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网联控系统考核表(道路运输企业)
物流公司管理系统考核评价表

序号
学习情境
考核
评价
分配分值
一级模块
次级模块
考核点
1
物流公司管理系统
基础资料管理
资源管理
本企业信息管理
能否正确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各项内容;能否掌握企业基本信息维护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4
2
客户管理
能否正确添加、删除客户进行客户管理维护;能否掌握客户管理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4
3
库房管理
9
6
客户签收
能否对对应的运单进行收货签收操作;能否掌握客户签收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9
7
配送单查询
能否根据不同条件对配送单进行查询操作;能否掌握配送单查询的要点及查同的条件对订单进行跟踪;能否掌握跟踪操作的要点及跟踪目的。
9
9
结算管理
应收费用
能否根据单据时间或客户查询出对应单据操作;能否进行单据的生成收款单操作;能否掌握收款处理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能否正确填写新增仓库时的相关信息;能否进行新增、查看、修改、删除仓库信息的操作;能否掌握仓库管理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4
4
配送管理
配送作业
订单管理
能否正确填写新增配送订单的各项内容;能否进行订单新增、查看、修改、删除、生成作业计划的操作;能否掌握配送订单管理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9
5
配送调度
能否对订单进行配送调度操作;能否进行新增调度单操作;能否掌握配送调度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4
10
应收处理
能否对收款单进行修改、查看、删除操作;能否对收款单进行收款确认操作;能否掌握收款处理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4
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考核管理办法

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考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初稿,2016.04.2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国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督管理,规范动态监控市场,提升监控数据质量,保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强化动态监控系统应用,促进道路运输企业动态监控主体责任落实,依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2014年第5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点营运车辆是指旅游客车、包车客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
本办法所称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以下简称联网联控系统)是指由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相关企业建立的依托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监控体系。
联网联控系统包括全国道路运输车辆动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部级平台)、地方政府(省级、地市级、县级)监管平台、运输企业监控平台、社会化监控平台。
联网联控系统各级各类平台的考核管理应遵守本办法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三条交通运输部负责联网联控系统部级平台运行维护工作的监督检查、负责联网联控系统部省级监管平台考核管理工作。
第四条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负责联网联控系统部级平台的运行监控和日常维护及省级监管平台运行考核指标的统计工作。
第五条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组织辖区联网联控系统的考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下级监管平台和接入的监控平台(包括运营商监控平台和道路运输企业监控平台)的考核管理,负责本级监管平台的运行监控和日常维护工作。
地市、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辖区道路运输企业的考核管理,负责本级监管平台的运行监控和日常维护工作。
第三章考核内容第六条联网联控系统考核包括:对政府监管平台的考核、对道路运输企业的考核、对运营商监控平台的考核。
第七条联网联控系统考核指标包括:(一)平台连通率:指统计期间内下级平台与上级平台之间保持正常数据传输的时间总和占统计期间总时长(以分钟为单位)的比率。
因上级平台故障或网络运营商线路故障而造成数据传输中断的,从本统计期间总时长中扣减。
道路运输打分表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表企业名称:申报等级:
考评员(签名):考评时间:年月日注:1.“★”为一级必备条件;“★★”为二级必备条件;“★★★”为三级必备条件。
必备条件为考评指标中申请相应达标级别的企业必须完全满足的指标项。
2.评为一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分数不低于900分(满分1000分,下同)且完全满足所有达标企业必备条件,评为二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分数不低于700分且完全满足二、三级达标企业必备条件,评为三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分数不低于600分且完全满足三级达标企业必备条件。
3、考核要严格对照标准,该扣分的要严格扣分,并提出整改要求,以利企业及时整改,并为以后抓提升晋级时改进。
相应等级中带“★”、“★★”、“★★★”的项目未落实,应责成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属于不达标,不予发证,直至停业整顿。
未扣分的项目可视为得分。
扣分以该项总分为限,扣完为止。
对可量化的指标在抽查和项目考核中均不合格的,应严格按规定全面扣分。
4、考评表中的“查文件”为企业正式颁发的文件。
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运行维护与考核管理办法

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运行维护与考核管理办法一、总则为加强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以下简称联网联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保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提高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水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参与联网联控系统建设、运行维护、使用以及考核管理的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相关企业和单位。
二、职责分工(一)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联网联控系统的总体规划、标准制定、监督检查和指导协调工作。
组织开展全国联网联控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对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
(二)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联网联控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细则和工作制度,组织开展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对下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工作进行考核。
(三)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联网联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监督检查相关企业的车辆动态监控工作,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四)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关企业的车辆动态监控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
(五)道路运输企业负责本企业重点营运车辆的动态监控工作,确保车辆卫星定位装置正常运行,及时处理车辆超速、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并按照规定上传车辆动态信息。
(六)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服务商负责提供稳定可靠的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服务,保障平台数据准确、完整、及时传输,为道路运输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三、系统运行维护(一)基础数据管理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重点营运车辆和驾驶员基础数据库,并及时更新。
道路运输企业应准确录入车辆和驾驶员的基础信息,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二)卫星定位装置安装和维护重点营运车辆应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并保持设备正常运行。
道路运输企业应定期检查卫星定位装置的安装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数据传输和存储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服务商应确保车辆动态数据准确、完整、及时传输至联网联控系统,数据保存时间不少于 1 年。
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考核管理办法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负责部级平台运行维护工作的监督检查,负责省级监管平台考核管理工作。
第四条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负责部级平台的运行、维护及省级监管平台考核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
第五条地方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组织辖区联网联控系统的考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下级监管平台和接入的监控平台(包括道路运输企业监控平台、社会化监控平台)的考核管理,负责本级监管平台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注:
①因上级监管平台或网络运营商等情况造成断线并提前报备的,不计为断线时长;
②平台上传的车辆数据存在车牌号、车牌颜色、日期时间、经度、纬度、速度、方向、海拔、车辆状态、报警状态等错误信息的,数据判断为不合格。具体参照《JT/T 809-2011》4.5.8相关信息数据体结构之规则;
③数据合理参考范围:日期时间:≤当前时间;经度范围:73°33′E至135°05′E;纬度范围:3°51′N至53°33′N;速度:0至160间;海拔:-200至6500之间;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办法及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交通运输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原《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考核管理办法》(交运发〔2014〕267号)同时废止。
附件1
联网联控系统考核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漂移车辆率
10
10-卫星定位漂移车辆率*10;
高于5%不得分。
平均车辆
超速次数
20
小于等于区域平均车辆超速次数的,10+〔(区域平均车辆超速次数-企业平均超速次数)/区域平均车辆超速次数〕*10;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核表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表
企业名称:申报等级:
考评员(签名):考评时间:年月日
注:1.“★”为一级必备条件;“★★”为二级必备条件;“★★★”为三级必备条件。
必备条件为考评指标中申请相应达标级别的企业必须完全满足的指标项。
2.评为一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分数不低于900分(满分1000分,下同)且满足所有必备条件,评为二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分数不低于700分且满足二、三级必备条件,评为三级达标企业的考评分数不低于600分且满足三级必备条件。
3.考核要严格对照标准,该扣分的要严格扣分,并提出整改要求,以利企业及时整改,并为以后抓提升晋级时改进。
相应等级中带“★”、“★★”、“★★★”的项目未落实,应责成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属于不达标,不予发证,直至停业整顿。
未扣分的项目可视为得分。
扣分以该项总分为限,扣完为止。
对可量化的指标在抽査和项目考核中均不合格的,应严格按规定全面扣分。
4.考评表中的“查文件”为企业正式颁发的文件。
监控系统运行考核评分表

监控系统运行考核评分表表1:企业考核评分表(100分)— 2 —— 3 —下面是赠送的广告宣传方案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广告宣传方案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意、无意的接受着广告的洗礼,继而有意或无意的购买、使用广告中的产品和服务。
这是每个厂家所希望的,也是他们做广告的初衷。
当今社会的广告媒体大致分为:电视媒体、、电台媒体、报纸报刊媒体、网站媒体、户外广告媒体,以及最新的网吧桌面媒体。
那么,到底哪种媒体的宣传效果性价比最高呢,我们来做个分析;首先我们大概了解下各个媒体的宣传方式:电视媒体:优势:将广告直接插播在电视剧当中,是强迫式使受众接受,受众为了能够完整的看完自己所喜欢的节目,不得不浏览其中插播的广告,其二,由于小孩在懵懂的成长时期,易于接受颜色绚丽,变换节奏快的事物,电视广告更容易被小孩子所接受,这是电视广告的高明之处,也是其客户多,利润大的主要原因。
— 4 —劣势: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电视广告的优势在日益削减。
当今月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速食文化,篇幅过长的电视连续剧的受众逐渐衰减,由于年轻人的思维快捷,逐渐掌握了电视广告的播出时间,往往在广告播出的时间转换频道,避开广告的冲击。
电台媒体和户外广告就不用多做分析,大家想想你记住了几个电台的广告,记住了几个路边的广告就清楚了。
对于报纸报刊的广告,相信只有那些闲了没事的或者找工作的才会刻意去浏览广告。
宣传效果可以想象。
至于网站的广告,相信很多人会在电脑上设置软件直接将其屏蔽掉。
网站的广告过多也会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心理,进而降低其网站的竞争力。
其次我们大致由高到低排列一下以上媒体的广告费用的名次(受众派名基本和费用排名一致):电视媒体——户外广告——网站媒体——报纸报刊媒体——电台媒体最后来了解一下最新的网吧桌面媒体。
桌面广告的优势1、目标受众群体针对性强网吧媒体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一代,接受其信息的多为在校学生(大学生居多)和有一定经济收入的白领阶层,其主要特征是消费观和价值观趋于统一,追求时尚,消费能力集中,且具有很强的消费欲望,界定在感性消费,而非理性消费群体范畴。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评分表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评分表
考核人员签字:
所有项目的考核分,不计负分,扣完本项目规定考核分数为止;加分项目不得超过本项目的总分数。
考核机构评分时,应在相应的扣分原因前□内打√。
交通责任事故限于考核周期内货运企业承担同责及同责以上、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
交通责任事故率=企业发生交通责任事故的次数/营运货车数
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企业发生交通责任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营运货车数
交通责任事故伤人率=企业发生交通责任事故导致的受伤人数/营运货车数
经营违章限于货运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违反交通行业管理行政法规、规章和规定,受到各级交通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行政处罚的违章行为
经营违章率=企业被查处的违章行为的次数/营运货车数
服务质量的社会投诉是指货运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有关规定,损害他人正当权益,托运人及其他相关人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投诉,或新闻媒体对企业的服务质量事件曝光,经查属实的。
社会投诉率=服务质量投诉次数/营运货车数
荣誉称号指货运企业在考核周期内获得的县级党政机关以上单位(不含下设机构)授予的在评优创先、安全生产、文明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集体荣誉称号。
各项考核指标的有效数据按四舍五入的原则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具体要求见每项的计分标准。
上述计算公式中营运货车数指企业上年度末在册的营运货车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速次数
20
小于等于区域平均车辆超速次数的,10+〔(区域平均车辆超速次数-企业平均超速次数)/区域平均车辆超速次数〕*10;
高于区域平均车辆超速次数且小于区域平均车辆超速次数2倍的,〔(区域平均车辆超速次数*2-企业平均超速次数)/区域平均车辆超速次数〕*10;
大于等于区域平均车辆超速次数2倍的,不得分。
联网联控系统考核表(道路运输企业)
考核对象
考核内容
分值
计分标准
得分
道路运输企业
车辆入网率
5
入网率*5;
低于90%不得分。
车辆上线率
5
上线率*5。
轨迹完整率
15
轨迹完整率*15;
低于70%不得分。
数据合格率
15
数据合格率*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低于80%不得分。
卫星定位
漂移车辆率
10
10-卫星定位漂移车辆率*10;
高于5%不得分。
平均疲劳驾驶时长
20
小于等于区域平均车辆超疲劳驾驶时长的,10+〔(区域平均车辆疲劳驾驶时长-企业平均疲劳驾驶时长)/区域平均车辆疲劳驾驶时长〕*10;
高于区域平均车辆疲劳驾驶时长且小于区域平均车辆疲劳驾驶时长2倍的,〔(区域平均车辆疲劳驾驶时长*2-企业平均疲劳驾驶时长)/区域平均车辆疲劳驾驶时长〕*10;
大于等于区域平均车辆疲劳驾驶时长2倍的,不得分。
平台查岗响应率
10
平台查岗响应率*10。
注:
①平台上传的车辆数据存在车牌号、车牌颜色、日期时间、经度、纬度、速度、方向、海拔、车辆状态、报警状态等错误信息的,数据判断为不合格。具体参照《JT/T 809-2011》4.5.8相关信息数据体结构之规则;
②超速及次数界定:连续超速时间超过30秒的计为超速,1分钟内连续多次上报超速次数计为1次超速;
③疲劳驾驶时长界定:白天超过4小时、夜间超过2小时未停车的计为疲劳驾驶时长;
④数据合理参考范围:日期时间:≤当前时间;经度范围:73°33′E至135°05′E;纬度范围:3°51′N至53°33′N;速度:0至160间;海拔:-200至6500之间;
④各省可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优化考核内容及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