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通信系统
数字语音通信系统

调制原理
相干解调
2FSK调制的仿真
基带信号及其反码
载波信号
调制信号
相干解调的仿真
原始信号及噪声波形
经过带通滤波器 以后的波形
经过相乘器以后的 波形
相干解调的仿真
经过低通滤波器 以后的波形
经过抽样判决器 以后的波形
谢谢各位老师
1. PCM抽样的仿真
PCM脉冲编码调制的仿真
PCM均匀量化的仿真
PCM A律非均匀量化的仿真
信道编码和译码
在数字电视和通信系统中,为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广泛使用 了具有一定纠错能力的信道编码技术。 差错控制方式:反馈纠错、前向纠错、混合纠错
循环码 1.特点 (1)码的结构可以用代数方法来构造和分析,并且可以找到各种实用的译码方法;
数字语音通信系统
——3491 郭乾(2009300817)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设计总体方案
1.信源编码:采用PCM编码中的A律13折线编码; 2.信道编码:采用的是循环码; 3.数字调制解调: 采用2FSK调制方式,接收采用相干解调。
脉冲编码调制
PCM通信系统方框图 1.抽样 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 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抽样速率的下限是由抽样定理确定。 2.量化 所谓量化就是把经过抽样得到的瞬时值将其幅度离散。 3.编码 所谓编码就是把量化后的信号变换成代码,其相反的过程称为译码。
设计方案
本系统采取非均匀量化,即根据信号的不同区间来确定量化间隔。 非均匀量化有以下优点: 1.当输入量化器的信号具有非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实际中常常是这样) 时,非均匀量化器的输出端可以得到较高的平均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 2.非均匀量化时,量化噪声功率的均方根值基本上与信号抽样值成比例
数字通信系统介绍

数字通信系统介绍数字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送和传输的系统。
它采用数字信号代替传统的模拟信号进行信息传输,比传统的模拟通信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更强大的功能。
数字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数字语音通信系统、数字数据通信系统、数字图像通信系统和数字视频通信系统等几个类别。
数字语音通信系统是最基本的数字通信系统,它是利用模拟到数字信号的变换实现对语音信号的数字化。
数字语音通信系统在电话通信、网络电话、语音门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电话通信是数字语音通信系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领域。
数字电话通信系统将语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数字电路进行传输。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电话通话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语音数据的安全性和充分利用传输带宽。
数字数据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传输和接收数据信息的通信系统。
数字数据通信系统在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移动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数字数据通信系统将原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数字数据通信系统设计了一系列传输协议,不同的传输协议对数据传输的需求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
同时,数字数据传输还可以采用压缩技术,压缩数据更有效地利用传输带宽。
数字图像通信系统是以数字图像为主要传输内容的通信系统。
它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图像,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像的传输速度和质量。
数字图像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图像传输、广播电视、监控和医学影像诊断等领域。
数字图像通信系统可以将图像分为连续值和离散值两类,常用的连续值图像传输方式是基于JPEG压缩技术,离散值图像传输方式是基于数字水印技术。
数字视频通信系统是以数字视频为主要传输内容的通信系统。
它采用数字信号传输视频,可以提高视频的传输速度和质量。
数字视频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电影、会议等领域。
数字视频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视频序列采用不同的压缩方法。
在视频传输过程中,数字视频通信系统还需要对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所以数字视频通信系统特别关注传输带宽和瓶颈问题。
民用航空系统中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的技术分析

民用航空系统中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的技术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用航空系统是指使用航空器从事除了国防检查和海关等国家航空活动以外的航空活动系统,民用航空系统是航空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中的语音通信交换系统对于保证航空飞行安全,完善航空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通过对语言通信交换系统进行技术分析可以精细化掌握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的应用现状,并进行有效改进,促进其应用优势的发挥。
关键词:民用航空系统;语音通信;交换系统;技术引言语音通信交换系统(VCSS)是移动无线电通信中的一个重要系统,一般俗称为“内话系统”,是一种能接入多种有线、无线设备,采用语音交换技术,实现空中交通管制地空、地地语音通信的多功能专用通信终端,主要应用在区域、进近和塔台等管制单位,是管制员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重要工具。
1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现状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由于其特殊性,国内外都在研发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新技术的设备,相比于国内,由于国外民航发展的历史更久,因此在语音通信交换系统上有着相对更成熟的技术,其产品的设计理念与性能可以更好的能服务于空管与航空公司。
目前国内及国际空管使用的语音通信交换系统主要有意大利的SITI,奥地利FREQUENTIS,瑞士的SCHMID,而国内对这一领域的应用设备研究的比较少。
VCSS系统又称为内话系统,所有系统的硬件模块都被设计成可以热插拔并且不会影响其他附属的设备使用。
内部数据交换使用了基于标准2.048MbpsE1的数字技术。
一个通讯服务器单元的组成较为简单,主要包括冗余电源、通讯控制器和一定数量满足性能要求的服务器模块。
通讯服务器模块由基于微处理器的复合数字电路板和一部分数字信号处理器组成,可以利用此种服务器来建立起通话链路/无线通道和席位环的关联,一个通信服务器中包括多个模块,最多包括8个通讯服务器模块,模块之间可以通过控制总线连接。
基于双2.048Mbit/s环型网络结构进行各席位的搭建工作。
《语音通信系统》课件

G.722
7 kHz Audio-Coding within 64 kbps
G.729
Coding of Speech at 8 kbit/s Using Conjugate-Structure
Algebraic-Code-Excited Linear-Prediction
IETF协议与标准
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用于实时传输音频 和视频数据流。
语音通信系统的历史与发展总源自词语音通信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电话的发明,经过不 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现代语音通信系统已经实现了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变革。
详细描述
早期的语音通信系统主要依赖于模拟信号传输,随着数 字技术的发展,现代语音通信系统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传 输。数字化语音通信系统具有更高的语音质量和更强的 抗干扰能力,同时还能够支持多种增值业务。随着互联 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语音通信系统逐渐向网络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语音通信平台和 服务,如微信、Skype等。
详细描述
语音转换与编辑技术通过分析语音信号的频谱、倒谱等特征,采用变换、合成等方法,对语音信号进 行修改和编辑,实现个性化的语音合成和语音特效处理。
04
语音通信协议与标准
ITU-T建议的语音通信协议与标准
G.711
Pulse Code Modulation in 8 Bits Per Sample
WebRTC协议
由Google等公司开发的基于浏览 器的实时通信协议,支持点对点 音视频通话。
05
语音通信系统的应用与发 展趋势
语音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移动通信
电梯语音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电梯语音通信系统技术方案概述本技术方案旨在为电梯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语音通信系统。
通过该系统,乘客和维修人员可以在需要时进行语音通话,以提供紧急救援和维护服务。
技术原理1. 通信网络:采用高速、稳定的互联网连接作为通信网络基础,确保语音通话的时延和稳定性。
2. 语音采集:电梯内设有高保真麦克风,用于采集乘客或维修人员的语音信号。
3. 数据压缩:对采集到的语音信号进行数据压缩处理,以减少数据传输的带宽需求。
4. 网络传输:将压缩后的语音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至目标终端,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快速传递。
5. 语音解码:接收端对接收到的语音数据进行解码处理,还原为可听的语音信号。
系统架构- 乘客端:在电梯内部安装语音设备,包括高保真麦克风和扬声器,用于采集和播放语音信号。
- 维修人员端:维修人员通过专用终端(如手机、电脑等)接收和发送语音信号,以便快速响应和提供维修服务。
- 后台服务器:负责管理和控制整个语音通信系统,包括语音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分发。
功能特点1. 紧急救援: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语音通信系统与后台服务器及维修人员进行紧急联系,以获得及时救援。
2. 维护服务:维修人员可以通过语音通信系统快速定位故障、提供远程技术支持,以提高维修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历史记录:语音通信系统可以记录乘客和维修人员的通话记录,以便后期查看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和改进建议。
安全性考虑1. 数据加密:在语音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获取。
2. 用户认证:对乘客和维修人员进行身份认证,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使用语音通信系统,防止恶意攻击和滥用功能。
总结电梯语音通信系统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麦克风、扬声器等设备,实现乘客和维修人员之间的快速语音通话。
该系统具有紧急救援、维护服务和历史记录等功能特点,同时重视数据安全性。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用户隐私和加强身份认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语音通信原理

语音通信原理语音通信是指通过声音来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语音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手机通话、网络语音聊天还是语音识别技术,都离不开语音通信原理的支持。
本文将从声音的产生、传输和接收三个方面,介绍语音通信的原理。
首先,声音的产生是语音通信的第一步。
声音是由声源产生的,当声源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会跟着振动,形成声波。
这些声波会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者的耳朵,被耳膜接收并转化成电信号发送到大脑,最终被解析成语音信息。
在语音通信技术中,手机的麦克风、网络语音通话的话筒等设备都起到了声音产生和采集的作用。
其次,声音的传输是语音通信的关键环节。
一旦声音被产生并采集到,就需要通过传输媒介传送到接收端。
在传统的电话通信中,声音是通过模拟信号传输的,而在现代的数字通信中,声音则会被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无论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都需要通过传输介质如电话线、光纤、无线电波等进行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以及传输距离等因素。
最后,声音的接收是语音通信的最终环节。
接收端需要将传输过来的声音信号转换成可听的声音,并传递给接收者。
在传统电话通信中,接收端通过耳机或者电话听筒来接收声音;而在网络语音通话中,声音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无论是哪种方式,接收端的设备都需要具备音频解码和声音输出的功能。
总的来说,语音通信的原理是基于声音的产生、传输和接收。
通过声音的产生,将信息转换成声波;通过传输,将声音信号传送到接收端;通过接收,将声音信号转换成可听的声音。
语音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得人们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也推动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语音通信技术也会不断完善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语音通信原理

语音通信原理
语音通信原理是一种通过声波传播信息的方式。
它是通过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进行传输的。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麦克风来接收声音,麦克风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经过放大和过滤处理后,可以被发送到远程位置。
在传输过程中,电信号通过电话线、光纤或无线信号发送到接收器。
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通过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回声音。
这样,发送方和接收方就能够进行语音通信了。
在语音通信中,有几个重要的技术被应用。
首先是调制技术,它将语音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
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频率调制(FM)和脉冲调制(PM)。
调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语音信号传输出去。
另一个重要的技术是编解码技术,用于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通过编码技术,我们可以在传输过程中减少数据量,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解码技术则用于将信号解码,以便接收方可以还原原始的语音信号。
此外,信号处理也是语音通信中的重要环节。
在信号处理中,我们可以通过降噪、回声抑制等技术,优化信号质量,提高语音通信的清晰度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语音通信原理涉及到声音转换成电信号、调制、编解码和信号处理等多个技术环节。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实现语音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通信自动化系统(CAS)的组成

通信自动化系统(CAS)的组成
通信自动化系统可分为语音通信、图文通信、数据通信及卫星通信等四个子系统。
(1)语音通信系统:此系统可给用户供应预约呼叫、等待呼叫、自动重拨、快速拨号、转移呼叫、直接拨入,图l—3智能建筑OAS功能示意图能接收和传递信息的小屏幕显示、用户账单报告、屋顶远程端口卫星通信、语音邮政等上百种不同特色的通信服务。
(2)图文通信:在当今智能建筑中,可实现传真通信、可视数据检索等图像通信、文字邮件、电视会议通信业务等。
由于数字传送和分组交换技术的进展及采纳大容量高速数字专用通信线路实现多种通信方式,使得依据需要选定经济而高效的通信线路成为可能。
(3)数据通信系统:它可供用户建立计算机网络,以联接办公区内的计算机及其他外部设备完成数据交换业务。
多功能自动交换系统还可使不同用户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
(4)卫星通信:它突破了传统的地域观念,实现了相距万里近在眼前的国际信息交往联系。
今日的现代化建筑已不再局限在几个有限的大城市范围内。
它真正供应了强有力的缩短空间和时间的手段。
因此通信系统起到了零距离、零时差交换信息的重要作用。
通信传输线路既可以是有线线路,也可以是无线线路。
在无线传输线路中,除微波、红外线外,主要是利用通信卫星。
“通信自动化”一词虽然不太严谨,但己商定俗成。
不过,随着计算机化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广泛使用,
通信不仅要自动化,而且要逐步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个人化方向进展。
其核心是数字化,其根本前提是要构成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方式,即指在移动用户之间和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
间进行的通信。
在智能建筑中移动通信系统通常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
为建筑物内的专用通信系统,如集成群调度电话;另一类为 公用移动电话在建筑物内的使用,如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
移动电话。
移动通信系统
(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图6-12为一个三级网的陆地(民用)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示意图。
根据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以相应地把 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概述
1.模拟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模型如图6-2所示。
图6-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概述
2.数字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模型如图6-3所示。
图6-3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概述
通信系统概述
(四)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图6-4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通信系统概述
(五)通信网的分层结构 1.按垂直方向划分
通信网根据网络功能从垂直方向上可划分为应用层、业务网和传送 网,同时还有支撑网支持三个层面的工作,如图6-5所示。
图6-5通信网络的垂直结构图
通信系统概述
2.按水平方向划分
通信网根据网络功能从水平方向上可划分为核心网CN(Core Network)、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和用户驻地网CPN( 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三部分,如图6-6所示。
二、电话通信系统
电话通信系统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电话交换设备,二是传输系统 ,三是用户终端设备。 电话交换机按其使用场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公用电话网的交换 机,另一类是用户专用电话网的交换机,简称用户交换机。公用电话 网的交换机是用于用户交换机之间中继线的交换。用户交换机是机关 团体、宾馆酒店、企事业单位内部进行电话交换的一种专用交换机。 在智能建筑中,通信系统的控制中心其中之一是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 PABX(Private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系统。
当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的呼出话务量<40Erl时,采用DOD2方 式;当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的容量在几十门到几百门或呼入话务量 <40Erl时,宜采用半自动直拨中继方式,即BID(Board Inward Dialling,话务台拨入)方式。 根据进入公用电话网话务量的大小,可将进入公用电话网的 局间中继线分为单向中继线和双向中继线2类。
电话通信系统
(二)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的类型
各类应用功能不同的智能建筑中的用户可以采用现有的程控数字 用户交换机中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不同的硬件设备等,将通用型数 字用户交换机变换成以下几种特殊用途的用户交换机。
1.旅馆型 2.医院型 3.办公室自动化型 4.银行型 5.专网型
电话通信系统
(三)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的进网中继方式
图6-6通信网络的水平结构图
(1)核心网实现全网范围内的信号汇聚、分配,由许多大容量的 传输和高速交换设备组成。 (2)接入网是指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 (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 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的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电话通信系统
IP电话系统
(三)IP电话系统的组成
IP电话系统主要由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IP网络、终端、网关 、关守和相应的支持系统等组成,如图6-13所示。
1.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 2.IP网络 3.终端 4.网关 5.关守 6.支持系统
图6-13 IP电话系统的组成
原始电信号的来源,它的作用是将原始信息转换为相应的电信 号。信源输出的原始电信号常称为基带信号。
2、变换器
对信源产生的基带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和变换,以使它适合变换器之间用于传输信号的媒质。不同的信源形式 所对应的变换处理方式不同,与之对应的信道形式也会不同。通常的 情况下,信道的划分标准有两种方式。 其一,信道按传输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其二,信道按传输信号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1.系统的组成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信号源 (2)传输部分 (3)天线系统
2.系统的设计要求
(1)系统应能克服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效应阻碍与外界通信。 (2)系统应能确保建筑的各种类移动通信用户对移动通信使用需求 ,并为可预见的未来移动通信技术预留扩展空间。 (3)智能建筑(或大型建筑物)内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设备的覆盖 更注意车库、各个重要通道、走廊等区域。
2.PC到电话的语音通信 3.电话到电话的语音通信
IP电话系统
(二)IP电话的特点
IP电话与传统的电话通信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IP电话是在基于分组交换的IP网络上传输。 2.IP电话在IP网络上传输数据前就采用语音压缩技术。 3.IP电话可以支持多种业务形式。 4.IP电话不需收取长途电话费用,其费用相当低。
电话通信系统
(一)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系统的核心就是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该交换 机是以完成建筑物内用户与用户之间,以及完成用户通过用户交换机 中继线与外部公用电话交换网上各个用户之间的通信。程控数字用户 交换机的系统结构如图6-7所示。
图6-7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1.集中用户交换机的组网方式
(1)单局方式 (2)城域方式 (3)本地网方式
2.集中用户交换机的特点
(1)组网灵活 (2)使用方便,提供业务种类多 (3)与公用网技术同时进步 (4)节省投资、可提供专业化服务 (5)可实现家庭办公 (6)业务更新方便快捷、适应性强
移动通信系统
三、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是通信的双方或有一方在运动的状态下进行的
第二节 语音通信系统
第三节 语音通信系统
一、通信系统概述 二、电话通信系统 三、移动通信系统
四、IP电话系统
通信系统概述
一、通信系统概述
(一)通信系统构成
通信是实现从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 通信系统可以概括为一个统一的模型。
图6-1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示意图
通信系统概述
1、信源
电话通信系统
1.全自动直拨中继方式(DOD+DID)
全自动直拨中继方式适合于700~800门以上的用户交换机,一般 1000门程控用户交换机具备这种入网方式。DOD1+DID方式和 DOD2+DID方式如图6-8所示。
图6-8 全自动直拨中继方式
电话通信系统
2.半自动直拨中继方式(DOD2+BID)
1.用户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是通信网中的源点和终点,是用户与通信网之间的接口设备, 它包括图6-1中的信源、信宿、交换器和反变换器的一部分。
2.传输链路
传输链路是网络节点的连接媒介,是信息传递的通道,它一般包括图 6-1中的信道、交换器和反变换器的一部分。
3.转接交换设备
转接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核心,其基本功能是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 的汇集、转接接续和分配,以实现一个呼叫终端和它所要求的另 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之间的路由选择和连接。
智能建筑中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除用于单位用户之间相互 通话外,还可通过出、入中继线实现单位内部用户和公用电话 网上的用户或和其他单位交换机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为此一
般采用用户交换机进网中继方式。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作为公用电话网的终端设备与公用电
话网相连,通常可采用全自动接入方式、半自动接入方式和混
合接入方式这三种。
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1. 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 2. 便于加密处理。 3. 利于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4. 便于集成化、小型化。
5. 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设备
通信系统概述
(三)通信网的组成
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组 合在一起,以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间信息传输的通信体系。 通信网在硬件设备方面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电话通信系统
(1)单向中继方式 一般当交换设备的容量在500门以上,中继线数大于37对时采用。如 图6-9所示。
图6-9 半自动单向中继方式
(2)双向中继方式 当交换设备的容量在50门以内,中继线数在5对以下时采用双向中 继的方式,可以提高小群中继线群的效率,如图6-10所示。
图6-10 半自动双向中继方式
图6-12 陆地(民用)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移动通信系统
(二)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
目前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主要采用微蜂窝+室内分布天线的方式 ,即微蜂窝与相应的移动通信系统相连接,使其成为移动通信系统的一 部分,微蜂窝所发射的无线电信号经过信号分配系统在建筑物内多点小 功率辐射,从而实现在保证足够的通信信道的前提下的均匀覆盖。
IP电话系统
四、IP电话系统
IP电话是将语音数据分组,在Internet上传送的语音通信。
IP电话与PSTN话音通信相比,提高了传输线路利用率,从而
降低了通信成本,并且能方便地开展增值的多媒体应用。
IP电话系统
(一)IP电话的类型
根据用户终端划分,IP电话的应用可以分为三种方式:
1.PC到PC的语音通信
电话通信系统
3.混合自动直拨中继方式(DOD+DID/BID)
混合自动直拨中继方式适用于1000门以上大容量的用户交换机。 其中继方式如图6-11所示。
图6-11 混合进网中继方式
电话通信系统
(四)集中用户交换机业务
集中用户交换机,又称“虚拟交换机”。它是在单位内没 安装用户交换机的情况下,在市话交换机上将部分用户划分为 一个基本用户群,为其提供用户交换机(PBAX)的功能,同时 还具有公用电话网的特有服务功能。
通信系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