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新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docx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B.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的重力C. 用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D. 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2.图中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D. 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3.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是因为()A.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C.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陆边缘,地壳稳定D.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洋的沿岸地带,地壳活跃4.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 环境污染B. 乱砍滥伐C. 疯狂捕杀D. 生物入侵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6.青团是江浙特色食品,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时候最盛行。
做青团用到绿色植物“青”,学名叫鼠曲草,生长在田间草丛,茎直立,青绿色,花呈黄色。
根据上述信息可判断“青”属于()A. 苔藓植物B. 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闻气体气味C. 读液体体积D. 熄灭酒精灯8.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B.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C.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D.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9.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B. 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C. 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D. 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10.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 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C.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 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名中学生的步长约为3米B.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CC. 课桌的高度约为800毫米D. 一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20毫升12.家住黑龙江省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 地形地势的差异B. 海陆位置的差异C.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D.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13.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B. 小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C. 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D. 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14.今年八月,衢州首个“智慧”公厕在市区荷二路亮相了!“智慧公厕”外观和一般公厕没有差别,但是在墙上和天花板上,装了一些红外线感应器,最终在显示屏可以显示公厕余位、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数据。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试题一一、单选题(共15题)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2.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
教室的实际温度是()A. 27℃B. 30℃C. 32℃D. 37℃3.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为( )A. 擦→滴→撕→展→盖→染B. 滴→撕→展→擦→盖→染C. 擦→滴→展→撕→盖→染D. 擦→滴→撕→展→染→盖4.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A. 化学变化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物理变化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5.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 )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C. 细胞分化D. 细胞成熟6.某同学先后5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4 厘米、1.73 厘米、1.74 厘米、1.72 厘米、1.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 1.7325 厘米B. 1.73 厘米C. 1.77 厘米D. 1 .772 厘米7.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A. 4℃B. 一定是-40℃C. 0℃D. 应该略高于-40℃8.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一方面通过过滤、沉淀工业、生活污水中大的固体污染物,另一方面又利用细菌分解水中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水以及无机盐,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完整word版)浙江省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浙教版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浙教版答题须知:试卷共7页,三大题,44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0题共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功能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下列选项属于科学假设的是(▲)A、食物变化是否和微生物有关B、食物变坏和哪些因素有关C、食物变质和微生物的生长有关D、以上选项都是3、在古代,人们通过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发明了各种工具。
北京“中华世纪坛”有一个巨大的“日晷”(如下左图),“日晷”是古代人用来计量(▲)A、质量B、体积C、时间D、长度4、宁波的市花是茶花,关于构成一株茶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茶花个体B、细胞、组织、器官、茶花个体C、细胞、器官、组织、茶花个体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茶花个体5、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6、爬行动物体表的鳞片或甲的作用是(▲)A、利于运动B、保护皮肤C、利于防御敌害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并有保护作用7、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A、1.8米=1.8×1000=1800毫米B、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1.8米=1.8米×1000=1800毫米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太阳活动的是.......................................()A、太阳黑子B、日珥C、太阳的东升西落D、耀斑9、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最重要的是先确定分类的依据。
如果有人将猫头鹰、蝙蝠、啄木鸟归为一类,将蛇、鲨鱼、海豚归为一类。
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A、陆生或水生B、食草或食肉C、会飞或不会飞D、有鳞片或无鲜片10、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生活在不同地区的生物们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word完整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教学上册--科学期末习题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科学考生须知: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一定做在答题卷标定的地点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
以下实验基本操作切合这一要求的是(▲)A B C D2.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A.冰雪融化 B.云开雾散 C.燃放烟花 D.吹肥皂泡相关地形变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地形的变化所有源自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上,大海中没有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会使得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面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丈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丈量值分别为:、、、、,则这个物体的丈量值应取(▲)A..C.D.5 .下表简洁记录了部分植物类群的主要特点,此中正确的选项是(▲)特点类群根茎叶花果实种子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6 .以下对于分子运动理论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也会越快C.物质是由大批分子构成的D.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1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经过多年的实地观察与论证,找到了大陆漂移的凭证。
以下哪一现象不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凭证(▲).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了大海生物化石.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散布有海牛、鸵鸟等相像的生物C.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符合.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8.以下对于细胞与生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从细胞构造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类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质B.切开橙子,流出酸甜的橙汁,它来自于细胞中的细胞核C.蝙蝠是哺乳动物,其最大特点是胎生、哺乳D.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组织都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9.以下图,以下对于M点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M点的经纬度是20°W,0°B.M点在东西半球的一条分界限上C.M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D.M点位于东半球10.冬季,在温暖的教室窗玻璃上会冰的“出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期末测试卷(一)一、单选题(共15题)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
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A.细胞的成熟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A.模糊、变暗B.模糊、变亮C.清晰、变亮D.清晰、变暗3.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
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D.细胞分裂开始时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5.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3cm,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28cm,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一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8cm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20℃B.32℃C.24℃D.36℃6.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
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A.此时刻热水的温度B.此时刻房间内气温C.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D.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7.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
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检测卷及答案

七上期末水平检测卷一、选择题1.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块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其中没有必要的实验步骤是( )A.只有① B.①③ C.只有③ D.①② 2.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小安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表面2cm深处4cm深处6cm深处干细沙的温度(℃)26242220湿泥土的温度(℃)24232221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B.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C.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3.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A.低于-40℃B.等于-40℃C.0℃D.略高于-40℃4.如图甲所示的指针式寒暑表是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是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
如图乙所示的双金属片是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铜片在下面,铁片在上面,当用酒精灯加热后,双金属片就向铁片一边弯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片的膨胀程度比铜片大B.铜片的膨胀程度比铁片大C.铁片的膨胀程度与铜片相同D.受冷时,仍向铁片一边弯曲5.小科想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①);②将空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②);③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如图③);④将小铁块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④)。
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如图所示,小安在测一个视野中看到发了一行细胞。
此时显微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32个7.下表是温州地区较常见的四种蟹,其中亲缘关系最接近的是( )目科属种招潮蟹十足沙蟹招潮蟹招潮蟹青蟹十足梭子蟹青蟹拟穴青蟹江蟹十足梭子蟹梭子蟹梭子蟹大闸蟹十足方蟹绒螯蟹毛蟹A.青蟹和江蟹B.招潮蟹和江蟹C.大闸蟹和江蟹D.招潮蟹和大闸蟹8.如图甲是小实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则玻片上的细胞排列应是下图中的( )A.B.C.D.9.灰雁栖息在沼泽地,由于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自己的卵滚回去。
最新新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A .发现和提出问题B .建立猜想或假设C .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D .交流合作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药品B .滴入液体药品C .加入固体药品D .量取液体药品 3.小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厘米,5.13厘米, 5.13厘米,5.22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 .5.15厘米 B .5.13厘米 C .5.127厘米 D .5.12厘米 4.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A .小于10毫升B .等于10毫升C .大于10毫升D .无法确定5.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乐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水的表面积B .水的温度C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D .水的质量6.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
此现象说明 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 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 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 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如图是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B .标号①所示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C .标号③所示结构是叶绿体D .标号④所示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8.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
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杜鹃和杜鹃花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杜鹃具有保护、营养等组织C .杜鹃花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D .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9.证据是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下列不属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远方驶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10.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B .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C .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幔是最内层D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 11.以下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①陡峭的沟谷山区;②平原地区;③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④终年高温少雨;⑤四季分明, 降水均匀;⑥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改写: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试管B.取用试剂后及时盖上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D.取用试剂后应将滴管清洗干净再放回原滴瓶2.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医生这样做的目的是()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与证据C.制定计划D.提出问题改写:当你因肚子疼去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询问你疼痛的部位、是否拉肚子、是否感到疲劳,然后通过手触摸和化验等方法来获取事实和证据,以帮助建立假设和制定治疗计划。
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考场外的温度约为10℃B.物理课本从课桌上落到地面大约需要4sC.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A约为5AD.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1.2kg改写: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考场外的温度约为20℃B.物理课本从课桌上落到地面大约需要2sC.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约为3AD.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1kg4.下列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西瓜籽属于组织C.属于器官D.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改写: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西瓜籽属于器官C.属于组织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5.下表是甲、乙、丙、XXX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项问题和原因不能对应,请你找出这一项()改写:下表是四位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项问题和原因不能对应,请你找出这一项()选项同学问题原因分析A 甲视野中的口腔上皮细胞大量破裂载玻片上滴的染液太多B 乙视野中有很多黑色圆圈物镜、通光孔、光圈没有对成一条直线C 丙视野中没有光斑操作盖盖玻片时不当D 丁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重叠撕取的洋葱表皮太厚,或未在玻片上展平6.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让华夏大地一片欢腾,伴随这次巨大成功的还有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A .发现和提出问题B .建立猜想或假设C .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D .交流合作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药品B .滴入液体药品C .加入固体药品D .量取液体药品 3.小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 厘米, 5.13 厘米,5.13 厘米, 5.22 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A .5.15 厘米B . 5.13 厘米C . 5.127 厘米D . 5.12 厘米4.用量筒量取 10 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A .小于 10 毫升B .等于 10 毫升C .大于 10 毫升D .无法确定5.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乐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水的表面积B .水的温度C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D .水的质量6.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
此现象说明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①7.如图是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② ③ A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④ B .标号①所示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⑤ C .标号③所示结构是叶绿体⑥D .标号④所示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8.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甲乙种绿色开花植物。
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 ..的是A .杜鹃和杜鹃花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B .杜鹃具有保护、营养等组织C .杜鹃花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D .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9.证据是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下列不属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A .太阳的东升西落B .远方驶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C .麦哲伦环球航行D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10.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B .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C .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幔是最内层D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11.以下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①陡峭的沟谷山区;②平原地区;③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④终年高温少雨;⑤四季分明,降水均匀;⑥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A .①⑥B .②④C .③⑤D .②⑥12.若发生地震,下列避震方法错误..的是A .在家中,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B .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绵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大风扬尘天气,空中飘满了沙尘降低了能见度,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液态的蜡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缩小,说明蜡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间隙变小14.冬天,小乐到哈尔滨游玩时发现了以下现象,以下对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在室外,人说话时口中冒“白汽”,“白汽”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B.在街边,树枝上挂满了针状“雾凇”,针状“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在松花江里,江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冰是水凝固而成得D.在玻璃窗上,出现了美丽的“窗花”,“窗花”是水凝固而成的15.下列关于密度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物质的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16.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石灰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沉积岩,②石灰岩中可能存在化石,③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形成的,④石灰岩和大理岩都具有层状结构石灰岩A .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7.下列有关地壳变动的说法错误..的是岩浆A .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B .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等都是地壳变动的证据C.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D.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18.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光时,应转动物镜转换器,先将高倍镜正对通光孔B.如果外界光线较暗时,应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C.如果观察到的物像有些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如果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将会变亮,物像将会变大,细胞数目将会变少19.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模式图表示错误..的是A .植物细胞的生长B.植物细胞的分裂造血干细胞石灰岩大理岩岩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C.动物细胞的分裂D.细胞的分化20.阅读茄、辣椒、高粱的分类地位图示,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界植物界植物界植物界门种子植物门种子植物门种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目茄目茄目莎草目科茄科茄科禾本科属茄属辣椒属高粱属21.生物多性是人以生存和展的基石。
下列有利于生物多性保的是A .建立危物繁育中心B.大量引外来物种C.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本D.大力开自然保区旅游源22.,由于板引的地震多位于中的A .①②之B.②③之C.③④之 D .④附近23.将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晶体材料分放在两个杯中,用同的酒温度 / ℃精灯加。
每隔一段其温度并将数据制在像中。
如所示,根据像的信息,下列法中..的是A .甲在熔化的程中温度始保持100℃不B .乙在熔化的程中用 5minC.甲的熔点比乙的沸点高D.固的甲比固的乙比容大甲乙24.如在探究“不同物的吸能力” ,同学使用的器材有:相同格的时间 /min加器、杯、温度、初温和量都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关于,下列法正确的是A .在本中,使用相同格的加器,是使食用油和水电加热器在相同的加内吸收相同的量B .在本中,物体吸多少是由物的种决定的C.将食用油和水加到相同的温度,它吸收的量相同食用油水D .在本中,食用油吸升温快,所以食用油的吸能力25.取相同材和格的、、灰、黑四色塑料薄膜,在每天的9:00~16: 00 分罩在相同数量、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上方,一段后,量些番茄幼苗的高度和叶子大小。
活要探究的是A .番茄幼苗在每天不同的生情况B.光照的弱番茄幼苗生的影响C.塑料薄膜番茄幼苗生的影响D.塑料薄膜的色番茄幼苗生的影响二、填空(共 41 分)26.( 6 分)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城西,是罕的城中次生湿地,生源丰富。
( 1)西溪湿地中有大量的柿子,柿子是▲ 植物(填“裸子或“被子”)。
( 2)如是小同学将湿地内的部分生物分甲、乙两,你他的分依据是▲。
A .是否有脊椎骨B .体温是否恒定C.是否胎生哺乳D.是否用肺呼吸( 3)小同学湿地内的四种生物P、 Q、 R、 S 了一个索表。
1 a 有叶体,能行光合作用⋯⋯⋯⋯⋯⋯⋯⋯⋯⋯⋯⋯⋯⋯⋯⋯⋯P1 b 无叶体,不能行光合作用⋯⋯⋯⋯⋯⋯⋯⋯⋯⋯⋯⋯⋯⋯⋯⋯22 a 无脊椎骨⋯⋯⋯⋯⋯⋯⋯⋯⋯⋯⋯⋯⋯⋯⋯⋯⋯⋯⋯⋯⋯⋯⋯⋯⋯Q2 b 有脊椎骨⋯⋯⋯⋯⋯⋯⋯⋯⋯⋯⋯⋯⋯⋯⋯⋯⋯⋯⋯⋯⋯⋯⋯⋯⋯33 a 体温恒定,外被羽毛⋯⋯⋯⋯⋯⋯⋯⋯⋯⋯⋯⋯⋯⋯⋯⋯⋯⋯⋯⋯R27.( 4 分)影片《2012 世界末日》向人生展示了多种灾害,如冰雪融化、火山喷发、山体滑坡、地震等,影片旨在警醒人们增强环保意识。
( 1)冰雪融化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2)火山喷发时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气体。
二氧化硫气体能和水反应形成酸性物质,则此性质为▲(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8.( 4 分)( 1)小乐用如图所示方法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硬币的直径为▲厘米。
( 2)若要减小测量误差,下列可行的是▲。
(选填序号)①将这枚硬币转动几下,测出不同位置的几次直径,然后求平均值;②换用不同的毫米刻度尺测量;③换用不同的人来测量。
29.( 6 分)小乐选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
℃( 1)水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 制成的。
( 2)当把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发现温度计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
此时,温度计内的水银的:①体积,②质量,③密度;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选填序号)( 3)当水银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如图所示,则热水的温度为▲ ℃。
30.( 5 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消失。
材料二: 2005 年 10 月,国家测绘总局公布了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新高程为8844.43米,原 1975年公布的高程数据8848.13 米停止使用。
材料三:如图,板块局部图。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 大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图示的火山地震带为▲。
(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材料一的预言:▲。
(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材料二、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张裂地带B.珠穆朗玛峰的实际高度在缩小C.用板块构造学说无法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D. 2005 年测量的最新高度应该比1975 年测量的更准确(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材料三,预测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会不断地▲(选填“扩张”或“缩小”)。
31.( 6 分)小欢同学知道空气也有质量后,想用托盘天平测出一可乐瓶中空气的质量,他动了动脑筋,采取了下面的办法:①将可乐瓶中灌满水,目的是把空气全部排出。
然后用托盘天平测量出瓶和水的总质量②用量筒测出瓶中水的体积,然后算出瓶中水的质量m 水,可得空瓶质量m 瓶=m-m③最后用天平测出瓶和瓶内空气的总质量m1,则瓶中空气的质量m 空 =m 1-m 瓶。
( 1)小乐同学认为上述方法不能测出瓶中空气的质量,请写出原因。
▲( 2)如果要知道该可乐瓶中空气的质量,需要知道的数据是m;水;m/g▲,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32.( 4 分)泡绿茶时,杯中无色的水逐渐变为绿色的茶水,这是▲ 现象的结果。
泡茶的水温越▲ ,变为绿色的茶水所需的时间越短。
33.( 2分)小乐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V/cm3所示。
则液体的密度是▲ 。
三、实验探究与计算(共29 分)35.( 8 分)下面是小欢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一)制作临时装片:( 1)小欢对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设计如下:①滴生理盐水②放洋葱表皮③盖上盖玻片④滴红墨水染色小欢的实验设计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