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气候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河南省烟区烤烟气候特征分析与适宜性评价

河南省烟区烤烟气候特征分析与适宜性评价

烤烟是一种高经济效益作物,对生长环境敏感,受生态因素的影响较大。

不同的光照、降水量和温度等气候条件对烟株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以及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是决定烤烟种植区域布局、烟叶产质量以及风格的重要因素[1-4]。

有关烟叶品质及风格与气候条件关系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优质烟叶的生产需要特定的气候条件[5-7]。

河南省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中下游,属暖温带-亚热带,气候为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点,烤烟生长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烤烟种植大省[8]。

有关气候条件对烤烟生产的影响,徐光辉等[9]分析并比较了移栽期不同的情况下,国内平顶山烟区与国外优质烟区的气候状况。

刘晓迎等[10]认为河南省烟区的气候趋势能够适应其具有浓香型特色烤烟的生长需求,且表现出旺长期雨热同期日照足与伸根期和成熟期温高雨少日照足的气候优势。

张燕燕等[11]用多变量聚类分析,将三门峡烟区分成了两类,同时计算并分析了国内外烟区的气候相似距离。

结果表明,三门峡烟区具备优质烟区的气候条件,其海拔落差大,气候条件与国外烟区相似。

孟寒冬等[12]的研究表明,气候条件对烤烟中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影响显著,大田期最高温是上部叶片的主要影响因素,旺长期均温主要影响中、下部叶片。

蔡涛[13]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变异系数、R/S 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三门峡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因子的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三门峡各烟区气候适宜性因子多年平均值均在量化指标最优范围内,适合优质烤烟的种植。

气候条件是影响烤烟生产的主要生态因素,适宜的气候条件对于烟叶的优质生产十分重要。

已有的研究大多分析了河南省烟区植烟土壤和气候条件对烤烟质量的影响,鲜见对河南省烟区整体生态条件综合评价的报道。

本研究基于模糊数学原理,对河南省不同烟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天气状况进行分析,并从农业气候角度对各烟区的气候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进行优质烤烟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河南省气候与农业概况参考资料

河南省气候与农业概况参考资料

河南气候与农业概述赵方聪 2220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一班摘要: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河南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凭借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成为农业大省和主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但高频率,范围广,危害重的气候灾害气象也对农业经济带来了直接而又严重的影响,分析研究农业与气候的关系以及对气候灾害的不利影响的治理措施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参考了相关气候资源的研究,从河南地区的光照,太阳辐射,降雨量,蒸发量,湿润程度方面介绍河南气候特征并分析与气候形成有关的因素,描述了河南在此气候特征下形成的农业生产状况与气候的关系以及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灾害的主要预防治理措施。

关键词:气候特征农业特征灾害防治The summary relation between climate and agriculture in HenanZhao Fang cong 2220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e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Rural Regional DevelopmentAbstract:Adequate light,heat,water and fertile l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Henan。

Henan becomes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and the mai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 with the climatic and geographic advantages. However, high frequency, wide range and heavy damage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bring about a direct and serious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河南省地理中招备考指南

河南省地理中招备考指南

河南省地理中招备考指南
一、河南省概况
1. 地理位置及范围
河南省位于华北平原中部,东临山东,南接湖北、安徽,西邻陕西,北与河北相连。

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7%。

2. 地形地貌特征
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于黄土高原,中部为广阔的平原地区,东南部有伏牛山脉、桐柏山等低山丘陵。

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 气候特征
河南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二、重点考点
1. 河南地形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2. 河南主要河流及其流向、水系分布
3. 河南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4. 河南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5. 河南农业区划及主要农作物种植分布
6. 河南工业布局及主要产业基地
7. 河南重点城市的地理位置、功能和发展
三、备考建议
1. 掌握河南省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2. 了解河南各地区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气候特征
3. 熟悉河南农业、工业和城市分布的总体格局
4.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地理因素
5. 注意命题热点,关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
以上是河南省地理中招备考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河南地理必背知识点

河南地理必背知识点

河南地理必背知识点河南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著名的内陆省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面是河南地理的必背知识点:一、位置和边界1.河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东北与山东接壤,东南与安徽相邻,西南与湖北接壤,西部与陕西相连,北部与河北相邻。

2.河南省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

二、地形1.河南省地势主要由中原高原和华北平原构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呈南北走向。

2.河南省的地形特点有草原、黄土高原、平原和丘陵等多种类型。

三、气候1.河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河南省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差较大,昼夜温差也较大。

四、河流1.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河流网区域之一,汇聚着黄河、长江、淇河、颍河等众多河流。

2.位于河南省的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流经河南省边缘,是中国农业的发源地之一五、自然资源1.河南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有煤炭、铁矿、铝土矿、玛瑙石等。

2.河南还拥有较多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水和地下水资源。

六、行政区划1.河南省下辖18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等。

2.河南省辖2个地级市、6个副省级市、15个地级市、44个县级市、82个县和30个自治县,共计179个行政单位。

七、人口1.河南省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截至2024年底,河南省人口已经超过1.20亿。

2.河南省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其中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是河南省人口最多的三个城市。

八、经济1.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以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苹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

2.河南省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产业包括煤炭、冶金、化工、机械、食品加工等。

以上是河南地理的一些必背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河南气候特征及其分析报告

河南气候特征及其分析报告

居民舒适度 河南的气候特点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产生影响, 如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等,可能影响居民的舒适 度和健康状况。
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能源消耗习惯与气候变化 密切相关,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提高居民生 活品质的重要措施。
公共设施和服务 城市应为居民提供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如公 共交通、公园、图书馆等,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 活需求和提高生活品质。
湿度
总结词
河南的湿度较高,特别是在夏季和秋季。
详细描述
在夏季和秋季,由于温度高和降水较多,导致湿度较高。而在冬季和春季,由于 温度较低和降水较少,湿度相对较低。高湿度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和农作物生长产 生一定影响。
03
河南气候变化趋势
气温变化
气温升高
近年来,河南省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 升趋势,特别是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升 高尤为显著。
02
报告将涵盖河南地区的气温、降 水、风速等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 和变化趋势,以及这些变化对当 地生态和经济的具体影响。
02
河南气候特征
气温
总结词
河南的气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详细描述
河南的冬季较为寒冷,夏季则相 对炎热。春季和秋季的温度适中。 在一年中,气温波动较大,特别 是在冬季和夏季。
降水
极端高温事件增多
伴随着气温的升高,极端高温事件的 发生频率也在增加,对人们的生产和 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降水变化
降水减少
河南省的年降水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特别是春、夏季的降水减少较为明显。
极端降水事件增多
同时,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增加,容易引发洪涝等自然灾害。
风速变化
风速减小
河南省的风速呈现出逐年减小的趋势, 这可能与气候变暖、大气稳定度增加有关。

河南省冷暖变化气候特征分析

河南省冷暖变化气候特征分析
第 3 1卷
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气 象 与 环 境 科 学
M ee r lg c la d Envr n ntlS inc s to oo i a n io me a ce e
Vo . S pp 13I u l S p. 0 e 2 08
20 0 8年 9月
河 南 省 冷 暖 变 化 气 候 特 征 分 析
引 言
气 候 作 为 地 球 自然 资 源 和环 境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人 类生存 、 济 和 社 会 发展 的基 本 条 件 之 一 。 经
近 百 年 来 , 球 气 候 正 经 历 一 次 以 全 球 变 暖 为 主 要 地
上 升趋 势 ,0世纪 全球 增温 0 6± . 2 . 0 2℃ , 幅 最大 增 的两个 时期 为 l 1 —14 年 和 1 7 -2 0 年 , 以2 90 95 96 00 且 0
南 省 平 均 气 温 按 1 o a增 加O 2 . 2℃ 计 . 计 未 来5 估 0a升 高 l ~2℃ 。 关 键 词 : 暖 变 化 ;时 空 分 布 特 征 ;区域 差别 ;季 节 差 异 冷 中 图分 类 号 :P 6 4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1 8 2 0 ) 刊 一 0 l 0 17 7 4 (0 8 增 O1一 4
由全 省年平 均 气温 、 年平 均最 高气 温 、 平均最 年 低 气 温逐 年变化 曲线 可 看 出 ( 1 , 总 体 趋 势均 图 )其 为增加 趋 势 , 且变 化 的态势趋 于 一致 , 而 只是各 要素
的变化 幅度 不一 样 。
世 界气 象组 织规定 , 最近 3个 年代 的 3 将 0年平
的在 于进 一步 了解该 区域 冷 暖变化规 律 。

河南省气候的基本特征

河南省气候的基本特征

气候的基本特征河南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过渡区,气候具明显的过渡特征。

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至淮河线正好贯穿境内的伏牛山脊与淮河沿岸,此线以南的信阳、南阳及驻马店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带,以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

南北各地气候显著不同,山地与平原气候也有显著差异。

全年四季分明。

总的气候特征就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雨水多,秋季晴朗日照长。

一、热量1、光照与太阳辐射河南省南部冬春季节雨水较多,而夏季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

全省实际日照时数在2000~2600h之间,各地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45%~60%之间。

其分布趋势为北部多于南部,平原多于山区。

黄河以北大部在2400~2600h,西部山地为2000h,其余地区都在2000~2400h。

全年太阳辐射量在113~510、7KJ/cm2,太阳辐射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与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多同期,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如南部的固始县比北部的安阳地区偏多33、7KJ/ cm2。

从时间上瞧也有明显的变化,最低月值出现在12月,全省大部分地区不到25、1KJ/ cm2;最高月值出现在夏季(北部出现在6月,南部出现在7月),一般均在54、4KJ/ cm2以上。

2、气温全省多年平均气温12、8~15、5 ℃,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7~28 ℃,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2~2 ℃(图1)。

气温分布趋势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

豫西山地与太行山地,因地势较高,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下;南阳盆地因伏牛山阻挡,北方冷空气势力减弱,淮南地区由于位置偏南,年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成为全省两个比较稳定的暖温区。

全省冬季寒冷,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南部在0℃以上,如信阳为2、3℃;北部在0℃以下,郑州为-0、3℃)。

春季四月气温上升较快,豫西山区升至13~14℃,黄淮平原可达15℃左右。

河南基本气候特点

河南基本气候特点

河南基本气候特点河南气候总体特点:具有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气象灾害频繁的基本特点,并且存在着自南向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两个特征。

气候四季分明河南气候四季分明是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最主要特色。

随着一年内冬、春、夏、秋季节的更替,四季气候明显各异。

即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降水多,秋季晴朗日照长。

冬季寒冷干燥:冬季(12—2月)盛行寒冷、干燥的偏北冬季风,气温低、降水少。

春季多风干旱:春季(3-5月)河南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气温迅速回升、乍寒乍暖。

夏季炎热多雨:夏季(6——8月)盛行温暖、湿润的偏南夏季风,气温高,降水多。

秋季晴朗日照长:秋季(9——11月)为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

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减少,日照充足。

雨热同期河南气候的另一特点,是各地年内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一致。

气温冬季最低,降水最少;夏季气温最高,降水也最多,高温期雨期同步出现,这种雨热一致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提高了水热资源的利用率。

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迅速,蒸发、蒸腾以及呼吸作用加剧,需要较多的水份供应才能正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这时降水丰富正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好雨知时节”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气候多样气候过渡性是河南大陆性季风气候背景下的显著地方特色。

这种过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境内南北方向上的气候纬度地带过渡,二是东西方向上气候高度地带性过渡。

气候纬度地带性过渡:河南南部因太阳辐射条件优越,受夏季影响的程度大,具有亚热带气候的特色;而北部因位置偏北,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小,气候具有暖温带气候的特点。

全省自南向北因降水条件差异存在着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过渡性变化。

南北气候的过渡性差异在农业生产利植制度上也有极强的表现,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豫南可为一年种植两次水稻,自南而北,水稻栽培逐渐减少并被耐旱作物替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每次降雹的范围都很小,一般宽度为几米到几千米 ,长度为20~30千米,所以民间有“雹打一条线” 的说法。冰雹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山 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
过渡性明显,地区差异性显著
气候过渡性是河南大陆性季风气候背景下的显著地方特色。 这种过渡性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境内南北方向上的气候纬度地带性过渡。 二是东西方向上气候高度地带性过渡。 具体表现如下:
温度带
季风性气候显著,灾害性天气频繁
• 由于降水的不稳定性极易引起旱涝灾害
四、气象灾害
• 1.干旱
冬季寒冷干燥:冬季(12—2月)盛行 寒冷、干燥的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
春季多风干旱:春季(3 — 5月)河南 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气温 迅速回升、乍寒乍暖。
夏季炎热多雨:夏季(6—8月)盛行温 暖、湿润的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多。
秋季晴朗日照长 :秋季(9—11月)为夏 季风向冬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气温迅速下 降,降水减少,日照充足。
• 春旱 夏伏旱 秋旱 • 最严重的是春旱 “十年九旱” “春雨贵如
油” • 2000年春季降水偏少的程度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最严重的。
• 2.冰雹
• 降雹主要发生在3-8月 ,以5-7月最多;
冰雹
• 冰雹来自对流特别旺盛的对流云(积雨云)中。云 中的上升气流要比一般雷雨云强,小冰雹是在对流 云内由雹胚上下数次和过冷水滴碰并而增长起来的 ,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下降到地面。
霜期短
• 平均无霜日为216.8天,最长达242.7天,最 短188天。
三、河南气候总体特点
四季分明、雨热同 期、复杂多样、气象 灾害频繁;
自南向北由亚热带 向暖温带气候过渡、 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 陵山地气候过渡的两 个特征。
四季分明
河南气候四季分明是大陆性季风气候的 最主要特色。随着一年内冬、春、夏、秋季节 的更替,四季气候明显各异。即冬季寒冷少雨 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降水多,秋季 晴朗日照长。
• 10、河南省的地势从整体上看,成西高东 低的特点。其中山地有三大块,即豫西北 的 ____ ,豫西山地和豫南的桐柏 - 大别山 地。河南的最高峰是 _____ ,海拔 2413.8 米。
• 11 、 _________ 是我国七大古都中最早诞 生的城市。
• A 洛阳 • B 西安 • C 开封 • D 北京
气候与天气不同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 发生的气象现象,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如雷雨、 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特点:短时间的、多变的。 气象要素: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昆明四季如春”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大气环流促进了 高低纬度之间、 海陆之间发生热 量和水分交换, 调整全球热量和 水汽的分布,显 著影响各地的气 候。
雨热同季
河南气候的另一特点, 是各地年内气温和降水的 季节性变化趋势一致。冬 季气温最低,降水最少; 夏季气温最高,降水也最 多,高温期与多雨期同步 出现,这种雨热一致的气 候特点对农业生产较为有 利,提高了水热资源的利 用率。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温度带
• 季风气候(monsoon climate):由 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 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 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称季 风气候。
太阳辐射 ——气候形成的最基本因子
太阳辐射在地表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 及其随时间变化,导致了各地气候的差异 及其季节变化。
一、气候概况
• 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 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
气候带
400毫米等降水 量线
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 过阿尔金山、祁连山 一线
3000米等高线
温度带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地面状况
气候
人类活动
气温
• 河南四季分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 多年平均气温12.8℃—15.5℃,一月是最
冷的月份,平均气温0.4℃,七月是最热的 月份,平均气温26.9℃.
辐射
气候纬度地带性过渡:南部因太阳辐 射条件优越,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大, 具有亚热带气候的特色
北部因位置偏北,地面得到的太阳辐 射量相对较少,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小, 气候具有暖温带气候的特点。
温度带
降水
降水条件差异导致自南向北存在着湿 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过渡性变化。 差异在农业生产种植制度上也有表现,在 自然降水条件下,豫南可以一年种植两次 水稻,向北,水稻栽培逐渐减少并被耐旱 作物替代。豫北水稻仅在有灌溉条件的地 方才能种植,由水旱轮作到单一的旱作, 反映了气候的过渡性转换。
第三节 气候
京广线
京九线
陇 海 线
习题1
• 1.河南大部分地方属于豫州,因位居九州之
中,故又有“
”和“
”之称

• 2.河南省地貌,大致是由 、

组合而成的。
• 3.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就占有



四座。
• 4.河南地处我国地势 第 向 的过渡带 。
• 5.灵宝市的 为全省最高峰,海拔高 度为2413.8米,海拔最低处为 , 仅23.2米。
大气环流促进了 高低纬度之间、 海陆之间发生热 量和水分交换, 调整全球热量和 水汽的分布,显 著影响各地的气 候。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下垫面是大气的直 接热源和水源、海 陆分布
同一纬度,山地与平原气温差别大 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的差别
总体气候
•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 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 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 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 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 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 6.嵩山横跨了 、 、 、 和新生代 五个地质年代,是地质学领域的“五 世同堂”。
• 7.南阳 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群被誉为 “世界第九大奇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7.下列山脉全属于豫西山地的是? • A 伏牛山、嵩山、白云山 • B 王屋山、嵩山、白云山 • C 王屋山、云台山、白云山 • D 伏牛山、云台山、王屋山 • 8.河南境内没有哪种地形? • A 盆地 B 高原 C 平原 D 丘陵 • 9.河南省的山脉包括? • A 太行山脉 B 伏牛山脉 • C 秦岭山脉 D 桐柏山脉 E 大别山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