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标准[详]

合集下载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在发热的情况下,婴幼儿出现突然的抽搐,是一种常见的急症。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或者看护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首先,当孩子出现高热症状时,家长或者看护人员应立即用温度计测量孩子的
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应该及时给孩子退烧。

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浴、冷敷等,也可以口服退烧药,但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次,以免造成药物过量。

其次,当孩子出现抽搐的情况时,家长或者看护人员要保持镇定,将孩子放置
在安全的地方,确保周围没有尖锐物品或者危险物品。

同时,要将孩子的头部转向一侧,以免出现呕吐时导致呛咳或窒息的情况。

接着,家长或者看护人员应该松开孩子的衣领、腰带和鞋带,以减少孩子因抽
搐而导致的窒息风险。

同时,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避免刺激孩子的感官,以减少抽搐的持续时间。

此外,当孩子出现抽搐时,家长或者看护人员不要试图阻止孩子的抽搐,也不
要强行将物品塞入孩子的口中,以免造成口腔伤害或窒息的风险。

同时,要观察孩子抽搐的持续时间,如果抽搐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

最后,当孩子的抽搐停止后,家长或者看护人员要将孩子抱起,放置在安静、
通风的地方,观察孩子的呼吸和意识状态。

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意识模糊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总之,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家长或者看护人员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要保持镇定,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确保孩子的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高热惊厥方面的急救处理,供大家参考。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第一步: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使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同时用纱布或棉布条包裹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咬伤,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喂药、喂水以防窒息。

第二步:控制惊厥用手指捏、按压患儿的合谷等穴位2-3分钟,并保持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引起再次抽搐或加重抽搐,注意在抽搐时切勿强行按压患儿的肢体,以免造成损伤。

第三步: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1)冷敷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时常更换部位,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使用退热贴,同时也要注意给宝宝保暖。

(2)温水擦浴用温水毛巾反复轻轻擦拭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处,以利散热。

(3) 药物降温意识未恢复前,可将宝宝退热栓塞到肛门,意识恢复后,可口服退烧药。

第四步:及时就医一般情况下,小儿热性惊厥3-5分钟即能缓解,因此当小孩意识丧失,全身对称强直性抽搐时,家长不要急着把孩子抱往医院,而是应该等孩子惊厥缓解后前往医院,需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但患儿持续抽搐5-1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送医院,途中,将孩子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切勿将患儿包裹太紧,以免堵住孩子口鼻,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

小儿高热惊厥的疾病治疗治疗原则1.控制惊厥。

2.降温。

3.病因治疗。

4.预防惊厥复发。

用药原则1.首选安定静注,控制惊厥后用苯巴比妥钠或其他药物以巩固和维持疗效。

安定有抑制呼吸、心跳及降低血压的副作用,故应准备心肺复苏措施。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一、保持安静1.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就地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解松衣领,裤带,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和窒息。

3.用包好的牙舌板放入口腔内以防舌咬伤,如果没有可就地取材,用裹有纱布的竹板或小木片垫在上下齿之间。

牙关紧咬者,不可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4.掐人中,刺百会、合谷、内关,一般仅需1个~2个穴位,惊厥停止。

二、迅速降温1.除选择药物降温方法外,一般采用物理降温。

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鲜。

2.可用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温水或30%~50%的酒精轻擦四肢、颈部、腋窝、大腿根部,遇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加重诱发肺炎。

3.对小婴儿和高热伴有寒颤、四肢冷、口唇青紫的患儿不宜用酒精擦浴,可采用温水浴,即用32 ℃~34 ℃温水全身擦浴15 min。

浴后30 min再测体温,使体温控制在38 .5 ℃左右。

在擦浴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病情变化。

如发现小儿高热不退,惊厥不止,抽搐后神志不清等严重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三、惊厥控制后的护理1.室内要保持安静,通风换气,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但要避免穿堂风。

2.惊厥控制后让患儿安静休息,鼓励孩子多饮温开水。

一方面可补充因发热丢失的大量水分,另一方面又可稀释体内毒素,使之排除,有利于降温。

哺乳期小儿应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同时供给孩子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和水果、蔬菜等食物,以保证小儿营养、水分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

3.注意皮肤和口腔卫生。

降温后要更换床单,出汗多的小孩要及时擦干,保持干燥清洁。

发热小儿易患口腔炎,因此喂奶及饭后要喝白开水,保持口腔湿润清洁。

4.保暖,小儿降温后还应注意保暖。

手脚冰凉时可置热水袋于脚下,但热水袋温度不宜太高,50 ℃为宜,防止烫伤。

高热惊厥应急预案患儿,男,2岁,9Kg,因发热1天伴抽搐1次,予2021年6 月20日16:30抱入我院儿科。

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

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

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热性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症之一,多发生在 6 个月至 5 岁的儿童。

当孩子出现热性惊厥时,家长往往会感到惊慌失措,但此时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希望能帮助家长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应对。

一、热性惊厥的表现热性惊厥通常在发热初期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发生,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双眼凝视、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或阵挛抽搐,有时还会伴有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惊厥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数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 15 分钟。

二、急救处理原则1、保持冷静在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以免因紧张而采取错误的措施。

2、确保环境安全迅速将孩子周围的危险物品移开,如尖锐的玩具、桌椅等,防止孩子在抽搐过程中受伤。

3、让孩子侧卧将孩子侧卧,头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4、松开衣物解开孩子的衣领、腰带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5、不要强行按压不要强行按压孩子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其他损伤。

6、记录发作时间家长要记录惊厥发作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这对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三、具体急救处理步骤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孩子口中有食物或分泌物,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轻轻清除,以确保呼吸顺畅。

2、物理降温在孩子惊厥发作期间,可以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

但要注意,不要使用酒精擦浴,以免酒精通过皮肤吸收导致中毒。

3、及时送医惊厥发作停止后,应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在送医途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四、送往医院后的处理1、医生评估到达医院后,医生会对孩子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惊厥的原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2、控制体温如果孩子的体温仍然较高,医生会采取药物降温或其他措施来控制体温。

3、针对病因治疗根据惊厥的病因,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医生会给予相应的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应急预案

小儿高热惊厥应急预案

小儿高热惊厥应急预案
《小儿高热惊厥应急预案》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癫痫发作,多发生在婴幼儿期,常见于发热期间。

高热惊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家长的恐慌,但是在正确的预案下,可以更好地处理和应对。

以下是小儿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
1. 保持镇定:当孩子出现高热惊厥时,家长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和恐慌。

要将孩子安置在安全的地方,松开衣物,保持呼吸通畅。

2. 保护头部: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高热惊厥时,要立即垫放一件软物(如枕头或衣物)在孩子头部下,避免孩子在抽搐时受伤。

3. 测量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孩子的体温,避免体温过高。

如果体温超过39°C,应采取降温措施。

4. 寻找医院:在孩子发生高热惊厥后,家长应立即寻找附近的儿童医院,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监护。

5. 远离刺激:在孩子发生高热惊厥后,家长应避免剧烈的刺激,如声音和光线,保持安静,给予孩子足够的休息。

通过正确的应急预案,可以更好地处理孩子发生高热惊厥的情
况,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危险,同时及时提供有效的治疗和关怀,保障孩子的健康。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熟知《小儿高热惊厥应急预案》,以便在孩子发生此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 ppt课件

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 ppt课件

2020/11/13
21
平时不予止惊药物,但发热时立即经直肠或口服抗 惊厥剂地西泮,一般用量为0.3~0.5mg/kg,若8小 时后仍发热,可再次直肠注入或口服一次,必要时 8小时后重复第3次给药。为防止地西泮在体内蓄积, 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同时应及时退热并治疗原发 病。疗程一般为2年,或用至患儿4-5岁。
• 3.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少数为消化道感染
或出疹性疾病所引起。
2020/11/13
15
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尤其是颅内感染 或非感染性疾患导致的惊厥发作。
5.若有热性惊厥既往史或家族史更支持本 病诊断。
2020/11/13
16
1.一般治疗
• ①退热:体温超过38.5℃时需要考虑使用退热药:
2020/11/13
22
长期口服抗癫痫药:
• FS患儿长期每天服用抗癫痫药,以
减少热性惊厥复发和惊厥性脑损伤, 但基于药物相关副作用对于FS患儿 仍不推荐常规或预防性口服抗癫痫 药,
2020/11/13
23
主要用于已有2次或更多次低热(<38℃) 发作史或有超过15~20分钟的长程发 作史或有癫痫危险因素经采用间歇短 程用药无效或难以实施(如从发热到 惊厥出现的间期太短)或有4次或更多 次热性惊厥发作史的患儿。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FS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家族性,患儿近亲中 常可以找到惊厥病史,因此本病有专家学 者认为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2020/11/13
5
惊厥:
是神经元功能紊乱引起的脑细胞突然异常放电 所导致的不自主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可伴或 不伴发热,伴有发热者多有感染性疾病的存在。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小儿高热惊厥是指体温升高到39℃以上时,因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癫痫发作。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2岁以下的儿童身上,给家长带来很大的恐慌和困扰。

因此,了解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当孩子出现高热的情况时,家长不要慌张,要保持冷静。

立即将孩子放在安全的地方,保持通风,松开孩子的衣服,以降低体温。

同时,用温水擦拭孩子的全身,或者用冷毛巾敷在孩子的额头上,帮助降低体温。

其次,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应该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包括降温药物、止痉药物等。

同时,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确定高热惊厥的原因,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另外,家长在孩子出现高热惊厥时,要保持孩子的呼吸道通畅。

要保持孩子的头部处于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和心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家长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高热惊厥对家长来说是一种非常恐怖的经历,容易导致情绪紧张和焦虑。

因此,家长要保持镇定,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安慰,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关心。

最后,预防是关键。

家长应该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孩子出现高热的情况。

定期给孩子量体温,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受凉或受热过度。

此外,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和作息时间,增强孩子的抵抗力,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总之,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家长要做好相关的急救措施,并及时就医。

预防是关键,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孩子出现高热的情况。

希望家长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一问题,保护好孩子的健康。

高热惊厥家庭急救措施

高热惊厥家庭急救措施

高热惊厥家庭急救措施高热惊厥是指发热超过39℃的儿童在发热期间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和肌肉僵直等症状的急性神经系统疾病。

高热惊厥多发生在6个月到3岁的幼儿阶段,其症状与发作时间较短,一般可以在几秒钟至数分钟内消失,但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惊厥,高热惊厥患者在发作过程中伴随着身体温度急剧升高的情况,这就需要家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紧急处理一旦婴幼儿出现高热惊厥,家长需要立即采取下面的紧急处理措施:1.将患儿放在安静、通风、荫凉处,及时开窗通风,尽力降低室温;2.先检查孩子呼吸并确保呼吸道畅通,同时松开孩子衣服的扣子;3.给孩子轻柔地按摩颈部或四肢,提高血液循环;4.用温水擦拭患儿的额头、手掌心、脚掌心等部位,以帮助降温;5.给孩子喝些凉开水或淡盐水,以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

急救措施在继续处理了以上的紧急处理措施后,家长需要还要及时启动急救流程: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119,并保持接听电话,并由一人在门口迎接前来的医生;2.将婴幼儿放置在稳定的体位上,以免由于拄舌头或呼吸道不畅等原因导致威胁生命的情况;3.记录患儿最近的体温和使用的药物情况,并如实向医生提供详细的信息;4.不要给孩子使用任何药物或尝试使用其他疗法进行治疗,以免加剧病情。

预防方法为了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视孩子体质情况及时预防接种,尤其是预防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病毒等;2.注意孩子日常饮食,避免进食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品;3.家长在孩子发烧期间要及时检测孩子体温,若发现体温过高,及时给孩子进行退烧处理;4.应避免孩子过度劳累或受到过度指挥。

结语总之,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家长在平时应注重预防,一旦孩子出现高热惊厥,需要家长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避免出现生命威胁,同时也要及时启动并领导急救流程。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在平时家庭护理过程中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时不予止惊药物,但发热时立即经直肠或口服抗 惊厥剂地西泮,一般用量为0.3~0.5mg/kg,若8小 时后仍发热,可再次直肠注入或口服一次,必要时 8小时后重复第3次给药。为防止地西泮在体内蓄积, 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同时应及时退热并治疗原发 病。疗程一般为2年,或用至患儿4-5岁。
长期口服抗癫痫药:
多 数 FS 持 续 时 间 短 暂 , 频 繁 或 长 时 间 惊 厥者,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选用快速有效的 药物阻止惊厥发作。常用药物为:
①地西泮(安定):灌肠或静脉给予地西 泮(0.3-0. 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 对多数FS惊厥发作患儿有效。
② 10% 水 合 氯 醛 0.2-0.5ml/kg 保 留 灌 肠 或 口服,最大剂量不超过10ml。
部分患儿可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时再次惊厥 发作,但大多于3岁后发作减少,6岁后不再发作。
2.复杂型FS;
可为局限或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大于15 min,24 h内或1次热程中发作大于1次,惊厥 常反复发作,惊厥发作后可有Todd’s麻痹或嗜 睡等,或既往有神经系统缺陷。6岁后可能继 续发作,伴发热或无热发作,易发展为癫痫 或因反复严重发作可导致惊厥性脑损伤。
热性惊厥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5岁), 并且常在发热性疾病初期(尤其是发热24小 时内、体温骤然上升时)发生,部分患儿可 能表现为惊厥发作缓解后才出现发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定义
目前国内对于FS尚无完全统一的定义,但 多数学者采用的定义为:初次惊厥发作在6个 月~5岁之间,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 的初期,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排 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 异常,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
分类
热性惊厥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典型) 和复杂型(不典型)两种类型,临床以单纯 型最多见,预后良好。
1. 单纯型FS:
临床常见,指6个月-5岁小儿在发热性疾病 期间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常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 发作,持续时间多小于10-15 min,惊厥发作多 出现于热程初起的24小时内,24小时内或同一热 性病程中惊厥发作仅1次,惊厥发作缓解后患儿 神清、精神反应正常,可除外其他神经系统急症, 患儿一般无神经系统缺陷。
FS持续状态地西泮或水合氯醛无效可选用咪 达唑仑或其他静脉用止惊药(苯妥英钠、氯硝西 泮、劳拉西泮等)。
婴幼儿使用地西泮时需注意其可能出现的呼吸抑 制等不良反应,因此推注过程一定要缓慢,要注 意监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做好心肺复苏的 准备。
间歇性短程给药:
主要用于曾有15~20分钟以上长时间惊 厥发作史或有癫痫危险因素或有2次或更多 次热性惊厥发作史的患儿。
5.若有热性惊厥既往史或家族史更支持本 病诊断。
1.一般治疗
①退热:体温超过38.5℃时需要考虑使用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或布洛芬5-10mg/kg。 曾经反复出现FS的患儿可适当放宽应用退热药指征。
②积极查找并治疗可能存在的感染。 ③惊厥发作必要时需吸氧。
2.惊厥发作时的治疗
脑电图等以协助寻找有无颅内疾患, 协助预测发展为癫痫的可能性。
诊断要点
1.好发年龄6个月—5岁。
2.发热24小时内、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惊厥, 发作后多不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部分 复杂型FS可有偏瘫、嗜睡、病理征等。
3.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少数为消化道感染 或出疹性疾病所引起。
4.除外其他惊厥性疾病,尤其是颅内感染 或非感染性疾患导致的惊厥发作。
FS发展为癫痫的主要危险因素为;
①复杂型热性惊厥;
②一级亲属(父母或同胞兄妹)中有癫痫病 史;
③首次热性惊厥前已存在明显神经系统异常 或发育落后。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观看!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FS患儿长期每天服用抗癫痫药,以 减少热性惊厥复发和惊厥性脑损伤, 但基于药物相关副作用对于FS患儿仍 不推荐常规或预防性口服抗癫痫药,
主要用于已有2次或更多次低热(<38℃) 发作史或有超过15~20分钟的长程发 作史或有癫痫危险因素经采用间歇短 程用药无效或难以实施(如从发热到 惊厥出现的间期太短)或有4次或更多 次热性惊厥发作史的患儿。
可选择苯巴比妥[3—5mg/( kg.d)]或 丙戊酸钠[20 - 30mg/( kg.d)]或左乙 拉西坦口服。疗程:一般2年,即连续 服药至不再有惊厥发作2年以上,再缓 慢减量停药。脑电图明显异常者疗程 应适当延长。
大部分FS患儿不会发展为癫痫,但可以出现复发。 FS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 ①有FS或癫痫家族史; ②首次FS年龄小于18个月; ③惊厥时体温为低热; ④发热早期出现惊厥。 复杂型和单纯型FS复发的危险因素相似。
辅助检查
对于明确为单纯型FS且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 表现、既往有FS发作病史的患儿可不常规行脑脊 液检查,但对于复杂型FS或小婴幼儿初次发作的 有热惊厥(尤其是1岁以内的)的患儿除非有明 确证据可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则需考虑行 脑脊液检查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FS患儿如果惊厥反复发作(一次病程 或多次病程)建议查头颅影像学检查、
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规范
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FS) 过去又常称为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 的发作性疾病。
FS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家族性,患儿近亲中 常可以找到惊厥病史,因此本病有专家学 者认为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惊厥:
是神经元功能紊乱引起的脑细胞突然异常放电 所导致的不自主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可伴或 不伴发热,伴有发热者多有感染性疾病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