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高一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长沙一中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长沙一中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以下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青提在长江上潇洒走一回,长江日日哭声催。
- B. 青提在长江下潇洒走一回,长江日日哭声催。
- C. 青提在长江上潇洒走一回,长江常日哭声催。
- D. 青提在长江下潇洒走一回,长江常日哭声催。
2. “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江陵”是指现在的()。
- A. 长沙
- B. 武汉
- C. 南京
- D. 成都
3. 下面哪个词性的词语在语文学科中被称为“活命词”?
- A. 名词
- B. 动词
- C. 形容词
- D. 副词
...
二、阅读理解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5. 诗中描述的情景是什么?
...
三、写作题(共1题,40分)
请你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题目为《我的家乡》,内容
包括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名胜古迹以及你对家乡的感受等。
...
四、答案及评分标准
1. A
2. B
3. B
4. 李白
5. 描述举头望明月的情景
...
评分标准
- 每题2分,共40分
- 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20分
- 写作题满分40分
- 总分100分。
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能力很强。
B. 经过这次讨论,我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C.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两个小时。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能浪费它。
2. 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冲向了敌人。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这个问题像一团乱麻,难以解开。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手法。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这是毋庸置疑的。
C. 珍惜时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D. 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时间吗?4.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最为简洁的是:A.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
B. 他学习优秀,品德高尚。
C. 他学习优秀,并且品德高尚。
D. 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学习优秀。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C. 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D.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的是:A. 他跑得像一阵风。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像光速一样快。
D. 他跑得像闪电一样快。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的是:A.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B. 我们应该深思如何学习。
C. 我们应该学习,这是一个问题。
D.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的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
B. 他聪明,他勤奋。
C. 聪明且勤奋,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D. 聪明和勤奋,他都具备。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的是:A. 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B. 我们要学习。
C. 学习,学习,我们一定要学习。
D. 学习,我们一定要学习。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的是:A. 他是一位白衣天使。
高一开学分班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瞬息万变(shùn)B. 鸿毛一掬(jū)C. 悠然自得(yóu)D. 毕恭毕敬(b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许多工厂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B. 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C.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是因为他勤奋好学,从不偷懒。
D.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路上的行人全浇透了。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骄傲与自满B. 欣慰与高兴C. 愤怒与愤怒D. 勤奋与努力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我们班的“智多星”,总是能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
B.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仿佛在向我们打招呼。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像月亮一样温柔。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让人爱不释手。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全书共120回。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全书共80回。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全书共100回。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全书共100回。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名句中,出自《离骚》的是:()7. 下列名句中,出自《论语》的是:()8. 下列名句中,出自《庄子》的是:()9. 下列名句中,出自《孟子》的是:()10. 下列名句中,出自《诗经》的是:()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则仁义矣。
上海市重点高中新高一分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重点高中新高一分班考语文试卷新高一语文第1卷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1分)“浅阅读”的危险①进入7月,各地书店又呈现出一片火爆景象,新书充斥书架,读者纷纷涌入。
应该说,对于今天日渐忙碌的都市人而言,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基于主动还是被动,能抽时间走进书店亲近书本总是好事。
读书能增进知识,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与城市的文化品位,怎么说都应该鼓励。
不过细加观察,其间一种“浅阅读”现象很堪忧虑,它主要表现在阅读兴趣的单一上,与之相伴随的,还有阅读过程的随意和阅读目的的迷失。
②阅读兴趣单一集中体现在对生活类、时尚类等通俗读物的偏好上,而肯花时间细细体味经典名著的越来越少。
这从新华书店7月份销售统计中就可看出。
据此统计数字,除《新华字典》等长销书外,各地书店位居排行榜之首的都是通俗读物,相比之下,人文社科类图书少而又少。
即就其中最好销的文学类书籍而言,位居前列的也多为《我为歌狂》、《爱上爱情》等通俗小说,或者日、韩当红作家的言情新作。
此外便是网络文学的纸介版和漫画图文类读物了。
前者已发展到将网络游戏改制为创新小说隆重推出的程度,而后者漫画绘本,因其作者放低身段,以平视大众的姿态,关心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日常生活,有一点童真与温情,再带些外冷内热的调侃,浪漫感伤的倾诉,一下子将许多人挟制到远离现实的虚拟真空,并成为都市时尚情感最好的代言,其中有的销量已过百万册,有的则被改编成电视剧在热档播映。
至于一些原本是儿童看的图文书,也错位成了成年人的最爱,本地一家著名的周刊有“漫画书八大经典”之选,其中如《丁丁历险记》等书就吸引了无数成年人的眼球,书价不低,销售却仍火爆。
③本来,读养生、化妆、烹饪、园艺类书,乃或读名人传记以励志,读理财宝典以应用,完全随各人的兴趣和需要,都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当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只读这一类书,少有更多途的阅读拓展和更进一步的知识追求,譬如因人际关系紧张和生存压力增大,就只选择浪漫过头的爱情童话以为即时的寄托,因生活节奏加快和闲暇时间的稀缺,就只拿轻松浅显的四格图文替代计划中的原典赏会,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和警惕。
高一入学分班考试试卷

高一入学分班考试试卷一、语文(共40分)1. 根据题目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0分)题目:《我的初中生活》2. 阅读理解(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5分)(2)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5分)(3)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5分)(4)你从文章中学到了哪些人生道理?(5分)二、数学(共40分)1.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哪个选项是质数?()A. 4B. 9C. 13D. 16(2)若a > 0,b < 0,且|a| < |b|,则a + b 一定()A. 大于0B. 小于0C. 等于0D. 无法确定(3)下列哪个方程的解集是空集?()A. x^2 + 1 = 0B. x^2 - 1 = 0C. x^2 + x + 1 = 0D. x^2 - x - 1 = 02.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若x^2 - 5x + 6 = 0的解为x1和x2,则x1 * x2 = ____。
(2)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则其斜边长为____。
(3)若f(x) = 2x - 3,求f(5) = ____。
(4)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则这个数是____。
(5)若一个圆的半径为7,则其面积为____。
3. 解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已知一个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中a ≠ 0,且该函数的顶点坐标为(-1, -9),求a、b、c的值。
三、英语(共40分)1. 词汇与语法(每题2分,共20分)(1)The teacher asked the students to ________ the book to the next chapter.A. turnB. turn onC. turn offD. turn up(2)-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________ than yesterday.A. colderB. more coldC. coldestD. most cold(3)- I'm sorry I forgot to bring the dictionary.- ________.A. It doesn't matter.B. That's all right.C. Don't mention it.D. You're welcome.2. 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5分)(2)Why did the author decide to study abroad? (5分)(3)What did the author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5分) (4)How does the author feel about the future? (5分)四、综合能力测试(共30分)1. 逻辑推理题(每题5分,共10分)(1)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有五位选手A、B、C、D和E。
024级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题02解析版

2024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二(全国新高考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化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
近年来,哈尔滨以“文化创城”为牵动,打造冰城符号。
通过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培育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精神,展现出生机勃勃、大气厚重的文化新境界和文明新高度。
哈尔滨是一座音乐之城。
19世纪末,歌剧、芭蕾、爵士乐等传入哈尔滨,与本地文化交融,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音乐学院和交响乐团。
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数以百计的业余合唱团定期、定点活动,音乐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称号。
音乐,是哈尔滨深入骨髓的文化印记,也是哈尔滨“文化创城”的发力点。
2019年6月至10月,哈尔滨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等演出场馆及专业文艺院团,陆续推出135台264场国内外经典演出。
从今年起,道里区提出打造具有冰城音乐文化特色的10公里“松花江文化旅游观光带”。
将东起中东铁路公园、西至松花江公路大桥的沿江10公里地带打造成集休闲、活动、学习、展示于一体的文旅融合观光带。
(摘编自姜雪松《“文化创城”打造冰城符号,滋养一座城市》)材料二:文化符号是记载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
文化是由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符号体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文化符号。
对于文化符号的提取可以从当地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礼仪等方面入手,也可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具有代表象征意义的符号。
建筑本身就是凝结的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恰到好处的文化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如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象符号等多种形式。
城市文化符号是构成城市文化的最外层,当人们提及北京这座城市时,我们就会想到胡同、四合院、天坛等。
分班考试卷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B.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C. 纸醉金迷(zhǐ zuì jīn mí)D.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在学习上成绩优异,而且在班级工作中表现突出。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
C.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她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擅长演奏钢琴。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好像一个大玉盘。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小明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起来引人入胜。
4. 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短语的是:A. 美丽的天空B. 高速公路C. 红色的旗帜D. 甜美的歌声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B. 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C. 学习是为了什么?D. 这本书写得很精彩。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B. 这座城市有山、有水、有花、有树。
C. 他的性格很开朗,很乐观,很热情。
D. 他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表现出色。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声音如雷鸣。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C.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小河在欢快地流淌。
B. 雨滴像珍珠一样洒落。
C. 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D. 雪花飘落在地上。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是:A. 雨过天晴,阳光明媚。
B. 他虽然年纪小,但懂得很多。
语文分班考试卷加高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惊愕(jīng è)B. 惊慌(jīng huāng)C. 惊悚(jīng sǒng)D. 惊骇(jīng hà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既能唱歌,又能跳舞,真是多才多艺。
B. 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
C. 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很高,我们一定要努力。
D. 他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缺乏实践经验。
3. 下列成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眉开眼笑(méi kāi yǎn xiào)B. 眉飞色舞(méi fēi sè wǔ)C. 眉清目秀(méi qīng mù xiù)D. 眉目传情(méi mù chuán qíng)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B. 这座大楼就像一座巍峨的巨人,屹立在城市的中心。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这篇文章读起来津津有味。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月亮像一块玉盘,高悬在夜空中。
C.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
D. 这条小河像一条蓝色的飘带,蜿蜒在山间。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8. 下列成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请简述《离骚》中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重点中学高一分班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钢笔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做在试题卷上无效;3、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峥.嵘(zhēng)偌.大(ruò)戕.害(qiāng)自怨自艾.(ài)B.怪癖.(pǐ)滂.沱(pāng)泥淖.(nào)休戚.相关(qī)(yù)坍圮.(pǐ)拾.级而上(shí)C.啮噬.(shì)熨帖..D.按捺.(nài)庇.护(bì)归咎.(jiù)远离人寰.(huá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厄运甄别慰藉怨天忧人B.惊蜇暮霭斑驳入不敷出C.饿殍田塍笑魇沸反盈天D.袅娜殄灭摭拾熠熠生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曾几何时....,他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立志要创出一番事业;而今却鬓已微星,意志消沉,整日埋怨命运不公。
B.国庆节的夜晚,空中各色礼花绽放,争奇斗艳;广场上欢歌笑语,歌舞升...平.,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C.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卫生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不屑一顾....。
D.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B.美国2010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C.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D. 中国人口多,就业需求大,推迟退休年龄固然可以缓解养老金发放的压力,但势必将要导致年轻人就业难。
5、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①,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②战士军前半死生,。
(高适《燕歌行》)③,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④,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⑤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⑥,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荀子《劝学》)二、现代文阅读(16分)雪祝勇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画面里的留白。
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
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
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谈谈的欢愉。
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
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没膝。
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新如琼浆,天气文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邃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
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染出优美的图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
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路罢。
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
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
有时路旁堆积的雪太厚了,“刷”地掉下来,落在我的外套上,正是前人所谓“玉堕冰河,沾衣生湿”的情景。
我徘徊着我的脚步,拓展着我的视线,一派浓重而神秘的诗情,油然浮上我的心头,使我幽然意远,漠然神凝。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象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怆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
有人写到:“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兀傲不驯的人格力量。
”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
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
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江寒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和衰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
一如明朝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
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
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的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世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
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
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地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中融化了。
6.文中的“雪满”山野,与“国画里的留白”有何相同之处?(3分)7.请说说文末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3分)8.文章的中心内容是写雪,但在第⑤段中却用了较多笔墨写《江寒独钓图》及其有关内容,为什么?(3分)9.文章第二段说“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谈谈的欢愉”,请根据全文概括作者“欢愉”的原因。
(3分)10. 作者说“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请再举一例,并具体分析。
(4分)三、古诗文阅读(24分)(一)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1、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3分)1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3分)(二)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基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占溪教授,门人甚众。
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
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挑出错误。
B.勃戏为文檄.英王鸡檄:用檄文声讨。
C.勃往省.,渡海溺水省:探视,问候。
D.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抵:抵偿。
14.下列各组句子,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皆以.文章齐名②王好战,请以.战喻B.①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①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①慨然思诸葛亮之.功②是谁之.过与?15.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写出王勃文才卓著的句是()(3分)①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②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③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④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⑥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3分)A.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
B.王勃命运坎坷。
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
会上众宾客也都知趣地一一辞谢。
唯有王勃,慨然答应,自然引起了他的不满。
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的文采远不及他。
17.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6分)(1)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3分)(2)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3分)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B(A. 自怨自艾yì C. 拾级而上shè D. 按捺nà) 2.D(A. 尤B. 蛰C. 靥)3.C(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多久。
歌舞升平:多指粉饰太平,贬义。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技能。
)4.C(A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应为“防止出现……现象”或“防止……现象出现”。
B句式杂糅,删去“进行”,也可改为“规定申请留学签证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D“势必”与“将要”有重复。
)二、现代文阅读10.(2分)①雪野的苍茫空阔与留白一样,并非一无所有,可以让人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
②都可以让人发挥想像,使意境更加深远。
11.(2分)雪花使“我”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唤起了美好生活的回忆,心中充满了生命的热情。
12.(2分)①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②用具体事例说明雪满山野后更能体味出凛然的生命力。
13.(3分)①每当雪至,环境纯粹了。
②心灵纯粹,听到雪地轻柔的言语,感受到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