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管理】科技创新成果
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矿井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充分调动各级员工创新积极性,引导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据集团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规定,制定公司员工创新成果管理评价办法。
员工创新成果管理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一、为了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提高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根据我国《专利法》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的第七十七条、七十八条的有关规定;以及集团公司、煤业公司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矿业公司所属部门、各级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所有员工。
第二章技术创新类别和奖励范围一、本办法所指创新为矿业公司所属部门、各级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所有员工为了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所进行的一切有价值的、能够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技术改进和创造活动,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发明专利和技术改造。
二、办理创新指打破原来的办理模式、工作方式、方法,重新设想工作流程,公道汇聚、分配各种资源,实现工作效率、效益提升,员工素质、企业形象得到改善进步目标。
技术创新指为了研发新技术或提升现有生产本领、技术水平而做出的各项改进、改善与发明(专利)等:(1)科技创新进步项目:创新完成的新产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想以及职务发明专利等。
(2)推广创新项目:对适用新技术的推广项目和已有工作的创新。
(3)管理创新成果:企业现代化管理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和应用(4)优秀技术决策,公开发表的论文。
(5)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建议。
第三章创新评审和奖励机构一、组织领导成立员工创新成果管理评价委员会。
主任:党委书记经理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生产副司理安全副司理机电副司理开拓副司理经营副司理工会主席成员:各专业副总工程师XXX部长党建部部长生产技术部主任生产技术部技术主任安全管理部主任工程师安全管理部主任经管部主任工会副主席XXX副主席团委书记为保证创新工作日常开展,成立员工创新成果评审管理办公室。
企业管理的科技创新与创新管理

案例一:大数据技术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案例二:人工智能在生产流程优化中的应用 案例三:云计算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案例四: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创新管理在企业管 理中的实践
添加 标题
创新管理的定义:创新管理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企业持续发 展和竞争优势提升的管理过程。
华为公司的创新管理:通过不断投入研发和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阿里巴巴的创新管理: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变革,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腾讯公司的创新管理:通过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小米公司的创新管理: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管理中科技创 新与创新的协同发 展
企业管理的科技创新 与创新管理
汇报人:xxx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企业管理概述
科技创新在企业管理中 的应用
创新管理在企业管理中 的实践
企业管理中科技创新 与创新的协同发展
未来企业管理中科技创 新与创新的趋势与挑战
添加章节标题
企业管理概述
定义:企业管理 是对企业生产经 营活动进行计划、 组织、指挥、协 调和控制等一系 列活动的总称。
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品牌形象等。
●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能够提高产 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科技创新能够帮助企业 实现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型模式的转变,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 保护,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为科技 创新与创新的协同发展提供有力保 障。
国有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管理规定

国有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管理规定1 总则1.1 目的依据为了推进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构建更加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发展力度,激发科技创新潜能,规范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集团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与激励管理办法》等集团公司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1.2 基本原则1.2.1 坚持需求导向和支撑引领原则。
科技创新面向公司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支撑生产经营,引领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2.2 坚持市场化和竞争原则。
建立科技创新有序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竞争产生项目,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1.2.3 坚持责任主体和合同(任务书)管理原则。
建立科技创新申报立项、项目实施、过程监督、结题验收、成果转化和考核激励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
按照科技创新的不同阶段,签订正式合同(任务书),规范科技创新管理。
1.2.4 坚持目标管理和有效激励原则。
明确科技创新各阶段目标要求,完善奖励分配,激发创新活力。
1.2.5 坚持效益贡献和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创新效益贡献,及时申报专利、专有技术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加强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注意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 组织管理体系2.1公司科技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技委”)。
由公司主要领导、副总师、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2 公司创新课题管理组(以下简称“管理组”)。
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分管科研副总经理为副组长,主管科研副总工程师、公司首席专家为成员。
2.3 公司技术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
由主管科研副总工程师、首席专家、公司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含计划、财务、审计)组成。
2.4发展规划处是研究开发、创新工作的日常工作管理部门。
2.5课题组。
负责科技创新课题的具体实施,接受科技委、管理组、技术委、发展规划处的管理与考核。
课题长人选自荐或由技术委建议,经管理组审定后发布;课题组成员经由机关职能处室、课题实施地单位、合作单位人员组成,由课题长提出成员名单建议,管理组审定。
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是为了激发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活力、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加强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和管控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该体制的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架构: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科技创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科技创新战略、管理科技创新项目、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等工作。
同时,企业应建立跨部门的科技创新团队,鼓励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业务创新的结合。
2.创新项目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创新项目管理制度,对创新项目的立项、研发、成果转化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监控,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3.资源整合:企业应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内部资源包括技术、人才、设备等,外部资源包括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
通过与外部创新主体合作,可以获取更多的技术、人才和资源支持,加速科技创新的进程。
4.知识产权管理: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管理,通过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方式,保护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
同时,应注重知识产权的转化应用,将知识产权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
5.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奖励、提供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动力。
6.文化培育:企业应培育开放、包容、创新的科技文化,鼓励员工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同时,应加强科技道德建设,避免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不端行为。
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的建设需要从组织架构、创新项目管理、资源整合、知识产权管理、激励机制和文化培育等方面入手,打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科技创新活力:科技创新管理体制能够激发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部所有科技创新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2. 资源共享,协同发展;3. 强化激励,提高效率。
二、组织架构第四条企业设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负责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考核。
第五条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下设以下机构:1. 科技创新办公室:负责科技创新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和服务;2. 科技创新项目组:负责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实施和验收;3.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组:负责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
三、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第六条科技创新项目分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和一般科技创新项目。
第七条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由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审批,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由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一般科技创新项目由科技创新项目组审批。
第八条科技创新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1.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发展趋势;2. 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3. 有明确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4. 有明确的项目周期和预期目标。
第九条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应定期对项目进度、质量、效益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第十条科技创新项目完成后,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组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项目可申请科技成果转化。
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第十一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包括以下内容:1. 技术标准制定;2. 产品研发和生产;3. 技术服务;4. 专利申请和保护。
第十二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遵循以下原则:1. 市场导向,注重效益;2. 资源共享,互利共赢;3. 突出重点,兼顾全局。
第十三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组负责实施,并定期向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报告转化进展。
五、激励与考核第十四条企业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以下激励:1. 资金支持: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2. 荣誉奖励: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给予奖励;3. 人才培养: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培训、进修和交流机会。
论省级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方法

论省级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方法省级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何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电力企业科技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简要介绍省级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一、加强科技创新管理1.建立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制定科技创新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制度,明确科技创新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流程和程序,确保科技创新工作有序开展。
2.加强科技项目管理。
科技项目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要做好科技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和总结工作,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取得预期效果。
3.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制定并完善员工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一定的奖励和荣誉,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1.改进科技成果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的归口管理机制,规范科技成果的存档和备案工作,确保科技成果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2.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积极开展科技成果交流和合作,寻找成果转化的合作伙伴和渠道。
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
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内部和外部创新主体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1.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人才和技术力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积极开展行业内部的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难题,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科技成果的国际化转化和应用。
1.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技术支持,为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2.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3.建立学习型组织。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创新,形成良好的学习与创新氛围,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制度

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一、科技创新管理体系1.建立科技创新管理部门和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明确科技创新组织和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2.制定科技创新管理细则和标准,明确科技创新全过程的管理要求,包括课题申报、项目立项、经费管理、成果评价等。
二、创新激励机制1.建立奖励制度,通过给予丰厚的奖励和荣誉表彰,鼓励和引导科技创新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
2.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用于奖励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选拔1.制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规划,并配备专门的培训机构,提供相关培训和学习资源。
2.设立科技创新奖学金,吸引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激发其科技创新意识。
四、知识产权保护1.建立科技成果申报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确保科技创新的成果得到合法保护。
2.加强知识产权培训,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
五、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1.建立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实现商业化运作和应用。
2.与行业协会、科技园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市场化应用。
六、科技创新投入和支持1.制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和支持政策,确保科技创新项目的经费需求得到满足。
2.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研究,加强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七、创新文化和氛围建设1.打造创新文化氛围,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晋升和培养,鼓励员工提出新的创意和建议。
2.加强公司内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引入外部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评审,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综上所述,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不仅要强调科技创新行为的规范和标准,还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益的提升。
只有建立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才能为公司的科技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和保障。
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与成果创新管理制度

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与成果创新管理制度第一条根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依靠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加强科技开发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激发专业技术人员敬业爱岗、争先进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增加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科技开发与成果创新相关管理工作。
研究建筑科技领先新颖课题,解决施工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消化、吸收和转化,开发引进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提升企业形象,促进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
第三条科技创新与开发工作,在集团公司总工的领导下,分为两级管理。
研发中心负责科技成果的管理和指导工作,集团公司和分公司、子公司的人员在集团公司总工和研发中心的领导下,落实具体责任人,负责项目科技创新、开发管理工作的实施。
第四条本制度分为科技开发项目管理和科技成果管理两个方面。
1、科技开发项目管理(1)加强科技开发项目管理工作是保证科技开发项目取得成果的关键环节,两级技术部门应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2)科技开发项目管理工作的程序大体分为:选题预研、立项申请、研究试验、实施考核、技术总结五个阶段。
对其中的一些程序,可视项目大小和难易程度进行简化和合并。
①选题预研,首先要保证项目的实用性,防止脱离施工生产实际;其次要保证技术构思的新颖性和先进性,防止低水平重复研究和侵权,以免浪费人力和物力。
②选题预研的内容包括,该项目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技术关键及技术水平并附相关资料,市场预测及效益分析,提出技术和经济分析意见,最后写出调研报告。
③立项申请必须在调研或预研的基础上提出申请立项文件。
(3)在科技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各级科技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应根据科技项目合同,安排好实施计划,积累好原始依据和资料,做到准确无误、真实齐全,及时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写出报告。
2、科技成果管理(1)研发中心负责管理、指导集团公司的科技成果管理。
科技成果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申报、登记、建档、保密、奖励、推广应用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玮婧
山东省实验中学
安伟
一等奖
8
模糊数学方法在高中图书馆的图书收藏、分类和采购工作中的应用
数学
鲍孟喆
山师附中
薛茂昌
一等奖
关于Lucas数列的几个性质与应用
数学
王自然
山师附中
薛茂昌
一等奖
10
利用废钢生产的高熔化速度焊条
工程学
孙逸群
山师附中
薛茂昌
一等奖
11
纳米高岭石与机械磨损修复
化学
刑一
山师附中
长清区乐天中学
乔德刚 耿其福 王建杰
三等奖
15
新型竖起门扣
工程学
王剑桥
济阳十中
王子俊
三等奖
16
环保凳
工程学
张 宪
济南市平阴中学
张 栋
三等奖
17
翻盖储藏式学习椅
物理学
郭佳旻
历城六中
朱凤月 仇豫梅
三等奖
18
新型陆战棋
工程学
王贺宁
创新中学
徐树爱
三等奖
3、小学项目
序号
作品名称
学科
作者
所属学校
辅导教师
获奖
1
便捷马桶
山师附中
薛茂昌
一等奖
16
清代大学士群体构成及其在皇权结构中的作用
行为与社会科学
马子木
山师附中
王燕
一等奖
17
简语言
计算机科学
高可
山东省实验中学
黄启红
一等奖
18
智能机房空调控制器
工程学
陈麒龙
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李思山
一等奖
19
擦亮“泉城”旅游品牌——关于发展济南市市区生态旅游的调查报告
行为与社会科学
周沫
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黄万强 袁东升 程志红
一等奖
20
中水处理系统
环境科学
孙莹 郭松松
济南师范学校
陈锡金 王 红
一等奖
21
多功能智能护理机器人
计算机科学
王涯喆
山东省实验中学
魏志强
一等奖
22
中学生眼中的7.18
环境科学
韩化谋李彦之
章丘四中
李昌旺
一等奖
23
标准化数字公共交通系统设想
社会科学
石磊
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吴 涛 李思山
一等奖
24
电热水器安全断电控制器
物理学
单昕
济南市三中
梁 勇 乔淑芝 陈英明
一等奖
25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冲突与交融——基于济南中学生的调查与思考
行为与社会科学
邢之光
山师附中
薛茂昌
一等奖
26
方便快捷组合式键盘
计算机科学
李兴超
济南师范学校
陈锡金
二等奖
27
济南锅炉厂能源利用情况分析与解决方案
工程学
许婉婷 许 严 薛士杰
物理学
胡一帆 徐常起 于霈泽
济南市燕柳小学
杨艳霞
一等奖
2
摘葡萄的工具
物理学
朱学鹏
王舍人宿家小学
张爱华 王素香
黄 凯
竞业园
高秀云
二等奖
10
小清河水污染调查报告
行为与社会科学
王 欣
山师二附中
钟只刚
二等奖
11
新型树立
工程学
田 勇
济南市平阴中学
张树峰 孙淑玉
二等奖
12
四合一组合白板
工程学
李逸群
实验初中
李学谦
三等奖
13
新型窗户玻璃自动清洗器的探索与研究
工程学
李晓佳
十四中学
段瑞英
三等奖
14
我的字典
行为与社会科学
郭胜敏
山东省实验中学
石 磊 宁 华
二等奖
28
电话翻译
计算机科学
董方红
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李思山 吴 涛
二等奖
29
利用超声波阵列实现空间探测的智能导盲杖
工程学
王 者
山师附中
薛茂昌
二等奖
30
关注农村环境 关心农民健康
行为与社会科学
马其睿
章丘四中
李昌旺
二等奖
31
智能节能楼梯灯
工程学
郭睿智
山师附中
薛茂昌
二等奖
32
可调式直观数学演示器
陈锡金王艳丽
三等奖
45
让我们共同把目光投向农民工
行为与社会科学
刘俊清
山师附中
薛茂昌
三等奖
47
自动过滤装置
化学
高新菊
章丘七中
卢志萍
三等奖
48
防雾保温装置
工程学
赵化冰刘玉磊
济南师范学校
陈锡金
三等奖
49
霍尔效应引导的未来太空能源
环境科学
张帅
历城二中
高月峰
三等奖
50
便携式起吊机
工程学
徐光韬
济南师范学校
王艳丽陈锡金
数 学
李敏
济南师范学校
王艳丽 王 红 陈锡金
二等奖
33
超新型门锁
工程学
郭梁
章丘四中
李昌旺
二等奖
34
应急自救防盗网
工程学
尹怡龙
历城二中
高月峰
二等奖
35
维护民工法定劳动权益的思考
行为与社会科学
侯颖
山师附中
薛茂昌
二等奖
36
油烟机烟气净化装置
物理学
高博珩 沈周惠子
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李思山 吴 涛
二等奖
37
环保构想——塑料材质的纸张
薛茂昌
一等奖
12
关于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处理及相关环境问题的探究
环境科学
王学颖 张旭昕 孙旭璐
山东省实验中学
石磊 张恩然 韩正翔
一等奖
13
新型汽车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
工程学
蒋泽宇 韩增奇
章丘四中
李昌旺
一等奖
14
滑盖式钢笔
工程学
苏亚良
山东省实验中学
石磊宁华
一等奖
15
便携式多功能输液、输氧智能装置
工程学
吴香凝
环境科学
张希
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吴 涛
二等奖
38
夜间安全岛边缘反光器
工程学
单洪朋
历城二中
高月峰
二等奖
39
简携式画角器
数 学
吴萌萌
济南师范学校
王艳丽
二等奖
40
苹果树盘内埋罐加肥渗滴对果树生长的效应
植物学
杨兴宇
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李思山 高慎国 陈士明
二等奖
41
免家居油污清洗用可剥离(喷涂)透明薄膜
化学
李延喆
山师附中
计算机科学
马 赛 范云长 臧鹏霄
山师附中
薛茂昌
一等奖
4
民间健身游戏:不能遗弃的民族文化瑰宝
行为与社会科学
赵准
山师附中
王玉璋
一等奖
5
螺纹式闸门安全锁
物理学
钟晶晗
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钟瑞银李思山
一等奖
6
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生物活性研究
生物化学
张木蕃 潘圣辉 徐玉涵
山师附中
薛茂昌
一等奖
7
用枯树叶制成可自然降解的薄膜
薛茂昌
二等奖
46
教室空气自动清新系统
工程学
韩暄
章丘四中
李昌旺
三等奖
41
一种新型闸门结构技术研究
工程学
杜悦怡
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李思山吴涛
三等奖
42
太阳高度角测量仪
地球与空间科学
宁纪功萧殿鑫
章丘四中
李昌旺
三等奖
43
减少冻雪对电网破坏的设计
工程学
马东
历城二中
高月峰
三等奖
44
折叠式洗澡装置
工程学
郭松松
济南师范学校
三等奖
51
新型耳机绕线器
工程学
刘金玮
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李思山吴涛
三等奖
52
一次性医用移送单
医药与健康学
郝宽
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郝天羽李思山
三等奖
2、初中项目
序号
作品名称
学科
作者
所属学校
辅导教师
获奖
1
跨栏式擦窗器
物理学
张星泽
68中学
张柏林
一等奖
2
自行车计程器
物理学
颜泽宇
济南五中
杨馥宁
一等奖
3
无盲区汽车后视镜
【企业创新管理】科技创新成果
一、科技创新成果
1、高中项目
序号
作品名称
学 科
作 者
所 属 学 校
辅 导 教 师
获奖等级
1
健康节能型自动电开水器设计
工程学
董法学 周承倜 王 珺
山师附中
薛茂昌
一等奖
2
新型唾液酶致变色防伪油墨的研制
化学
唐 越
山师附中
杜明城薛茂昌
一等奖
3
一种电子邮件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工程学
戴圣涛
实验初中
李学谦
一等奖
4
多功能拐杖
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