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涤纶分散染料的工艺设计1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分散染料涤纶染色的工艺流程。
具体流程如下:1.布料预处理:对涤纶布料进行洗涤、漂白等预处理工序,以去除污渍和杂质,并提高布料的染色性能。
2.染色配方设计:根据染色要求,确定分散染料的种类、用量及其他助剂的添加量,设计染色配方。
3.染色溶液准备:按照染色配方,将染料、助剂等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制成染色溶液。
4.染色操作:将布料放入染色机中,将染色溶液加入染色机中,控制染色时间、温度和染色速度等参数,进行染色操作。
5.染料固定:染色完成之后,将布料从染色机中取出,经过清洗、漂洗等工序,使染料与纤维结合牢固,提高染色的色牢度。
6.后处理工序:染色完成后,对染色布料进行后处理工序,如烘干、整理等,使布料具有所需的柔软、光泽和手感。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分散染料涤纶染色的操作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染色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散染料,并参考染色配方设计染色方案。
2.按照染色配方,将染料、助剂等称量准备好。
3.将分散染料、助剂等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制成染色溶液。
4.将涤纶布料预处理,去除污渍和杂质,以提高染色效果。
5.将预处理后的涤纶布料放入染色机中,加入染色溶液。
6.控制染色机的温度、时间和染色速度等参数,进行染色操作。
7.染色完成后,将布料从染色机中取出,经过清洗、漂洗等工序,使染料与纤维结合牢固,提高染色的色牢度。
8.对染色布料进行后处理工序,如烘干、整理等,使布料具有所需的柔软、光泽和手感。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分散染料涤纶染色的注意事项。
具体注意事项如下:1.根据不同的染色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散染料种类和使用方法。
2.在染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染色参数,如温度、时间、染色速度等,以保证染色效果和色牢度。
3.接触染料和染色助剂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4.染色机和其他染色设备要保持干净,以防止杂质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5.染色前对布料进行预处理,去除污渍和杂质,以提高染色效果。
分散染料的染色工艺

3、工艺说明
• 热溶设备
– 热风导辊式:最常用,时间长,幅度不 易控制 – 热风针板式:可控制幅度,但热溶时间 难以保证
– 高温过热蒸汽式:相同时间,则温度可 低些;相同温度,则时间可短些
一、高温高压染色法(卷染)工艺
• 1、工艺流程及主要条件 冷水进缸→温水2道(60~65℃,2道)→60℃
起染色2道→1道升温至100℃→ 1道升温至
110℃→ 1道升温至120℃→1道升温至
130℃→130℃保温染色6道→冷水洗2道→还
原清洗(38% NaOH 3ml/L、85%保险粉 2.5g/L、表面活性剂3g/L,70~80℃,2道)→ 水洗 (40~50℃,1道)→冷水洗→出缸
• 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选 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一定要高于染色温度, 否则会破坏染液的稳定。
3、工艺说明
(3)浴比 • 1:10~1:30(最低的现已达1:3) (4)染浴的pH值 • 大部分分散染料在高温强碱作用下会被水解破坏, 色光发暗,涤纶pH>7的时候剥皮效应显著 • PH<5影响色光和上染率 ∴因此高温高压染色一般控制在弱酸性范围,pH = 5~ 6。 • 用酸或强酸弱碱盐调节 • 常用:冰醋酸0.5ml/L或磷酸二氢铵1~2g/L
3、工艺说明
• 烘干
– – – – 主要应防止染料的泳移 一般采用红外线预烘,在热风或烘筒烘干 也可红外线、热风和烘筒联合使用 为防止泳移,开始以无接触烘燥较适宜,在织物干至一定 程度后(含水率在25%或30%以下),再用接触烘燥或升 高热风温度,以提高烘燥速率。
• 织物烘干后应立即进行热溶,以保持织物的热量, 缩短升温时间,热溶时,分散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 部而固着
一种涤纶连续热熔染色用分散液体染料的制作方法

一种涤纶连续热熔染色用分散液体染料的制作方法引言在纺织印染工业中,连续染色是一种常见的染色方法,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涤纶连续热熔染色作为一种高效的染色技术,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生产中。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作涤纶连续热熔染色用的分散液体染料的方法。
1. 原料准备1.1 染料原料选择在制作涤纶连续热熔染色用分散液体染料时,我们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染料原料。
由于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其特性需要特殊的分散染料才能达到理想的染色效果。
我们可以选择合成分散染料,如黄色2G、红色3B、蓝色3R等,这些染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上色性,在涤纶连续热熔染色过程中能够均匀地渗透到纤维中。
1.2 杂质去除染料原料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杂质去除处理,以保证染料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我们可以通过溶解染料原料于适当的有机溶剂中,并进行过滤、离心等操作,去除其中的杂质颗粒和固体颗粒。
1.3 染料浓度调整染料的浓度是影响染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浓度来制备涤纶连续热熔染色用分散液体染料。
通常情况下,染料浓度一般在0.5%~6%之间。
2. 制备工艺2.1 溶解首先,将选定的染料原料溶解于适量的有机溶剂中。
可以选择丙酮、乙酸乙酯等常用有机溶剂。
根据染料原料的性质和溶解度,可以确定合适的溶解条件,如溶解温度、时间等。
2.2 过滤溶解后的染料溶液需要进行过滤,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可以使用滤纸或滤膜进行过滤操作,以保证溶液的清洁度。
2.3 精炼过滤后的染料溶液较为纯净,但还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颗粒和杂质。
我们可以通过离心或其他精炼方法进一步提高溶液的纯净度。
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4 结晶染料溶液经过精炼后,可以进行结晶处理,以提高染料的稳定性和储存性。
结晶可以通过调整温度和浓度等条件来实现。
在结晶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助结晶剂,如甲醇、乙醇等,来促进结晶的进行。
2.5 干燥结晶后的染料经过分离和洗涤等处理,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涤纶产品染整工艺设计

涤纶产品染整工艺设计1、前言(设计说明)在合成纤维中,涤纶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占据主导地位。
20世纪末,世界纤维产量中化学纤维占将近一半,而涤纶产量又占化学纤维产量的一半以上。
涤纶纤维强度高、弹性好,其织物挺括、形性好,且易洗、快干、免烫、不受虫蛀,因此涤纶产品在市场上一直经久未衰。
随着“回归大自然”消费热潮的掀起及人们对消费要求的提高,克服合成纤维固有缺点(如:吸湿性差、静电大、易吸尘、舒适性差等)的各种涤纶仿真纺织品应运而生。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纤维选择和工艺技术确立已基本解决,现已形成较完整的生产体系。
产品仿真程度得到很大提高,风格也日趋多样化,如柔软、轻盈、飘逸的丝绸质感,滑爽、悬垂、丰满、挺括的麻质感,软糯、温馨的毛绒质感,以及由薄透、闪亮、光耀的华丽等等,都已达到甚至超越了天然纤维。
总之,新合纤是运用多种纤维差别化技术的高度组合而成的极富生命力的一种高性能纺织新原料。
涤纶产品染整工艺设计(以下简称本设计)是在南通帝人公司生产现场作岗位综合实践的学习中,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生产操作,并结合在校期间已学习的染色技术、织物整理技术及炼漂技术等课程而最终作成的,经公司鉴定具备可行性。
2 、设计规模(设计方案)2.1 生产产品规模本设计是以聚酯长纤维为经纱,以人造长纤维为纬纱的交织里料的生产。
预计仅在国内的销售数量将达到100万米。
同时,本设计还计划在年内展开使用断面为多三角扁平聚酯纤维里料的生产。
目前,本设计的生产能力为月产量450万米。
里料、面料的年生产能力分别达3000万米和1200万米。
2.2 专业设备规模本设计采用的设备有:精练机2台,湿热机2台;松弛整理机8台;减量机2台;喷射染色机40台;扩布机4台;脱水机2台;干燥机2台;树脂机4台;定型机4台;光泽机5台;检查机若干。
2.3 投资规模本设计约需总投资116亿日元,主要从事聚酯长纤维的织造和染色加工。
3 、产品方案的确定3.1 简要说明(10个产品,包括2个典型产品)本设计生产的成品面料厚实挺刮,能产生稳定的定型效果,其面料具有形体扩张感,不宜过多采用褶裥和堆积,质地柔软,弹性好,外观丰满、挺括,易洗快干洗后免烫,耐穿,宜做男女春秋服装。
(工艺技术)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纤维中不同区域的玻璃化温度不同无定形区约为67℃结晶区约为81 ℃结晶又取向区域约为125 ℃经不同温度预热定形处理的涤纶织物,玻璃化温度不同定形温度Tg 定形温度Tg未定形75 90 105120 123 150 125180 122 210 115230 105 245 90实际染色时,染色温度应高于染色转变温度,此时纤维无定形区的大分子链段发生剧烈运动,产生瞬间孔穴。
一般染色转变温度比玻璃化温度高十几度,染料分子量越大,二者相差越大涤纶微结构影响染色性能1.高温高压染色染色织物色泽鲜艳、手感好织物品种适应性好,适用的染料范围广,染料利用率高对设备要求高,需密闭间歇式,染色时间长,生产效率较低染液中含有分散染料、分散剂、高温匀染剂、pH调节剂等高温高压染色,染料易出现晶型转变温度控制不匀,出现晶体增长现象高温染色,表面易析出低聚物部分染料发生水解或还原染料要求: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耐升华牢度,以保证均匀、鲜艳的染色效果染色过程(1)40 ℃温水化料,过滤(2)慢慢升温至120~130 ℃,在升至染色转变温度以上时,上染速率迅速提高,应严格控制升温速率,保证染料均匀上染(3)继续保温染色45~60min(4)然后降温,进行还原清洗,水洗等后处理,彻底去除浮色,以提高染色产品的染色牢度和鲜艳度染色温度选择在120~130℃为宜,温度不能超过145℃,否则纤维会造成损伤,特别是毛涤混纺织物染色温度控制分三个阶段:(1)染色升温阶段:在70~110℃温度区间,染料上染速率很快,要严格控制1~2℃/min,保证染料均匀吸附(2)染色保温阶段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增进染料移染,染匀染透(3)降温阶段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降温速率应适当慢些,其后快速降温,避免引起织物产生折皱和手感粗糙pH值控制在5~6之间,色光纯正、色泽鲜艳,上染百分率高;高温碱性,染料水解,碱性太强,织物损伤大,手感差但酸性染色,齐聚物容易沉积在织物表面浴比:小,节能节水,但易使织物产生折皱、擦伤、染色不匀大,耗能耗水匹染:10:1~30:1分散剂影响匀染剂(载体、非离子型活性剂)(1)缓染剂通过助剂对染料或纤维亲和力,延缓染料上染,使染料能均匀地吸附在纤维的各个部分,从而染色均匀,但会导致上染百分率下降(2)移染匀染剂一般为载体、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载体有毒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染色温度高于浊点,会产生沉淀,一般需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2.热熔染色在185~215℃干热条件下使染料在纤维上发生固着的连续轧染的染色方法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用水量少,污水少,使用的染料要求耐升华牢度较高染色时织物所受张力较大,织物手感及色泽鲜艳度不及高温高压染色法一般多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染色浸轧液含有分散染料、分散剂、渗透剂、防泳移剂等染料颗粒要特别匀细,渗透性及分散稳定性要好二浸二轧,室温,涤棉织物轧余率一般为50~60%焙烘固色(热熔)温度根据染料升华牢度来选择,一般为180~220℃,时间2~1min染色工艺条件(1)润湿剂或渗透剂润湿剂可以排除织物中的空气,有利于染料渗透到织物内部织物前处理充分,可不加(2)泳移现象及防止因染料对涤纶缺乏亲和力,容易发生烘干现象合理烘干方式提高浸轧效果,减少带液率,涤棉带液率降低到20%~30%后,不会发生明显泳移加入适量防泳移剂热熔染色时间和时间选择织物烘干后,染料停留在纤维表面,没有与纤维发生固着,通过高温热焙烘,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把纤维染透,完成固色——热熔固色温度高——染料升华较多拼色时,染料耐升华性应相近3.载体染色利用载体助剂对涤纶的增塑膨化性能,在常压100℃条件下染色设备简单,适合毛涤织物染色另外,载体对染料具有亲和性,对染料溶解能力高,提高染料浓度,提高吸附和扩散;过高,也不好但载体有毒性,存在环境污染,残留载体不易洗净,影响染色牢度分散染料染色原理及工艺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
涤棉针织物分散直接染料两浴浸染法工艺设计

涤棉针织物分散直接染料两浴浸染法工艺设计染整912 潘梅09201316 1产品特点涤棉针织物具有吸湿,透气,手感柔然,膨松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能满足人民对针织物内衣外穿的要求。
涤棉混纺织物,既具有纤维素纤维吸湿透气的功能,又具有涤纶良好的保型性,极佳的悬垂性,免烫性和染色牢度,深受人们的喜爱。
2工艺流程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练漂→丝光→染色→印花→后整理→成品3工艺内容(1)坯布准备①坯布规格:线密度14.5tex×2,幅宽150cm,平方米重180g∕m2。
②坯布检验:物理指标:原布幅宽、平方米重,纱的线密度和强力等。
外观疵点:纱的质量,油污纱,破洞,漏针等织造过程中形成的此病。
抽取其总量的10%左右,也可以根据原布的质量情况和品种要求适当增减。
○3配缸:翻布:为防止流通过程中的污渍和正面染色疵点(色渍和擦伤等)的产生,所有坯布应以反面朝外为原则。
配缸依据:应依据设备容量而定,常把同规格、同工艺的坯布划分为一类进行分批。
按照机器生产能力和所要加工品种的任务,将相同规格和加工工艺的针织物配缸,并计好重量,以便染料加入时准确计量。
注意事项:配缸时将坯布翻摆在堆布板上,同时将两个布头拉出,布头不能漏拉,并做到正反一致。
○4缝头:将配缸针织物逐匹用缝纫机缝接,使所要加工的针织物头尾相连,以便在溢流染色机中均匀循环加工。
缝头要求:平整、坚牢、边齐、针脚疏密一致,不漏针和跳针。
或布头打4个均匀结头,使布面受力尽可能均匀。
(2)烧毛①烧毛目的:纤维在纺纱、并线和织造中经受的摩擦,使布面形成长短不一的绒毛,它不仅`使织物表面不光洁、影响外观、容易玷污,同时给染整加工带来麻烦.烧毛就是要烧去长短不一的绒毛,提高织物的光洁度。
②烧毛原理:烧毛是原布以平幅状态迅速地通过火焰或灼热的金属表面,利用绒毛与布身升温速度不同的原理把表面绒毛烧去,而织物本身不受损伤。
○3烧毛方式选择:气体烧毛机,因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分散染料染色—分散染料的染色工艺

•染色温度太低,上染百分率低 •染色温度太高,对设备要求高 染色最适合温度为130℃,此时上染率高,色光鲜艳, 匀染性好,浮色少。
水洗后处理
2、处方:
分散染料
x(对织物重)
磷酸二氢铵
1 g/L
载体
3-4 g/L
3、注意:
1)采用载体预处理,使纤维膨化充分,有利于染料上染。
2)载体的用量应适当,不同载体使用方法不同。
3)染后载体必须去除干净,否则对色光和牢度都有影响。
2)pH值 pH值过高(>6),染料分解,色光发暗,涤纶受损; pH过低(<5),影响色光和上染百分率。 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pH值须稳定,并控制在弱酸性,
即pH值为5~6。常采用醋酸,也可用磷酸氢二铵作缓冲剂。 3)染色时间
•40-60min
4)助剂选用 ①分散剂
高温染色中加分散剂可防止染料凝聚沉淀,有助于染浴 的稳定。 注意:分散剂用量一般1~2g/L,深色少加,浅色多加。 ②匀染剂
4、注意问题
4)后处理:
去除浮色,保证色光纯正和染色牢度
处方:
烧碱(36°Be′) 2.5-5mL/L保险粉(来自5%) 1-2g/L净洗剂
1-2mL/L
70-80℃处理,10-20min
4、注意问题
5)焦油化问题 焦油化问题是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中易产生又不易解
决的问题。焦油化物乃是染液中齐聚物、染料、分散剂和纤 维屑杂质聚集而成的黏稠物,沾附在织物上造成难以纠正的 染疵,沾附在设备上形成难以去除又易沾污织物的积垢。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纤维中不同区域的玻璃化温度不同无定形区约为67℃结晶区约为81 ℃结晶又取向区域约为125 ℃经不同温度预热定形处理的涤纶织物, 玻璃化温度不同定形温度 Tg 定形温度 Tg未定形 75 90 105120 123 150 125180 122 210 115230 105 245 90实际染色时, 染色温度应高于染色转变温度, 此时纤维无定形区的大分子链段发生剧烈运动, 产生瞬间孔穴。
一般染色转变温度比玻璃化温度高十几度, 染料分子量越大, 二者相差越大涤纶微结构影响染色性能1.高温高压染色染色织物色泽鲜艳、手感好织物品种适应性好, 适用的染料范围广, 染料利用率高对设备要求高, 需密闭间歇式, 染色时间长, 生产效率较低染液中含有分散染料、分散剂、高温匀染剂、 pH调节剂等高温高压染色, 染料易出现晶型转变温度控制不匀, 出现晶体增长现象高温染色, 表面易析出低聚物部分染料发生水解或还原染料要求: 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耐升华牢度, 以保证均匀、鲜艳的染色效果染色过程( 1) 40 ℃温水化料, 过滤( 2) 慢慢升温至120~130 ℃, 在升至染色转变温度以上时, 上染速率迅速提高, 应严格控制升温速率, 保证染料均匀上染( 3) 继续保温染色45~60min( 4) 然后降温, 进行还原清洗, 水洗等后处理, 彻底去除浮色, 以提高染色产品的染色牢度和鲜艳度染色温度选择在120~130℃为宜, 温度不能超过145℃, 否则纤维会造成损伤, 特别是毛涤混纺织物染色温度控制分三个阶段:( 1) 染色升温阶段: 在70~110℃温度区间, 染料上染速率很快, 要严格控制1~2℃/min, 保证染料均匀吸附( 2) 染色保温阶段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 并增进染料移染, 染匀染透( 3) 降温阶段在玻璃化温度以上, 降温速率应适当慢些, 其后快速降温, 避免引起织物产生折皱和手感粗糙pH值控制在5~6之间, 色光纯正、色泽鲜艳, 上染百分率高;高温碱性, 染料水解,碱性太强, 织物损伤大, 手感差但酸性染色, 齐聚物容易沉积在织物表面浴比:小, 节能节水, 但易使织物产生折皱、擦伤、染色不匀大, 耗能耗水匹染: 10: 1~30: 1分散剂影响匀染剂( 载体、非离子型活性剂)( 1) 缓染剂经过助剂对染料或纤维亲和力, 延缓染料上染, 使染料能均匀地吸附在纤维的各个部分, 从而染色均匀, 但会导致上染百分率下降( 2) 移染匀染剂一般为载体、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载体有毒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染色温度高于浊点, 会产生沉淀, 一般需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2.热熔染色在185~215℃干热条件下使染料在纤维上发生固着的连续轧染的染色方法连续化生产, 生产效率高, 用水量少, 污水少, 使用的染料要求耐升华牢度较高染色时织物所受张力较大, 织物手感及色泽鲜艳度不及高温高压染色法一般多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染色浸轧液含有分散染料、分散剂、渗透剂、防泳移剂等染料颗粒要特别匀细, 渗透性及分散稳定性要好二浸二轧, 室温, 涤棉织物轧余率一般为50~60%焙烘固色( 热熔) 温度根据染料升华牢度来选择, 一般为180~220℃, 时间2~1min染色工艺条件( 1) 润湿剂或渗透剂润湿剂能够排除织物中的空气, 有利于染料渗透到织物内部织物前处理充分, 可不加( 2) 泳移现象及防止因染料对涤纶缺乏亲和力, 容易发生烘干现象合理烘干方式提高浸轧效果, 减少带液率, 涤棉带液率降低到20%~30%后, 不会发生明显泳移加入适量防泳移剂热熔染色时间和时间选择织物烘干后, 染料停留在纤维表面, 没有与纤维发生固着, 经过高温热焙烘, 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 把纤维染透, 完成固色——热熔固色温度高——染料升华较多拼色时, 染料耐升华性应相近3.载体染色利用载体助剂对涤纶的增塑膨化性能, 在常压100℃条件下染色设备简单, 适合毛涤织物染色另外, 载体对染料具有亲和性, 对染料溶解能力高, 提高染料浓度, 提高吸附和扩散; 过高, 也不好但载体有毒性, 存在环境污染, 残留载体不易洗净, 影响染色牢度分散染料染色原理及工艺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涤纶织物分散染料染色工艺设计
系(部):轻化工程系
班级:染整1101
学号:11201007
姓名:顾彩霞
指导老师:封怀兵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涤纶织物分散染料染色工艺设计
【摘要】:涤纶纤维通常具有显色性低、染色牢度差、提升性较高和上染速率快等特点,因此适合于纤维染色的分散染料,应具有颜色强度高、染色牢度高、移染性好、提升性好、匀染性好及相容性好的特点。
经过试验,SE型分散染料符合要求。
文中介绍了pH、时间、浴比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最终确定染色工艺配方为:分散红2﹪,分散剂1g/L,醋酸2g/L,pH值为5 ,染色温度为12 5~130℃,保温4 0min。
关键字: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
1.前言
涤纶属疏水性化学纤维.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目前能对其进行工业化染色的染料.只有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的上染过程.可看作是分散染料在涤纶纤维中的溶解过程.是纯粹的物理过程.染料分子与纤维主要依靠氢键、范德华力以及偶极引力而结合。
染色过程主要有3个阶段:涤纶纤维对分散染料的吸附、分散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的扩散、分散染料的扩散与反扩散的迁移平衡
2.涤纶织物的染色特征
超细涤纶的染色性能既与一般涤纶的染色性能有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
一般涤纶或是超细涤纶,结构都很紧密,都缺乏极性基团,而且
染色困难。
在用分散染料染色时,两者的染色机理都是:分散染料在染浴中分散;染料溶解;吸附到纤维表面上;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
高温高压染色
分散染料的高温高压染色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适合升华牢度低和分子量较小的低温型染料品种。
用这类染料染色匀染性好,色泽浓艳,手感良好,织物透芯程度高,适合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常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高温高压染色通常在130℃左右温度下染色,该温度高于涤纶的玻璃态转变温度,纤维无定形区的分子链运动剧烈,纤维分子间自由体积增多增大,同时染料分子的动能增加。
随着染料颗粒聚集,染料单分子被纤维吸附,并迅速扩散进入纤维内部。
然后随着染色温度降低,纤维分子链段运动停止,自由体积缩小,染料与纤维分子间以氢键、范德华力以及机械作用而固着。
染料要求: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耐升华牢度,以保证均匀、鲜艳的染色效果。
分散染料的高温高压染色可在高温高压卷染机和喷射、溢流染色机上进行,适宜于染深浓色泽,染色pH值一般控制在5~6,常用醋酸和磷酸二氢铵来调节pH值。
为使染浴保持稳定,染色时尚需加入分散剂和高温匀染剂。
一、项目设计思路和原则
实验方案表1项目实施方案
二、实验准备
仪器与材料的选定:
仪器设备:高温高压染色小样机、烧杯(200mL)、量筒(100mL)、移液管(10mL、5mL)
染化药品:分散剂NNO、分散红、醋酸
实验材料:涤纶织物(重2g)
三、操作步骤
坯布一前处理一高温高压染色一降温80 ℃溢流水洗一水洗一还原清洗一溢流水洗一水洗一氧化水洗一水洗一出布。
实验操作步骤:
①根据实验方案计算染料及助剂用量,并配置染液。
②移取染液置于高温高压染色小样机的不锈钢染杯中,布样用水润湿并挤干,挂在染杯的芯架上,放入染杯,加盖拧紧。
③按如下工艺曲线染色:
130℃30min
60
④把染杯装入小样机内,启动小样机,按工艺曲线运行。
⑤程序完成关闭电源,用夹子取出染杯,放入自来水中冷却后取出。
⑥水洗,烘干。
染色过程:
1) 40℃温水化料,过滤。
2) 慢慢升温至120~130℃,再升至染色转变温度以上时,上染速率
迅速提高,应严格控制升温速率,
3) 保证染料均匀上染。
4) 继续保温染色45~60min。
5) 然后降温,进行还原清洗,水洗等后处理,彻底去除浮色,以提
高染色产品的染色牢度和鲜艳度。
染色温度选择在120~130℃为宜,温度不能超过145℃,否则纤维会造成损伤,特别是毛涤混纺织物
染色温度控制分三个阶段:
(1)染色升温阶段:在70~110℃温度区间,染料上染速率很快,要严格控制1~2℃/min,保证染料均匀吸附
(2)染色保温阶段
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增进染料移染,染匀染透
(3)降温阶段
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降温速率应适当慢些,其后快速降温,避免引起织物产生折皱和手感粗糙,pH值控制在5~6之间,色光纯正、色泽鲜艳,上染百分率高;高温碱性,染料水解,碱性太强,织物损伤大,手感差,但酸性染色,齐聚物容易沉积在织物表面,浴比小,节能节水,但易使织物产生折皱、擦伤、染色不匀,耗能耗水。
四大样实例
1.工艺流程
配锅→接头→前处理→染色→水洗→脱水→理布→缝头→烘干、定型→检验→打卷、包装→入库。
2.染色处方
染色处方:消泡剂0.25%
匀染剂SS-972.5%
防皱剂1%NNO0.5%
HAc适量(调节pH值至5)
分散红SE-GFL0.04%
还原清洗处方:
氢氧化钠2~3g/L
保险粉4g/L工艺升温曲线见图1。
130℃30min
60
3. 工艺措施
①控制匀染性
②防止折痕疵点
③染色后还原清洗
④脱水设备:脱水设备采用真空脱水机,可防止织物擦伤。
五、总结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织物,同时掌握了涤纶纤维的染色工艺。
在整个工艺中了解了分散染料的性质、特点、染色原理、染色性能以及染色方法。
六、参考文献
马正升,宋心远;SML染色载体对涤纶微细纤维染色的影响[J];印染助剂;2000年02期
纪晋敏,张子涛,宋心远;助剂对微细涤纶低温染色的影响[J];丝绸;200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