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工具_058文档
中班《小工具》幼儿园教案

中班《小工具》幼儿园教案中班《小工具》幼儿园教案(精选5篇)中班《小工具》幼儿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看看听听说说中初步了解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作用。
2、体验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1、小工具以篮子来装:扳手、螺丝刀、透明胶、剪刀、钉书机2、坏了的书若干本、螺帽松了的黑板螺丝松了的椅子【活动过程】一、说说工具(价值取向:出示工具箱,看看说说认识的小工具,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1、孩子们看这是什么?2、里面会有哪些小工具呢?一起来看看。
(剪刀、透明胶、钉书机、螺丝刀、扳手、电笔)二、故事欣赏(价值取向:听听小工具们在争吵的故事,进一步感知工具箱中工具各自的本领。
)1、听故事第一段:提问:小工具们是为什么争吵呀?(要比谁的本领大。
)2、第二段:提问:你们觉得小工具们中谁的本领大?它有什么本领?(讨论)工具们都说自己的本领大,猜猜工具箱会说什么呢?小结:每个工具都有自己的本领,给人们带来了安全和方便,但是要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使用工具(价值取向:在修理物品的情境中尝试使用小工具,感受小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小工具们又和好了真好!我们班级里有些需要修理的东西,看看是什么?(螺丝松了的椅子,螺帽松了的黑板,坏掉的书)2、让我们用工具来修理一下他们吧!每样东西选用适合工具的哟。
3、幼儿修理。
4、你们觉得小工具怎么样?5、小结:小工具本领真大呀,可帮助我们把许多已经坏掉的东西修好,真了不起!活动延伸:找找工具(价值取向:拓展工具经验,了解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工具。
)我们家中还有许多小工具,请你们回家去找找。
中班《小工具》幼儿园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铁锤、螺丝锥、钳子等常用工具的用途。
2、理解故事,知道每种工具都有自己的用处,懂得团结合作的道理。
3、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自制背景图片及道具。
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小工具》

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小工具》课型:活动课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各种小工具的名称和功能。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和说出各种小工具的名称和功能。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参与小组合作活动。
3.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小工具图片、小工具卡片、小组合作任务卡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问学生,你们对小工具有什么了解?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逐个点评。
Step 2 学习 (15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小工具的图片,依次介绍工具的名称和功能。
2. 学生观察图片,跟读教师所说的名称和功能,并举手回答问题。
3. 教师逐个核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补充。
4. 教师分发小工具卡片,学生跟读卡片上的名称和功能。
Step 3 操练 (2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组成两人一组。
2. 教师发放小组合作任务卡,任务卡上列出几个小工具的名称,要求学生找出对应的图片,并说出功能。
3.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完成后向教师报告。
4. 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点评。
Step 4 总结 (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内容,并提问学生,你们都学会了哪些小工具的名称和功能?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逐个点评。
Step 5 拓展延伸 (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除了在家里,你们在哪些地方会用到小工具?2. 学生踊跃回答,教师逐个点评。
Step 6 作业布置 (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根据所学的小工具名称和功能,画出你自己喜欢的小工具,并写一段话介绍它的功能。
2. 学生记录作业要求,并询问不清楚的地方。
板书设计:小工具- 锤子:敲东西- 扳手:拧螺丝- 钳子:夹东西- 手电筒:照明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卡片和小组合作任务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各种小工具的名称和功能。
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小工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小工具》含反思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小工具》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常见的挖土工具,体验工具能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带来方便。
2、帮助幼儿感受挖土工具的力大无比,感知它们的用途。
3、能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调查表、视频、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一、调查表导入活动。
师:昨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了解常见的挖土工具,现在把你调查到的见到的挖土工具向大家介绍一下。
它叫什么名字?(幼儿交流)二、初步认识常见的挖土工具,了解其用途。
1、师:老师把小朋友调查的挖土工具拍了照片,你知道它的名字吗?人们用这些工具干什么?(除草、松土)这些工具给人们带来什么方便和好处?这些挖土工具可以怎么使用?(模仿动作)使用这些工具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钉耙的齿是尖利的,平时小朋友能去玩吗?2、师:你见过它吗?(重点认识挖掘机)你在哪里见到过挖掘机?挖掘机有什么用处?(小朋友描述挖掘机的样子,用动作来表示。
)挖土机的哪部分挖土的?挖掘机是怎样挖土的?像什么?你们觉得这个挖土工具好吗?为什么?3、看挖掘机工作的视频。
我们一起来看看挖掘机会帮人们干什么呢?看,挖掘机在挖什么呢?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它来挖土呢?(造高楼、开鱼塘)教师介绍:其实,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挖掘机是比较先进的挖土工具,你知道城里的`高楼大厦是怎样建出来的吗?就需要工人叔叔驾驶着挖土机先挖土,建地基,才能建设楼房。
人们利用这样一些生产工具又快又好又省力的建出了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一切。
小朋友从小就认识这些东西的作用,将来长大后能更好地去使用和改进它们。
师:那你还见过哪些挖土工具呢?(幼儿讲述)4、视频看拖拉机。
师: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忙着播种呢?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拖拉机挖土的视频,请大家仔细看看,它是怎么挖土的?教师小结:你们觉得这些挖土工具对我们人类有用吗?它的用处可真大呀。
我们的人真聪明,发明了这么多有用的东西。
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小工具》 (2)3篇

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小工具》 (2)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小工具》 (2)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的小工具。
2. 学习小工具的用途和功能。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小工具。
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种类的小工具。
2. 学习小工具的用途和功能。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小工具。
教学准备:1. PPT或者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小工具,如锤子、螺丝刀、扳手等。
2. 学生需要准备笔和纸。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小工具的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小工具的名称,以及这些小工具用来做什么。
Step 2: 介绍小工具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介绍各种小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告诉学生每一种小工具都有特定的功能,有助于人们完成某些工作。
Step 3: 讨论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小工具进行讨论。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和合作,写出这种小工具的名称、用途以及必要时使用的注意事项。
Step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
让他们分享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
Step 5: 操练和巩固教师将几种小工具的名称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每一种小工具的用途和功能。
Step 6: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小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Step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找出家中使用的几种小工具,并记录下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教学辅助措施:1. 利用图片、实物展示辅助教学。
2. 规定小组活动时间,让每个小组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
教学扩展:1. 给学生带来几种小工具,让学生通过学习并动手实践,正确使用这些小工具。
2. 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小工具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小工具》 (2)精选3篇(二)教案标题:开超市教学目标:1. 了解超市的定义和功能,了解超市中的常见商品和服务。
中班社会教案《小工具》

中班社会教案《小工具》【8篇】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会排队,懂得遵守排队的规章。
2、学习运用团聚、搓捏等方法,表现萝卜的主要特征。
3、体验集体排队的欢乐。
活动预备:1、兔子卡片1张;胡萝卜人手1个。
2、橡皮泥若干、绿叶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一堆萝,引出排队1、情境导入小朋友我是兔妈妈,兔宝宝,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好吗?2、观看课件(一堆萝卜)看草地上有什么?萝卜堆成了一座小山,我们说一堆萝卜。
兔宝宝们摸摸肚子饿不饿?快来拿个萝卜吃吃吧!3、播放萝卜倒塌声听什么声音?哦原来萝卜倒了,萝卜滚了一地。
为什么萝卜会滚下来的呀?你们刚刚排队了吗?你们会排队吗?二、生活中的排队你们什么时候会排队?教师也带来了一些排队的照片?现在你知道什么时候要排队了吗?为什么要排队呢?怎样排队呢?小结:是的先来的排前面,后来的排后面,一个跟一个,不推也不挤。
三、学习排队。
1、分男女两队吃萝卜:肚子好饿呀!想吃萝卜吗?那这一次我们排着队来拿萝卜好吗?记得怎样排队吗?2、听什么声音?原来这萝卜是老婆婆的,我们快把萝卜送回去吧!记住要排队哦!老婆婆说宝宝们真懂事,都学会了排队。
四、学做胡萝卜。
1、宝宝们跟着妈妈到草地上去玩好吗?看这是什么?这个萝卜什么样子的?我们也来做一个好吗?2、教师示范制作,幼儿观看并尝试制作。
揉揉揉,揉揉揉,搓搓搓,搓成一根火腿肠,下面搓一搓,捏一捏,尖尖的小小的,变成一个小萝卜。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哇,一会儿我们已经做了那么多的胡萝卜,萝卜真好吃,快来吃吧。
活动目标:1、学会自己觉排队。
2、初步养成礼让、排队等候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一、开头局部随音乐做课前预备——提高幼儿精神。
二、根本局部1、观看情境表演玩滑梯——培育幼儿的观看力及语言表达力量。
提问:他们玩滑梯玩得好吗?那个地方好?那个地方不好?2、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培育幼儿思索、叙述的力量,感悟排队是讲文明礼仪的良好品德。
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小工具》

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小工具》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培养幼儿对工具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和使用的欲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工具,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常见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钳子、扳手等)的图片和实物。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充满工具元素的环境,如工具墙、工具箱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话题师: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各种各样的工具吗?谁能告诉我你们见过的工具都有哪些?生:锤子、螺丝刀、钳子、扳手……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小工具,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又是用来干什么的。
2.认识工具师:这是锤子,你们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生:敲钉子。
师:对了,锤子可以用来敲打钉子,让钉子牢固地固定在墙上。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其他工具。
(依次展示螺丝刀、钳子、扳手等工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3.小组讨论师:现在,我们把小朋友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工具,讨论一下这种工具的特点和用途,等一下每个小组要向大家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4.分享讨论成果师:现在,每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吧。
(每个小组依次分享,其他小组认真倾听)5.实践操作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我会把一些物品放在桌子上,你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来操作这些物品。
比如,我会放一个螺丝,你们需要选择螺丝刀来拧螺丝。
(教师发放物品和工具,幼儿自由选择工具进行操作)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工具,也学会了如何使用它们。
现在,请小朋友们说说你们最喜欢的工具,以及你们觉得这些工具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生1:我最喜欢锤子,因为它可以帮我们敲钉子,固定物品。
生2:我最喜欢螺丝刀,因为它可以拧螺丝,组装家具。
……师:是的,这些小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班社会教案《小工具》

中班社会教案《小工具》第一章:认识小工具1. 目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小工具,了解它们的作用。
2. 教学方法:观察、讲解、互动游戏。
3. 教学内容:a. 介绍常见的小工具,如螺丝刀、锤子、钳子、锯子等。
b. 讲解每个小工具的作用和用法。
c. 让幼儿观察小工具的图片,加深印象。
4. 教学活动:a. 展示小工具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名称。
b. 讲解小工具的作用,如拧螺丝、敲打、剪切等。
c. 互动游戏:模拟使用小工具,让幼儿参与其中。
第二章:小工具的使用技巧1. 目标:让幼儿了解小工具的使用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2.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实践操作。
3. 教学内容:a. 讲解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握把、力度控制等。
b. 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小工具,如用锤子敲打、用钳子夹取等。
c. 让幼儿实践操作,尝试使用小工具。
4. 教学活动:a. 讲解小工具使用技巧,展示实物操作。
b. 示范操作步骤,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c.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实践,互相交流使用心得。
第三章:小工具的安全常识1. 目标:让幼儿了解小工具的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2. 教学方法:讲解、互动讨论、情景模拟。
3. 教学内容:a. 讲解小工具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远离尖锐物品、小心操作等。
b. 互动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安全知识。
c. 情景模拟:模拟小工具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让幼儿学会应对。
4. 教学活动:a. 讲解小工具安全常识,展示实物操作。
b. 组织互动讨论,让幼儿分享安全知识。
c. 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学会应对安全问题。
第四章:小工具的创意运用1. 目标: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学会创意运用小工具。
2.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创意实践。
3. 教学内容:a. 讲解小工具的创意运用方法,如用锤子制作打击乐器、用钳子制作小饰品等。
b. 示范创意操作步骤,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实践。
c.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小工具创意作品。
4. 教学活动:a. 讲解小工具创意运用,展示实物操作。
幼儿园中班社会小工具教案

一、教案主题:幼儿园中班社会小工具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社会小工具,如剪刀、胶水、针线等,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用途。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社会小工具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各种社会小工具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培养合作精神和爱护公物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社会小工具,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用途。
难点: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社会小工具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社会小工具(如剪刀、胶水、针线等),图片,PPT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PPT展示,引起幼儿对社会小工具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小工具及其用途。
2. 基本概念介绍: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社会小工具的名称和基本用途,让幼儿认知。
3. 实践操作:教师演示正确使用社会小工具的方法,并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社会小工具。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使用社会小工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培养合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社会小工具,并将使用过程中的感受和父母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幼儿对各种社会小工具的认知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正确使用社会小工具的能力。
3. 情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反馈,评估他们对社会小工具的兴趣和合作精神、爱护公物意识。
七、教学延伸:1. 开展社会小工具的主题展览,让幼儿家庭参与,展示幼儿作品和家庭合作成果。
2. 组织社会小工具的制作比赛,鼓励幼儿创新和团队合作。
3. 进行社会小工具的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使用社会小工具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八、教学反馈与改进:1. 在活动结束后,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