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练习题

合集下载

【历史】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

【历史】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评测练习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人民公社严重束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农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在朝小康道路前进C. 全国农村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D. 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2.新闻晚报2010年8月17日报道:我国这一轮经济增长速度之快让人感到意外,大约10年前,中国还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今年则超越日本。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实行的什么经济体制()A. 计划经济体制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D. 自由经济体制3.下列关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B. 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C.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在全国普遍推行,根本原因是()A. 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B. 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C. 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D. 适应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5.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A. 实行土地改革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6.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

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经济体制改革一、选择题1.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的很多观点都有创新性,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下列有关邓小平观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①③④②D. ②④①③【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1992年初;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1980年,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1982年中共十二大;因此只有选项①③④②符合题意,故选C。

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A.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建立经济特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的思考,摒弃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狭隘、陈旧的观念,突破了“两个等于”的思想束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A. 乡镇企业B. 国有企业C. 私营企业D. 中外合资企业【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分配制度等等。

故选B。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汇总及同步练习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汇总及同步练习

最新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知识点汇总及同步练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的:调动农民的⽣产积极性,促进__农村经济__发展。

2.概况(1)尝试:__1978__年,安徽凤阳__⼩岗村__农民实⾏分⽥包⼲到户,⾃负盈亏。

这种建⽴⽣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肯定。

(2)推⼴:__1983__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

(3)深化:农村__乡镇企业__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路。

3.意义:农民有了⽣产__⾃主__权,⽣产积极性提⾼,农村⽣产⼒解放,农业⽣产和农民收⼊有了很⼤提⾼。

易混易错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拥有了⼟地所有权。

(×)提⽰: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体所有权归集体,农民只拥有使⽤权和经营权,⾃主经营,⾃负盈亏。

【问题思考】中国改⾰开放⾸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是什么?(1)⼈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产的积极性,造成农业⽣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3)中国农村⼈⼝多,农村的稳定关系到整个政局的稳定。

(4)为解决温饱问题,⼀些地⽅的农民开始了⾃发改⾰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城市经济体制改⾰1.依据:__1984__年,中共⼗⼆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城市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的步伐。

2.内容(1)所有制形式:单⼀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实⾏__政企分开__,扩⼤企业的⽣产经营⾃主权,实⾏__经营责任__制。

(3)分配⽅式:以__按劳__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

3.中⼼环节:增强__企业__活⼒。

4.影响:企业有了经营⾃主权,⼤⼤调动了企业、职⼯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崭新局⾯。

易混易错城市经济体制改⾰的中⼼环节是实⾏政企分开,扩⼤企业的⽣产经营⾃主权,实⾏经营责任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同步练习:8.1.2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同步练习:8.1.2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8.1.2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1.近代浙江慈溪一带曾经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洋人怕的红头军。

”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 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C.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D. 五四爱国运动2.近代史上有首《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这首歌谱反映了()A. 外商企业发展艰难B.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D. 官僚资本极度膨胀3.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A. 湘军的进攻B. 洋枪队的助剿C. 北伐的失利D. 天京事变4.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A. 《虎门条约》B. 《天津条约》C. 《黄埔条约》D. 《瑷珲条约》5.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成立了“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

这说明( )A. 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B. 清军已丧失抵抗能力C. 外国势力开始侵华D.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6.反映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的文献是()A. 《资政新篇》B. 《天朝田亩制度》C. 《天演论》D. 《海国图志》7.2013年6月25日晨,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运抵北京。

这两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曾经雄伟壮丽的圆明园如今只剩下几处历经风雨依然伫立的残垣断壁,像在控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劫掠者的暴行。

当年的劫掠者是()A. 英法联军B. 德法联军C. 英日联军D. 美法联军9.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最大的不同点是()A. 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B. 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C. 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同D. 失败的直接原因不同10.太平天国运动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 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二、简答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8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堂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1979年5月,国家经济委员会等部门选择8个企业进行试点,其基本内容有改企业基金制为利润流成制;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试制、资金使用、人事安排、职工奖惩等方面拥有部分权利;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

这次试点()A.旨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B.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C.形成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D.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如表所示我国农业总产值及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变化,请指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1397133.61990年7662.1686.32000年24915.82253.42017年109331.713432.4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B.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居民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扩大D.农民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可以自由支配土地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业集体化制度C.人民公社化制度D.个人承包责任制4.1984年6月3日,常州首批13家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

实施这一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A.推进公私合营B.增强企业活力C.促进对外开放D.确立市场经济5.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这一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经济特区的设立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6.截止1985年底,北京、重庆、上海等11座城市共有3072家企业进行了厂长负责制试点工作,进行这一试点工作主要是为了()A.推进科技创新B.增强企业活力C.促进对外开放D.确立市场经济7.九(1)班同学准备制作“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巨变”为主题的板报,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国两制’的成就”、“农村的新变化”三个栏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教版⼋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课中华⼈民共和国成⽴同步习题1.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历程时,⾃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2.在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泽东说:诸位代表先⽣们,我们有⼀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作将写在⼈类的历史上。

“我们的⼯作”包括()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颁布《⼟地改⾰法》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亚太经合组织3.新中国的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C.标志着中国从此⾛上了社会主义道路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主的国家4.1949年9⽉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说明本次会议()A.代⾏⽴法机构的职权B.暂⾏中央政府的职责C.建⽴了⼈民代表⼤会制度D.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5.1949年9⽉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任务是()A.为新中国的成⽴作准备B.贯彻党的七届⼆中全会的精神C.讨论夺取全国⾰命的胜利D.将⼯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6.1949年9⽉21⽇,⽑泽东在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中国⼈民站起来了”由此成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号之⼀。

⽂中“站起来了”就当时⽽⾔是指新中国的成⽴()A.提⾼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C.实现了⼈民的⾃由平等 D.保证了国家主权的完整7.1949年10⽉1⽇的开国⼤典标志着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A.国家的名称 B.国家独⽴富强了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民的⽣活改善了8.下列选项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民共和国成⽴的伟⼤历史意义的⼀句是()A.中国进⼊了新民主主义⾰命时期 B.中国⼈民从此站起来了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了社会主义⾰命9.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指的是实现()①国家独⽴②⼈民当家作主③⼯业化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杨凯在《中国梦的⽅位》中说:“……⼀路⾛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作业课件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作业课件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4)20世纪90年代,从青岛电冰箱厂发展而来的,享誉全球的海尔集团经历了股 份制改革,这一做法与哪次会议上的哪一决策有关?
会议:中共十四大。决策: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小岗村的“大包干的影响?
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 高;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极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 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 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探究点 家国情怀 总结历史感悟 (7)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制定政策要符合本国国情, 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言之有理即可)
1.(齐齐哈尔中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土地改革的实行 C.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4.(南京中考)“1979年以来的两年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 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材料体现了( ) B
A.土地革命的作用 B.包干到户的成效 C.国企改革的意义 D.新发展理念的落实
材料四
(5)图一是1980年12 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图二 是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实样。依据材料,说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个体经济、民营经济蓬勃兴起,出现了股份制有限公 司。(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点 史料实证 建立市场经济 材料五 ……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 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 (6)根据材料五概括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和目标。 原因: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目标:进一 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8.1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8.1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8.1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练习题一、单选题1.1841年初,英国侵略者派兵占领( )A. 广州B. 宁波C. 香港岛D. 厦门2.“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

面对鸦片的危害,他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这位历史人物是()A. 关天培B. 邓世昌C. 林则徐D. 洪秀全3.中国近代史上,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天津条约》4. 下图漫画再现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屈辱的场景。

图中持短枪的外国人代表的国家是()A. 美国B. 法国C. 日本D. 英国5.,大型圆明园主题展——“寻找失落的圆明园”在杭州西溪举行,展览透过高科技重现了清代皇家园林的昔日辉煌,洗劫、焚毁圆明园的西方列强是()A. 英法联军B. 英美联军C. 法俄联军D. 英俄联军6. 下图为张自强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A. 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B.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7. 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含“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瑷珲条约》C. 《北京条约》D. 《辛丑条约》8.历史上曾经占领过台湾的资本主义列强是()A. 英国美国B. 法国俄国C. 荷兰葡萄牙D. 荷兰日本9.这场“战争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

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

材料中的战争指()A. 鸦片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甲午战争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0.“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题
1、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
社。

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A.社会生活变迁B.家庭联产承包
C.现代企业制度D.经济体制改革
2.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④长征精
①五四精神②抗战精神③小岗精神
神⑤井冈山精神
A.①②③④⑤B.⑤①④②③
C.①⑤④③②D.①⑤④②③
3.题17图所示信息反映了()
A.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B.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
C.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4.(2018·湖北黄冈·19)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近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如表1所示。


现表1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
B.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收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的完成
D.农村居民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扩大
5.1990年桓台县2.6万公顷粮田平均单产达到1020公斤,成为长江以北第一个全年粮食亩总产量超过
1000公斤的“吨粮县”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淄博对外开放走在全国前列
B.农村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C.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创新活力
D.家庭联产承包解放生产力
6.下表反映了1978~2017年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

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类别1978年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亿元)73.233453.93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355.26 29472 配收入(元)
全区粮食产量(万吨)116.98 368.2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②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③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③C.②④B.②③D.③④
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
村的广阔天地展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实行这一制度
的地方是()
A.华西村B.小岗村
C.叶桥村D.水利村
9.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风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1980年粮食产量为5.02亿公斤,第二年为6.70亿公斤,第三年达到因在于()7.15亿公斤。

其主要原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形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10.下表是中国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统计表,其中农作物产量出现快速增长是由于()




1953~1957年1958~1965年1966~1978年1979~1982年
粮食 3.50 3.5 3.0
棉花 4.7 3.10.2 13.5油料作物0 -1.8 2.8 22.7甘蔗7.9 3.2 3.6 15.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农村“左”倾错误的纠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大家都散伙了。

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
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

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

”改革
这场“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
A.国有企业B.城市
C.外资企业D.农村
13.请仔细观察如图“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从中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四川农民率先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安徽农民率先实行土地私有
C.四川农民率先实行政社合一
D.安徽农民率先分田包产到户
14.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
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

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15.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16.下图是1986年某省企业的变化情况,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化B.三大改造
C.对外开放D.国有企业的改革
17.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这次大会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大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
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为()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
是指()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20.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土改后农民分配土地
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改变了土地私有制性质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1.如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元)”。

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3.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营经济⑤中外合资企业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2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5.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表是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A.实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WORD格式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专业资料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