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运动障碍性疾病

合集下载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作者:————————————————————————————————日期:ﻩ神经病学Neurology名词解释●缺损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刺激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刺激后引起的过度兴奋的表现。

●释放症状:是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断联休克症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

●Wallenberg综合征: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表现为:①眩晕、恶心、眼震;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③病灶侧共济失调;④Horner综合征(单侧瞳孔缩小、眼裂变窄、眼球内陷、眼睑下垂,同侧额部无汗);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缺失),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缺血。

●闭锁综合征:即去传出状态,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

表现为双侧中枢性瘫痪,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或瞬目示意,不能说话,双侧面瘫,四肢全瘫,但意识清醒,语言理解能力无障碍。

●Weber综合征:又称大脑脚综合征,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

表现为病灶侧除外直肌和上斜肌外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四肢瘫痪。

●Brown-Sequard综合征:即脊髓半切综合征。

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Millard-Gubler综合征:即脑桥腹外侧综合征,主要累及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表现为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对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一个半综合征: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但可以外展。

●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椎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英文名称:Neurology and Psychiatry课程编码: YXZB415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总学时: 54总学分: 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先修课程:基础医学内科学开课院系:医学院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神经病学是一门临床二级学科,也是神经科学中的一门临床分支,内容比较繁多,理论比较深奥,需要反复实践。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临床学科。

在神经病学领域中,就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而言,前者占据主要内容。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平衡障碍、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多种表现。

神经系统疾病的种类包括: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变性疾病、外伤、肿瘤、脱髓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和营养障碍性疾病、中毒、遗传性和先天发育异常、发作性疾病等。

随着相关学科如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神经病学的广义和狭义内容已经今非昔比,神经病学在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展示出从未有过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医学科学中令人关注的热点学科。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学科的教学应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病理学基础知识,系统地阐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是掌握采集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法;学习神经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掌握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急重病的防治原则和措施。

学习方法上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结合神经系统主要解剖生理和病理,联系症状学和临床实际,采取综合分析和整体观点,逐步提高临床技能。

神经病学的实践中要重点掌握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科基本操作,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治要点,掌握危重病的抢救,了解辅助检查的方法和意义,熟悉定位和定性诊断,打下良好的临床实践基础。

神经病学 名词解释及简答

神经病学 名词解释及简答

1.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包括上、下两个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的锥体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组成下行的锥体束,下行至脊髓的称皮质脊髓束,至脑干运动神经核的纤维为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引起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反射,早期不出现肌萎缩。

2.下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它们的轴突分别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支配全身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时,出现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萎缩,深反射消失。

3.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全部变细的一种形成学改变,为病理学通用的名词,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

4.一个半综合征(one-and-a-half syndrome):又称脑桥麻痹性外斜视,若一侧桥脑侧视中枢(外展旁核)及双侧内侧纵束同时受到破坏,则出现同侧凝视麻痹(一个),对侧核间性眼肌麻痹(半个),即两眼向病灶侧注视时,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不能内收,向病灶对侧注视时,对侧眼球能外展,病灶侧眼球不能内收,两眼内聚运动仍正常。

5.帕里诺综合征(Parinaud综合征):又称上丘脑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上仰视性麻痹综合征。

由中脑上丘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皮质下中枢病变而导致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累及上丘的破坏性病灶可导致两眼向上同向运动不能。

6.阿-罗瞳孔(Argyell-Robertson瞳孔):发生在神经梅毒病人中,在半数左右的脊髓痨或者麻痹性痴呆病人中出现,主要是瞳孔缩小、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反射存在(调节反射是在看东西有远向近时,两眼向中间辐辏、瞳孔缩小)。

7.艾迪瞳孔:又称强直性瞳孔,其临床意义不明。

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只在暗处用强光持续照射时瞳孔缓慢收缩,停止光照后瞳孔缓慢散大。

调节反射也缓慢出现喝缓慢恢复。

锥体外系疾病(2-运动障碍性

锥体外系疾病(2-运动障碍性

解剖: Anatomy: 基底节:尾状核、豆状核(壳核、 苍白球)、屏状核和杏仁复合体。 Basal ganglia: caudate nucleus, lentiform nucleus ( putamen, globus pallidus), claustrum and amygdaloid complex.
2 .黑质-纹状体环路:黑质与尾状 核、壳核之间的往返联系纤维 2. Nigrostriatal loop: connecting the substantia nigra, caudate and putamen
3. 纹状体-苍白球环路:尾状核、 壳核-外侧苍白球-丘脑底核-内侧 苍白球 3. Striaropallidal loop: projects from the caudate and putamen to the external segment of the globus pallidus, then to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and finally to the internal segment of globus pallidus.
锥体外系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
Extrapyramidal diseases ( movement disorders)
神经病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Zhijian Zhang
锥体外系疾病, 主要表现为随意运 动调节功能障碍,肌力、 Extrapyramidal diseases mainly impair the regulation of voluntary motor activity without
多见。发病率20/10万/年。患病率 160/10万/年。70岁人群达120/10万/年。 degenerative disease in middle and old age, it mostly occurs in the age of above 50. The attack rate is 20/100 thousand population per year, the morbidity rate is 160/100 thousand population per year, and is 120/100 thousand per year in the population of about 70 years old.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神经病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Neurology 课程性质: 必修课总学时: 48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验学时:6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先修课程:中西医各基础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神经病学教学目的应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疾病的临床问题,接诊及处理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程序,如临床资料收集、神经系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等,运用定位诊断的思维方法,综合分析确定疾病性质,并进行正确的治疗。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CAI课件、图表、模型、标本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和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各种神经疾病常见的临床问题,运用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及病理知识,结合临床实际,培养神经疾病独特的临床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要把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各环节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方式,临床实习应尽量多采用临床病案分析等方法,突出综合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社会-心理-生物学”医学模式。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要求】1、掌握神经病学的特性。

2、了解神经科学的目标、实践和发展。

【教学内容】1、神经病学的目标2、神经病学的特性3、神经病学的实践4、神经病学的发展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教学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病损的定位诊断。

2、熟悉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教学内容】1、中枢神经2、脑与脊髓的血管3、脑神经4、周围神经5、肌肉6、运动系统7、感觉系统8、反射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教学要求】掌握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表现。

【教学内容】第一节意识障碍第二节认知障碍第三节头痛第四节晕厥与痫性发作第五节眩晕第六节视觉障碍第七节听觉障碍第八节眼球震颤第十节肌肉萎缩第十一节躯体感觉障碍第十二节共济失调第十三节步态异常第十四节不自主运动第十五节尿便障碍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教学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内容。

神经病学试题问答题

神经病学试题问答题

神经病学试题问答题一、总论1、简述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原则2、左侧额叶损害町出现哪些临床表现?3、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4、交叉性麻痹。

5、分离性感觉障碍。

6、内龔损害的临床特点7、何谓病理反射?常见的有哪些?8、何谓Babinski征等位征?如何检查?9、脑膜刺激征的检査方法。

10、Gower 征11、脊髓休克二、脑血管病1、何谓腔隙性脑梗塞?有哪些常见临床类型?2、简述TIA的临床特征和町能的发病机制。

3、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鉴别要点。

4、简述脑栓塞的临床特点。

5、脑梗塞超早期溶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6、脑叶出血的临床特点。

三、脊髓疾病1、何谓Brown-Sequard 综合征?2、何谓脊齣疾病的纵定位和横定位3、简述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征。

四、运动障碍性疾病1、结介生化改变阐述Parkinson病的主要药物治疗机制。

2、简述帕金森病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3、帕金森病的“四主征”是什么?五、肌肉疾病1、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2、何谓重症肌无力危彖?分为几型?如何抢救?六、周圉神经疾病1、简述急性炎症性脱简勒性多发性神经病(Guillain-Baire氏综合征)1的临床特征。

2、原发性三叉神经病的临床特点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4、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特点七、癫痫1、癫痫2、何谓癫痫持续状态?简述其抢救原则。

3、癫痫常见发作类型的首选药物。

八、痴呆1、痴呆的定义2、痴呆的“ABC”症状3、痴呆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各有何临床特点?4、Alzheimer病的临床特点5、Lewy小体痴呆的核心症状九、脱備鞘疾病1、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2、多发性破化的临床特点3、如何理解寒发性li更化的空(nJ多灶性和时间的多向性?神经病学考试题库(一)一、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1、一般感觉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 °2、头不能向左侧偏以对杭检査者的阻力是____________ 侧________ 肌瘫痪。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Neurology)一、课程说明(理论总学时20/实践总学时12)课程编码 17110101 课程总学时32: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1.5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影像等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神经病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治疗及预防原则,熟悉各种先进的检查方法,建立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思维,为今后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神经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因神经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具有调节作用,而其他系统和器官病变也可产生神经系统功能和器质性的改变。

所以该学科与神经解剖、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影像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和神经药理学等学科联系紧密,互相渗透。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选用教材《神经病学》,第7版,贾建平陈生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参考教材①吕传真主编《神经病学(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②《实用神经病学》,第三版,史玉泉,周孝达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③《MERRITT神经病学》,第十版[译],郭玉璞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理论考核(笔试)和技能考核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第一次:神经系统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检查 3学时第二次:脑血管疾病 3学时第三次:脊髓疾病 3学时第四次:周围神经病或其他疾病 3学时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一)熟悉神经病学的概念:神经病学为二级学科,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神经病学的总体目标:发展神经科学;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对疾病的合理诊断;对疾病的恰当治疗;神经病学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的意义。

神经病学题库(第九章 运动障碍疾)

神经病学题库(第九章  运动障碍疾)

第九章运动障碍疾病一、选择题【A型题】1.帕金森病(PD)最常见的首发症状:A.静止性震颤B.铅管样肌强直C.齿轮样肌强直D.慌张步态E.小步态2.帕金森病不会出现的体征是:A.手的搓丸样震颤B.齿轮样肌强直C.面具脸D.挤奶妇手法E.慌张步态3.帕金森病以下的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多在中老年期发病B.主要表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强直C.通常的辅助检查无特殊发现D.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治愈E.抗胆碱能药物适用于震颤明显的较年轻患者4.帕金森病以下哪项诊断及治疗的表述是正确的?A.脑脊液检查对诊断颇有价值B.MRI检查有特征性表现C.PD一经确诊应首选左旋多巴治疗D.美多巴是由左旋多巴加苄丝肼组成,疗效优于左旋多巴E.服用左旋多巴出现周围性副作用时应立即停药9.肝豆状核变性与哪种物质代谢障碍有关?A.铁B.铜C.铅D.一氧化碳E.维生素B1210.男性,20岁,双手抖动3年。

查体:面部表情少,双手震颤,步行运动迟缓,双眼角膜与巩膜交界处见褐色环,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帕金森病B.帕金森综合征C.特发性震颤D.小舞蹈病E.肝豆状核变性【共用题干】(11~13)男性,66岁,双手抖动伴动作缓慢7年。

查体:记忆力稍差,拇指与食指呈搓丸样静止性震颤,“铅管样肌强直”,手指扣纽扣、系鞋带等困难,书写时字越写越小,慌张步态。

1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特发性震颤B.肝豆状核变性C.帕金森病D.抑郁症E.Alzhermer病12.以下哪项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最大?A.病史和体格检查B.肝肾功能和血清铜蓝蛋白检查C.腰穿脑脊液检查D.抑郁和智能量表测试E.头颅CT和MRI13.治疗此病最有效的药物是:A.D-青霉胺B.复方左旋多巴C.心得安D.抗胆碱酯酶药E.抗胆碱能药16.震颤麻痹的病人禁止使用哪类药物?A.金刚烷胺B.抗胆碱能药物C.单胺氧化酶抑制剂D.多巴胺受体激动剂E.吩噻嗪类药物【X型题】.18.临床上一般认为基底节包括:A.尾状核B.壳核C.苍白球D.丘脑底核E.黑质19.左旋多巴的副作用有:A.恶心、呕吐B.症状波动C.运动障碍D.下肢网状青斑E.精神症状21.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临床表现:A.锥体外系症状B.肝硬化C.精神症状D.心脏功能损害E.角膜K-F环22.肝豆状核变性的神经系统症状有:A.肢体舞蹈样动作B.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C.智力减退D.行为、性格异常E.共济失调23.肝豆状核变性与帕金森病的鉴别在于:A.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B.角膜K-F环C.抑郁D.慌张步态E.阳性家族史24.可引起帕金森氏综合征的病因有:A.感染B.一氧化碳中毒C.利血平D.安定E.脑外伤25.可用于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有:A.安坦B.左旋多巴C.多巴胺D.美多巴E.帕金宁二、简答题1.何谓肌强直、铅管样及齿轮样强直?肌强直是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加;关节被动运动时始终保持阻力增高为铅管样强直;如肌强直与伴随的震颤叠加,检查时可感觉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为齿轮样强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
ACh
DA与ACh递质系统 相互拮抗, 维持平衡
调节正常的基底节环路功能
协调不同肌群动作, 调节肌张力
ppt课件
10
病理生理基础
PD: 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70%)
DA↓
ACh功能相对亢进
神经生化改变 与症状成正比
肌张力↑, 运动↓
ppt课件
11
临床表现
PD主要的临床症状
1. 静止性震颤
2. 肌强直
3. 运动迟缓
4. 姿势障碍
ppt课件
12
辅助检查
①生化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CSF HVA↓
②基因检测: 用DNA印迹技术(southern blot)\PCR \DNA序列分析检查家族性PD基因突变
③PET & SPECT检测: 早期可显示脑内DAT功能显 著 ↓ , DA递质合成↓, 可早期诊断&病情监测
第十一章 运动障碍疾病 Movement Disorders
神经病学(第 7 版)
ppt课件
1
概念
◙ 运动障碍疾病(movement disorder)即锥体外系 病(extraparamidial disease)
❖ 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 肌力&感觉正常 ❖ 病变部位为基底核(basal ganglia)
肝细胞中
铜作为辅基参与 多种生物酶合成
Cu++ 白蛋白
P型铜, 结合疏松 容易沉积在组织中
临 床 症 状
肝脏 肾脏 角膜
Cu++ Cu++

P


Cu++ α-2球蛋白


铜蓝蛋白, 结合紧密
ATP
氧化酶活性, 呈蓝色

WD蛋白 缺陷
ppt课件
WD基因 13q14-21突变
21
病因&发病机制
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 人群杂合子频率1/100~1/200, 家族史达25%~50%
临床特征:
➢ 静止性震颤 ➢ 运动迟缓 ➢ 肌强直 ➢ 姿势步态异常
病理特征:
➢ 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 变性缺失
➢ 路易体(Lewy body)形成
ppt课件
6
AN
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
CHAPTER I
DEFINITION-HISTORY-ILLUSTRATIVE CASES
基因突变
功能蛋白异常
P型铜↑
脑\肝\肾& 角膜铜沉积
◙ WD基因位于
13q14-21 ◙ 多种突变型 ◙ 基因突变位点位
于ATP酶功能区
◙ P型铜转运ATP酶 (WD蛋白) 3个功能区
◙ 金属离子结合区 ◙ ATP酶功能区 ◙ 跨膜区
自由基损伤
结构功能 改变
ppt课件
22
病理
病变累及肝\脑\肾&角膜等
④血&CSF检查无异常, CT\MRI检查无特征性所见
ppt课件
13
诊断&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1) 特发性震颤
(2)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 弥散性路易体病(DLBD)
(3) 变性(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 • 肝豆状核变性(WD)
• 亨廷顿舞蹈病(HD)
ppt课件
• 多系统萎缩(MSA)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 皮质基底节变性(CBGD)
ppt课件
16
治疗
2. 外科治疗
TM
Activa
运动控制系统
②脑深部电刺激(DBS)
ppt课件
17
预后
变性疾病, 无根治方法 早期患者: 合理的DA治疗, 可维持数年工作&
生活自理能力 晚期患者: 全身僵直, 卧床不起
常见的死因:肺炎、骨折等并发症
ppt课件
18
第四节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
兴奋氨基酸
黑质DA 能神经元
死亡
床 症
细胞凋亡

ppt课件
8
病理
◙ 病变部位 ➢ 黑质
◙ 其他受累脑区 ➢ 中缝核 ➢ 迷走神经背核
典型病理特点
◙ 黑质致密区DA能神经元 进行性大量丧失(50%~70%)
◙ 残留的黑质DA能神经元胞浆内 出现嗜酸性包涵体Lewy体
ppt课件
9
生化病理
黑质纹状体神经递质系统
两类临床综合征
▲ 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 ▲ 特征: 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 ▼ 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综合征 ▼ 特征: 异常不自主运动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ppt课件
19
概念
◙ 也称Wilson病(WD), Wilson(1912)首先描述 ◙ 患病率0.5~3/10万, 我国较多见
◙ 铜代谢障碍 →脑基底节变性&肝功能损害
◙ 临床特征: ➢ 神经系统表现: 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 ➢ 角膜: K-F色素环 ➢ 肝硬化\肾功能损害
ppt课件
20
病因&发病机制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二节 帕金森病 Parkinson disease, PD
ppt课件
5
概念
❖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 -- 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 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细胞脂肪变性\含铜颗粒增加\线粒体破坏 肝细胞灶性坏死\纤维增生→结节性肝硬变
神经元显著减少\脱失,

轴突变性,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壳核病变明显, 苍白球&尾状核次之, 皮质
亦可受侵
角膜
缘后弹力层、内皮细胞浆内棕黄色细小铜
颗粒沉积
ppt课件
23
临床表现
常见于儿童期&青少年期 缓慢发展, 可阶段性缓解\加重,亦可进展迅速 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肝脏硬化等肝脏损害症状 眼部K-F环 其他: 肾功能损害, 骨&皮肤改变
14
治疗
治疗目的
缓解症状, 减轻生活残疾 避免\推迟\减轻药物并发症&不良反应 神经保护治疗, 减缓\阻断神经变性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t课件
15
治疗
1. 药物治疗 2. 手术治疗 3. 康复治疗
对症治疗, 恢复DA-ACh平衡 抗ACh (安坦)
拟DA
促进DA释放 (金刚烷胺) L-Dopa替代 (L-Dopa) DA受体激动 (溴隐亭) L-Dopa增效剂 (恩托可朋)
SHAKING PALSY (Paralysis Agitans)
Monograph by James Parkinson 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
(1817)
ppt课件
7
病因&发病机制
PD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多种发病机制参与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生理老化
自由基

线粒体功能衰竭 钙超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