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化学练习题1
卫生化学习题.

卫生化学习题第二章一、选择题1.下列样品分析步骤中,能消除样品中干扰物质的一般是(B)A、样品采集与保存B、样品预处理C、样品的分析、测定D、数据处理2.选择合适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时应该注意(A)A、与选择的分析测量方法相适应B、不改变待测物的状态C、完全消除干扰物质D、提高测量灵敏度3.为了防止金属水解沉淀,在水样中应加入(B)A、硫酸B、硝酸C、氢氧化钠D、磷酸4.使用干灰化法预处理样品的优点是(A)A、有机物分解除去完全B、挥发性待测物容易收集C、待测物无明显变化D、所需时间少5.铅在体内的生物半减期限很长,故要测定尿铅含量,其采样时间可以在(D)A、下个班前B、工作周末C、下个工作周前D、任何时间6.使用强氧化性混合酸(浓硝酸+高氯酸)湿消化法预处理生物样品时,常需要将消化液挥干,再用合适溶剂溶解残渣进行后续分析,挥干的目的是(B)A、使残渣溶解度增大B、为降低消化液对测定的影响C、保证消化彻底D、使残渣尽量少7.在湿消化法预处理生物样品时,如果消化液呈黑色,可能的原因是(C)A、氧化剂氧化能力过大B、样品中含黑色有机物C、氧化剂使用量不够D、生成黑色配位化合物8.影响萃取分配比(D)大小的因素有(C)A、待测组分在两相的存在形式B、两相的体积比C、待测组分在两相的溶解度D、萃取的方式与次数9.选用何种生物材料作为检测样品,需根据以下哪项数据(D)A、检测目的B、被检物质特性C、被检物在体内转归D、以上都包括10.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血中微量砷时,最好使用(D)A、干灰化法B、酸消除法C、溶剂萃取法D、微波消除法11.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物时,最好使用(C)A、干灰化法B、酸消除法C、溶剂萃取法D、微波消除法12、用于测定农药或除草剂等项目的水样,盛装水样的容器一般使用(A)A、棕色玻璃瓶B、聚乙烯瓶C、无色玻璃瓶D、硼硅玻璃瓶13、测定BOD和COD的水样,如果其浓度较低,保存水样最好使用(A)A、棕色玻璃瓶B、聚乙烯瓶C、无色玻璃瓶D、硼硅玻璃瓶14、测定水中总磷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于(D)A、棕色玻璃瓶B、聚乙烯瓶C、无色玻璃瓶D、硼硅玻璃瓶15、测定含氟水样,贮存样品应选用(D)A、棕色玻璃瓶B、聚乙烯瓶C、无色玻璃瓶D、硼硅玻璃瓶二、填空题1.测定氟的水样应该用聚乙烯瓶采集和储存水样,pH在7以上的水样也可以用硬质玻璃瓶储存。
(word完整版)卫生化学习题

一、单选题(20分)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2、以铬黑T(EB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法测定Ca2+、Mg2+的总浓度,终点时呈现的颜色是()A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B Mg-EBT配合物的颜色C Mg-EDTA配合物的颜色D Ca2+-EBT配合物的颜色3、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溶液的适宜酸度是( )A pH 6。
5~10。
5B 0。
1~1mol/L的HNO介质 C pH 6。
5~7.5 D pH>1134、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5、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
酸效应是指A. 酸度对配位体配位能力的影响 B。
酸度对电解质溶解度的影响C. 酸度对金属离子配位能力的影响D. 酸抑制金属离子水解6、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是A 进行仪器校正B增加平行测定次数C做对照试验 D 做空白试验7、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主要决定于A. 两反应物质的浓度比值; B。
催化剂或诱导体的存在;C. 两反应物质的条件电极电位的差值; D。
溶液的〔H+〕。
8、间接碘量法常以淀粉为指示剂,其加入的适宜时间是A。
滴定开始时 B。
滴定至50%时C. 滴定至近终点时D. 滴定至I2的红棕色褪尽,溶液呈无色时9、吸收了空气中CO2的纯水,其pH值应A。
小于7 B。
等于7 C. 大于7 D. 其pH与大气无关10、佛尔哈德法以_________为指示剂。
A. K2CrO4B。
NH4Fe(SO4)2C. 荧光黄D. FeSO41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A. 1:1 B。
1:2 C. 1:3 D. 1:412、用KMnO4滴定 242OC时,反应速度由慢至快,这种现象称为A。
2017年卫生化学习题

卫生化学习题第二章一、选择题1. 下列样品分析步骤中,能消除样品中干扰物质的一般是(B )A、样品采集与保存B、样品预处理C、样品的分析、测定D、数据处理2. 选择合适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时应该注意(A )A、与选择的分析测量方法相适应B、不改变待测物的状态C、完全消除干扰物质D、提高测量灵敏度3. 为了防止金属水解沉淀,在水样中应加入( B )A、硫酸B、硝酸C、氢氧化钠D、磷酸4. 使用干灰化法预处理样品的优点是(A )A、有机物分解除去完全B、挥发性待测物容易收集C、待测物无明显变化D、所需时间少5. 铅在体内的生物半减期限很长,故要测定尿铅含量,其采样时间可以在(D )A、下个班前B、工作周末C、下个工作周前D、任何时间6. 使用强氧化性混合酸(浓硝酸+高氯酸)湿消化法预处理生物样品时,常需要将消化液挥干,再用合适溶剂溶解残渣进行后续分析,挥干的目的是( B )A、使残渣溶解度增大B、为降低消化液对测定的影响C、保证消化彻底D、使残渣尽量少7. 在湿消化法预处理生物样品时,如果消化液呈黑色,可能的原因是(C )A、氧化剂氧化能力过大B、样品中含黑色有机物C、氧化剂使用量不够D、生成黑色配位化合物8. 影响萃取分配比(D)大小的因素有(C )A、待测组分在两相的存在形式B、两相的体积比C、待测组分在两相的溶解度D、萃取的方式与次数9. 选用何种生物材料作为检测样品,需根据以下哪项数据(D )A、检测目的B、被检物质特性C、被检物在体内转归D、以上都包括10. 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血中微量砷时,最好使用( D )A、干灰化法B、酸消除法C、溶剂萃取法D、微波消除法11.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物时,最好使用( C )A、干灰化法B、酸消除法C、溶剂萃取法D、微波消除法12、用于测定农药或除草剂等项目的水样,盛装水样的容器一般使用( A )A、棕色玻璃瓶B、聚乙烯瓶C、无色玻璃瓶D、硼硅玻璃瓶13、测定BOD和COD的水样,如果其浓度较低,保存水样最好使用(A )A、棕色玻璃瓶B、聚乙烯瓶C、无色玻璃瓶D、硼硅玻璃瓶14、测定水中总磷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于(D )A、棕色玻璃瓶B、聚乙烯瓶C、无色玻璃瓶D、硼硅玻璃瓶15、测定含氟水样,贮存样品应选用(D )A、棕色玻璃瓶B、聚乙烯瓶C、无色玻璃瓶D、硼硅玻璃瓶二、填空题1.测定氟的水样应该用聚乙烯瓶采集和储存水样,pH在7以上的水样也可以用硬质玻璃瓶储存。
预防医学《卫生化学1-2章》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 预防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卫生化学》相当于分析化学中的________部分。
2. 《卫生化学》是应用_______,特别是仪器分析的理论和仪器,解决卫生化学遇到的定性、定量的问题。
3. 卫生化学的一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1.卫生化学的分析方法按任务分类可分为A. 定性、定量、化学分析B.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化学分析C. 定性、定量、结构分析D. 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结构分析2. 根据分析时试样用量的多少,分析化学可分为A.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痕量分析B.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C. 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痕量组分分析D. 常量分析、常规分析、微量分析3. 哪个不是卫生化学的任务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化学性质分析4. 当取样为固体时,微量分析指的是A.0.0001g~0.01g B.0.01g~0.1g C.0.1g以上D.0.0001g以下三判断题1. 微量分析就是微量组分分析。
2. 卫生化学的分析方法按原理分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
3. 常量组分分析是对试样的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大于0.1%的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
四、名词解释1. 卫生化学2. 仪器分析3. 定性分析4. 定量分析五、简答题1. 卫生化学的特点?2. 卫生化学学习的内容有哪些?3. 卫生化学中分析方法的分类?(提示:按任务、按原理、按含量、按对象)第二章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填空题1. 采样需符合的原则是、和。
2. 样品采集原则,在建立正确的总体和样品概念的基础上,应使采集的样品具有,考虑,顾及。
3. 空气样品采集的主要方法方法有和。
4. 样品预处理的总原则是和。
5. 常用的生物材料样品有、、、、和。
6. 采集食品样品时,必须注意其和。
7. 样品的保存方法有,和。
8. 王水是由和以比体积混合而成。
(word完整版)卫生化学考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30分,每题两分).1.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是(A)A。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高 B。
准确度高,精密度低C。
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 D. 精密度高,准确度低2。
对7。
5305进行修约,保留四位有效数字,结果是(C)A。
7。
53 B. 7。
531 C。
7。
530 D. 7。
53。
以下各项措施中,可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是(C)A。
设置对照试验 B。
校准仪器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 设置空白试验4. 氘灯所发出的光谱在哪个范围内(B)A。
X射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红外线5.吸光度A、透射比T与浓度c的关系是(A)A。
A与c成正比,T与c成反比 B. A与c成反比,T与c成反比C。
A与c成正比,T与c成正比 D。
A与c成反比,T与c成正比6。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是(B)A.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C.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7。
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Mn2+浓度时,用HIO4氧化Mn2+成MnO4—,以蒸馏水作空白溶液,问这是(D)A。
试剂空白 B. 样品空白 C。
平行操作空白 D. 溶剂空白8。
关于分子荧光分析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外转换过程属于辐射跃迁B. 延迟荧光属于非辐射跃迁C。
磷光发射是指电子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向基态跃迁D. 任何荧光化合物都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所用光源是(B)A。
钨灯 B。
空心阴极灯 C.氢灯 D. 氙灯10. 关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发射谱线的νo大于吸收谱线 B. 发射谱线的νo小于吸收谱线C.发射谱线的△ν小于吸收谱线 D。
发射谱线的△ν等于吸收谱线11。
下列原电池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B)A。
(—) Zn(s)|CuSO4(c2)||ZnSO4(c1)|Cu(s) (+)B。
卫生化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化学研究的范畴?A. 食品中的添加剂B. 环境中的污染物C. 药物的化学结构D. 化妆品的成分分析2. 卫生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重金属?A. 铅B. 汞C. 铜D. 锌3. 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常用于测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所有以上方法4. 在水质检测中,总溶解固体(TDS)是指:A. 水中所有溶解物质的总重量B. 水中所有溶解无机盐的总重量C. 水中所有溶解有机物质的总重量D. 水中所有溶解物质的总体积5. 卫生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钠C. 铁D. 钙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卫生化学中,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2. 环境中的______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
3. 在食品卫生化学检测中,______是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指标。
4. 卫生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______仪器可以用于测定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5. 饮用水中,______的浓度过高可能导致人体出现健康问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卫生化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作用。
2. 描述一下卫生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卫生化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2. 分析当前卫生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并讨论其对未来公共卫生政策的可能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 某地区饮用水中检测出重金属铅含量超标,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4. B5. C二、填空题1. 反应性2. 重金属3. 菌落总数4. 原子吸收光谱5. 铅三、简答题1. 卫生化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食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检测,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4套=预防医学《卫生化学》考试题

xxx大学《卫生化学》试题年级:专业:预防医学考试时间: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检出限2、准确度3、激发光谱4、平均值的置信区间5、工作曲线6、指示电极7、吸附等温线8、电解9、ECD10、梯度洗脱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分光光度法中,为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通常将吸光度控制在范围内。
2、荧光的发生是电子由第一电子激发态的能级降落至基态的各个不同的能级。
3、样品采集的原则可以概括为样品的、、。
4、样品处理方法分为法和法,前者适用于被测组分为状态的样品,后者适用于状态的样品。
5、液接电位是由离子的不同引起的。
使用可以消除或减小液接电位。
6、常用的参比电极有和,它们都是对离子的活度呈能斯特响应的电极。
7、凝胶色谱法,又称,它是按进行分离的一种液相色谱法。
8、速率理论方程的简化式,其中第二项叫。
9、没有组分进入检测器时的流出曲线称为。
三、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要判断两组数据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首先必须确定这两组数据的精确度有无显著差异,此时需用()。
A、F检验B、Q检验C、t检验D、Grubbs检验2、如果空白溶液的荧光强度调不到零,荧光分析的计算公式是()。
A、Cx=Cs(Fx-F0)/FsB、Cx=Cs(Fx/Fs)C、Cx=Cs(Fx-F0)/(Fs-F0)D、Cx=Cs(Fs -F0)/(Fx-F0)3、原子吸收光谱为线光谱,一般分布在()区。
A、远紫外B、远红外C、红外D、紫外可见4、为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必须使()。
A、激发光足够强B、试液浓度足够稀C、吸光系数足够大D、仪器灵敏度足够高5、AAS定量分析中,采用标准加入法,消除下列哪种干扰()。
A、电离干扰B、物理干扰C、化学干扰D、光谱干扰6、p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 H+得到电子B. H+在溶液和水化层间转移C. H+得到电荷D. 溶液中Na+与H+交换7、关于ISE的选择性系数,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是()A. 选择性系数愈大,则干扰离子干扰愈大B. 选择性系数愈大,则干扰离子干扰愈小C. 选择性系数与干扰离子无关D. 选择性系数可用于校正干扰值8、使用GC分析样品时,提高载气流速的影响是()。
卫生化学练习题

一、A型题(每题1分)1、分子中的电子在发生能级跃迁时,若能级的能量差越小,则吸收光的波长A.越长 B.越短C.不受能级跃迁的影响 D.受分子浓度的影响2、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分子中不存在的电子能级跃迁类型是A.σ→π*B.π→π* C.σ→σ* D.n→π*3、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光区出现一个吸收带的是A.丙醛 B.苯 C.2-戊烯醛D.1,3-戊二烯4、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的作用是:A.让光通过B. 让一定波长的光通过,其他滤掉C.滤去待测物发射的光D. 滤去待测物吸收的光5、在某波长下,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有色溶液,测得透光度为50%,则吸光度为A.0.155 B.0.200 C.0.301 D.0.5006、通常用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A.钨灯 B.溴钨灯 C.氘灯 D.氙灯7、某符合Beer定律的溶液,当浓度为C0时,测得的λmax为λ0,将溶液稀释1倍后,λmax 为A.λ0/2 B.2λ0C.lgλ0 D.λ08、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提供入射光的装置,其发射A.连续光谱 B.锐线光谱 C.发射光谱 D.吸收光谱9、在紫外光的照射下,CH3Cl分子中存在的电子能级跃迁类型是A.σ→σ* B.π→π* C.σ→π*D.n→π*10、在紫外分光光度法,导致吸收曲线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是A. 吸光度大约为0.6B. 透光率大约为 25 %C. 入射光为非单色光D. 被测物浓度小于0.01mol.L-11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的作用是:A.让光通过B. 让一定波长的光通过,其他滤掉C.滤去待测物发射的光D. 滤去待测物吸收的光12、分光光度法中,要使所测量的物质其浓度相对误差ΔC/C较小,宜选用吸光度读数范围是A.0 ~ 0.2B.0.1 ~ 0.8 C.0.2 ~ 0.8 D.0.5 ~ 0.813、通常用于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A.氢灯 B.氙灯 C.氘灯 D.溴钨灯14、在某波长下,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一有色溶液,测得透光度为70%,则吸光度为A.0.155 B.0.200 C.0.250 D.0.35515、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A. 数目越多B. 波长越长C. 能量越大D. 频率越高16、在紫外光的照射下,CH3Cl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的类型有A. σ→σ*B.π→π*C. σ→π*D. n→π*17、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光区出现两个吸收带的是A、戊烯B、1,4-戊二烯C、2-戊烯醛D、1,3-戊二烯18、某化合物在己烷中的紫外吸收光谱中有个吸收带的λmax在305nm处,若改在乙醇中测定,则移至307nm处,该吸收带是由下列哪一种类型的跃迁引起的?A. n→π*B. π→π*C. σ→σ*D. n→σ*19、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A. 波长变短B. 波长不变C. 谱带红移D. 谱带蓝移20、荧光分光光度计中单色器的数量是A.1个B.2个 C.3个 D.4个21、磷光的产生是电子发生了下面的哪一种跃迁?A.S1 →S2 B.S1→S0C.S1→T1D.T1→S022、下列哪一种基团引入苯环,可使荧光减弱而磷光增强?A.-NH3+B.-OH C.-OCH3 D.-I23、不能增加荧光强度的因素是A.增加吸电子取代基B.增加推电子取代基C.形成平面刚性结构D.共轭程度增大24、荧光光子的寿命约为A.<10-10 s B.10-7 ~ 10-9s C.10-4 ~ 10-6s D.>10-1 s25、荧光分光光度计中第二单色器的作用是A.激发光所发生的反射光可通过 B.只让溶剂的散射光不能通过C.将光源发射的光滤去 D.只让样品溶液产生的荧光通过26、荧光的产生是电子发生了下面的哪一种跃迁?A.S1 →S2 B.S1→S0C.S1→T1D.T1→S027、下列哪一种基团引入苯环,可使荧光减弱?A.-OCH3B.-OH C.-NH3+ D.-NHCH328、能增加荧光强度的因素是A.增加吸电子取代基B.增加高原子序数的原子C. 形成平面刚性结构D.共轭程度减小29、磷光光子的寿命约为A.<10-10 s B.10-7 ~ 10-9s C.10-4 ~ 10-6s D.>10-1 s30、荧光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之间相似的是A.光谱的结构B.光谱的形状C.光谱的波长D.光谱能量31、不是卫生化学检测仪器的研究信号参数的为:A.光B.电C.浓度D.磁32、空气样品采集装置组成中,不存在的是A.收集器B.流量计C.采样动力D.硬质玻璃瓶33、血液样品长期保存时,需要放在哪个温度下?A.-20℃ B.-4℃ C.0℃ D.4℃34、下列哪种误差属于随机误差?A.读取滴定管刻度不规则引起的误差B.测量仪器示值的波动引起的误差C.测定试剂不纯D.仪器部件的不够精密35、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x)与()A.与测定次数成正比 B.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正比C.与测定次数成反比 D.测定次数增加,S x减小36、某人用EDTA直接滴定法测出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由计数器算得结果为35.628195%,你认为此时应取几位有效数字?A. 3B. 5C. 4D. 237、下面有关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精密度高则准确度高; B. 准确度高则要求精密度一定要高;C. 准确度与精密度没关系;D. 准确度高不要求精密度要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卫生检验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分析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一、单选题
1、精密度常用以下哪项表示:
A、相对误差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
D、标准偏差
2、对真实值为8.02%的样品进行分析,甲测定结果平均值为7.96%,标准偏差为0.04%,乙测定结果为8.10%,标准偏差为0.06%。
与乙的测定结果比较,甲的测定结果:
A、准确度、精密度均较好
B、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
C、准确度较差,精密度较好
D、准确度、精密度均较差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好,精密度不一定好
B、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好,准确度一定好
C、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好,精密度一定好
D、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无必然关系
4、采用一新方法测定某样品含量,其总体标准偏差未知,要判断分析结果是否可靠,应采用:
A、G检验法
B、Grubbs检验法
C、F检验法
D、t检验法
5、一组平行测定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存在可疑值,应采用:
A、t检验法
B、F检验法
C、Grubbs检验法
D、F检验加t检验法
6、定量分析测定时,对测定结果的误差要求是:
A、越小越好
B、等于零
C、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即可
D、大于允许误差
7、为减小系统误差,可采用的措施是:
A、进行仪器校正
B、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C、增加称样量
D、舍去可疑数据
8、在测定样品过程中,做加标回收试验的目的是:
A、评价方法检出限
B、评价方法准确度
C、评价方法灵敏度
D、评价方法精密度
9、应用标准参考物质的目的是:
A、评价方法检出限
B、评价方法准确度
C、评价方法灵敏度
D、评价方法精密度
10、利用质量控制图对分析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价,要求:
A、所有样品测定值应在上下警戒限之外,控制限之内
B、所有样品测定值应在中心线附近上下警戒限之间
C、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值应在中心线附近上下警戒限之间
D、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值应在上下控制限之外
二、填空题
1、随机误差服从()规律。
2、()误差是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它影响分析结果的()。
3、通常将测定误差分为()、()和()。
4、定量分析中()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5、0.02025有()位有效数字;2.30×10-3有()位有效数字。
6、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常用的方法有()、()和()。
7、对照实验是检验()误差的有效方法,但在进行对照实验时,应尽量选择与试样()相近的标准试样进行对照分析。
三、判断题
1、随机误差决定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2、即使存在系统误差,无限多次的测量值的平均值也会接近真值。
3、绝对误差即是误差的绝对值。
4、准确度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定过程中系统误差的大小。
5、两组数据的平均值和平均偏差均相同,表明这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没有差异。
6、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好,准确度一定好。
7、在测定结果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8、加标回收试验的回收率越高,其方法准确度越好。
9、F检验用于判断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10、离群值的取舍应通过Q检验或Grubbs检验决定。
四、名词解释题
1、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
3、准确度
4、精密度
5、检出限
6、灵敏度
7、空白试验
8、可疑数据
9、标准物质
五、简答题
1、如何检验和消除测定方法中的系统误差?
2、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DACCC CABBC
二、填空题
1、正态分布
2、系统;准确度
3、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
4、系统;随机
5、4;3
6、用标准物质评价;用加标回收率评价;与标准方法对照评价
7、系统;组成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五、简答题
1、通过对照试验(用标准样品对照、用标准方法对照)、回收试验来检验系统误差的存在,用空白试验、校准仪器、提纯试剂和校正的方法来消除测定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2、准确度指测量值与真值符合的程度,精密度指对同一均匀试样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分散程度,准确度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大小,决定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精密度反映了测定过程中随机误差的大小,表现了测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精密度不高,准确度肯定不高。
只有消除了系统误差后,高精
注:试卷不允许拆开本试卷共4页第1 页
密度才有可能获得高准确度的测定结果。
注:试卷不允许拆开本试卷共4页第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