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信号与系统实验-软硬件结合操作实验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时间:2006-09-29培养目标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全球化视野,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系统软件设计、计算机网络设计、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本专业分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系统两个方向,两个方向修读同样的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在选修课上二者各有侧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4.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6.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汇编与接口、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编译原理、计算理论教学特色课程外文原版教材的课程: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基础、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分析与实验、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JAVA程序设计全英语教学的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基础、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研究型和讨论型课程:软件工程、专题研讨、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双学位说明要求修读数据结构基础等21门课程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取得55学分,可以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位。

211C0020 数据结构基础 2.5 秋21120490 高级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1.5 冬211C001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5 春夏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 3 秋冬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实验 1 秋冬21186031 计算机组21186040 计算机组成实验 1 春夏211C0030 数据库系统原理 2.5 春夏21120050 操作系统原理 3 秋冬21120360 操作系统分析与实验 2 冬计算机体系结构 2.5 秋冬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 1 秋冬21120261 软件工程 2.5 春夏计算机网络基础 3.5 春夏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 2 夏21120470 编译原理 2 春21120500 汇编与接口 2.5 秋21191080 接口实验 1.5 冬21120520 计算理论 2 秋21190940 JAVA程序设计 2.5 夏21190831 嵌入式系21120460 毕业论文 8 春夏说明:已修读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的同学可免修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及实验。

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附件2
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项目编号 kg2013001 kg2013002 kg2013003 kg2013004 kg2013005 kg2013006 kg2013007 kg2013008 kg2013009 kg2013010 kg2013011 kg2013012 kg2013013 kg2013014 kg2013015 kg2013016 kg2013017 kg2013018 kg2013019 kg2013020 kg2013021 kg2013022 kg2013023 kg2013024 kg2013025 kg2013026 kg2013027 kg2013028 项目主持学校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项目名称 基于多媒体的沉浸式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以模块化方式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药剂学教学改革 全校通识课《智慧与正义》教学创新 《国际贸易学》研究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基于“1+3”(讲 授+文献导读→主题论文→Seminar)授课模式 基于拔尖学生能力提高的求是科学班“基础化学实验”多模式 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研讨启发式“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微机系统设计与应用”课程的“教法、学法、考法”改革与 实践 大类基础课《植物学》的研究型及国际化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双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中的应用 L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精神病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自控理论课堂教学优化 微积分课堂教学方法与课内外教学互动创新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课堂教学中培养土木工程师创新与实践综合能力的探索 搭建自协同学习平台,探索过程启发式教学——理论力学课堂 教学改革与实践 《学术英语写作与口头报告》课程改革研究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交互式教学研究 探索并改进“FlippedClass Model” 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 基于开放教育资源(OER)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先进材料实验课程自主开放、互动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 践 工程实例嵌入型教学方法在《土力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肝胆胰外科实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体化创新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人体结构与功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建构式互动教学在《生命科学基础》课程应用与实践探索 大班实时互动和分班专题研讨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完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研究 主持人 盛跃东 高建青 张国清 严建苗 赵华绒 马皓 王立强 傅承新 丁玲 禹华良 王慧 苏德矿 邱利民 赵羽习 叶敏 丁展平 张兴宏 姚缨英 蔡亮 李艳 马建青 刘芙 胡安峰 吴李鸣 张晓明 柯越海 潘正权 朱柏铭 参与人 马以容,张昀,徐知媛,冯丽春 等 应晓英,袁弘,杜永忠,朱卡林 等 无 无 吴金龙,吴百乐,方文军,王彦广 等 徐德鸿,王正仕,石健将,陈宏 等 王晓萍, 刘玉玲,梁宜勇,张秀达 等 赵云鹏,姜维梅,邱英雄,于明坚 等 杨波,吴昊姝,应美丹,朱卡林 卢蕴容,郜彬,刘微波 邵之江,宋春跃,吴 俊,徐正国 等 童雯雯,毕惟红,朱静芬 甘智华,张小斌,孙大明,陈振英 等 段元锋,李育超 邓茂林,宦荣华,陈丽华,金肖玲 等 庞继贤,汪运起 王齐,涂克华,朱蔚璞,万灵书 范承志,樊伟敏,李玉玲 无 郭玉清,张剑平,董榕,张慕华 王东莉,封丽萍,陈小英,万慧进 等 陈立新,乔旭升,邬震泰,程继鹏 等 龚晓南,谢康和,谢新宇,黄大中 吴健,陆定,胡晨,徐军 等 欧阳宏伟,夏强,周俊,陈玮琳 等 傅承新,鲁林荣,卢大儒,程洪强 厉位阳,鲍世宁,应和平,阮永红 等 无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意义 (4)2. 实验原理 (5)2.1 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 (7)2.2 信号的分类与表示 (8)2.3 系统的分类与表示 (9)2.4 信号与系统的运算法则 (11)3. 实验内容及步骤 (12)3.1 实验一 (13)3.1.1 实验目的 (14)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15)3.1.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6)3.2 实验二 (16)3.2.1 实验目的 (17)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18)3.2.3 实验步骤 (19)3.2.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9)3.3 实验三 (20)3.3.1 实验目的 (21)3.3.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3.3.3 实验步骤 (23)3.3.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24)3.4 实验四 (26)3.4.1 实验目的 (27)3.4.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7)3.4.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29)4. 结果与讨论 (29)4.1 实验结果汇总 (31)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4.3 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对比与验证 (33)1. 内容概要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回顾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所进行的实验内容,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涵盖了信号分析、信号处理方法以及系统响应等多个方面。

实验一:信号的基本特性与运算。

学生掌握了信号的表示方法,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以及信号的基本运算规则,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实验二:信号的时间域分析。

在本实验中,学生学习了信号的波形变换、信号的卷积以及信号的频谱分析等基本概念和方法,利用MATLAB工具进行了实际的信号处理。

实验三:系统的时域分析。

学生了解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包括零状态响应、阶跃响应以及脉冲响应,并学会了利用MATLAB进行系统响应的计算和分析。

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信息)专业对比

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信息)专业对比

专业核心课
传感技术、微机原理及 应用、数字信号处理、 嵌入式系统结构、电子 信息系统
自动控制理论、 微机原理与接口 技术、现代传感 技术和过程检测 系统、过程控制 工程、过程控制 原理、自动化综 合实验、电路原 理、数字电子技 术基础、模拟电 子技术基础
所依托的主干学科 学科专业类别 建议修读
仪器科学与技术 仪器仪表类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电路基础I/II 、数字系统设计 I/II、电磁场与电 磁波、信号与系统 (甲)、数字信号 处理、通信原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气信息类 计算机类A组大学计 算机基础、C程序设 计基础与实验
微积分、线性代数 、大学物理(甲) 、工程图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信息类 电气信息类 数学分析、)、工程图 学
微积分、线性代 数、大学物理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 (甲)、工程图 (春夏学期) 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信息工程(光电) 软件工程 离散数学及其应用 、数据结构基础、 高级数据结构与算 法分析、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计算机 组成、数据库系统 原理、操作系统原 理、操作系统分析 与实验、软件工程 基础、计算机网络 基础、项目管理与 案例分析、软件需 求分析与设计、软 件体系结构、人机 交互工程
工程生理学、 定量生理学、 电子电路基础I/II 微机原理及应 、信号与系统 用、生物医学 (甲)、电磁场与 传感与检测技 电磁波、微电子器 术、生物医学 件与电路、数字系 信号处理、医 统设计I、通信原理 学系统设计与 (乙) 实践、现代医 学成像技术
软件技术基础、信 号与系统、微机原 理与接口技术、嵌 入式系统与应用、 应用光学、物理光 学、光电子学、光 电检测技术及系统 、光信息综合实验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名称:基于Socket接口实现自定义协议通信姓名:学院:计算机学院系:专业: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浙江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基于Socket接口实现自定义协议通信实验类型:编程实验同组学生:实验地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一、实验目的●学习如何设计网络应用协议●掌握Socket编程接口编写基本的网络应用软件二、实验内容根据自定义的协议规范,使用Socket编程接口编写基本的网络应用软件。

●掌握C语言形式的Socket编程接口用法,能够正确发送和接收网络数据包●开发一个客户端,实现人机交互界面和与服务器的通信●开发一个服务端,实现并发处理多个客户端的请求●程序界面不做要求,使用命令行或最简单的窗体即可●功能要求如下:1.运输层协议采用TCP2.客户端采用交互菜单形式,用户可以选择以下功能:a)连接:请求连接到指定地址和端口的服务端b)断开连接:断开与服务端的连接c)获取时间: 请求服务端给出当前时间d)获取名字:请求服务端给出其机器的名称e)活动连接列表:请求服务端给出当前连接的所有客户端信息(编号、IP地址、端口等)f)发消息:请求服务端把消息转发给对应编号的客户端,该客户端收到后显示在屏幕上g)退出:断开连接并退出客户端程序3.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请求后,根据客户端传过来的指令完成特定任务:a)向客户端传送服务端所在机器的当前时间b)向客户端传送服务端所在机器的名称c)向客户端传送当前连接的所有客户端信息d)将某客户端发送过来的内容转发给指定编号的其他客户端e)采用异步多线程编程模式,正确处理多个客户端同时连接,同时发送消息的情况●根据上述功能要求,设计一个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应用通信协议●本实验涉及到网络数据包发送部分不能使用任何的Socket封装类,只能使用最底层的C语言形式的Socket API●本实验可组成小组,服务端和客户端可由不同人来完成三、主要仪器设备●联网的PC机、Wireshark软件●Visual C++、gcc等C++集成开发环境。

信号与系统实验系统

信号与系统实验系统

目录信号与系统实验系统 (2)高频电子电路实验系统 (4)通信原理实验系统 (6)数字通信实验系统 (9)光纤通信实验系统 (11)光纤通信配套设备及报价 (19)数字程控交换实验系统 (23)移动通信实验系统 (27)微波电路与系统实验系统 (33)通信工程综合实验实训装置 (36)通信系统设计创新实验台 (42)EDA可编程器件实验系统 (48)SOPC片上可编程实验开发系统 (55)DSP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开发系统 (61)ARM嵌入式实验开发系统 (71)DSP+ARM实验开发系统 (79)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开发系统:DSP+ARM+SOPC (82)“实验室建设”定制服务简介 (86)百科融创-技术培训 (88)百科融创-创新教学实验仪器报价单 (89)信号与系统实验系统一、适用范围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主要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而配套设计的实验装置。

系统集实验模块和实验所需信号源等于一体,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是各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理想产品。

二、系统组成1、功能模块A)信号发生器模块:可产生频率、幅度、占空比可调的三角波、方波、正弦波。

B)单片机低频信号发生器模块:产生常用信号,可以包括:指数信号,衰减指数信号,正弦信号,抽样函数信号,高斯函数信号,单位斜变信号(锯齿波),单位阶跃信号(方波),冲击信号等多种信号,通过键盘或按键输入选择波形种类,用LED显示。

C)扫频信号源模块:产生频率周期性连续变化的正弦信号。

2、实验模块A)有源无源滤波器模块:主要实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电路板用图形表示,便于学生理解。

B)基本运算单元模块:包括加法器,标量乘法器(同向、反向),积分器。

C)一阶电路,二阶电路(串并联RLC电路),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块:可提供固定连接电路,或者由用扩展模块中分立元件连接实现。

D)二阶网络状态变量测量模块:可以模拟求解系统响应,实现微分方程的模拟求解。

参数和初始值可以由实验者设置,以满足不同实验要求。

浙江大学本科自动化专业课程安排

浙江大学本科自动化专业课程安排

0--3 1.5 4--0 2--0 0--1 0--2 3--0 0--2 3--0 0--2 2.5--1 2--1 2.5--1 2--2 2--1 3 23 3 0.5 4
20110040 10190040
第三学年 课程号 021E0040 02110081 03110080 10120030 10120072 10120430 10120210 10120410 10193780 10193451 10191021 10191032 10193400 10120400 10191130 10191121 10193490 10193580 10191151 10190060 10190030 10193310 10190021 10120111 10193300 10193320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形势与政策 体质测试Ⅰ 电机学** 控制理论(乙)* 微机原理与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Ⅰ* 电器原理与应用*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高电压技术* 发电厂电气系统* 电力技术经济基础* 电气装备CAD技术* 电气装备建模与分析* 机电运动控制系统* 电气装备计算机控制技术* 现代驱动技术* 自动控制元件* 软件工程 电磁场数值计算 高速磁悬浮交通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运筹学 电子系统设计 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周学时 2--1 0--1 0.5 4.5--1 3--1 3.5--1 2.5--1 2--1 2--1 2--0 1.5--1 1.5--0 2--0 2--1 2--1 2--1 2--1 2--0 2--1 2--1 2--1 2--0 2--1 2--0 2--1 2--0 2.5 2.5 5 3.5 4 学分
个性课程选修10学 分
1.5 4.5 23

浙江大学·无线网络应用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无线网络应用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总结课程名称:无线网络应用姓名:王泽颢学院(系):信电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学号:3150100825指导教师:张昱,史笑兴,李惠忠2015年11 月 7日实验总结的实验项目清单第一部分基本实验总结1、第五次课实验:无线网络安全性配置应用之虚拟服务器实验2、第六次课实验:无线网络中以PC机为DHCP服务器配置应用实验3、第七次课实验:Ad Hoc模式的无线网络组网及流媒体服务配置应用实验第二部分扩展实验总结1、第三次课实验:基于无线路由器的VPN共享上网实验2、第五次课实验:无线路由器的QSS快速安全设置实验3、第六次课实验: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互联实验4、第六次课实验:基于无线AP的中继ZJUWLAN共享上网实验5、第七次课实验:基于虚拟WiFi的VPN共享上网实验第一部分基本实验总结第五次课实验:无线网络安全性配置应用之虚拟服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虚拟服务器的原理和应用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虚拟服务器的设置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设置内网的Web Server 和FTP Server 为两个虚拟服务器,允许外网的客户机进去访问它们。

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EP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将内网中需要为外网用户提供HTTP或FTP等服务的主机的相应服务端口映射到无线路由器的WAN口,从而实现从外网访问内网。

内网中被映射的为外网提供服务的主机就是虚拟服务器。

这部分中我们担任的是FTP server.三、主要仪器设备1.TL-WR847N无线路由器1台(包括电源变压器1个)2.直通线1根、PC机3台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 利用网线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口,设置无线路由器的SSID和频段等无线参数。

2. 进入“无线设置”中的“无线安全设置”选择安全模式为WEP,然后选择认证类型为“自动”或“开放模式”,选择WEP密钥格式为“ASCII码”,设定为12345,密钥1的密钥类型选为64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yright
As one member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I sincerely hope this will enable you to acquire more time to do whatever you like instead of struggling on useless homework. All the content you can use as you like. I wish you will have a meaningful journey on your college life.
——W z h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老师:周绮敏、史笑兴、李惠忠
成绩:__ ___ 实验名称:MATLAB操作实验实验类型:电子电路
实验名称:软硬件结合操作实验1——信号的卷积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卷积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通过实验的方法加深对卷积运算的图解方法及结果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1台
2、信号源及频率计模块 1块
3、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1块
三、实验内容
(一)脉冲信号的自卷积
1)观察记录频率500Hz、幅度Vpp=1V、占空比为的矩形波自卷积
2)减小矩形波的占空比,观察卷积结果;并记录占空比为时的矩形波自卷积
3)分别观察记录频率500Hz、幅度Vpp=2V、占空比为、的矩形波自卷积
(二)矩形信号与锯齿波信号的互卷积
1)频率500Hz、幅度Vpp=1V、占空比为50%、25%的矩形波与幅度2V、频率500Hz锯齿波信号互卷积
2)频率500Hz、幅度Vpp=2V、占空比为50%、25%的矩形波与幅度2V、频率500Hz锯齿波信号互卷积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研究
(二)矩形信号与锯齿波信号的互卷积
实验名称:软硬件结合操作实验2 __信号的分解及合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波形分解与合成原理,掌握用傅里叶级数进行谐波分析的方法。

2、分析典型的方波信号和三角波信号谐波分量的构成。

3、观察通过叠加各谐波分量可以合成出原信号。

4、学会用VIRTINS Multi-Instrment(万用仪)分析方波和三角波信号的分解及合成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1台
2、信号源及频率计模块 1块
3、数字信号处理模块1块
4、VIRTINS Multi-Instrment(万用仪)3.2 软件平台
三、实验内容
(一)(Vpp=2V、占空比=50%)400Hz、500Hz或600Hz方波信号分解与合成
(二)(Vpp=2V、占空比=50%)1KHz或2KHz方波信号分解与合成
(三)(Vpp=2V)400Hz、500Hz或600Hz三角波信号分解与合成
(四)(Vpp=2V)1KHz或2KHz三角波信号分解与合成
(五)在VIRTINS Multi-Instrment(万用仪)软件平台上分析方波和三角波信号的分解及合成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研究
结论:频率对方波分解信号的峰峰值没有影响,偶数次信号分解都不存在。

结论:频率对三角波分解信号的峰峰值没有影响,偶数次信号分解都不存在。

(三)(在VIRTINS Multi-Instrment(万用仪)软件平台上分析方波和三角波信号的分解及合成
3.1 方波的分解和合成
VIRTINS上的结果
硬件平台上的结果(三次谐波)
3.2 三角波的分解和合成
VIRTINS上的结果
硬件平台上的结果(5次谐波)
结论:硬件平台上结果与电脑仿真一致,且叠加的谐波越多结果与原始信号越接近。

实验名称:软硬件结合操作实验3__研究谐波相位及幅值对波形合成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相位在波形合成中的作用。

2、加深理解幅值对波形合成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1台
2、信号源及频率计模块1块S2
3、数字信号处理模块1块S4
三、实验内容
(一)研究3次谐波相位相移180对(400Hz、500Hz或600Hz)方波信号合成的影响
(二)研究3次谐波相位相移180对(1KHz或2KHz) 方波信号合成的影响
(三)在VIRTINS Multi-Instrment(万用仪)软件平台上观察分析谐波相位、幅值变化对方波合成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研究
1、将500Hz方波的第3次谐波相位相移180后合成,分别用实验箱中硬件电路、
及用虚拟仪器软件进行分析,分别画出前7次谐波合成所得的结果,并比较是否
一致?(示波器上的结果可拍照,虚拟仪器软件分析结果电脑截屏)
2、将500Hz方波的第3次谐波幅值减半后合成,用虚拟仪器软件进行分析,画出前7次谐波合成的波形图。

实验名称:软硬件结合操作实验4 __抽样定理及信号恢复
一、实验目的
验证抽样定理并恢复原信号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1台
2、信号源及频率计模块1块S2
3、数字信号处理模块2块S4
三、实验内容
1、检测抽样定理的正确性
2、结合滤波器的幅频特性,体会公式fm<fc<fs-fm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研究
1、画出fm=1KHz、fs=8KHz、fc=1KHz时的被抽样信号、抽样后输出信号、和恢
复信号。

被抽样信号:上面曲线;
抽样后输出信号:下面曲线
恢复信号:上曲线
被抽样信号:下曲线
2、画出fm=1KHz、fs=8KHz、fc=2KHz时的被抽样信号、抽样后输出信号、和恢
复信号。

被抽样信号:上曲线;
抽样后输出信号:下曲线
恢复信号:上曲线
被抽样信号:下曲线
分析:前两种情况的恢复信号幅度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的衰减.
不一样。

fc=1kHz
3、设fm=1KHz、fs=8KHz,希望恢复信号不失真。

请回答:
a)理想时fc最大可取多大?
理想时可以取7kHz
b)但实际只能取多大,为什么?
实际上只能取5kHz,根据我们实验做出的结论。

因为滤波器在截止后有一个上升的峰值,其他周期的频率会产生混频。

讨论心得
软硬件实验帮助我们把思维从matlab的局限中跳跃出来,用硬件的方式来验证了信号的处理,我们操作了信号的卷积、分解合成、采样和重建,并学会了MI信号模拟器和实际电路箱的基本用法,加深了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