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彷徨》经典语录
鲁迅《彷徨》散文集:《孤独者》

鲁迅《彷徨》散文集:《孤独者》鲁迅《彷徨》散文集:《孤独者》我便推开门走进他的客厅去。
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7〕,满眼是凄凉和空空洞洞,不但器具所余无几了,连书籍也只剩了在S 城决没有人会要的几本洋装书。
屋中间的圆桌还在,先前曾经常常围绕着忧郁慷慨的青年,怀才不遇的奇士和腌脏吵闹的孩子们的,现在却见得很闲静,只在面上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
我就在桌上放了酒瓶和纸包,拖过一把椅子来,靠桌旁对着房门坐下。
的确不过是“一会儿”,房门一开,一个人悄悄地阴影似的进来了,正是连殳。
也许是傍晚之故罢,看去仿佛比先前黑,但神情却还是那样。
“阿!你在这里?来得多久了?”他似乎有些喜欢。
“并没有多久。
”我说,“你到那里去了?”“并没有到那里去,不过随便走走。
”他也拖过椅子来,在桌旁坐下;我们便开始喝烧酒,一面谈些关于他的失业的事。
但他却不愿意多谈这些;他以为这是意料中的事,也是自己时常遇到的事,无足怪,而且无可谈的。
他照例只是一意喝烧酒,并且依然发些关于社会和历史的议论。
不知怎地我此时看见空空的书架,也记起汲古阁初印本的《史记索隐》,忽而感到一种淡漠的孤寂和悲哀。
“你的客厅这么荒凉……。
近来客人不多了么?”“没有了。
他们以为我心境不佳,来也无意味。
心境不佳,实在是可以给人们不舒服的。
冬天的公园,就没有人去……。
”他连喝两口酒,默默地想着,突然,仰起脸来看着我问道,“你在图谋的职业也还是毫无把握罢?……”我虽然明知他已经有些酒意,但也不禁愤然,正想发话,只见他侧耳一听,便抓起一把花生米,出去了。
门外是大良们笑嚷的声音。
但他一出去,孩子们的声音便寂然,而且似乎都走了。
他还追上去,说些话,却不听得有回答。
他也就阴影似的悄悄地回来,仍将一把花生米放在纸包里。
“连我的东西也不要吃了。
”他低声,嘲笑似的说。
“连殳,”我很觉得悲凉,却强装着微笑,说,“我以为你太自寻苦恼了。
你看得人间太坏……。
”他冷冷的笑了一笑。
“我的话还没有完哩。
现代文学家鲁迅著名小说集《彷徨》好词好句赏析教师备课课件通用PPT模板

是鲁迅起了这个头,从这方面也突破了传 统的写法,并对后来小说的创作有极大的 示范与影响。传统小说基本上是勾栏瓦舍 讲故事发展起来的
适应不同内容的表现由于鲁迅能独立地按 Nhomakorabea照其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和自己的艺术个 性去进行灵活的艺术熔裁,小说的体式手 法不断有新创造。
《示众》依然写的是看客。中国人永远只是 看客,只会当看客。看了,就散了。不问被 看者为什么示众,也不问自己为什么要看。 只是要看,便看了;
内容简介
《孤独者》中的主人公魏连殳接受五四新思想熏陶,有着自由 独立思想和自由独立精神。但五四落潮后的他,经历了社会腐 朽的难以改变,庸众愚钝的难以改造,希望最后沦为绝望,梦 想最后沦为黑暗,抗争最后沦为堕落,又回到原地;
人物鉴赏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鲁迅特别用心地描 写的一个。那是一个曾经大觉悟的人,似乎 已经参透了人生的一切。鲁迅其实是用着一 种大悲哀的笔调来写这个人的,这里面也寄 托着他的大失望。人世就是这样苍凉,人生 就是这样无望,然而终于找不到,他只有死。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当初曾 以战士的英姿现身,但在屡遭挫折后却 变得一蹶不振了。小说对吕纬甫的命运 遭际。鲁迅是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作为 彻底反封建的对立物来加以针砭的。在 这种针砭中,正寄托着鲁迅对于知识分 子作为一种革命力量的殷切期待。
谢 谢 观 看 汇
报 人 :
中学生必读名著
XXX
人物鉴赏
人物鉴赏
《彷徨》仅存短小篇幅,却以一批个性独异、 涵蕴深广的知识分子形象,准确地记录、描述 了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这一新旧交替历史年 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鲁迅研究】第二章 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

《长明灯》 1925年的小说 批判封建主义并热情赞 颂反封建民主战士的作品。疯子形象
小说的主人公“疯子”,实际上是又一个被迫害的反 封建民主战士的形象。他却要坚决地“熄掉长明灯”。
他没有丝毫“劝转”吃人者的打算,更不怕封建统治者的 威胁迫害,勇敢地发出了“我放火”的战叫,表现了作者 彻底烧毁万恶的封建社会的坚强意志和不妥协的反封建 的战斗精神。
四、反映被压迫的劳动妇女问题
1.《祝福》祥林嫂这个“回头人”出嫁的悲剧,深刻地反 映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残酷迫害,从而 表明了只有彻底地推翻旧制度和旧礼教的反动政治,才 能使祥林嫂那样的劳动妇女们得到真正的解放。
2.《离婚》爱姑形象的塑造,有力地说明了被压迫人民必 须克服自身的思想弱点,才能进行更坚决、更彻底的反 抗斗争。
反映出鲁迅在苦闷中追求,在探索中前进的思想。正如 他在扉页上引用的《离骚》中的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两者的艺术成就
《呐喊》和《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
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国的文坛,标志着中国文学现 代化时代的到来。
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开拓 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表现形式,给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提供 了艺术圭臬。
它最早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为中国现代文学的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
《呐喊》《彷徨》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我国辛亥革命前 后、五四时期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的社会现实生 活面貌,揭示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 总结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作者所关注 和探索的中国革命的一些其他的重大课题。
写作于1921年的《故乡》反映了旧中国军阀混战下农村 破产、凋敝的真实图景。
关于鲁迅的名人名言或名句,出自其作品的经典哲理话语

关于鲁迅的名人名言或名句,出自其作品的经典哲理话语生活,原如鸟贩子手里的禽鸟一般,仅有一点小米维系残生,决不会肥胖;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门外,早已不能奋飞。
鲁迅《伤逝》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鲁迅《野草》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野草》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
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
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鲁迅《狂人日记》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就我现今所见的教孝的图说而言,古今颇有许多遇盗,遇虎,遇火,遇风的孝子,那应付的方法,十之九十哭和拜。
中国的哭和拜,什么时候才完呢?鲁迅《朝花夕拾》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
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鲁迅《野草》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
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鲁迅《鲁迅杂文选》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
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鲁迅的名言名句(经典8篇)

鲁迅的名言名句(经典8篇)鲁迅的名言篇一1、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鲁迅2、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鲁迅3、读书无嗜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
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4、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5、即使是天才,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会是一首好诗。
6、自己思索,自己作主。
7、"不耻最后"。
即使慢,驶而不息。
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目标。
8、“不耻最后。
”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鲁迅9、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鲁迅10、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11、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欢,并视之为大世界。
12、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
队伍了。
――鲁迅13、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鲁迅14、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反抗他,扑灭他!15、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躁了。
16、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
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鲁迅17、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鲁迅18、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9、轻敌,最容易失败。
20、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鲁迅、老舍、沈从文等8位著名作家经典语录,句句可做论点!

鲁迅、老舍、沈从文等8位著名作家经典语录,句句可做论点!文学照亮了历史的车辙,也勾勒出想象的轮廓。
它让你逃离彷徨,沮丧,壮志未酬,心意难全,作家们构筑的世界于我们来说或许是二手的,但那些凝练的文字却是他们洞察世事后的答卷。
本条素材,为同学们节选了多位作家的经典语录,希望你们写作文时用得到哦~◎鲁迅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命运并不是中国人的事前指导,乃是事后的一种不费心思的解释。
•到枯身孤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第一,便是生活。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林语堂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
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1.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2.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
——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3.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
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
鲁迅《彷徨》的经典语录(精选150句)

鲁迅《彷徨》的经典语录鲁迅《彷徨》的经典语录(精选150句)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语录吧,语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语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鲁迅《彷徨》的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鲁迅《彷徨》的经典语录句11、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2、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3、一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
4、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
5、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6、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7、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8、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9、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10、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
只有这两条路。
11、从来如此,便对吗?12、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13、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4、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1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16、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7、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1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9、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20、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21、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2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23、教育植根于爱。
2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5、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26、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彷徨》精彩读书笔记

鲁迅《彷徨》精彩读书笔记鲁迅《彷徨》精彩读书笔记《彷徨》内容简介《彷徨》收入鲁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小说,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1926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
此后印行的版本都与初版同。
书的扉页,有作者的题记: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将其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
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
《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鲁迅《彷徨》精彩读书笔记《彷徨》中的人物走的是一条明显的下行路线,人物的悲剧性藉由其命运的恶化或曾经纯真美好信念的消亡而呈现。
在作者有意识营造的灰暗阴霾的大背景下,这种悲剧显然无法抗拒。
读鲁迅的作品或许可以引人深思,引人追寻和鞭挞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然而命运的恶化仅仅只是改造社会便可以彻底消除的么?人群之中,种种畸形的集体无意识,仅仅只是一个“国人劣根性”所能概括?可惜的是,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我们的主流评论体系中,对于鲁迅的解读仅仅停留于对黑暗社会和国民劣根性鞭辟入里的批判,似乎更关注鲁迅的作品之于当时或现在,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状态反映,并以此来确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假如鲁迅的作品只有政治意义或社会批判意义,只是针对彼时彼境某一人群生存状态的书写,那么当时过境迁,阶段作品或伟大作品只能成为博物馆艺术,而不可能成为穿透漫长时光而丝毫不减其光彩的长河作品。
而我们的中小学教科书或教科书式的所谓权威评论似乎正在做着这样的事,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和阐释仅止于阶段作品,却将鲁迅其人捧至神圣而不可撼动的地位,于是神坛上的鲁迅变成了一幅刻板的木刻像,黑白分明没有血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彷徨》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鲁迅《彷徨》经典语录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鲁迅《彷徨》
2、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鲁迅《彷徨》
3、他先前怕孩子们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总是低声下气的。
近来可也两样了,能说能闹,我们的大良们也很喜欢和他玩。
——鲁迅《彷徨》
4、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笼外,早已不能奋飞。
现在总算脱出这牢笼了,我从此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趁我还未忘却了我的翅子的扇动。
——鲁迅《彷徨》
5、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
鲁迅《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