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合集下载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日本蓄谋已久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1、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
2、重要战役:黄海海战
3、重要人物:
邓世昌 丁汝昌 李鸿章
“我立的地方极高,望那池塘约离我一丈五尺, 只见那池塘岸边,立满了日本兵,赶着一群难人逼 向池塘里去,弄得逃难人挤满了一池。只见在水里 攒头搅动,忽沉忽没,那日本人远的放洋枪打,近 的拿洋枪上的刀来刺。那水里断头的,腰斩的,穿 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池塘里的水搅得通红一 片……那池塘里活的人,还在死尸上扒来扒去。满 身的血污……..我不忍再看,回头逃走.……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 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5)影响:
A、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B、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从日本的哪些举 动可以看得出来日本 侵华是蓄谋已久?
我们应该 学习邓世 昌的哪些 精神?
海 军 提 督 丁 汝 昌
如违令出战, 虽胜亦罪
----英国海员阿伦《旅顺落难记》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结果: 中国战败 2、《马关条约》
(1)时间: 1895年4月
(2)地点: 日本马关
(3)中日代表: 李鸿章 伊藤博文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4)内容
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后赎回)、 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 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说明《马关条约, 要在1994年,痛心疾首地写下“不 要忘了甲午海战“这句话,1894年 的甲午中日海战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 可歌可泣的故事,出现了哪些英雄人 物,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带着这 些问题,阅读课文。

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

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1

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执教者新浦中学万红教材内容: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

但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先后侵略其近邻中国的台湾和朝鲜。

1894年,又寻找借口,挑起中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本课介绍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共有“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瓜分中国的狂潮”三个子目,且三者之间为因果关系。

一、课标要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结果和影响,并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到:社会制度的腐败,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

2.通过录像再现历史,从中获得有用的历史信息,感受爱国官兵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3.知道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进行列表比较,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三、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投影)甲午海战前,致远号官兵的合影(播放)电视剧《北洋水师》的主题曲师:刚才教室里一直回荡着的悲壮的乐曲,是电视剧《北洋水师》的主题曲。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张老照片是甲午海战前致远号官兵的最后一张合影。

照片中这些年轻的面庞、鲜活的生命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那种视死如归、永不妥协的精神却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今天,就让我们拂去尘封,翻开历史,重返甲午战场,去探寻那些消逝在历史烟云中的人和事。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5页,进入(板书)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同学们齐读课标要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师:从课标中可以看出,我们本课主要学习的有三个一:一场战争、一个人物、一个条约,一场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一个人物是邓世昌,以及从他身上涌现出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而一个条约是《马关条约》,和从中折射出的中国落后的社会状况。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六)民族工业衰败--- 抗战期间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大批民营企业破产倒闭
(七)民族工业灭亡--- 1945---1956年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山穷水尽,陷入 绝境,三大改造之后消亡
金圆券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发行 的一种货币。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抗日战争胜利 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消耗了巨量财富,引起财政赤字 直线上升和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一片 混乱,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国 民党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 开支,决定废弃法币,改发金圆券。
从当年的画面可 以看得出,民众买东 西必须用一捆一捆的 钞票才够,由于钞票 太多,出门购物必须 带麻袋逛街,为此当 时政府只能把钱印得 越来越大,原来的壹 佰元纸钞,最后居然 变成五十万才够。
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二)目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三)领导阶级: (四)经过 “公车上书” 1、揭开序幕---__________ 1895.5 (1)时间: 康、梁等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公车上书” (2)经过: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影响: 提出...进呈...实行变法 2、发展: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北京强学会遗址
时务学堂
报刊
百日维新 3、高潮---_______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1)直接原因: 1898.6.11---1898.9.21 (2)起止时间: 康有为、梁启超 (3)代表人物: 1898.6.11---光绪皇帝---“明定国是”诏 (4)开始标志: ①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事 (5)内容: ①政治上...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33ppt】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33ppt】
军费开支占 国家预算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陆海 军军费2.69亿 日元
1892:23万
战舰:31艘
1892:41%
(5.9万余吨) 1890:31.6%
鱼雷艇:24艘
(1400余吨)
1881:16.6%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 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
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强可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
同点是( D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的特权
选择题
1、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C)
A、平壤战役
B、旅顺战役
C、黄海战役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国内地
开设工厂(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的族发展危机
甲午战争中国 为什么战败?
吴玉章说: “以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
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败得那么惨, 条约又订得那么惨,这是多么大的耻 辱啊?”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致 远 号
不畏强敌、勇于抗争、不怕牺牲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 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3. 甲午中日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时间: 1895年 地点:日本马关 双方代表: 李鸿章vs伊藤博文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
国名 德国 势力范围 山东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东北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威海 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处 于 被 列 强 宰 割 和 瓜 分 的 危 机 中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是日本经长期准备和精 心策划,对中国和朝鲜发动一场 以“国运相赌”的侵略战争。通 过战争日本夺占了台湾,控制了 朝鲜,勒索了巨款。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军费开支占 国家预算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 陆海军军费 269亿日元 1892.23万
基础练习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A ) (
A 1894年 B 1840年 C 1856年 D 1851年
在黄海战役中与日本舰队激战的部队是 (C )
A 福建水师
B 东海舰队
C 北洋舰队
D 南洋舰队
民族英雄邓世昌牺牲于下列哪一地点 (D)
A 朝鲜平壤
B 鸭绿江畔 C 威海卫 D 黄海
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B )
A 丰岛海战
B 威海卫战役 C 黄海战役
D 台湾战役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A 2100万两 B 2亿两
C 2100万元
D 2亿元 (B)





1895
辽 东 半岛战役 威 海 卫 战 役

黄海海战
1
1894.7.25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雇用英国商船高 升号运送中国士兵去朝鲜,日本舰队在朝鲜 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公然挑起战争.

八年级历史第3课_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八年级历史第3课_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知道黄海海战以及邓世昌的爱国事迹、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等基本史实。

培养阅读、收集史料和表述历史事实的能力。

能说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对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认识《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判断,提高得出结论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本质,学习邓世昌等爱国将领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本课重点“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本课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材、中考指南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黄海海战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名称的由来由本课标题引出问题:这次战争爆发于什么时间?为什么叫做甲午中日战争?让学生看书回答。

(战争发生于1894年,因为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纪年中的甲午年,所以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指图讲述战争的主要过程由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出,日军是从陆上和海上分兵两路对中国进行侵略的。

战争爆发后,1894年9月,日军先对平壤的清军发起猛攻,很快占领了平壤,之后日军由陆路北上。

与此同时,日军也在海上积极寻找机会。

就在平壤陷落的第二天,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以南的黄海海面上,中日两国海军发生了一场激战,这就是黄海海战,又叫大东沟战役。

3. 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材料阅读”,然后提问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备投入不足,军事力量不如日本。

你是否同意李鸿章的观点,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马关条约》1.《马关条约》的签订指导学生看“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图片,引导学生讲述教材小字中介绍的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故事,思考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认识?(提示:能看出日本侵略者的凶恶贪婪,清政府的懦弱无能)强调记住《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以及双方签字代表分别是谁。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
北洋舰队列队迎战示意图
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遭遇,双方在黄 海激战5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损失5艘战舰,日本舰队也受到沉重打击。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舰队力量对比表
国别 参战 军舰 数量 装甲情况 总排 平均 水量 航速 (吨) (海 里/小 时) 鱼雷 发射 管数 总数 火炮 鱼雷 艇数 20厘 米以 下
邓世昌殉国
致远舰部分官兵合影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殉国
吉野舰
日本海军主力巡洋舰,排水量4225吨,有火炮34门,其中15公分速射 炮4门,10.12公分速射炮8门。该舰在黄海海战中,为日本常备舰队旗舰。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殉国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为邓世昌所写的挽联 伏波横海,具折冲千里之威;劲草疾风,标烈士百年之节。 ——光绪帝为邓世昌御笔亲撰祭文 奋击则寡能敌众,冲锋则义不顾身。 ——光绪帝为邓世昌御笔亲撰碑文
《点石斋画报》中台湾军民抗击日军的情景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签订
城头蓬蓬擂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黄遵宪《台湾行》
成败利钝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谁敢侮。
——黄遵宪《台湾行》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时局图》是1898年 谢缵泰先生创制的一副反 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的漫画。图中,熊代表俄 国,虎代表英国,肠(一 说蛇)代表德国,蛙代表 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 代表美国。原图上有黄遵 宪的题诗;现在原件藏于 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

第3课_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_甲午中日战争

10、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被任命 为议和全权大臣的是 (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纪泽 D.琦善 11、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清诗 人丘逢甲的《春愁》: “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 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后
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
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 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 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13、关于《马关条约》对中国造 成的危害的叙述中,最准确的表 述是 (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打开中国西南的门户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填空题
1、_____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 后签订《 》条约。 2、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 3、 _________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在 _______对中 国居民进行野蛮的大屠杀。 5、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的三国是 _____ _____ _____。 6、1895年率台湾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义军 首领是________,黑旗军首领是 。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屠龙大会
人人有份
北极熊,代表俄国,将整 个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 的势力范围;虎,代表英 国,吞食我最富庶的长江 流域作为势力范围;德国, 象一条七寸毒蛇一样把我 国的山东紧紧缠住;狂奔 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 一举伸向我两广、云南; 小太阳、日本,气焰嚣张, 又把我国的福建作为它的 势力范围。图的东南部还 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 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 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 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 国主义国家残羹剩饭就善 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中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重点】:“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先精读一遍教材P15—P18中交流与发现,用红笔实行勾画,再针对预习案二次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记录在课本或导学案上,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3.预习后,A层同学结合探究案实行探究、尝试应用,B层力争完成探究点的研究,C层同学力争完成探究1、探究2和探究3的第一问,其他选作。

预习案
一、回顾复习:劫难中的抗争
二、预习完成: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
(1)、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就把__________作为基本国策,并提出对中国实行一场以“_________”的战争。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增兵朝鲜,侵略矛头直指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1、爆发:_____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因为1894年是农历_____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黄海海战:在激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壮烈牺牲。

3、威海卫之战:清军主帅________命令北洋舰队躲进________军港“_________”。

1895年,日军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

《马关条约》
1、签订:_____年4月,_______和日本首相____________在______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

2、内容:①清政府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______两③开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_____等。

3、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__________。

中国社会________________水准大大加深了。

瓜分中国的狂潮:(请认真阅读“瓜分中国的狂潮”一目,完成相对应预习内容)
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甲午中日战争后的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在中国强占________和划分_________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三、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1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请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对这两不平等条约实行比较:
赔款数额有何变化?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变化?
探究2 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的最主要变化是什么?说说这个主要变化会给中国产生怎样的危害?
探究3 《马关条约》的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
训练案:
1、在甲午战争中,指挥致远舰撞向日舰的民族英雄是()
A、左宝贵
B、邓世昌
C、丁汝昌
D、李鸿章
2、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甲午”指哪一年()
A、1875年
B、1885年
C、1894年
D、1895年
3、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A、平壤战役
B、黄海激战
C、威海卫战役
D、马尾海战
4、光绪诗句“此目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是指()
A.林则徐
B.李鸿章
C.邓世昌
D.曾国藩
5、直接导致日军夺得黄海制海权的事件是()
A.邓世昌的牺牲,致远舰的沉没
B.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的失败
C.北洋舰队奉命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
D.威海卫之战,北洋军队的全军覆没
6、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A.2亿元
B.2亿3千万元
C.2亿两
D.2亿3千万两
7、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望厦条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