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合集下载

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分析

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分析

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分析小型水利工程是指利用河流、湖泊等天然水资源,通过建设堤坝、水库、水渠等设施,对水资源进行调控和利用的工程。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小型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进行分析,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地区的灌溉用水和农村供水问题。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发展又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

而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农田灌溉用水紧缺的问题,保障农田作物的正常生长。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还可以解决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由于农田受灌溉条件的限制,导致部分农田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作物,利用小型水利工程进行灌溉,可以提高农田的种植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能够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还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紧缺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

而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利用,减少对天然水资源的开采,避免对水资源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政府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有限,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灌溉设施老化严重,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比较分散,存在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许多地方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由村集体自行负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许多隐患,容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是农田灌溉、排水和水源调配等水利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对于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较小,投资回报较慢,很多地方政府在资金分配上倾向于大规模水利项目,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不足。

这导致一些农田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灌溉和排水,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后期维护不足的问题。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较小,所需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相对有限,往往在建设完工后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备和设施容易损坏,严重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效益。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着农民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由于受到农民教育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限制,一些农民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意识和参与度不高。

他们对于工程建设和维护的需求和重要性缺乏认识,可能不愿意主动参与导致一些工程缺乏农民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专业知识,无法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

这导致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不够科学,施工质量不高,使用效果不理想。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工程建设资金的充足。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后期维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管理能力。

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用于农田灌溉、排灌和水土保持的各种水利设施,包括小型水库、渠道、水泵等,其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农田的产量和农民的生活。

在实际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也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必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建设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般规模较小,投入资金相对较少,容易被忽视。

在实际建设中,很多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而难以推进,造成了项目的停滞甚至中断。

2. 设计水平不高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水平不高,存在着设计不合理、技术含量低、设备陈旧等问题,导致项目建成后效益不佳,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3. 缺乏管理和维护意识在一些地方,由于管理和维护意识不强,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导致设施老化,影响使用效果。

二、管理问题1. 管理体制不健全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往往由多个部门负责,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责任不清晰,难以形成有效的协同合作,影响了工程的管理效果。

2. 缺乏技术支持在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缺乏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农业水利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技术储备,难以有效地解决实际管理中的问题。

3. 缺乏资金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资金不足,管理工作无法得到保障,导致管理效果不佳。

三、解决对策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解决对策:政府应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规范引导,提高设计水平,确保工程能够充分发挥效益。

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意识的培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维护体系,确保工程设施的正常使用。

改革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推动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提高管理效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用于解决农田灌溉、排水、防洪和水利设施建设的土地利用工程。

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1. 资金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目前的财政投入并不足够,这导致了一些地方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2. 技术问题:一些地方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技术手段不够先进,导致工程效果往往不理想,甚至出现一些工程质量问题。

3. 管理问题:一些地方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管理不善,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给后期的工程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4. 生态问题:一些地方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考虑,导致工程建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

1. 加大财政投入:政府需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2. 提高技术水平:政府需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建设效果和质量。

3. 健全管理机制: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按照规范进行。

4. 加强环境保护:政府需要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确保工程建设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摘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发展偏远地区人民的水利事业,逐步缩小项目区与其他乡镇的贫富差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项目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建设1石关村基本情况位于凉州区新华乡,地处武威城南25km的山区,呈一山间盆地。

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属武威市管辖,地处东经101°59’35”~103°23’40 “,北纬37°23’15” ~38°12’54 “,东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接壤,北与永昌县和民勤县相依,西邻肃南裕谷族自治县与古浪县。

东西长122km,南北宽90.10km,总面积5 080.97km2,海拔1 440~3 262.90m之间,总的地势西南高、东北底。

多年平均降水量200mm,年蒸发量2 020mm。

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4%。

2水利工程现状存在的问题项目区因灌区水资源短缺,灌溉技术较落后和部分斗、农渠老化破损严重、防渗效果差以及田间配套不完善,因而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致使286.67hm2耕地不能适时适量的灌溉,项目区农业灌溉条件较差,灌溉工作十分被动。

境内现有提灌浮动泵站一处,渠道4.26km。

其中:隧洞8座长1 580m,明渠11处长2 060m,输水钢管长268m,倒虹吸2座,全长255m,渡槽3座全长35m,过水涵洞62m,斗渠8.60km,农渠17.20km多为土渠。

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始建于80年代,自建成投入运行以来,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工程经过20多年运行,老化、破损严重,且长期带病运行,目前大部分支渠已出现了渠坡滑塌、裂缝变形、砌石松动、脱落、渠底鼓胀、翻浆,渗漏严重,致使渠系工程的设计输水能力严重削弱,建筑物裂缝、变形严重,斗农渠都为土渠。

浅析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农田提供合理的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需要而进行的工程建设。

它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田灌溉、抗旱防洪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并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农田灌溉供水能力。

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良好的灌溉条件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二是提高抗旱能力。

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可以建立起较完善的水源补给系统,帮助农田养护和抗旱保障。

三是优化水资源配置。

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环境。

四是提高农田防洪能力。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可以提高农田对洪水的自然排涝能力,减轻洪灾对农田的破坏。

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

一是建设规划不合理。

有的地方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优先分配不合理,导致一些地区农田缺水严重,而另一些地区却存在浪费现象。

二是设施落后。

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的利用效率。

三是管理不科学。

一些地方在农田水利建设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导致浪费和损失的问题较为突出。

四是存在土地流转问题。

由于土地流转的限制,一些农田水利设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一是加强规划和管理。

通过合理的规划,科学的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

二是加强设施更新。

及时对老化和损坏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缮和更新,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三是促进土地流转。

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益最大化。

四是加强技术支撑。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五是加强宣传和培训。

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维护和管理意识。

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

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

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农田灌溉和排水而建设的简易、经济、实用的水利设施。

在我国农村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这关系着农田灌溉水源的供给、农田排水疏浚和农田用水的管理等问题。

本文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1. 资金来源不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农村财政收入有限,很多地方都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和农民的自筹,但很多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农民的自筹能力有限,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来源不足。

2. 技术水平落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持,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技术人才力量不足,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特别是在山区和贫困地区,更是缺乏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支持,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不高,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效益。

3. 管理体制不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后的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规模较小,难以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是由于管理方式滞后,还停留在传统的农村管理模式,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理念。

1. 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比较简易,缺乏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

一些灌溉设施老化、损坏严重,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也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2. 农田排水不畅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导致了农田排水不畅的问题,一些低洼地带容易积水,影响了作物的生长,甚至引发水灾,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3. 资源管理混乱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导致了资源管理混乱的问题。

一些灌溉水源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一些排水设施未能得到及时的疏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混乱。

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帮助解决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可行性研究报告(1)

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可行性研究报告(1)

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可行性研究报告(1)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 概述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本报告旨在为项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2.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增长,市区周边的农田水利设施日益老化且无法满足农田的灌溉和排水需求。

因此,有必要进行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确保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的高效生产。

3. 可行性研究目的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是评估该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

具体目标如下:- 分析项目所需的技术方案,包括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评估项目的投资收益和经济效益,包括投资成本、农田产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预测;- 研究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4. 可行性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调研分析:通过调查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技术评估:基于可行性研究的目标,对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建设进行评估;- 经济评估:通过成本估算和收益预测,分析项目的投资收益和经济效益;- 环境评估:研究项目对水资源、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其环境可行性。

5. 技术可行性分析基于调研和技术评估,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技术方案具有可行性。

该项目拟采用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包括自动灌溉设备、水源输送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

这些技术设备将能够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田产量,改善农田的排水条件。

6. 经济可行性评估在经济评估方面,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前景。

该项目的预计投资成本包括技术设备购置费用、工程建设费用和运营管理费用。

通过综合分析和模型预测,预计项目将在运营后的若干年内实现投资回收,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这些效益包括农田产量的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增加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州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陈迪1 张颢文2 李微3 (1河南省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2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3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建设是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保证,关系到实现农民增收快富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孟州市要继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文章着重分析了目前孟州市和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概况,探讨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总体布局,以及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概况;总体布局;必要性;可行性1 孟州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区概况1.1 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项目区为纯井灌区,灌溉用水主要由地下水供给,降雨入渗为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次是河流的侧向入渗和灌溉回归水补给,连续干旱时,地下水位有所下降,可合理开发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项目区现有机井井深60m左右,静水位15m,动水位30m,出水量30~35m3/h。

这些机井多为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由于管理问题和年久失修,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灌溉要求和项
目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的标准,需新打井和对旧井进行升级改造。

1.2 项目区可利用水资源量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本规划仅计算村镇绿地和环境卫生需水量。

按照焦作市城镇环境用水水平和孟州市水资源环境现状,确定项目区人均绿地建设和环境卫生用水量12m3/人.年,项目区涉及人口2.19万人,则生态需水量为26.28万m3。

由以上计算,项目区年需水量分析成果见表1。

2 孟州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总体布局2.1 主要建设目标至2015年,孟州市发展有效灌溉面积0.76万hm2(包括改善现状灌溉面积0.51万hm2),其中:中型灌区面积0.44万hm2,小型灌区面积0.28万hm2;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灌溉面积1.19万hm2;排水除涝5a一遇排涝面积2.52万hm2。

2016-2020年,孟州市发展有效灌溉面积0.07万hm2,其中:小型灌区灌溉面积0.04万hm2,纯井灌区灌溉面积0.03万hm2。

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灌溉面积0.22万hm2;排水除涝5a一遇排涝面积0.12万hm2。

2.2 建设内容水源工程:新建小型塘坝18座,改造小型塘坝8座,有效库容207万m3;新建小型灌溉(含灌排两用)泵站93座,改造小型灌溉(含灌排两用)泵站37座,装机13976kW;新打配机电井727眼,改造机电井1535眼,装机10563kW;新建水池、水窖、水柜86个,改造36个,有效库容2.13万m3。

灌排工程:疏通排水沟道1317km,建设配套建筑物463座;管
道输水灌溉系统配套改造长度400km,控制面积0.33万hm2;灌溉渠系配套改造长度4490km,衬砌长度4490km,配套建筑物1568处。

表1 项目区年需水量分析成果表水平年平水年(P=50%)偏枯年(P=75%)农业灌溉需水量(万m3)居民生活用水量(万m3)生态需水量(万m3)禽率饲养需水量(万m3)总需水量(万m3)
494.6764.6126.2827.64613.20
551.4964.6126.2827.64670.02 3 孟州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孟州市人口与耕地矛盾突出,水资源相对紧缺,自然灾害频繁。

建国以来,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孟州市陆续兴建了一部分水利工程设施,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等多功能的水利体系,其中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历年来,这些水利设施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全市的水利工程防洪、灌溉标准偏低,工程基础薄弱,工程设施少,旱涝灾害仍然是影响农业快速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1.1 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项目区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频繁的自然灾害,迫切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利用水平较低,生产手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管理粗放,灌溉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利建设资金不足,
缺口较大,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偏少。

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区建设,化工镇项目区的农业基本条件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粮食稳产高产有保证,并能够在周边地区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农业增效的最终目标。

经统计分析,孟州市近十年粮食生产能力最高为29.80万t,最低为22.10万t,开展重点县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有利于发挥骨干工程效益,提高灌溉保障率。

项目的实施,可切实加强当地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粮食安全生产打下殷实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1.2 保障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孟州市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诸多问题,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全市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孟州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改善灌溉条件,发展高效、节水、低耗型农业,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对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巨大。

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而使粮食产量大大上升,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从而减轻了农民负担,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发展,而随着孟州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发展高效、节水、低耗型农业己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3.1.3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可有效改变农村的生态小气候,优化农村生态环
境,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温暖和关怀,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可显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针对目前项目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集中资金,连片改造,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农田灌溉保证率,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可切实提高全市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2.1 孟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孟州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主管水利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各乡镇长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资金整合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和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

领导小组负责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

3.2.2 群众基础较好,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求改善灌溉条件的愿望强烈,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项目区耕地土质较好,增产潜力大,增产、增收效益显著,当地群众投入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健全,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

3.2.3 市水利局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经验孟州市近年来实施的农村饮水安
全、中小型河道治理、中央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等水利项目,使市水利局具备了一定的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经验。

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进一步支持和技术指导下,完全有能力按要求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建设任务。

3.2.4 资金投入有保障随着国家对水利投入力度的加大,市财政也逐年加大了对小型农田水利的投入。

孟州市本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区项目已在市水利部门和受益乡镇的指导下,采取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的办法,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投工、投劳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工程建设,确保小型农田水工程水利建设。

同时,按孟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孟州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在孟州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整合涉农项目,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目标与任务的圆满完成。

4 总结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孟州市委、市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农业生产条件有了一定改善,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

孟州市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完成项目区主要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使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1]刘丽军,王卫红,王宁.辉县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可行
性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11).[2]安宪春,宁明庚,赵莉.莘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经验[J].山东水利,2015(9).[3]李进英.天祝县农田水利建设配套工程项目几个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11).[4]王耀忠.宁夏中宁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北京农业,2012(30).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853(2017)09-0020-02 收稿日期:2017-6-15 编辑:刘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