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成缆工艺讲义
特缆分厂成缆工序培训资料(上上)

特缆分厂成缆工序培训资料一、成缆工艺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一道重要工序,成缆是将若干绝缘线芯或单元组依一定的方式绞合成缆芯的过程,具体是由绞合单线绕缆芯轴线等角速度旋转和缆芯均匀直线运动实现的。
根据待成缆的绝缘线芯直径,成缆可分为对称成缆和非对称成缆。
对称成缆是指绝缘线芯直径完全相同的成缆;非对称成缆是指绝缘线芯直径不同的成缆。
有关成缆的几个概念:1、绞合方向:成缆线芯绞合方向分为左向和右向,一般成缆线芯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右向,次外层方向为左向,依次类推,相邻层的绞合方向相反。
判别方法:看成缆后的缆芯上的单根线芯,若单根线芯向右上方向旋转则绞合方向为右向;若单根线芯向左上方向旋转则绞合方向为左向。
2、成缆节距:成缆时每根绝缘线芯同时具有直线和旋转运动,当绝缘线旋转一周时,绝缘线芯沿轴向前进的距离叫成缆节距。
通常用h表示。
3、基圆直径:对于某一绞线层,绞合前的内芯直径称为基圆直径,通常用D0表示。
4、节圆直径:单线绞合在直径为D0的圆柱体上,以单线中心轴线为半径的圆成为节圆,通常用Dˊ表示。
5、成缆直径:成缆后的绞线外接圆直径成为成缆直径,通常用D表示。
6、节径比:成缆节距长度与成缆直径之比成为成缆节径比,通常用m表示。
7、绞入系数:成缆的一个节距内,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与成缆节距之比称为绞入系数,通常用K表示。
8、退扭:成缆线芯绞合时,单线以螺旋形卷绕在以基圆为直径的圆柱体上,会产生弯曲和变形,单线在螺旋旋转的同时自身也在沿其轴线方向扭转,单根线芯产生内应力,影响成缆质量。
为了消除或减少内应力,就需要退扭。
一般成缆过程除了线芯绞合外,还包括填充和绕包。
填充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电缆的圆整美观性,此外,填充还可增加电缆的抗冲击抗挤压的性能。
绕包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电缆缆芯结构的稳定性,此外,绕包层有时还有阻燃、保护线芯等其它作用。
我分厂所使用的填充材料主要有PP绳和无尘岩棉绳,绕包材料有聚酯带、PP带、玻纤带、PVC带、PE带、低烟无卤带等,各种绕包带的性能不同,不同的电缆使用不同的绕包材料,生产时请按照工艺文件配备绕包材料。
成缆工序讲义

成缆成缆工序作用:经过涂覆后的光纤心线虽已具有一定强度,但是经不起弯曲(折)、扭折和侧压力作用,为了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如架空、埋地、穿管及过江河等的应用和敷设,必须对经过二次被覆后的光纤进行进一步的物理保护,将其与一些元件组合在一起构成光缆的形式,才能确保其优良的传输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等。
光纤成缆就是将若干根紧套光纤、松套光纤、光纤束或带状光纤与加强件、阻水材料、包扎带等元件按照一定规则绞合制成层绞式光缆缆芯一个工艺操作过程。
成缆目的是为得到结构稳定光缆缆芯,使经护套挤制后光缆具有更好的抗拉、抗压、抗弯、抗扭转、抗冲击等优良机械性能和温度特性,并具有最小几何体积,同时改善因外力引起光纤微弯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压缩应变,保持光纤固有优良传输特性。
成缆工序要求成缆后光缆缆芯必须具有优良机械性能,满足各种运输、储存、敷设条件和方式及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要求。
同时,成缆后必须保持原有光纤传输特性,并对温度特性有很大改善。
所用设备:光缆成缆机所用材料:中心加强件、束管、填充绳、阻水带、扎纱、缆膏。
中心加强件:磷化钢丝或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非金属加强件)填充绳:如果只有四个束管可能缆芯包不圆,这是加一根填充绳即可,如果只有3个束管,就要加两根填充绳了。
所用材料为PP料或PE.阻水带:顾名思义,阻水作用,主要原理:遇水膨胀,以达到阻水效果,故又称膨胀阻水带。
扎纱:两种用途,一,在成缆是扎住缆芯,使缆芯不松散。
二,在纵包阻水带时使用。
缆膏:也是阻水效果。
(1)旋转放线机(2)放线支架(3)控制台(4)电子柜(5)包扎开孔头(6)缓冲器支架(7)旋转履带(8)模具支撑(9)盘绞机绞合工艺图层绞式光缆成缆工艺层绞结构是将含光纤的松套光纤、加强件单元、阻水材料和包扎带等材料或其它形式结构的缆芯作为基本单元元件(如一层或多层骨架槽式带状光纤缆芯单元)利用绞合机通过某种绞合方式绞合成缆的一个工艺操作过程。
其工艺基本上延袭了电缆生产的工艺,在三种成缆操作中,它是最成熟的工艺技术。
《电力电缆工序讲义》PPT课件

交联电缆工序讲义
电缆绝缘用聚乙烯中还有一些辅加剂,主要有以 下几种:
交联剂〔如:过氧化物〕,使高分子材料由线型 构造转化为体型构造;
防老剂,抑制或延缓聚合物的氧化反响; 润滑剂,使聚乙烯易于加工。 1kV电压等级以上的交联绝缘电缆线芯有内外屏
蔽,内外屏蔽采用半导电材料,起均匀电场分布 的作用〔导体外表不可能非常光滑〕。
交联电缆工序讲义
三、我公司交联电缆绝缘工序简表
型号
YJV、YJV22、 YJLV、YJLV22 JKYJ JKLYJ KYJV KYJV22 KYJVP KYJVP2 KYJVP2-22 KYJVR KYJVRP
电压等级 1kV 1kV
750kV
芯数 单芯~5芯 1、2、4芯
1~37芯
挤出 绝缘 绝缘
《电力电缆工序讲义》 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交联电缆工序讲义
一、概论
交联聚乙烯是对聚乙烯改性后得到的网状
—C—CH3 —C—CH3 CH4 H2O
交联附属物大局部随氮气排出,少局部残留在交联 管内形成污垢。
我公司生产额定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交联聚乙烯 绝缘电力电缆,常用的有6kV、10kV和35kV三种电 压等级,绝缘厚度分别为3.4、4.5、10.5。
交联电缆工序讲义
电缆型号如下: YJV、YJLV 交联聚乙烯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Y、YJLY 交联聚乙烯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V22、YJLV22 交联聚乙烯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JV23、YJLV23 交联聚乙烯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缆JV32、YJLV32 交联聚乙烯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 YJV33、YJLV33 交联聚乙烯细钢丝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Y缆JV42、YJLV42 交联聚乙烯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 YJV43、YJLV43 交联聚乙烯粗钢丝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电缆生产工序漫谈:成缆

电缆生产工序漫谈:成缆一、成缆的概念成缆的概念:将多根绝缘线芯按一定的规则绞合成电缆的工艺过程。
二、成缆的意义成缆是多芯电缆生产中重要工序之一,电力电缆常用三相电源的三芯、四芯(其中一芯为地线)和五芯(其中一芯为地线,还有一芯为中性线)电缆,控制电缆芯数更多(多2 芯到61芯),成缆过程中就是将若干根绝缘线芯按一定的规则一定的绞向绞合在一起,组成多芯电缆的过程。
成缆工艺除了绞合以外,还包括绝缘线芯间空隙的填充和在成缆后缆芯上包带、屏蔽等过程。
成缆时,绝缘线芯的绞合形式采用同心式正规绞合,如果绝缘线芯直径完全相同的成缆,称为对称成缆。
如绝缘线芯直径不相同的成缆称为不对称成缆。
为避免成缆过程中绝缘线芯受扭转应力的影响,圆形绝缘线芯的成缆均采用有退扭装置的成缆机或弓形成缆机进行退扭绞合。
三、成缆的绞合方式绞线的绞合和电缆的绞合有两种方式,一是退扭绞合,另一是不退扭绞合。
退扭绞合是装有放线盘的线盘架借助其上的特殊装置(退扭装置)在机器旋转时,使放线盘始终保持水平位置,在成缆时,绝缘线芯只受挠曲作用,而不发生扭转作用。
退扭绞合常用于圆形绝缘线芯的成缆过程,成缆后线芯没有回弹应力,可以保证成缆圆整度和成缆直径的准确性。
不退扭绞合则多用于扇形线的成缆,通过压模的紧压后,变成了塑性变形,从而消除了原来的扭转应力,保证电缆成缆后的圆整。
四、成缆方向和节径比成缆方向一般均为右向。
成缆方向的确认是按成缆线芯前进方向,若绞笼向左转是右向,否则反之。
成缆节径比按各种类型电缆的不同而不同,交联聚乙烯绝缘的圆形线芯因绝缘较硬,成缆节径比较大,一盘为30~40;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圆形芯成缆节径比也为30~40,扇形线的节径比为40~50;塑料绝缘控制电缆缆芯节径比国家标准有规定,一般不得大于16~20。
五、绞入系数和绞入率在成缆的一个节距内,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和成缆的节距长度之比称为绞入系数(K=L/H);绞入率是在一个成缆节距内绝缘线芯实际长度和成缆节距长度的差值与成缆节距长度之比率:λ=(L-H)/H×100%以采用绞入系数K 较为方便,K 值总是大于1 的,这样成缆后单根绝缘线芯实际比成缆长度增加一个K 值,线芯的电阻与线芯正比,即线芯的电阻也增加一个K 值。
电缆成缆工培训

成缆工培训材料一、成缆的定义将多根绝缘线芯按一定规则绞合成电缆的工艺过程叫成缆。
二、成缆机的分类及组成有普通式和盘绞式两种成缆机组成:绞笼、模架、包带头、牵引轮、收放线装置等组成。
三、成缆的技术参1、绞合方向绞合方向有左向(S向)和右向(Z向)两种成缆中通常为右向成缆。
2、成缆节距及节距倍数成缆节距:绝缘线芯绞合一周,沿轴向前进的距离。
节距倍数:绞合节距与成缆外径的比值公式表示为:m=L/D式中m——成缆的节距倍数L___ 成缆节距D___缆芯外径3、绞合方式退扭绞合——是装有放线盘的线盘架借助其上的特殊装置即退扭装置在机器旋转时,使放线盘始终保持水平位置,在成缆时,绝缘线芯只受挠曲作用,而不发生扭转作用。
不退扭绞合——是装有放线盘的线盘架固定于绞笼上,当绞笼每旋转一圈(3600),放线盘跟着转一圈,绝缘线芯也扭转3600。
4、成缆用模具a、压模孔径一般取等于成缆后的缆芯外径,压模使用时应两半合并其内孔光洁,无大小、错位现象,防止刮伤线芯。
b、成缆时绝缘线芯修补处应注意适当放松压模,防止绝缘层损坏造成电缆不合格。
c、线芯在压模内应不摆动,用手转缆芯无松感。
d、压模的中心应对中分线头的中心对中。
e、绝缘线芯出并线模的表面质量应无拉焦、挤压、划伤、印字不清现象。
缆芯需要做接头时应将接头处的绝缘全部剥去,将线芯导体用铜线捆扎时,过包带模时必须松开并线模。
形状:模孔进口处呈喇叭状喇叭状进口有两点好处:(1)以便逐渐地压缩绞合的缆芯;(2)不致于擦伤缆芯。
四、线芯排列1、多层线芯或线组绞合成缆时,最外层线芯(线组)成缆节径比应最小,里层应逐渐加大,这样才能使成缆缆芯结构稳定。
2、线芯(线组)排列:1、电力电缆、二芯:红、兰(老标准为浅兰);三芯:黄、绿、红(老标准排列为红、黄、绿)四芯:黄、绿、红、兰(老标准排列为红、黄、绿、浅兰)五芯:黄、绿、红、浅兰、黑(黄绿双色)。
注:线芯颜色应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2、控制电缆,按线芯编码1、2、3……从内向外依次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电缆成缆工艺讲义完整

电缆成缆工艺讲义完整(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电缆成缆工艺讲义一、成缆的目的电缆是用来传输电能或控制信号的。
电力设备用电多数是用多相电源,所以电力电缆是多芯的,常用三相电源的三芯电缆或四芯电缆(其中有一芯作为地线)。
控制电缆主要是用于控制设备的线路,控制电缆需要的根数一般很多,因此控制电缆往往做成多芯的。
这样不仅使用方便、经济,而且使用三相电源送电的三相电缆成缆在一起,可以使三相磁场抵消,减少损耗。
因此,在成缆工序中,是将二芯、三芯,甚至是几十芯绞合在一起。
组成多芯电缆。
这种将绝缘线芯按一定的规则绞合在一起,包括绞合时线芯间空隙的填充和在成缆上的包带过程,叫做成缆。
成缆时,绝缘线芯的绞合形式是采用同心层正规绞合,绝缘线芯直径相同的成缆叫做对称成缆,绝缘线芯直径不同的成缆叫做非对称成缆。
虽然根据需要根数的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的电缆,使用方便经济,但有些电缆是不成缆的,如高压电缆等,这是为了避免结构太大而笨重和技术设备上的原因,制造成单芯电缆。
二、成缆绝缘线芯及其它原材料1. 从成缆使用材料上分类2.成缆各辅料的作用a. 包带:包带都有将绞合线缆扎紧、包缚成形的作用,同时根据包带材料不同还具有其他特殊作用,如玻纤带有一定的耐火作用。
b. 填充:填充都有使成缆后电缆外形圆整,不易变形的作用,同时根据填充材料的不同还有其它特殊作用,如阻燃填充有阻燃的作用。
3. 从成缆结构来看a.由绝缘线芯数的多少,可将成缆分为:两芯,3芯,4芯,5芯,多芯成缆;b.由绝缘线芯数的几何形状,可将成缆分为:圆形线芯,扇形线芯,瓦形+方形,平扇+方形,扇形+圆形等绝缘线芯成缆。
c. 我公司生产的电缆主要有两芯,三芯等截面圆形电缆,三芯等截面扇形电缆,四芯、5芯等截面扇形电缆,3+1小扇形电缆,3+1大扇形电缆,4+1芯电缆,以及2芯到37芯的控制电缆。
我公司电力电缆结构示意图如下:三、成缆的基本工艺参数2. 绞合方向:成缆绞合方向有左向右向之分,区别的方法即:将绝缘线芯成缆后,水平放置向前看,如果是左旋为左向,右旋为右向,电缆最外层成缆应为右向。
电线电缆成缆工艺培训

2、填充绕包 (4)成缆填充饱满,保证电缆外形圆整,填充物 必须是非吸水性材料,与电缆绝缘有同样的耐温等 级,并且不促使与其接触材料性能的变化。 (5)绕包带的作用不同,分别起扎紧、隔离、内 衬的作用,或兼而有之。必须按工艺规定的层数、 厚度、重叠率、节距进行绕包,包带平整,紧实、 无皱折。 (6)绕包带材料厚度应均匀一致,不应有穿孔、 凸起、皱折、孔眼及其它异常情况。(穿孔带除 外)。 (7)绕包带须非吸水性材料,与电缆相适应的工 作温度,不促使与其接触材料性能的变化。
12、包带(或带绝缘)划伤和损坏 原因分析:
o 1、模子不光滑,锥口弧度小 o 2、拨线环和分线板有损坏而擦伤包带
防止办法:
1、选择良好的模子 2、修理拨线环和分线板,消除缺陷
13、金属屏蔽松散,截面不够
原因分析:
o 1、张力小 o 2、节距不当 o 3、材料规格不符合要求 防止办法: 1、调整张力 2、调整节距 3、检查材料,不符的更换
什么方向?
5、其它 (13)二芯、三芯、四芯的不圆度不大于15%, 3+1芯成缆不圆度不大于20%,整根电缆无 明显蛇形。 (14)分头处两头必须有明显标记,分头长度 不超过1m,电缆的制造长度按标准规定。 (15)收线盘具不得有损伤缆芯的缺陷,其盘 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20倍。 (16)排线整齐、紧实,不得有起落交叉现象。
5、成缆节距不符规定
原因分析: • 工艺齿轮不正确 防止办法: 按工艺正确调整齿轮
6、导线被拉细拉断
原因分析:
• • • • • 1、放线张力过大 2、导线嘴夹线 3、线芯绝缘上有包 4、导线接头不牢 5、收线张力太大 1、调节张力 2、更换损坏的导线嘴 3、注意检查绝缘线芯质量 4、提高接头质量 5、调节收线张力
电缆成缆工艺与教程

成缆工艺学目录第一章:序言第二章:材料和半成品第一节:绝缘线芯第二节;常用材料第三章:成缆工艺装备第一节:成缆机的种类及生产范围第二节:成缆机的结构组成及传动系统第三节:成缆模具和盘具第四节:设备的维护保养第四章:成缆工艺第一节:成缆工艺基本知识第二节:成缆工艺计算第三节:填充、包带及干燥第四节;扇形线芯成缆第五节:分相铅报电缆的成缆第五章:成缆质量控制第一节:成缆质量控制第二节:废品种类及防止方法第一章绪论电缆是用来传输电能或控制信号的。
电力设备用电多数是使用多相电源,所以电力电缆是多芯的,常用三相电源的三芯电缆或四芯电缆(其中有一芯作为地线)。
控制电缆主要是用于控制设备的线路,控制线路需要的根数一般是很多的,因此控制电缆往往是做成多芯的。
这样不仅使用方便、经济,而且对使用三相电源送电的三芯电缆成缆在一起,可以使三相磁场抵消,减小损耗。
因此,在成缆工序中,是将两芯、三芯,甚至是几十根的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
组成多芯电缆。
这种将绝缘线芯按一定的规则绞合起来的工艺过程,包括绞合时线芯间空隙的填充和在成缆上的包带过程,叫做成缆。
成缆时,绝缘线芯的绞合形式是采用同心层正规绞合,绝缘线芯直径相同的成缆叫做对称成缆,绝缘线芯中直径不同的叫做非对称成缆。
虽然根据需要根数的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的电缆,使用方便经济,但有些电缆是不成缆的,如高压电缆等,这是为了避免结构太大而笨重和技术设备上的原因,制造成单芯电缆。
本书只介绍电缆的成缆工艺极其有关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 材料和半成品第一节绝缘线芯一、导电线芯导电材料有银、铜、金、铝等,但考虑经济与资源等因素,常用的导体有铜和铝两种。
铜导体分软、硬、特硬三种状态。
在电力电缆中一般采用软铜线(TR),要求它的电阻率不大于0.017241Ω·mm2/m,伸长率对不同线径的铜线要求是不同的,线径大伸长率也就大。
线径从0.66~3.00mm 的伸长率为25%,线径3.15~8.00mm的伸长率为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成缆工艺讲义
一、成缆的目的
电缆是用来传输电能或控制信号的。
电力设备用电多数是用多相电源,所以电力电缆是多芯的,常用三相电源的三芯电缆或四芯电缆(其中有一芯作为地线)。
控制电缆主要是用于控制设备的线路,控制电缆需要的根数一般很多,因此控制电缆往往做成多芯的。
这样不仅使用方便、经济,而且使用三相电源送电的三相电缆成缆在一起,可以使三相磁场抵消,减少损耗。
因此,在成缆工序中,是将二芯、三芯,甚至是
几十芯绞合在一起。
组成多芯电缆。
这种将绝缘线芯按一定的规则绞合在一起,包括绞合时线芯间空隙的填充和在成缆上的包带过程,叫做成缆。
成缆时,绝缘线芯的绞合形式是采用同心层正规绞合,绝缘线芯直径相同的成缆叫做对称成缆,绝缘线芯直径不同的成缆叫做非对称成缆。
虽然根据需要根数的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的电缆,使用方便经济,但有些电缆是不成缆的,如高压电缆等,这是为了避免结构太大而笨重和技术设备上的原因,制造成单芯电缆。
二、成缆绝缘线芯及其它原材料
1. 从成缆使用材料上分类
<懷怦绝缢
"绝缘线芯1 ⅛⅛⅛⅛
I«⅛ ⅛
C ⅛⅛
Iu它廩材補SCft
包帯⅛⅛s⅛
I其它包■
2. 成缆各辅料的作用
a. 包带:包带都有将绞合线缆扎紧、包缚成形的作用,同时根据包带材料不同还具有其他特殊作用,如玻纤带有一定的耐火作用。
b. 填充:填充都有使成缆后电缆外形圆整,不易变形的作用,同时根据填充材料的不同还有其它特殊作用, 如阻燃填充有阻燃的作用。
3. 从成缆结构来看
a.由绝缘线芯数的多少,可将成缆分为:两芯,3芯,4芯,5芯,多芯成缆;
b.
由绝缘线芯数的几何形状,可将成缆分为:圆形线芯,扇形线芯,瓦形
+方形,平扇+方形,扇形+圆形等
绝缘线芯成缆。
c. 我公司生产的电缆主要有两芯,三芯等截面圆形电缆,三芯等截面扇形电缆,四芯、5芯等截面扇形电缆,3+1小扇形电缆,3+1大扇形电缆,4+1芯电缆,
以及2芯到37芯的控制电缆。
我公司电力电缆结构示意图如下:
三、成缆的基本工艺参数
2. 绞合方向:成缆绞合方向有左向右向之分,区别的方法即:将绝缘线芯成缆后,水平放置向前看,如果是左旋为左向,右旋为右向,电缆最外层成缆应为右向。
绞合方向的判定方式如下图:
* I' ■ J IIFJl τ
g 姣合方向的判芝砧左駅隔)b)右向
(込向”
四指沿着电缆线芯轴的方向,拇指与绞线方向一致,若与左手相同为左向,与右手相同为右向
3. 成缆节距与节距倍数成缆过程中,成缆的每根绝缘线芯,都有直线和旋转两种运动。
当绝缘线芯旋转一周时,绝缘线芯沿轴向前进的距离称为电缆节距。
在生产实际中,一般成缆节距是以节距倍数来表示的。
所谓节距倍数,即是节距长度与成缆的直径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
m=L/D
式中m—成缆节距倍数;L —成缆节距;D—成缆直径。
对于不同的产品节距倍数不同。
一般要求柔软性较高的电缆,规定节距倍数较小。
如:矿用电缆中的电
钻电缆,UZ标准规定不大于5倍,U、UP标准规定不大于12〜14倍,以使这些电缆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
成缆节距长度的选择,对各种电缆绝缘线芯是不同的。
成缆节距大小直接影响绝缘线芯变形和电缆柔软性。
成缆节距越大,电缆绝缘线芯在弯曲时的变形越大,电缆柔软性越差。
通常绝缘线芯的成缆节距是根据电缆使用条件、线芯柔软程度以及成缆后电缆的稳定性等因素加以选定。
选择合适的成缆节距,使电缆有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弯曲性,减少变形和皱褶以及有较大的生产率。
对于圆形绝缘线芯采用较小的节距,一般节径比为25〜40 ,而扇形绝缘线芯采用较大的节径比,一般在40〜80。
且遵循截面大的绝缘线芯成缆用较小的节径比的原则。
(因为大截面线芯形变产生的内应力也大,易破坏电缆结构稳定性和产生“蛇形”)
4. 绞合节距和绞入率
由于成缆过程中绝缘线芯除直线前进的运动外,还有一个扭绞的转动,因此成缆的长度与绝缘线芯的实
际长度是不等的。
在成缆的一个节距内,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I与节距长度L之比称为绞入系数K
即:K=l/L
在实际使用中,还有绞入率的概念,即在一个成缆节距内绝缘线芯实际长度减去节距长度的差值与成缆节距长度之比称为绞入率。
这是因为绞合时,绝缘线芯沿螺旋线转过一个节距时,它的实际长度大于节距长度,因此将这个增加的长度与成缆节距长度之比称为为成缆的绞入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如下式:
L 为成缆节距,D 为成缆直径,I 为一个节距内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
则绞入率可用下式表示:
I =( I-L ) /L ×00%
已知
I=(p 2D2+L2)1/2
2 2 2 1/2
=[(p 2/m2+1)L 2]1/2
式中m=成缆节距倍数
所以绞入率I可写成:
2 1/2
I = { [1+ ( Pzm ) ] -1 } ×100%
由此可见,绞入率是由节距倍数决定的。
节距倍数越小,绞入率越大。
绞入率的增加,使成缆的导线电阻增加,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单位长度电缆导体材料和其它绝缘材料地消耗。
5. 部分电缆的成缆外径
d:圆形绝缘线芯外径D:成缆外径
两等截面圆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D=2d
三等截面圆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D=2.154d
四等截面圆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D=2.414d
五等截面圆形绝缘线芯成缆外径:D=2.7d
6. 部分电缆的成缆填充面积
圆形绝缘线芯成缆后填充面积由以下表方法确定:
d 为绝缘线芯外径四、扇形线芯成缆
圆形线芯的电缆采用退扭成缆,扇形线芯的成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退扭线芯(用固定式)成缆,另一种是退扭线芯(用浮动式)成缆。
对于线芯不退扭的在成缆时,为了防止扇形线芯在成缆过程中绝缘线芯的变形,采用固定式成缆,使扇形顶角始终对正电缆的几何中心,以保证成缆直径的圆整。
为此,扇形绝缘线芯必须进行弹性预扭。
预扭的含义:在线芯绞合压型时相反线芯按成缆节距进行扭转,并方向相反。
放线芯逆成缆方向转过某一角度,使绝缘线芯有一个相反方向的弹性变形,扇形顶角对正电费的几何中心。
预扭角度的多少,不是以计算求知,是以经验掌握。
放线盘到第一道压模的距离长,预扭的角度要大些。
绝缘线芯的柔软度愈大,预扭的角度也愈大;小截面的比大截面的预扭角度要大;同样规格的绞合线芯比单根线芯预扭角度大。
一般对于在绞笼上的绝缘线芯预扭在半圈到三圈范围内。
绞笼后面单独放线架上的扇形绝缘线芯预扭角度较大些。
对于预扭角度较差的,可利用调整压模架与分线板的距离少量的补偿。
若预扭不足则把压模调节靠近分线板,反之预扭过头,则把压模调至远离分线板。
但压模架到分线板的的距离不能太小,如果距离太小,使绝缘线芯进模角度太大,容易使绝缘线芯弯曲半径过小,损伤绝缘或产生绝缘皱折,一般控制绝缘线芯进模角度不大于45 度。
另一种是线芯退扭的方法。
它错助于绞制 -------- 绝缘机预扭设备的成缆。
绝缘线芯由右向左运动,通过紧压
装置,由轴借链条和齿轮系统,使整个装置绕轴旋转。
压辊绕轴的附件旋转是借锥形齿轮来达到的,这样线芯的前进运动和旋转运动能适当配合,很方便地得到了线芯的预扭扭转。
五、成缆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 成缆时应按绝缘线芯红、黄、绿、蓝、黑或0、1、2、3、4 顺序排列;
2. 包带的方向应为左向;
3. 包带的厚度要均匀,绕包后平整、紧实、无褶皱,搭盖均匀、无漏包现象。
4. 成缆后的扇形线芯,不准有翻身现象。
5. 成缆时必须按工艺将填充物填好,(保证饱满,又不损伤绝缘),填充不应有跳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