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八礼四仪—行走之礼共27页文档

合集下载

“八礼四仪”教育主题班会课课件

“八礼四仪”教育主题班会课课件
“八礼四仪”教育主题班会 课课件
这次班会课的主题是“八礼四仪”,致力于向学生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八种礼仪 和四种仪式的重要意义和内容。
“八礼四仪”的意义和内容
我们将深入了解“八礼四仪”的思想内涵,包括儿童节礼、己亥三仪、成人礼、 嫁娶礼、丧葬礼、迁居礼、乳名礼、晋谒礼,以及觐见天地、国君、师长和 祖先的四种仪式。
教育方式 注重家庭和睦,传统教育 重视传统礼仪,重视教育品质
孩子表现
孩子孝顺顺从,上进好学
孩子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懂得 尊重他人
课程总结和展望
1 共享传统文化
2 培养良好习惯
通过“八礼四仪”教育,我们共享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财富。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八礼四仪”,培养孩 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建立和谐家庭
加强家庭凝聚力
家训和“八礼四仪”有助于加强家 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八礼四仪”
1
孝敬父母
尊敬父母,帮助家庭事务,孝顺祖辈。
2
遵守礼仪
尊重他人,注意言谈举止,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3
重视传统
参与传统节日和活动,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案例分析: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享
家庭 李家 张家
递家训的重要性
家训一:孝敬父母
学习尊敬和孝敬父母,培养 家庭和睦的氛围。
家训二:勤奋好学
培养刻苦学习的习惯,追求 知识和进步。
家训三:诚实守信
强调言行一致,遵守承诺和 信用。
家训与“八礼四仪”的关系
传承传统
“八礼四仪”与家训相辅相成,促 进家庭价值观的传承。
教育和引导
通过家训教育孩子遵守礼仪和仪 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八礼四仪主题班会教案【3篇】

学习八礼四仪主题班会教案【3篇】

学习八礼四仪主题班会教案【优秀3篇】江苏省“八礼四仪”中,“八礼”指“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

“四仪”指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八礼四仪是学生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表现情况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奖的依据之一。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八礼四仪吧!本文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学习八礼四仪主题班会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本文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八礼四仪主题班会教案篇一学情分析: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美誉,讲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曰”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则不宁”。

时下,大多数家长比较惯孩子溺爱孩子,再加上有些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较低以及社会大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这就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一些反作用,致使不少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行为习惯较差,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显得至关重要乃至刻不容缓。

教育理念:文明礼仪教育是养成教育,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谈吐文明,举止高雅,仪态端庄,必须先讲清这样做的必要性。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礼仪和行为习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然后才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让全体师生知道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来重视文明礼仪教育,讲文明、重礼仪、守秩序和善待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

教学重点: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教学难点:针对本班学生的文明习惯进行教育。

课堂类型:讨论和体验型。

教学过程:开场白(主持人):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六二班在这里举行“八礼四仪”主题班会。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

(掌声)一、导入(主持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二、问题创设:1、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知道应遵守哪些文明礼仪?“八礼”指“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八礼:指"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

"四仪"指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一、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公共场合不脱鞋。

二、餐饮之礼目标:安静用餐、讲究卫生、爱惜粮食、食相文雅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爸爸妈妈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三、言谈之礼目标:用语文明、学会倾听、诚恳友善、礼貌谦恭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四、待人之礼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微笑,主动问好。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

五、行走之礼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1.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2.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3.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4.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通道。

5.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六、观赏之礼目标:遵守秩序、维护环境、学会欣赏、礼貌喝彩1.准时入场,对号入座。

2.观看电影、文艺演出时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 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七、游览之礼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四仪内容八礼:仪表之礼,包括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包括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包括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包括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包括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是指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就是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是指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八礼四仪行走之礼

八礼四仪行走之礼

礼让三先.mp4
礼让三先:是指先慢、 先让、先停,绝对不 可以抢行争路,互不 相让以致形成僵持局 面
扶老助弱
Hale Waihona Puke 行走之礼 校内行走不奔跑,路队整齐脚步轻。 左行右立搭扶梯,电梯按钮不乱碰。 上学放学按路线,乘车有序不拥挤。 交通标志记于心,你来我往靠右行。 遇到拥挤慢让停,礼让三分兴文明。
八仪四礼之
行走礼仪
张九龄 风度翩翩.mp4
一个人的行走,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气度,行走之礼是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的行路和走路规则,作为 新一代的少年,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力争做一个讲 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文明之美在我们身上得以 体现。
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 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什么是“八礼四仪”

什么是“八礼四仪”

什么是“八礼四仪”“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从生活细节入手,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

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节选)言谈之礼7-12岁(小学阶段)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13-15岁(初中阶段)1.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

2.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3.不强迫别人回答不愿说的问题。

4.不造谣不传谣。

16-18岁(高中阶段)1.与人交谈适时点头、应答。

2.不打听不泄露别人隐私,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3.多人交谈时不滔滔不绝。

4.语气平和,言语谦恭。

待人之礼7-12岁(小学阶段)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微笑,主动问好。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

13-15岁(初中阶段)1.客人来访,热情相待,出门迎送。

2.不在休息时间拜访他人、给别人打电话。

3.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八礼: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

八礼: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
4.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5.及时回复手机短信、电子邮件。
6.尊重少数民族和外国友人的风俗习惯。
行走之礼
目标
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携幼,主动让座
具体规范
1.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3.知道行走时跟好成人,不在马路上奔跑嬉闹。
1.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不绕道和买零食。
2.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3.吃饭时不吵闹,不独霸食物。
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不偏食、不挑食。
3.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4.等爸爸妈妈一起吃饭。5. Nhomakorabea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1.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大声喧哗。
2.适量盛取,不剩饭、不剩菜。
3.就餐时保持餐桌、地面整洁。
4.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归放餐具。
1.用餐时先请长辈、客人就座、动筷。
5.借人东西,及时归还。
6.用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1.拜访他人应预约,并准时赴约。
2 .同学来访,热情相待,出门迎送。
3.不在休息时间给别人打电话。
4.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
5.不顶撞家长、老师。
6.不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评头论足。
1.学会原谅他人。
2.尽力完成答应别人的事。
3上网聊天用语文明,不编发恶意贴子。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4不说脏话谎话。
5.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1.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不东张西望。
2.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3.不说大话。
4.不强迫别人回答不愿意说的问题。
5.讲话音量、语速适中,让别人听得清楚。

八礼四仪内容解读

八礼四仪内容解读

八礼四仪内容解读
八礼是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四仪是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
“八礼”具体内容包括:
1、仪表之礼,包括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2、餐饮之礼,包括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3、言谈之礼,包括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4、待人之礼,包括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包括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是指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7、游览之礼,就是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8、仪式之礼,是指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