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鉴别与追溯作业规范
产品鉴别与追溯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产品鉴别与追溯程序
1. 目的:
明确制订各阶段产品鉴别方式与产品质量追溯之相关作业程序.
2. 范围:
凡本公司购入之物料及生产之产品均适用.
3. 权责:
3.1原物料鉴别:仓库/生产课/品保课
3.2在制品及成品鉴别:生产课/仓库/品保课
3.3产品追溯:品保课
4. 定义:无
5. 作业内容:
5.1产品鉴别管制作业:
5.1.1原物料鉴别:
A. 凡购入之物料,经IQC 抽检合格后,由仓库(或IQC)填写并贴上
进料验收标签,藉以识别材料之厂商品名规格、数量、日期.
B. 物料入库后,仓库须将来料之数据记录于“材料帐薄”上.
5.1.2在制品之鉴别:
A.生产中产品(半成品,成品)均用“制程现品票”标示其品名,规格,。
产品鉴别与追溯管理程序

产品鉴别与追溯管理程序产品鉴别与追溯管理程序 1.目的:确保公司在产品实现的各阶段(进料、制程中、最终产品、交货),能由适当的方式来鉴别产品及其监测后的产品状态,使其在需要追溯质量异常时,能藉由产品独特的识别记录,迅速找出不良发生源而制订之。
2.职责范围:2.1仓管或品保IQC:原物料识别标示。
2.2制造部班、组长:生产中产品标示。
2.3品保IPQC:制程中检验状态标示。
2.4品保部FQC:成品检验状态标示。
2.5品保部包装员:成品包装标示。
2.6制造干部:制程状况追溯。
2.7品保部:质量记录提出。
3作业内容:3.1 产品鉴别:成品及原物料阶段编号:3.1.1成品、原物料、内部编号:统一由总厂工程研发部提供。
3.1.2 外部编号:依客户指定编订,若客户未指定,由总厂工程研发部编订。
3.2 各阶段之标示:3.2.1 进料:a.采购应要求供货商交货时的货品有完整的标示,物料标签及环保标签,物料标签需有品名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料号等,以方便收料及日后追溯用。
b.仓管收料人员及品保IQC按验收单核对标示之完整和正确性。
c.进料接收数量后,需放置进料待验区,等待IQC进行进料检验。
d.经检验合格者,贴合格标签签,注明检验者、检验日期和盖环保合格章。
e.经检验不合格者,贴不合格标签,仓库移转到退货区。
f.经判定为特采者,贴特采标签,并注明。
g.合格入库时,仓管贴进料季度颜色标签,以方便先进先出。
h.仓管发料依【工单发料表】作业。
3.2.2制程阶段:a.各项原物料于领发料时,应于账册内注明生产单号;在量产前各班组长需填写【人机追溯单】对人员、机台进行定位。
b.制程中用标示牌或标签标示,如注明机种、存放状况、生产状况等。
c.制程中在制品,使用蓝色胶框(盒)内,并标示清楚、区隔存放。
d.制程中成品(良品),使用绿色胶框(盒)内,并标示清楚、区隔存放。
e.制程中产生不良品时,放置于红色胶框(盒)内,并标示清楚、区隔存放。
产品鉴别与追溯管理程序

產品鑑別與追溯管理程序1.目的:確保公司在產品實現的各階段(進料、制程中、最終產品、交貨),能由適當的方式來鑑別產品及其監測后的產品狀態,使其在需要追溯品質異常時,能藉由產品獨特的識別記錄,迅速找出不良發生源而制訂之。
2.職責範圍:2.1倉管或品保IQC:原物料識別標示。
2.2製造部班、組長:生產中產品標示。
2.3品保IPQC:制程中檢驗狀態標示。
2.4品保部FQC:成品檢驗狀態標示。
2.5品保部包裝員:成品包裝標示。
2.6製造幹部:制程狀況追溯。
2.7品保部:品質記錄提出。
3作業內容:3.1 產品鑑別:成品及原物料階段編號:3.1.1成品、原物料、內部編號:統一由總廠工程研發部提供。
3.1.2 外部編號:依客戶指定編訂,若客戶未指定,由總廠工程研發部編訂。
3.2 各階段之標示:3.2.1 進料:a.採購應要求供應商交貨時的貨品有完整的標示,物料標簽及環保標簽,物料標簽需有品名規格、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料號等,以方便收料及日后追溯用。
b.倉管收料人員及品保IQC按驗收單核對標示之完整和正確性。
c.進料接收數量后,需放置進料待驗區,等待IQC進行進料檢驗。
d.經檢驗合格者,貼合格標簽簽,注明檢驗者、檢驗日期和蓋環保合格章。
e.經檢驗不合格者,貼不合格標簽,倉庫移轉到退貨區。
f.經判定為特採者,貼特採標簽,並註明。
g.合格入庫時,倉管貼進料季度顏色標簽,以方便先進先出。
h.倉管發料依【工單發料表】作業。
3.2.2制程階段:a.各項原物料於領發料時,應於帳冊內注明生產單號;在量產前各班組長需填寫【人機追溯單】對人員、機臺進行定位。
b.制程中用標示牌或標簽標示,如註明機種、存放狀況、生產狀況等。
c.制程中在製品,使用藍色膠框(盒)內,並標示清楚、區隔存放。
d.制程中成品(良品),使用綠色膠框(盒)內,並標示清楚、區隔存放。
e.制程中產生不良品時,放置於紅色膠框(盒)內,並標示清楚、區隔存放。
f.制程維修品,放置於黃色膠框(盒)內,並標示清楚及區隔存放,FQC檢驗時需加強檢驗。
2-08产品鉴别与追溯管理办法

5.6取樣試片:均標示日期、材質、爐次。
5.7回爐料標識:316材質在澆口杯噴紅漆,外銷304材質在澆口杯噴綠漆。
5.8毛胚鑑別:毛胚包材(PP袋)外側註明品名、型號及數量並以噴漆顏色
識別材質,袋口上綁1個與袋內相同之產品,毛胚鑄件上均鑄有材質及尺寸,若未鑄材質時則以漆識別,毛胚檢驗時填毛胚檢驗記錄表。
5.9成品鑑別:成品檢驗時填成品檢驗記錄表,裝成品之塑膠籃外側均貼有品名、規格、數量等標籤,裝箱則依包裝規範之規定使用不同顏色紙箱,外側標材質、尺寸、品名。
5.10流程管制卡:由生管開出,管制單項產品之流程。
5.11產品追溯:製程發生異常或出貨後產生客訴,必須追溯時,可由出貨單
一路追溯至檢驗記錄、流程管制卡,訂單等,無中斷之虞。
5.2.2合金類(例Cr、Ni、Mo等)材料在容器上標示品名、數量,必要
時並要求協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商提供材質證明文件,便於計算配料及追溯。
5.2.3殼模砂在包裝材料上標識粒度代號。
5.3模具鑑別:模具及砂心盒表面以耐熱白板筆註明品名、規格、尺寸、商標等,並在存放架標示,取用方便。
5.4殼模鑑別:吹模後底模流道均以粉筆標識,殼模上均印鑄材質、尺寸以資識別,避免組立及澆鑄錯誤。
一、目的:確保進料及產品在鑄造過程中,均有適當鑑別,一旦發生異常時便於
追溯。
二、範圍:材料、模具、毛胚及成品生產過程均屬之。
三、權責:採購及製程相關人員。
四、名詞定義:無。
五、作業程序:
5.1鑑別追溯流程圖:
5.2進料鑑別:
5.2.1不銹鋼廢料進料時即要求協力廠商標示材質,入廠後並分區儲放,
取用時無錯拿之虞。
产品鉴别与追溯程序

6.1.2.1.生产单位于半成品或成品标示单内注明料号及生产日期的标示.
6.1.2.2.产品成型包装时,包装人员应在外箱贴上标签(附件一),书写上产品的品名,料号,与生产日
期.
6.1.2.3.客户对外箱上标签有特别要求时,依客户要求贴外箱标签.
6.1.3.仓库中之产品鉴别:
3.2.品质记录管理程序PB-P-004
4.定义:无
5.权责:
5.1.制造部门:制程中半成品或成品识别的维持.
5.2.仓管人员:仓库中产品识别的维持与标示.
5.3.品保部:负责产品的追溯,并协助产品之鉴别.
6.作业内容:
6.1.产品鉴别:
6.1.1.进料之产品鉴别:
依厂商在产品中包装标示及验收单来识别产品品名,料号.
编号,以在后绩的过程中不符合时,能够及时召回此一特采或紧急放行产品.
7.附件:附件一成品标签.
附件一
顺源五金塑料电子厂
品名
料号
数量
生产日期
厂商
检验员
备注
6.2.5.召回程序.
6.2.5.1.当原物料,半成品决定特采或紧急放行时,由检验人员依<<物料鉴审记录表>>的编号顺序赋
予<<物料鉴审单>>唯一的编号.
6.2.5.2.检验人员应依规定在产品包装上贴附”物料鉴审标签”(成品则视客户需要),同时记录<<物料
鉴审单>>申请单编号及在<<物料鉴审记录表>>及相应的检验记录中记录<<物料鉴审单>>
制定日期
98-11-15
主
题
程序书
版次
品质部产品质量检验与质量追溯规程

品质部产品质量检验与质量追溯规程【品质部产品质量检验与质量追溯规程】一、背景介绍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品质部的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制定并执行产品质量检验与质量追溯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品质部产品质量检验与质量追溯规程的要点与流程。
二、检验规程1. 产品质量检验原则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品质部制定了以下产品质量检验原则:- 检验全程: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成品出库,全程检验。
- 检验全面:对标准要求的每个环节和指标进行检验,确保完全符合。
- 检验有效性:采取科学的检验方法和措施,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2. 检验流程- 原材料检验:品质部在原材料到货后进行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等检验。
- 生产过程检验:对生产环节进行抽样检验,确保过程符合质量标准。
- 成品检验:对成品外观、功能、安全性等进行全面检验。
- 报告编制:对每次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编制检验报告。
三、质量追溯规程1. 追溯要求- 唯一标识:每个产品都应有唯一标识,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追溯到每个环节。
- 信息记录:对每个环节进行记录,包括原材料来源、加工过程、人员信息等。
- 存档管理:对追溯信息进行存档管理,确保可随时查阅。
2. 追溯流程在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或出现事故时,品质部需按以下流程进行质量追溯:- 问题发现:及时响应并且确认质量问题,确保问题得到准确记录。
- 追踪信息:通过追踪系统获取产品的生产信息和销售渠道等相关数据。
- 分析原因:根据追踪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和责任方。
- 采取措施:根据问题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 跟踪效果: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四、总结与建议品质部产品质量检验与质量追溯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全程、全面、有效的质量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而质量追溯规程则能够快速有效地追踪产品质量问题,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继电器产品鉴别与追溯作业规范

继电器产品鉴别与追溯作业规范1作业内容:。
1.1产品鉴别与追溯管制作业内容:1.1.1进货物料标识与鉴别:1.1.1.1供应商于物料外包装上粘贴物料标签及环保管制标签,由物料部依《仓储管制程序》,接到供应商材料后,核对外箱标签无误后,记录供应厂商、订单号、品名规格、零件料号、进货日期、数量、LOT NO等信息,填写“收货单”送IQC检验。
. .1.1.2IQC检验:1.1.2.1IQC根据《进料检验作业规范》和《检验抽样管理规范》对来料进行检验, IQC把所有的确认的结果(如LOT NO、该LOT的测试报告编号、“收货单”号等信息)记录在“进料检验报告(继电器)”中。
1.1.3判定结果处理:1.1.3.1IQC检验合格后于“收货单”上记录检验报告编号,并于材料的外包装上贴上IQC PASS标签且标签上记录检验报告的编号和检验日期。
1.1.3.2若IQC检验有任何不符合时,依《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作业,对不良LOT 材料通知物料部隔离并标示。
依《矫正与预防管制程序》规定,发出“8D改善报告(材料)”给责任单位处理。
1.1.4物料入库:1.1.4.1物料部须将来料之资讯(包括LOT NO及进货日期)记录于“库存卡”相应栏位上,当同一品号,不同LOT NO分开放置,并作区分,以利识别与追溯。
1.1.5发料:1.1.5.1物料部发料员根据PMC的系统工单进行发料,并于相应库存卡上注明哪一生产单位领用、何时进料、领用数量,并在领料单上注出材料的LOT NO,以利识别与追溯。
1.1.6PQC检验:1.1.6.1PQC依《制程检验作业规范》作业,依“生产流程表”对所有领上来的材料进行确认,并将确认的相关信息(材料LOTNO,IQC检验报告编号,领料数量及成品LOT NO)记录在“材料上线检验记录表”中,确认合格则通知制造部投入生产。
1.1.6.2★生产日期确认:PQC依实际的生产日期核对CASE印字上的生产日期是否在前后三天内(如有客户要求时)。
产品的追溯规程

产品的追溯规程1. 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产品的追溯规程,以确保产品的来源、生产过程、销售渠道等信息的可追溯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信任度。
2. 追溯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公司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3. 追溯要求3.1 原料追溯所有生产所使用的原料都必须具备追溯性,包括但不限于原料的来源、采购渠道、生产批次等信息。
3.2 生产过程追溯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能被追溯到,包括原料的接收、加工过程、质检记录等信息。
3.3 产品标识每个产品都必须标识唯一的追溯码或标签,方便追溯工作的进行。
4. 追溯系统建设为了实现产品的追溯,公司将建立追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数据信息采集:建立标准化的数据采集流程,确保追溯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数据存储与管理: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库,储存和管理产品追溯信息。
- 追溯技术支持: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条形码、二维码等,提高追溯效率和精确度。
- 追溯人员培训:对涉及产品追溯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5. 追溯流程5.1 数据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信息必须经过专人采集,并录入追溯系统。
5.2 数据存储采集的数据必须被及时存储到追溯系统中,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3 数据查询消费者或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追溯码或标签,在公司提供的追溯系统上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
6. 风险与控制为确保产品追溯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配备专人负责追溯工作,确保追溯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定期检查追溯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 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沟通,共同确保产品的追溯工作。
- 建立追溯工作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7. 追溯结果与反馈公司将定期统计和分析追溯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
8. 法律合规与责任公司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产品追溯工作的内容和信息做到真实、准确、可靠,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4制程中针对自购料之机种﹐产品之Lable需做标记﹐作为追溯之依据
4.3成品检验依产品检验作业程序书之规定执行
4.3.1成品检验填写成品检验记录于品保部工作日报表中﹐作为了出货追溯性之鉴别
4.3.2成品质量如发生异常时﹐不仅需追溯至制程中各站之自主检查记录表确认制程状况﹑同
5.3记录管制作业程序书(QEP-QA-006)
5.4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书(QEP-QA-007)
5.5持续改进及纠正﹑预防措施程序书(QEP-QA-009)
5.6制程管制作业程序书(QEP-MG-001)
5.7运搬﹑储存﹑包装﹑保存及交货作业程序书(QEP-PM-004)
5.8顾客服务管理作业程序书(QEP-PM-005)
4.2制程作业依制程管制作业程序之规定执行
4.2.1制程中质量发生异常时﹐依持续改进及纠正﹑预防措施程序书之规定执行
4.2.2制程中所用之物采品发现质量异常时﹐需追溯到该批之进料验收单(PMF-201)﹑IQC进料
记录表(QAF-001)及特采单(QAF-022)
4.2.3制程中各站操作之自主检查记录表及相关文件数据﹐须以工单号﹑品名规格﹑生产日期
6.相关窗体
6.1进料验收单(PMF-201)
6.2IQC进料检验记录表(QAF-001)
6.3特采单(QAF-022)
6.4出货查检记录表(QAF-010)
6.5自主检查表(MGF-101)
6.6巡检记录表(QAF-003)
6.7品保部工作日报表(QAF-002)
6.8入库单(MGF-021)
6.9送货单(PMF-209)
资材部-------资材部接到客户抱怨时﹐须将相关数据转交相关部门﹐进行产品追溯作业
4.内容
4.1进料阶段﹐依产品检验作业程序书之规定执行
4.1.1品保部依进料检验执行检验﹐并于检验完成之物料标示允收与拒收或扣留之标签
4.1.2经检验或入仓库之产品﹐依搬运﹑储存﹑包装﹑保存及交货作业程序书作业
4.1.3进料之检验记录及相关数据﹐须具有追溯性以利查证﹐依质量记录作业程序书执行
1.目的
确保产品在进料﹑生产及交货各阶段﹐经由各项检验﹑管制与记录﹐以达成产品之鉴别与追溯
2.范围﹕
凡本公司于进料﹑生产至出货等各阶段之产品皆属之
3.权责﹕
品保部-------负责各阶段中产品的验证标示﹐检验记录及追溯作业
制造部-------执行制程中各产品的标示与记录﹐保证窗体记录的完整性与可追溯性
4.5.2追溯办法﹕
所有产品﹕送货单﹑工单号﹑出货检查记录表﹑品保部工作日报表﹑自主检查记录表﹑
巡检记录表﹑IQC进料检验记录表
4.6进料或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则依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书之规定执行
五﹑参考文件﹕
5.1品质/环境手册(QEM-QA-001)
5.2产品检验作业程序书(QEP-QA-003)
时需追溯进料检验﹐确认记录材料质量状况
4.4成品出货依运搬﹑储存﹑包装﹑保存与交货作业程序书之规定执行
4.4.1产品包装依包装规范之规定执行
4.4.2仓库人员以送货单作为产品出货鉴别与追溯之依据
4.5客户如有退货或抱怨的情形时﹐由生管记录并知会品保部﹐依客户抱怨处理程序之规定执行
4.5.1退货及抱怨经送货单追溯至入库单﹑成品检验﹑再追溯至制程中各站或须追溯到进料阶段﹐都须依有关之质量记录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