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雨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赏析」《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又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玉楼春·拟古决绝词》、《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的这首词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词中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
“何事秋风悲画扇”借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本应相亲相爱的两人,但却成了相离相弃,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第二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写出了主人公纳兰性德深深地自责与悔恨。
纳兰性德不是一个负心汉,只是当时十多岁的少年还没主宰自己的命运。
其实像李隆基这样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爱的恋人,更何况是纳兰。
第三句“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借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第四句“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句,承接前二句句意,从另一面说明主人公情感之坚贞。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雨铃终不怨。
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金缕曲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尽。
甚是又有何事问,冷眼置之而已。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卜算子·新柳娇软不胜垂,瘦却那禁舞。
多是年年二月风,剪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
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采桑子白衣裳凭栏立,凉月趖西。
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
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夜夜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樵。
采桑子而今才到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采桑子非关偏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
寒月悲茄,万里西风瀚海沙。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
暗损韵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古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作者纳兰性德)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清代]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一作:泪雨零/夜雨霖)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标签闺怨、命运、分手、悲叹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注释柬:给……信札。
“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故人:指情人。
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薄幸:薄情。
锦衣郎:指唐明皇。
赏析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
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
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
而这个初见,词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恋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二句: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译文|创作背景《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首词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清代: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及注释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注释柬:给……信札。
“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故人:指情人。
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
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译文|赏析《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清代: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及注释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注释柬:给……信札。
“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故人:指情人。
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
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
薄幸:薄情。
锦衣郎:指唐明皇。
赏析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古诗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翻译赏析

古诗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翻译赏析《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
古诗全文如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前言】《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注释】⑴木兰花:词牌名。
柬:给……信札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⑶故人:指情人。
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⑷“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⑸“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
薄幸:薄情。
锦衣郎:指唐明皇【翻译】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赏析】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
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
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原文及赏析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原文及赏析《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原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翻译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当年杨贵妃和唐明皇在骊山上盟誓要生生世世,不料在马嵬坡杨贵妃却被唐明皇缢死,但杨贵妃始终没有怨恨。
这哪像薄幸的唐明皇,比翼连枝的话只是在甜蜜之时说说而已。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注释⑴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唐代诗人王昌龄做《长信秋词五首》来怜惜她。
⑶故人:指情人。
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看似白话,其为用典,出处就在南朝齐国山水诗人谢朓的《同王主簿怨情》后两句“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
汪元治本《纳兰词》误刻后句“故心人”为“故人心”,这一错误常被现代选本沿袭。
⑷“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
谢 谢 观 赏 *
*
解题——《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决绝词》本是古 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 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 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这里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在纳兰容若 的词集里,有的版本中词题为:“拟古决 绝词柬友”。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 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 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 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的,是 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 的。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 黄旗,清初著名大词人。著有《选梦词》。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现存349 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 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 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有评:“北宋以 来,一人而已”。 纳兰性德著作颇丰:有《通志堂集》二十 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 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 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 《全唐诗选》等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首,凝眸,愿你如初见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赏析人生若只为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却不得不承认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的声声怨。
现在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的唐明皇,至少他曾许诺过比翼连枝愿。
这一首《木兰花令》无疑是纳兰词中最著名的,是每一个稍有诗词修养的人都能够脱口而出的。
一个个简单的词语,一句句看似简单的语言,却总是那样猝不及防的,在不经意之间,直戳你心窝最最柔软的地方,给予人一种被懂得后忍不住流泪的感受。
就好比形单影只多年,世界对你来说,早已是一片荒芜,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可以理解你每一处小心思的人,这便是纳兰词的意境所在。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是我最爱的一句,也是我在经历种种悲欢离合懂得其中意境以后,每当想起都会抑不住悲伤蔓延的一句词。
不过十四个字,却道尽前人所未道,倾倒众生。
人与人的聚散离合,最消受不得的怕就是这一句了。
在此处,容若引用了汉成帝班婕妤的典故。
受到冷落的班婕妤曾写下一首《怨歌行》,以团扇自喻:“新裂齐执素,皎洁如霜雪。
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绢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是的,再美丽的团扇也终会等到秋天,当秋风拂过,团扇要么被收起,要么被弃置,就像一个个曾经受到万千宠爱的人一样,就像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我们一样。
“世间的许多字里,最悲伤的是哪一个?”容若的发妻卢氏曾经这样问他。
容若一愣,问道,是“情”吗?她摇头,柔声道,是“若”。
容若怔住。
世人常道,这件事若能这般这般,这次意外若能如何如何,该多好;将来若能怎样怎样,我必将如何如何。
凡“若”字出现,皆是因为已对某人某事无能为力。
这个字,是失意者的自欺欺人,不是将幸福寄托在老朽腐烂,灰飞烟灭的过去,就是期望于深不可测,形迹可疑的未来。
当现实无可挽回,任何行动均属浪费,只能在语言中实现憧憬,但无论你的话在语言逻辑上多么天衣无缝,现实总是用超越逻辑的方式证明给你看它有多残酷。
人生若只如初见。
若没有遗憾,一生不必说“若”字;而说再多的“若”,却无法不遗憾。
人生多戏谑,世事太无常。
彼时的容若,也许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会为了卢氏而道尽世间的“若”字,却再也换不回她的一颦一笑。
容若与发妻卢氏,曾是世间最恩爱幸福的人,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幸福太过耀眼,连老天都忍不住嫉妒,一场难产,带走她的生命,也带走了他的魂魄。
幸福断得没有征兆,就像乐曲演奏到高潮,华美而热闹,弦却突然崩掉,“当”的一声过后,世界就只剩下寂寞在嘶哑地咆哮。
“谁念西风独自凉,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是卢氏逝世以后,容若留下的痛彻心扉的缅怀之笔。
和她曾今的种种,再也不敢想起,却永远不愿忘记,只能任凭它成为内心深处悲伤的伏笔。
她在的时候,只觉一切的幸福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她离开了,他才
发现没有她,他不过是一条离了水濒死的鱼。
当时只道是寻常,一个人千万不要懂得了这个道理。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容若引用白居易《长恨歌》来抒发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这句诗描述的是唐明皇与杨玉环,相传他们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杨玉环被赐死。
她死前曾说:“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薄幸的人,世间从来不缺。
哪怕情比金坚如容若与卢氏,容若也不可能这一生只活在与她的回忆里。
其实容若也是多情之人,与表妹的青梅竹马,与卢氏短暂却刻骨铭心的相濡以沫,与妾室的相敬如宾,以及,不得不提的,与沈宛——那超越情人的红颜知己——的情谊。
这首《木兰花令》常被我们当做爱情诗来读,其实只要稍微下一点功夫的话,就会在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也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
而在后世众多学者看来,这就是容若在沈宛离开以后,写给她的。
看似决绝,却又饱含对沈宛的歉意与留恋。
但是,他们终究是分开了,不论缘由如何,不论曾经多么美好。
其实,一个人的每一段时光,都会有人陪伴。
大多数陪你经历一段时间便消失不见,能结缘一生的实属难得。
而那些半路的别离,带着如血般的耀眼与灼热,烙印在每一个人胸口,成为离人眼中的胭脂泪,情人胸口的朱砂痣。
那些曾经出现的,能轻易决定你喜悲的人,会在以后的很多年里,千般轮转地出现在你的梦里,如容若与沈宛,如宝玉与黛玉。
曹雪芹说林黛玉来人间是为了还债,辗转到贾府,住进原本不属于她的大观园,用一生的眼泪还了前世的债,把心交付给一个心爱的男子,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归去。
就像一场红尘之梦,梦醒之后,宿命所归,强求不得。
命运最残忍的地方,不在于使你与某个人分离,破灭某个幻想,淡漠某段感情;而是在于,在它使你与某个人分离,破灭某个幻想,淡漠某段感情之后,却让你清晰地记得你曾有过那样的伴侣、幻想与感情。
对于本就敏感与细腻,有时又纯真得好似一个大孩子的容若来说,这种感觉,也许会经常出现在一个人寂寞难熬的夜里。
这使我想起某位看似呆板的老学者曾说过的一句话,被他用来解释海子的一些撕心裂肺、却又一笔带过的诗句:无论深爱然后分开,或是只是浅浅相识情深缘浅,我们无非,只是经过对方。
是的,只是经过而已。
但是,谢谢你的经过。
纳兰容若,算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词人,他长于情深于情,他的词清新婉约,可以直抒胸臆,给人很深的人生感悟,而他丰富的人生与情感经历,也在爱情与世间百态上教会了我很多。
“人生若只如初见”,依旧是这一句。
在某些无助与孤单,无法入睡的夜晚,我也会想到一些人、一些事、以及这一句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每一个人当最初和你相遇,那种美好的感觉一直就象春天初放的花,那种温馨、那种自然、那种真诚、那种回忆,因此就一直弥漫在了你的生命中。
为什么在人的交往中会有误会、费解、猜测和非议呢?只有淡淡的如水的情怀不就足够了吗?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再读席幕容的《初相遇》,她说: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我喜欢那样的梦,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一切都可
以慢慢解释,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浪费的时光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与感激。
胸怀中满溢着幸福,只因你就在我眼前,对我微笑,一如当年。
明明知道你已为我跋涉千里,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我也喜欢那样的诗,总是让我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引起情感的共鸣。
其实每个人都有着一种初遇情结,真的就象一杯清水一样清纯透明。
而诗人给它以诗意的注释,让人感觉到初相遇的美丽、温馨和浪漫。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景,初见后的分手,有如曾经挥手的云彩,也似轻轻告别的康桥……
人生若只如初见,忧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
也许哪天我会转身而去,只给你留下一个美丽的远去背影。
那完美的弧线,会诉说着对昨日的依恋。
也许,在我们认识的人中,有过误会,有过得失,你就会想起初见时的美丽。
或许,哪天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发现多年未见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见的情景,那最初的相遇。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
但愿再次见到你的时候,你依然那么美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