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传统比色法的推荐步骤——谢添

合集下载

比色法

比色法

比色法比色法(colorimetry)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早在公元初古希腊人就曾用五倍子溶液测定醋中的铁。

1795年,俄国人也用五倍子的酒精溶液测定矿泉水中的铁。

但是,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大约开始于19世纪30~40年代。

定义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开始于19世纪30~40年代。

比色分析对显色反应的基本要求是:反应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的组成恒定且较稳定,它和显色剂的颜色差别较大。

选择适当的显色反应和控制好适宜的反应条件,是比色分析的关键。

常用的比色法有两种: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两种方法都是以朗伯-比尔定律[1](A=εbc)为基础。

常用的目视比色法是标准系列法,即用不同量的待测物标准溶液在完全相同的一组比色管中,先按分析步骤显色,配成颜色逐渐递变的标准色阶。

试样溶液也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显色,和标准色阶作比较,目视找出色泽最相近的那一份标准,由其中所含标准溶液的量,计算确定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光电比色法是在光电比色计上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将吸光度对浓度作图,绘制工作曲线,然后根据待测组分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其浓度或含量。

与目视比色法相比,光电比色法消除了主观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而且可以通过选择滤光片来消除干扰,从而提高了选择性。

但光电比色计采用钨灯光源和滤光片,只适用于可见光谱区和只能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复合光,而不是单色光束,还有其他一些局限,使它无论在测量的准确度、灵敏度和应用范围上都不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0 世纪30~60年代,是比色法发展的旺盛时期,此后就逐渐为分光光度法所代替。

基本反应比色法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的,一般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选择适当的显色试剂与待测组分反应,形成有色化合物,然后再比较或测量有色化合物的颜色深度。

亚硝酸盐试剂比色法

亚硝酸盐试剂比色法

亚硝酸盐试剂比色法亚硝酸盐试剂比色法是一种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水和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该方法是基于亚硝酸盐和苯胺反应产生的偶氮染料的颜色变化来进行测量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亚硝酸盐试剂比色法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原理亚硝酸盐试剂比色法是以亚硝酸盐为原料,经过还原反应得到苯胺,然后与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偶联反应生成色素,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生的颜色强度来计算亚硝酸盐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试剂和仪器(一)试剂:亚硝酸盐试剂(0.1mol/L)、硫酸(4mol/L)、苯胺溶液、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去离子水等。

(二)仪器:分光光度计、量筒、比色皿、磁力搅拌器、滤纸等。

三、操作步骤(一)样品的准备1.将待测样品取出并处理,如食品样品应先将其基质提取出来。

2.取适量的样品,用量应确保在分析范围内。

3.将样品过滤,去除杂质,并调整样品pH值,使其在4-6之间。

(二)标准曲线的绘制1.称取苯胺溶液10ml并加入10ml硫酸铜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20ml皮酸和2ml氢氧化钠溶液。

2.调整pH值至2-4之间,并将试液分别分装入20ml量筒中,并加入1ml、2ml、3ml、4ml、5ml、6ml、7ml、8ml、9ml、10ml的亚硝酸钠溶液,用去离子水将其稀释至刻度线上。

3.将各标准液液混合均匀。

(三)测定1.将量筒中的标准液(或样品)加入到比色皿中,再加入相等的苯胺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

2.测量待测液的吸光度(A)值,然后比对标准曲线,得出其对应的亚硝酸盐含量(mg/L)。

四、注意事项1.亚硝酸盐试剂中含有有毒物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并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其气体。

2.操作中应注意杂质的干扰,避免对结果产生影响。

3.测量前需调整每种试剂的浓度,确保精度和准确度。

4.待测物质中的抗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会干扰亚硝酸盐的测量,应尽量避免。

5.测量后要彻底清洗仪器和试具,以避免试剂残留和交叉污染。

3.2.3比色法 比色法测定抗贫血药物中铁的含量

3.2.3比色法 比色法测定抗贫血药物中铁的含量

-2-
第3课时 比色法 比色法测 定抗贫血药物中铁的含量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Z 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S随堂演练
IANLITOUXI
UITANGLIANXI


一、比色法 1.定义 许多物质本身具有明显的颜色,如KMnO4溶液显紫色,CuSO4溶液 显蓝色;有些溶液本身无明显的颜色,但加入其他试剂后,具有明显 的颜色,如Fe3+中加入SCN-,显血红色。上述溶液颜色的深浅和溶液 的浓度有关,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溶液的颜色越深,浓度越大,故可以 通过比较颜色的深浅来测定有色物质的含量,这样的方法叫比色分 析法。 2.步骤 比色法主要有显色和比色两个步骤。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S随堂演练
IANLITOUXI
UITANGLIANXI


一、采用比色法测定物质的含量实验注意事项 1.不能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片的质量,要使用分析天平,保证称取 的药片质量准确。 2.以复方硫酸亚铁片为例,每片药片说明书标示含量(以Fe2+计算) 为50 mg,即铁元素的物质的量约为8.9×10-4 mol,配制成100 mL溶 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8.9×10-3 mol· L-1。色阶溶液的配制应保证 其处于色阶范围之内。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比较精密的容量瓶,操作中 注意操作规范,以减小操作误差的发生。使用容量瓶时注意使用玻 璃棒引流,以避免溶液的损失,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4.比色管的每次定容要准确。定容时,加入蒸馏水靠近刻度线 1~2 cm,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5
(3)若测得待测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Fe3+),药片质量为m,则该药 片中铁元素的含量 w(Fe)=

水样色度的测定-2022年学习资料

水样色度的测定-2022年学习资料

三、实验用品-口仪器:50mL具塞比色管,刻度线高度应一致-口试剂:铂钴标准溶液-▣称取0.0 37g重铬酸钾和1.,000g硫酸钴CoS04·-7Hz0,溶于少量水中,加入0.50mL疏酸 用水-稀释至500mL。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存放暗处。-▣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 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口500°铂钴标准溶液与铬钴标准溶液颜色一致,均呈 -色。稀释后同一色度的标准溶液颜色也一致可用铬钴-标准溶液代替铂钴标准溶液进行测定。
四、实验操作-口(一)测定步骤-▣(1标准色列的配制:-向50mL比色管中加入0、0.25、0 5、1.00、1.-50、2.00铂钴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0、2 5、5、10、15、20度。密-塞保存。
▣(2水样的测定-▣①吸取50.0L澄清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较大,可酌情少取水样, 水稀释至50.0mL。-口②将水样与标准色列进行目视比较。观察时,可将比-色管置于自瓷板或白纸 ,使光线从管底部向上透过-液柱,目光自管口垂直向下观察,记下与水样色度相-同的铂钴标准色列的色 。
1.5-262.0-1.0-0.5-200-300-400-500-600-波长入/nm-图2 度为10°的铂钴标准溶液的吸收光谱-Fig.2 Absorption spectrum of latinum-Cobalt standard-solution equivalent to 0 colority
水样色度的测定水样色度的测定
常用测定方法-▣方法1铂钴比色法(目视法)-▣方法2稀释倍数法-▣方法3铬钴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方法1-铂钴比色法(目视法)-口实验目的:-▣掌握铂比色法测定水和废水色度方法
实验原理:-▣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 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如水样浑浊,则放置澄清,亦可用离心法或 孔径-0.45微米滤膜过滤以去除悬浮物,但不能用滤纸过滤,-因滤纸可吸附部分溶解于水的颜色。

比色法的原理及应用

比色法的原理及应用

比色法的原理及应用比色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的色谱分离技术,它利用样品溶液的颜色与溶液中所含分析物的浓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来定量测量分析物的浓度。

比色法在医疗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比色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比色法的原理是基于比色分析原理和比色剂的选择。

比色分析原理是指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溶液中吸收或透射特定波长的光线,产生一定颜色。

光强度与溶液中物质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吸收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得到分析物的浓度。

比色剂的选择关系到测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比色剂必须与所要测量的分析物有较强的化学反应性,能够生成稳定的彩色络合物或化合物,且比色剂本身不应影响所要测量的物质的吸收光谱。

比色剂的选择往往基于以色谱法或化学实验的经验规律。

比色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医疗诊断领域,比色法常用于血糖测定、肾功能评估、血红蛋白测定等项目。

例如,血糖测定中常用的试剂盒中含有一种比色剂,在加入过氧化物酶(催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会与比色剂发生反应生成带有颜色的产物,通过测量产物的光密度,可以得到血糖的浓度。

在环境监测领域,比色法可以用来测定水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例如,测定水中铁离子浓度时,可以使用邻苯二酚作为比色剂,铁离子与邻苯二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紫色络合物,通过测量液体的吸光度可以得到铁离子的浓度。

在食品安全领域,比色法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残留物或污染物。

例如,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时,可以使用苯酚作为比色剂,亚硝酸盐与苯酚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通过测量产物的光密度可以得到亚硝酸盐的浓度。

此外,比色法还应用于化学实验室中的定量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

比色法通过简单、快速、经济的特点,成为了化学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手段。

总之,比色法是一种基于吸光度的分析技术,通过测量样品溶液的颜色与所含分析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来定量测量分析物的浓度。

比色法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比色及吸光光度法

比色及吸光光度法

比色及吸光光度法教学目的:1、掌握比色分析法的特点、方法原理,应用范围和一些专业术语。

2、明确溶液颜色与光吸收的关系。

3、掌握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朗伯-比耳定律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比色分析法比色分析法:利用比较溶液颜色深浅的方法来确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含量。

有色物质溶液颜色越深,浓度越大;颜色越浅,浓度越小。

二、比色分析法测定步骤①选择适当显色剂,使被测组分转变成有色物质,称为显色阶段。

测定无色溶液时要进行显色阶段。

②选择最佳条件测定溶液的深浅度,称为比色阶段。

三、发展过程:目视比色法→光电比色法→分光光度计(吸光光度法)四、比色与分光光度法的特点比色和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测定微量组分。

1、灵敏度高:测定试样中微量组分(1~0.001%)常用方法,甚至可测定10-4 ~ 10-5%的痕量组分。

2、准确度高:一般比色法相对误差为5~10%,分光光度法为2~5%,其准确度虽比重量法和滴定法低,但对微量组分的测定已完全满足要求。

如采用精密分光度计,误差将减少至1~2%。

3、应用广泛:几乎所有的无机离子和许多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4、操作简便、快速,仪器设备也不复杂。

例如:试样中含Cu量为0.001%,即在100mg试样中含Cu 0.001mg,用比色法可以测出。

如用碘量法进行滴定分析测定:设Na2S2O3溶液浓度为0.05mol/L,消耗体积为V(mL),则:0.001/63.55 = 0.05·VV = 0.0003(mL)所需Na2S2O3标准溶液0.0003mL,无法用化学分析法来测定,但比色和吸光光度法完全可以准确的测定其含量。

第二节光的基本性质:光具有两象性:波动性和粒子性1、波动性:入ν = c入:波长(nm)ν:频率(Hz)c:速度(3×1010 cm/s)例如:光的反射、折射、衍射、偏振、干涉等现象。

2、粒子性:E = h νE:光量子能量h:常数(普朗克常数=6.6256×10-34 J·s)ν:频率不同波长(或频率)的光,其能量不同。

fox比色法

fox比色法

fox比色法
Fox比色法,也称为福克斯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它基于光束在溶液中传播时被溶质吸收的原理。

Fox比色法的原理是通过比较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之间的吸光度差异来确定溶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标准曲线:首先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

这些标准溶液的浓度应该在待测溶液可能存在的浓度范围内,并且要尽量覆盖整个浓度范围。

然后测量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将吸光度与其对应的浓度关系绘制成标准曲线。

2. 测量待测溶液吸光度:使用光谱仪或比色计等仪器,测量待测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3. 根据标准曲线确定浓度:将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找到对应的浓度值。

Fox比色法适用于测定许多物质的浓度,尤其是那些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线的物质。

它具有快速、准确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因此在化学分析和实验室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比色法测定的原理

比色法测定的原理

比色法测定的原理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化学物质浓度。

比色法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特性来测量其浓度。

当光线经过一个物质时,该物质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其吸收的程度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和光线波长。

比色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检验食品和饮料中的添加剂、水中的污染物、医药品中的成分等。

比色法的最大优点是快速、准确、方便,而且使用简单。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比色法测定的原理。

一、光谱分析光谱是一种特殊的展现方式,将光的颜色或者说波长分为不同的区间。

光谱分析是指比较物质在不同波长下吸收光线的程度,从而得到物质在可见光谱或其他光谱中的吸收规律。

吸收光谱的形态是极其复杂的,但是对于许多常见化学物质来说,它们吸收光线的范围是有一定规律的。

这种规律通常表现为一组特定的光线被吸收的现象,这些特定光线称为吸收峰。

二、测量光谱要测量一种物质的光谱,我们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它可以生成不同波长的光。

将光线通过样品和参比液体,即可测量和比较它们的吸收程度。

比较两个吸收峰的差异,就可以测量出物质的浓度。

三、吸收峰在可见光谱中,吸收峰通常对应于物质分子中的电子跃迁,当这种跃迁发生时,分子将吸收相应波长的光线。

分子的结构基本上决定了吸收光谱的前后区间。

当物质浓度增加时,吸收峰将变得更加明显并且强度增加。

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吸收光谱的强度与光通过样品时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物质的浓度。

四、测量结果比色法测量的结果通常通过对样品吸收和参比液体吸收的比率来计算而得,这个比率称为吸收率。

吸收率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记录在样品处的吸收峰和参比液体处的吸收峰的浓度比率就是吸收率。

通过比较吸收率,就可以计算出物质在样品中的浓度。

有时候,分析人员还需要使用标准曲线来计算物质浓度,标准曲线是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物质来测量吸收峰得到的。

比色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化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明度 Value: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饱和度 Chroma :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饱和度 Chroma :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色调 Hue:
3D-Master比色板的结构
色调 Hue:
VITA3D 比色板的优势
VITA16色比色卡的颜色空间分布
VITA3D比色卡的颜色空间分布
VITA16色
色卡分布不合理、排序混乱、间距不等。
VITA16色
A2
A2.5
A3
VITA3D
各个色卡之间横向、纵向间距相等。
VITA3D
M1
L1.5
R1.5 M2
L2.5
R2.5 M3
1M1
1.5M1
2M1
2.5M1
3M1
2M3
2.5M3
3M3
3.5M3
4M3
4.5M3
5M3
VITA 3D 比色板的比色步骤
3
2 1
确定色调(色值)
确定饱和度(彩度)
确定明度(亮度)
1
确定明度(亮度)
①首先在柔和的光线下,对天然牙进行明度的判断。 ②比较的原则:是否》好差
2
确定饱和度(彩度)
最好的光源:太阳光
传统比色法的 推荐步骤
——谢添
比色系统的选择
比色系统应具有的特点
1、 2、
应当与表色系统 相协调,符合人 的感知系统的特 点。
应当有利于我们 在比色的过程中 首先将明度准确 的选择出来。
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 优势:
①色彩范围增大 ②排列、分布 ③比色顺序与孟塞尔表色系统 相同
色温:5500-6500K
时间:上午9点到11点,或者下午1点到4点
晴朗少云、靠北面的窗口
人工光源
比较的原则:是否》好差
的选择
3
确定色调(色值)
比较的原则:是否》好差
2M1
2. 明度Value
(1,2,3,4,5)
Middle 色相hue 1. 饱和度Chroma
3.5M1
4M1
4.5M1
5M1
1.5M1. 2.5M1. 3.5M1. 4.5M1. 1M1.5 2M1.5 3M1.5 4M1.5 5M1.5 5 5 5 5
1M2
1.5M2
2M2
2.5M2
3M2
3.5M2
4M2
4.5M2
2
1.5M2. 2.5M2. 3.5M2. 4.5M2. 2M2.5 3M2.5 4M2.5 5M2.5 5 5 5 5
(L M R) (1,1.5 ,2,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