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声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合集下载

声环境影响与评价案例分析

声环境影响与评价案例分析
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8年10月29日第364期会议纪要《关于南 连接线和三环闭合项目方案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确定南连接线以 隧道下穿草海的方式进行施工建设。
(2)综合比选结果
由于昆明市政府已确定采用隧道方案,因此,经过综合比选,环评同 意工可推荐的围堰明挖隧道方案。
1.2线路方案比选
主要控制点:高峣立交、新河村、周家地村、大坝村 、滇池卫城、大赵家村、六甲乡、碓臼村坝塘、昆河铁 路、南昆铁路、南昆铁路复线、东连接线主线收费站。
6
h
公路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其他工程主要包括草 海隧道(1900米)、特大桥6座(17141,5米)、大桥7座(5958.5米)、中桥2座(74 米)、小桥1座(18米);设分离式立交2座(312米),互通式立交5座,改造民办科技 园立交1座;设置涵洞24道、通道8道。估算总投资64.08亿元,平均每公里造 价25529.88万元。本项目不设联络线。 全线共计填方236.99万立方米,挖方202.83万立方米。边坡防护251605平方米 。软土地基处理272000平方米。线路不涉及高填深挖路段。
10
h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标准
评价工作等级:拟建公路属于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4a类地区,所以 应该进行三级评价。
评价标准:拟建公路执行GB3096-2008《声 环境质量标准》中的4a类标准。
11
h
环境敏感目标及敏感区域
根据《工可》提供的线路方案,经过沿线实地调查,拟 建公路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有:评价范围内涉及的文物古迹、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景观、滇池草海、滇池水体保 护区、滇池面山及控制保护区、植被、河流、灌溉沟渠、 村镇、学校、医院、老年公寓、幼儿园、居民小区、交通 设施等。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进行实地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采样、问 卷等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 。
整理和分析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 行整理和分析,提取有用 的信息。
分析评价阶段
01
确定评价标准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环境影响评价 的要求,确定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
02
进行影响预测
03
进行影响评价
根据现场调查的数据和信息,对 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 预测。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15
目录
CONTENTS
• 案例背景介绍 •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案例分析 • 案例总结与启示 • 相关法规与政策解读
01 案例背景介绍
CHAPTER
项目背景
某化工厂建设项目
该化工厂计划在某地区建设新工厂,生产化工产品。该地区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但生态环境相对脆 弱。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引起了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的关注 。
02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CHAPTER
准备阶段
确定评价的目标和范围
明确评价的对象、评价的重点和评价的方法等 。
收集相关资料
收集与项目相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技术 条件等方面的资料。
制定评价方案
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评价方案,包括评价计划、评价流程和方法等。
现场调查阶段
01
02
03
确定调查内容
根据评价方案,确定需要 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的重点 。
环境保护措施
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包 括生态补偿、水土保持、噪声 控制等,确保高速公路建设对 沿线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 内。
案例三:某大型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声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声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通过比较类似项目或区域 的声环境数据,预测新项 目或区域的声环境影响。
预测模型
点源预测模型
适用于单个点声源的预测,如高架源 、地面源等。
面源预测模型
适用于大面积分布的声源,如机场、 工业区等。
线源预测模型
适用于沿线分布的声源,如道路交通 、铁路等。
声环境现状评估
监测布点
根据评价区域的大小和声 源分布情况,合理设置监 测点位。
目的
确保项目实施后噪声排放符合相关标 准,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质量,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评价流程
准备阶段
收集相关资料,明确评价范围和评价 重点,制定评价方案。
02
现场调查与监测
对项目实施前后的声环境状况进行调 查和监测,了解现状噪声水平及来源 。
01
评价结论
根据评价结果编写评价报告,提出评 价结论和建议。
声环境变化趋势。
创新性的声学模型和仿真技术将 应用于声环境影响评价,为决策
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依据。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声环境问题,推动全球声环境 保护事业的发展。
借鉴国际先进的声环境影响评价经验和做法,提高我国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水平 。
积极参与国际声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组织和活动,提升我国在国际声环境保护领域的 地位和影响力。
法规要求
遵守国家和地方声环境保护法规 、规章和相关政策,确保评价工 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02
声环境影响
03
数学模型预测法
利用数学模型对声环境影 响进行预测,包括声传播 规律、声源辐射特性等。
物理模型预测法
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来模拟 声环境,预测不同条件下 的声场分布。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第一节环一、环境的概念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总体,如高山、大海、江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总体,如高山、大海、自然因素的总体湖泊、天然森林、野生动植物等。

河、湖泊、天然森林、野生动植物等。

社会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如住房、工厂、社会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如住房、工厂、桥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经济、梁、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政治、文化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环境的基本特性1. 整体性与区域性整体性与(1)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 )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 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能的系统。

(2)环境的区域性) 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及环境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特性。

区域性还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的特性。

区域性还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多样性。

文化、历史等的多样性。

二、环境的基本特性2、变动性和稳定性、变动性和(1)环境的变动性) 是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是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作用下,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断变化之中。

(2)环境的稳定性) 所谓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特性,也就是说,功能的特性,也就是说,环境结构和状态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一定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这些变化逐渐消失,环紧结构和状态得以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文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文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文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一个特定区域的声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了解声环境对周围居民或环境的潜在影响。

声环境是指特定区域内的声音特征,包括噪声、声音的强度、频率和时长等。

声环境影响评价旨在评估噪声对人类健康、居住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并提供必要的改进措施。

首先,需要定义评估区域。

评估区域应包括噪声源和周围的居民、工作场所和生态系统等。

根据评估的目的,可以选择合适的评估区域和时间段。

评估区域应能涵盖噪声源的稳定工况和峰值工况。

其次,需要测量环境噪声。

通过现场测量,可以了解噪声源的类型、强度、频率和时长等。

常用的测量参数包括A声级(dBA)、频率分析和持续时间。

测量结果应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家标准或相关规定进行对比。

然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测量结果和相关标准,评估环境噪声对居民、工作场所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对于居民而言,可以评估噪声对睡眠质量、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对于工作场所,可以评估噪声对员工工作效率和健康的影响。

对于生态系统,可以评估噪声对野生动物和植物的影响。

接下来,进行风险评估。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评估噪声对居民、工作场所和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

例如,高噪声环境可能导致居民睡眠问题、职业性听力损害和生态系统紊乱等。

对于高风险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并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

最后,进行监测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监测和控制计划。

监测计划应包括定期的噪声测量和评估,以确保环境噪声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控制计划应包括对噪声源的控制和改进措施,以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和传播。

综上所述,声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旨在评估和分析特定区域的声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通过评估噪声源、测量环境噪声、评价影响、风险评估和监测控制等步骤,可以提供必要的改进措施,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

第八章 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章 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



调查时间

沉积物调查时间可以与海洋水质和海洋生 态环境调查同步进行,一般进行一次现状 调查。
调查原则

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应充分利用评价区域内或 邻近区域已有的调查监测数据资料,其调查监 测数据资料应是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认可、 具有海洋环境监测资质的单位所出具的十年内 的调查监测数据。
使用已有资料时须经过筛选,应按GB 17378.2 《海洋监测规范》中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和GB12763.7《海洋调查规范》中海洋调查资 料处理的方法和要求,处理后方可使用
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
8.1 海洋沉积物概述
海洋沉积物是多种海洋生物的栖息场所,海
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海水中的大多数污染物质最终沉积在海洋沉 积物中。 海洋沉积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底栖生物 和海水水质。
全球沉积物采样点
From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United States
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通则
评价等级 环境现状调查 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沉积物环境质量影响预测
措施和建议
8.5 评价等级

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 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和生态环境类型划分为1 级、2级和3级。其分级原则和判据详见技术导则中 表格。


预测时段

一般建设项目,应对施工阶段和生产阶段 的沉积物环境质量影响进行预测。 海洋固体矿产资源开发等建设项目,应进 行施工阶段、生产阶段和废弃阶段的沉积 物环境质量影响预测
预测结果

1级和2级评价项目应给出预测因子的趋势 性分布描述,阐述影响范围与程度。3级 评价项目应定性地阐述影响范围与程度。

环境评估师的环境噪声评估案例分析

环境评估师的环境噪声评估案例分析

环境评估师的环境噪声评估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在现代社会中,噪声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作为环境评估师,我负责进行环境噪声评估,以评估并控制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个环境噪声评估的实际案例,以展示我在这个领域的工作。

2. 案例描述这个案例涉及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该商业综合体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和娱乐设施,每天吸引大量人群。

然而,近期居民抱怨噪音超标,并对噪声污染提出了严重的担忧。

因此,我们被委任进行环境噪声评估,以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3. 数据收集为了获得准确的评估结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步骤进行数据收集: - 安装噪声监测设备:在商业综合体内外的关键位置安装噪声监测仪器,以测量不同时间段的噪声水平。

- 现场调查:检查商业综合体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噪音源,包括空调系统、商户设备和交通道路等。

- 居民访谈:与附近居民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噪声问题的感受和建议。

4. 数据分析在数据收集阶段结束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这些数据包括噪声监测的实时数据、现场调查的记录和居民访谈的调查结果。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白天时段,商业综合体内的噪声水平超过了国家标准。

- 噪声源主要来自于商户设备和交通流量。

- 居民对噪声问题非常不满,对商业综合体的经营提出了质疑。

5. 解决方案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和结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以减少商业综合体的噪声污染:- 商户设备的升级:商业综合体应对商户设备进行技术升级,以降低噪音产生。

- 声音隔离措施:在商业综合体内部采取声音隔离措施,减少噪声的传播。

- 交通管理:通过改善交通组织和引导,减少交通拥堵以降低噪音。

6. 结果评估为了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我们在商业综合体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后续监测。

结果显示,噪声水平有所下降,并且居民对噪音问题的投诉明显减少。

这表明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有效的,并且环境噪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第八章-环境评价

第八章-环境评价

一 环境评价的方法
2、指数评价法——最早使用的方法
(1)环境质量指数的基本形式 PC S
P为环境质量指数;C为该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S该污 染物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某一数值或标准。
如果环境中存在多种污染物且相互没有激励或抑制,则环 境质量指数可以各污染物质量指数的和来表示:
PC 1C2 Cn Ci
三 环境评价的分类
2 按评价参数分:
卫生学评价; 生态学评价; 污染物(化学污染物、生物学污染物)评价; 物理学(声学、光学、电磁学、热力学等)评价; 地质学评价; 经济学评价; 美学评价等。
三 环境评价的分类
3 按评价区域分: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农村环境质量评价; 流域环境质量评价; 风景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 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评价;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 工矿区环境质量; 交通环境质量评价
素等给予考虑和评估,有时在没有充分资料情况 下,作出定性和定量的估计。
3 专家评价法
(3)一般评价步骤
确定评价主题; 编制评价事件一览表; 选择专家(一般10~50人); 环境预测和价值判断(专家匿名函询); 结果的处理与表达。
二 环境评价的程序
1、三个方面的工作: 环境调查、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 2、调查、监测和评价的工作内容: 污染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效应; 3、总的评价程序: 调查——监测——评价——综合防治
Mi=Pi+ Ri+Bi+Wi Wi除以总产品数就得到单位产品的污染物量wi。
4、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2)排污系数法 排污系数法有三类:单位产品基、单位 产值基和单位原材料基
已知某行业某产品的产量、产值和原材 料消耗量,乘以相应的排污系数即为污 染物排放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 1.噪声衰减的计算
2.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
(1)点声源

点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的衰减值
Adiv 1 10 lg 4 r2

在距离点声源r1到r2处的衰减值
r1 Adiv Lp1 -Lp2 =20lg r2

在城市1类声功能区内,某卡拉ok厅的排风机在19::002:00间工作,在距直径为0.1m的排气口1m处,测得噪声 级为68dB,在不考虑背景噪声和声源指向性条件下,问 距排气口10m处的居民楼前,排气噪声是否超标,如果超 标,排气口至少应距居民楼前多少米?( 1类区标准白天 55dB,夜间45dB ) 解: △ L=Lp2-Lp1=20lg(r1/r2)
第八章 声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环境噪声评价基础

一、环境噪声
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影响与危害

环境噪声→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
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环境噪声分类:机械、空气动力性、电磁 环境噪声污染:超标且扰民

噪声环评特点



能量污染 即时性 局限性,衰减快 评价量 声压和声压级
3、声强与声强级
(1)声强 单位时间内透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 声能。符号I,单位为W/m2。
点声源在自由场中向四周均匀辐射声能,距声源r处的 声强为: I W
4r 2
声强与声功率之间的关系是:I=W/S 中通过的面积m2。
S——声波传播
(2)声强级 用LI表示某一声强I的声强级(单位为dB):


5、噪声级的计算
N个不同噪声源同时作用在声场的同一点, 这点的总声压级
LPT 10lg( 10
i 1 n 0.1Lpi
)
例题1. 噪声源1和2在M点产生的声压级分别为 Lp1=100dB,Lp2=98dB。求M点的总声压级LpT.
N LPi LPT 10lg 10 10 1
0.1102
10

=10×9.77= 97.7dB
三、环境噪声评价量

1、A声级 : 接近人耳听觉、连续稳态噪声 2、等效连续A声级:起伏、不连续噪声
Li为第i次读取的A声级dB(A),N为取样总数。


3、昼、夜等效声级 昼间:06:00—22:00;夜间:22:00—次日06:00 4、最大A声级 Lmax 5、统计噪声级L10、L50、L90 6、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评价航空噪声

Lp2=Lp1+20lg(r1/r2)=68+20lg(1/10)=68-20=48
1类区标准白天55dB,夜间45dB。白天达标,晚间超标。 为使夜间达标,则


△ L=Lp2-Lp1=20lg(r1/r2)=45-68=20lg(1/r2)
R2=1023/20=14.1m
(2)线声源
=
10lg 10

0.1100
10
0.198

=10×10.2=102dB
例题2. 已知2个声源在M的总声压级LpT=102dB,其中一个 声源在该点的声压级Lp2=100dB,则另一声源的声压级 Lp1?
Lp1 10lg 10
=

0.1LpT
10lg 10

10
0.1Lp 2

0.1100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建设项目前后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
(2)划分条件

一级评价:属于大、中型建设项目,位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 程,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 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5—10dB(A)或以上) 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
LI=20lg(I/I0)
I0——为基准声强值,I0=1×10-12 W/m2。
4、声压与声压级 (1)声压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所引起的介质压强的变化。符 号p,单位Pa或N/㎡。每一瞬间引起的介质内部压强的变化 :瞬时声压。一段时间内瞬时声压的均方根:有效声压。实 际中常用有效声压描述介质所受声压的有效值。

l为线源的长度。
1 Adiv 10 lg 2 rl
(3)面声源:与面源的形状有关


短边是a,长边是b
当r<a/π,Adiv=0dB;
当b/π>r>a/π, Adiv=-(0~3)dB
当b>r>b/π, Adiv=-(3~6)dB 当>b, Adiv=-6dB

3、空气吸收衰减 Aatm=ar或Aatm=a(r-r0)/100 a为每100m空气吸声系数,r0为参考位置距离声源距离,r
PT2=P12+P22
在自由声场中,某点声强与声压、介质密度ρ 的关系 I=P²/ ρ v (2)声压级 符号Lp,单位分贝(dB)。 对于1000 Hz的声波,人耳的听阈声压为2×10-5Pa,痛 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压为20Pa,相差6个数量级,以人耳对1000Hz声音的听 阈值为基准声压 Lp=20lg(p/p0) p0=2×10-5 Pa
二、噪声的物理量

1、分贝 dB N=10lg(A1/A0 )
2、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1)声功率 单位时间内声波辐射的总能量称为声功率,符 号W,单位为W。 (2)声功率级 同理,用Lw表示某一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 单位dB): LW=10lg(W/W0) W0——为基准声功率值,W0=1×10-12 W。
为声波传播距离

当r<200m时,Aatm近似为0 4、地面效应

2hm 300 )(17 ) r r R为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hm为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 Agr 4.8 (
5、墙壁屏障效应
6、植物的吸收屏障效应 7、阻挡物的反射效应
第二节 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一、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程序 二、评价等级、范围和标准 1、评价等级的划分 (1)划分依据
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声强和声强级 A声级 等效连续A声级 昼夜等效声级
声音是由物体振
动而产生的。物 体振动引起周围 媒质的质点位移, 媒质密度产生着 疏、密变化,这 种变化的传播就 是声波。声波通 过媒质时引起媒 质压强的变化, 变化的压强称为 声压。
声压的单位:帕斯卡(Pa)
听阈 痛阈 20 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