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 (江苏卷)
2019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版解析汇编 物理——专题09 静电场(原卷版)

专题09 静电场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C.1.6×105 kg D.1.6×106 kg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静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M点由静止开始运动,N为粒子运动轨迹上的另外一点,则A.运动过程中,粒子的速度大小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在M、N两点间,粒子的轨迹一定与某条电场线重合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不低于其在N点的电势能D.粒子在N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与粒子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平行3.(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b是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
则A.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D.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4.(2019·北京卷)如图所示,a、b两点位于以负点电荷–Q(Q>0)为球心的球面上,c点在球面外,则A .a 点场强的大小比b 点大B .b 点场强的大小比c 点小C .a 点电势比b 点高D .b 点电势比c 点低5.(2019·天津卷)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以初速度v 从M 点竖直向上运动,通过N 点时,速度大小为2v ,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则小球从M 运动到N 的过程A .动能增加212mv B .机械能增加22mv C .重力势能增加232mv D .电势能增加22mv6.(2019·江苏卷)一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上,t =0时刻,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射入该电场,电场力对粒子做功的功率为P ,不计粒子重力,则P -t 关系图象是7.(2019·江苏卷)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固定在A 点.先将一电荷量也为+q 的点电荷Q 1从无穷远处(电势为0)移到C 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 .再将Q 1从C 点沿CB 移到B 点并固定.最后将一电荷量为-2q 的点电荷Q 2从无穷远处移到C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Q1移入之前,C点的电势为W qB.Q1从C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0C.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2WD.Q2在移到C点后的电势能为-4W8.(2019·浙江选考)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B.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方向相同C.将一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D.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9.(2019·浙江选考)电荷量为4×10-6 C的小球绝缘固定在A点,质量为0.2 kg、电荷量为-5×10-6 C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静止于B点。
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V时,输出电压()A.降低2V B.增加2V C.降低200V D.增加200V 2.(3分)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
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A.B.C.TsinαD.Tcosα3.(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Ω.断开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V(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闭合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V,则电源的内阻r为()A.1ΩB.2ΩC.3ΩD.4Ω4.(3分)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
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A.v1>v2,v1=B.v1>v2,v1>C.v1<v2,v1=D.v1<v2,v1>5.(3分)一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上。
t=0时刻,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射入该电场,电场力对粒子做功的功率为P,不计粒子重力,则P﹣t关系图象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分)如图所示,摩天轮悬挂的座舱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座舱的质量为m,运动半径为R,角速度大小为ω,重力加速度为g,则座舱()A.运动周期为B.线速度的大小为ωRC.受摩天轮作用力的大小始终为mgD.所受合力的大小始终为mω2R7.(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和b是两条固定的平行长直导线,通过的电流强度相等。
矩形线框位于两条导线的正中间,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在a、b产生的磁场作用下静止。
热点14 与弹簧相关问题(解析版50热点2020年高考名校物理模拟试题分项解析

热点14 与弹簧相关问题高考真题1.(2019高考江苏卷物理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 ,从A 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 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A )弹簧的最大弹力为μmg (B )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μmgs (C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D )物块在A 【参考答案】BC【名师解析】小物块压缩弹簧最短时有F mg 弹μ>,故A 错误;全过程小物块的路程为2s ,所以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mg s μ⋅ ,故B 正确;小物块从弹簧压缩最短处到A 点由能量守恒得:max P E mgs μ=,故C 正确;小物块从A 点返回A 点由动能定理得:201202mg s mv μ-⋅=-,解得:0v =D 错误。
2.(2019全国理综I 卷21)在星球M 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 轻放在弹簧上端,P 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 与弹簧的压缩量x 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
在另一星球N 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 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 –x 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已知星球M 的半径是星球N 的3倍,则A .M 与N 的密度相等B .Q 的质量是P 的3倍C .Q 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 的4倍D .Q 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 的4倍 【参考答案】AC【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 由图像可知,在星球M 上重力加速度为g M =3a 0,在星球N 上重力加速度为g N =a 0, 由G2MmR =mg ,V=343R π,ρ=M/V ,解得ρM =ρN ,选项A 正确;在星球M 上,当P 加速度为零时,kx0=m P g M ,在星球N 上,当Q 加速度为零时,2kx 0=m Q g N ,联立解得:m Q =6m P ,选项B 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 P g M x 0=E pM +E kP ,m Q g N 2x 0=E pN +E kQ ,根据弹簧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二次方成正比可知E pN =4 E pM ,联立解得:kQ kPE E =4,选项C正确;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 P g M x P =2p 12kx ,m Q g N x Q =212Q kx ,联立解得xQ=2xP ,即Q 下落过程中最大压缩量是P 的2倍,选项D 错误。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含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N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则线框LMN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A.2F B.1.5F C.0.5F D.0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4H所用的时间为t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t满足A.1<21tt<2 B.2<21tt<3 C.3<21tt<4 D.4<21tt<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物理高考- 带电粒子在非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解析版)

专题8.8 带电粒子在非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考纲解读与考频分析】带电粒子在非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是高考要求的II级考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高频考点定位】:带电粒子在非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考点一:带电粒子在非匀强电场中的运动【3年真题链接】1.(2019全国理综II卷14)静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M点由静止开始运动,N为粒子运动轨迹上的另外一点,则()A.运动过程中,粒子的速度大小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在M、N两点间,粒子的轨迹一定与某条电场线重合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不低于其在N点的电势能D.粒子在N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与粒子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平行【参考答案】.A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考查的核心素养是思维的周密性,对各种可能情景的分析,都“可能”、“一定”选项的甄别和分析。
【解题思路】【正确项分析】由于题述没有给出静电场是匀强电场还是非匀强电场,需要考虑选项中的可能性。
若是同种点电荷的电场,一带同种电荷的粒子沿两电荷的连线自M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粒子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正确;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若运动到N点的动能为零,则N、M两点的电势能相等;根据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带电粒子动能和电势能保持不变,可知若运动到N点的动能不为零,则N点的电势能小于M点的电势能,即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不低于其在N点的电势能,选项C 正确;【错误项分析】若静电场的电场线不是直线,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其运动轨迹不会与电场线重合,选项B错误;若粒子运动轨迹为曲线,根据粒子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则粒子在N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不与粒子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平行,选项D错误。
【易错剖析】此题选项中“可能”、“一定”,需要考虑各种可能情况认真分析。
只要是题述情景的可能情况中可能发生的,则“可能”选项即为正确;只要是题述情景的可能情况中有可能不发生的,则“一定”选项即为错误。
2.(2019高考江苏卷物理9)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固定在A 点.先将一电荷量也为+q 的点电荷Q 1从无穷远处(电势为0)移到C 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 .再将Q 1从C 点沿CB 移到B 点并固定.最后将一电荷量为-2q 的点电荷Q 2从无穷远处移到C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Q 1移入之前,C 点的电势为W/q(B )Q 1从C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0(C )Q 2从无穷远处移到C 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2W(D )Q 2在移到C 点后的电势能为-4W【参考答案】ABC【名师解析】根据题述,将一电荷量也为+q 的点电荷Q 1从无穷远处(电势为0)移到C 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 .可得C 点与无穷远点的电势差为U=W/q ,所以Q 1移入之前,C 点的电势为W/q ,选项A 正确;根据点电荷电场特征可知,BC 两点处于同一等势面上,所以Q 1从C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0,选项B 正确;将一电荷量为-2q 的点电荷Q 2从无穷远处移到C 点,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2W ,Q 2在移到C 点后的电势能为-2W ,选项C 正确D 错误。
2019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含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 II 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F随h 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B.C.D.【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h 越大,F 越大,故选项D 符合2()GMm F R h =+题意;15.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坏,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已知和的质量分别为和,1401214H He+2e+2v→11H42HeP 1.0078u m = 4.0026um α=1u=931MeV/c 2,c 为光速。
在4个转变成1个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11H 42HeA. 8 MeVB. 16 MeVC. 26 MeVD. 52 MeV【答案】C 【解析】【详解】由知,=2E mC ∆=∆()242p e E m m m cα∆=⨯--⋅2E m c ∆∆=,忽略电子质量,则:6191693110 1.610J910-⨯⨯⨯⨯27311.710kg 0.910kg --≈⨯⨯?,故C 选项符合题意;()24 1.0078 4.0026MeV26E u u c ≈∆=⨯-⋅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已10m/s 2。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A. 150kg B. kgC. 200 kgD. 【答案】A 【解析】【详解】T =f +mg sin θ,f =μN ,N =mg cosθ,带入数据解得:m =150kg ,故A 选项符合题意g snb en 17.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
2019江苏物理高考实验八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结 束
(2)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 数记录如下:
U(V) 1.45 1.36 1.27 1.16 1.06 I(A) 0.12 0.20 0.28 0.36 0.44
U
乙 为纵坐
标,UR为横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图像为一条直线;
③ [答UR①=案(2E1)U]1根·R=+据EEr闭rU1,·合R1以+电UR为路RE11纵或欧②坐U姆U标定=UR,;律ER- 或写为URUR出横r关 坐R标于,③R在UR和直=U角E1 R的坐+标函Er系数中关图系像式为,一如条下直:线。
[解析] 本实验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所以还 需要用导线将 a 与 d 相连,c 与 g 相连,f 与 h 相连。
甲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结 束
(3)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坏了,于是不再使用电流表,剩余仪器中仅 用电阻箱替换掉滑动变阻器,重新连接电路,仍能完成实验。实 验中读出几组电阻箱的阻值 R 和对应电压表的示数 U。用图像法 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为在直角坐标系中得到的函数图像是一条直 线,则可以________为纵坐标,以________为横坐标。
实验八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结 束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结 束
突破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 1] (2015·天津高考)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由三节干电池
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电动势约 4.5 V,内电阻约 1 Ω)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除待测电池组、电键、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结 束
江苏省2019年高考物理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01物理常识单位制含解析20190625131

物理常识 单位制1.(2019·北京卷)国际单位制(缩写SI )定义了米(m )、秒(s )等7个基本单位,其他单位均可由物理关系导出。
例如,由m 和s 可以导出速度单位m·s –1。
历史上,曾用“米原器”定义米,用平均太阳日定义秒。
但是,以实物或其运动来定义基本单位会受到环境和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采用物理常量来定义则可避免这种困扰。
1967年用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的频率∆ν=9 192 631 770 Hz 定义s ;1983年用真空中的光速c =299 792 458 m·s –1定义m 。
2018年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基本物理常量来定义(对应关系如图,例如,s 对应∆ν,m 对应c )。
新SI 自2019年5月20日(国际计量日)正式实施,这将对科学和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物理常量定义,保证了基本单位的稳定性B .用真空中的光速c (m·s –1)定义m ,因为长度l 与速度v 存在l =vt ,而s 已定义C .用基本电荷e (C )定义安培(A ),因为电荷量与电流I 存在I =q /t ,而s 已定义D .因为普朗克常量h (J·s )的单位中没有kg ,所以无法用它来定义质量单位【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信息题,由题所给信息结合和的物理意义解答。
由题意可知,如果以实l vt =qI t =物或其运动来定义基本单位会受到环境和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所以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物理常量定义,保证了基本单位的稳定性,故A 正确;用真空中的光速定义m ,即光在真空中传播299792458分之一秒的距离,且s 早已定义,故B 正确;由公式可知,安培即为1 s 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故C 正确;qI t =由题意可知,h 对应的单位为,而能量的单位单位中包含质量,故可以对Kg 进行定义,故D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物理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非选择题(第10题~第15题,共6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 V 时,输出电压(A )降低2 V (B )增加2 V (C )降低200 V (D )增加200 V2.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 ,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A )sin Tα(B )cos Tα(C )T sin α (D )T cos α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2 Ω.断开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 V ;闭合S 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 V ,则电源的内阻r 为(A )1 Ω (B )2 Ω (C )3 Ω (D )4 Ω4.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 1、v 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则(A )121,GM v v v r >= (B )121,GM v v v r >> (C )121,GM v v v r <=(D )121,GM v v v r <>5.一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上,t =0时刻,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射入该电场,电场力对粒子做功的功率为P ,不计粒子重力,则P -t 关系图象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所示,摩天轮悬挂的座舱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座舱的质量为m ,运动半径为R ,角速度大小为ω,重力加速度为g ,则座舱(A)运动周期为2πR ω(B)线速度的大小为ωR(C)受摩天轮作用力的大小始终为mg(D)所受合力的大小始终为mω2R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和b是两条固定的平行长直导线,通过的电流强度相等.矩形线框位于两条导线的正中间,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在a、b产生的磁场作用下静止.则a、b的电流方向可能是(A)均向左(B)均向右(C)a的向左,b的向右(D)a的向右,b的向左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从A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A)弹簧的最大弹力为μmg(B)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μmgs(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D)物块在A2gsμ9.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固定在A点.先将一电荷量也为+q的点电荷Q1从无穷远处(电势为0)移到C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再将Q1从C点沿CB移到B点并固定.最后将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Q1移入之前,C点的电势为W q(B)Q1从C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0(C)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2W(D)Q2在移到C点后的电势能为-4W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2题)和选做题(第13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某兴趣小组用如题10-1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1)有两种工作频率均为50 Hz的打点计时器供实验选用:A.电磁打点计时器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为使纸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应选择(选填“A”或“B”).(题10-1图)(2)保持长木板水平,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实验中,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在砝码盘中慢慢加入沙子,直到小车开始运动.同学甲认为此时摩擦力的影响已得到消除.同学乙认为还应从盘中取出适量沙子,直至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运动.看法正确的同学是 (选填“甲”或“乙”). (3)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后,在砝码盘中加入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松开小车,小车运动.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的一段如题10-2图所示.图中纸带按实际尺寸画出,纸带上A 点的速度v A = m/s .(题10-2图)(4)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 ,再测出纸带上起点到A 点的距离为L .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可用ΔE k =212A Mv 算出.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应 (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接近”)砝码、砝码盘和沙子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合力做的功可用W=mgL 算出.多次测量,若W 与ΔE k 均基本相等则验证了动能定理.11.(10分)某同学测量一段长度已知的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操作如下:(1)螺旋测微器如题11-1图所示.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先将电阻丝轻轻地夹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再旋动 (选填“A ”“B ”或“C ”),直到听见“喀喀”的声音,以保证压力适当,同时防止螺旋测微器的损坏.(题11–1图)(2)选择电阻丝的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电阻丝的直径.(3)题11-2甲图中R x ,为待测电阻丝.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滑动变阻器接入题11-2乙图实物电路中的正确位置.(题11-2甲图) (题11-2乙图)(4)为测量R ,利用题11-2甲图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5组电压U 1和电流I 1的值,作出的U 1–I 1关系图象如题11-3图所示.接着,将电压表改接在a 、b 两端,测得5组电压U 2和电流I 2的值,数据见下表: U 2/V 0.50 1.02 1.54 2.05 2.55 I 2/mA20.040.060.080.0100.0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U 2–I 2图象.(5)由此,可求得电阻丝的R x = Ω.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到电阻丝的电阻率. 12.[选修3–5](12分)(1)质量为M 的小孩站在质量为m 的滑板上,小孩和滑板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滑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小孩沿水平方向跃离滑板,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v ,此时滑板的速度大小为 . (A )m v M(B )M v m(C )m v m M + (D )Mv m M+ (2)100年前,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打出了质子.后来,人们用α粒子轰击6028Ni 核也打出了质子:460621228291He+Ni Cu+H X →+;该反应中的X 是 (选填“电子”“正电子”或“中子”).此后,对原子核反应的持续研究为核能利用提供了可能.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是(选填“核衰变”“核裂变”或“核聚变”).(3)在“焊接”视网膜的眼科手术中,所用激光的波长λ=6.4×107 m,每个激光脉冲的能量E=1.5×10-2J.求每个脉冲中的光子数目.(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l0-34 J·s,光速c=3×108 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选做题】13.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A.[选修3–3](12分)(1)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理想气体静置足够长时间后,该气体.(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息下来(B)每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均相等(C)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D)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变(2)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荷叶上的小水滴总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选填“引力”或“斥力”).分子势能E 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如题13A-1图所示,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E p的是图中(选填“A”“B”或“C”)的位置.(3)如题13A-2图所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A→B的等压过程,B→C的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其中B→C过程中内能减少900 J.求A→B→C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总功.B.[选修3–4](12分)(1)一单摆做简谐运动,在偏角增大的过程中,摆球的.(A)位移增大(B)速度增大(C)回复力增大(D)机械能增大(2)将两支铅笔并排放在一起,中间留一条狭缝,通过这条狭缝去看与其平行的日光灯,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由于光的(选填“折射”“干涉”或“衍射”).当缝的宽度(选填“远大于”或“接近”)光波的波长时,这种现象十分明显.(3)如图所示,某L形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2.现沿AB方向切去一角,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为使水平方向的光线射到AB面时不会射入空气,求θ的最大值.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5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用软导线制成的单匝闭合线圈,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已知线圈的面积S=0.3 m2、电阻R=0.6 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 T.现同时向两侧拉动线圈,线圈的两边在Δt=0.5s时间内合到一起.求线圈在上述过程中(1)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E;(2)感应电流的平均值I,并在图中标出电流方向;(3)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15.(16分)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A与B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先敲击A ,A 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B 上滑动距离L 后停下。
接着敲击B ,B 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 、B 都向右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A 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A ;(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 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 B 、a B '; (3)B 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B .16.(16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磁场中的水平绝缘薄板与磁场的左、右边界分别垂直相交于M 、N ,MN =L ,粒子打到板上时会被反弹(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速度一定,可以从左边界的不同位置水平射入磁场,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d ,且d <L ,粒子重力不计,电荷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