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拉伸强度试验标准

合集下载

胶粘剂 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

胶粘剂 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

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
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样品:根据测试要求,裁剪出适当的胶粘剂试样。

2. 夹具装配:将两个试样夹持在拉力机的夹具上,确保试样的被粘表面与拉力机的试验轴平行。

3. 校准速度:调整拉力试验机的速度,以适合测试要求。

一般来说,拉伸剪切测试的试验速度为5~10mm/min。

4. 开始试验:将夹具被粘合面与拉力试验机夹紧,按试验速度匀速施加剪切力。

当试样开始断裂时,记下所施加的力。

一般来说,拉伸剪切测试到断裂发生前5~10%的距离比较合适。

5. 试验结果分析:根据所施加的力与变形量,可以计算出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

该指标可以反映胶粘剂抵抗拉伸剪切破坏的能力,是评价胶粘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阅读相关测试标准,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胶黏剂测试标准与主要物性能指标

胶黏剂测试标准与主要物性能指标

胶黏剂测试标准与主要物性能指标一、主要理化性能指标1、操作时间胶粘剂混合到待粘结件配对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2、初固化时间达到可搬卸强度时间,允许处理粘结件的足够强度,包括从夹具上移动零件3、完全固化时间胶粘剂混合后得到最终机械性能需要的时间4、贮存期在一定条件下,胶黏剂仍能保持其操作性能和规定强度的存放时间5、粘接强度在外力作用下,使胶粘件中的胶黏剂与被粘物界面或其邻近处发生破坏所需要的应力6、剪切强度剪切强度是指粘接件破坏时,单位粘接面所能承受的剪切力,其单位用MPa(N/mm2)表示7、不均匀扯离强度接头受到不均匀扯离力作用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因为载荷多集中于胶层的两个边缘或一个边缘上,固是单位长度而不是单位面积受力,单位是KN/m8、拉伸强度拉伸强度又称均匀扯离强度、正拉强度,是指粘接受力破坏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拉伸力,单位用MPa(N/mm2)表示9、剥离强度剥离强度是在规定的剥离条件下,使粘接件分离时单位宽度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其单位用KN/m表示二、常见检测项目1、物理性能常规性能:厚度;粘度;耐水性机械测试:拉伸性能;剥离强度;拉伸剪切强度;压缩剪切强度;水平和垂直持粘性燃烧性能:水平燃烧;垂直燃烧;灼热丝燃烧电性能:绝缘材料表面和体积电阻率;防静电材料表面电阻率;介电强度、击穿电压;耐电压2、老化测试快速紫外老化;氙灯老化;耐温湿老化;盐雾老化;老化后外观及性能评价3、成分分析主成分定性分析;全成分定性分析;全成分定量分析;灰分含量4、可靠性温湿循环;温度冲击;防水防尘;振动测试三、现行相关标准1、GB 18581-2009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2、GB/T 2791-1995胶黏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挠性材料3、GB 18581-2009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4、GB/T 27934.3-2011纸质印刷品覆膜过程控制及检测方法5、GB/T 2794-2013胶黏剂黏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6、GB/T 16585-1996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荧光紫外灯)试验方法7、GB/T 7124-2008胶粘剂剪切强度8、ASTM D 1781-1998胶黏剂滚筒剥离试验方法。

砂浆拉伸粘结强度试验

砂浆拉伸粘结强度试验

砂浆拉伸粘结强度试验一、试验条件砂浆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温度应为20±5℃;2.相对湿度应为45%~75%。

二、试验仪器1.拉力试验机:破坏荷载应在其量程的20%~80%范围内,精度应为1%,最小示值应为1N;2.拉伸专用夹具: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室内用腻子》JG/T 3049-1998的规定;3.成型框:外框尺寸应为70mm×70mm,内框尺寸应为40mm×40mm,厚度应为6mm,材料应为硬聚氯乙烯或金属;4.钢制垫板:外框尺寸应为70mm×70mm,内框尺寸应为43mm×43mm,厚度应为3mm。

三、基底水泥砂浆块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原材料:水泥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65规定的42.5级水泥;砂应采用复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规定的中砂;水应采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规定的用水;2.配合比:水泥:砂:水=1:3:0.5(质量比)3.成型:将制成的水泥砂浆倒入70mm×70mm×20mm的硬聚氯乙烯或金属模具中,振动成型或用抹灰刀均匀插捣15次,人工颠实5次,转90°,在颠实5次,然后用刮刀以45°方向抹平砂浆表面;试模内壁事先宜涂刷水性隔离剂,待干、备用;4.应在成型24h后脱模,并放入20±2℃水中养护6d,再在试验条件下放置21d以上,试验前,应用200号砂纸或磨石将水泥砂浆试件的成型面磨平,备用。

四、砂浆料浆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混砂浆料浆的制备1)待检样品应在试验条件下放置24h以上;2)应称取不少于10kg的待检样品,并按产品制造商提供比例进行水的称量;当产品制造商提供比例是一个值域范围时,应采用平均值;3)应先将待检样品放入砂浆搅拌机中,再启动机器,然后徐徐加入规定量的水,搅拌3~5min。

胶粘剂的检验方法

胶粘剂的检验方法

胶粘剂的检验方法
胶粘剂检验方法依据《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中6.3.1拉伸粘接强度与6.3.2可操作时间。

一、拉伸粘接强度
拉伸粘接强度按JG/T3049-1988中5.10进行测定。

(一)试样
1、尺寸如图1所示,胶粘剂厚度为3.0mm,膨胀聚苯板厚度为20mm;
2、每组试件由六块水泥砂浆试块和六个水泥砂浆或膨胀聚苯板试块粘接而成;
3、制作:
(1)按GB/T17671-1999中第6章的规定,用普通硅酸
盐水泥与中砂按1:3(重量比),水灰比0.5制作水泥砂浆试块,养护28d后,备用;
(2)用表观密度为18kg/m³的,按规定经过陈化后合格的膨胀聚苯板作为试验用标准板,切割成试验所需尺寸;
(3)按产品说明书纸杯胶粘剂后粘接试件,粘接厚度为3mm,面积为400mm×40mm。

分别准备测原强度和测耐水拉伸粘接强度的试件各一组,粘接后在试验条件下养护。

(4)养护环境:按JC/T547-1994中6.3.4.2的规定。

(二)检验过程养护期满后进行拉伸粘接强度测定,拉伸速度为(5±1)mm/min。

记录每个试样的测试结果及破坏界面,并取4个中间值计算算术平均值。

二、可操作时间检验
胶浆搅拌后,在试验环境中按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制造商提供的可操作时间(没有规定时按4h)放置,然后按拉伸粘接强度试验方法中原强度测试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平均粘接强度不低于表4原强度的要求。

拉伸胶粘强度实验室测定方法

拉伸胶粘强度实验室测定方法

瓷砖胶粘剂胶粘强度测试方法概述(1)拉伸胶粘强度实验室测定方法以JC/T 547-2005《陶瓷墙地砖胶粘剂》为例,其按照强度指标,将水泥基分为普通型水泥基胶粘剂(C1)和增强型型水泥基胶粘剂(C2)。

普通型要求在各种实验条件下(标况、浸水、冻融、热处理)下的拉伸胶粘强度不小于0.5MPa,增强型要求在各种实验条件下(标况、浸水、冻融、热处理)下的拉伸胶粘强度不小于1.0MPa,同时,均要求开放时间内的拉伸胶粘强度也不小于0.5MPa。

对于快干型胶粘剂(C1F/C2F),还要求24小时的早期拉伸胶粘强度不小于0.5MPa。

实验环境(标况):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50±5)%,试验区循环风速小于0.2m/s。

测试材料:标准砖:尺寸50±2mm*50±2mm,厚度4~10mm,吸水率小于0.2%的瓷质砖。

混凝土板:胶粘强度测试用标准混凝土板。

测试设备:拉伸试验用试验机,压块,拉拔接头,鼓风烘箱,水槽,冻融循环机,锯齿镘刀。

测试流程:粘贴制样→养护→粘接拉拔头→测试强度→数据记录、处理。

1.1粘贴制样将胶粘剂按标准方法进行搅拌,再用锯齿镘刀涂抹在混凝土板上并梳条,后按标准方法将10块标准砖放在有胶粘剂的混凝土板上,均用2kg压块压30s。

测试晾置时间(开放时间)的胶粘强度则在梳条后放置规定的时间,再粘贴标准砖。

1.2养护根据不同条件规定,分别进行养护。

标况:在实验室标准环境下养护27d;浸水处理:在实验室标准环境下养护7d,后者20±2℃水中养护21d;热老化处理:在实验室标准环境下养护14d,在70±2℃烘箱内养护14天;冻融循环处理:在实验室标准环境下养护7d,后者20±2℃水中养护20d,取出后放入冻融循环机进行冻融实验(从水中取出后2h±20min内降到-15±3℃,保持2h±20min,再浸入20±2℃水中升温至15±3℃,保持2h±20min,如此循环25次);早期(24h):在实验室标准环境下养护24h。

d2095标准

d2095标准

d2095标准
D2095标准是关于胶粘剂抗拉强度的标准,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制定。

该标准规定了使用条棒试样测定粘合剂抗拉强度的试验方法。

通过这一标准,可以评估胶粘剂在拉伸过程中的强度和性能表现,为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实施D2095标准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试验步骤和操作规范。

首先,需要准备试样,通常采用条棒形状的试样。

然后,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对试样进行拉伸测试,记录拉伸过程中的数据。

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胶粘剂的抗拉强度和相关性能指标。

D2095标准的实施对于确保胶粘剂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制造商和用户了解产品的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胶粘剂产品,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同时,D2095标准也为胶粘剂行业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D2095标准仅为一种参考和指导,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产品特性和使用环境进行综合考虑。

因此,在使用D2095标准时,建议结合相关行业标准和实际需求进行评估和选择。

GB-T6329-1996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GB-T6329-1996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GB-T6329-1996]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前言本标准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6922《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1987年版)对GB 6329—86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国际标准等效。

依据ISO 6922对GB 6329—86进行修订时,删去了GB 6329—86中术语、试棒胶接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的规定以及试棒胶接偏差的规定。

明确规定胶接接头处的胶粘剂应足量并且不必清除接头处的溢胶。

废除GB 6329—86中的夹具,推荐使用新的夹具。

原标准中测定结果是用单位面积的载荷表示,修订后的标准,以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表示。

修订后的标准删除了计算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的内容。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 6329—86。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王建鑫。

本标准于1986年4月首次发布,1995年11月修订。

本标准委托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解释。

ISO 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国标准协会(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组织。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是通过IS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的。

凡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项目感兴趣的成员团体均有资格参加该委员会。

与ISO有关系的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可以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国际标准草案经技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由ISO秘书处交各成员团体验证。

根据ISO规定,至少有75%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标准才能被正式批准。

ISO 6922是由ISO/TC 61塑料技术委员会制定的。

读者应注意到,所有的国际标准都经过多次修订,并且本标准引用的其他标准都是最新版本,除非另有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6329-1996eqv ISO 6922:1987代替GB 6329-86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Adhesives——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of butt joint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丁拉伸力作用下的胶粘剂对接接头胶接强度测定方法。

胶粘剂检测标准

胶粘剂检测标准

胶粘剂检测标准:
GB/T12954.1-2008建筑胶粘剂试验方法第1部分:陶瓷砖胶粘剂试验方法GB/T11175-2002聚乙酸乙烯酯乳液试验方法
GB/T7124-2008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GB/T2793-1995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2567-2008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
胶粘剂检测范围:
陶瓷墙地砖胶粘剂
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树脂胶
水溶性聚乙烯醇建筑胶粘剂
聚氯乙烯块状塑料地板胶粘剂
天花板胶粘剂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木材胶粘剂
木地板胶粘剂
壁纸胶粘剂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非结构承载用石材胶粘剂
胶粘剂检测项目:
晾置时间
滑移
剪切胶粘原强度
拉伸粘结强度
外观
pH值
冻融稳定性
贮存稳定性稀释稳定性拉剪强度粘度
不挥发物相容性
燃烧性能拉伸性能压缩剪切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粘剂拉伸强度试验标准在胶接接头受拉伸应力作用时,有三种不同的接头受力方式。

(1)拉伸应力和胶接面互相垂直,并且通过胶接面中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胶接面上,这一应力均匀拉伸应力,又称正拉伸应力。

(2)拉伸应力分布在整个胶接面上,但力呈不均匀分布,此种情况称为不均匀拉伸。

(3)和不均匀拉伸相比,它的力作用线不是捅咕试样中心,而偏于试样的一端;它的受力面不是对称的,而是不对称的,这种拉伸叫不对称拉伸,人们有时将这一试验叫撕离试验或劈裂试验,以示和剥离相区别。

一.拉伸强度试验(条型和棒状)拉伸强度试验又叫正拉强度试验或均匀扯离强度试验。

1.原理由两根棒状被粘物对接构成的接头,其胶接面和试样纵轴垂直,拉伸力通过试样纵轴传至胶接面直至破坏,以单位胶接面积所承受的最大载荷计算其拉伸强度。

2.仪器设备拉力试验机应能保证恒定的拉伸速度,破坏负荷应在所选刻度盘容量的1 0%-90%范围内。

拉力机的响应时间应短至不影响测量精度,应能测得试样断裂时的破坏载荷,其测量误差不大于1%。

拉力试验机应具有加载时可和试样的轴线和加载方向保持一致的,自动对中的拉伸夹具。

固化夹具,能施加固定压力,保证正确胶接和定位。

3.试验步骤(1)试棒和试样试棒为具有规定形状,尺寸的棒状被粘物。

试样为将两个试棒通过一定工艺条件胶接而成的被测件。

除非另有规定,其试棒尺寸见表8-4。

其试样尺寸的选择视待测胶黏剂的强度,拉力机的满量程,试棒本身材质的强度以及试验时环境因素而定。

表8-4 圆柱形和方形试棒尺寸试棒直径和边长a/mm 直径/ L/mm 胶接面表面粗糙b/mm mm 度Ra/um10±0.1 15±0.1 25±0.1 1012155793045500.80.80.8用于试棒加工的金属材料有45号钢,LY12CZ铝合金,铜,H62黄铜等。

非金属材料有层压塑料等。

层压制品试棒,其层压平面应和试棒一个侧面平行,试棒上的销孔应和层压平面垂直。

试棒的表面处理,涂胶及试样制备工艺,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胶接好试样,以周围略有一圈细胶梗为宜,此时不必清除,若需清除余胶,则应在固化后进行。

(2)试验在正常状态下,金属试样从试样制备完毕到测试之间,最短停放时间为16h,最长为1个月,非金属试样至少停放40h。

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下停放30min以上,将它安装在拉力试验机夹具上,测试其破坏负荷,对电子拉力机试验机应使试样在(60±20)s内破坏;有时对机械式拉力机则采用10mm/min拉伸速度。

4.结果评定试验结果以5个试样拉伸强度算术平均值表示,取3位有效数字。

同时应记下每个试样的破坏类型,如界面破坏,胶层内聚破坏,被粘物破坏和混合破坏。

5.影响因素(1)应力分析粘接接头在受到垂直于粘接面应力作用时,应力分布比受剪切应力要均匀得多,但根据理论推测和应力分布试验证实,在拉伸接头边缘也存在应力集中。

为证实这一点,有人采用一定厚度的橡胶胶接在试样中以代替胶黏剂,发现试样在拉伸时,橡胶中部有明显收缩。

说明在接头受正拉伸应力作用,剪切应力则集中在试样胶黏剂-空气-被粘体的三者边界处最大,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应力最集中。

如果我们胶接后两半圆柱体错位大,则试样的轴线偏离了加载方向中心线,这是经常会发生的。

那么,就存在有劈应力,而使边缘应力集中急剧增加。

当边界应力大到一个临界值时,胶层边缘就发生开裂,裂缝迅速地扩展到整个胶接面上。

从对拉伸试样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表明,胶接试件的尺寸和模量,胶层的厚度,胶黏剂的模量都影响接头边缘的应力分布系数大小,因此也必然会影响它的强度值。

和拉伸剪切试样一样,加载速度和试样温度也影响拉伸强度。

(2)试样尺寸不同的试样直径的拉伸强度测试值不一,而且离散大,同一直径试样其最大值比最小值高50%以上。

对方形试样,由于边缘到中心点距离不同,那应力分布更不均匀,因此用方形试样只能测到“近似"的拉伸强度值。

(3)胶层厚度对拉伸强度,随着胶层厚度增加,它的粘接接头强度降低。

胶层越薄,强度越大。

理论研究预言,对于非常薄胶胶层,对接拉伸强度反比于胶层厚度;而对于非常厚的胶层,则和胶厚度无关,如用聚乙烯蜡(相对分子量27 50)来胶接钢和钢,当胶层厚度为150nm时,接头的拉伸强度已接近于聚乙烯蜡本身强度5.5MPa左右;而胶层厚度只有5nm时,对接接头的强度是胶黏剂本身强度的2倍。

其他因素如模量,温度等对拉伸强度的影响和拉伸剪切强度相似。

二.不均匀拉伸试验不均匀拉伸试验其特征是拉伸应力的作用线虽然通过试样中心,但受力时胶接面上的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

不均匀拉伸接头是航空工业中常采用的一种胶接结构,如飞机机翼蒙皮和翼肋,长珩的胶接,直升飞机旋翼的胶接等工作状态主要承受拉伸应力作用,而且在大多情况下是在不均匀拉伸应力的条件下工作的,因此测定胶接接头的不均匀拉伸强度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不均匀拉伸强度的测定在一定程度下反映了胶黏剂的韧性,因此也能反映出各种胶接材料对胶缝应力集中的敏感程度。

本方法参照GJB94-1986。

原理由一块刚性金属厚块和一块挠性金属薄片被粘物对接组成的胶接接头,在承受不均匀拉伸载荷时,直至试样破坏。

以单位长度上所承受的最大负荷计算不均匀拉伸强度。

1.仪器设备拉力试验机试样专用夹具2.试验步骤(1)试件和试样制备按胶黏剂技术条件中规定将试件胶接,形成试样。

试固化后,在(23±2)℃至少放置16h后,才进行拉伸。

拉伸前必须清除余胶。

(2)试验试验在(23±2)℃下进行。

空气中相对湿度为(50±5)%。

若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应在报告中注明。

测量胶接处试片宽度,精确到0. 01mm,取两侧测量结果平均值。

将试样装入拉力机夹具,其两端夹紧处之间的距离为(200±1)mm,并保证试样厚块边缘分别至两端夹紧处的距离差值不大于0. 5mm。

以5-15mm/min的速度加载,直至破坏。

3.结果评定试验结果计算到3位有效数字。

以5个试样的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其标准误差S,离散系数CV也应同时报告。

标准误差和离散系数取两位有效数字。

4.影响因素(1)挠性被粘物的厚度和夹持距离不同挠性被粘物厚度和夹持距离的试验结果不能比较。

随着薄板厚度的增加,不均匀拉伸强度增大;同样,试样两端夹紧距离的缩短,它的不均匀拉伸强度增大。

(2)胶黏剂性质胶黏剂的弹性模具和伸长率大小对不均匀拉伸强度有影响。

这中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通常,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了胶黏剂的弹性模量,使边缘应力集中现象有所改善,所以不均匀拉伸强度提高。

但当胶黏剂的弹性模量降低,它的内聚强度也相应降低,不均匀拉伸强度也会降低。

伸长和模量是一对矛盾,如何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一对矛盾来提高胶接接头的不均匀拉伸强度,是需要在胶黏剂配方研制时下一番工夫的。

(3)胶层厚度随着胶层厚度的增加,接头应力集中程度下降,不均匀拉伸强度提高,但胶层厚度继续增加时,由于胶层的内部缺陷增加,强度反而下降。

(4)试验温度不均匀拉伸强度和试验温度有关。

不同试验温度下胶黏剂的模量也发生变化,致使胶层中应力分布变化;另外温度变化,它内聚强度也变化,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在一定的试验温度范围内,它可能会出现一个不太明显的峰值。

(5)接头几何尺寸试样宽度对不均匀拉伸强度影响小,但胶接部分长度,即刚性试片和挠性试片的胶接长度越短,则强度越小。

三.不对称拉伸试验(劈裂试验)不对称拉伸试验又称为劈裂试验,它所测试出的强度叫劈裂强度。

在GB77 49-87以及国外的ASTMD1062和JISK6853中都规定了不对称拉伸试验方法。

1.原理试样为对接结构。

在试样的胶接面边缘施加和胶接面垂直的拉力,测定试样被分离时所承受的最大负荷,以每单位胶接宽度上所需的分离力表示它的劈裂强度。

2.仪器设备试验机要求同拉伸强度试验要求。

拉力机夹头移动速度为(5±1)mm/min。

3.试验步骤试样制备按胶黏剂技术条件规定。

金属块胶接面应平整,不应有弯曲,歪斜等变形。

胶接面应无毛口,边缘保持直角。

材质为LY12CZ铝合金或45号钢。

夹持试样的夹具应带有自动调节装置,以使加载时使受力作用线和试样胶接面垂直试样制备到试验最短时间为16h,最长为1个月。

试验应在(23±2)℃标准温度下进行,若试验对温,湿度要求严格或仲裁试验,则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下试验,若只要求温度,则试样在标准温度下停放0.5h,若要求标准试验环境,则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的范围内停放不少于16 h。

开动拉力机,以(5±1)mm/min加荷速度加载,记录试样劈裂破坏的最大载荷和胶件破坏类型和百分率。

4.结果评定每种胶黏剂至少取5个试样进行测试,以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其值取3位有效数字。

5.影响因素加工试块用的金属可为半硬回火黄铜,硬回火紫铜磷铜,回火铝合金和冷轧钢。

对不对称拉伸强度,由于试样的搭接长度,对它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试样长度L越短,不对称拉伸强度就越小。

像温度,胶层厚度,胶黏剂性质的影响和玻璃强度相同。

四.交叉搭接拉伸强度试验试样采用交叉搭接试样,又称十字形试样,它所测试的拉伸强度为均匀拉伸强度。

试件采用金属板和条状。

测试前用卡尺测量胶层搭接面长度和宽度。

而后将试样装在拉力试验机专用具中,进行拉伸试验,拉伸速度为10mm/min,直至胶层破坏为止。

每组试样不应少于5个,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允许偏差(±15%),保留3位有效数字。

五.拉伸强度试验(菌状试样)1.原理由两个菌状物对接构成的接头,其胶接面和试样纵轴垂直,拉伸力通过试样纵轴传至胶接面,直至破坏,以单位胶接面积承受的最大负荷计算拉伸强度。

2.仪器设备拉力试验机要求和条型和棒状拉伸试验相同,并应配备一专用夹持器,夹具应能自动定位对中,使试样长轴和所施加通过夹持器中心线的拉力方向一致。

恒温室应保持温度为(23±1)℃,相对湿度(50±2)%,若温度达不到要求,允许将试样放在干燥器中,在干燥器隔板下方盛有硝酸钙的饱和溶液,液面上的固定湿度在23℃时为51%。

相关温度和固定湿度的数据可从化学手册中查到。

3.试验步骤(1)试样制备试样材质可以用金属也可用木材,这根据不同胶黏剂要求选取。

其中常用金属有冷轧条钢,半硬回火黄铜,硬回火紫铜,2024铝合金,磷青铜,镁合金和低硬度镍银。

对金属胶接,每种胶黏剂仲裁试验至少应测试10个试样,常规试验不少于5个。

金属试样,表面处理,胶黏剂配比,涂胶量,涂胶次数,晾置时间和固化条件均应按生产厂家有关规定进行。

胶接时使用的夹具,应保证试样正确胶接和精确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