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其化合物的图像题

合集下载

铝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图像分析课件张

铝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图像分析课件张

铝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图像分析课件(2 8张)
铝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图像分析课件(2 8张)
【答案】(2)先生成白色沉淀,随后沉淀逐渐溶解 先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 间后逐渐产生白色沉淀 AlO2-+H++H2O===Al(OH)3↓ Al(OH)3+3H+===Al3++ 3H2O 4H++AlO- 2 ===Al3++2H2O Al3++3AlO2-+6H2O===4Al(OH)3↓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点3 铝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图像分析
栏目导航
01
夯实考点
02
考点突破
03 真题体验·直击高考
04
配套训练
1
夯实考点
【知识梳理】
• 1.四个基本图像 • (1)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像。
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可溶性铝盐
mol·L-1的AlCl3、NH4Cl的混
• C.图③向烧碱溶液中滴加明矾溶液
• D.图④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 【答案】A
铝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图像分析课件(2 8张)
铝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图像分析课件(2 8张)
铝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图像分析课件(2 8张)
铝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图像分析课件(2 8张)
• 【故淀量解选析最③】大。(点(12))左AAllC(右Ol3H加与)3入N溶HN于3·aO强HH2碱O的反N物a应O质生H的,成量现A之l象(O比为H)为3先沉3生淀∶成1,,沉沉故淀淀选后不⑥又溶。溶于(解3N)加H,3入·且H沉2O, N(选H4Ca)②由Ol反H。C应溶a((,液O5)H因再先)2N+与生aCA成OOlHC沉2l先=3反=淀与=应C至Ha生CC最Ol反成大3↓应A值+l(,O,HH后而2)O3与沉A,lA(淀COlCaH,Cl3)O反3沉又3+应淀溶C,不于O故2溶N+选a解HO⑤2H,O溶。=故=液(=选6C),a氨④(故H水。C选O先3①)与2知。

2.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课题一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l
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容易失3e-
Al3+
结论: 铝有较强的还原性。
2. 铝的化学性质
⑴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O2、Cl2、S等
4Al + 3O2 = 2Al2O3 ⑵与酸的反应
① 2Al + 6HCl = 2AlCl3 + 3H2
e-
实质:Al H+ ② 钝化: 常温下 要点: 铝
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不容易成功原因
第三:铝箔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少. (1)铝片要薄、最好缠绕成螺旋状
实验一的注意事项: ①集气瓶中氧气浓度要尽可能大,最好采用排水 集气法收集氧气. ②选择容积较大的集气瓶作为反应器.(体积与铝 质量关系) ③铝箔以螺旋状绕紧一根火柴.待火柴烧到2/3以 后,火焰能“包围” 铝条时,再迅速将铝条伸 进集气瓶中;铝条不能太早或太迟伸入集气瓶; ④可以用H2O2溶液与MnO2粉末混合直接在集气 瓶中制O2。(一定要氧气纯度足够大才开始实验)
2.铝表面氧化膜的实验研究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铝表面存在氧化膜? 药品:铝片、硫酸铜溶液、砂纸 书本P21实验
实验1:将一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 20ml 0.5mol/L 的CuSO4溶液中,观察现 象。
如何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方法1、用砂纸除去氧化膜 将一片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mL0.5mol/L 的CuSO4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现象 现象: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产 生气泡,溶液温度升高 2Al+3CuSO4=Al2(SO4)3+3Cu 2Al + 6H+ = 2Al3+ + 3H2↑
Al 2O3 2NaO H 2NaAlO H 2O 2

铝的重要化合物-图像专题

铝的重要化合物-图像专题
现象: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图象: 沉淀
1 2 3 4 n(HCl)
(4)将NaAlO2溶液滴入到HCl溶液中至过量
原理:4HCl+NaAlO2 = AlCl3+NaCl +2H2O 3NaAlO2+ AlCl3 + 6H2O = 4Al(OH)3 ↓+3NaCl
现象:先无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图象: 沉淀
原理:AlCl3 + 4NaOH == NaAlO2+3NaCl +2H2O 3NaAlO2+AlCl3+6H2O=4Al(OH)3↓+3NaCl
现象: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图象: 沉淀
1 2 3 4 n(AlCl3)
(3)将HCl溶液滴入到NaAlO2溶液中至过量
原理:HCl+NaAlO2 + H2O = Al(OH)3 ↓+NaCl Al(OH)3 +3HCl = AlCl3 + 3H2O
铝将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加至过量 原理:AlCl3 + 3NaOH = Al(OH)3↓+3NaCl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沉淀
1 2 3 4 n(NaOH)
(2)将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加至过量
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 图象: 沉淀
c
1 2 3 4 5 6 n(NaOH)
1 2 3 4 n(NaAlO2)
(5)将CO2通入偏铝酸盐溶液中 原理: CO2(少量)+2NaAlO2+ 3H2O = 2Al(OH)3 ↓+Na2CO3 CO2(过量)+NaAlO2+ 2H2O = Al(OH)3 ↓+NaHCO3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铝的化合物及图像讲解

铝的化合物及图像讲解

Al2(SO4)3 +6NaOH=2Al(OH)3↓ +3Na2SO4
Al(OH)3+NaOH=Na[Al(OH)4]
Al2(SO4)3 +6NH3· H2O= 2Al(OH)3↓+3(NH4) 2SO4
Al2(SO4)3与NaOH、NH3· H2O均可反应生成Al(OH)3↓,
Al(OH)3溶于强碱而不溶于弱碱,所以应该用氨水 制取。
3[Al(OH)4]- + Al3+ == 4Al(OH)3
小结:Al3+与碱、 [Al(OH)4]-与酸的反应
AlCl3中逐滴加入NaOH?
AlCl3中逐滴加入氨水?
Al3++3NH3.H2O=Al(OH)3 ↓+3NH4+ 故:用Al3+制取Al(OH)3用弱碱更合适
Na [Al(OH)4]中逐滴加入盐酸? Na [Al(OH)4]中缓慢通入CO2?
练习2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 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 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 用氢氧化铝凝胶胃舒平药品 ⑤ 银色漆颜料 ⑥ 易拉罐 ⑦ 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 D) A、全部 B、③ ④ ⑦ C、③⑤ ⑥ D、③ ④ ⑥ ⑦
(4)氢氧化铝实验室制法
3
1
1
2
3
4
n(HCl)
6.往AlCl3溶液中加入Na [Al(OH)4]溶液 Al3+ + 3 [Al(OH)4]- = 4Al(OH)3↓
4
n[Al(OH) ] ↓
3
1
2
3
4
n(Na [Al(OH)4] )
7.往Na[Al(OH)4]溶液中加入AlCl3溶液 Al3+ + 3[Al(OH)4]- = 4Al(OH)3↓

识破“四点”是解答镁、铝图像题的关键

识破“四点”是解答镁、铝图像题的关键

识破“四点”是解答镁、铝图像题的关键镁、铝及其化合物的图像题类型多,涵盖的知识丰富,对思维能力的要求高,有一定难度。

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图像,尤其是要识破图像中四个基本点原点、拐点、极值点、终点,通过这些点与数,点与形的分析运算,得出四个基本点,所对应数据的含义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元素存在的形式,再综合运用元素守恒法和综态分析法,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一、镁、铝单质图像题例1.将0.1 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2mol/l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 mol/l naoh溶液。

请回答:(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如下图所示。

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mol,v2= ml。

(2)若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 ml。

(3)若混合物仍为0.1mol,其中mg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用100ml 2 mol/l的硫酸溶解该混合物后,再加入450ml 1mol/l 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

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首先分析出图像中的原点、拐点、极值点、终点及其含义。

原点o为过量的h2so4、mgso4、al2(so4)3的混合溶液;a点既是拐点,也是极值点,其含义为溶液的mg2+、al3+刚好完全沉淀,生成mg(oh)2、al(oh)3;b点也为拐点,其含义为生成的al(oh)3沉淀刚好完全溶解,生成naalo2,但mg(oh)2并不发生变化。

(1)由图像可知:v1ml的naoh溶液是与过量h2so4反应的,则与mg、al反应的为h2so4:0.2mol—0.16mol×=0.12mol。

假设mg、al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则有方程组:①x+y=0.1mol,②x+ =0.12mol,解得:x=0.06mol,y=0.04mol。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 点燃△ 铝 及 其 化 合 物一、铝得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2、周期表中位置:第三周期ⅢA族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得三个电子,显+3价。

二、铝单质得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与密度小,具有良好得导电导热性与延展性。

在空气中具有很好得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 Cl 3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 l+3O 2 ========= 2Al 2O 3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得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铝与空气中得氧气反应生成致密得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得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 l+3CuSO 4 =3Cu +Al 2(SO 4)3(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 e2O 3 == 2Fe + Al 2O3铝热剂[现象]:发出耀眼得光芒、放出大量得热、有熔融物生成。

[试一试]:写出Al 分别与M nO2 、V 2O5 得反应方程式(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 2A l(OH)3 + 3H 2↑(5)与酸反应::2A l+6HCl ====== 2AlCl 3+H2↑2A l+3H 2S O4 ====== Al 2(SO 4)3+ 3H 2↑注意:铝在冷得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得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2Al+2NaOH +2H 2O=2NaAlO 2+3H 2↑ 反应得实质:分两步进行:(2)A l(OH)3+NaOH ======== NaAl O2+2H 2O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6e —(1)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6e —+4H 2O—得6×e —三、铝得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2O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金属及其 化合物 铝三角及图像

金属及其 化合物  铝三角及图像
高考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6课时 “铝三角” 和铝的图像
复习重点: 1、铝三角。 2、有关铝的图像问题。 复习难点:有关铝的图像问题。
华美实验学校
曾维玲
一、铝三角的相互转化 Al
12
13
Al2O3

Al(OH)3
Al3+
⑥ ⑤
AlO2—
写出上图铝三角中转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3
F2>O2>Cl2 > Br2 >Fe3+> I2 > S
AlO2-、Al(OH)3、OH-、 CO32- OH-、AlO2-、CO32- 、HCO3- 、 Al(OH)3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
I-、Br-、Fe2+ I-、Fe2+ 、Br-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KOH、Ba(OH)2、BaCO3 Ba(OH)2、KOH、 K2CO3、 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2+、Ag+、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 Ag+、Cu2+、H+、Fe2+
K Ca Na Mg Al Zn Fe SnPb(H)Cu Hg Ag Pt Au 单质还原性越来越弱
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Pb2+(H+)Cu 2+ Fe3+ Hg2+ Ag+ 离子氧化性越来越强
当堂训练
1.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与沉 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3_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新人教版必修1)

3_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讲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纲要求] 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1.铝的结构和存有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硅。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有。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Al O2⎪⎪⎪⎪――→ 常温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点燃 4Al +3O2=====点燃2Al2O3②2Al +3Cl2=====点燃2AlCl3 ③Al 酸⎪⎪⎪⎪――→氧化性酸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非氧化性酸2Al +6HCl===2AlCl3+3H2↑④2Al +2NaOH +2H2O===2NaAlO2+3H2↑⑤2Al +Fe2O3=====高温Al2O3+2Fe(铝热反应)4铝 镁 与非金属反应能被Cl2、O2氧化 2Mg +O2=====点燃2MgO 3Mg +N2=====点燃Mg3N2 与水反应 反应很困难 能与沸水反应Mg +2H2O=====△Mg(OH)2+H2↑与碱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 不反应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能与Fe2O3、MnO2、Cr2O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能在CO2中燃烧:2Mg +CO2=====点燃2MgO +C5.铝的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深度思考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答案 铝在常温下迅速被氧气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不再被氧化,因而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

2.金属铝是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为什么能用铝槽储运浓H2SO4或浓HNO3?答案 常温下浓H2SO4、浓HNO3能使铝钝化(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实行。

3.实验室能否用硫化物与铝盐溶液混合制取Al2S3?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铝及其化合物的图像题1、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D)A.6∶1B.3∶1C.2∶1 D.1∶22、(2011·桂林摸底)下列图象正确的是()解析:H+与Al3+不反应,A错;H+与AlO能反应,当Al(OH)3最多时,AlO最少,D错;OH-能与Al3+反应,当Al 3+最少时,Al(OH)3最多,当Al(OH)3最少时,AlO最多,且Al3+、Al(OH)3、AlO的物质的量的最大值相等,B符合上述量值特点而C不符合.答案:B3、(2011·青岛一模)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mol·L-1盐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再往溶液里加入1mol·L-1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盐酸的体积为80mLB.a的取值范围为0<a<50C.n(Mg2+)<0.025molD.当a值为30时,b值为0.01解析:从开始到沉淀量最大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Mg+2H+===Mg2++H2↑、2Al+6H+===2Al3++3H2↑、H++OH-===H2O、Mg2++2OH-===Mg(OH)2↓、Al3++3OH-===Al(OH)3↓,此时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等于HCl的总量,A正确;80mL~90mL的NaOH溶液用于溶解Al(OH)3:Al(OH)3+OH-===AlO+2H2O,故形成Al(OH)3沉淀消耗NaOH的体积是30mL,所以a<50,B项正确;从题图来看,若a=0,则Mg2+的最大值是0.025mol,而a≠0,故C正确;当a为30时,得到Mg(OH)2、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均为0.01mol,共0.02mol,D项不正确.答案:D4.在硝酸铝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表示氢氧化钠加入量(x)与溶液中沉淀物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此过程中发生的反应:Al(NO 3)3+3NaOH===Al(OH)3↓+3NaNO 3,Mg(NO 3)2+2NaOH===Mg(OH)2↓+2NaNO 3,Al(OH)3+NaOH===NaAlO 2+2H 2O.开始时沉淀逐渐增多,达最大值后,Al(OH)3溶解,沉淀又逐渐减少,因Mg(OH)2不溶于NaOH 溶液,所以最后沉淀量保持不变.答案:C5.将物质X 逐渐加入(或通入)Y 溶液中,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X 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情况的是( )析:A 项生成沉淀解和溶解沉淀消耗的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B 项沉淀生成与溶解消耗盐酸量的比例为1∶3,D 项开始无沉淀,后来才产生沉淀.答案:C6.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密闭容器中CuO 和C 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B .Fe 在Cl 2中的燃烧产物:C .AlCl 3溶液中滴加NaOH 后铝的存在形式:D .氨水与SO 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解析:CuO +CCu +CO ↑,2CuO +C2Cu +CO 2↑,≤1,产物为CO ;≥2,产物为CO 2;1<<2,产物为CO 和CO 2,A 正确.Fe 在Cl 2中燃烧只有一种产物FeCl 3,B 错.Al 3++3OH -===Al(OH)3↓,Al 3++4OH -===AlO +2H 2O ,<3,铝元素以Al 3+和Al(OH)3的形式存在;=3,则以Al(OH)3的形式存在;3<<4,以AlO 和Al(OH)3的形式存在;≥4.只以AlO 的形式存在,C 正确.NH 3·H 2O +SO 2===NH 4HSO 3,2NH 3·H 2O +SO 2===(NH 4)2SO 3+H 2O ,≤1,生成NH 4HSO 3;1<<2,产物为NH 4HSO 3与(NH 4)2SO 3的混合物;≥2,只生成(NH 4)2SO 3,D 正确.答案:BA B C D XCO 2 HCl NaOH AlCl 3 Y Ca(OH)2 NaAlO 2 AlCl 3 NaOH7.(2011·徐州第二次质量调研)在200mL含Mg2+、Al3+、NH、H+、Cl-等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y的差值为0.01molB.原溶液中c(Cl-)=0.75mol·L-1C.原溶液的pH=1D.原溶液中n(Mg2+)∶n(Al3+)=5∶2解析:剖析图象容易求得:原200mL溶液中含20mmolH+(由横坐标0~4段求得,依据是H++OH-===H2O);含10mmolAl3+(只能由横坐标33~35段求得,依据是Al(OH)3+NaOH===NaAlO2+2H2O);含50mmolMg2+[在Al3+已求得的基础上,联合横坐标4~30段求得,依据是Al3++3OH -===Al(OH)3↓以及Mg2++2OH-===Mg(OH)2↓];含15mmolNH(由横坐标30~33段求得,依据是NH+OH-===NH3↑+H2O);含165mmolCl-(结合上述已经推得的各种数据,由溶液电中性原则求得).因此,A、C正确.B错误,c(Cl-)=0.825mol·L-1.D错误,所求的比值应为5∶1.答案:AC8.(2011·石家庄质检一)下列图象表示Al3+与AlO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实线表示Al3+,虚线表示AlO,其中正确的是()解析:据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中的对应关系可知B正确,A错误.由离子方程式:AlO+H++H2O===Al(OH)3↓及Al(OH)3+3H+===Al3++3H2O可知C、D均错误.答案:B9.将Na2O2逐渐加入到含有Al3+、Mg2+、NH的混合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2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3+、Mg2+、NH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A.2mol、3mol、8mol B.3mol、2mol、8molC.2mol、3mol、4mol D.3mol、2mol、4mol解析: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有Mg(OH)2、Al(OH)3,生成的气体有NH3和O2.由纵坐标及曲线n(沉淀)可知:n(Mg2+)=n[Mg(OH)2]=3mol,n(Al3+)=n[Al(OH)3]=2mol,产物中n(气体)在加入n(Na2O2)=8mol前、后是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所以加入8molNa2O2前放出气体为O2和NH3的混合气,之后仅放出O2,由8molNa2O2与H2O反应可放出4molO2可知放出n(NH3)=8mol-4mol=4mol=n(NH).答案:C10.向2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入2mol·L-1NaOH溶液时,得到Al(OH)3的质量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两步反应用总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溶液中有Al(OH)3沉淀0.39 g,则此时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由图可知: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AlCl3溶液中发生Al3+―→Al(OH)3―→AlO的转化.故A点表示得到Al(OH)3沉淀的最大值,B点表示Al(OH)3完全溶解,涉及的离子反应为:Al3++3OH -===Al(OH)3↓;Al(OH)3+OH-===AlO+2H2O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4OH-===AlO+2H2O要生成0.39 gAl(OH)3沉淀时有两种情况:①AlCl3过量,此时n[Al(OH)3]=n(OH-),即:=×2mol·L-1×V×10-3L·mL-1解得V=7.5mL②当NaOH相对过量时,NaOH使Al3+全部生成Al(OH)3后,又使沉淀部分溶解,此时n[Al(OH)3]=4n(Al3+)-n(OH-),即:=4×-2mol·L-1×V′×10-3L·mL-1解得V′=17.5mL.答案:(1)生成Al(OH)3沉淀的最大值(2)Al(OH)3沉淀完全溶解(3)Al3++4OH-===AlO+2H2O(4)7.5mL或17.5mL11.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后有0.58g白色沉淀生成,在所得的浑浊液中,逐滴加入0.5mol/L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V)与生成沉淀的质量(W)关系如图所示:(1)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混合物中AlCl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2)P点表示盐酸的体积是________.)=n(HCl)+2n m(NaOH)=(2)P[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