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反围剿的失败PPT课件

合集下载

工农红军长征PPT课件

工农红军长征PPT课件
中国工农 红军的长征
2020年10月2日
1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
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路 线的错误军事指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严重失 利,被迫开始了“长征”。
2020年10月2日
王明(1904--1974)1926年 入党,1931年取得党中央领 导 权,推行“左”倾机会主

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 央的正确领导。
1.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
意 政策问题,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义 2.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
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0年10月32日.结束了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6
赤水渡口太平渡 2020年10月2日
义路线,1934年红军第五次 反“围剿”严重失利,给党 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损失。
2
长征的开始
长202征0年10出月2日发地之一——江西瑞金武阳渡口3
1遵佯191931义攻94933年3会5贵6年6年1议0阳年1月6后月月,,1,,逼中红0中红昆央军月央二红以明政方军灵治,面局军
开突但活渡胜把面围动巧,川会红一达师1贺长,和同9扩 ” 上 东 地3和 师始破损的赤利渡强懋师一部陕。龙征敌,圈权5红红前大倾的在位年红。了敌失战水。金渡功。方,北等人冲,。会路领党。二四来,四战人惨略、沙大,面于,领远出掌议线导和红方略的重战娄,渡与军与导1方方迎9远了握,在,红二面3转四。术山通河红和陕下5结组确军抛 敌 了面面接年方军移道,关过,四四北,束织立中人 战1面在。防取战彝到方方红开在军军的0了和了的月甘军强线得役民达面面军始的 略后“军毛领到孜在行,四的区四军军会了包主左事泽导会会宁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 PPT课件 图文

初中历史——红军长征 PPT课件 图文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 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 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 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年 ,工作 却已经 换了四 五份, 还跨了 三个行 业。 但即使如此频繁的跳槽,她也仍 然没有 找不到 自己满 意的工 作。 2 我问她,心目中理想型的工作是 什么样 子的。 她说, 姐,你 知道苏 明玉吗 ?就是 《都挺 好》电 视剧里 的女老 大,我 就喜欢 她样子 的工作 ,有挑 战有成 就感, 有钱有 权,生 活自由 ,如果 给我那 样的工 作,我 会投入 我全部 的热情 。 听她说完,我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每一个人都向往这样的成功 ,但这 姑娘却 本末倒 置了, 并不是 有了钱 有了权 有了成 就以后 才全力 以赴的 工作, 而是全 力以赴 工作, 投入了 自己的 全部以 后,才 有了地 位名望 钱财。 你要先投入,才会有收获,当你 真正投 入做一 件事后 ,会明 白两件 事:首 先你会 明白, 把一件 事认认 真真做 好,所 获得的 收益远 大于同 时做很 多事; 你会明白,有人风风火火做各种 事仍未 有回报 ,是因 为他们 从未投 入过。 从“做 了”到 “做” ,正如 “知道 ”到“ 懂得” 的距离 。 3 之前单位有一个姑娘,工作特别 拼命, 只要说 起她的 名字, 大家都 会赞不 绝口: 这姑娘 工作拼 命的程 度,连 男人们

21、《七律 长征》课件

21、《七律 长征》课件
形容绵延不断 形容巍峨高大
对偶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 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 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 丸在滚动。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 夸张 反衬手法,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 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自主学习:
再朗读全诗,思考: 哪两句 诗在全诗中起到总领的作用?说 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是诗的首联,你读懂了什么?
读出豪迈:没有装置、征程漫漫、 敌人疯狂追击,多少红军战士英勇牺 牲,可这一切的难在红军眼里都是平 平常常的小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1 七 律 长 征
七律长征写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 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 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 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 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 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 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总行程二万余里。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 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 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拓展延伸
学习完长征,你有什么心里话 对我们红军战士说吗?
3、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
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 八句要压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 对偶。“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这 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为一联, 分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中共五次反“围剿”(1)

中共五次反“围剿”(1)

1.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为红军的兵力方面得到不 断补充,有助于红军有足够的实力来对抗国军; 2.土地革命有助于红军巩固自己的政权,为根据地的巩 固得到了保证; 3.土地革命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有了经济来源 提高红色政权内人民生活水平 4.土地革命是当时中国时代进步的体现,有着反帝反封 建的性质 5.沉重地打击了国民的反动统治;
小结
1.前四次反围剿战争的的成功导致了左倾错误的出现,使党内出现了争端, 使敌人有机可乘,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
2.土地革命的广泛与深入的开展,发展了经济,把农村变成先进,巩固的根据 地成为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也使中国 共产党的政权逐步走向成熟。
王明
简介
内容 步骤
意义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
1937),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 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 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 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 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是中共历史上制 定的第一个可以付诸实践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 和路线。保证了土地革命胜利
1933 年,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臵民族危亡于不顾,仍 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33年9月调集约50 万兵力, 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仓促应战。由于王明等 “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苦战一年也未能 打破敌人的“围剿”。1934 年10 月,红一方面军主力 部队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长征。

红军五次反围剿

红军五次反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
背景: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 背景:
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然 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置民族 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 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 党及其领导的红军 。
规模: 规模:这次“围剿”,蒋介石调集
100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 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
意义: 意义: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
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 利,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支援下,以少胜多, 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 取得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不仅保卫了中央苏区,而且使中央苏区 得到巩固与扩大。
方针: 方针:这次“围剿”,敌军采取长驱直
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 捣毁我根据地,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 而红军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
过程: 过程:7月1日起,左翼集团军主
力由南城地区出动,到6日,进占黎川、 樟村、康都等地,继续像素去推进。形 势对红军极为不利,西有赣江,南、北、 东三面有国民党军9个师逼近 。莲塘、
守 阵 地 坚


兴国、古龙冈、头陂、驿前、连城、筠门岭等地区, 继续同国民党军拼消耗。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中央红军完全丧失在苏区内粉碎国民党军围剿 的可能。这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决定,放 弃中央苏区。10月7日,中革军委下令地方部 队接替各线防御任务,主力红军撤到瑞金、雩 都、会昌地区集中。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 委从瑞金出发,率领主力红1军团、红3军团、 红5军团、红8军团、红9军团和中央、军委直 属队共8.6万余人,迫退出中央苏区,向湘西 实行战略转移。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4、形成“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①土地革命:打土豪,分 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②武装斗争:游击战 ③根据地建设:发展生产
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中共如何在井冈山根 据地站稳脚跟?
材料一: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
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 土
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毛泽东
革 命
武 装
农 武
1927—1928上半年 33.7万人
1927—1932年 100万人以上
思考八:从一以上南资料昌中起,中义共应
打响了武装该反吸抗取国怎民样的党教反训动?统治的第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 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第一站:江西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清算右倾错误,指明方向
赣皖边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展游击战争,创建新苏
区,以“吸引蒋敌将其兵力从中央苏区调回一部到其后方去
”,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粉碎敌人第
五次“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
材料二: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图
次序
国民党军队
中共军队
比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吴起镇 会宁
遵义
汉口、湘 赣边界
井冈山
南昌 瑞金
第一站:江西
一、南昌起义:
——独立领导武装、创建军队
1、背景:
①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 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 要性。
②南昌附近敌人的兵力比较薄 弱。
2、概况:1927.8.1 3、意义:
材料一:1927年,国民党反对派发动反革 命政变,中共放弃革命领导权,大革命失败 ;反革命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全国笼罩 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遵义会议-课件(PPT演示)

遵义会议-课件(PPT演示)
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
会议
• 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 机日益严重,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 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 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 领导的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3 年9 月,蒋介石 调集约50 万兵力,围攻中 央革命根据地。由于王明 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 误领导,实行进攻中的冒 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 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红军苦战一年也未能打破 敌人的“围剿”。1934 年 10 月,红一方面军主力部 队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 长征。
会后,常委进行分 工:由张闻天代替博 古负总责,毛泽东、 周恩来负责军事。在 行军途中,又成立了 由毛泽东、周恩来、 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 事指挥小组,负责长 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
至此,遵义会议以后的中央组织整顿工作 大体完成。
遵义会议历史意义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 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 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遵义会议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 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惨痛的教训
•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红军和根据地损 失了90%,国名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 了100%。 • 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依靠与共 产国际有关系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 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在强渡湘江 之后,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锐减到3万多人。
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根据毛泽东建 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 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 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在遵义召开了著名 的遵义会议。Leabharlann 谢谢!2016/10/10

红军五次反围剿PPT演示课件

红军五次反围剿PPT演示课件
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往返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 疲惫敌军,避强击弱,速战速决,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胜利,巩固 和扩大了中央苏区。经过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红军的作战原则已基本形成。
11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与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红军:红1方面军第1、第3两个军
团,约三万余人继续按照毛泽东同志 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 。
6
经过:敌军三月下旬,敌人部署完毕。
黄 洋

四月一日,敌人分四路开始向中央根据地大


举进攻 。 红军主力部队由根据地北部边缘

转移到广昌、石城、宁都、瑞金等地,要求 各游击区以地方武装为骨干,领导赤卫军、 少先队,运用游击战术,积极执行扰、敌、
10
结果:红军共歼国民党军17个团3万余人,其中俘1.8万余人,缴枪
1.5万余支,机枪175挺,迫击炮55门,电台6部,粉碎了国民党军对 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在反“围剿”作战中,红3军军长黄公略、红4 军师长曾士莪、红3军团师长邹平牺牲。
意义:此役,红一方面军在苏区人民群众和地方武装的支援、配合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 军宵遁。”------毛泽东在 《西江月·井冈山》词中描写 黄洋界保卫战情景的诗句。
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
敌、饿敌、盲敌等十项任务,配合主力红军
歼灭敌人,采取由西向东横扫,先打弱敌,
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7
结果:从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红
一方面横扫七百余里,连打五个胜仗,歼 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 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红军粉碎敌人 “围剿”后,乘胜转入进攻,分兵发动群众, 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解放了赣东, 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泰宁、宁化、长 汀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中央 根据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国作家)
材料二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
2、过程: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1)内容: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
错误 正确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
转折意义 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吴起镇
会宁
遵义
汉口、湘 赣边界
井冈山
南昌 瑞金
第一站:江西
一、南昌起义:
——独立领导武装、创建军队
1、背景:
①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 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 要性。
②南昌附近敌人的兵力比较薄 弱。
2、概况:1927.8.1 3、意义:
材料一:1927年,国民党反对派发动反革 命政变,中共放弃革命领导权,大革命失 败;反革命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全国 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清算右倾错误,指明方向
材料一: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 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 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土 地

2、秋收起义: 3、进军井冈山
——毛泽东
革 命
武 装
农 武
——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材料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是国民 党当局用来对付根据地军民的两个主要手段
③根据地建设:发展生产 质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册》
第一站:江西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927年

2、秋收起义:
3、进军井冈山 4、形成“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5、建立苏维埃政权:

(1931,11 江西瑞金)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概括图示
共 红色政权(瑞金)
中国 人民
阶级矛盾
大地主 大资产 阶级
材料二: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图
次序
国民党军队
中共军队
比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0万多 20万 30万
30多万 50万
4万多 3万多 3万多 7万多 8万多
约2.5:1 约7:1 约10:1 约4:1 约6:1
据材料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第二站:瑞金——会宁
三、长征:
1、原因: ①直接原因: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败 ②根本原因:博古等人 犯了“左倾”错误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课程标准:
概述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等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伟大意义。
旅行社计划推出一条红色旅游路 线,以便使游客重温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道路和战略转移的光辉历程。若果你
是导游,你会怎么制定旅游路线?
前进的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村包围城市的 革命道路。
第一站:江西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清算右倾错误,指明方向
2、秋收起义: 3、进军井冈山
——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湘鄂边、 洪湖
1927年9月9日, 秋收起义爆发,
鄂豫 分三路进攻长


湘鄂 井



左湘 右赣

皖 沙。起义遭到 闽浙 挫折后,及时 赣 从进攻大城市
国 国民政府(南京)
THANK YOU
SUCCESS
2019/8/14
第二站:瑞金——会宁
三、长征:
1、背景(原因): ①直接原因: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败 ②根本原因:博古等人 犯了“左倾”错误
材料一:1934年7月,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接
连失利,苏区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中华苏维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
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二站:瑞金——会宁
三、长征:
1、原因: ①直接原因: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败 ②根本原因:博古等人 犯了“左倾”错误
2、过程:
3、意义:
材料一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
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使魔中爪国而革进命行转的危一为次安生死攸 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长保征存却了使中毛共泽和东红及军其的共基产干党力人量赢得了中国。”
2、秋收起义: 3、进军井冈山
——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内92容7:年9月9日, 秋① 倾收纠 ”正 错起陈 误义独爆秀“发右, 分沙② 武三。开 装展 反路起土 抗进义地 国攻遭革 民命 党长到、 反 挫动折派的后总,方及针 时 从③进发动攻秋大收城起义市 转到向农村进 军,开辟了农 意义: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
所占土地比 80% 15% 5% 0%
探究⑴ :表格反映了怎样的土地现象?
探究⑵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在 开展打土豪农、村分立田足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
命。 在农村,地主拥有大量土地,而占 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却少地或无地。
第一站:江西
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中共如何在井冈山根
据地站稳脚跟?
1927—1928上半年 33.7万人
1927—1932年 100万人以上
思考:八从一以上南资料昌中起,中义共应
打响了武装该反吸抗取国怎民样的党教反训动?统治的第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 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第一站:江西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清算右倾错误,指明方向
4、形成“工农武装割据” 。军事“围剿”是“杀死政策”,经济封锁
根 据
斗 争
装 割 据
思想:
是“饿死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积极 地

①土地革命:打土豪,分 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进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才能打破敌人的封 锁,稳定并改善人民的生活,为进行反“围
建 设

②武装斗争:游击战
剿”斗争准备比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必要的物
转到向农村进 军,开辟了农 村包围城市的 革命道路。 海陆

第一站:江西
1930年江西永丰土地调查情况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清算右倾错误,指明方向
2、秋收起义: 3、进军井冈山
——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手工业者
所占人口比 6% 20% 60% 13%
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
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到闽浙
赣皖边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展游击战争,创建新苏
区,以“吸引蒋敌将其兵力从中央苏区调回一部到其后方去
”,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粉碎敌人第
五次“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