. 填空题(10分)(6)-(10)请在空白处填入正确答案。

3. 简答题(30分)(11)-(15)请根据题目要求,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

考试注意事项:1.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2. 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

3. 请在答题纸上用黑色签字笔书写非选择题答案。

4. 请保持答题卡和答题纸整洁,不得折叠、涂改或损坏。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试卷结束)。

高一入学分班考试试卷

高一入学分班考试试卷

高一入学分班考试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共20分)1. 根据所给语境,填写正确的成语。

(每题2分,共4题)(1)他虽然平时成绩一般,但在这次竞赛中却表现得出人意料,真是______。

(2)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外交政策始终保持______,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3)在这次辩论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真是______。

(4)他做事总是______,从不拖泥带水。

2. 根据所给句子,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填空。

(每题1分,共5题)(1)他问我,今天去不去图书馆?(2)春天来了,你看,山绿了,水清了,花开了。

(3)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是张华,还是李明?(4)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______,______。

(5)“你来了?”他问,______,“我等你很久了。

”二、数学基础能力(共30分)1.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每题5分,共3题)(1)(3x^2 - 2x + 1) - (x^2 - 4x + 3)(2)\(\frac{1}{2}x^2 + 3x - 5 = 0\)(3)\(\sqrt{4x^2 - 9} = 2x + 3\)2. 解下列方程组。

(每题10分,共2题)(1)\(\begin{cases}x + y = 5 \\2x - y = 1\end{cases}\)(2)\(\begin{cases}3x + 4y = 12 \\x - 2y = -1\end{cases}\)三、英语语言运用(共20分)1. 根据所给句子,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

(每题2分,共5题)(1)I ______ (am/is/are) a student.(2)There ______ (is/are) some milk in the bottle.(3)She ______ (like/likes) reading books.(4)The children ______ (go/ goes) to school every day.(5)I ______ (have/has) finished my homework.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中文。

高一开学分班试题及答案

高一开学分班试题及答案

高一开学分班试题及答案一、语文(共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箴言缄默渐染缄口不言B. 蹊跷桎梏沏茶锲而不舍C. 蹒跚蹊径蹊跷蹊跷D. 砧板缜密砧木砧板答案:C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群众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因此没有理由妄自菲薄,停滞不前。

B. 他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因此朋友不多,但他和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却能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C. 他虽然有过失,但已表示愿意改正,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更不能揪住不放。

D. 他为人正直,工作勤恳,但因过于严肃而被同事敬而远之。

答案:B(二)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缘溪行:沿着溪水走B. 渔人甚异之:渔人对此感到非常奇怪C. 豁然开朗:形容心胸开阔D.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答案:C4.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文章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理想社会。

C. 文章通过渔人的视角,展现了桃花源的神秘和美丽。

D. 文章最后提到“后遂无问津者”,意味着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

答案:D5. 翻译下列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案: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得,自得其乐。

(三)作文(共30分)请以“我眼中的高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分班考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分班考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分班考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选择题(12分)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卷帙浩烦似是而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 急功近利浓墨重采革故鼎新讲信修睦C. 一厢情愿胡搅蛮缠步履匆匆悬壶济世D. 义奋填膺扼腕叹息遍体鳞伤千疮百孔C(A卷帙浩繁;B浓墨重彩;D义愤填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这可谓不刊之论啊?B.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C.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D.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A(A.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B.误用对象。

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C.望文生义。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D.不符合语境。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B.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入学考试卷(一)(原卷版)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

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

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

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

《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上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

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

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般症状主要是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症状包括凝血功能障碍,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不典型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但儿童感染率相对较低,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

该病毒致死率约为2%到4%,但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百分比,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可能会改变。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佩戴口罩、少接触人群、勤洗手就能得到很好防护。

(摘编自网络信息)材料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中国用创纪录的时间从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并检测出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以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和公开全部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

而这样的公开,也更有利于集合全世界相关领域的智力资源,形成合力,早日找到应对此次肺炎疫情的良方。

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休戚与共,任何一个国际社会成员都不可能置身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之外。

为此,中国采取了超常规的有力举措来应对,诸如“封闭”城市、隔离人员、延长假期、及时准确公布疫情信息、迅速建造专门医院等等,而且短时间内就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防控体系,有效减少了病毒人际传播。

这些举措赢得世界广泛认可,因为这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

(摘编自罗建华《守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中国与世界心心相印》)材料三:2019年1月26日,百度宣布成立总规模3亿元的疫情及公共卫生安全攻坚专项基金。

为支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新疾病的治愈药物筛选、研发等,百度将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支持,配套亿级计算资源,助力疾控机构、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研发提速。

同时,百度将提供时空大数据及分析技术,支持对疫情的及时发现、快速应对及科学管理。

李彦宏在内部信中也提到了AI技术在病毒分析中的应用,“我们的AI算法使新冠病毒RNA分析时间从55分钟缩短到27秒。

”提高人类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意识,需要通过长线的知识教育和信息传播。

李彦宏表示:“我们要肩负起信息与知识入口的责任,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降低新型病毒产生和危害人类健康的风险。

”(摘编自李彦宏《百度设立3亿专项基金,支持药物研发及公共安全教育》)材料四:当今中国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传统的习惯势力。

如为了讲究所谓鲜度,禽类一定要吃活杀的,而不顾活禽的交易为禽流感的流行制造了温床;为了体现喜庆,逢年过节都要燃放烟花爆竹,而不顾对大气的极度污染;为了体现对先祖祭奠的隆重,清明节期间大烧纸钱,而不顾可能引发火灾等等。

中国人这三大传统习惯,几千年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今天中国社会正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一些传统习惯在新的特定情势下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一些人为了追求极端的味觉鲜度而不惜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已经造成对地球生存环境的极端破坏。

今天为了社会公共卫生的安全,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必须逐步改变那些中国人传统的积习。

(摘编自顾国建《公共卫生安全须割舍传统积习》)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快速分享疫情信息,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向全世界发布,是为了集中全世界智力资源,形成合力,早日找到良方。

B.中国采取“封闭”城市、隔离人员等超常规的有力举措应对疫情,建立全国防控体系,但仍需要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

C.在肺炎疫情中,用百度AI算法进行病毒分析,时间大大缩减,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将使治愈药物筛选研发提速。

D.在中国加速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吃活禽、放鞭炮、烧纸钱这些积习都会给国人乃至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

5.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症状和预防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多数成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干咳、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

B.如果作好戴口罩,少接触人群,勤洗手等防护措施,就能够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

C.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的肌肉酸痛,不是确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依据。

D.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结膜炎、呼吸困难等情况,可先观察,后就诊。

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国内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措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目。

捶背聂鹏新兵训练营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中队长文魁就在这个被官兵们誉为“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带兵。

每天临睡前,他都会到各班转转看看。

这天晚上,文魁正好转到了二班。

他看到一个娃娃脸兵,光着的胸脯上胸肌竟然很发达,他问:“有些什么特长?”那兵答:“在体校里搞过训练,相互按过胳膊腿,捶过背,算不算特长?”文魁连说:“算算算。

”文魁来自武术之乡,参军后一直是总队训练标兵,因训练过猛,有了腰伤的顽疾。

对捶背推拿有特殊的需求。

当晚睡前一试身手,“这兵捶背有一手。

”文魁苦觅良久的“捶背”人选就这么算是定了。

从此,娃娃兵辉就成了文魁的专职“捶背”。

除了正常的训练,辉还得给队长“捶背”,所以就搞得很累很疲惫。

一些兵就私下给辉出点子。

辉得计,下回再给文魁捶时,捏呀捶的,下手就比较重。

不料辉忙得一头大汗,文魁盯着正在热播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眼睛都没眨一下。

辉说:“我看他一点儿都不怕痛,还有没有新招?”哥儿几个面面相觑,均顾左右而言他。

文魁受捶时,要求还挺多,一会儿要求这样使劲,一会儿要求那般用力。

搞得辉一场背捶下来,相当于又是一次强化训练。

有时累瘫在床上,辉恨得牙痒。

一次不经意间,辉在做单杠模拟考核时,竟然一次性做了40多个不觉得累,远远超出其他新兵。

新兵训练快结束时,一日晚间,几名也同样来自武术之乡、又是特警中队的班长,非要跟传说中很厉害的文魁过过招。

班长们欺他腰伤,说一对一,文魁说,“你们几个一齐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