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写作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写作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写作指导
第一步:审题。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出它的变化特点,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
第二步:立意。
表达对所写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的感情。
第三步:思维导图。
第四步:方法。
1.抓住特点,仔细观察。
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抓住它们的特点,才能把景象写得真实,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所以同学们在确定好描写对象之后,一定要认真观察,切实把握景物特点。
2.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
在写作时,一般来讲,写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如写“观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写一处自然景观,可按空间顺序来写,如“窗外即景”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
3.抓住变化,展示形态。
任何一种自然景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因此,我们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它的形态变化,这样写出来的景才会活泼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4.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
为了把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联想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写出来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才会具体、形象,从而深深地感染读者,给人美好的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7《____即景》作文范文5篇

【导语】《____即景》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同学们可以把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补充到题目中去,也可以把观察范围补充到题目中去,但所写内容必须是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大自然的景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7《____即景》作文范文:日落即景吃完晚饭,已是下午六点左右,我出了家门,欣赏落日余晖。
太阳已移向西边要落下了,但它似乎有些不舍,想把余光照耀在万物上,阳光照在我身上,暖洋洋的,感觉很舒服。
再放眼望去,太阳只剩下小半边脸了,火红火红的,多美啊!我不由地陶醉在其中,也不知为何,感觉太阳公公在笑眯眯地望着我。
那是一个红晕,从一点发散到四周,从红到浅红,到橙,到浅橙,渐渐的黄色到白色……我多么希望太阳能落得慢点啊!它仿佛听到了我的心声,下落的速度变慢了,好像停止下落了,像小学生背着一个沉重的书包,脚步变缓了许多,红光不再那么刺眼了,但太阳公公的脸庞还是红通通的,像喝醉了酒,像关公的脸庞。
不知不觉的,太阳只剩三分之一的脸还露在外面,这时,一只小鸟从太阳旁边飞过,真想用相机拍下这一风景,但遗憾的是,我离的太远,一瞬间它就飞走了……我看了看周围,树木花草静静地站在黄昏中,似乎也在欣赏黄昏美景,树叶本来是绿色的,但被红光一照,绿色都变成红色的了,那叶子看起来暖暖的。
我的目光又转向太阳,它竟然偷偷地“消失了”,它的余光也不见了,它为什么突然走得这么匆忙呢?2.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7《____即景》作文范文:雪中即景那天早上起来,我推开窗那一刻傻眼了,窗外的小树被勾了一圈白边,树枝变成银色的了。
房子上也落了一层薄雪,这个世界变得好美!这还是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呢!我兴奋的走出家门,眼前的一切更是让我着迷,漫天飞舞的雪花落在我的头发上、衣服上、脸上……我一点也没察觉到寒冷,我仰着脸看着大朵大朵的雪花从天而降,它们从灰白的天空中落下,像天女散花,雪花越来越大,越来越密,天空也显得更加苍茫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写作技巧训练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案:写作技巧训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书信的格式,明确写作目的和对象;2.掌握用连词、时间状语表达文章的先后顺序,并进行演练;3.能够根据写作提示写出简单、连贯的文章;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等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信的格式;2.掌握时间状语的运用;3.能够根据提示完成一篇简单的文章。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连词衔接文章,使其更加连贯;2.能够写出有一定逻辑性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教师告诉学生今天的主题是写作技巧训练,提问学生,你们写过哪些文章?2.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种最常见的文章——书信。
请问你们知道书信的格式吗?(二)讲解1.教师用PPT或者黑板画出供查询参考的信的格式,引导学生自己找出书信格式中的要素(比如称谓、正文、落款等)。
2.教师用PPT或者黑板给学生展示用语言描述时间先后顺序的方法和使用顺序词的方法,并详细讲解应用方法。
(三)训练1.教师给学生发放写作任务,任务具体内容自由设置,但必须包括时间状语、连词、落款等要素。
2.学生在限制时间内完成作品,并且在课堂上进行互相交流展示,老师也可以时发现学生在写作时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解决。
(四)总结1.教师总结学生在写作时出现的问题,并告诉学生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2.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堂课的写作技巧训练,学生对于书信的格式和时间状语的运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了一些问题。
教师在本堂课中的身影不可忽视,教师的适时提醒和精准引导使得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同步作文(4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同步作文范文1:饭桌即景“开饭喽!”我的一声令下。
最先到我这儿报到的是爸爸,接着是妈妈,最后是姐姐,他们的吃态各不相同。
想听吗?且听我慢慢道来。
你瞧!爸爸先站在门口把整桌饭菜扫视了一遍。
接着点点头,似乎还比较满意,于是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过来,拧开水龙头洗了洗手。
然后扮成绅士模样来到饭桌前。
随后,他“砰”地一脚移开了椅子,坐了下来,跷起二郎腿,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喝了一小口汤后便“大举进攻”了。
他以“横扫千军”的速度让人大吃一惊,三下五除二,“大军”损伤惨重,所剩“廖廖无几”了。
怎样,没吓着你吧!哈哈……爸爸如此,妈妈则截然不同。
她踱着猫步模特般缓缓地走过来,也像爸爸那样洗了洗手,来到桌前,轻轻地拉开椅子,但坐下时毫无声响。
她举起筷子,便开始享用美餐了,妈妈不像爸爸那般粗鲁。
她是细嚼慢咽,一声不响,她吃饭的动作可奇怪了,不用夹,是挑呗!她轻轻地用筷子挑起十几粒米饭,悄无声息地送入口中,只夹了一丁点菜,却可以吃上老半天。
因此每次吃饭倒数第一名,非她莫属。
我呢?是父母的结晶。
吃饭速度不快不慢,饭量不大,就是不爱吃菜,妈妈几乎成了我的“垃圾中转站。
”如果饭太多,我便会和妈妈“讨价还价。
”如果有一道菜合我胃口,我便会单单向这道菜“开火,”进行大规模“扫荡,”非常执着。
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我也没办法,谁叫我天生这样呢!接着轮到姐姐了,她呢,虽然是个大学生,可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没吃相。
”你瞧,她老是左手一只汤匙,右手一双筷子,吃得不亦乐乎。
算了,她偶尔回一次家嘛,也是情有可愿,一定是因为太想吃妈妈做的饭菜了。
我们家天天都是欢声笑语,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范文2:初夏即景悄悄地,夏姑娘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太阳刚刚升起,临河的村庄上空笼罩着一层透明的水雾,像是把小村照在玻璃里一样,想扯起一缕缕刚从清水中洗过的白纱缥缈中透着神奇,朦胧中含着清秀,像是披上了一件轻纱制成的礼服……静静的湖面上早已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的伞似的,把湖面盖得严严实实;在翠绿的荷叶从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花骨朵像一个个披着轻纱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池塘边的田野上不时闪动着人们忙碌的身影,有人拿着锄头一上一下地来回松土,有的小心翼翼地除去田里的杂草;有的在仔细地耕种蔬菜;有的……中午,白杨叶子和南瓜藤都被太阳晒得往下垂了,好像一群做错了事的孩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____即景》作文共五篇

部编版五年级语言上册第七单元《____即景》作文【篇一】秋天即景放假了,我和妈妈一起踏上了去乡下的旅程。
时值深秋,一路上,隔着车窗,我欣赏着沿途的美景。
车行山野,窗外满眼是金色的麦田,这一片连着那一片,那一片又连着另一片,像海洋一样无边无际。
秋风一阵阵吹过,金色的麦浪像海浪一样翻滚着,此起彼伏,若隐若现,恍若美丽的童话世界。
车到站了,我和妈妈下了车,向麦田里的一座小木屋走去。
路边的枫树叶红得不能再红了,像喝醉了酒的姑娘的脸庞。
一阵阵微风吹过,树叶发出“哗哗”的声音,紧接着,一片片叶子飘飞而下,像彩色的蝴蝶一样在空中舞蹈,那景象,真是美妙极了!再看麦田之中,金色的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伴奏着“哗哗”的海水声,让我感觉自己正置身于一场优美的音乐会中,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阳光洒在金黄金黄的麦子上,发出耀眼的光芒,好像就是在漆黑漆黑的夜里它也会发光似的。
此时,我发现,就连那小小的麦穗也有指甲盖儿大小,好像只要我轻轻一捏,里面就会涌出许多芳香的记忆似的。
我喜欢秋天,更喜欢秋天金色的麦田。
沐浴着秋阳的温暖,闻着麦子的香气,听着麦浪翻滚的天籁般的声音,我不禁深深地陶醉了……【篇二】秋天即景秋天,这是一个绚丽的季节,大地换上了新衣裳,空气中也带着幸福的甘甜……秋天,比不上春的生机勃勃,比不上夏的绚丽火热,比不上冬的纯洁无暇,但是它带来的是会心得微笑与无尽的甜美。
记得小时候,我有过一个梦想,如果一年都是秋该有多好。
那个时候,我第一次领悟到秋天的意义,它的使命,就是用全部的力量,使大家感到幸福快乐,它做到了。
看啊!那一片的雪白,中间还缀着点点黄斑,这是菊海,只有秋天才能够看到这令人释怀的美景,置身菊海,闻着那淡淡的清香,你会心旷神怡,犹如步入人间仙境。
一位位辛勤的农民伯伯,面带笑意深情地望着这片菊海——这个秋天,收获一定会让人惊喜。
农民伯伯感谢秋天,为他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再看看那片果园,里面长满了各式各样的果子苹果、桃子、橘子、梨……真可谓是应有尽有,那芳香惹得行人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心被牵引了去。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课《__即景》优秀教案(部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做到整体看全,部分看细,特征看真切。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对景物进行静动结合的描写,写出景物的变化。
3.通过写景抒发真情实感。
4.乐于交流、分享。
教学重难点:1.找准参照物,学会以它为焦点,进行全面有序的描写。
2.对景物学会动静结合的描写,写出景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范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一定去过不少地方旅游吧?当我们徜徉在山水之间,欣赏着各色花式时,一定感觉很美吧!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自己在旅游时拍摄下的照片,和大家一同分享美景带来的愉悦之情!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即景”,即景就是眼前的景物,跟我们之前的写景文章有所不同,不能按四季顺序写。
适合的题目有: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三、佳作引路提炼方法1.按照时间顺序(1)出示幻灯片:清早的海是最美丽的。
碧蓝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与蓝天相接。
太阳公公悄悄地露出半边脸,把海水染成一片淡红。
四周静极了,只有海水轻轻地冲刷着礁石,就像妈妈在为自己的孩子梳洗打扮。
远处,群山起伏,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太阳公公越升越高,用它耀眼的光芒打破了海的宁静。
洒满阳光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像铺上了一层金子。
小浪花离开了“母亲”的怀抱,调皮地拍打着沙滩,它们捧着一个个美丽的贝壳送上岸来,逗引着孩子们。
是谁为海妈妈头上插了几朵白色的大花?噢,是海鸥。
它们在海面上盘旋着,鸣叫着。
突然,一只海鸥对着海俯冲,身子刚碰到海水又飞了起来,嘴里还叼着一条银光闪闪的鱼呢!傍晚,鸟儿们都归巢了,天空中隐隐地可以看见星星。
太阳公公劳累了一天,沉入海底悄悄入睡。
海面上波浪轻轻起伏,那是海妈妈正在为自己的孩子摇摇篮。
时而吹来一阵阵清凉的海风,好舒服!一切都沉睡了,海面又恢复了宁静,只有海妈妈举起的夜航灯在海中央一闪一闪,为夜归的船只指明方向。
啊!我爱你,大海──慈祥的母亲。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7教案习作本次习作是学写读后感。
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时,可以参照下列步骤引导学生进行习作。
第一步:让学生阅读提示,了解什么是读后感及写读后感的作用。
特别是要使学生明确其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可以提示学生,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对写好读后感有很大帮助。
第二步:赏析范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结合教材中范文,教师也可补充范文,让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归纳出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及要注意之处。
如: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于是激发了“感”。
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
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读后感属议论文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
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触动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
如: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成功=刻苦+勤奋+机遇——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选略高于本班学生现有水平的优秀习作做范文,让学生由仿到创;不要以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更不能用范文来束缚学生。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____即景》作文范文五篇

【导语】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白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文字来描绘这美好之景。
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____即景》作文范文:雨中即景俗话说: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
刚才还阳光灿烂,突然,天空变得黑了起来,连马路上的汽车都把车灯打开了。
一朵朵黑色的乌云压在人们头上,使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这时,一道耀眼的闪电闪过,随即伴着一声沉闷的雷声,紧接着狂风大作,铜钱般大的雨点,肆无忌禅地向路上过往的汽车和行人袭来。
来不及躲避的人,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淹没在茫茫的雨海之中。
人们在雨中艰难的行走,有的人手中的雨伞,被吹得翻了过来,此时,却变成了累赘。
倾盆大雨哗哗地下个不停,雨点无情地打着大地,仿佛天上有个大喷壶,给大地淋浴。
闪电雷鸣,暴雨哗哗,像天上漏了一个洞,我真担心整个大地都会被暴雨吞没。
透过窗子往外望去,、大树下,满是躲雨的人,可大树似乎一点也没有庇护他们的意思,一会儿向东摇,一会儿向西摆,让雨点儿把他们一个个变成了落汤鸡。
雨水汇成的水流像小溪一样,顺着陡坡倾泻下来。
雨下着,横的、竖的、斜的,密密麻麻,像断了线的珠子,又像一块巨大的绸缎,在天与地之间飘舞着。
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了,只有出租车在大雨中穿梭。
马路两旁的大树被大风吹得摇来摇去,发出“哗哗”的声音。
雨渐渐的变小了,变成了纷纷的雨丝,天空中迷蒙一片,雨丝随风飘洒,在大地之间形成一张巨大的纱。
树木在大雨的沐浴下更加翠绿了。
雨停了,乌云渐渐散去,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
干涸的大地到了滋润。
空气也变得清新了。
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弯弯的彩虹,那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虹,把天空装扮的更加美丽了。
刚刚被雨水冲洗过的马路像涂了一层油,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一道道亮光。
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汽车、自行车‘来来往往。
汽车驶过轮子溅起的水花,发出了哗的一声,好像是在演奏一曲和谐的交响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写作指导
导语: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是围绕《 _____即景》写一篇文章。
下面是马老师为你收集整理的写作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白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文字来描绘这美好之景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⒈写景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写:如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等有次序地描写。
要注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⒊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
⒋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⒌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⒍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写作技巧】
1.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每种景物的特点可以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和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2.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写景时加入自己的感受和心情,会使景物描写更加言之有物,使景物的画面更加形象生动,表达人物内心活动。
【修改和总结】
写好后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或者在大家面前读一读,互相给出修改建议。
范文赏析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卸下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一、夏雨霏霏,飘飘洒洒。
如丝,如绢,如雾,如烟。
落在脸上凉丝丝,流进嘴里,甜津津,像米酒,像蜂蜜。
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轻纱,披上了黑油油的田野。
雨落在水库里,像滴进晶莹的玉盘,溅起了粒粒珍珠;雨落在树梢上,像给枝条梳动着柔软的长发;雨落在大地里,卷起了一阵轻烟,土地好像绽出了一个个笑的酒窝……
二、市嚣渐息,夕阳西下,夕暮的余晖轻轻呼唤着倦归的生灵。
晚霞,至始至终的圣美,以细腻柔婉照耀着万物,以温馨的壮美奏响了向晚的摇篮曲。
透过耀眼的光环,我看见了淡泊,感受到了宁静。
当暮色如墨般悄悄袭来,彩霞便落尽华美,珍藏起道道光芒,将崭新的希望孕育。
生命之树就这样随着日升日落而朝夕变幻。
三、稻谷绽开笑脸,静静地接受你的抚摸,愉快地随风上下起伏,好似翻滚着千层波浪;那边的高粱,焦急地等待着,像一团炽热的火;胆小的玉米娃娃紧裹在小被里,听见外面闹嚷嚷的,也好奇地探出头来倾听你的歌声……刹那间,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小结】怎样进行景物描写
一、抓住景物特征
二、选好观察角度
三、安排描写顺序
四、运用多种技巧
五、务必融情于景
范文一:雨中即景
风夹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着。
“下雨了!”一位同学喊着。
只见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演奏着一支小的圆舞曲,我不禁初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
雨如万条银丝似的从天而降,轻轻地打在了窗户上形成了美丽的珠帘。
——这梦幻似的雨,这奇异的雨,梦幻似的教人幻想。
记得杏花春雨的江南,雨点敲打着船蓬,雨中也有梨花的幽香。
记得西湖的夏雨,元气淋漓,满湖荷叶被打的笃笃地响。
记得天目山的秋雨是有灵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是雨,魂断了潮湿雨,重雾深锁,万木萧萧,撑天的松柏经雨洗涤,显得格外苍劲。
的路面,渲染了悲凉的氛围,雨是激越的鼓点,“夜阑卧听风吹雨,”这一雨声阵阵,澎湃着老当益壮的激情;雨是无为而谈泊的载体,“青箬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去留都在风雨间,管他浮沉多少事!
听雨是一种心境,捧一本《唐诗三百首》,临窗而读,那濯濯,那激越、那清幽、那凄婉,诸多的意境便在雨声中悄然萌生。
无论你是否在雨中,你都能得到一次心灵的陶冶和洗礼。
雨,滋润我求知的心!我永远感谢你!
范文二:乡村即景
家乡的美景,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一幅幅绚丽的图片。
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草儿也换上了浅绿色的新装。
那些白的、蓝的、红的花开了。
那金黄的又是什么呢?哦,那金黄的原来是农民伯伯辛勤培育的油菜花,油菜花已经结出了嫩绿的豆荚。
竹林里的竹笋也不甘示弱,它拼命地想往上长。
几场春雨过后,它终于如愿以偿,终于可以探出头来了。
它长出后就贪婪的享受着春光地细照,慢慢长大。
到了四月,你去田野里看一看,一定会发现农民们都在忙农活。
农民伯伯有的在插秧,有的在收割油菜,有的在种棉花。
到了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在人身上,真不好受。
干了大半天的人们,起身到树荫下休息,在休息之余,他们仍忘不了互相打趣,开开玩笑。
那欢声笑语惊飞了栖在枝头的翠鸟儿,也是家乡的生动一笔。
家乡的美是大自然恩赐的,但更多的是家乡人民创作的。
范文三:窗外即景
家乡的景色随着季节的变,呈现出一幅幅绚丽的图画。
春天到了,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小草也伸出了嫩嫩的小手,田间小道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到处新绿,弥漫着阵阵花香,令人神清气爽。
公路两旁,一排排松树高大雄伟,就像身穿军装,手拿长枪的解放军队伍一样,井然有序。
田野黄灿灿的,你猜猜那是什么?那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油菜,正开着一
朵朵美丽的黄花。
细闻还有淡淡的香味呢!不时还有一群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更为家乡绚丽的景色增添了一份生机。
竹园里的竹笋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从大地的怀抱中钻了出来,好像要看看世界有多美。
好奇之余,他们贪婪地享受着阳光的照耀,开始慢慢地长大。
到了初夏,田野一片繁忙的景色。
农民伯伯正忙着播种,有的在收割油菜,还有的在棉花田里忙活。
到了中午,太阳照在人身上真不是滋味。
干了大半天,人们歇了下来,到树荫下休息片刻。
虽然大家很劳累,但仍忘不了开开玩笑,那欢声笑语,飞扬在田间地头,惊飞了枝头的翠鸟,也是景色中的生动一笔。
乡村田野的美,不仅自然的赐予,而更多的是农民的劳动创作的。
范文四:日落即景
我最喜欢看日落。
今天,6点多,我就上阳台观看日落。
我抬头一看,只见万里晴天变成了蓝色,蓝色间有一点点红晕。
不一会儿,蓝色越来越浓,仿佛画家在画里的蓝色加了一些水。
过了一会儿,夕阳已经高挂在天空中,犹如火盘一般。
它照在人们的脸上,他们的脸仿佛度上了一层金;它照在水面上,河水就浮光跃金,似乎一颗颗小星星在闪闪发亮;它照在绿树上,绿树好像搽了一层油。
过了一会儿,夕阳已经西斜了,颜色越来越红,像个小姑娘害羞的脸蛋,又像一个大火球,向着天空、地面喷出红艳艳的光芒。
霎时间,艳丽的晚霞已经占了大半天,好
象一张红彤彤的地毯。
再望望那夕阳,它射出的光芒犹如千万把利剑刺入我的眼里,使我的泪花流出眼眶。
转眼间,夕阳只剩下一丝光线,最后只一跳,消失得无影无踪。
难怪唐代诗人李商隐会这样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深深地被这美景而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