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24张PPT)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虽曰籓
臣,实无臣节。
——《旧唐书》
(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
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边镇兵
49万
中央军
9万
①原因: a.中央:唐玄宗沉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b.地方:节度使兵力扩大,出现外重内轻局面。
王维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2.唐朝的民族交融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 狄,朕独爱之如一,故 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李世民
根据地图找出唐代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唐朝通过哪些措施治理周边民族?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何特点?
恩威并施、方式多样、政策开明
一、隋朝兴亡
1.隋的建立与统一
我是你爹,
【577】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叫爸爸
【581】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代周称帝
改国号:隋,定都:长安
隋北朝周
【589】文帝次子杨广(后来的隋炀帝)率军灭陈,结束南北长期
分裂的局面,统一天下
粑粑
一、隋朝兴亡
2.隋的兴盛
思考:请从经济、军事(联系选必1)角度,分析隋的盛世局面如何造就?
(1)经济: ①广设仓库(长安、洛阳、地方) ——作用: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质的仓库、备水旱赈济的义仓 ②兴建“东都”洛阳城(隋炀帝)
③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思考:结合所学内容,指出隋朝大运河的性质,并概括其意义。
性质: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隋朝工程最为浩大
政治中心
《五代十国》课件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文化艺术交流
五代十国时期,各地区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文 化艺术的发展和交流。
诗词歌赋繁荣
五代十国时期的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词 歌赋,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
宗教传播
五代十国时期,佛教、道教等宗教得到了广泛传 播,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代十国的局限性及评价
政治动荡与战乱
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动荡频繁,战乱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 苦和牺牲。
后唐的兴盛与分裂
总结词
后唐是五代中的第二个朝代,由李存勖建立,国力强盛,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 ,但后来因内部矛盾分裂为多个小国。
详细描述
后唐在李存勖的领导下,迅速崛起成为五代中的强国。李存勖成功击败了后梁, 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实现了五代中的第二次大一统。然而,随着李存勖的去 世,后唐内部矛盾激化,最终分裂为多个小国,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唐朝 设立节度使,但随着时间 的推移,节度使势力逐渐 膨胀,形成割据局面。
农民起义
由于政治腐败和苛捐杂税 ,农民生活困苦,导致大 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
五代十国的起源
唐朝灭亡
907年,唐朝灭亡,中国进入分裂 时期,各地节度使纷纷自立为王 ,形成五代十国的格局。
五代更迭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五个朝代,它们在短短半个 世纪内相继登场,政权更迭频繁。
详细描述
五代十国时期,各个政权之间频繁更迭,政治制度也经历了多次变革。最初,各政权多采用唐朝的政治制度,但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具有五代十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例如,后梁采用“均田制”,后唐采用“租庸调制 ”,后晋采用“两税法”等。这些变革为后来的统一王朝奠定了基础。
社会经济的变革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31张)【课件48】

——宋祁等《旧唐书》
《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
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 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
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
陆羽《茶经》中所赞 “邢瓷类银”,“邢 瓷类雪”,便是指其 釉色而言。
唐三彩,盛行于唐代的一 种低温釉陶器,釉彩以黄、 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 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古人多用于殉葬,今人热 衷于文房陈设。
“(太宗)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 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 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吴兢:论奢纵·贞观政要(卷六)
“隋廷利用突厥内部纷争,扶植阿史那染干为东突厥启民可汗,妻以公 主……炀帝亲征青海吐谷浑,取其地置西海等四郡,西域高昌等近30国皆至 河西朝觐……大业五六年,隋廷在东都举行盛大的表演大会,周边民族、藩 国多遣使前来贸易,‘所至之处,悉令邀延就坐,醉饱二散,蛮夷嗟叹,谓 中国为神仙。’”
——[唐]魏徵等:《隋书》卷24《食货志》
自大业元年至七年,炀帝通过讨契 丹、抗突厥、征吐谷浑通西域、使 赤土、巡河右、涿郡、北塞、击琉 球等一系列军事和巡幸行动,已臣 服了东西突厥,打通了西域,征服 了西南……炀帝踌躇满志,举目四 顾,现在只有地处辽东的高丽仍不 真心臣服,征服高丽便成了炀帝雄 才拓疆,巩固隋王朝统一局面棋盘 上的最后一是时(隋朝末年)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 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 土或捣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
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 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
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
陆羽《茶经》中所赞 “邢瓷类银”,“邢 瓷类雪”,便是指其 釉色而言。
唐三彩,盛行于唐代的一 种低温釉陶器,釉彩以黄、 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 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古人多用于殉葬,今人热 衷于文房陈设。
“(太宗)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 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 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吴兢:论奢纵·贞观政要(卷六)
“隋廷利用突厥内部纷争,扶植阿史那染干为东突厥启民可汗,妻以公 主……炀帝亲征青海吐谷浑,取其地置西海等四郡,西域高昌等近30国皆至 河西朝觐……大业五六年,隋廷在东都举行盛大的表演大会,周边民族、藩 国多遣使前来贸易,‘所至之处,悉令邀延就坐,醉饱二散,蛮夷嗟叹,谓 中国为神仙。’”
——[唐]魏徵等:《隋书》卷24《食货志》
自大业元年至七年,炀帝通过讨契 丹、抗突厥、征吐谷浑通西域、使 赤土、巡河右、涿郡、北塞、击琉 球等一系列军事和巡幸行动,已臣 服了东西突厥,打通了西域,征服 了西南……炀帝踌躇满志,举目四 顾,现在只有地处辽东的高丽仍不 真心臣服,征服高丽便成了炀帝雄 才拓疆,巩固隋王朝统一局面棋盘 上的最后一是时(隋朝末年)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 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 土或捣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秀教学课件

瓷(南青北白),还有著名的“唐三彩”。
商业:货币统一,五铢钱到开元通宝;市场发达,有固定贸易的场所、专门的
管理官员。邸店柜坊、飞钱、夜市、草市;涌现一批繁华大都市,如长安、洛
阳、扬州等
广
三彩高足盘
州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魏安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方式:
589
李渊称帝,
杨广灭陈,统一 建立唐朝,
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 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D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藩镇割据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加速了唐朝的衰亡,另一方面又延续了唐朝的统治。(东南型从财力 上支撑朝廷,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
五代
民族迁徙+争战割据+各族同化 •唐朝的民族交融方式:
战争统一+设置机构+册封首领+和亲
581
618
联姻+友好会盟+经贸往来+文化影响
杨坚代周称帝 隋炀帝亡,隋朝灭亡
隋朝建立
北方:
民 西北:
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族 东突厥,太宗贞观初年,击败,灭亡
西突厥:高宗联合回纥,灭亡
东北: 靺鞨: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①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 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
大会。《资治通鉴》卷181记载:
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 ③隋炀帝遇弑标志着隋朝灭亡。
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达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
罢,所费巨万……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秀课件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元】马端临
一、盛世前夜:隋朝的兴亡
(三)隋炀帝“大业兴亡”
含嘉仓:隋朝在洛阳修 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
文治武功 长安、洛阳
广设仓库
兴建洛阳城
影响
奠定强盛的物质基础
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 力
开通大运河
一、盛世前夜:隋朝的兴亡
(三)隋炀帝“大业兴亡”
林甫,柔佞多狡 数,深结宦官及 妃嫔家,伺候上 动静,无不知之, 由是每奏对,常 称旨,上悦之。 ——《资治通鉴》
自开元中期起,唐朝盛极而衰的态势逐渐萌发。——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三、盛世危机:崩裂大一统
(一)安史之乱
范阳起兵
洛阳称帝
755,安史之乱爆发
756,建立大燕; 潼关破、玄宗逃、马嵬变
溃败身死
二、盛世再现:大唐气象
(一)盛唐繁华
综上所学,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思想:人心思定; • 政治:完成统一、改革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 • 经济:发展生产,规范赋税徭役; • 文化:开创并完善科举制,大兴文治,兴学重教; • 军事:改革兵制、对外节制用兵; • 民族关系:民族平等政策,促进民族交融
邢窑白瓷 越窑青瓷
唐三彩
二、盛世再现:大唐气象
(一)盛唐繁华
据地图,思考唐太宗通过哪 些手段治理周边民族?唐朝 的民族政策有何特点?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民族政策:包容平等
民族 治理措施 东突厥 先战后和 西突厥 设置机构 回纥 册封 吐蕃 和亲、会盟 靺鞨 册封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思考1:大运河有何特点?
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五大水系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元】马端临
一、盛世前夜:隋朝的兴亡
(三)隋炀帝“大业兴亡”
含嘉仓:隋朝在洛阳修 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
文治武功 长安、洛阳
广设仓库
兴建洛阳城
影响
奠定强盛的物质基础
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 力
开通大运河
一、盛世前夜:隋朝的兴亡
(三)隋炀帝“大业兴亡”
林甫,柔佞多狡 数,深结宦官及 妃嫔家,伺候上 动静,无不知之, 由是每奏对,常 称旨,上悦之。 ——《资治通鉴》
自开元中期起,唐朝盛极而衰的态势逐渐萌发。——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三、盛世危机:崩裂大一统
(一)安史之乱
范阳起兵
洛阳称帝
755,安史之乱爆发
756,建立大燕; 潼关破、玄宗逃、马嵬变
溃败身死
二、盛世再现:大唐气象
(一)盛唐繁华
综上所学,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思想:人心思定; • 政治:完成统一、改革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 • 经济:发展生产,规范赋税徭役; • 文化:开创并完善科举制,大兴文治,兴学重教; • 军事:改革兵制、对外节制用兵; • 民族关系:民族平等政策,促进民族交融
邢窑白瓷 越窑青瓷
唐三彩
二、盛世再现:大唐气象
(一)盛唐繁华
据地图,思考唐太宗通过哪 些手段治理周边民族?唐朝 的民族政策有何特点?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民族政策:包容平等
民族 治理措施 东突厥 先战后和 西突厥 设置机构 回纥 册封 吐蕃 和亲、会盟 靺鞨 册封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思考1:大运河有何特点?
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五大水系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3.影响
(三)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节度使。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朝的 藩 镇 ,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割据势力。这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 多年。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
振武节度使单于都护府O 幽州卢龙节度使O夏 使 黄 镇州 北 州 锄海朔方节度使6灵州 太 原 0 O 横海节度使河东节度使0成德节度使 占 节度使鄜坊节度使O 度使O魏州 青州 东度使 O 宣 使 宁节度使山南 使 唐 海
朝代
都城
年代
开国皇帝
五代
后梁
汴州(今开封)
907-923
朱温
后唐
洛阳
923-936
李存勖
后晋
汴州(今开封)
936-946
石敬塘
后汉
汴州(今开封)
947-950
刘知远
后周
汴州(今开封)
950-960
郭威
十国
吴国
广陵(今扬州)
892-937
杨行密
南唐
金陵(今南京)
937-975
李昇
前蜀
成都
891-925
邗 沟 隋炀帝巡游
隋朝运河
黄 河 (河南)
东
黄
有人说,大运河的开凿牵引沿线城市和腹地经济;有人说,此艰巨工程对劳动人民是一场灾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思路清晰,史 论结合。)
安
度
长
西道节
兴元
武
州
○
徐
武节度
o 汴州
洛阳
凤 翔O
凤翔节
昭义节
潞州O
沧
京
(三)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节度使。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朝的 藩 镇 ,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割据势力。这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 多年。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
振武节度使单于都护府O 幽州卢龙节度使O夏 使 黄 镇州 北 州 锄海朔方节度使6灵州 太 原 0 O 横海节度使河东节度使0成德节度使 占 节度使鄜坊节度使O 度使O魏州 青州 东度使 O 宣 使 宁节度使山南 使 唐 海
朝代
都城
年代
开国皇帝
五代
后梁
汴州(今开封)
907-923
朱温
后唐
洛阳
923-936
李存勖
后晋
汴州(今开封)
936-946
石敬塘
后汉
汴州(今开封)
947-950
刘知远
后周
汴州(今开封)
950-960
郭威
十国
吴国
广陵(今扬州)
892-937
杨行密
南唐
金陵(今南京)
937-975
李昇
前蜀
成都
891-925
邗 沟 隋炀帝巡游
隋朝运河
黄 河 (河南)
东
黄
有人说,大运河的开凿牵引沿线城市和腹地经济;有人说,此艰巨工程对劳动人民是一场灾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思路清晰,史 论结合。)
安
度
长
西道节
兴元
武
州
○
徐
武节度
o 汴州
洛阳
凤 翔O
凤翔节
昭义节
潞州O
沧
京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秀课件

4.灿烂文化
文学:唐诗
19
书法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20
科技—雕版印刷
21
科技—实测子午线
僧一行在全国的测量地点达12处, 测量内容包括每个测量地点的北极 高度,以及冬至、夏至、春分、秋 分那天正午八尺之竿(表)的日影 长度。僧一行从测量数据中,计算 出南北两地相差351里80步(唐朝 尺度,合现代长度123.7公里), 北极高度相差一度。而这个数据, 就是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同现代 测量子午线一度的长111.2公里相 比,一行的数据虽然有较大的误差, 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长 度的记录。
藩镇类型
河朔型 中原型 边疆型 东南型
数量(个)
7 8 17 9
官员任免
藩镇自擅 朝廷任命 朝廷任命 朝廷任命
赋税供纳
不上供 不上供 不上供 上供
兵额与功能
拥重兵以自立 驻重兵防骄藩 驻重兵守边疆 驻兵少防盗贼
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深刻影响着整个藩镇形势的 发展。 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 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 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
3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背景: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2)爆发: 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 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 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结果: 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 ,唐朝灭亡。
材料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黄巢之乱形势图
第5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隋朝兴亡:盛极一时,短命而亡
1. 隋的建立与统一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二首》
崇曰:“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
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比来壬佞冒触宪网,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可乎?
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
兵力 37500人 91400人 55000人 64700人 73000人 75000人 39000人 15400人 20000人 24000人
治所 营州 幽州 太原 灵州 凉州 鄯州 益州 广州 北庭 龟兹(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
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
财赋。
——《新唐书》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由盛转衰
败。 ②军事失当:唐玄宗在边疆重镇增置军 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扩 大,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为防御边疆诸强敌,守 住已开拓的疆土,唐廷吸取教训, 被迫大量增加边防驻军,形成若 干边防大军区,其长官称为节度 使。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名称 平卢节度使 范阳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朔方节度使 河西节度使 陇右节度使 剑南节度使 岭南经略使 北庭节度使 安西节度使
一、隋朝的兴亡
5、灭亡: (1)原因: 隋炀帝暴政:大兴土木,穷奢 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导 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概况:618 年,隋炀帝 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时间 605年三月 605年三月 605年四月 605年五月 606年七月 607年八月 608年正月 608年七月 612年正月
“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材料二:“(安)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唐 废帝、晋高祖皆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 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 未有以发也。”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周大将。960年 发动 陈桥兵变 建立宋朝,定都东 京。历史上称为北 宋。赵匡胤就是宋 太祖。
宋太祖 (960 — 976年)
收 其 精 兵 。
制 其 钱 谷 ,
稍 夺 其 权 ,
利祖 说削 赵 :弱 普 藩建 镇议 的宋 权太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堂练习
A.柴荣 B.赵普 C.范仲淹 D.王安石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谁的名言: ( C ) 朱温 建立后梁,五代 2、_____ 907 年, ______ 后梁 ,_____ 后唐 , 十国开始。五代指______ 后晋 ,______ 后汉 ,______ 后周 。 _____
五代十国的更迭 和北宋的政治
导入新课
讲解新课
巩固小结 课常练习 课堂练习
回答:
唐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时 间以及结果如何?
一、五代十国(906——960年) 1.五代十国的更迭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一、五代十国(906——960年) 1.五代十国的更迭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2.后周世宗的改革
加强控制人民,增 强国家军事力量。
3、变法结果——成效与失败
(1)成效:
政府收入增加;促进农业生产; 增强军事力量。 (2)失败:
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遭到反对;用人不当, 出现危 害百姓情况。
比如,一些官员把变法看成是自己 牟取私利,升官发财的好机会,并为此 虚报成绩。甚至把本应由农民自愿请领 的青苗钱强迫分摊给老百姓,有的还增 加青苗的利息钱。 还有,一些农民交不起募役钱,官 吏就强迫百姓拆房屋卖木料来交纳。这 些情况都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
五代表:
朝代 后梁 建立者 都城
朱温 开封
王朝起止年代
907——923年
后唐
后晋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 威
洛阳 开封 开封
开封
923——936年
936——946年
后汉
后周
947——950年
951——960年
周 世 宗 柴 荣
----
1.措施: 垦荒、薄赋、治吏、治军 2.影响:
a、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内容
官府提供种子或贷 款,农民偿息。 征收役钱,雇 人服役。 核实土地, 平均赋税。 鼓励垦荒, 兴修水利。 农村以保、大保为单 位编制,保丁平时种 田,农闲练兵。
目的和作用
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 者,增加财政收入。 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 增加政府收入。 官僚地主不能隐瞒土地, 增加政府收入。
促进农业生产。
人 数 ( 单 位 : 万 )
北 宋 禁 军 激 增
1048年
976年
997年
1021年
后 天 下 之 乐 范 而 仲 乐 淹 。
——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
改甫 革。 家北 王 。宋 安 著石 名( 的 文 学 家 、 政年 治) 家字
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
名称
青苗法 募役法 方田均 税法 农田水 利法 保甲法
巩固小结
公元 907年 朱温废掉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昭宣帝, 建立梁朝,史称“后梁”。从此中国再次陷入分裂割据 的局面。 “陈桥兵变” , 960年 ,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 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北宋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 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宠大的官僚机构和宠大的军队的 出现,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加重。加上当时社会阶级矛 盾空前尖锐,辽、西夏又不断侵扰北宋边境。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宋神宗于1069年 任用 王安石 主持变法。变法增加了一些政府的收入,多少缓和了当 时的社会阶级矛盾,对稳定北宋的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 失败 的强烈反对,最终以 而告终。
b、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 了重要条件
二、北宋的建立和中央
集权的加强
1. 陈桥兵变(960年)
二、北宋的建立和中央
集权的加强
1. 陈桥兵变(960年)
2. “杯酒释兵权”
3. 派文臣做地方官
4. 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5. 皇帝直接控制禁军
宋太祖即赵匡 胤,宋朝开国皇帝, 涿郡人。祖上世代 为官,其父赵敬为
课堂练习
赵匡胤 发动“陈桥兵 3、______ 960 年, ________ 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 ______。 宋神宗 4、___ 1069 ____年, ___ ______任用王安石主持
变法。
课后思考
如何正确评价王安石变法?
谢谢!再见!
永春华侨中学 黄治楠
三、王安石变法(1069年)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三、王安石变法(1069年)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2.变法的主要内容
3.结果——成效与失败
三、王安石变法(1069年)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2.变法的主要内容
3.结果——成效与失败
绫
禄 米
绢
官 多 奉 高
金 银
铜 钱
绵
90 80 82.6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3 35.8 43.2
宋太祖 (960 — 976年)
收 其 精 兵 。
制 其 钱 谷 ,
稍 夺 其 权 ,
利祖 说削 赵 :弱 普 藩建 镇议 的宋 权太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堂练习
A.柴荣 B.赵普 C.范仲淹 D.王安石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谁的名言: ( C ) 朱温 建立后梁,五代 2、_____ 907 年, ______ 后梁 ,_____ 后唐 , 十国开始。五代指______ 后晋 ,______ 后汉 ,______ 后周 。 _____
五代十国的更迭 和北宋的政治
导入新课
讲解新课
巩固小结 课常练习 课堂练习
回答:
唐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时 间以及结果如何?
一、五代十国(906——960年) 1.五代十国的更迭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一、五代十国(906——960年) 1.五代十国的更迭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2.后周世宗的改革
加强控制人民,增 强国家军事力量。
3、变法结果——成效与失败
(1)成效:
政府收入增加;促进农业生产; 增强军事力量。 (2)失败:
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遭到反对;用人不当, 出现危 害百姓情况。
比如,一些官员把变法看成是自己 牟取私利,升官发财的好机会,并为此 虚报成绩。甚至把本应由农民自愿请领 的青苗钱强迫分摊给老百姓,有的还增 加青苗的利息钱。 还有,一些农民交不起募役钱,官 吏就强迫百姓拆房屋卖木料来交纳。这 些情况都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
五代表:
朝代 后梁 建立者 都城
朱温 开封
王朝起止年代
907——923年
后唐
后晋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 威
洛阳 开封 开封
开封
923——936年
936——946年
后汉
后周
947——950年
951——960年
周 世 宗 柴 荣
----
1.措施: 垦荒、薄赋、治吏、治军 2.影响:
a、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内容
官府提供种子或贷 款,农民偿息。 征收役钱,雇 人服役。 核实土地, 平均赋税。 鼓励垦荒, 兴修水利。 农村以保、大保为单 位编制,保丁平时种 田,农闲练兵。
目的和作用
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 者,增加财政收入。 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 增加政府收入。 官僚地主不能隐瞒土地, 增加政府收入。
促进农业生产。
人 数 ( 单 位 : 万 )
北 宋 禁 军 激 增
1048年
976年
997年
1021年
后 天 下 之 乐 范 而 仲 乐 淹 。
——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
改甫 革。 家北 王 。宋 安 著石 名( 的 文 学 家 、 政年 治) 家字
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
名称
青苗法 募役法 方田均 税法 农田水 利法 保甲法
巩固小结
公元 907年 朱温废掉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昭宣帝, 建立梁朝,史称“后梁”。从此中国再次陷入分裂割据 的局面。 “陈桥兵变” , 960年 ,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 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北宋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 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宠大的官僚机构和宠大的军队的 出现,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加重。加上当时社会阶级矛 盾空前尖锐,辽、西夏又不断侵扰北宋边境。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宋神宗于1069年 任用 王安石 主持变法。变法增加了一些政府的收入,多少缓和了当 时的社会阶级矛盾,对稳定北宋的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 失败 的强烈反对,最终以 而告终。
b、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 了重要条件
二、北宋的建立和中央
集权的加强
1. 陈桥兵变(960年)
二、北宋的建立和中央
集权的加强
1. 陈桥兵变(960年)
2. “杯酒释兵权”
3. 派文臣做地方官
4. 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5. 皇帝直接控制禁军
宋太祖即赵匡 胤,宋朝开国皇帝, 涿郡人。祖上世代 为官,其父赵敬为
课堂练习
赵匡胤 发动“陈桥兵 3、______ 960 年, ________ 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 ______。 宋神宗 4、___ 1069 ____年, ___ ______任用王安石主持
变法。
课后思考
如何正确评价王安石变法?
谢谢!再见!
永春华侨中学 黄治楠
三、王安石变法(1069年)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三、王安石变法(1069年)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2.变法的主要内容
3.结果——成效与失败
三、王安石变法(1069年)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2.变法的主要内容
3.结果——成效与失败
绫
禄 米
绢
官 多 奉 高
金 银
铜 钱
绵
90 80 82.6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3 35.8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